选用当前国内外常用的评价可持续发展的模型,即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分析安徽省森林生态网络建设的重要相关因子现状,找出干扰和影响安徽省森林生态的稳定与发展的因素,初步构建了安徽省森林生态网络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意见咨询法(德尔菲法)计算出约束层与指标层对目标层的权重,调查6个不同类型区县各指标现状值,分析评价其森林生态网络综合指数并进行了排序,并据此评价建设单位不同时段森林生态网络建设的效果及其与标准(目标)值的差距,结果比较符合实际
The popular mode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valuation used abroad and domestically, I.e. the model of Driving force-State-Response wa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The concerned important factors of construction of Forest Ecological Network in Anhui was analyzed and the kind of driving forces which affect the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of fores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Anhui were found out, the indicator system for the network was initially formed. The paper calculated the heavy balance of constraints and indicators to the targets by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 and experts‘ consultancy way (Delphi Way), outlined the present value of the indicators in 6 different typical counties, and analyzed their forest ecological comprehensive indicators and put them in order, from which the paper evaluated the effects of forest ecological network construction in different stages and the differences to the final target.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fit the fact.
全 文 :第 ws卷 第 w期
u s s w年 z 月
林 业 科 学
≥≤∞× ≥∂ ∞ ≥≤∞
∂²¯1ws o²1w
∏¯ qou s s w
安徽省森林生态网络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的探讨
程 鹏
k安徽省林业厅 合肥 uvssstl
桑和会
k安徽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合肥 uvssstl
罗 宁
k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合肥 uvssvtl
摘 要 } 选用当前国内外常用的评价可持续发展的模型 o即压力 ) 状态 ) 响应模型 o分析安徽省森林生态网络建
设的重要相关因子现状 o找出干扰和影响安徽省森林生态的稳定与发展的因素 o初步构建了安徽省森林生态网络
指标体系 ∀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意见咨询法k德尔菲法l计算出约束层与指标层对目标层的权重 o调查 y个不
同类型区县各指标现状值 o分析评价其森林生态网络综合指数并进行了排序 o并据此评价建设单位不同时段森林
生态网络建设的效果及其与标准k目标l值的差距 o结果比较符合实际 ∀
关键词 } 森林生态网络 o指标体系 o压力 ) 状态 ) 响应模型 o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 }≥zt{1xxn z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tsst p zw{{kusswlsw p ssuz p sy
收稿日期 }ussv p sy p s{ ∀
Τηε Στυδψ οφ Ινδιχατορ Σψστεµ ανδ Εϖαλυατιον Μετηοδσφορ Φορεστ
Εχολογιχαλ Νετωορκ ιν Ανηυι Προϖινχε
≤«¨ ±ª°¨ ±ª
k Φορεστρψ ∆επαρτµεντ οφ Ανηυι Προϖινχε Ηεφει uvssstl
≥¤±ª «¨∏¬
kΑνηυι Φορεστρψ Συρϖεψανδ Πλαννινγ Ινστιτυτε Ηεφειuvssstl
∏² ¬±ªkΑνηυι Αχαδεµψοφ Φορεστρψ Ηεφειuvssvtl
Αβστραχτ } ׫¨ ³²³∏¯¤µ°²§¨¯©²µ¶∏¶·¤¬±¤¥¯¨§¨√¨ ²¯³°¨ ±·¨ √¤¯∏¤·¬²± ∏¶¨§¤¥µ²¤§¤±§§²°¨ ¶·¬¦¤¯ ¼¯o¬q¨ q·«¨ °²§¨¯²©⁄µ¬√¬±ª
©²µ¦¨2≥·¤·¨2 ¶¨³²±¶¨ º¤¶±·µ²§∏¦¨§¬±·«¬¶³¤³¨µq׫¨ ¦²±¦¨µ±¨ §¬°³²µ·¤±·©¤¦·²µ¶²©¦²±¶·µ∏¦·¬²± ²©ƒ²µ¨¶·∞¦²¯²ª¬¦¤¯ ¨·º²µ®
¬± ±«∏¬º¤¶¤±¤¯¼½¨ §¤±§·«¨ ®¬±§²©§µ¬√¬±ª©²µ¦¨¶º«¬¦«¤©©¨¦··«¨ ¶·¤¥¬¯¬·¼¤±§§¨√¨ ²¯³°¨ ±·²©©²µ¨¶·¨¦²¯²ª¬¦¤¯ ±¨√¬µ²±°¨ ±·¬±
±«∏¬º¨ µ¨ ©²∏±§²∏·o·«¨ ¬±§¬¦¤·²µ¶¼¶·¨°©²µ·«¨ ±¨·º²µ® º¤¶¬±¬·¬¤¯ ¼¯©²µ°¨ §q׫¨ ³¤³¨µ¦¤¯¦∏¯¤·¨§·«¨ «¨¤√¼ ¥¤¯¤±¦¨ ²©¦²±2
¶·µ¤¬±·¶¤±§¬±§¬¦¤·²µ¶·²·«¨ ·¤µª¨·¶¥¼·«¨ ±¤¯¼·¬¦¬¨µ¤µ¦«¼ °µ²¦¨¶¶k°l ¤±§ ¬¨³¨µ·¶. ¦²±¶∏¯·¤±¦¼ º¤¼ k⁄¨ ³¯«¬• ¤¼l o²∏·2
¬¯±¨ §·«¨ ³µ¨¶¨±·√¤¯∏¨ ²©·«¨ ¬±§¬¦¤·²µ¶¬±y §¬©©¨µ¨±··¼³¬¦¤¯ ¦²∏±·¬¨¶o¤±§¤±¤¯¼½¨ §·«¨¬µ©²µ¨¶·¨¦²¯²ª¬¦¤¯ ¦²°³µ¨«¨ ±¶¬√¨ ¬±§¬¦¤2
·²µ¶¤±§³∏··«¨ °¬±²µ§¨µo©µ²° º«¬¦«·«¨ ³¤³¨µ¨ √¤¯∏¤·¨§·«¨ ©¨©¨¦·¶²©©²µ¨¶·¨¦²¯²ª¬¦¤¯ ±¨·º²µ®¦²±¶·µ∏¦·¬²±¬± §¬©©¨µ¨±·¶·¤ª¨¶
¤±§·«¨ §¬©©¨µ¨±¦¨¶·²·«¨ ©¬±¤¯ ·¤µª¨·q׫¨ µ¨¶∏¯·¶²©·«¨ ¶·∏§¼©¬··«¨ ©¤¦·q
Κεψ ωορδσ} ƒ²µ¨¶·¨¦²¯²ª¬¦¤¯ ±¨·º²µ®o±§¬¦¤·²µ¶¼¶·¨°o²§¨¯²©§µ¬√¬±ª©²µ¦¨2¶·¤·¨2µ¨¶³²±¶¨ o׫¨ ¤±¤¯¼·¬¦«¬¨µ¤µ¦«¼ ³µ²¦¨¶¶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o肩负着优化环境和促进发展的双重使命 ∀森林生态网络是以森林为主
体 o根据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和能量流 !信息流和人口流相互联系的规律 o将人类活动线 !水流线按景观的
时空尺度进行合理布局 o构成生态点 !生态线 !生态面的有机组合 o人与自然 !社会的相互协调发展 o形成空间
分布均匀 !景观异质明显 o结构合理 o功能多样的森林生态系统k彭镇华等 ot|||l ∀
安徽省根据其林业的现有基础和已具备的条件 o以现代林业思想为指导 o运用景观生态学和系统工程学的
原理 !以及中国森林生态网络的理论 o提出建设安徽省森林生态网络体系 o并列入/十#五0计划 ∀由于全省地跨
温带和亚热带两个气候带 o地貌上山区 o丘陵和平原各占 tΠv o森林生态网络建设各有偏重 o必须构建一个完整
合理 !符合系统工程学 !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要求的森林生态网络框架 ∀同时建立一套比较科学的森林生态网
络评价指标体系 o以判定和衡量不同时期 o或同一时期的不同建设单位森林生态网络的建设成果及其效益 ∀
t 森林生态网络指标体系的建立
111 建立的依据和原则
建立森林生态网络指标体系目的在于指导森林生态网络建设 o不仅可作为确定森林生态网络建设主要
目标的依据之一 o也可作为衡量与评价森林生态网络构建目标实现的尺度 o此外还可以对省内森林生态网络
指标建设单位进行排序 ∀森林生态网络的价值取向具有多重性 o它一方面体现为林业生产经营环境 o另一方
面又体现为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环境 ∀所以 o指标体系确立的主要依据是生态学原则 !可持续原则和生产力
原则 ∀在指标体系的设计上应遵循科学性 !可比性 !侧重性 !可操作性等原则k刘渝林 ot||| ~张银龙等 o
t|||l o同时要考虑 }ktl形成的指标应体现本省可持续发展对林业生态环境的要求 ~kul指标具备可计量性 ~
kvl形成的指标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的区域性特征 ~kwl尽量选用成熟通用的指标以及标准 ∀
112 指标的选择
应能够反映森林生态网络建设的静态和动态特征 o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o促进区域内社会 !经济和生态
环境的协调发展 ∀结合安徽省的实际 o选用当前国内外常用于评价可持续发展的压力 ) 状态 ) 响应k§µ¬√¬±ª
©²µ¦¨ ) ¶·¤·¨ ) µ¨¶³²±¶¨l模型k冷疏影等 ot|||l o分析安徽省森林生态网络建设的重要相关因子现状 o找出干扰
和影响安徽省森林生态环境稳定与发展的压力k因素l o实现生态良好的相应对策 o描述指标体系 ∀
t1u1t 压力与状态指标 压力与状态指标着重反映森林生态 !环境 !社会经济等子系统对森林生态网络建
设的压力与森林生态网络建设所处的状态 o是总目标下的一级指标 ∀在压力与状态下划分森林生态 !环境状
态和社会经济 v个二级指标 ∀
t1u1u 响应指标 反映的是森林生态环境改善 !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程度等因素 o响应指标是
总目标下的一级指标 o划分为生态环境改善 !森林资源利用 !社会进步和科技支撑 w个二级指标 ∀
在 z个二级指标下筛选设置 vu个群体指标 o形成 w个层次结构的指标体系k刘渝林 ot|||l如图 t ∀
u 指标体系标准的制定
综合度量森林生态网络实施效果 o需要相应的标准作为依据 ∀指标标准是森林生态网络建设评价的准
则k张银龙等 ot||| o赵廷宁等 ousstl ∀由于森林生态网络结构的复杂性 o功能的多样性以及区域的特殊性 o
在确定指标标准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ktl国家及省已颁布的相关标准 ~kul国家或林业等有关部门制定的
规范 !标准 !条例 !法规等 ~kvl参考国内或省内或区域内的现状值 o趋势外推 ~kwl参考安徽省/十五0林业发展
规划和安徽省森林生态网络建设规划 ∀
根据上述原则拟定安徽省森林生态网络指标体系的标准值k或称目标值lk国家环保总局监督管理司 o
usss ~安徽省统计局 oussul o见表 t ∀
表 1 安徽省森林生态网络建设标准值
Ταβ . 1 Στανδαρδ2ϖαλυεφορ ΦΕΝ χονστρυχτιον ιν Ανηυι Προϖινχε
二级指标
≤²±¶·µ¤¬±·k
l
三级指标
≤²±¶·µ¤¬±·k≤l
安徽省
±«∏¬°µ²√¬±¦¨
山区
²∏±·¤¬± ¤¯±§
丘陵区
¬¯¯ ¤µ¨¤
平原区
°¯ ¤¬±
森林生态状况
ƒ²µ¨¶·¨ ¦²¯²ª¼
森林覆盖率 ƒ²µ¨¶·¦²√ µ¨¤ª¨Πh vv ys vs ux
有林地面积 µ¨¤²©©²µ¨¶·¨§ ¤¯±§Πk «°u#³¨µ¶²±ptl s1syz s1x s1syz s1sy
公益林面积比重 ¤·¬²²©¤µ¨¤²©³∏¥¯¬¦©²µ¨¶·Πh ws ws xs vs
活立木蓄积 µ²º¬±ª¶·²¦®Πk°v#³¨µ¶²±ptl w us u1x u
森林与野生植物自然保护区面积与国土面积比重
°µ²³²µ·¬²± ²©·«¨ ¤·∏µ¨ µ¨¶¨µ√¨¤µ¨¤·²·«¨ ·²·¤¯Πh y tx v u
农田林网建网率 ¤·¨ ²©©¤µ° ¶«¨ ·¯¨µ¥¨ ·¯Πh |x {x |s |x
道路河流绿化率 µ¨ ±¨¨ µ¼µ¤·¨ ¤¯²±ªµ²¤§¤±§µ¬√¨ µ¶¬§¨Πh |{ tss |x |{
村庄 !集镇绿化覆盖率 µ¨ ±¨¨ µ¼µ¤·¨¬± √¬¯¯¤ª¨ ¤±§·²º±¶«¬³Πh xs ys vx xx
城市绿化覆盖率 µ¥¤± ¤¯±§¶¦¤³¬±ªµ¤·¨Πh vx vs vx vx
城市人均占有绿地面积 µ¥¤± ³¨µ¦¤³¬·¤ªµ¨ ±¨ ¤µ¨¤Π°u ts z tu tx
环境状况
∞±√¬µ²±°¨ ±·
人均占有水资源 °¨ µ¦¤³¬·¤ º¤·¨µµ¨¶²∏µ¦¨Πk°v#³¨µ¶²±pt¤p tl t xss u uss |ss {xsΠt xss
大气环境指数 ¬µ ∏´¤¯¬·¼¬±§¨¬ xs xs ys ys
城市噪音影响指数k减少率lµ¥¤± ±²¬¶¨ ¬±§¨¬kµ¨§∏¦·¬√¨µ¤·¨l xs xs xs xs
土壤侵蚀模数 ≥²¬¯ µ¨²¶¬²±Πk·#®°u¤p tl u xss u sss u xss u xss
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 °µ²³²µ·¬²±²©¤µ¨¤²©º¤·¨µ¤±§¶²¬¯ ²¯¶¶
·²·«¨ ·²·¤¯Πh us tx ux us
{u 林 业 科 学 ws卷
续表 t
二级指标
≤²±¶·µ¤¬±·k
l
三级指标
≤²±¶·µ¤¬±·k≤l
安徽省
±«∏¬°µ²√¬±¦¨
山区
²∏±·¤¬± ¤¯±§
丘陵区
¬¯¯ ¤µ¨¤
平原区
°¯ ¤¬±
社会经济状况
≥²¦¬¤¯ ¦¨²±²°¼
人口密度 °²³∏¯¤·¬²± §¨±¶¬·¼Πk³¨µ¶²±#®°pul wxw t|s v{x y|s
贫困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µ²³²µ·¬²± ²©·«¨ ³²²µ³²³∏¯¤·¬²±·²·«¨
·²·¤¯Πh t1u t1x t t
人均 ⁄°k元l°¨ µ¦¤³¬·¤ ⁄°Πk≠∏¤±l { sss y sss | sss { xss
生态环境改善
∞¦²2 ±¨√¬µ²±° ±¨·
¬°³µ²√¨ °¨ ±·
水土流失治理率k年递增率l≥²¬¯ µ¨²¶¬²± ¦²±·µ²¯ µ¤·¨k¤±±∏¤¯ ¬±2
¦µ¨¤¶¨Πh l ts tx ts ts
自然灾害减少程度 §¨∏¦·¬²± ²©§¬¶¤¶·¨µ 明显∞√¬§¨±¦¨
明显
∞√¬§¨±¦¨
明显
∞√¬§¨±¦¨
明显
∞√¬§¨±¦¨
农田防护效应 ∞©©¨¦·²©©¤µ°¯¤±§³µ²·¨¦·¬²±Πh ts us ts us
生物多样性指数
¬²§¬√¨ µ¶¬·¼¬±§¨¬Πh u v u u
森林资源利用
ƒ²µ¨¶·µ¨¶²∏µ¦¨ ∏·¬¯¬½¤·¬²±
林地利用率 ¤·¬²²©©²µ¨¶·¯¤±§∏·¬¯¬½¤·¬²±Πh |s {x |s |s
林地生产力 ƒ²µ¨¶·¯¤±§¦¤³¤¥¬¯¬·¼Πk°v#«°pul |1s |1s z1x tu qs
林业产值增长率 ƒ²µ¨¶·²∏·³∏·√¤¯∏¨ ªµ²º·«µ¤·¨Πh us ux tx vs
木材加工综合利用率 °¨ µ¦¨±·¤ª¨ ²© ¦²°³µ¨«¨ ±¶¬√¨ ∏·¬¯¬½¤·¬²± ²©
·¬°¥¨µ³µ²¦¨¶¶¬±ªΠh yx ys zx {x
森林生态旅游人数增长率 µ²º·«µ¤·¨ ²©·²∏µ¬¶·±∏°¥¨µ¬±©²µ¨¶·
µ¨¦µ¨¤·¬²±Πh vs vx ux us
社会进步
≥²¦¬¤¯ ³µ²ªµ¨¶¶
全社会参与林业程度 °∏¥¯¬¦. ¶©²µ¨¶·µ¼ ³¤µ·¬¦¬³¤·¬²±Πh ys {s wx xs
公众对森林生态环境满意度 °∏¥¯¬¦. ¶ ¦¨²2 ±¨√¬µ²±° ±¨· √¨¤¯∏2
¤·¬²±Πh {s |s ys ys
林业对农民致富贡献率 ƒ¤µ°¨ µ. ¶¥¨ ±¨ ©¬·©µ²° ©²µ¨¶·Πh ts vs x ts
科技支撑
≥¦¬¨±¦¨ ¤±§·¨¦«±²¯²ª¼
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ƒ²µ¨¶·≥ i × ³µ²ªµ¨¶¶Πh ws wx vx vx
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µ¤±¶©²µ°¤·¬²±µ¤·¨ ²©©²µ¨¶·≥i×Πh xs xx ws wx
v 森林生态网络指标体系的评价
311 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层和约束层的权重
层次分析法k·«¨ ¤±¤¯¼·¬¦«¬¨µ¤µ¦«¼ ³µ²¦¨¶¶l o简称 °法k姜启源 ot||{l o是首先将复杂问题层次化 o根据
问题和要达到的目标 !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 o并按照因素间的相互关联及隶属关系将因素按不同层
次聚集组合 o形成一个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 o根据系统的特点和基本原则 o对各层的因素进行对比分析 o引入
t ) |比率标度方法构造判断矩阵 !求解判断矩阵最大特征值及其特征向量 o并得到各因素的相对权重 o其基
本步骤如下 ∀
v1t1t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将整个森林生态网络指标 o按照选用的压力 ) 状态 ) 响应模型分为目标层kl !
约束层k
l !约束层k≤l及指标层k⁄lw个层次 o建立森林生态网络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模型 ∀
v1t1u 构造判断矩阵 根据森林生态网络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模型将同一层中的因素相对于上一层次中
的某个因素 o按照 t ) |比率标度方法k见表 ul两两比较 o构造出判断矩阵 ⁄∀
表 2 各因素重要程度比较 ≠
Ταβ . 2 Χοµ παρισον οφιµ πορτανχε βετωεεν διφφερεντ φαχτορσ
标度 ⁄¨ ªµ¨¨ t v x z |
重要程度k ∆ι 对 ∆ϕl
≤²°³¤µ¬¶²±k ∆ι·² ∆ϕl
同等重要
∞´ ∏¤¯
稍重要
°³²µ·¤±·
明显重要
²µ¨ ¬°³²µ·¤±·
很重要
∂ µ¨¼¬°³²µ·¤±·
极端重要
²¶·¬°³²µ·¤±·
≠ ku !w !y !{位于表两相邻判断的中值 ⁄¨ ªµ¨¨±∏°¥¨µu ow oy o{ ¬¶¥¨·º¨¨ ± t ov ox oz o| µ¨¶³¨¦·¬√¨¯¼l
∆
δtt δtu , δtν
δtu δuu , δuν
, , , ,
ανt ανu , ανν
其中 ∆满足 }tl διϕ sk διι tl ~ulαιϕ tΠαϕιkι oϕ t ou, oνl
v1t1v 利用判断矩阵计算各层因素的相对权重 Ωι oΩιϕ oΩιϕκ ι oϕoκ分别表示k
l !k≤l !k⁄l层的各因素个数 ∀
|u 第 w期 程 鹏等 }安徽省森林生态网络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的探讨
目标层kl
פµª¨·kl
约束层k
l
≤²±¶·µ¤¬±·k
l
约束层k≤l
≤²±¶·µ¤¬±·k≤l
指标层k⁄l
±§¬¦¤·²µk⁄l
分层权重 ≥·µ¤2
·¬©¬¨§º ¬¨ª«·
权重系数
• ¬¨ª«·
¦²¨©©¬¦¬¨±·
森林生
态网络
综合指数
ƒ²µ¨¶·
¦¨²¯²ª¬¦¤¯ ±¨ ·
¤ªªµ¨ª¤·¨
¬±§¬¦¤·²µ
压力与状态
⁄µ¬√¬±ª©²µ¦¨ ¶·¤·¨
s1yyy z
森林生态状况
ƒ²µ¨¶·¨ ¦²¯²ª¼
s1zuv x
自然保护区与森林面积比重
°µ²³²µ·¬²± ²©±¤·∏µ¨ µ¨¶¨µ√¨¤±§©²µ¨¶·¤µ¨¤·²·«¨ ·²·¤¯ s1swu y s1suw w
活立木蓄积 ƒ²µ¨¶·ªµ²º¬±ª¶·²¦® s1tut w s1sxz w
公益林面积 µ¨¤²©³∏¥¯¬¦©²µ¨¶· s1ttu z s1sxv z
有林地面积 µ¨¤²©©²µ¨¶·¨§ ¤¯±§ s1usv w s1s|z z
森林覆盖率 ƒ²µ¨¶·¦²√ µ¨¤ª¨ s1vs{ z s1tw{ w
农田林网建网率 ¤·¨ ²©©¤µ° ¶«¨ ·¯¨µ¥¨ ·¯ s1swu y s1suw {
道路河流绿化率
µ¨ ±¨¨ µ¼µ¤·¨ ¤¯²±ªµ²¤§¤±§µ¬√ µ¨¶¬§¨ s1svu s1stv {
村庄绿化率 ∏µ¤¯ ªµ¨ ±¨¨ µ¼µ¤·¨ s1sv{ w s1stt t
城市绿化率 µ¥¤± ¤¯±§¶¦¤³¬±ªµ¤·¨ s1swu y s1suv
城市人均占有绿地面积 µ¥¤± ³¨µ¦¤³¬·¤ªµ¨ ±¨ ¤µ¨¤ s1sxx x s1suy t
环境状况
∞±√¬µ²±° ±¨·
s1t|v u
城市噪音影响指数 µ¥¤± ±²¬¶¨ ¬±§¨ ¬ s1syv s1ss{ t
大气环境指数 ¬µ ∏´¤¯¬·¼¬±§¨ ¬ s1twu u s1st{ v
人均占有水资源 ° µ¨¦¤³¬·¤ º¤·¨µµ¨¶²∏µ¦¨ s1vyz v s1swz v
土壤侵蚀模数 ≥²¬¯ µ¨²¶¬²± s1uuz w s1su| u
水土流失面积 µ¨¤²© º¤·¨µ¤±§¶²¬¯ ²¯¶¶ s1uss t s1sux z
社会经济状况
≥²¦¬¤¯ ¦¨²±²°¼
s1s{v v
贫困人口比重
°µ²³²µ·¬²± ²©³²²µ³²³∏¯¤·¬²±·²·«¨ ·²·¤¯ s1s{v v s1ssw z
人口密度 °²³∏¯¤·¬²± §¨ ±¶¬·¼ s1t|v u s1sts z
人均 ⁄° ° µ¨¦¤³¬·¤ ⁄° s1zuv x s1sws u
响应
¶¨³²±¶¨
s1vvv v
森林资源利用
ƒ²µ¨¶·µ¨¶²∏µ¦¨
∏·¬¯¬½¤·¬²±
s1vtx |
林业产值增长率
ƒ²µ¨¶·²∏·³∏·√¤¯∏¨ ªµ²º·«µ¤·¨ s1vts y s1svu z
林地生产力 ƒ²µ¨¶·¯¤±§¦¤³¤¥¬¯¬·¼ s1wsz x s1swu {
林地利用率 ¤·¬²²©©²µ¨¶·¯¤±§∏·¬¯¬½¤·¬²± s1s|y s1sts t
木材加工综合利用率
° µ¨¦¨±·¤ª¨ ²©¦²°³µ¨«¨ ±¶¬√¨∏·¬¯¬½¤·¬²±
²©·¬°¥¨µ³µ²¦¨¶¶¬±ª
s1twv w s1stx t
森林生态旅游人数增长率
µ²º·«µ¤·¨ ²©·²∏µ¬¶·±∏°¥¨µ¬±©²µ¨¶·µ¨¦µ¨¤·¬²± s1swu x s1ssw x
生态环境改善
∞¦²2 ±¨√¬µ²±° ±¨·
¬°³µ²√ °¨ ±¨·
s1wvw t
自然灾害减少率
§¨∏¦·¬√¨µ¤·¨ ²©§¬¶¤¶·¨µ s1xt{ t s1szx
水土流失治理率
≥²¬¯ µ¨²¶¬²± ¦²±·µ²¯ µ¤·¨ s1uwt x s1svx
农田防护效应
∞©©¨ ¦·²©©¤µ°¯ ¤±§³µ²·¨¦·¬²± s1txw w s1suu w
生物多样性
¬²§¬√ µ¨¶¬·¼ s1s{y s1stu x
社会进步
≥²¦¬¤¯ ³µ²ªµ¨¶¶
s1s|v |
公众对森林生态环境满意度
°∏¥¯¬¦. ¶ ¦¨²2 ±¨√¬µ²±° ±¨·¨ √¤¯∏¤·¬²± s1yuv u s1st| x
全社会参与林业程度
°∏¥¯¬¦. ¶©²µ¨¶·µ¼ ³¤µ·¬¦¬³¤·¬²± s1uv| x s1ssz x
林业对农民致富贡献率
ƒ¤µ° µ¨. ¶¥¨ ±¨ ©¬·©µ²° ©²µ¨¶· s1tvz v s1ssw v
科技支撑
≥¦¬¨±¦¨ ¤±§
·¨¦«±²¯²ª¼
s1txy t
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ƒ²µ¨¶·≥ i × ¤§√¤±¦¨ ° ±¨· s1zx s1sv|
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µ¤±¶©²µ°¤·¬²±µ¤·¨ ²©≥ i × ¬±©²µ¨¶·µ¼ s1ux s1stv
图 t 安徽省森林生态网络指标体系结构模型
ƒ¬ªqt ²§¨¯²©·«¨ ©²µ¨¶·¨ ¦²¯²ª¬¦¤¯ ±¨ ·º²µ®¬±§¬¦¤·²µ¶¼¶·¨°¬± ±«∏¬°µ²√¬±¦¨
sv 林 业 科 学 ws卷
v1t1w 对 °进行一致性检验 计算 ∆ι 的一致性指标 ΧΙ ∀如果判断矩阵满足条件 }
διϕ δικΠδϕκkι oϕoκ t ou ov, νl
则称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 ∀
当一致性指标 }ΧΙ Κs p νν p t ΧΙ Φs1t o或 ΧΡ
ΧΙ
ΡΙ Φs1t时
可认为判断矩阵 ∆的一致性可以接受 ∀式中 Κ°¤¬为最大特征根 ~ΧΡ为随机一致性比率 ~ΡΙ为修正值k表 vl ∀
表 3 修正值
Ταβ . 3 Αδϕυστεδ ϖαλυε
阶数 ∞¦«¨ ²¯±°¨ ±· t u v w x y z { |
ΡΙ s1x{ s1|s t1tv t1uw t1vu t1wt t1wx t1w| t1xu
v1t1x 组合权重计算 各层因素的相对权重由全概率公式计算出指标相对总目标的权重 ∀再进行一致性
检验 ∀其计算结果见图 t ∀
312 指标体系赋分标准的确定
一般将各指标值按其估计最低现状值与标准值之间级差大小划分为 v ∗ x个等级 o采用德尔菲法确定各
指标等级分值 o最低等级可赋零分 o最高等级可赋 |分 ∀
313 森林生态网络综合指数的计算
将森林生态网络指标的现状值赋分后乘以各自的权重累加得森林生态网络综合指数值 ∀
w 实例分析
分别不同区域选择宿州市 桥区 !六安市金安区 !淮南市八公山区 !滁州市定远县 !池州市东至县和宣城
市的宁国市等六个县市区 o调查其各项指标的现状值并赋分k国家环保总局 ousssl o运用 °法和德尔菲法
k⁄¨ ³¯«¬• ¤¼l计算 o进行分析评价与排序 ∀
411 在全省尺度上 ,对各森林生态网络建设单位进行排序
各单位森林生态网络综合指数见表 w ∀从森林生态网络综合指数看 o六个县k市区l从高到低依次为宁
国市 ) 东至县 ) 桥区 ) 金安区 ) 八公山区 ) 定远县 ∀综合指数相对值达 {s h以上的是宁国市和东至县 o
其余各县区综合指数相对值均在 ys h以下 ∀从压力与状态 !响应两个指标综合指数看 o均是从高到低依次
排列为宁国市 ) 东至县 ) 桥区 ) 金安区 ) 八公山区 ) 定远县 ∀
表 4 六县(区)森林生态网络综合指数表
Ταβ . 4 Χοµ πρεηενσιϖεινδεξ ιν 6 διφφερεντ χουντιεσ
地点 ≥¬·¨ 桥区 ≠²±ª´¬¤² 金安区 ¬±. ¤± 八公山区
¤ª²±ª¶«¤± 定远县 ⁄¬±ª¼∏¤± 宁国市 ¬±ªª∏² 东至县 ⁄²±ª½«¬
综合指数值
≤²°³µ¨«¨ ±¶¬√¨ ¬±§¨¬ u1v|y s u1t{x { t1w|y | t1vuw z w1t{z v w1sty |
相对值
±¤¯²ª√¤¯∏¨ xv xs vy vu tss |y
生态位次
∞¦²2²µ§¨µ v w x y t u
压力与状态指标指数值
∂¤¯∏¨ ©²µ⁄2≥ ¬±§¨¬ t1wvy { t1vuu u s1|xv t s1{zw z u1|ys y u1z|s x
相对值
±¤¯²ª√¤¯∏¨ w| wx vu vs tss |w
生态位次
∞¦²2²µ§¨µ v w x y t u
响应指标指数值
∂¤¯∏¨ ©²µ Ρ ¬±§¨¬ s1|x| u s1{yv y s1xwt { s1wxs s t1uuy w t1uuy w
相对值
±¤¯²ª√¤¯∏¨ z{ zs ww vz tss tss
生态位次
∞¦²2²µ§¨µ v w x y t t
tv 第 w期 程 鹏等 }安徽省森林生态网络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的探讨
412 在区域尺度上 ,衡量各单位森林生态网络现状距标准值的程度
分别山区 !丘陵 !平原三个类型区确定标准值 o并分区制定赋分标准 o对调查单位现状值和分区标准值进
行赋分 o得出调查单位及其所在区域的森林生态网络综合指数值k见表 xl ∀
表 5 森林生态网络现状评价表
Ταβ . 5 Χυρρεντ ΦΕΝ ασσεσσµεντ
单位名称
׬·¯¨
平原区 °¯ ¤¬± 丘陵区 ¬¯¯ ¤µ¨¤ 山区 ²∏±·¤¬±²∏¶¤µ¨¤
标准值
≥·¤±§¤µ§
桥区
≠²±ª´¬¤²
标准值
≥·¤±§¤µ§
金安区
¬±. ¤±
八公山
¤ª²±ª¶«¤±
定远县
⁄¬±ª¼∏¤±
标准值
≥·¤±§¤µ§
宁国市
¬±ªª∏²
东至县
⁄²±ª½«¬
综合指数值
≤²°³µ¨«¨ ±¶¬√¨
¬±§¨¬
v1y{| u u1v|y s v1yzv w u1t{x { t1w|y | t1vuw z x1uwx u w1t{z v w1sty |
相对值
±¤¯²ª√¤¯∏¨ tss yx tss x| wt vy tss {s zz
差 异
⁄¬©©¨µ¨±¦¨ p vx p wt p x| p yw p us p uv
从上表选取的县k市 !区l样本中 o山区的宁国市和东至县森林生态网络综合指数现状值与其标准值k或
目标值l比较 o约有 us h ∗ ux h的差距 ~平原区的 桥区和丘陵区的金安区森林生态网络综合指数现状值与
其标准值k或目标值l比较 o约有 vx h ∗ ws h的差距 ~而丘陵区的八公山区和定远县森林生态网络综合指数
现状值与其标准值k或目标值l的差距达 xs h以上 ∀可见定远县和八公山区的森林生态网络建设任务较大 o
金安区和 桥区的森林生态网络建设距标准亦有四成 o东至县和宁国市的森林生态网络建设任务相对较轻 ∀
说明安徽省森林生态网络建设的重点在丘陵地区和平原地区 ∀
x 结论与讨论
本文运用压力 ) 状态 ) 响应模型 o建立了森林生态网络指标体系 o采用 °法结合德尔菲法计算出森
林生态网络综合指数值 o以此来评价不同建设单位的不同时段森林生态网络建设的效果是可行的 ∀
从实例分析看 o选取的六个样本县现状值综合指数在全省尺度上进行排序 o山区 平原区 丘陵区 o宁
国市指数值最高为 w1t{z v o定远县指数值最低为 t1zzs ∀在区域尺度上 o六个样本县k市 !区l现状值综合指
数与所在区域的标准值综合指数比较 o平原区的 桥区相差 vx h o丘陵区的金安区 !八公山区和定远县相差
分别为 wt h !x| h !yt h o而山区的宁国市和东至县相差 ux h和 uv h ∀从整体来说 o安徽省山区生态环境远
远优于平原区和丘陵区 o宁国市森林生态环境亦远远优于定远县k定远县在安徽省林业生态建设中排在第
x{位l ∀平原区城镇密集 o人口众多 o经济较为发达 o又是耕作区 o治理风沙 o构建农田防护林 o营造江河防护
林带 o发展城市林业是其重点 ∀丘陵区尤其是江淮丘陵区干旱易涝 o水土流失严重 o森林覆盖率全省最低 o退
耕还林 o迅速扩大植被 o增加绿量 o减少水土流失 o改善人居环境是其重点 ∀而山区水热丰富 o森林覆盖率较
高 o应加强森林资源培育与保护 o积极开展封山育林 o稳步推进退耕还林 o大力营造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
林 ∀可见安徽省森林生态网络建设重点区域是平原区和丘陵区 o尤其是江淮丘陵地区 o山区森林生态网络建
设任务相对较轻 ∀这与本文建立的森林生态网络指标体系并采用 °法评价的结果基本吻合 ∀
本文对影响森林生态网络建设的 vu个指标分不同生态类型区采用德尔菲法确定了标准值并分级赋分 o
由于安徽省省地形复杂 o随着森林生态网络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 o仍需要进一步 o分析调整其指标与权重 ∀
参 考 文 献
安徽省统计局 q安徽统计年鉴 q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oussu
国家环保总局监督管理司 q中国环境影响评价 q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ousss
姜启源 q数学模型 q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ot||{
冷疏影 o刘燕华 q中国脆弱生态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设计 q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ot||| o|kul }ws p wx
刘渝林 q我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设计和评价方法探索 q生态经济 ot||| oy }tz p us
彭镇华 o江泽慧 q中国森林生态网络系统工程 q应用生态学报 ot||| otskul }|| p tsv
张银龙 o薛建辉 q林业生态环境评价原理和内容的探讨 q农村生态环境 ot||| otxkul }ys p yw
赵廷宁 o武建伟 o王 贤等 q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现状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q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ousst ouvkul }yz p zt
uv 林 业 科 学 ws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