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New Cultivars of Forage and Fodder Crop

牧草与饲料作物新品种



全 文 :文章编号: 1007-0435( 2003) 03-0269-8
牧草与饲料作物新品种
(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北京 100094)
摘要: 第四届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第 3 次品种审定会议于 2002 年12月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会议共收到申报
审定材料 29 份,通过审定登记的品种有 18 个,占本次申报品种的 62% ,其中育成品种 8 个, 地方品种 1个, 引进品
种 7 个,野生栽培品种 2 个。现将 18 个品种的简要情况刊登于草地学报, 供读者和有关方面参考。
关键词: 草原学; 牧草; 饲料作物; 新品种; 审定登记
中图分类号: S 329  文献标识码: B
New Cultivars of Forage and Fodder Crop
( China Herbage Cultiv ar Regist rat ion Board, Beijing 100094, China)
Abstract: Eighteen new cult ivars of fo rage and fodder crop, recommended in 29 w rit ten applicat ions, were
registered by China Herbage Cultiv ar Regist ration Board ( CHCRB ) at the 3
rd
meet ing of the 4
th
CHCRB
Conference held in Kunming, Yunnan Province, in December 2002. Among the 18 cult ivars, 8 are bred
ones, 1 is at lo cal variety , 7 are intr oduced, and 2 are cult ivated w ild var iet ies. Summarized information
about the 18 new cult ivars is listed in the pr esent issue of Gr assland Journal in the following pages.
Key words : Grassland Science; Fo rage; Fodder crop; New cult iv ars; Reg ist ration
军需 1号野大麦
Hordeum brevisubulatum cv. Junxu No. 1
品种登记号: 233
牧草名称:野大麦
品种名称:军需 1号
登记日期: 2002年 12月 11日
育种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李彦舫、沈
景林、张亚兰、程小蕊、杨柏明。
品种来源:以吉林省前郭县草原野大麦为材料,
采用组培、化学诱变并结合系统选育方法培育而成。
育种方法:采用组织培养和细胞突变体诱导等
生物工程技术,结合系统选育方法。
品种特征特性: 多年生疏丛型禾草,具短根茎,
须根稠密, 疏丛状, 直立或基部膝曲状, 株高 60~80
cm。叶片线形, 绿色或灰绿色, 长7~18 cm ,宽 3~7
mm , 上面粗糙, 背面光滑,叶鞘短于节间。穗状花
序,四棱形,绿色或成熟时带紫色,长 4~8 cm, 每节
生有小穗 3枚, 中间小穗无柄, 外稃顶端渐尖成短
芒,内稃与外稃等长, 颖果长约 3 mm,顶端有毛。播
种当年发育慢, 大部处于营养状态, 仅个别抽穗开
花,但不能结籽成熟,第二年抽穗开花, 种子成熟, 移
栽植株当年可收种子。种子成熟一致, 结实性好, 但
易落粒, 应注意收获期。生育期 110~130 d, 结实率
46. 67%。分蘖力和生殖力均较强,达 40~70个, 稳
产、高产, 品质较好,粗蛋白含量达 15. 50% ,干草产
量 10 564. 3 kg / hm 2,产籽量 600~800 kg/ hm 2。适
应性较强, 抗旱、耐寒、耐瘠、耐盐碱, 适宜在湿润的
平原生长, 在下湿地、滩地生长良好, 在湖畔碱湿地
和盐碱地,当含盐量不超过 1. 2%、pH 值 11. 0时也
能生长,在北方可安全过冬,耐践踏,适宜放牧。
基础原种: 保存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
种子销售: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地址: 吉
林省长春市西安大路 175号, 邮编: 130062
适应地区: 吉林、辽宁、河北、山东。
原甜 1号饲用甜高粱
Sorghum bicolor ( L. )Moench. cv. Yuantian No. 1
品种登记号: 234
牧草名称: 饲用甜高粱
品种名称: 原甜 1号
第 11卷 第 3期
 Vo l. 11  No. 3
草 地 学 报
ACT A AGRESTIA SIN ICA
 2003 年 9月
 Sept.  2003
  登记日期: 2002年 12月 11日
育种者: 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苏
益民、宋高友、李桂英、刘录祥、张保明。
品种来源:由丽欧( Rio)甜高粱品种分离出的自
然变异株,经系统选育而成。
育种方法:系统选育, 从 1983年开始经过 8个
世代选育而成。
品种特征特性: 株高 380 cm, 穗长 25~30 cm,
茎粗 1. 7 cm, 平均叶片 20~23片。芽鞘绿色, 分蘖
1~2个,穗中紧纺锤形,无芒,紫壳白粒。蜡质叶脉,
活杆成熟, 叶片青绿, 茎秆汁液锤度 18%~21%
( 0BX) ,茎秆汁液含量 65%,品质好。属中熟品种,生
育期 125~130 d, 适应性广, 鲜茎叶产量 60 000~
75 000 kg/ hm 2,高可达 90 000 kg/ hm 2。抗旱、耐涝、
耐盐碱、抗倒伏、较抗黑穗病。该品种不仅是优良的
饲用品种,又是粮、饲、糖、酿综合利用品种。
基础原种:保存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
研究所。
种子销售: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
地址:北京海淀区圆明园西路 2号,邮编: 100094
适应地区: 北京、天津、内蒙古、山东、山西、河
北、河南等地。
中饲 828小黑麦
Trit icale Wittmack cv. Zhongsi 828
品种登记号: 235
牧草名称:小黑麦
品种名称:中饲 828
登记日期: 2002年 12月 11日
育种者: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中国农业大学。孙元枢、王增远、胡跃高、陈秀珍、张
鹏。
品种来源: 用八倍体 H4372和六倍体WOH90
优良选系杂交系选而成。其母本 H4372( 2n= 56)表
现抗病、抗寒、生长繁茂,蛋白质含量高, 但比较晚
熟,不抗倒伏;父本WOH90是用引自国际小麦玉米
改良中心的六倍体早熟品系 FH125( 2n = 42)与自
选的八倍体品系 H435( 2n= 56)杂交系选培育而成
的次生六倍体( 2n= 42) , 表现早熟、茎秆粗壮、抗倒
伏,但抗寒性稍差。通过 H4372与WOH90杂交和
利用染色体工程技术聚合双亲优良性状培育而成的
中饲 828小黑麦,结合了双亲高产、优质、抗病、抗寒
等优良特点。
育种方法: 复合杂交系选而成。
品种特征特性:一年生或越年生,芽鞘淡红色,
叶互生, 叶片浓绿有腊质, 植株高大繁茂, 株高
1. 5~1. 8 m, 穗呈纺锤形, 芒长中等, 白壳, 红粒(半
玻璃质) ,有蜡质,每穗小穗数 20~30个,结实 40~
45粒,穗茎基部有绒毛,籽粒千粒重35~37 g。中晚
熟冬性品种,抗病(对白粉病免疫, 高抗条锈病,中抗
叶锈病) , 抗寒(可耐- 25℃) , 耐瘠薄,适应性广。出
苗快,越冬返青后在 5~15℃低温下生长快,一般在
5月上、中下旬抽穗, 6月中、下旬籽粒成熟。营养品
质好,扬花期植株粗蛋白含量可以达到 16. 58%, 赖
氨酸含量达 0. 65%, 籽粒粗蛋白含量可以达到
17. 12%,赖氨酸含量达 0. 54%。抗倒伏能力强。干
草产量 13 125 kg / hm2 ,籽实产量3 750~5 250 kg /
hm
2,可作青饲、青贮和晒制干草。
基础原种: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
究所保存。
种子销售: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
所。地址:北京中关村南大街 12号,邮编: 100081
适应地区: 黄淮海地区和东北、西北部分地区秋
播, 长江以南地区冬播, 常利用冬闲田种植,提供冬
春季节青绿饲料。
龙辐单 208青贮玉米
Zea mays L. Longfudan 208
品种登记号: 236
牧草名称: 青贮玉米
品种名称: 龙辐单 208
登记日期: 2002年 12月 11日
育种者: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李
春秋、祁永红、王巍、戚长秋、武博。
品种来源: 以自交系 967-3作母本, 自交系 913-
8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单交种。
育种方法:杂交育种。母本 967-3通过 1000伦
琴 Co60-C射线辐照处理玉米 543/ 78599F1 风干种
子,后代经自交选育而成。父本 913-8是用 340和前
苏联引入早熟、抗旱自交系 721杂交,再用 340回交
两代后经自交选育而成的、熟期早于 340的改良系。
1996年组配成专用型青贮玉米新品种。
270 草 地 学 报 第 11卷
品种特征特性:幼苗健壮,叶色浓绿;成株高大,
叶片较宽;上部叶片短而收敛, 株型较紧凑; 果穗粗
而大,单穗;群体整齐一致。株高 290~340 cm, 穗位
高 125~140 cm,茎围 8~11 cm。成熟时茎叶青绿,
活秆成熟。果穗圆柱型,穗长24 cm 左右,籽粒黄色,
深马齿形,百粒重 39. 5~41 g。苗期较耐低温; 适应
性广; 抗倒折。生育期 125~128 d, 需活动积温
2 650℃左右。生物产量 70~90 t / hm2。大穗单穗重
0. 75 kg 以上, 穗株比 35%~42%, 籽粒蛋白质含量
10. 49% ,蜡熟期全株干物质粗蛋白含量 9. 95% ,粗
纤维含量低( 15. 72%) ,适口性好, 可消化养分总量
占 75. 32%。抗玉米大小斑病,丝黑穗病、青枯病。成
熟期适中。
基础原种:保存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
究中心。
种子销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地址:哈尔滨市学府路 368号,邮编: 150086
适应地区:黑龙江省第一至第三积温带作专用
青贮玉米栽培。
龙牧 6号青贮玉米
Zea mays L. cv. Longmu No. 6
品种登记号: 237
牧草名称:青贮玉米
品种名称:龙牧 6号
登记日期: 2002年 12月 11日
育种者: 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王凤国、王晓春、
曹利军、马野、张利军。
品种来源:以自选系W19为母本、优 1为父本
组配成的单交种。
育种方法:杂交育种。母本W19是以自交系黄
早四经 3个世代的抗性选育,引入早大黄的熟性,注
入产量好的基因回交, 最后选育出青贮产量高的自
交系。父本优 1是以 7326、7922作为基础材料、采用
药物诱导,经 3个世代自交,以青贮性状好的自交系
进行杂交, 最后选育出的优良自交系。1996年配制
成的单交种。
品种特征特性: 抽丝后全株叶片 18~19片叶,
株高 290~320 cm ,茎粗 2. 5~3. 2 cm ,生长特点为
前期较慢,生长时间长,后期生长较快,枝叶繁茂,活
秆成熟,籽实及青物质营养品质均较好,籽实粗蛋白
质含量 10. 17% ,青物质粗蛋白质含量 8. 67%。抗大
小斑病、丝黑穗病及青枯病。比较喜肥、喜水。根系
发达,抗倒伏。生物产量 60 000~73 000 kg / hm2。生
育期 125~130 d。适合黑龙江省大部分地区种植。
基础原种: 保存于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
种子销售: 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地址: 齐齐哈
尔市富拉尔基区全合台, 邮编: 161041
适应地区: 黑龙江省大部分地区。
新青 1号青贮玉米
Zea mays L. cv. Xinqing No. 1
品种登记号: 238
牧草名称: 青贮玉米
品种名称: 新青 1号
登记日期: 2002年 12月 11日
育种者: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梁晓
玲、雷志刚、阿不来提、冯国俊、李进。
品种来源: 用引自南斯拉夫优良玉米自交系
ZPL773的自选改良系 773-1为母本,用自选改良分
蘖多穗玉米自交系多穗 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育种方法: 杂交育种。1997年配制杂交组合,
1998年鉴定选出, 1999~2000年参加品种比较、区
域试验、生产试验和大面积示范,表现突出。
品种特征特性: 一年生,须根系,根系发达。多分
蘖, 分蘖一般 3~5个, 多者 10个以上, 有效分蘖
3~4个; 多果穗, 单株结穗一般5~8个, 多者达 12
个; 叶片数 24 片; 上位穗上叶片长度 81. 4 cm , 宽
8. 9 cm ;株高 300 cm 左右, 穗位高 160 cm 左右, 茎
粗 2. 3 cm ,果穗长 16 cm, 穗粗 4. 1 cm, 单穗粒重
130 g ,千粒重 180 g ,出籽率86. 7% ,籽粒红色,硬粒
型。籽粒产量6 750 kg / hm 2左右, 籽粒粗蛋白含量
13. 9%。一般生物产量 67 500~82 500 kg / hm 2, 水
肥条件好的可达 105 000 kg / hm2 以上, 高产潜力
20 000~135 000 kg/ hm 2。春播生育期 110 d左右,
复播生育期 90~100 d。全株粗蛋白 10. 07%。苗期
生长势强,叶片深绿,抗逆性、抗病虫性和适应性强。
适合新疆南北疆春播、南疆复播,外省区≥10℃有效
积温 2 400℃以上地区均可种植。
基础原种: 保存于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
究所。
种子销售: 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地
271第 3期 牧草与饲料作物新品种
址:乌鲁木齐市南昌路 38号,邮编: 830000
适应地区:新疆南北疆、河北坝上地区、内蒙古、
陕西、甘肃等地。
锡林郭勒缘毛雀麦
Bromus ciliatus L. cv. Xil inguole
品种登记号: 239
牧草名称:缘毛雀麦
品种名称:锡林郭勒
登记日期: 2002年 12月 11日
申报者: 内蒙古农业大学。石凤翎、王立群、王俊
杰、杨静、赵景峰。
品种来源:采自内蒙古乌拉盖宝格达的地区。
品种特征特性: 多年生根茎疏丛型禾本科草本
牧草。株高 60~120 cm (自然高度)叶色深绿色,叶
长 14~25 cm、叶宽 0. 6~1. 3 cm ,叶质柔软,叶片中
上部有明显的叶面痕; 圆锥花序长 15~30 cm, 小穗
稀疏排列,种子成熟时,小穗多数垂向一侧; 小穗轴
具茸毛; 小花外稃顶端有 1. 27~2. 65 mm 短芒,外
稃草质, 中下部边缘多毛,内稃膜质。颖果褐色、扁
平,长椭圆形, 成熟时下半部紧贴于内稃, 长约 10
mm。千粒重 4. 78~5. 95 g。返青早, 枯黄迟,青绿期
长。耐寒、抗旱、耐牧、抗倒伏、适应性强。饲草产量
高, 抽 穗 期 至 开 花 初 期 干 草 产 量 平 均 为
5 434. 3 kg / hm
2
, 种子产量平均为 468. 7 kg / hm 2。
抽穗期粗蛋白质含量 13. 56%, 叶量丰富( 45. 5%~
64. 3% ) ,草质柔嫩,适口性好。适宜在我国北方年降
水 300 mm 以上的地区种植。
基础原种:保存于内蒙古农业大学。
种子销售:内蒙古大学。地址:呼和浩特市赛罕
区昭乌达路 306号,邮编: 010019
适应地区: 我国北方年降水 300 mm 以上的中
东部地区种植。
顶峰多年生黑麦草
Lolium perenne L. cv. Pinnacre
品种登记号: 240
牧草名称:多年生黑麦草
品种名称:顶峰
登记日期: 2002年 12月 11日
申报者:百绿(天津)国际草业有限公司。陈谷、
曹致中、柳小妮、韩烈保、马春晖。
品种来源: 1995年从荷兰百绿公司引进。
品种特征特性: 密丛型, 茎直立。株高 35~90
cm。须根发达,根系浅。叶片深绿色,叶宽2~3 mm ,
长 10~20 cm。纤细, 建坪后表现美观,持久性好。该
品种含有黑麦草内生真菌,抗虫性强。苗期生长快,
易形成致密草坪,耐践踏,耐寒耐热性较好。
基础原种: 保存于荷兰百绿种子集团公司。
种子销售: 荷兰百绿种子集团公司中国代表处。
地址:北京朝阳区十里堡京港城市大厦 4号写字楼
16B,邮编: 100025
适应地区: 适宜在黑麦草宜植区建植,兰州以西
越冬不安全。
威提特东非狼尾草
Pennisetum dandestinum
Hochst. ex. chiov. cv.Whittet
品种登记号: 241
牧草名称: 东非狼尾草
品种名称: 威提特
登记日期: 2002年 12月 11日
申报者:云南省肉牛和牧草研究中心。匡崇义、
钟声、吴文莱、袁福锦、余梅。
品种来源: 1983年从澳大利亚引入。
品种特征特性:多年生草本植物, 下繁禾草, 自
然生长条件下高达 45~50 cm ; 在放牧或刈割条件
下形成低矮致密的草皮层,具粗壮发达根状茎,可横
走蔓延 1至数米长, 匍匐茎具若干节,节着地生根,
每节长一侧枝, 侧枝之间呈互生生长,侧枝上长第二
轮侧枝;叶片常内卷,须根粗硬,入土深。花穗顶生或
腋生。花茎很短,其上多叶,花序包在终端叶里。没
有明显的籽穗,种子在叶鞘里,成熟后黑紫色, 千粒
重 2. 5 g。喜亚热带气候, 耐盐、耐旱、耐践踏、耐水
淹、抗病性强, 对土壤适应性广, 再生力、竞争力强,
混播草地中易形成优势种。草质优良,宜与海法白三
叶、肯尼亚白三叶混播建立永久性放牧地;在混播草
场中生长年限长,自然更新能力强,在高温或寒冷地
区种植表现欠佳。喜氮, 施氮肥可显著提高产量。
基础原种: 保存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格拉夫
顿农业研究所。
272 草 地 学 报 第 11卷
种子销售:云南省肉牛和牧草研究中心。地址:
昆明市郊小哨,邮编: 650212
奥克隆黑麦
Secale cereabe L. cv.Oklon
品种登记号: 242
牧草名称:黑麦
品种名称:奥克隆
登记日期: 2002年 12月 11日
申报者: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中国农业大学。胡跃高、孙元枢、曾昭海、陈秀珍、程
霞。
品种来源: 1997年从美国引入。
品种特征特性: 一年生或越年生, 芽鞘淡红,叶
互生,叶片浓绿有腊质,叶鞘紫绿色, 有茸毛。植株高
1. 5米,有弹性。长纺锤穗形,有芒。籽粒细长, 呈长
卵形, 顶端较平, 有绒毛, 黄褐色, 腹沟浅, 千粒重
23~25 g。冬性,抗寒性强(可耐- 20℃) ,抗病(高抗
三锈,对白粉病免疫) , 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出苗快,
越冬返青后在 5~15℃低温下生长快,早熟, 一般在
4月中下旬抽穗, 5月下旬~6月上旬籽粒成熟。营
养品质好,其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含量分别为
15. 9%和 0. 54%,抽穗期为 15% ,灌浆期为13. 4%。
可青饲、青贮和晒制干草, 干草产量9 000~13 500
kg/ hm
2 ,籽实产量 3 000~3 750 kg / hm2。
基础原种: 由美国 Oklahoma 作物改良协会保
存。
种子销售: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
所。地址:北京中关村南大街 12号, 邮编: 100081
适应地区: 黄淮海地区秋播, 长江以南地区冬
播。
草原 3号苜蓿
Medicago sat iva varia Martin. cv. Caoyuan No. 3
品种登记号: 243
牧草名称:杂花苜蓿
品种名称:草原 3号
登记日期: 2002年 12月 11日
育种者: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乌拉特草籽
场。云锦凤、董志魁、米福贵、云岚、王桂花。
品种来源: 从草原 2号杂花苜蓿群体选育而成。
育种方法: 在草原 2号杂花苜蓿原始群体中, 以
花色(杂种紫花、杂种杂花、杂种黄花)选择优株, 采
用集团选择法培育而成。
品种特征特性: 多年生草本,初花期植株自然高
度达 108. 86( 83~122) cm , 成熟期为 165. 5( 132~
198) cm。分枝数 46. 5( 16~102)个。茎直立或半直
立, 花以杂色为主,杂花率高达 71. 96%, 荚果螺旋
形或环形, 少数镰形, 种子为不规则肾形,淡黄至黄
褐色,千粒重约1. 985 g。生育期 120 d左右。与原始
群体草原 2号杂种苜蓿相比杂种优势明显,干草和
种子产量高,干草产量 9 750~12 000 kg / hm2 ,种子
产量 450~600 kg/ hm2。饲草品质好,初花期粗蛋白
质含量18. 86%。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生长良好, 抗
旱、抗寒性强, 是一个适于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种
植的优良苜蓿品种。
基础原种: 保存于内蒙古农业大学。
种子销售: 内蒙古农业大学。地址:呼和浩特市
昭乌达路 306号, 邮编: 010018; 内蒙古乌拉特草籽
场,邮编: 014400
适应地区: 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
龙牧 806苜蓿
Medicago sat iva L. cv. Longmu 806
品种登记号: 244
牧草名称: 紫花苜蓿
品种名称: 龙牧 806
登记日期: 2002年 12月 11日
育种者: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李红、王玉林、罗
新义、柴凤久、车启华。
品种来源: 以肇东苜蓿与扁蓿豆远缘杂交 F3 代
群体为选育材料,经系统选育而成。
育种方法:系统选育。1991~2001年根据越冬
率、产草量、粗蛋白质含量等指标选出 130个单株建
立无性系,对入选的 7个优良品系进行多元杂交、开
放授粉、配合力测定选育而成。
品种特征特性:株型直立, 株高 75~110 cm, 叶
卵圆型,花深紫色,荚果螺旋状, 2~3 圈, 种子为肾
形、浅黄色,每荚含种子 4~8粒,千粒重2. 2 g。生育
期100~120 d。抗寒、抗旱性强,产草量高,粗蛋白质
含量高为主要特性。在我省寒冷、干旱区均能安全越
273第 3期 牧草与饲料作物新品种
冬,越冬率达 92%~93% ,耐旱性强, 在 0~60 cm
土层间, 水分含量为 7. 0%~9. 7% ,低于正常需水
量的 30%情况下, 日生长速度高于对照 21. 6% ,干
物质生长量为49. 95 kg / hm 2·d,高于对照30%。在
东北寒冷、干旱区干草产量可达 7 500~11 218. 5
kg/ hm2 , 高于对照肇东苜蓿 6. 8%~30. 69%; 耐盐
碱、抗病虫害性能较强。
基础原种:保存于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
种子销售: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地址:齐齐哈
尔市富拉尔基区全合台,邮编: 161041
适应地区:东北寒冷气候区,西部半干旱区及盐
碱土区均可种植, 也适应我国西北、华北以及内蒙古
等地。
保定苜蓿
Medicago sativa L. cv. Baoding
品种登记号: 245
牧草名称:紫花苜蓿
品种名称:保定
登记日期: 2002年 12月 11日
申报者: 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张文淑、
张玉发、李聪、方唯、李敏。
品种来源: 1951年原中南农研所采集于河北省
保定市, 原华北农研所从中南农研所引入; 1957年
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成立,于 1958年从华北
农研所接收一批牧草种子, 其中包括保定苜蓿, 编号
为 0130。
品种特征特性: 株型直立,晚秋和早春斜生,开
花期株高 90~105 cm ,茎粗 0. 52 cm。叶片较大,小
叶长 3. 1~3. 3 cm ,宽 1. 4~1. 5 cm。花色浅紫或中
紫。荚果螺旋状, 2~4圈, 有种子 6~9粒;种子肾
形,黄色或黄褐色,千粒重 2. 07 g。适应性强,在内蒙
古集宁市、赤峰市能安全越冬。属中熟品种,在北京
生育期 102天,在赤峰生育期 108 d。再生性好, 刈后
再生迅速;持久性好,生长第三年、第四年为产量高
峰。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壤质草甸土、草甸黑钙土、栗
钙土、淋溶褐土、山地褐土、滨海潮土均生长良好。在
土壤含盐量 0. 25%~0. 37%土地上种植,鲜草产量
可达 48 547. 6 kg / hm2。水肥条件较好,干草产量为
15 000~18 000 kg/ hm2 , 一般条件下, 干草产量 11
250~14 200 kg/ hm2 , 可青饲、青贮或晒制干草, 盛
花期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为 18. 47%。
基础原种: 保存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种子销售: 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地址:
北京海淀区圆明园西路 2号, 邮编: 100094
适应地区: 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宁夏、
甘肃、青海东部、内蒙古中南部、辽宁、吉林中南部等
地种植。
陇东天蓝苜蓿
Medicago lupul ina L. cv. Longdong
品种登记号: 246
牧草名称: 天蓝苜蓿
品种名称: 陇东
登记日期: 2002年 12月 11日
申报者:甘肃农业大学、甘肃创绿草业科技有限
公司。曹致中、冯毓琴、柴惠、仇良德、容维中。
品种来源: 1998年从甘肃灵台县等地采集的野
生种子, 经评价研究、筛选出的种子量大,坪用性状
好、绿色期长的陇东高原干旱生态型的草坪草。
品种特征特性: 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主根
细长, 茎匍匐或半直立, 长 20~40 cm, 全株疏被柔
毛。叶为 3出复叶, 宽倒卵形或似菱形,长宽相似,
1~1. 5 cm, 叶上部具锯齿。头状花序, 密生小花
10~18朵,花冠黄色, 蝶形。荚果黑色, 弯曲呈肾形,
有纵纹。每荚有种子1粒,黄色,千粒重 0. 9~1. 1 g。
在旱塬山坡地植株低矮,株丛匍匐在地,呈莲座状,
高 20 cm 左右。在水肥条件较好的河谷、道旁, 高
20~60 cm, 半匍匐或半直立。一年生植株生育期约
80 d,越年生的约在240 d 左右。作为草坪绿地密植
时,叶小花黄,整齐美观。耐寒耐旱性强。能耐- 28℃
低温。适应性广, 在甘肃平凉、庆阳地区广布, 8、9月
份出苗, 以绿地植株越冬, 第二年 3月下旬返青, 6
月中旬种子成熟。在生长期内可刈割或修剪 3~5
次,不会影响更新和再生。
基础原种: 保存于甘肃农业大学。
种子销售: 甘肃农业大学、甘肃创绿草业科技有
限公司。地址: 兰州市安宁区迎门村 1 号, 邮编:
730070
适应地区: 我国北方除高寒地区和荒漠半荒漠
地区以外的大部分地区, 尤宜在黄土高原地区建植。
274 草 地 学 报 第 11卷
色拉特罗大翼豆
Macroptilium atropurpureum (DC. )Urb. cv. Sirotro
品种登记号: 248
牧草名称:大翼豆
品种名称:色拉特罗
登记日期: 2002年 12月 11日
申报者: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牧草研究中
心。易克贤、何华玄、刘国道、白昌军、符南平。
品种来源: 1965年引自澳大利亚。
品种特征特性:多年生缠绕性草本植物。直根
系,根系发达,入土深, 具根瘤。茎匍匐蔓生,可长达
4 m 以上,柔软,具节, 着地的节能生根。三出复叶,
深绿,叶背具银灰色短茸毛。叶片卵圆形, 长 3~8
cm ,宽 2~5 cm, 两侧小叶外缘常具浅裂。花深紫色,
二枚翼瓣特大,花梗大,腋生,有花 2~15朵,闭花受
精。荚果长而细,顶端稍弯曲, 具种子8~15粒, 成熟
时呈褐色。种子卵圆形,种皮光滑,千粒重 12~13 g。
细胞染色体 2n= 22。喜温暖气候,适于我国热带、南
亚热带地区种植。耐干旱能力强,耐酸性瘦土,耐荫,
较耐寒,具有牧草产量较高,品质好, 适应性广, 覆盖
地面能力强, 在混播草地中与禾本科牧草的亲合性
好,持续性好,耐牧性好,种子生产容易等优点。可青
饲或刈制干草,并可用作水土保持。
基础原种:保存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牧
草研究中心。
种子销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牧草研究
中心。地址: 海南省儋州市宝岛新村,邮编: 571737
适应地区: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
三得利苜蓿
Medicago sat iva L. cv. Sanditi
品种登记号: 247
牧草名称:紫花苜蓿
品种名称:三得利
登记日期: 2002年 12月 11日
申报者: 百绿(天津)国际草业有限公司。陈谷、
曹致中、柳小妮、白原生、王彦荣。
品种来源: 1998年由荷兰百绿公司引进。
品种特征特性:株高100 cm 左右,根系发达,主
根粗长、入土很深,侧根着生很多根瘤。茎直立而光
滑,多分枝。三出复叶,小叶卵圆形或椭圆形。花紫
色或深紫色。螺旋形荚果,成熟时深褐色。种子黄色,
肾形,千粒重1. 44~2. 33 g。枝叶繁茂, 叶量大,产草
量高,水肥条件好时,种植第 2、3年可刈割 4~5次,
干草产量 15 000~19 500 kg / hm 2; 水肥条件一般时
干草产量 10 500~15 000 kg / hm 2。抗倒伏、抗寒性
较好。
基础原种: 保存于荷兰百绿种子集团公司。
种子销售: 荷兰百绿种子集团公司中国代表处。
地址:北京朝阳区十里堡京港城市大厦 4号写字楼
16B,邮编: 100025
适应地区: 华北大部地区及西北、华中部分地
区。
海法白三叶
Trif olium repens L. cv.Haifa
品种登记号: 249
牧草名称: 白三叶
品种名称: 海法
登记日期: 2002年 12月 11日
申报者:云南省肉牛和牧草研究中心。奎嘉祥、
胡汉粟、薛世明、周自玮、黄梅芬。
品种来源: 1983年从澳大利亚引入。
品种特征特性:海法白三叶虽然属于中叶型白
三叶,但植株大小几乎与大叶型白三叶无差异,只是
形成的草层比大叶型白三叶稍矮, 但草层更致密。叶
色较其它白三叶品种淡, “V”形斑特别明显。种子细
小,成熟种子金黄色,千粒重 0. 67 g。抗旱、耐牧、耐
热、耐瘠薄、种子生产能力强。生态适应范围广,喜温
暖湿润气候, 在云南、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
中温带、寒温带均可种植。草质优良,与非洲狗尾草、
东非狼尾草混播共生持久。在适宜种植区的相对干
物质产量平均为 3. 82 t / hm 2。生长年限长,耐牧性
强,产量稳定。在常年1~1. 5黄牛单位/ hm 2的放牧
压力下, 草地中作为优势种的持续存在时间可超过
20年。
基础原种: 保存于澳大利亚。
种子销售: 云南省肉牛和牧草研究中心。地址:
昆明市郊小哨, 邮编: 650212
适应地区: 云南温带至中亚热带,海拔 1 400~
3 000 m , ≥10℃年积温 1 500~5 000℃, 年降雨
275第 3期 牧草与饲料作物新品种
650~1 500 mm 广大地区种植, 其它气候条件相类
似地区亦可种植。
沙弗蕾肯尼亚白三叶
Trif olium semipilosum Fres. var. glabresecns
Gil let cv. Safari
品种登记号: 250
牧草名称:肯尼亚白三叶
品种名称:沙弗蕾
登记日期: 2002年 12月 11日
申报者: 云南省肉牛和牧草研究中心。周自玮、
黄梅芬、吴维琼、奎嘉祥、匡崇义。
品种来源: 1983年从澳大利亚引入。
品种特征特性: 多年生草本, 2倍体, 2n= 2x=
16。主根发达、粗壮。匍匐茎可斜向上生长,茎节上
可长出新根和新枝条。节、叶柄和半数的叶片有毛。
1/ 3叶片沿中脉有一条纺锤形白斑将中脉包在中
间,明显区别于白三叶小叶上与中脉垂直的 V 型白
斑; 小叶数 3, 长卵圆形; 叶缘、叶脉及中叶一侧、侧
叶的背部均有丝状柔毛, 长度较茎秆和花梗上的短。
花梗较长, 花序球形, 直径约 2 cm , 含小花 10~20
朵。花冠白色、咖啡色或粉红色, 长 8~9 mm。荚果
长约 5 mm ,宽近 3 mm, 成熟时由浅绿色变为褐色;
每荚含种子 2~6粒。种子呈黄、褐、浅橄榄或黑色,
千粒重1~1. 2 g。抗旱、耐热、耐盐;抗烟草花叶病毒
能力弱、耐寒性和耐水淹能力不如白三叶,霜冻后再
生缓慢。适宜的土壤pH 范围为5~7,在酸性土壤上
生长及结瘤情况比白三叶好。需要专门的根瘤菌接
种,较有效的根瘤菌种为澳大利亚生产的 CB782。在
云南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均可种植。
草质优良, 与东非狼尾草、非洲狗尾草混播共生
持久。
基础原种: 保存于澳大利亚。
适应地区: 在云南中温带至中亚热带, 海拔
1 000~2 500 m ,≥10℃的年积温 1 600~6 000℃、
年降雨 650~1 500 mm 的广大地区栽培, 在南方中
亚热带至暖温带可广泛栽培。
(上接 260页)
牛个体平均增重差异不显著,但在处理间牦牛个体平
均总增重差异显著( F= 5. 03> F0 . 05= 3. 68) , 进一步
做新复极差测验, 牧草利用率 30%和 50%之间差异
不显著,但和 70%差异显著。
3. 6 从放牧强度对牦牛生长的影响综合分析, 牧草
利用率为 50%的中度放牧较为合理, 因此建议在
50%利用率下放牧牦牛,必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
生态效益, 另外, 在该放牧条件下, 7~9月在天然草
地上进行牦牛育肥,则能获得很好的经济回报。
参考文献
[ 1 ] 赵新全,王启基. 青海高寒草场优化放牧方案的综合评价[ J ] .
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学报, 1987, 22: ( 2) 68~75
[ 2] Martern编. (李永宏等译, 1997) . 放牧研究:设计、方法与分析
[ M ] . 北京:气象出版社, 1989, 147~165
[ 3]  Jones R J. Interp ret ing f ixed s tocking r ate experimen ts . In L.
Wheeler and R. D. Mochr is( ed s) , Forage Evaluat ion: Con cepts
an d T echniques. Csiro, Melbourn e, 1981
[ 4] Wilson A D. Principles of grazing management s ystem s. In R.
J. J os s, P. W . Lynch and O. B. W ill iam s ( eds) , Rangelan d: A
Resou rce und er Siege. Cambridge U niv. New York, 1986
[ 5] 李永宠,陈佐忠. 草原放牧系统持续管理试验研究 [ J] . 草地学
报, 1999, 3: 173~182
[ 6] 周立,王启基,赵京等. 高寒草甸牧场最优放牧强度的研究Ⅰ-
Ⅳ[ J] . 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第四集. 1995, 365~418
[ 7] 汪诗平,李永宏, 关世英等. 内蒙古型草原草畜系统适宜放牧率
的研究Ⅰ-Ⅱ[ J] . 草地学报, 1999, 3: 183~197
[ 8]  夏景新. 载畜率调控的理论与牧场管理实践 [ J ] . 中国草地,
1995, ( 1) : 46~54
[ 9]   Jones R J, Sandland R L. The relat ion betw een anim al and
stocking rate. Derivat ion of th e relat ion f rom th e r esu lt of graz-
ing of t rials[ J ] . J. Agric. S ci. 1974, 83: 335~342
[ 10] Holmes W. Grass-it s product ion an d ut ilizat ion[ J] . Lond on , U.
K, 1989, 101~102
[ 11 ] Van Poolen H W. Herbage response to grazing system and
stocking intens it ies [ J] . J . Ran ge Manag e, 1979, 32: 250~253
[ 12] 董全民,李青云,施建军等. 放牧强度对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和
牦牛生长的影响[ J] .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2, ( 3) : 5~7
276 草 地 学 报 第 1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