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Current Status and Expectations for Enhancing Grasslands in China

当前我国草原工作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全 文 :第19卷 第6期
 Vol.19  No.6
草 地 学 报
ACTA AGRESTIA SINICA
   2011年  11月
  Nov.  2011
当前我国草原工作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杨振海
(农业部畜牧业司,北京 100125)
摘要:草原是我国陆地最大的绿色植被系统,加强草原保护建设意义重大。最近,国家对新时期牧区工作做出重大
部署,草原工作迎来了新的契机。本文对草原保护建设利用的现状进行了概括和总结,结合2011年出台的草原相
关新政策,提出了今后草原保护建设的工作措施。
关键词:草原;牧区;保护建设;工作措施
中图分类号:S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435(2011)06-0893-05
Current Status and Expectations for Enhancing Grasslands in China
YANG Zhen-hai
(Department of Animal Industry,Ministry of Agriculture,Beijing 100125,China)
Abstract:Grassland is the dominant green vegetation ecosystem of China.Its significance extends to en-
hance,strengthen,protect and literaly constitute vast grasslands in China.Contemporary chalenges offer
new opportunities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o initiate a new era in these indispensible pastoral area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ontemporary status for grassland protection,construction and utilization in
China.Future working measures targeting grassland protection and construction are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new grassland policies introduced in 2011.
Key words:Grassland;Pastoral area;Protection and construction;Working measures
  草原是我国陆地最大的绿色植被系统,面积近
4亿hm2,约占国土面积的42%,是耕地的3.2倍、
森林的2.3倍。加强草原保护建设,对于维护国家
生态安全、保障特色畜产品供给、促进牧民增收、巩
固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党中
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草原工作,去年10月12日和今
年4月6日,不到半年时间,国务院常务会议先后2
次研究部署草原生态保护和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
问题;今年8月,国务院召开全国牧区工作会议,专
题部署新时期牧区发展工作。可以说,当前草原工
作的大政方针已经确立,草原工作迎来了新的春天,
而且春风吹得很强劲。
1 我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的现状
1.1 我国草原工作现阶段所取得的成绩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在中央的高度
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各地各部门和各族干部群众
的共同努力下,草原生态建设、草原畜牧业发展和牧
民生活改善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1.1.1 草原生态建设步伐加快
进入新世纪后,国家对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的
力度不断加大。2002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草原
保护与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2]19号),2003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修订案)》颁布实施,确
立了基本草原保护、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三项基本
制度,先后实施了天然草原植物恢复建设、退牧还
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大草原生态工程。目前全
国已划定基本草原0.62亿hm2,禁牧休牧轮牧草原
达到1.08亿hm2,建设退牧还草工程围栏0.52亿
hm2,补播改良重度退化草原0.13亿hm2。据2010
年工程效益监测,退牧还草工程区草原平均植被盖
度达71%,比非工程区提高12%;平均产草量达到
3465kg·hm2,提高44%,优良牧草比例明显提高,
生物多样性增加。牧区草原生态加速恶化势头有所
减缓,局部地区草原生态环境开始好转。
收稿日期:2011-10-03;修回日期:2011-11-02
作者简介:杨振海(1966-),男,河南人,农业部畜牧业司副司长,E-mail:xmjcych@agri.gov.cn
草 地 学 报 第19卷
1.1.2 草原畜牧业快速发展
牧区各地始终把发展草原畜牧业作为保供应、
促增收的重要基础产业,在保护草原生态的前提下,
大力调整畜牧业生产布局,加快转变生产方式,草原
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据统计,2009年,
全国268个牧区半牧区县年末大牲畜存栏3330.9
万头,占全国的23%,羊存栏9916万只,占全国的
30.3%,每年向农区提供育肥用牛羊达到3000多万
头,为全国畜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牧区牛
羊肉总产量由2000年的79万t,提高到2009年的
254万t;畜牧业增加值占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由
2000年的39.5%,提高到2009年的42.7%。
1.1.3 牧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2009年,牧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663亿元,是
2000年的4.3倍;地方财政收入达到486亿元,是
2000年的6.2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27元,
年均增长11.9%。全国78.5万牧民实现了定居,
定居率达40.4%。牧区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共有中
小学1.68万所,在校生577万人,校舍生均建筑面
积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基本
形成,共有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5254所,医疗保
障制度基本实现全覆盖。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
别达到 90.6%和 92.7%,比 2000年分别提高
7.7%和5.7%。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自然灾害救
助、五保供养等为重点的社会综合救助体系基本建
立,牧区交通、通信、电力、用能等基础设施条件初步
改善。
1.2 当前我国草原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当前我国草原工作仍面临许多突出问题,与新时期
草原保护建设和畜牧业发展的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
距。
1.2.1 投入严重不足,与草原保护建设的需求不相
适应
长期以来,由于重利用、轻保护,多索取、少投
入,草原保护建设严重滞后。“十一五”期间,中央财
政年均草原保护建设投入约36亿元,每亩草原每年
投入仅为0.6元,与全国草原保护建设总体规划每
年需投入300亿元,差距很大。目前,已启动实施的
工程有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游牧民定居、西
南岩溶地区草地治理等,规划中的天然草原自然保
护区建设、草业良种、草原防灾减灾、农区草地开发
利用和牧区水利等五大工程尚未启动。
1.2.2 草原科技工作落后,与草原科技支撑的要求
不相适应
我国在牧草品种繁育、加工技术、机械技术、健
康养殖和公益推广体系建设等方面与发达国家仍存
在较大差距。据专家估计,我国草业整体技术落后
20~30年。发达国家在牧草种质资源开发和育种
中已初步推广应用转基因技术、分子生物技术、功能
基因组等技术,牧草粗蛋白含量高,收获田间损失在
5%以下,贮藏损失在3%~5%。然而,我国牧草品
种选育的技术手段还比较单一,牧草品质较低,粗蛋
白含量低几个百分点,收获田间损失通常高达20%
以上,贮藏损失达10%~15%。草业技术薄弱严重
制约了草业的发展。
1.2.3 机构队伍力量薄弱,与草原管护的要求不相
适应
中央层面,长期以来,主管全国草原工作的仅是
一个司局内设的草原处;2002年成立单独的农业部
草原监理中心,迄今人员编制没有完全到位,监理手
段落后。省级层面,行政主管部门机构人员缺乏,部
分草原面积较大的省份没有单独的草原处,也未建
立省级草原监理机构。县级层面,由于机构编制限
制,近3/4的监理机构与草原站等技术推广部门合
署办公。目前全国从事草原监理的专职和兼职人员
仅8000余人,平均每5万hm2 草原才有1名监理
人员。从今年开始,牧区草原全面推行禁牧休牧和
草畜平衡,对草原执法和管护的要求很高,迫切需要
加强各级草原机构队伍建设。
2 新时期草原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2.1 牧区草原新政策
2011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牧区又好
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1]17号),进一步
明确了牧区在我国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
位,提出了新时期牧区发展的基本方针、工作原则、
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制定了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
政策措施,目的就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改善牧区民
生、加强民族团结。这是改革开放以来首次以国务
院名义发出的指导牧区全面工作的文件,标志着我
国草原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1.1 明确“一个基本方针”、建立“一个新机制”、
稳定和完善“一个根本制度”
“一个基本方针”,就是牧区必须树立生产生态
有机结合、生态优先的基本方针,走出一条经济社会
498
第6期 杨振海:当前我国草原工作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又好又快发展新路子。长期以来,受农畜产品绝对
短缺时期优先发展生产的影响,强调草原的生产功
能,忽视草原的生态功能,由此造成草原长期超载过
牧和人畜草关系持续失衡,这是导致草原生态难以
走出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只有实现草原生态良性
循环,才能为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
础,也才能满足社会对建设生态文明的迫切需要。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农牧业综合生产能
力不断提升,已经有条件更好地处理草原生态、牧业
生产和牧民生活的关系。在新时期,牧区发展必须
坚持这一基本方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个新机制”,就是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
励机制。坚持保护草原生态和促进牧民增收相结
合,实施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实施畜牧良种补
贴,对牧草良种和牧民生产资料给予补贴,保障牧民
减畜不减收,充分调动牧民保护草原的积极性。从
2011年起,中央财政投入136亿元,在内蒙古、新疆
(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宁
夏和云南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率先实施,2012
年拟扩大至河北、山西、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牧区
半牧区县,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补助奖励政策实行目标、任务、责任、资金“四到省”,
由各省(区)组织实施,补助奖励资金与草原生态改
善目标挂钩,地方可按照便民、高效的原则探索具体
发放方式。建立绩效考核和奖励制度,对扎实落实
补奖政策的省份给予奖励。
稳定和完善“一个根本制度”,就是草原承包经
营制度。这是落实草原各项政策的前提。只有草原
承包到户,草原保护与利用权利义务才能落实到户,
各类补助奖励资金才能落实到户。要按照权属明
确、管理规范、承包到户的要求,积极稳妥推进草原
确权和承包工作。依法明确草原权属,实现草原承
包地块、面积、合同、证书“四到户”,保持草原承包关
系稳定并长久不变。
2.1.2 确立两个阶段性目标
———到2015年,基本完成草原确权承包和基本
草原划定工作,初步实现草畜平衡,草原生态持续恶
化势头得到遏制;草原畜牧业良种覆盖率、牲畜出栏
率和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高;特色优势产业初具规
模,牧区自我发展能力增强;基本实现游牧民定居,
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
可及性明显提高,人畜共患病得到基本控制;贫困人
口数量减少一半,牧民收入增幅不低于本省(区)农
民收入增幅,牧区与农区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到2020年,全面实现草畜平衡,草原生态
步入良性循环轨道;草原畜牧业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取得重大进展,牧区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牧民生产
生活条件全面改善,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达到本省
(区)平均水平;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牧民收入与
全国农民收入的差距明显缩小,基本实现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目标。
2.1.3 启动实施三大畜牧业转型工程
启动实施内蒙古及周边牧区草原畜牧业提质增
效示范工程、新疆牧区草原畜牧业转型示范工程、青
藏高原牧区特色畜牧业发展示范工程,支持肉牛
(羊)标准化养殖小区(场)等建设,强化科技支撑,完
善服务体系,提高草原畜牧业发展水平。同时,加强
优良畜种和草种选育、草原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等
关键技术研发;支持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强动物疫
病防控,改善牧区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条件,开
展牧民生产技术培训,加快推广优质饲草生产、牲畜
舍饲半舍饲、品种改良等先进适用技术,促进草原畜
牧业从粗放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建设现代草原畜
牧业。
2.1.4 实施四大草原生态工程、明确四项拓宽牧民
增收和就业渠道的扶持政策
四大草原生态工程包括:①退牧还草工程。加
大实施力度,完善建设内容,科学合理布局草原围
栏,加快重度退化草原的补播改良,提高中央投资补
助标准,围栏建设中央投资比例由现行的70%提高
到80%,地方配套由30%调整为20%,取消县及县
以下资金配套。②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二期
治理工程,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内蒙古中东部、河北
坝上等京津风沙源区的草地治理。③草原自然保护
区建设工程。对具有代表性的草原类型、珍稀濒危
野生动植物、以及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和经济科研价
值的草原进行重点保护。④牧区易灾县防灾抗灾能
力建设工程。支持雪灾易灾县(旗、市)建设饲草料
储备库,建立饲草料储备制度,提升牧区防灾抗灾能
力。
四项拓宽牧民增收和就业渠道的扶持政策包
括:①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发展特色农畜产品加工
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
加值。发展以草原风光、民族风情为特色的草原文
化产业和旅游业,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形成一批
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②加强牧区与内地的经
济技术合作与交流,鼓励和支持牧区企业参与对外
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规范并促进
598
草 地 学 报 第19卷
边民互市贸易区(点)的发展,落实边民互市优惠政
策。③对设在西部地区的鼓励类产业牧区企业减按
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落实涉农贷款税收优
惠、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县域金融机构涉农
贷款增量奖励等优惠政策,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县域
法人金融机构将新增可贷资金主要留在当地使用的
政策。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增加牧区特别是边远牧
区服务网点,消除牧区金融服务空白乡镇。④促进
牧民转产转业。落实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补贴、未
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
补贴等政策,提高牧民素质和转产转业能力,减轻草
原人口承载压力。加强劳务品牌培育和推介,有序
组织牧民劳务输出。鼓励企业积极吸纳牧民就业。
设立毒草治理、围栏管护、减畜监督、防火、鼠虫害测
报员等草原管护公益岗位,组织牧民开展草原管护。
2.1.5 提出五项保障和改善牧区民生的政策措施
①加强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牧区饮水
安全工程和建制村通油路工程,支持牧区适度建设
支线机场和通勤机场,加强牧区铁路建设。结合实
施“金太阳”示范工程支持牧民建设户用太阳能光伏
发电系统。对中央安排的西部牧区公益性基础设施
建设项目,取消县及县以下配套资金。
②加快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将牧民基本生产
生活设施纳入建设内容,在高寒高海拔边境地区根
据水资源条件,因地制宜建设小型水利设施和饲草
基地,在藏区建设青稞基地,力争到2015年基本完
成游牧民定居任务。牧区地方政府要积极整合项目
资金,确保定居点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加快
实施牧区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统筹推进新牧
区和小城镇建设。
③大力发展牧区社会事业。推进寄宿制学校标
准化建设,逐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
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大力发展符合牧区发展需要的中等职业教育,逐步
免除中等职业学校牧区学生学费。提高公共卫生服
务能力,巩固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逐步提
高政府补助标准和报销比例。健全三级医疗卫生服
务网络,积极实施少生快富工程,完善农村计划生育
家庭奖励扶助和计划生育特别扶助政策。“十二五”
期间实现牧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④加大牧区扶贫开发力度。加大中央及省级财
政对牧区半牧区县的转移支付力度,加大财政扶持
资金、以工代赈资金和信贷扶贫资金投入,对牧区贫
困乡村实行整村(乡)推进,对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
区实行连片开发、综合治理,重点支持改善基本生产
生活条件,扶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脆
弱、不具备生活条件的地区,稳步推进异地扶贫搬迁
工程建设。加大兴边富民行动规划实施力度,支持
边境省区建立边民补助机制。
⑤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全面贯彻党的民
族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
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基层
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和基层政权建设。深化乡镇机构
改革,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落实基层干部待遇政
策。继续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培育各类民间
服务性组织。加强基层民主管理,健全落实村级组
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政策,加大对村级公益事
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全面清理化解农
村义务教育债务,积极稳妥开展其他公益性债务清
理化解试点工作。
2.2 南方易灾地区草地生态治理政策
2010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切实加强中小
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的若干意见》(国发
[2010]31号),要求进一步加大中小河流域治理和
病险水库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易灾地区生态环
境综合治理力度。全国2045个易灾县共有草原
2.55亿hm2,占易灾县国土面积的38.3%。开展易
灾地区草原保护建设,恢复和增强草原植被固有的
生态功能,对减少地表水土流失和江河泥沙淤积、促
进大中小河流治理和中小水库除险加固、降低山洪
地质灾害隐患以及构建易灾地区防灾减灾长效机
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南方草地保护建设作
为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和措施,
已纳入《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
洪地质灾害防御和综合治理总体规划》。
工程目标:通过实施南方草地保护建设,采取草
地围栏、人工种草、草地改良以及建设草种原种田和
良种扩繁田等措施,不断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逐
步推行和落实基本草原保护、禁牧休牧轮牧和草畜
平衡制度,保护和修复易灾地区草原植被。到2015
年,易灾地区草原退化趋势得到基本遏制,草原植被
的固土护坡、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等生态功能逐步恢
复,草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初步建立起易灾地区草
原生态保护建设和防灾减灾的长效机制。
规划任务:在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南、湖
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等
14个省(区、市)的508个易灾县实施,规划建设草
698
第6期 杨振海:当前我国草原工作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地围栏50万hm2,草地改良180万hm2,人工种草
175万hm2,建设草种原种田2000hm2,良种扩繁田
6万hm2。
3 下一步工作措施
3.1 加快推进草原家庭承包经营
目前仍有1/3左右的可利用草原没有承包到
户,已承包到户的还有相当比例仅是面积数字到户,
具体地块和界限不明确,实际上仍是吃大锅饭。全
国草原承包年度任务已列入农业部绩效考核,要继
续开展草原承包调查研究,在前期各省区草原承包
调研的基础上,根据牧区会议的要求,深入研究牧区
草原承包进度缓慢的根本原因,会同中农办分区、分
类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形成指导各地加快草原承包
的指导性意见。各地要统一思想认识,加大工作力
度,切实做到草原应包尽包,真正做到“四到户”,调
动农牧民保护和建设草原的积极性。
3.2 抓紧落实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的政策措施
要统筹落实好生态保护政策和工程项目。国家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资金已经下达,这
项政策投资规模大,涉及千家万户,需要做大量深入
细致的工作。牧区各地务必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
要求,在执行“四到省”机制的基础上,坚持做到“五
到户”,即任务落实到户、补助发放到户、服务指导到
户、监督管理到户、建档立卡到户,确保阳光操作、不
打折扣,原原本本落实补奖政策。要加大退牧还草、
游牧民定居等工程实施力度,尽快启动草原自然保
护区建设工程,加快编制实施重点草原生态工程规
划,落实在牧区半牧区建立草原监管机构和执法机
构的政策,提高牧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3.3 大力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
这关系到农牧民生计、牛羊肉供应和物价稳定。
国务院领导同志多次强调要切实保证年度牛羊肉市
场供应不减少、农牧民收入不减少。各地要把牛羊
肉生产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草原畜牧业转型
升级,确保实现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肉,减畜不减
收。继续实施畜牧良种补贴,推广牧区繁育、农区育
肥的产业模式,加快牲畜周转出栏。加强牧区基层
服务体系建设,落实完善动物防疫和畜种改良的政
策,提高草原畜牧业发展水平。积极发展人工种草,
编制苜蓿发展规划,建立饲草料生产基地。加快实
施牧区草原畜牧业转型示范工程,推进标准化养殖
小区建设。抓紧实施牧区防灾减灾工程,建设抗灾
饲草料储备库,提升草原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
3.4 加大科技兴牧力度
针对目前制约草业和草原畜牧业发展的关键技
术瓶颈,加强科技攻关,力争在退化草原改良、草种
生产、灾害防治、毒害草和退化草原治理、新品种选
育、现代家庭牧场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尽快开
发出一批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以草原技术推广机
构和牧草产业技术体系为主,根据不同的草原保护
建设项目,做好适用技术的筛选、集成和展示工作。
加强草原保护建设科技综合示范区建设,加大引导
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针对不
同的培训对象和培训需求,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观
摩会、科技入户、科技书屋等形式,加强对农牧民和
基层草原管护员的培训,提高其发展现代生态畜牧
业、开展多种经营和管护草原的能力。
3.5 严格执法监督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能否实现预期目
标,关键取决于草原执法监管工作的能力与水平。
继续强化各地草原监理机构执法监督条件和能力建
设,配备必要的执法监督装备,提高工作能力。督促
各级草原监理机构做好草原保护各项制度的具体落
实和管理工作,加强对草原基础设施的管护,保护草
原建设成果。依法打击各种破坏草原、损害牧民合
法利益行为,加大对草原禁牧休牧制度、草畜平衡制
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巡查禁牧区、休牧期的
牲畜放牧情况,核查草畜平衡实施区放牧牲畜数量,
对违反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管理规定的行为坚决予
以纠正。完善禁牧管护和草畜平衡核查机制,确保
草原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责任编辑 李美娟)
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