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Effects of Withering with Different Light Intensities on Aromatic Constituents of Dancong Tea

不同光照强度晒青对单枞茶香气成分的影响



全 文 :园  艺  学  报  2005, 32 (4) : 669~672
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
收稿日期 : 2004 - 10 - 26; 修回日期 : 2004 - 12 - 21
基金项目 : 广东省 ‘九五’攻关项目 ( E96011)3 通讯作者 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本论文得到华南理工大学陈庆今博士的审校 , 特此致谢。
不同光照强度晒青对单枞茶香气成分的影响
王登良 1  张灵枝 13  毛明辉 2
(1 华南农业大学茶业科学研究所 , 广州 510642; 2 广州市和润堂保健食品实业有限公司 , 广州 510410)
摘  要 : 采用不同的光照强度进行单枞茶鲜叶的晒青 , 用气相色谱 —质谱法分析其对茶香气成分的影
响 , 研究结果表明 : 以波长大于 520 nm, 光照强度为 13 725~16 774 lx的光波进行晒青 30 m in, 制得的毛
茶含有的芳香物质种类较多 , 独具β -紫罗酮、紫罗兰酮 , 表现为香气浓郁 , 品质较佳。
关键词 : 茶 ; 光照强度 ; 晒青 ; 香气成分
中图分类号 : S 5711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05132353X (2005) 0420669204
Effects of W ither ing w ith D ifferen t L ight In ten sities on Aroma tic Con stitu2
en ts of Dancong Tea
W ang Dengliang1 , Zhang L ingzhi13 , and Mao M inghui2
(1 Tea Research Institu te, South China A gricultural U 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 Ch ina; 2 Herun tang Health Food L im itid
Com pany, Guangzhou 510410, Ch ina)
Abstract: Five different light intensities were emp loyed in the withering p rocess of Dancong tea. The
analysis results of aromatic constituents with GC2MS are as follows: The fresh leaveswithered by different light
intensities resulted in different qualities of sem i2made teas in term s of aromatic constituents. W hile the wave2
length of the light was ≥ 520 nm , the light intensities 13 725 - 16 774 lx, withered the tea for 30 m in, the
corresponding sem i2made tea had many sorts of aroma substances, containedβ2Ionone and Ionone em itting
unique sweet aroma of flower and smelled good and had better quality.
Key words: Tea; L ight intensity; W ithering; A romatic component
单枞茶树是广东省近年来大力推广的乌龙茶类优良品种 , 具有高产、早熟的优势〔1〕; 单枞茶制
法的第一道工序就是晒青 , 即靠日光使之萎凋 , 是形成乌龙茶良好品质的重要工序。晒青过程的物理
变化及光化学反应产物有利于茶叶品质的形成〔2〕。但在广东省 , 单枞茶春季采摘高峰期多是阴雨绵
绵的梅雨季节 , 不利于晒青。
本研究采用不同的光照强度进行单枞茶鲜叶的晒青 , 探讨对单枞茶香气成分的影响 , 以期找出较
佳光照强度的晒青条件 , 为人工模拟日光晒青提供理论基础 , 使晒青工序能够摆脱气候条件的限制 ,
从而实现全天候人工控制。
1 材料与方法
111 材料与试验处理
试验原料采用华南农业大学教学实验茶园岭头单枞茶树鲜叶中开面 2、3叶。
在自然光条件下 , 用不同层数的能透过太阳光谱波长大于 520 nm 波段的滤光膜 (透光率为
80% , 由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提供 ) 获得 5个光照强度 , 即 11 230、13 725、
16 774、20 500和 24 975 lx。以不同的光照强度进行单枞茶鲜叶的晒青 , 晒青时间为 30 m in; 对照为
园   艺   学   报 32卷
在室内萎凋 , 不进行照光处理。萎凋后的其它加工工序各处理相同 , 按乌龙茶的常规加工方法 , 制成
毛茶。
112 毛茶感官评审与香气成分分析
聘请审评专家 , 采用感官审评 , 以加权评分法对毛茶进行评定。乌龙茶审评以内质香气和滋味为
主 , 所以审评时采用香气、滋味品质因子各 50分进行评定。
香气成分采用连续蒸馏 —萃取法进行收集 ; 收集液用 HP589025972型色谱 —质谱联用分析仪分
析。色谱柱 HP25 50 m ×0132 mm ×0117μm, 柱头压 70 kPa, 载气 He, 进样口温度 280℃, 检测器温
度 280℃, 升温条件 45℃保留 5 m in, 以 4℃ /m in升至 285℃保留 40 m in, 电离方式 E I源 , 电离电压
50 eV, 电子倍增器电压 1 600 V, 扫描范围 50~550 amu。
2 结果与分析
211 不同处理毛茶感官审评结果
感官审评结果见表 1, 光照强度 16 774 lx处理的毛茶 , 滋味醇爽回甘 , 香气浓郁 , 品质得分最
高 ; 13 725 lx处理的毛茶品质次之 , 花香高较持久 , 滋味醇爽回甘 ; 11 230 lx处理花香显露 , 滋味浓
爽 ; 20 500 lx和 249 751 lx处理香气低微 , 滋味平淡 , 品质得分依次降低。对照处理香气低 , 滋味青
涩 , 品质得分极低。
表 1 各光照强度处理茶叶感官审评结果
Table 1 The sen sory ta sting results of Dancong tea w ithered by d ifferen t light in ten sities
光照处理
Treatment( lx)
香气与得分
A roma and score
滋味与得分
Flavor and score
总分
Total score
对照 Control3 香低带青气 W eak aroma and harsh 20 青涩 Green and hard 20 40
11 230 花香显 Floral 40 浓爽 Full and briskness 4115 8115
13 725 花香高较持久 R ich floral and last long 4115 醇爽回甘 Mellowness and sweet 42 8315
16 774 花香浓郁 Intense floral 42 醇爽回甘 Mellowness and sweet 43 85
20 500 花香低微 W eak floral 39 浓醇 Full and mellowness 41 80
24 975 花香低微 W eak floral 39 浓尚醇 Full and weak mellowness 40 79
  3 室内 W ithering in door
212 不同光照强度晒青的单枞毛茶芳香物质比较
表 2结果显示 : 对照样检出 12种芳香物质 , 主要有芳樟醇及其氧化物 (0119) , 102 - 苯二甲酸
二丁酯 (1125) , 122 -萜品醇 (0116) , 丁醛 (0111) , 倍半萜烯类。从表 1毛茶感官审评结果可见
鲜叶摊放室内不经晒青 , 制成的毛茶香气低微 , 滋味青涩 , 毛茶品质明显低于其它处理 , 与芳香物质
种类少、含量低有一定的关系。
由表 2可见 , 光照强度为 16 674、13 725、11 230 lx处理毛茶中 , 均检测到高含量的 102 - 苯二
甲酸 , 102 -苯二甲酸类酯类物质的存在 , 使茶叶具有强而持久的香气 , 与单枞茶香气有密切关系 ;
各处理中萜烯类物质较多 , 含双键的萜烯化合物 , 常有顺式和反式两种结构。很多研究表明 , 顺式体
一般具清香型香气 , 反式体则具较浓重的脂肪味〔3〕。光照强度 16 774 lx处理毛茶独具香叶醇 , 香叶
醇是反式结构 , 具有稍浓的蔷薇香气 ; 光照强度为 13 725 lx和 16 774 lx两处理毛茶含有的芳香物质
种类较多 , 并且独自具有甜而浓重花香的β -紫罗酮、紫罗兰酮 ; 日光萎凋对芳樟醇、橙花叔醇有正
向作用〔4〕, 各光照处理均检到较高含量的芳樟醇及其氧化物 , 光照强度为 16 774 lx的处理橙花叔醇
等萜烯类芳香成分含量较高 , 它们是乌龙茶的重要香气物质〔5〕。20 500 lx和 24 975 lx两处理 , 102 -
苯二甲酸二丁酯、芳樟醇及其氧化物含量低于其它处理 , 且没有检出乌龙茶香气的主要成分 (如香
叶醇、法呢醇、橙花醇等萜烯类物质 ) , 所以两处理毛茶滋味趋于平淡 , 香气低微。
由此可见 , 不同光照强度处理毛茶香气成分的种类、含量均不同 , 共同决定了毛茶的香气特征 ,
即光照强度与毛茶品质相关。
076
 4期 王登良等 : 不同光照强度晒青对单枞茶香气成分的影响  
表 2 不同光照强度晒青的单枞毛茶芳香物质组分及相对含量
Table 2 Aoma tic com ponen ts and rela tive con ten ts of Dancong tea w ithered by d ifferen t light in ten sities ( % )
序号
No.
化合物 Compounds
光照强度 L ight intensities( lx)
对照 Control 11 230 13 725 167 741 20 500 249 751
1 芳樟醇 L inalool 0107 0111 0115 0119 0110 0108
2 芳樟醇氧化物ⅡL inalool oxide 0104 0108 0111 0118 0104 0105
3 环氧芳樟醇 Epoxylinalol 0108 0105 0141 0109 0106 0111
4 三元醇 Hotrienol 0109 0117
5 法呢醇 Farnesol 0109 1105 0106 0148
6 反式 2法呢醇 Trans2Farnesol 0109
7 香叶醇 Geraniol 0107
8 12α2萜品醇 12α2Terp ineol 0116 0113 0114 0118 0112
9 82βH2柏木烷 282醇 82βH2Cedran282ol 0123 0139 1117
10 α2雪松醇α2Cadinol 1135 1117
11 橙花醇 Nerol 0131 0132
12 橙花叔醇 Nerolidol 0117 1120
13 3, 72二甲基 21, 62辛二烯 232醇 3, 72D imethy21, 62octadien232ol 0111
14 香橙烯 Nerene 0112
15 α2萜品烯α2Terp ineol 0109 0110 0154
16 γ2萜品烯γ2Terp ineol 0112 0104
17 顺式 2罗勒烯 cis2Ocimene 0105 0108
18 荜澄茄烯 Cubebene 0105 0107 0112 0112 0109
19
 
2, 6, 10, 15, 19, 232六甲基 22, 6, 10, 14, 18, 222二十四烷六烯
2,6,10,15,19,232Hexamethyl22,6,10,14,18,222Tetracosahexaene 1101 
20 摩勒烯 Muurolene 0112 0116 0117 0123 0115
21 α2榄香烯α2elemene 0109
22 β2榄香烯β2elemene 0106
23 顺式 2石竹烯 Cis2Caryophyllene 0112 0107
24 β2雪松烯β2Cadinol 0112
25 桧烯 Junipene 0114 0125 0117 0111
26 α2苦配烯α2copaene 0106 0112 0109 0110 0119
27 异石竹烯 Isocaryophyllene 0105
28 杜松萜烯 Cadinene 0124
29
 
6, 10, 11, 112四甲基 2三环十一碳烯
6, 10, 11, 112Tetramethyl2tricycloundecene 0105 
30
 
反式 24, 11, 112三甲 282甲烯双环十一碳 242烯
Trans24, 11, 112trimethyl282methen2bicycloundecane242ene 0109 
31
 
12甲基 24 (12甲基乙基 ) 21, 32环己二烯
12Methyl24 (12methylethyl) 21, 32cyclohexadiene 0110 
32 2, 72二甲基苯丙烯 2, 7, 2dimethyl2benzenp ropene 0175
33 丁醛 Butanal 0111 0113 0120 0131 0120 0124
34 1, 22苯二甲酸二丁酯 1, 22Benzenedicarboxylic aciddibutyl ester 1125 3149 4125 2175 1190 0185
35
 
1, 22苯二甲酸丁基 222甲基丙酯
1, 22Benzenedicarboxylic nacibutyl 22methylester 3117 
36 N2苯基萘胺 A N2phenyl naphthalenam ine 4146 14184 2158 18138 24101
37
 
1, 2, 3, 4, 4α, 72六氢 21, 62二甲基 242(12甲基乙基 )萘
1, 2, 3, 5, 7, 4α2hexalhydro21, 62dimethyl242(12methylethyl)Naphthalene 0102  0116 
38 1H2吲哚 12H2Indole 0102 0108 0115 0116 0111
39
 
2, 62二 (1, 12二甲基乙基 ) 242甲基苯酚
2, 62di(1, 12dimethylethyl) 242methyl2phenol 0130  0105  0108  0112  0113 
40 12乙基 22, 32二甲基苯 12Ethyl22, 32dimethyel2benzene 0102
41 β2紫罗酮 Beta2Ionone 0114 0113
42 紫罗兰酮 Ionone 0108 0110
43 β2达马烯酮β2Damascenone 0106
44 22甲基蒽 22Methyl anthracene 4140
45 α2依蓝烯α2Ylangene 0114 0117
46
 
2, 3, 4, 5, 6, 72六氢 22, 2, 32三甲基 242苯并呋喃酮
2, 3, 4, 5, 6, 726H22, 2, 32trimethyl242benzopyran 0110 
  注 : 表中所示含量为各成分峰面积占总峰面积的百分比。
Note: The content data in the table is the ratio between the componentpis area and the total area.
176
园   艺   学   报 32卷
参考文献 :
1 佘钿城 , 陈伟忠. 白叶单枞茶树修剪技术试验及推广. 广东茶叶 , 1999, (4) : 27~29
She T C, Chen W Z. Test and extension of shoot purning technique of Baiye Dancong tea p lant. Guangdong Tea, 1999, (4) : 27~29 ( in
Chinese)
2 宛晓春 , 黄继轸 , 沈生荣. 茶叶生物化学. 第 3版. 北京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2003. 451页
W an X C, Huang J Z, Shen S R. Tea B iochem istry. The third edition. Beijing: China Agricultural Press, 2003. 451p ( in Chinese)
3 王华夫. 茶叶香型与芳香物质. 中国茶叶 , 1989, (1) : 16~17
W ang H F. The aromatic type and aroma substances. China Tea, 1989, (1) : 16~17 ( in Chinese)
4 Akio Kobayashi. Keiko Tachiyama. M ichiko Kawakam i. Effects of solar2withering and turn over treatment during indoor2withering on the forma2
tion of Pouchong tea aroma. Agril. B iol. Chem. , 1985, 49 (6) : 1655~1660
5 叶乃兴. 乌龙茶香气成分研究进展. 福建茶叶 , 1988, (2) : 25~26
Ye N X. Advances in research on aromatic components of Ooloo tea. Fujian Tea, 1988, (2) : 25~26 ( in Chinese)
收稿日期 : 2004 - 11 - 11; 修回日期 : 2005 - 04 - 29
基金项目 : 重庆文理学院 (原渝西学院 ) 重点科研项目 ( Z2004SK12)
尾巨桉的离体培养和快速繁殖
刘奕清  王大平  熊运海  (重庆文理学院生命科学系 , 重庆 402160)
In V itro Culture and Rap id Propaga tion of‘T13’ ( Euca lyptus uorphylla ×
E. grandis)
L iu Yiqing, W ang Dap ing, and Xiong Yunhai (D epartm ent of the L ife and Science, Chongqing U niversity of A rts and
Sciences, Chongqing 402160, Ch ina)
关键词 : 桉树 ; 尾巨桉 ; 离体培养 ; 快速繁殖
中图分类号 : S 68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05132353X (2005) 0420672201
材料与方法
尾巨桉 ‘T13’ ( Eucalyptus uorphy lla ×E. grand is) 是尾叶桉与巨桉的杂交种。作者对其进行离体快繁技术研究 ,
旨在为其广泛应用和种质资源的试管保存提供基础。
于生长季节在福建省漳州市林业组培中心采穗圃取尾巨桉 ‘T13’的半木质化嫩枝 , 去除叶片 , 剪成单芽茎段 ,
用自来水冲洗 15 m in, 015%洗衣粉溶液浸泡 15 m in, 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将材料分别放入无菌塑料空杯中 , 每杯放
15~20个 , 75%酒精浸泡 30 s, 011%的升汞消毒 10~12 m in, 最后用无菌水冲洗 3~5次 , 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中。诱
导腋芽萌发和增殖继代的基本培养基为改良 MS (硝酸铵减为 1 /3, 简称 EU ) , 生根的基本培养基为 1 /2MS, 附加不
同浓度的 BA、 IBA、NAA、活性炭 (AC) , 蔗糖 3% , 琼脂 510 g·L - 1 , pH 610。诱导培养利用室内自然散射光 (不
开灯 ) , 增殖继代、壮苗生根培养 , 光照 12 h /d, 光强 1 500~2 000 lx, 温度 (26 ±3) ℃, 环境湿度 40% ~70%。
结果与分析
将外殖体接种在 EU +BA 115 mg·L - 1 (单位下同 ) + NAA 012、EU + BA 110 + NAA 012、EU + BA 015 + NAA
012的诱导培养基中 , 培养诱导 30 d。结果表明 , 3种培养基均能诱导切段膨大产生愈伤组织 , 以 EU +BA 015 +NAA
012效果最佳 , 15 d后切段基部开始膨大并陆续出现愈伤组织 , 同时腋芽萌动 , 40 d后芽苗长至 115 cm。把获得的无
菌芽苗接种于增殖培养基中 , 每 25 d继代 1次。结果表明 , 以 EU +BA 015 +NAA 012综合增殖效果最好 , 每个外植
体可产生 4~5个芽 , 易于转接 ; 以 EU +BA 210 +NAA 012的增殖系数最大 , 但芽苗细弱 , 且连续培养多代之后芽苗
叶片变尖、叶形扭曲 , 产生变异苗。BA对不定芽的增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随 BA浓度增加其增殖系数增大。
把有 3~4个芽苗的增殖团块接种于添加 AC的继代壮苗培养基中 , 每 18~23 d继代 1次 , 结果表明 , 在没有植
物生长调节剂的 EU中添加 011% ~013%的 AC对壮苗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 但是连续培养 4~5代后丛生芽苗开始退
化 , 变得非常细弱 , 因而在生产工艺上要及时补充增殖芽的数量。
把经过继代的高 ≥115 cm、茎粗 110 mm的再生芽苗接种于生根培养基 , 培养 8~9 d后茎基部开始膨大 , 10~
12 d陆续长根 , 15 d后 3种培养基均可诱导生根。根白色健壮 , 长 1~2 cm, 每株有 4~5条 , 生根率达 95%以上。
把已长根的试管苗移入温室炼苗 2~3 d, 取出洗净培养基 , 移栽在装有木屑 +五色土 (体积比 2∶1) 的基质中 ,
前 10 d每天喷水 3~4次 , 之后适量浇水 , 每 7 d浇灌 011%的 N、P、K进口复合肥 1次 , 培养 50~60 d即可出圃。
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