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Biological Traits and Cytology Study of Two Kinds of Barnyardgrass from Cold Areas

2种寒地稗草农艺学性状与细胞学研究



全 文 :第 18 卷  第 2 期
Vol. 18  No. 2
草  地  学  报
ACTA AGRESTIA SINICA
   2010 年  3 月
 Mar .   2010
2种寒地稗草农艺学性状与细胞学研究
吴姝菊
(哈尔滨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哈尔滨  150080)
摘要: 通过对黑龙江省内不同地方收集的 2种寒地稗草( Echinochloa crusg alli ( L. ) Beauv . )的农艺学性状测试和
细胞学研究,以期为寒地稗草资源的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提供依据。2007 年对 2 种稗草进行观察和试验, 测定了生
育期、株高、分蘖数、叶面积以及鲜、干重量等主要农艺性状,并对小区实际产量进行测试。结果表明: 2 种稗草农艺
性状均为良好,在黑龙江省的气候条件下, 粳稗( 001)比大粒稗( 026)表现更优;核型分析显示, 2 种稗草的核内染色
体数目均为 2n= 54;大粒稗( 026) 2n= 48 m( 3SAT ) + 6 sm,粳稗( 001) 2 n= 36 m+ 16 sm+ 2 st。
关键词:稗草; 染色体; 核型分析
中图分类号: Q343. 23; S3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0435( 2010) 02028006
Biological Traits and Cytology Study of Two Kinds of Barnyardgrass from Cold Areas
WU Shuju
( College of Life S cien ce an d T echnology,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 arbin, H eilongjiang Provin ce 15008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pr ovide a tbeor et ical basis for further study and ut ilization o f barnyardg rass re
sources, the agronom ic tr ait s and cy tolog y w ere studied in 2007 o f tw o kinds of barnyar dgr ass ( Echinoch
loa crusgall i ( L. ) Beauv. ) co llected fr om dif ferent lo cat ions of Heilongjiang pro vince. The grow th period,
plant height, t iller number, leaf area, f resh for ag e and hay y ield, and o ther major agronom ic t rait s w ere
determ ined and the actual product ion of the plo t w as tested. The results show ed that the ag ronomic t raits
of tw o kinds of barnyardg rass w er e good and the performance of japonica bar nyar dgr ass ( 001) w as bet ter
than that of large grain barnyardgrass ( 026) under the cur rent climat ic condit ion in Heilongjiang pro vince.
Kar yotype analy sis indicates that the nucleus chromosome number o f tw o kinds of barnyardgrass are 2n=
54; larg e grain barnyardgrass ( 026) 2n= 48 m ( 3SAT ) + 6 sm; japonica barnyardgrass ( 001) 2n= 36 m+ 16 sm
+ 2 st .
Key words: Bar nyardgrass; Chr omosome; Karyotype analy sis
  稗草( Echinochloa cr usg al li ( L. ) Beauv. ) 为
禾本科 ( Gr am ineae)稗属 ( Echinochloa Beauv. ) 植
物,原产于欧洲和印度[ 1, 2]。全属近30种,遍布于全
球热带和温带地区, 我国有 9种 5 变属 [ 3]。过去稗
草常被作为除莠对象,而忽视了相关的研究和利用。
栽培稗是稗草的变种, 为禾本科稗属一年生植
物, 比其他稗草高大,营养价值高,也称为家稗。黑
龙江省目前种植较多稗草, 有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
的现象存在,亲缘关系尚不清楚, 推广和利用困难。
稗草在我省分布种类目前无确切资料可供参考, 相
关研究资料也较少[ 4] 。因此,试验对黑龙江省内收
集的大粒稗( 026)和粳稗( 001)这 2种寒地稗草进行
农艺性状测试和细胞学分析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材料
大粒稗( 026)采自黑龙江省呼兰; 粳稗( 001)采
自黑龙江省肇东县。
1. 2  试验方法
1. 2. 1  农艺性状测试方法  试验地设在黑龙江省
哈师大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试验田内( 12642E,
4524N)。2007年 1- 10月, 黑龙江省年均降雨量
为 402 mm,哈尔滨及周边市县有效积温为 2700 
左右。试验区土质为黑壤土,土壤肥力均匀,肥力水
平较高。每个重复小区面积为 15m2 , 试验设置 3
收稿日期: 20091027;修回日期: 20100115
作者简介:吴姝菊( 1964 ) ,女,黑龙江省依兰县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植物遗传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工作, Em ail : shu ju1965@ yahoo.
com . cn
协助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张月学研究员和唐凤兰研究员曾对本论文给予指导和帮助,特此致谢
第 2期 吴妹菊等: 2种寒地稗草的农艺学性状与细胞学研究
次重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
整地:在播种前一年秋翻土地, 并施入基肥, 有
机肥用量为 20000 kg/ hm 2。播种前耙耱土地, 整平
碾碎,以保证土壤墒情。
播种方法: 人工播种,单条播, 行距为20 cm, 播
种深度为 3- 4 cm。播种量为 20 kg / hm2 播种时间
为 2005年为 5月 17日。
在出苗期、三叶期、分蘖期、拔节抽穗期等生长
发育的关键时期,对每个品种随机调查 20 株, 分别
测量单株的株高、节数、叶长、叶宽、单株分蘖数、倒
伏状况、叶面积指数、分蘖数、根数、鲜干重; 收获时
测定小区实际产量,对获得的各处理试验结果进行
统计分析。小区收获时间为 6月 25日进行第 1 次
刈割,留茬高度为 15 cm ,第 2次刈割时间为 9月 25
日, 2次产量之和为每个小区的实际收获产量。另
外,收获时每小区留置 1 m2 做为继续观察试验使
用[ 11, 12]。统计分析利用 JMT JFX 简明统计分计
CS 11. 58完成。
1. 2. 2  核型分析方法  本次试验核型分析采用常
规的形态分析方法[ 5, 6]。染色体制片过程为: 在上
午 10: 00, 将根长度在 0. 5- 1. 0 cm 之间的稗草种
子自培养皿中取出,放入小瓶内,加入对二氯苯饱和
溶液,室温下处理 4- 5 h后, 再放入卡诺固定液固
定 24 h,后用 1N HCL 做解离液, 在 60- 65  的水
浴锅中解离 9 min左右取出根尖。用改良石碳酸品
红染色液染色进行染色,染色时间为 24 h左右。把
染色后的根尖制片进行镜检观察 [ 7~ 10]。
从大量的制片中, 统计约 50个完整的细胞中期
分裂相, 确定各个品种的染色体数目。核型的具体
分析参照李懋学[ 5] 的标准。
2  结果与分析
2. 1  2种寒地稗草的主要农艺性状
在生育期内对每个品种生长发育关键时期做观
测记录,测试结果如表 1、表 2所示。
表 1  2 种稗草的主要形态特征
Table 1  Main morpholog ical character istics of tw o kinds o f barnyardg rass
品种名
Cult iv ar
株高( cm)
Height
茎型
Stem type
主茎粗( cm )
Mainstem
diameter
花序描述
Inf lorescence
Descript ion
穗颜色
Ea r color
叶形
Lea f
shape
叶片数
Leaf
number
分蘖数(个)
T iller
number
大粒稗( 026) 220. 00 直立茎 1. 0 直立, 长 15. 0 cm 外绿内淡紫 条形 10 12
La rg e g rain ( 026) U pright stem U pright, leng th 15. 0 cm Purple inside, green outside Ba r
粳稗( 001) 224. 80 直立茎 0. 9 直立,长 14. 9 cm 外绿内淡红 条形 12 7
Japonica ( 001) U pright stem U pright, length 14. 9 cm Red inside, g reen out side Ba r
表 2  2 种稗草的主要生物学性状
T able 2 Main bio lo gical char act eristics of t wo kinds of barnyardg rass
品种名
Cult ivar
播种期
Sow ing date
蘖枝期
Tillering period
开花期
Flowering
成熟期
Maturity
生育天数( d )
Grow th days
鲜草产量
( t / hm2 )
Fresh forage yield
干草产量
( t / hm2 )
H ay yield
大粒稗( 026)
Larg e grain ( 026)
04- 30 05- 30 06- 27 09- 19 128 57. 09 11. 77
粳稗( 001)
Japonica ( 001)
04- 30 05- 28 06- 27 10- 08 146 65. 80 13. 07
  从形态特征上看, 粳稗 ( 001)株高比大粒稗
( 026)高 4. 80 cm, 茎型均为直立, 主茎粗差异不明
显,花序形状和大小无明显差别,穗色不同。大粒稗
( 026)叶片数比粳稗 ( 001)叶片数少 2 片, 大粒稗
( 026)分蘖数较多,单株分檗数平均可达 12个。
  二种稗草的播期相同,大粒稗( 026)分蘖期比粳
稗( 001)分蘖期期早 2 d,大粒稗( 026)在 9月 19 日
成熟,粳稗( 001)在 10 月 8 日成熟。2种稗草的枯
黄期都在 10 月 5 日, 大粒稗( 026) 的生长天数为
128 d,粳稗( 001)的生长天数为 143 d。在黑龙江省
的气候条件下, 2种稗草的枯黄期都在 10 月 5 日。
从牧草鲜干产量上看,粳稗( 001)比大粒稗( 026)鲜
重高出 15. 26%; 粳稗( 001)比大粒稗( 026)干重高
出 11. 02%。
2. 2  2种寒地稗草生物学产量差异显著性测验
把 2种稗草分别在 3个重复区内收获的鲜干草
重量,按国际制单位折算成标准产量后,进行鲜干草
281
草  地  学  报 第 18卷
产量的差异显著性测验(表 3)。
表 3 2 种稗草鲜干产量的差异显著性测验
T able 3 Significance o f difference test on fr esh
for age and hay yield o f two kind of barnyeadg rass
品种
Cult ivar
大粒稗( 026)
Large grain ( 026)
粳稗( 001)
Japonica ( 001)
鲜草平均产量( t / hm2)
Average f resh forage yield
57. 09 65. 80**
标准差( s)
Stan dard deviat ion
2. 34 2. 70
干草平均产量( t / hm2)
Average hay yield
11. 77
13. 07*
标准差( s)
Stan dard deviat ion
0. 68 0. 46
  注 Note: * P < 0. 05, * * P < 0. 01; t 0. 05, 4 = 2. 776, t 0. 01, 4 =
3. 747
  统计结果表明, 粳稗( 001)鲜重与大粒稗( 026)
鲜重差异极显著( P< 0. 01) ,粳稗( 001)干重与大粒
稗( 026)干重差异显著( P< 0. 05)。
2. 3  2种寒地稗草的生长动态分析
2. 3. 1  株高生长动态  在生育期内, 分别在 5 月
14日, 5 月 21日, 6月 13 日, 6 月 17日, 7 月 15, 8
月 5日, 8月 20 日, 9月 1 日和 9月 25日对 2种稗
草的株高生长速度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 2种稗草的
株高生长规律基本相似(图 1)。
图 1  2种稗草的株高生长动态
Fig. 1 Dynamics of plant height of two kinds of barnyardgrass
  由图 1 可知, 2种稗草从播种到出苗至青苗期
株高增长较慢; 由青苗期到分蘖期至拔节期株高增
长迅速;拔节后期至初花期株高增长速度有所减慢;
开花至乳熟期稗草株高增长放缓,乳熟到完熟期稗
草的株高基本处于停滞生长状态。株高增长速度总
体上呈先增后减的趋势, 出苗之后增高较快; 分蘖至
拔节期间株高增长较快;拔节初期株高增长迅速,拔
节后期由于下部叶片开始枯黄, 气温下降,株高增长
速率降低,但仍保持一定的增高速度, 进入 10 月株
高基本不再增高。
2. 3. 2  叶面积指数动态  叶面积指数(叶面积系
数) ,是单位面积占地上作物叶片总面积的比值。
即:叶面积指数= 绿叶总面积/占地面积。
试验在 5月 21日, 6月 9日, 7月 1日, 7 月 15
日, 8月10日, 9月 10日, 9月 25日和 10月 5日,对
2种稗草的叶面积指数在不同时间的变化值进行测
定,结果如图 2所示。稗草的叶面积在生育前期,一
叶期到四叶期增速缓慢; 五叶期后叶面积指数增长
迅速,直至抽穗初期,叶面积指数呈现大幅度上升超
势,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 到了开花期, 由于叶片数
量不再增加,只是叶片个体增大,因而叶面积指数处
于平稳上升的状态; 到了完熟期由于下部叶片的不
断死亡,而上部叶片面积不再增大,因而叶面积指数
有所下降,但仍保持较高水平。
图 2  2种稗草的叶面积指数生长动态
Fig . 2  Dynamics of t he leaf area index
o f tw o kinds of barnyardgr ass
2. 3. 3  稗草在不同时间的干物质积累动态  在生
长季节内稗草全株干物质积累量均随生育时间延长
而增加。6月 2日、6月 30日, 8月5日和9月 20单
株重量测试结果如图 3、图 4所示。
  整个生长季节内, 稗草的干物质积累规律为,前
期茎青叶绿,叶面积指数较高,干物质积累很快。此
期间如加强肥水管理, 不仅有利于根、茎和叶产量的
增加,也同时能提高稗草籽实产量,对稗草整株产量
的增加具有重要作用。
2. 4  2种稗草的核型分析
  如表4,表 5所示,核型分析结果为:大粒稗( 026)
282
第 2期 吴妹菊等: 2种寒地稗草的农艺学性状与细胞学研究
图 3  2种稗草的单株鲜重增长动态
Fig. 3 Dynamics o f fresh weight per plant
of tw o kinds o f barnyardg rass
图 4 2 种稗草的单株干重增长动态
Fig . 4  Dynamics of dr y weight per plant
o f tw o kinds of barnyardgr ass
根尖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 2n= 54。核型公式为 2n
= 48 m( 3 SAT ) + 6 sm ,第 3, 6, 11对染色体上有随
体,染色体相对长度范围 2. 685. 98,染色体长度比
2. 23,核型为 2B型。粳稗( 001)根尖细胞核内染色
体数目 2n= 54。核型公式为 2n= 36 m+ 16 sm+ 2
st, 染色体未发现有随体,染色体相对长度范围 1. 45
- 3. 03,染色体长度比 2. 08,核型为 2B 型(图 5,图
6, 图 7)。
表 4 大粒稗( 026)核型分析参数
Table 4 Karyot ype analysis parameters o f big
g ra in barnuyardg rass ( 026)
序号
N o.
染色体相对长度
Relat ive chromosome length
( % )
臂比
Arm ratio
( L/ S)
类型
Type
1 3. 51+ 2. 48 1. 42 m
2 3. 01+ 2. 80 1. 07 m
3 3. 52+ 2. 08 1. 69 m
4 3. 21+ 2. 28 1. 41 m
5 2. 83+ 2. 33 1. 21 m
6 2. 54+ 2. 12 1. 20 m
7 2. 68+ 1. 88 1. 43 m
8 3. 02+ 1. 53 1. 98 m
9 2. 21+ 2. 15 1. 03 m
10 2. 28+ 2. 01 1. 50 m
11 2. 41+ 1. 42 1. 70 m
12 2. 28+ 2. 01 1. 13 m
13 2. 02+ 1. 95 1. 04 m
14 2. 82+ 1. 13 2. 50 sm
15 2. 43+ 1. 40 1. 70 m
16 1. 92+ 1. 88 1. 02 m
17 1. 96+ 1. 82 1. 08 m
18 1. 98+ 1. 67 1. 19 m
19 2. 08+ 1. 42 1. 46 m
20 1. 85+ 1. 63 1. 13 m
21 1. 84+ 1. 63 1. 13 m
22 1. 83+ 1. 63 1. 13 m
23 1. 65+ 1. 54 1. 10 m
24 2. 16+ 1. 03 2. 10 sm
25 1. 73+ 1. 38 1. 25 m
26 1. 58+ 1. 33 1. 19 m
27 1. 76+ 0. 92 1. 19 m
表 5 粳稗( 001)核型分析参数
Table 5 Karyot ype analysis parameters
o f japonica barnyardg rass ( 001)
序号
No.
染色体相对长度
Relat ive chr om osome length
( %)
臂比
Arm rat io
( L/ S )
类型
T ype
1 1. 91+ 1. 12 1. 71 sm
2 1. 50+ 1. 42 1. 06 m
3 2. 00+ 1. 42 2. 56 sm
4 1. 41+ 1. 25 1. 13 m
5 1. 68+ 0. 77 2. 18 sm
6 1. 72+ 0. 72 2. 59 sm
7 1. 21+ 1. 21 1. 00 m
8 1. 32+ 1. 10 1. 20 m
9 1. 28+ 1. 00 1. 28 m
10 1. 49+ 0. 75 1. 99 sm
11 1. 33+ 0. 90 1. 48 m
12 1. 20+ 1. 01 1. 19 m
13 1. 20+ 1. 00 1. 20 m
14 1. 42+ 0. 71 2. 00 sm
15 1. 18+ 0. 91 1. 30 m
16 1. 09+ 0. 95 1. 15 m
17 1. 02+ 0. 93 1. 10 m
18 1. 19+ 0. 70 1. 70 m
19 1. 18+ 0. 69 1. 71 sm
20 0. 95+ 0. 90 1. 06 m
21 1. 40+ 0. 41 3. 41 st
22 0. 90+ 0. 85 1. 06 m
23 1. 00+ 0. 73 1. 37 m
24 1. 01+ 0. 65 1. 55 m
25 1. 11+ 0. 50 2. 22 sm
26 0. 88+ 0. 58 1. 52 m
27 0. 78+ 0. 67 1. 16 m
283
草  地  学  报 第 18卷
图 5  2 种稗草核型图
F ig. 5 Karyog ram o f two kinds of barnyardgr ass
3  讨论
3. 1  据所掌握的资料,稗在全国范围内几乎都有分
布,对该物种的染色体数目差异较大,所报导的稗的
染色体数目有2n= 36, 42, 48, 54等。本试验 2种稗
草染色体数目为 54条,与冯久焕和 Yabuno 的报导
一致,但核型与冯久焕[ 4, 5] 的结果不一致, 本文观测
的 2种稗草核型在已往的报导中未见过, 可以初步
确定这 2种稗草是稗的变种,即稗在向家稗演变过
程中发生了遗传性状的改变。
3. 2  一般而言, 核型数据如染色体的相对长度、平
均臂比以及随体的数量及位置等是鉴别种和亚种的
重要依据[ 13, 18]。对 2种稗草的核型研究结果显示,
二者核型上除随体数量上有差别外, 在染色体长度
比和平均臂比都存在一定差异。大粒稗( 026)的染
色体存在随体, 分别是第 3 条, 第 6条和第 11 条。
染色体长度 2. 68- 5. 98之间,最长染色体和最短染
色体间的比率为 2. 23;粳稗( 001)无随体, 染色体相
对长度在 1. 45- 3. 03之间,最长染色体和最短染色
体间的比率为 2. 08。核型分析结果支持 2种稗草
为不同的稗草品种类型。相关数据可以确立二者属
于不同品种,不可能是同物异名种,应分属于不同品
种类型[ 18, 20] 。
3. 3  在东北植物检索表中对东三省的稗属植物有
记载的稗草类型是[ 1 4~ 17] : 稗子 ( E. f rumentacea
( Roxb) L ink)总状花序疏松或紧密, 通常倾斜, 小
穗具芒;第二颖长于谷粒, 生沼泽及湿地, 产于黑龙
江省、吉林、辽、内蒙古等地; 水田稗 ( E . or y z icola
( Ar d) Fr it sch. )小穗淡绿色, 长 4- 5 mm; 长芒野
284
第 2期 吴妹菊等: 2种寒地稗草的农艺学性状与细胞学研究
稗( E. caud ata Roshev. )小芒暗紫色, 芒长 3- 5
cm; 无芒野稗( E. crusgal l ii var. m it is ( Pursh) Pe
term. )小穗无芒或近无芒[ 1, 2]。本研究的 2 种稗草
在形态上均与上述类型有较大差别,可初步断定这
2种稗草不属于东北植物检索表中列及的类型。
3. 4  大粒稗( 026)和粳稗( 001)在生物学形态和性
状上表现不同, 说明这 2种稗草不可能是同物异名
品种。2种稗草在株高、茎秆粗细上差别不大; 在节
间长短, 易折呈度,果穗大小、果穗颜色, 籽粒色, 叶
片形状、大小、颜色等性状上都存在一定差别;在鲜、
干草产量、拔节抽穗、开花期、成熟期等重要物候期
等性状上表现出较大差异。大粒稗( 026)相对熟期
较早,牧草鲜干产量相对偏低; 粳稗( 001)相对熟期
较晚,牧草鲜干产量相对较高, 符合前人研究的规
律[ 21~ 23]。
4  结论
4. 1  通过常规核型分析方法,对分别采自黑龙江省
呼兰和采自黑龙江省肇东县的 2种寒地稗草得出结
论: 2种稗草染色体数均为 2n= 54, 为 2B核型, 核
内的染色体在大小、形态和结构上存在差别。大粒
稗( 026)核型公式为 2 n= 48 m ( 3 SAT ) + 6 sm, 粳
稗( 001)核型公式为 2 n= 36 m+ 16 sm+ 2 st ,二者
为稗草的不同品种类型。
4. 2  2种寒地稗草的农艺性状均良好。在黑龙江
省的气候条件下,株型繁茂,枝叶发达, 产量高,品质
较好,适宜做为黑龙江省的优质牧草进行广泛栽培。
在试验条件下, 2种稗草的鲜干草产量差异都达显
著水平。粳稗( 001)的鲜草和干草产量都高于大粒
稗( 026)。
参考文献
[ 1]  傅沛云.东北植物检所表.第二版[ M ] .沈阳: 中国农科院沈阳
应用生态研究所, 1995. 840
[ 2]  陈心启.中国植物志. 第 19 卷[ M ]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9.
311
[ 3]  冯久焕,张廷壁.国产稗属植物的细胞学研究[ J ] .武汉植物学
研究, 1993, 11( 4) : 294304
[ 4]  Yabuno T . Biosy stom at ic study of the genus Echinochloa.
Jap. J. Bot . , 1996, 19( 2) : 277323
[ 5]  李懋学,陈瑞阳. 关于植物核型分析的标准化问题[ J] .武汉植
物学研究, 1985, 3( 4) : 297302
[ 6]  李懋学,张赞平.植物染色体研究技术[ M ] .哈尔滨: 东北林业
大学出版社, 1991. 130
[ 7]  杨艳萍,陈佩度.普通小麦与鹅观草属杂种 F1 及 BC1 的分子
细胞学,育性和赤霉病抗性研究 [ J ] .遗传, 2009, 31 ( 3) : 290
296
[ 8]  张宇澄,周颂东,任海燕, 等.中国葱属 10种 20居群的核型研
究[ J]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9, 27( 4) : 352360
[ 9]  于海清,丁春邦,周永红.拟鹅观草属 3种植物的核型研究[ J ] .
西北植物学报, 2009, 29( 8) : 15901594
[ 10] 刘庆华,王奎玲,王玮,等.美丽胡枝子核型分析 [ J ] . 西北植物
学报, 2009, 29( 8) : 15951598
[ 11] 李祖发.引进的几个稗草品种在湖北的适应性及栽培利用[ J ] .
湖北农业科学, 1990( 3) : 2830
[ 12] 张月学,唐凤兰,严洪东.寒地牧草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第二版
[ M ] ,哈尔滨:黑龙江科技出版社, 2004. 53107
[ 13] 李国泰,刘斐.东方蓼染色体的核型分析[ J ] .通化师范学院学
报, 2009, ( 02) : 4849
[ 14] 牛西午,田如霞,李贵全,等.锦鸡儿属植物染色体制片与 3 个
种的核型分析[ J] .西北植物学报, 2006, 26( 5) : 10431047
[ 15] 张义贤.胡枝子的核型研究[ J] . 山西大学学报, 1990, 13( 1 ) :
8789
[ 16] 辛培尧,尚勋武,郭鸿彦,等.大麻染色体行为分析[ J ] . 西北植
物学报, 2008, 28( 11) : 21892193
[ 17] 丁春邦,周永红,郑有良,杨瑞武,魏秀华.拟鹅观草属 6种 2亚
种和鹅观草属 3种植物的核型研究[ J ] .植物分类学报, 2004,
42( 2) : 162169
[ 18] 罗乐,张启翔, 白锦荣. 16 个中国传统月季品种的核型分析
[ 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9, ( 05) : 9095
[ 19] 闵伶俐,宋娟娟,廖景平.濒危植物兰花蕉的核型研究[ J] .广西
植物, 2009, 29( 5) : 595598
[ 20] 蓝伟侦,张海洋,徐秀芳.少花龙葵与黄果龙葵染色体核型分析
[ J] .广西植物, 2009, 29( 5) : 599602
[ 21] 刘建秀,郭海林,朱雪花,等.结缕草属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 J ]
.草地学报, 2005, 13( 3) : 219222
[ 22] 孙建华,王彦荣,余玲.紫花苜蓿生长特性及产量性状相关性研
究[ J] .草业学报, 2004, 13( 4) : 8086
[ 23] 王斌文,曹致中,韩建国,等.苏丹草营养成份与农艺性状通径
分析[ J] .草地学报, 2005, 13( 3) : 203208
(责任编辑  李  扬)
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