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Study on the Bipolaris eleusinea J. H. Peng et J. Y. Lu from the Rhizome of Agropyron cristatum(L.) Gaertn.

冰草根际蟋蟀草平脐蠕孢菌的研究



全 文 :第 17 卷  第 4 期
Vol. 17  No . 4
草  地  学  报
ACTA AGRESTIA SINICA
   2009 年  7 月
 Jul.   2009
冰草根际蟋蟀草平脐蠕孢菌的研究
陈秀蓉1 , 杨成德1 , 薛  莉1, 南志标2
( 1.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兰州  730070;
2.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兰州  730020)
摘要:对冰草根际分离获得的蟋蟀草平脐蠕孢( Bipo lar is eleus inea J. H . Peng et J. Y . Lu)的形态特征、培养性状
及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以期了解牧草根部平脐蠕孢菌的生长发育特点,并为该菌引起的牧草根病防治提供依据。
结果表明:蟋蟀草平脐蠕孢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 5  ~ 40  , 适宜温度 20 ~ 30  ; 在各酸度下均能萌发,
最适为 pH 6. 47;其分生孢子的萌发需要液态水,在相对湿度 100%时分生孢子萌发率仅为 3. 2% , 而相对湿度低于
100%时孢子不萌发; 低稀释倍数的土壤悬液、麦根浸出液、羊粪浸出液和蔗糖溶液[0]及高稀释倍数的麦根液和羊
粪液均抑制孢子萌发,但高稀释倍数的土壤液和蔗糖液能促进孢子萌发; 且孢子萌发对光不敏感。蟋蟀草平脐蠕
孢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 10  ~ 40  ,最适 25  ; 碳源中 D木糖、氯醛糖对蟋蟀草平脐蠕孢菌生长具有明显抑制
作用,而蔗糖、甘露糖和 D果糖对蟋蟀草平脐蠕孢菌丝生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氮源中硝酸钠、亮氨酸对蟋蟀草平
脐蠕孢菌丝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而尿素等 9种氮源均有抑制作用,并且此菌在含有各种碳、氮源的培养基上的菌
落形态有差异。在国内首次报道此菌侵染冰草( A gropy r on cr istatum) ,为一新寄主植物。
关键词:冰草; 蟋蟀草平脐蠕孢;形态; 培养性状;生物学特性
中图分类号: S540. 33; Q939.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0435( 2009) 04041306
Study on the Bipolaris eleusinea J. H. Peng et J. Y. Lu from the
Rhizome of Agrop yron cristatum ( L. ) Gaertn.
CHEN Xiurong1 , YANG Chengde1 , XUE li1 , NAN Zhibiao2
( 1. Pratacultural College, Gansu Ag ricultural University; M inist ry of Educat ion Key Lab oratory of Grass lan d Ecosystem , Gansu
Agricultur al University; SinoUS Cen ter for Grazin glan d Ecosystem Sustain abil ity, Lanzhou, Gan su Pr ovin ce 730070, Ch ina;
2. College of Pastoral Agricu lture Science an d T echnology, Lanzhou U niver sity, Lanzh ou , Gan su Provin ce 730020, C hina)
Abstract: A few o f Bipolar is eleusinea J. H . Peng et J. Y. Lu w ere isolated from A grop y ron cri statum
( L . ) Gaertn. rhizome of the ar id g rasslands. T his study focused on the mo rpholo gical, bio logical,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 ic of B. eleusinea in o rder to understand its grow th and development features and con
t ro l the disease caused by B. eleusine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mperatur e range fo r the germination of
B. eleusinea conidia w as 5  to 40  w ith the opt imum of 20  to 30  . T he conidia could germinate at a
bro ad r ange of cultur e fluid pH value and the opt imum pH was 4. 53. T he conidium germ inat ion w as not
sensit iv e to light and requir ed liquid state w ater and the germination rate w as only 3. 2% at 100% relat ive
humidity but not germ inated below 100% relat ive hum idity. 5 and 10t imes diluted soil suspension, sheep
dung ex tr act iv e so lut ion, w heat root ex t ract ive solut ion, and sucro se solut ion inhibited the conidium ger
minat ion, but 20 t imes diluted soil suspension and sucrose solut ion promoted the conidium germinat ion.
The suitable temper ature range for hyphae gr ow th w as 10  to 40  w ith the opt imum at 25  . Csour ce
from Df ructose, sucr ose, or mannose and Nsource fr om leucine or sodium nit irate significant ly promoted
hyphae gr ow th but inhibited by DXylo se or chloralose as the Csource and o ther nine Nsources. T here
w ere ev ident dif ferences in co lony conf igurat ion, e. g. co lor, size, and edge, among these C and N
sources. This paper first ly r eported that B. eleusinea inf ected A . cri statum in China and A . cr istatum was
a new ho st plant .
Key words: A gr op y ron cr i statum ( L . ) Gaertn. ; B ip olari s eleusinea J. H . Peng et J. Y. Lu; Mo rpholo
gy; Cultural characteristic; Biolog ical characteristics
收稿日期: 20080923;修回日期: 20090506
基金项目: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 ( CYGG20060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30471232) ; 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规划项目
( G2000018602)
作者简介:陈秀蓉( 1959 ) ,女,博士,教授,主要从事草地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Em ail: ch enxiurong@ gsau. edu. cn
草  地  学  报 第 17卷
  平脐蠕孢属( B ip olar i s Shoem. )真菌危害多种
植物,是植物根部的主要病原之一[ 1, 2] , 它引起的植
物病害严重影响草地生产能力和草坪利用价
值[ 3~ 5] , 也是导致草地退化的因素之一。但国内目
前对牧草根部平脐蠕孢的研究报道较少 [ 6]。吴大椿
等[ 7]研究表明, 苏丹草小斑病病原与玉米小斑病菌
是同一个种, 为玉蜀黍平脐蠕孢( B ip olar i s may
dis ) ,苏丹草( Sor ghum Sudanense )为一新寄主; 陈
秀蓉等[ 8, 9]报道了牧草根际特异离蠕孢( B . sp eci f 
er a) 、麦根腐离蠕孢( B . sorokiniana)和高粱离蠕孢
( B. sor ghicola)的形态特征、培养性状和生物学特
性等,其中高粱平脐蠕孢为国内新记录种,同时报道
了特异离蠕孢的国内 2 个新记录寄主沙蓬( A gr io
phy l lum squar rosum ( L . ) Moq. )和白草( Pennise
tum f laccidum Griseb. ) ; 杨成德等 [ 10] 报道了牧草
根际狗牙根平脐蠕孢菌( B. cynodonti s)的形态特
征、培养性状和生物学特性等,且在国内首次报道能
侵染白草; 彭金火等从蟋蟀草 ( Eleusine indica
( L . ) Gaertn. )上分离到蟋蟀草平脐蠕孢菌并作为
新种首次报道了其形态特征[ 11]。本文研究了干旱
草地牧草根际蟋蟀草平脐蠕孢菌的培养性状及生物
学特性,旨在全面了解和深入研究牧草根部平脐蠕
孢菌的生长发育特点, 并对该菌引起牧草根病的防
治提供依据。
1  材枓与方法
1. 1  试验地基本概况
试验点在甘肃省环县甜水镇大梁洼村, 兰州大
学草原生态定位试验站。该地位于甘肃省东北部,
与陕西、宁夏接壤, 位于东经 10650, 北纬 3714,
年降雨量 359. 3 mm, 年均气温 7. 1  , 0  积温
2487. 3  ,为典型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草地退化
程度不同。各区域牧草的优势种有差异。主要选择
试验区的优势牧草即沙蓬、达乌里胡枝子( L esp ede
z a daur ica ( Laxm . ) Schindl. )、针茅( S tipa cap il
lata L. )、白 草、狗尾草 ( S etaria v ir idis ( L . )
Beauv. ) 和 冰 草 ( Ag ropy r on cri statum ( L . )
Gaertn. )等分别于 2002- 2003年的 5 月- 10月,
在牧草返青期 ( 5月中旬)、生长中期( 6月底)、旺盛
期( 7月初)、生长后期( 9月初)及越冬期前( 10月中
旬)采样。用五点取样法,各样点每种牧草随机挖取
5株全根系带回室内分离培养。
1. 2  分离培养方法
抖去根际土壤,用灭菌水冲洗后,将根组织切成
约 0. 4 mm 长的根段,置于 PDA 平板培养基上常规
组织块分离, 25  培养 7 d, 根据形态特征将平脐蠕
孢属真菌分别纯化保存,待鉴定。
1. 3  形态学特性
将培养 10~ 15 d的平脐蠕孢菌制片,光学显微
镜( 800倍)下观察孢子形态、脐的特征、测定孢子大
小(测定 50个孢子)并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
拍照。根据分生孢子形态、大小等[ 3、6~ 15] , 确定物
种。
1. 4  生物学特性测定
将纯化保存的菌种, 在适温下置于 PDA 培养
基上活化 2次后, 参照文献[ 16~ 18] ,进行测定。
1. 4. 1  不同温度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用无菌水配
制分生孢子悬浮液, 孢子浓度 1. 2  105 个/ mL, 悬
滴法培养,分别置于 2、5、10、15、20、25、30、35、40、
45、50  11个处理下, 重复 3次, 培养 2、4、6、8 h后
镜检各处理的孢子萌发率, 每处理检查不少于 10个
视野, 100个孢子。
1. 4. 2  不同湿度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在干燥器内
用硫酸法控制湿度,将孢子粉撒于载玻片上,置于相
对湿度 100%、99%、95%、90%、80%、70% 6个处
理。室温下( 20~ 22  )培养 2、4、6、8 h后挑取各处
理的孢子,无菌水制片,立即检查孢子萌发率。以蒸
馏水中孢子萌发率作为对照( CK)。其它同 1. 4. 1。
1. 4. 3  不同 pH 值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设 pH
值分别为4. 53、5. 59、6. 47、7. 38、8. 34、9. 18的磷酸缓
冲液配制孢子悬浮液,悬滴法制片。其他同1. 4. 2。
1. 4. 4  不同营养液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配制不同
营养液, 营养液种类及浓度见表。用不同营养液配
孢子悬浮液,悬滴法制片,其他同 1. 4. 2。
1. 4. 5  不同光照条件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用无菌
水配孢子悬浮液, 悬滴法制片,分别置于全黑暗及全
光照条件下处理, 其他同 1. 4. 2。
1. 5  培养特性及营养利用能力的测定
参考文献[ 10, 15, 16] , 进行测定。
1. 5. 1  温度对蟋蟀草平脐蠕孢菌丝生长的影响 
将纯化的菌种置 PDA 培养基上繁殖培养后用 0. 6
cm 直径的打孔器切取菌饼, 取 1块置 PDA 平板中
央,于 5、10、15、20、25、30、35、40  等温度下培养, 5
d后观察菌落形态特征, 并用十字交叉法测定菌落
414
第 4期 陈秀蓉等:冰草根际蟋蟀草平脐蠕孢菌的研究
直径,将所测直径减去原菌饼直径即为菌落生长量
( cm ) ,每个处理重复 3次。
1. 5. 2  碳源和氮源对蟋蟀草平脐蠕孢菌丝生长及
形态特征的影响  取 1块菌饼置含 1%的各碳源或
0. 25%的各氮源的马铃薯琼脂培养基中央, 25  下
培养 5 d后观察、描述菌落形态特征,并用十字交叉
法测定菌落直径。碳氮源种类见图 5 和图 6, 对照
为马铃薯琼脂培养基,其他方法同 1. 5. 1。
1. 6  数据处理
所得数据用 DPS 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19] 。
2  结果与分析
2. 1  形态学特性及种的鉴定
据显微镜和电镜下观察, 在冰草根部分离到的
平脐蠕孢产生茶色至茶褐色分生孢子, 倒棍棒状至
长椭圆形,直或稍弯曲, 最宽处在中部, 向两端逐渐
变细,端部圆形,两端色淡, 具 5- 11 明显隔膜(多 6
- 9隔) , 大小为 35. 04~ 79. 97 m  9. 99~ 13. 53
m( 58. 86  12. 75) , 长宽比 4. 6  1, 小型孢子较
多,脐明显,微隆起,产孢梗曲膝状,孢痕明显,相距较
近(图1)。
图 1 蟋蟀草平脐蠕孢分生孢子的光学显微镜(左)和电子显微镜(右)照片
Fig . 1  Phot og raphs made by optic micr oscope ( left) and electr on micro scope ( right) o f conidia of B. eleusinea
  该种原文献描述分生孢子有时可形成次生分生
孢子梗和次生分生孢子, 本分离物未见次生分生孢
子梗和次生分生孢子, 其他性状较一致。经山东农
业大学张天宇教授鉴定, 确定为蟋蟀草平脐蠕孢
( Bipolar is eleusinea J. H . Peng et J. Y. Lu)。寄
生于蟋蟀草[ 11] 和冰草根部。该菌在国内首次报道
侵染冰草,为一新寄主植物。
2. 2  生物学学特性测定
2. 2. 1  温度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由图 2可知,
B. eleusinea 孢子萌发对温度适应范围很广, 5 ~
40  均能萌发; 20~ 30  为适宜温度, 8 h萌发率为
90. 0~ 93. 3%。5  低温下 8 h萌发率只有 3%, 但
在 40  下 8 h 萌发率达 42. 5% ,这种在高温下能够
萌发的特性有利于其种群的竞争和生存;在 5、10、
40  下 2 h 后开始缓慢萌发, 而在 2  以下和 45 
以上不萌发。
2. 2. 2  湿度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该菌分生孢
子在各湿度下培养 24 h 时, 仅在相对湿度 100%下
萌发率为 3. 2%, 其余各湿度中均未萌发,而在蒸馏
水中萌发率在 90. 0%以上。表明蟋蟀草平脐蠕孢
在 100%相对湿度中萌发率极低, 低于 100%不萌
发,而在液态水中才能较好萌发,表明此菌分生孢子
萌发需要液态水。
图 2  温度对蟋蟀草平脐蠕孢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F ig. 2 Effect of temperatur e on spor e
germination of B. eleusinea
2. 2. 3  pH 值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由图 3可
知,在 pH 4. 53~ 9. 18中均可萌发, 在酸性条件下
萌发率均高于碱性,说明该菌更适应酸性条件。最
适 pH 值为 6. 47,并且 2 h孢子萌发率达 70. 0% , 8
h孢子萌发率达 95. 0%。但 pH 9. 18下 8 h萌发率
也可达 53. 0% , 说明该菌对酸碱度的适应范围广,
具有较强的适应力和竞争力,可在多种生境生存。
415
草  地  学  报 第 17卷
图 3  不同 pH值对蟋蟀草平脐蠕孢子萌发的影响 pH
Fig. 3  Effects o f different pH on the
condia germiation o f B. eleusinea
2. 2. 4  营养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由表 1可知,
4种营养液对蟋蟀草平脐蠕孢分生孢子的萌发率影
响各异。在 1 20倍土壤液、1 10倍及 1 20倍
蔗糖液中分生孢子萌发最好, 萌发率高达 86. 83~
93. 70% ,除与对照(萌发率 91. 90% )无极显著差异
外,其余高浓度的营养液对分生孢子的萌发均有抑
制作用,如在 1: 5倍麦根液和羊粪液中、8h时分生
孢子萌发率仅分别为对照的 4. 3%和 2%。这说明
此菌分生孢子萌发不需要复杂的营养物质,即在贫
瘠的土壤中只要有水分,分生孢子就能迅速萌发,也
是此菌适应不良环境赖于生存的一种表现。
表 1  营养条件对蟋蟀草平脐蠕孢孢子萌发率的影响( % ) (室温 21~ 24  )
T able 1 Effect of nutrient condition on the germination rate of B. eleusinea spo re at r oom temperatur e 21~ 24 , %
培养液
Cultur e flu id
比例
SM: w ater
蟋蟀草平脐蠕孢 B . e leu sinea
2 h 4 h 6 h 8 h 12 h 24 h
土壤液 soil 1 5 25. 3 47. 5 60. 5 60. 5E  
1 10 49. 5 65. 0 68. 5 68. 5C  
1 20 65. 5 71. 3 86. 0 93. 7A  
麦根液 Wheat root 1 5 0 2. 0 3. 6 5. 5G 10. 8 19. 0
1 10 11. 8 20. 7 30. 0 42. 7G 57. 3 68. 0
1 20 38 47. 2 60. 6 65. 6E 60. 5 75. 9
羊粪液 Sh eep dung 1 5 0. 5 0. 8 1. 7 3. 0G 10. 8 15. 5
1 10 22. 3 27. 1 34. 1 38. 5F 53. 5 58. 5
1 20 24. 6 33. 3 43. 0 53. 5D 79. 0 84. 5
蔗糖液 Sugar 1 5 19. 3 50. 0 64. 5 64. 5C  
1 10 30. 0 57. 7 74. 3 86. 83B  
1 20 55. 0 76. 0 88. 8 92. 7A  
对照 CK   44. 2 73. 2 84 91. 9AB  
  注:表中 8小时数据后标不同字母表示在 P< 0. 01水平上的差异显著性; 表示未测
Note: Mean s at 8 h ou r w ith diff erent let ters are signif icantly dif f erent at the 0. 01 level;  indicates no data available
2. 2. 5  光照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此菌分生孢
子在全黑暗和全光照条件下 6 h萌发率分别为 59. 2%
和 71. % , 12 h 分别为 86. 5%和 88. 0% , 24 h 分别
为 88. 0%和 91. 5% , 结果表明, 光照对分生孢子萌
发略有促进作用, 但 24 h 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即蟋
蟀草平脐蠕孢菌分生孢子的萌发对光照不敏感, 萌
发时不受其影响。
以上结果表明, 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条件为: 适
宜温度 20  ~ 30  、pH 6. 47,在水中或 1 20土壤
液和蔗糖液中萌发良好, 此菌分生孢子萌发对光不
敏感。
2. 3  培养特性及营养利用能力的测定
2. 3. 1  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由图 4可知,蟋蟀
草平脐蠕孢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 10  ~ 40  , 最
适 25  ,低于 5  及高于 40  均不能生长。在最适
温度下培养 5 d后, 菌落直径为 3. 0 cm, 在 10、35、
40  下,菌落直径仅分别为 0. 7、0. 9、0. 2 cm。可见
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较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窄。
图 4  温度对蟋蟀草平脐蠕孢菌丝生长的影响
F ig . 4  Effects of t emperat ur e on the
mycelial gr ow th of B. eleusinea
416
第 4期 陈秀蓉等:冰草根际蟋蟀草平脐蠕孢菌的研究
2. 3. 2  碳氮源对菌丝生长及菌落形态的影响
2. 3. 2. 1  碳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由图 5可知, 此
菌的菌丝在葡萄糖、乳糖、蔗糖、甘露糖、D木糖等培
养基上培养 5 d后,菌落生长旺盛, 菌落直径均大于
对照,但未达显著水平;而氯醛糖、可溶性淀粉和 D
木糖等对蟋蟀草平脐蠕孢菌丝生长具有极显著的抑
制作用,菌落直径分别比对照小 66. 1 mm、8. 3 mm
和 27. 3 mm。由此可见, D果糖、可溶性淀粉和氯
醛糖对蟋蟀草平脐蠕孢菌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
用,而蔗糖、甘露糖和 D果糖对蟋蟀草平脐蠕孢菌
丝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2. 3. 2. 2  在各碳源培养基上菌落形态特征  蟋蟀
草平脐蠕孢在不同碳源培养基上菌落颜色、质地和
气生菌丝生长状况等均有差异: 在葡萄糖培养基上
菌落灰绿色,表面平铺致密,呈绒状,菌落较厚,菌丝
向四周放射状生长; 在乳糖、蔗糖、甘露糖、D木糖、
D果糖、D半乳糖、D树胶醛糖等培养基上菌落形
态、颜色与葡萄糖培养基上基本相似, 但在乳糖、D
树胶醛糖和甘露糖培养基上菌落呈灰黑色; 在蔗糖
培养基上菌落有灰色和灰黑色相间的轮纹; 在 D半
乳糖培养基上原菌饼上有较厚气生菌丝; 在甘露糖
和可溶性淀粉培养基上菌落黑灰色, 具同心轮纹。
在果糖培养基上, 菌落初期白色, 后变为黑色、菌落
表面黑绒状、厚,边缘不整齐。在氯醛糖上菌落中央
淡褐色,边缘白色微微显褐,表面平,菌丝稀疏且紧
贴培养基表面, 似生长在培养基内, 有不明显的轮
纹,在原菌饼周围有灰白色气生菌丝。在 CK 培养
基上菌落白色至淡灰色, 菌落表面较平、菌丝层较
薄、具明显轮纹。
图 5  碳源对蟋蟀草平脐蠕孢菌丝生长的影响
F ig. 5 Effects of Csource on the
mycelial g rowth o f B. eleusinea
图 5注: 1. 葡萄糖 Glucose 2. 乳糖 Lactose 3. D树胶醛糖 D
gummose 4. 麦芽糖 Maltose 5. 氯醛糖 Chloralose puriss 6. D半乳糖
Dgalactose 7. 蔗糖 Sucrose 8. 可溶性淀粉 S oluble starch 9. 甘露糖
Inannose 10. D木糖 D Xylose 11. D果糖 Dfructose 12. 对照 CK
图 6  氮源对蟋蟀草平脐蠕孢菌丝生长的影响
F ig. 6 Effect of Nsour ce on the mycalial
   g row th of B. eleusinea
图 6注: 1. 氯化铵 Ammonium chloride 2. 硝酸铵 Ammonium
nit irate 3. 碳酸铵 Ammonium carbonat 4. 硝酸钠 Sodium nit irate
5. L谷酸氨 Lglutamic acid 6. 尿素 Urea 7. 大豆蛋白胨 Soybean
pepton e 8. L组氨酸 Lhist idine 9. L精氨酸 Larginin e 10. 亮氨酸
Leucine 11. 蛋白胨 Pepton e 12. 甘氨酸 Glycine 13. 对照 CK
2. 3. 2. 3  氮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由图 6可知,蟋
蟀草平脐蠕孢在 12种氮源培养基上培养 5 d后,菌
落生长差异较大。亮氨酸对菌丝生长具有显著的促
进作用;亮氨酸和硝酸钠对蟋蟀草平脐蠕孢菌丝的
生长明显促进,菌落直径分别比对照增长 12. 0 mm
和 6. 2 mm, 但未达差异水平。其余氮源均不同程
度地抑制其生长, 其中碳酸铵、L精氨酸和尿素对菌
丝生长具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 菌落直径不到对照
的 1/ 2;氯化铵、硝酸铵、L组氨酸、蛋白胨和甘氨酸
对菌丝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其余氮源对菌丝
生长抑制,但未达显著水平。结果表明硝酸钠、亮氨
酸为该菌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较适氮源; 其余氮源均
为不良氮源。
2. 3. 2. 4  在各氮源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  蟋蟀草
平脐蠕孢在不同氮源培养基上菌落颜色、质地和气
生菌丝生长状况等均有差异:在氯化铵培养基上菌
落灰白色,菌饼上有白色气生菌丝, 有结团现象, 菌
落表面呈绒状、平铺,有明显轮纹,菌落背面灰色,菌
落边缘有白色平辅的绒状菌丝。在硝酸铵、硝酸钠、
大豆蛋白胨、L组氨酸和甘氨酸培养基上菌落形态
与氯化铵上基本相似, 只是在硝酸铵上结团现象较
少且中部菌丝较薄、在大豆蛋白胨上菌落为土灰色、
在 L组氨酸上菌落较稀疏、在甘氨酸上颜色较淡;
在碳酸铵和 L谷氨酸培养基上菌落土灰色、平展、
致密、薄,紧贴培养基, 无气生菌丝。在尿素和 L精
氨酸培养基上与碳酸铵培养基本相似, 但有气生菌
丝和同心轮纹;在亮氨酸培养基上菌落土灰色、表面
417
草  地  学  报 第 17卷
较平、具放射状褐色条纹, 轮纹不明显; 在蛋白胨培
养基上菌落边缘 1/ 3土灰色, 菌丝致密, 中间灰白
色,中央 2/ 3菌丝稀疏,白色, 具同心轮纹;在对照上
菌落形态与氯化铵培养基上基本相似, 但颜色较淡,
气生菌丝较少。
以上分析表明,蟋蟀草平脐蠕孢菌丝生长的温
度范围为 10  ~ 40  ,最适为 25  ; 碳源 D木糖和
氯醛糖对蟋蟀草平脐蠕孢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
用,而蔗糖、甘露糖和 D果糖对蟋蟀草平脐蠕孢菌
丝生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氮源硝酸钠和亮氨酸对
蟋蟀草平脐蠕孢菌丝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其余 10种
氮源均不同程度地抑制生长, 说明蟋蟀草平脐蠕孢
菌对各种碳、氮源的利用能力不同。
3  讨论
平脐蠕孢属以分生孢子脐部平截, 略突出,芽管
从分生孢子两端萌发为其区别特征。目前国内已报
道可归属于B ip olar i s属的种 39个, 其中 7个新种,
1个新组合[ 20] 。但研究报道多以分类学或病害鉴定
为主,笔者不仅对其形态进行了研究,而且国内首次
报道了干旱草地冰草根际蟋蟀草平脐蠕孢菌的生物
学特性和培养性状。该菌分生孢子可在 5~ 40  范
围内萌发,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 25  ,分生孢子萌
发最低温度及菌丝生长最适温度均低于狗牙根平脐
蠕孢菌[ 10] ,即该菌忍耐高温的能力较狗牙根平脐蠕
孢菌低;该菌菌丝还可在含有多种碳、氮源培养基上
生长,能够较强利用各种碳、氮源,表明该菌在温度
适宜的情况下能适应多种生境; 该菌分生孢子在
pH 值 4. 53~ 9. 18内均可萌发, 但酸性条件较碱性
条件适宜,最适 pH 值为 6. 47,与狗牙根平脐蠕孢、
高梁平脐蠕孢和麦根腐平脐蠕孢相似[ 8, 10]。另外,
在研究中发现该菌的冰草根组织多有不同程度的病
斑甚至腐烂,因此,可初步认为该菌可能在多种生境
下引起冰草根病,但此菌的致病性及寄主范围还需
进一步研究。
营养液孢子萌发试验表明,在麦根液和羊粪液
中该菌的分生孢子萌发率较低,在测定的碳、氮源中
有些对其菌丝生长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一结果
可能也说明该菌不能侵染麦类作物或侵染率很低,
同时在草地上维持一定数量的羊群放牧有利于控制
此菌引发的牧草根病, 为进一步探索植物分泌物或
施用特定的肥料抑制病原物的生长发育, 及为特定
生境下天然草地或人工草地的合理管理提供参考。
4  结论
本文对冰草根际分离获得的蟋蟀草平脐蠕孢的
形态特征、培养性状及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明确了
蟋蟀草平脐蠕孢分生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对温度、
酸度、光照及湿度的要求;同时明确了不同营养液对
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及不同碳氮源对菌丝生长的影
响,且在国内首次报道此菌侵染冰草,冰草为一新寄
主植物。该研究为了解牧草根部平脐蠕孢菌的生长
发育特点及有效地控制该病害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1]  石仁才,商鸿生,王兰南.禾顶囊壳两个变种对草坪草的致病性
比较[ J] .草业学报, 2002, 11( 4) : 5256
[ 2]  Sivanes an A. Graminicolus species of B ip olar is, Cur vularia,
Dre chsl era, Ex serohi lum and th eir teleomorp hs [ J] . Mycolo
gy, 1987, 158: 26103
[ 3]  姜广正.中国禾本科植物上的蠕形菌[ J] .植物病理学报, 1958,
5( 1) : 2134
[ 4]  南志标.建立中国的牧草病害可持续管理体系[ J ] .草业学报,
2000, 9( 2) : 19
[ 5]  周玉峰,唐成斌,韩永芬.贵州市南部地区禾草云斑病发生及防
治研究[ J] .草业学报, 2001, 10( 4) : 4755
[ 6]  南志标,李春杰.中国牧草真菌病害名录[ J] . 草业学报, 1994,
(增刊) : 1160
[ 7]  吴大椿,张传清,吴小刚.苏丹草小斑病病原鉴定. 湖北农学院
学报[ J] , 2000, 20( 4) : 308311
[ 8]  陈秀蓉,南志标,杨成德, 等. 3种牧草根标平脐蠕孢形态和生
物学特性[ J] .草业学报, 2003, 12( 12) : 8692
[ 9]  陈秀蓉,南志标,杨成德,等.牧草根际 3 种平脐蠕孢菌培养性
状及对营养的利用能力[ J] .草业学报, 2005, 14( 5) : 99104
[ 10] 杨成德,陈秀蓉,薛莉,等.牧草根际狗牙根平脐蠕孢菌的研究
[ J] .草业学报, 2008, 17( 3) : 8692
[ 11] 彭金火,陆家云.内脐蠕孢属、平脐蠕孢属和凸脐蠕孢属的研究
[ 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89, 12( 4) : 4653
[ 12] 戴芳澜.中国真菌总汇[ M ]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79. 974980
[ 13] 魏景超.真菌鉴定手册[ M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79.
555566
[ 14] Alcorn J L . New comb inat ions and synonymy in Bipolari s,
Cur vu lar ia, and a new species of E x se rohilum [ J] . Mycotax
on, 1991, 41: 329343
[ 15] Alcorn J L. Addit ion s to Bip olari s, Cochl iobolus and Curvu
lar ia [ J] . Mycology, 1990, 39: 361392
[ 16] 方中达.植病研究法[ M ]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6, 122154
[ 17] 俞大绂. 植物病理学和真菌学技术汇编(卷一) [ M ] . 北京: 人
民教育出版社, 1959. 334368、451457
[ 18] 俞大绂. 植物病理学和真菌学技术汇编(卷二) [ M ] . 北京: 人
民教育出版社, 1977. 242280、327357
[ 19] 唐启义, 冯明光.实用统计分析以及 DPS 数据处理系统[ M ] .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 4365
[ 20] 邓晖,张天宇. 中国平脐蠕孢属的分类研究 I [ J ] .菌物系统,
2002, 21( 3) : 327~ 333
(责任编辑  李  扬)
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