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MICROSTRUCTURE OF TREE‘S TWIG AND LEAF ON COMBUSTIBILITY

树种枝叶微观结构对树种燃烧性的影响研究


选择具有不同抗火能力的亚热带树种来研究树叶和树枝的微观组织结构与燃烧性的关系,分别测定木荷、茶树、油茶、苦槠、女贞、石楠、日本珊瑚树、枇杷、杉木和马尾松等10个树种叶片、叶脉和树枝的组织比,并利用锥形量热仪测定样品的阻火性。结果发现,树叶构造对燃烧性有影响,阔叶树种的树叶结构有利于水分的传输与蒸散,叶脉中木质部比重越大,越有利于水分的传输;海绵组织 栅栏组织与火发生指数之间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茶树、木荷的海绵组织 栅栏组织比值高,抗火能力强。树枝的燃烧性与其结构密切相关,特别是树枝的抗火性与其导管所占比例正相关,木荷、日本珊瑚树的导管比重大,传输水分的能力强,抗火烧能力强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microstructures of leaf and branch and its combustibility was studied by using the tree species with different fire resistance ability. The issue ratios of leaf, branch and nervation of ten species were measured. The species included Camellia sinensis, Eriobotrya japonica, Camellia oleifera, Viburnum amabuki, Photinia serrulata, Castanopsis sclerophylla, Ligustrum lucidum, Schima superba, Pinus massoniana and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The Cone Calorimeter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fire resistance of all sampl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tructure of leaves has affected on its combustibility. The structure of broadleaf was benefit on the transportation and loss of water. The higher the ratio of nervation, the more favorable would be the water transportation. The ratio of spongy tissue to palisade tissue had distinct regression correlation with the fire occurrence index. The ratio of spongy tissue to palisade tissue of Camellia sinensis and Schima superba was high and their fire resistance was high. The microstructures of leaf affected its combustibility. The ratio of vessel was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fire resistance of branch.Schima superba and Viburnum amabuki had a high weight of vessel, and they had fire resistance.


全 文 :第 v|卷 第 w期
u s s v年 z 月
林 业 科 学
≥≤Œ∞‘׌„ ≥Œ∂ „∞ ≥Œ‘Œ≤„∞
∂²¯1v| o‘²1w
∏¯ qou s s v
树种枝叶微观结构对树种燃烧性的影响研究
田晓瑞 舒立福
k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北京 tsss|tl
张小罗 戴兴安
k中南林学院 长沙 wtsssyl
摘 要 } 选择具有不同抗火能力的亚热带树种来研究树叶和树枝的微观组织结构与燃烧性的关系 o分别测
定木荷 !茶树 !油茶 !苦槠 !女贞 !石楠 !日本珊瑚树 !枇杷 !杉木和马尾松等 ts个树种叶片 !叶脉和树枝的组织
比 o并利用锥形量热仪测定样品的阻火性 ∀结果发现 o树叶构造对燃烧性有影响 o阔叶树种的树叶结构有利于
水分的传输与蒸散 o叶脉中木质部比重越大 o越有利于水分的传输 ~海绵组织Π栅栏组织与火发生指数之间存
在显著的回归关系 o茶树 !木荷的海绵组织Π栅栏组织比值高 o抗火能力强 ∀树枝的燃烧性与其结构密切相关 o
特别是树枝的抗火性与其导管所占比例正相关 o木荷 !日本珊瑚树的导管比重大 o传输水分的能力强 o抗火烧
能力强 ∀
关键词 } 树种 o微观结构 o燃烧性
收稿日期 }usst p tu p uz ∀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专项经费kusst≤…ws|yssl和北京自然科学基金ky||usuxl联合资助 ∀
ΣΤΥ∆Ψ ΟΝ ΤΗΕ ΙΝΦΛΥΕΝΧΕ ΟΦ ΜΙΧΡ ΟΣΤΡΥΧΤΥΡΕ ΟΦ ΤΡΕΕ. Σ Τ ΩΙΓ
ΑΝ∆ ΛΕΑΦ ΟΝ ΧΟΜΒΥΣΤΙΒΙΛΙΤΨ
׬¤± ÷¬¤²µ∏¬ ≥«∏¬©∏
k Τηε Ρεσεαρχη Ινστιτυτε οφ Φορεστ Εχολογψo Ενϖιρονµεντ ανδ Προτεχτιον o Χηινεσε Αχαδεµψοφ Φορεστρψ Βειϕινγtsss|tl
«¤±ª÷¬¤²¯∏² ⁄¤¬÷¬±ª. ¤±
k Σουτη2Χεντραλ Χολλεαγε οφ Φορεστρψ Χηανγσηαwtsssyl
Αβστραχτ } ׫¨ ¦²µµ¨ ¤¯·¬²± ¥¨·º¨ ±¨ °¬¦µ²¶·µ∏¦·∏µ¨¶²©¯¨ ¤©¤±§¥µ¤±¦«¤±§¬·¶¦²°¥∏¶·¬¥¬¯¬·¼ º¤¶¶·∏§¬¨§¥¼ ∏¶¬±ª·«¨ ·µ¨¨
¶³¨¦¬¨¶º¬·«§¬©©¨µ¨±·©¬µ¨ µ¨¶¬¶·¤±¦¨ ¤¥¬¯¬·¼q׫¨ ¬¶¶∏¨2µ¤·¬²¶²©¯¨ ¤©o¥µ¤±¦«¤±§±¨ µ√¤·¬²± ²©·¨± ¶³¨¦¬¨¶º¨ µ¨ °¨ ¤¶∏µ¨§q
׫¨ ¶³¨¦¬¨¶¬±¦¯∏§¨§ Χαµελλια σινενσισo Εριοβοτρψαϕαπονιχαo Χαµελλια ολειφεραo ςιβυρνυµ αµαβυκι o Πηοτινια σερρυλαταo
Χαστανοπσισσχλεροπηψλλαo Λιγυστρυµ λυχιδυµ o Σχηιµα συπερβαo Πινυσ µασσονιανα ¤±§ Χυννινγηαµια λανχεολαταq ׫¨
≤²±¨ ≤¤¯²µ¬°¨ ·¨µº¤¶∏¶¨§·²§¨·¨µ°¬±¨ ·«¨ ©¬µ¨ µ¨¶¬¶·¤±¦¨ ²©¤¯¯¶¤°³¯ ¶¨q׫¨ µ¨¶∏¯·¶¶«²º¨ §·«¤··«¨ ¶·µ∏¦·∏µ¨ ²©¯¨ ¤√¨ ¶«¤¶
¤©©¨¦·¨§²±¬·¶¦²°¥∏¶·¬¥¬¯¬·¼q׫¨ ¶·µ∏¦·∏µ¨ ²©¥µ²¤§¯ ¤¨©º¤¶¥¨ ±¨ ©¬·²±·«¨ ·µ¤±¶³²µ·¤·¬²±¤±§ ²¯¶¶²©º¤·¨µq׫¨ «¬ª«¨µ·«¨
µ¤·¬²²©±¨ µ√¤·¬²±o·«¨ °²µ¨ ©¤√²µ¤¥¯¨º²∏¯§¥¨ ·«¨ º¤·¨µ·µ¤±¶³²µ·¤·¬²±q׫¨ µ¤·¬²²©¶³²±ª¼·¬¶¶∏¨ ·² ³¤¯¬¶¤§¨ ·¬¶¶∏¨ «¤§
§¬¶·¬±¦·µ¨ªµ¨¶¶¬²±¦²µµ¨ ¤¯·¬²± º¬·«·«¨ ©¬µ¨ ²¦¦∏µµ¨±¦¨ ¬±§¨¬q׫¨ µ¤·¬²²©¶³²±ª¼·¬¶¶∏¨ ·²³¤¯¬¶¤§¨ ·¬¶¶∏¨ ²© Χαµελλιασινεν2
σι󤱧 Σχηιµα συπερβα º¤¶«¬ª«¤±§·«¨¬µ©¬µ¨ µ¨¶¬¶·¤±¦¨ º¤¶«¬ª«q׫¨ °¬¦µ²¶·µ∏¦·∏µ¨¶²©¯¨ ¤©¤©©¨¦·¨§¬·¶¦²°¥∏¶·¬¥¬¯¬·¼q
׫¨ µ¤·¬²²©√¨ ¶¶¨¯ º¤¶³²¶¬·¬√¨ ¦²µµ¨ ¤¯·¬²± º¬·«·«¨ ©¬µ¨ µ¨¶¬¶·¤±¦¨ ²©¥µ¤±¦«q Σχηιµασυπερβᤱ§ ςιβυρνυµ αµαβυκι «¤§¤
«¬ª« º¨ ¬ª«·²©√¨ ¶¶¨¯o¤±§·«¨¼ «¤§©¬µ¨ µ¨¶¬¶·¤±¦¨ q
Κεψ ωορδσ} ×µ¨¨¶³¨¦¬¨¶o ¬¦µ²¶·µ∏¦·∏µ¨ o≤²°¥∏¶·¬¥¬¯¬·¼
如何有效预防森林火灾是各国森林防火研究人员致力探讨的难题 ∀近年来 o利用防火树种营造防
火林带进行阻隔和预防火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许多学者在防火树种筛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k舒立福
等 ot|||¤~t|||¥~…¤°¥¤±ªot||w ~高国平等 ot||xl ∀但从显微结构研究树种的燃烧性 o国内外尚未见报
道 ∀过去的研究都是通过分析树种含水率 !抽提物和其他成分来分析树种之间的燃烧性差异 o进而筛选
出抗火性强的树种 o并利用防火树种营造防火林带 o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与蔓延k陈存及等 ot|{{ ~薄颖
生等 ot||zl ∀不同树种微观结构也有差异 o它与燃烧性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 o是本研究的主要问题 ∀
为了探索树叶和树枝的微观结构与燃烧性的关系 o我们选择实践中防火能力强的树种和防火能力一般
的其他阔叶树种作为研究对象 o通过微观组织结构分析和燃烧性分析 o确定树种微观结构与其燃烧性的
关系 o并以针叶树种作对照 ∀
t 试验地概况
采样地点在广东省郁南县 o处于广东省中西部 o东经 tttβuwχ ∗ ttuβx{χ o北纬 uuβs{χ ∗ uvβvuχ ∀海拔在
vss ∗ xss °∀属东亚季风气候区的南部 o夏半年多吹偏南风 o高温湿润 ~冬半年多吹偏北风 o温暖干燥 o
有明显的干湿季节之分 ∀年平均气温除高山地区外 o都在 us ε 以上 ∀雨量充沛 o年降水量 t |sw °°左
右 o年蒸发量 t xu{ °° o相对湿度 {s h ∀研究地区主要植被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树 !亚热带季风常绿林和
人工栽培森林植被 ∀在冬春干旱季节 o常发生森林火灾 o而且火灾发生次数多 o损失严重 o火灾多为地表
火 o树冠火少 ∀
u 材料和方法
在秋季进行采样 o采集树种包括木荷k Σχηιµα συπερβαl !茶树k Χαµελλια σινενσισl !油茶k Χqολειφεραl !苦
槠k Χαστανοπσισσχλεροπηψλλαl !女贞kΛιγυστρυµ λυχιδυµl !石楠k Πηοτινια σερρυλαταl !日本珊瑚树kςιβυρνυµ αµα2
βυκιl !枇杷k Εριοβοτρψαϕαπονιχαl !杉木k Χυννινγηαµια λανχεολαταl !马尾松k Πινυσ µασσονιαναl等 ts个树种 ∀
在成年健康大树上采集树叶和小枝k直径小于 t ¦°l o采下后立即用福尔马林 p醋酸 p酒精液kƒ„„l固
定k李正理 ot|{z ~郑国 ot|z|l o带回实验室测定 ∀
树叶采用石蜡切片法 o对叶片和叶脉分别进行测定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并照相 o用称重法测定叶
片 !叶脉和树枝的组织比 ∀
利用锥形量热仪测定k„≥א ∞tvxw2|s oŒ≥’ xyys2tl样品的阻火性k田晓瑞等 ousstl ∀样品在垂直水
平方向上 ys ®• #°pu辐射强度 o外部点燃条件下进行测试 ∀根据测试结果 o利用计算机辅助分析 o确定
材料的阻火特性kŠ¬¯°¤± ετ αλqot||zl ∀锥形量热仪可以测定热释放速率 !失重速率 !≤’和 ≤’u 释放速
率等参数 o我们可以根据测定结果计算出各测定样品的火发生指数 ∀火发生指数表示火险程度k ƒ∏2≠∏
ετ αλqot||z o…¤ªª¤¯ ¼¨ ετ αλqot||zl o它是着火感应时间与热释放速率峰值的比值 ∀
v 实验结果分析
311 树叶构造对燃烧性的影响
树叶受热时 o叶表面水分先蒸发 o叶内的水分通过扩散达到叶面后蒸发 o当叶内水分减少 o扩散速度
小于叶面蒸发速度时 o表面逐渐变得干燥 ∀不同树种叶片在同样受热条件下 o其水分蒸发快慢与其叶的
解剖构造有关 ∀栅栏组织所占比例越高 o说明树种越偏阳性 ∀防火林带一般位于山脊上 o选用的树种要
耐干旱脊薄的立地条件 ∀虽然有些树种的含水率高 o抗火性较强 o但不适合造林地的立地条件 o也不能
作为防火树种 ∀阔叶树的叶片在受热时细胞膛内的水分变成水蒸气使细胞间隙充满水蒸气 o叶内外蒸
汽压差大 o水分易于蒸发k表 tl ∀而针叶树叶角质层发达 o细胞间隙小 o受热时水分较难蒸发k表 ul ∀水
分蒸发可以降低叶面温度和降低可燃性气体的浓度 o不利于叶片的燃烧 ∀从表 t可以看出 o木荷叶片的
栅栏组织比例低kvw h l o细胞间隙大 o叶脉木质部比例高 o便于水分传输 ∀茶树的栅栏组织比例高
kwu h l o空隙度低 o不利于水分的蒸发与散失 o但其叶脉的木质部比重最高kxw h l o便于水分传输 ∀茶树
叶片在燃烧性实验中表现出难燃性 o说明叶脉中水分的传输作用更重要 ∀
312 树叶结构与燃烧性关系
利用锥型量热仪对研究树种的燃烧性测定结果见表 v ∀植物材料在受热情况下 o先是水分蒸发 !表
物质挥发和可燃性气体如甲烷 !乙烯和其他可燃性液体的释放 o可燃性气体达到一定浓度就会发生燃
烧 o热释放量逐渐达到峰值 ∀根据测定的着火感应时间和热释放速率峰值计算出火发生指数 ∀指数值
越大 o抗火能力越强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 o茶树 !木荷的抗火能力强 o女贞 !石楠 !苦槠和日本珊瑚树的
防火能力一般 o马尾松和杉木的防火能力最差 o这与以前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k田晓瑞等 ousstl ∀
为了分析树叶的微观结构与其燃烧性的关系 o我们采用海绵组织Π栅栏组织k ξl对火发生指数进行
x{ 第 w期 田晓瑞等 }树种枝叶微观结构对树种燃烧性的影响研究
回归分析 o得到回归方程 }
Ψ€ s1{|x z n s1tuw sξ o复相关指数 Ρ € s1u{w s
对复相关系数进行 Φ检验 o显著性检验结果见表 w ∀ Φ€ s1xuy uk  Φ显著 € s1w|x xl o回归显著 ∀这
说明海绵组织Π栅栏组织的比值对树叶的燃烧性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树叶中的海绵组织比例越高 o抗火
性能越强 ∀
表 1 阔叶树种叶片和叶脉组织比
Ταβ . 1 Τηε ρατιοσ οφ τισσυεσ ανδ νερϖατιον οφλεαϖεσ οφ βροαδλεαφ τρεε σπεχιεσ h
树种 ×µ¨¨³¨¦¬¨¶ 叶片组织 ׬¶¶∏¨¶²©¯¨ ¤√ ¶¨ 叶脉组织 ׬¶¶∏¨¶²©±¨ µ√¤·¬²±
表皮
≤∏·¬¦¯¨
栅栏组织
≥³²±ª¼·¬¶¶∏¨
海绵组织
°¤¯¬¶¤§¨ ·¬¶¶∏¨
空隙
Œ±·¨µ¶³¤¦¨
表皮k上下l
≤∏·¬¦¯¨k·²³¤±§
∏±§¨µ¶∏µ©¤¦¨l
皮层基本组织
…¤¶¬¦·¬¶¶∏¨¶
²©¦²µ·¨¬
韧皮部
°«¯²¨ °
木质部
÷¼¯ °¨
茶树 Χqσινενσισ ts wu ws { y tz uv xw
枇杷 Ε qϕαπονιχα tv ws wt y | ut u{ wu
油茶 Χqολειφερα { v| wx { z wu vt us
日本珊瑚树 ςqαµαβυκι tu vy wt tt v vz v| ut
石楠 Πqσερρυλατα tu vz u{ uv tu vz u{ uv
苦槠 Χqσχλεροπηψλλα tv u{ xy v | x{ tz ty
女贞 Λqλυχιδυµ tw wt vv tu w wx t| vu
木荷 Σ qσυπερβα tt vw wu tv t| us uu v|
表 2 针叶树叶的组织比
Ταβ . 2 Τηε ρατιοσ οφ τισσυεσ οφλεαϖεσ οφ χονιφερ h
树种 ×µ¨¨¶³¨¦¬¨¶ 表皮 ≤∏·¬¦¯¨ 皮层基本组织 …¤¶¬¦·¬¶¶∏¨¶²©¦²µ·¨¬ 维管束 ∂¤¶¦∏¯¤µ¥∏±§¯¨
马尾松 Πqµασσονιανα y xz vz
杉木 Χqλανχεολατα tt t{ wz
表 3 锥形量热仪对不同树种的试验结果
Ταβ . 3 Τηε ρεσυλτσ οφ χονε χαλοριµετερ εξπεριµεντσ
树种
×µ¨¨¶³¨¦¬¨¶
着火感应时间
Œª±¬·¬²±·¬°¨ Π¶
热释放速率峰值
•¤·¨ ²©«¨ ¤·µ¨¯¨ ¤¶¨
Πk®• #°pul
火发生指数
ƒ¬µ¨ ²¦¦∏µµ¨±¦¨ ¬±§¨¬
Πk¶#°u#®• p tl
海绵组织Π栅栏组织
≥³²±ª¼·¬¶¶∏¨Π
³¤¯¬¶¤§¨ ·¬¶¶∏¨
茶树 Χqσινενσισ vu uy t1uv s1|x
枇杷 Ε qϕαπονιχα ty t{ s1{| t1uw
油茶 Χqολειφερα yt {u s1zw s1{s
日本珊瑚树 ςqαµαβυκι uu uw s1|t t1sv
石楠 Πqσερρυλατα y{ yz t1st t1tw
苦槠 Χqσχλεροπηψλλα xz ys s1|x s1zy
女贞 Λqλυχιδυµ wu v{ t1tt u1ss
木荷 Σ qσυπερβα zu yt t1t{ t1tx
马尾松 Πqµασσονιανα ty uy s1yu
杉木 Χqλανχεολατα us ux s1{s
y{ 林 业 科 学 v|卷
表 4 相关显著性分析表
Ταβ . 4 Τηε σιγνιφιχανχε αναλψσισ οφ χορρελατιον
方差分析
∂¤µ¬¤±¦¨ ¤±¤¯¼¶¬¶
自由度
∆Φ
平方和
ΣΣ
均方
ΜΣ Φ
Φ临界值
≥¬ª±¬©¬¦¤±¦¨ Φ
回归分析 • ª¨µ¨¶¶¬²± ¤±¤¯¼¶¬¶ t s1sty v s1sty v s1xuy u s1w|x x
残差 • ¶¨¬§∏¤¯ y s1t{x v s1svs |
总计 ײ·¤¯ z s1ust y
表 5 阔叶树种小枝组织比
Ταβ . 5 Τηε ρατιο οφ βρανχη τισσυεσ οφ βροαδλεαρεδ σπεχιεσ %
树种 ×µ¨¨¶³¨¦¬¨¶ 导管 ∂ ¶¨¶¨¯ 射线 •¤¼ 木纤维及轴向薄壁细胞• ²²§©¬¥µ¨ ¤±§·«¬± º¤¯¯ ¦¨¯¯¶¬± ¤¬¬¶
茶树 Χqσινενσισ tz tu zt
枇杷 Ε qϕαπονιχα u| tx xy
油茶 Χqολειφερα uu tx yv
日本珊瑚树 ςqαµαβυκι tx tv zu
石楠 Πqσερρυλατα us tu y{
苦槠 Χqσχλεροπηψλλα tw ut yx
女贞 Λqλυχιδυµ ty | zx
木荷 Σ qσυπερβα ts tw zy
313 树枝构造对燃烧性的影响
马尾松和杉木枝与阔叶树种类
似 o由表皮 !皮层 !维管柱所组成 o也
有形成层 o不同的是木质部和韧皮
部的组成成分 ∀针叶树种的木质
部 o一般没有导管而以管胞输导水
分 ∀管胞是一个细胞壁完整的死细
胞 o输导水分是通过纹孔由一个管
胞到另一管胞来实现的 ∀所以 o针
叶树对水分的传输能力比阔叶树种
低 ∀针叶树种没有典型的木纤维 o
管胞兼有支持作用 ∀木薄壁组织多
少有无随种类而异 ∀有些针叶树种的木质部中具有树脂道k如马尾松l o它是由许多分泌细胞以及由它
们所围成的细胞间隙所组成 ∀针叶树的韧皮部 o一般没有伴胞 ∀它们的输导组织是筛胞 ∀马尾松具有
树脂道 o韧皮部中也树脂道分布 ∀而阔叶树用导管传输水分 o也没有树脂道 ∀所以 o从解剖结构上看 o针
叶树由于传输水分困难 o而且分泌树脂 o它比阔叶树更易燃烧 ∀从表 x阔叶树小枝的组织比分析 o不同
树种导管比例不同 ∀木荷 !日本珊瑚树的导管比例高 o传输水分的能力强 o抗火烧能力也强 ∀
w 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 ts个树种的叶片和小枝的显微结构与燃烧性分析 o可以初步得出如下结论 }
树叶构造对燃烧性有影响 o阔叶树种的树叶结构有利于水分的传输与蒸散 o叶脉中木质部比重越
大 o越有利于水分的传输 o阔叶树种的树叶受热比较难以燃烧 o而针叶水分传输慢 o并常常有树脂道 o易
于燃烧 ~
树叶含水率越高 o越难以燃烧 o海绵组织Π栅栏组织与火发生指数之间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 o茶树 !
木荷的海绵组织Π栅栏组织比值高 o抗火能力强 ~
树枝的结构也影响其燃烧性 o树枝的其导管比重与抗火性有正相关关系 o木荷 !日本珊瑚树的导管
比例高 o传输水分的能力强 o抗火烧能力强 ~
木荷 !茶树等阔叶树种鲜叶的水分含量较高且水分析出较快 o对于树木的抗火性能的物理学意义主
要有 }阔叶树叶的水分含量高且水分析出速度快 o当树叶受热时 o产生强烈的吸热效应 o延长了预热时
间 o使大量热能用以增加水分子的动能 o使水分子从体内向表面扩散 o达到表面后 o逸散到空气中 o而逸
出的水汽在受热情况下仍要吸收大量热量 o使叶片温度在一定时间内维持在燃点以下 ∀如果局部枝叶
烧着了 o而其它部分的枝叶也要足够的热量才能持续燃烧 ∀大量的水分蒸发 o使水蒸气在叶的表面上形
成一个饱和层 o即隔氧层会对火焰蔓延产生延缓或阻隔作用 ∀水分蒸发产生的水蒸气与部分可燃性气
体同时挥发 o使可燃性气体的浓度降低 o不利于受热挥发的可燃性气体的燃烧 o减少了能量的释放 ∀
森林燃烧中的火行为非常复杂 o可燃物也多种多样 ∀本文中讨论的燃烧性研究结果只是对小尺度
z{ 第 w期 田晓瑞等 }树种枝叶微观结构对树种燃烧性的影响研究
样品 !低强度辐射量的条件下的实验结果 o这与实际森林火灾中的燃烧过程会有所不同 ∀但通过研究树
种不同器官的显微结构与燃烧性的关系 o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植物的燃烧性差异的本质 o为开
展生物防火和筛选防火树种提供更科学的方法 ∀
参 考 文 献
薄颖生 o韩恩贤 o韩 刚等 q陕西省生物防火林带树种选择研究 q西北林学院学报 ot||z otukwlΒuw p vs
陈存及 o施小芳 o胡 晃等 q防火树种选择的研究 q福建林学院学报 ot|{{ o{ktlΒt p tu
高国平 o迟功德 o周绍林等 q辽宁省主要造林树种抗火性的研究 q见 }郑焕能 o陈存及 o吴德友等主编 q生物防火研究 q哈尔滨Β东北林业大
学出版社 ot||x }tww p tw{
李正理 q植物制片技术k第二版l q北京 }科学出版社 ot|{z }t{ p vu
舒立福 o田晓瑞 o李惠凯 q防火林带研究进展 q林业科学 ot|||¤ovxkwl }{s p {x
舒立福 o田晓瑞 o寇纪烈 q广西大桂山区防火树种的选择研究 q林业科学 ot|||¥ovxktl }y| p zy
田晓瑞 o贺庆棠 o舒立福 q利用锥形量热仪分析树种阻火性能 q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ousst ouvktl }w{ p xt
田晓瑞 o舒立福 o乔启宇等 q南方林区防火树种的筛选研究 q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ousst ouvkxl }wv p wz
郑国 q生物显微技术 q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ot|z| }tz p uvv
…¤ªª¤¯ ¼¨ • Š o‹²µ±¶¥¼ ° • o≠¤«¼¤ • ετ αλq׫¨ ¬±©¯∏¨±¦¨ ²©±²√¨¯ ½¬±¦«¼§µ²¬¼¶·¤±±¤·¨2¦²¤·¨§©¬¯¯ µ¨¶²±·«¨ ©¬µ¨ ³µ²³¨µ·¬¨¶²©©¯ ¬¨¬¥¯¨°∂ ≤ qƒ¬µ¨ ¤±§ ¤2
·¨µ¬¤¯¶ot||z out }tz| p t{x
…¤°¥¤±ª ‹ ≥ o • ¤·¤±¤¥¨ ‹ oפ®¨ §¤≥ q˜¶¨ ²©√¨ ª¨·¤·¬√¨ ©∏¨ ¥¯µ¨¤®¶¬±¬±§∏µ¶·µ¬¤¯ ©²µ¨¶·³¯¤±·¤·¬²± ¤µ¨¤¶¬± Œ±§²±¨ ¶¬¤q • ¬¯§©¬µ¨ ot||w okul }tw p ty
ƒ∏2≠∏ ‹¶«¬¨«o …¨ ¶¨²± ‹ ⁄qƒ¯ ¤°°¤¥¬¯¬·¼ ·¨¶·¬±ª²©©¯¤°¨ 2µ¨·¤µ§¨§ ³¨²¬¼ ¦²°³²¶¬·¨¶¤±§³«¨ ±²¯¬¦¦²°³²¶¬·¨¶qƒ¬µ¨ ¤±§ ¤·¨µ¬¤¯¶ot||z out }wt p w|
Š¬¯°¤±  • o•¬·¦«¬¨ ≥ oŽ¤¶«¬º¤ª¬× ετ αλqƒ¬µ¨2µ¨·¤µ§¤±·„§§¬·¬√ ¶¨©²µ³²¯¼°¨ µ¬¦°¤·¨µ¬¤¯¶Œq¦«¤µ©²µ°¤·¬²±©µ²°¶¬¯¬¦¤ª¨¯) ³²·¤¶¶¬∏° ¦¤µ¥²±¤·¨qƒ¬µ¨
¤±§ ¤·¨µ¬¤¯¶ot||z out }uv p vu
{{ 林 业 科 学 v|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