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Primary Study on the Community Characterisfics of Vegetative Restoration in the Gully Area of the Hilly Loess Region

黄土丘陵区沟谷地植被恢复群落特征研究



全 文 :第 16 卷 第 5 期
Vol. 16 No . 5
草 地 学 报
ACTA AGRESTIA SINICA
2008 年 9 月
Sep. 2008
黄土丘陵区沟谷地植被恢复群落特征研究
张 健1, 2 , 刘国彬1, 2 , 许明祥1, 2* , 王 兵1, 王翼龙1 , 齐智军2
( 1. 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陕西 杨凌 712100;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 杨凌 712100)
摘要: 对黄土丘陵区 2 个不同沟向沟谷地植被群落特征进行样方调查, 统计分析沟谷地植物物种频度和植物种群
相似系数。调查共记录植物 81 种, 隶属 31 个科, 菊科、禾本科和豆科物种分别占物种总数的 19. 75%、16. 05% 和
14. 81% ;封禁 20 年左右的沟谷地植被演替表现出良性演替的趋势; 目前该沟谷地植物群落生活型中草本植物仍
占主导地位,尤其是多年生草本, 而灌乔生活型植物也已占有重要地位。灌乔木树种对植物群落多样性和结构等
方面具有重要影响,沟谷地植被分布的斑块格局较为突出, 不同沟向沟谷地的灌乔植物种的重要值构成格局存在
一定差异,南北沟向较西东沟向分配均匀; 沟向不同, 沟谷地所形成的植被种群相似性具有一定差异,主要是由于
受到一些伴生种和罕见种的影响。此研究对掌握该地形植被演替方向, 明确植被恢复任务和目标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 沟谷地; 植被恢复;群落; 群落相似性;黄土丘陵区
中图分类号: Q145.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0435( 2008) 05-0485-06
Primary Study on the Community Characterisfics of Vegetative Restoration
in the Gully Area of the Hilly Loess Region
ZH ANG Jian
1, 2
, L IU Guo-bin
1, 2
, XU M ing-x iang
1, 2*
, WANG Bing
1
, WANG Y-i long
1
, QI ZH-i jun
2
( 1. Inst itute of Soil and Water C on ser vat ion , Chin 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 d Min ist ry of Water Resources,
Yangling, Sh aanxi Provin ce 712100, C hina;
2. Northw est A& F U nivers ity, Yangling, Shaan xi Province 712100, Chin a)
Abstract: Hilly Loess Region is the most fr ag ile and under developed area of the Loess P lateau and vegeta-
t ive r esto ration and reconst ruct ion is the f ir st task o f eco logical enviroment const ruct ion in this region. The
po licy of returning farm land to grassland, g razing ban, and hillside enclosure and so on has been allaround
implemented in the northw ester n China. Realizing the community char acterist ics af ter enclo sing hillsides
fo r vegetativ e restorat ion in the gully area w ould help to analyze the dir ection of vegetat ive succession in
this area and make sure of the mission and object iv e of vegetat ive restor at ion. Invest igat ions w ere conduc-
ted on plant species abundance, species f requency, and species similarity coef ficient in plots of tw o gullies
w hich located in the typical H illy Loess Region of Ansai County, northern Shaanx i Pro vince. Based on the
invest ig at ion, 81 species belong ing to 31 families w ere found and the families of Gramineae, Compositae,
and Leguminoseae accounted for 19. 75 % , 16. 05 % , and 14. 81 %, r espect ively. A fter 20-year hillside
enclosure, v egetat ive succession has expr essed a bet ter succession t rend w ith high abundances and div ers-i
ty . Herbage w as the majo r community life fo rm, especially perennial herbage, w hile shrub and arbo r also
had importance posit ions. Shrub and arbor show ed significant inf luence on the div er sity and st ructure of
plant communit ies and so on. Patch pattern of vegetat ive dist ribution w as prominent in the gullies. Differences
收稿日期: 2007-12-05; 修回日期: 2008-05-04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 90502007)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2007CB407205)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 ( KZCX2-
XB2-05-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0301028)
作者简介: 张健( 1980-) ,男,吉林梨树人,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植被恢复与环境效应, E-mail: z han gjian12102@ 163. com; * 通讯作者
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E-m ail : xum x@ nw suaf. edu. cn
致 谢:野外实验承蒙中国科学院安塞水土保持生态试验站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草 地 学 报 第 16卷
were found in the const ruct ion pat ter n of impo rtance values of shrub and ar bor betw een dif ferent direct ion
gullies. We also found that the south-no rth gully w as more even than the w est-east gully. T here w ere
some dif ferences in species similarity betw een dif ferent gully dir ect ions; how ever, these dif ferences w ere
mainly af fected by some coexistence species and unusual species.
Key words: Gully area; V egetat iv e restorat ion; Community; Community similarity ; H il ly Loess Region
黄土丘陵区典型小流域坡沟地貌特征可以粗略
划分为沟间地(包括塬面和梁峁坡)和沟谷地(包括
沟坡和沟床或沟底) [ 1~ 3] ,其中沟谷地所指代区域也
可称为沟道 [ 4]。沟谷地作为黄土丘陵区的主要地貌
单元,由于坡度陡峭而遭受土壤侵蚀的程度较沟间
地更为严重[ 5, 6] ,加之过去长期过度放牧、滥砍滥伐
甚至沟坡地开垦导致沟坡植被严重退化, 成为该区
域水土流失最为活跃的部分[ 7] ,造成严重的水土流
失[ 8]。黄土丘陵区作为西部退耕还林还草及生态环
境建设的重点区域[ 9] ,恢复其退化的沟坡植被系统
对防止水土流失 [ 10]、改善地区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
义。自然恢复结合人工修复是该区植被恢复的主
要途径,对于立地条件较差的沟谷地, 通过封禁使
植被自然恢复成为主要的植被恢复措施 [ 11]。以往
对于沟谷地的治理、防护及植被建设方面已有较
多相关报道 [ 7, 8, 12~ 1 4] , 但关于沟谷地被封禁后, 生
态恢复过程中植被群落特征的相关研究较少。由
于沟谷地特殊的侵蚀环境、地形因素和水热条件
等, 其植被恢复演替过程既带有地带性植被的演
替特征, 也有其小环境下的群落特点。本文拟通
过对沟谷地封禁后植被群落特征及多样性等方面
的研究,揭示沟谷地植被恢复状况和演替方向, 为
评估植被自然恢复效果并指导该区植被恢复重建
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位于陕北安塞县( 105b51c44d ~ 109b26c
18dE, 36b22c40d ~ 36b32c16dN ) , 该区地形破碎, 沟
壑纵横,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暖温带半干
旱季风气候, 年均降雨量为 505 mm, 年均蒸发量
1000 mm , 无霜期 160- 180 d 左右, 年日照时数
2352 - 2573 h, \ 10 e 积温 2866 e , 年均气温
8. 9 e ,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土壤类型以黄绵土为主,
植被分区属于暖温带森林草原过渡带, 天然森林已
破坏,主要以刺槐( Robinia p seud oacacia L. ) 和侧
柏( P laty cladus or iental i s ( L . ) Fr anco )等人工林
为主; 灌丛主 要有柠条 ( Car agana intermedia
Kuang et H . C. Fu) 和沙棘 ( H ippop hae r ham-
noides L. ) 等人工林灌丛以及封禁后形成的杠柳
( P er ip loca sep ium Bunge)、丁香 ( Sy r inga p ekin-
ensis Rupr . )、虎榛子 ( Ostry op si s dav idiana Dec-
ne. ) 和狼牙刺( S op hor a vici if ol ia Hance)、互叶醉
鱼草 ( Budd lej a al ter nif olia Maxim . ) 等天然灌
丛;草原主要为铁杆蒿 ( Ar temisia gmelini i Web.
ex Stechm . )、茭蒿( A rtemisia gir aldi i Pamp. )、长
芒草( Stipa bungeana T rin. )、白羊草( Bothr iochloa
i schaemum ( L . ) Keng )、狗尾草 ( S etar ia vi r idi s
( L . ) Beauv. )和披针苔草( Car ex lanceolata Boot t )
等形成的天然草地。
1. 2 研究方法
1. 2. 1 植被调查 2007 年 7 月通过野外勘查, 在
安塞县墩滩山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两个不同沟向的
沟道(样地基本情况见表 1)进行植被调查。每个
沟道分左侧上部、下部, 右侧上部、下部和沟谷 5
个样带区域,从左侧沟头始, 向沟口方向采取折线
型线路,每隔 15~ 25 m,取 5 m @ 5 m标准样方, 进
行植被调查;记录标准样方内出现草本种类; 灌木
和乔木种类、株数、株高、树龄、分布状况, 并利用
手持 GPS 读取样本点的经纬度、海拔, 使用罗盘测
量沟坡面的坡向、坡度等, 观察记录样本周围的其
他环境特征。
1. 2. 2 数据处理
1. 2. 2. 1 植物种群数量特征的处理方法
( 1)物种频度 Fi= 物种出现的样方数/总的样
方数( 100) @ 100% , Fi为物种 i的频度。
( 2)种的重要值 Pi= (相对多度+ 相对频度+
相对高度) / 3 @ 100, P i为物种 i的重要值[ 15]。
( 3) Sor ensen群落相似系数 V= 2W / ( a+ b) , V
为群落相似系数, W 为各种群共有的种数; a、b为
群落A、B 含有的全部物种数(个体数) [ 16, 17]。
1. 2. 2. 2 植物生活型分类及数据处理方法 将不
同植物分为乔木、灌木、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
蕨类植物 5种生活型, 运用 SPSS 11. 5 对实验数据
进行统计分析。
486
第 5期 张健等: 黄土丘陵区沟谷地植被恢复群落特征研究
2 结果与分析
2. 1 沟谷地植被特征
2. 1. 1 沟谷地植被的物种组成 通过对 100 个沟
谷地样方的调查, 共记录植物 81种, 隶属 31 个科,
其中乔木植物 3科, 3种,灌木植物 9科, 13种,双子
叶草本 19科, 48种,单子叶草本 3科, 16种, 蕨类 1
科, 1种;其中菊科( 16 种)、禾本科( 13 种)和豆科
( 12 种) 分别占物种总数的 19. 75%、16. 05% 和
14. 81%, 这 3 科共有物种 41 个, 占总物种数的
50. 62%。其中,铁杆蒿、达乌里胡枝子 ( L esp edez a
dav ur ica Schindl. )、野豌豆( Vicia sep iwm L. )、茵
陈蒿( A r tem isia cap il lar ies T hunb. )、阿尔泰狗娃
花( H eterop app us altaicus Willd. )和硬质早熟禾
( Poa sp hond y lodes Trin. )等草本物种是沟谷地最
常见的草本物种;蛇葡萄( Amp elop sis br evip edun-
culata T rautv . )、杆柳、柠条、互叶醉鱼草和悬钩子
( Rubus cor chor if olius L. f . )等灌木物种是沟谷地
最常见的灌木先锋树种和优势种; 榆树 ( Ulmus
p umila L. )、侧柏和臭椿 ( A i lanthus al ti ssima
( M ill. ) Sw ing le)是沟谷地最常见的乔木先锋树种
(表 2)。尽管灌木、乔木植物的数量还较少, 但已经
在植物群落多样性和结构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 18, 19] ,
表现出重要的生态和景观功能。沟谷地由乔灌草组
成的植被群落,其根系系统及生态调控功能将对控制
沟谷地的侵蚀(尤其重力侵蚀) [ 20, 21]产生积极影响。
2. 1. 2 沟谷地植被的生活型分析 沟谷地植被调
查出现各生活型物种数分别为: 蕨类植物 1种,一年
生草本 24种, 多年生草本 40种,灌木植物 13种,乔
木植物 3种;他们分别占总物种数的 1. 2%, 29. 6%,
49. 4%, 16. 0%和 3. 7%,对其大小排序为: 多年生草
表 1 样地基本信息
Table 1 Basic info rmation o f plots
地点
Site
沟向(沟头到沟口)
Dir ect ion
样带坡位
Posit ion of vegetat ion t rans ect
沟坡坡度幅度(b)
Slope degree
海拔( m)
Alt itu de
封禁年限( a)
En closing years
赵家沟
Zh aojiagou
自西向东
From w est to east
阴坡上部和阴坡下部( Su & Sl)底部( WEb)
阳坡上部和阳坡下部( SH u & SHl ) 20~ 35 1163~ 1267 25
花豹渠
Huabaoqu
自南向北
From south to n orth
半阴坡上部和半阴坡下部( SSH u & SSH l)底部
( SNb)半阳坡上部和半阳坡下部( SSu & SSl) 25~ 37 1132~ 1253 18
注: Su-阳坡上部, S-l 阳坡下部, WEb-西东沟底部, SS u-半阳坡上部, S Sl-半阳坡下部, SH u-阴坡上部, SH l-阴坡上部, SNb-南北沟底
部, S SH u-半阴坡上部, S SH l-半阴坡下部。下同
Note: Su- sunny slop e upper, Sl- sun ny s lope low er, Web- the w est-eas t gully bot tom , SS u- sem-i sun ny slope upper, SSl- s em-i sunn y
slope low er, SH u- shady slop e upper, SH l- shady slope low er, SNb- the s orth-north gully bot tom, SSH u- sem-i shady slope upper, SSH l-
sem-i shady slope low er; same as th e follow ing tab les
表 2 沟谷地不同坡位的植物群落灌乔木树种及物种频度( %)
Table 2 Shrub and arbo r species and their fr equency in differ ent slope po sition in the gully area, %
序号
N o.
植物名
Shrub and arb or species
西东沟 W-E gully 南北沟 S- N gul ly
SH u SH l WEb Sl Su SSHu SSH l SNb SSl SSu
合计
T otal
灌木植物 Shrub
1 狼牙刺( S o. v i ci if olia) 0 1 0 0 0 0 0 0 0 0 1
2 柠条( C. inter med ia) 2 1 0 0 1 8 8 5 5 5 35
3 沙棘( H . r hamnoid es) 1 0 0 1 5 1 0 0 1 3 12
4 树锦鸡儿( C. arbor escens Lam . ) 0 0 0 2 2 0 1 0 1 5 11
5 杠柳( Pe. sep ium) 8 7 5 7 4 3 1 2 3 4 44
6 互叶醉鱼草( B . al t erni f ol ia) 0 2 1 2 0 1 5 3 1 4 19
7 灌木铁线莲( Clemat i s f ru ti cosa Tu rcz. ) 2 1 0 0 1 0 0 0 0 1 5
8 连翘( F or sythia su sp ense ( Th unb. ) Vah l) 0 0 0 0 0 0 0 0 0 1 1
9 蛇葡萄( A . br ev ip ed uncu lata) 0 1 9 5 4 5 8 6 6 2 46
10 悬钩子( R . c or chori f ol ius) 0 0 0 0 0 2 3 9 3 2 19
11 扁核木( P rinsep ia u nif lor a Batal. ) 2 0 0 0 0 0 1 0 0 1 4
12 枸杞( L ycium chinense M ill. ) 0 0 0 0 0 0 0 0 0 1 1
13 丁香( S . p ekinensi s) 1 0 0 0 0 5 0 0 0 4 10
乔木植物 Arbor
14 侧柏( P. or ien tal is) 3 3 0 0 3 5 1 0 0 1 16
15 臭椿( A i . al t issima) 0 0 0 0 0 0 1 2 1 1 5
16 榆树( U. pumila) 0 1 0 0 0 4 2 7 1 3 18
487
草 地 学 报 第 16卷
本> 一年生草本> 灌木植物> 乔木植物> 蕨类植
物。结果表明目前该沟谷地植物群落生活型上草本
植物仍占主要方面, 尤其是多年生草本,而且灌乔生
活型植物也已占有重要地位。从沟谷地不同坡位植
物生活型分析来看(表 3) , 不同沟向及同一沟向不
同坡位植物生活型物种组成上存在一定差异。其中,
西东沟一年生草本和多年生草本生活型物种数要略
好于南北沟的,而南北沟灌木植物和乔木植物生活型
植物好于西东沟;沟底草本生活型物种数较高, 而沟
坡上部则灌乔生活型物种数较高。
表 3 沟谷地不同坡位植物生活型分析
T able 3 Analy sis o f life form at differ ent slope po sitio ns in the gully area
植物生活型
Plant lif e form
指标
Index
西东沟 W-E gully 南北沟 S- N gul ly
SH u SHl WEb Sl S u SSH u SSH l SNb SSl SSu
蕨类植物
Pterid oph ytics
一年生草本
Annual herb age
多年生草本
Perenn ial herbage
灌木植物
Shrub
乔木植物
Arbor
出现物种数(个)
S pecies no.
0 0 0 0 1 0 0 1 0 0
占该生活型比例(% )
Percentage
0 0 0 0 100 0 0 100 0 0
出现物种数(个)
S pecies no.
16 14 19 17 14 17 15 15 15 15
占该生活型比例(% )
Percentage
66. 7 58. 3 79. 2 70. 8 58. 3 70. 8 62. 5 62. 5 62. 5 62. 5
出现物种数(个)
S pecies no.
27 30 33 28 22 22 20 18 18 24
占该生活型比例(% )
Percentage
67. 5 75 82. 5 70 55 55 50 45 45 60
出现物种数(个)
S pecies no.
6 6 3 5 6 7 7 5 7 12
占该生活型比例(% )
Percentage
46. 2 46. 2 23. 1 38. 5 46. 2 53. 8 53. 8 38. 5 53. 8 92. 3
出现物种数(个)
S pecies no.
1 2 0 0 1 2 3 2 2 3
占该生活型比例(% )
Percentage
33. 3 66. 7 0 0 33. 3 66. 7 100. 0 66. 7 66. 7 100. 0
图 1 沟谷地灌乔植物种的重要值序列图
F ig . 1 Impo rtance values of shrub and arbo r in different gully areas
注:图中数字表示灌乔植物见表 2 序号。Note: num ber in picture see table 2.
2. 1. 3 沟谷地植被的斑块格局 调查中发现, 同
一沟道内,大部分植物群落较为相似, 但同时有多
种不同的以某一物种为绝对优势种的群落斑块出
现, 其中包括以草本植物为优势种的早熟禾群落、
铁杆蒿群落、白羊草群落等; 以灌木树种为优势种
的杠柳群落、悬钩子群落和丁香群落等。沟谷地
斑块格局的形成和存在可能是由于沟谷地地形和
土壤异质性的影响 , 说明特殊的土壤不但在一
488
第 5期 张健等: 黄土丘陵区沟谷地植被恢复群落特征研究
表 4 不同沟谷地坡位植物种群相似系数
Table 4 Similar ity co eff icient of vegetation species at differ ent posit ions of the slope
坡位
Slop e posit ion
SHl WEb S l Su SSH u SSHl SNb SSl SSu
SHu 0. 80 0. 78 0. 76 0. 76 0. 95 0. 57 0. 52 0. 57 0. 67
SHl 0. 81 0. 83 0. 78 0. 71 0. 66 0. 64 0. 70 0. 74
WEb 0. 89 0. 76 0. 67 0. 66 0. 62 0. 64 0. 68
S l 0. 77 0. 72 0. 65 0. 63 0. 69 0. 69
Su 0. 68 0. 69 0. 62 0. 74 0. 79
SSH u 0. 70 0. 77 0. 79 0. 70
SSH l 0. 80 0. 76 0. 79
SNb 0. 76 0. 66
SSl 0. 80
定的时间内影响植物群落的发生、发育和演替的速
度, 而且在相似的气候地带里, 决定着植物群落演
替的方向[ 22~ 25] 。
2. 2 沟谷地灌乔植物种的重要值
由图1可见,两个沟向沟谷地灌木植物和乔木植
物的重要值构成存在一定差异,南北沟向较西东沟向
分配均匀,表明了即使同一种灌木或乔木,它在不同
沟道内体现的重要程度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其中,西
东沟内灌木植物杠柳的重要值最大( 38. 64 %) ,其次
是蛇葡萄( 14. 05 %)和狼牙刺( 11. 95 % ) ,余下灌木
树种的重要值在 3. 65~ 8. 65%范围。南北沟内灌木
植物重要值大于 10%的物种分别为: 悬钩子17. 02
%、柠条14. 86 %、蛇葡萄13. 56 %、杠柳12. 74 %、互
叶醉鱼草 11. 26 %,余下灌木树种的重要值在3. 45~
8. 66 %范围。从乔木植物看,榆树和侧柏在不同沟
向沟道内都有重要表现, 而臭椿却只在南北沟内
有重要表现。沟谷地内的灌乔植物往往都是乡土
物种或乡土化物种, 如果对这些植物种进行系统
研究和开发利用, 对于沟谷地的生态恢复具有重
要意义。
2. 3 沟谷地植物种群的相似系数
同一沟向不同坡位植物种群相似系数高于不同
沟向间(极显著水平, P< 0. 01)。同一沟向内沟坡
底部与下部植物种群相似性一般高于它们与沟坡上
部间的植物种群相似性。同一沟向不同坡位植物种
群相似系数基本在 0. 7~ 0. 8, 不同沟向不同坡位间
植物种群相似系数基本在 0. 5~ 0. 7。另外,不同沟
向的植物种群相似系数为 0. 85。结果表明,沟向不
同,沟谷地所形成的植被种群相似性具有一定差异;
这种差异主要是受一些伴生种和罕见种的影响, 小
部分则是不同沟向内常见种造成的,这可能是由于
沟向不同而形成的光、热差异对某些植物种群生长
和分布的影响(表 4)。
3 讨 论
3. 1 沟谷地经封禁后, 植物生长态势良好,沟谷地
的沟坡和沟底上均有植物的自然侵入和定居,并逐
步进行着这种特殊环境下的植被恢复演替过程。
3. 2 封禁措施有利于沟谷地植被演替良性发展趋
势。在封禁前,放牧采药等人为因素的干扰放牧,既
破坏了土壤结构,又干扰了植物生长,这样的沟谷地
在强降雨时造成的水土侵蚀相当严重, 使得脆弱的生
态系统不断退化并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 封禁后,人
为干扰消除,已有植被恢复了正常生长, 随着生物结
皮,一些主要草本物种的发生、发育和演替,特别是由
于生物结皮对土壤表层的保护作用,即使是强降雨,
对土壤的冲刷侵蚀也已有效降低;相反, 径流带来了
大量的物质流和信息流,对沟谷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
展具有积极影响。从封禁约 20年的沟谷地植物群落
来看,草本群落已较为稳定,乡土的灌木有了较大发
展,先锋的乔木树种幼苗( 1- 5年)也在此定居和发
展,沟谷地植被次生演替表现出良性进展演替趋势。
3. 3 野外调查发现,在同样恢复时间下, 黄土丘陵
区的沟谷地植被恢复的效果和速度好于沟间地。可
能是由于沟谷地与沟间地土壤养分和水分条件差异
造成的。其中,黄土高原土壤水的空间分布对植被
的空间布局具有显著相关性 [ 26]。水分作为黄土丘
陵区植被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 26, 27] , 是影响植物个
体繁殖更新、生长发育及群落结构形成的主要因
素[ 2 7]。黄土高原地区尤其是区内森林地带以北的
广大地域范围内, 土壤水分状况具有十分复杂的空
间镶嵌格局,对区内林草植被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
十分显著 [ 26]。地势最高的峁顶和峁坡, 水分条件
差,水分蒸发强烈;地势较低的坡脚、沟道等部位,能
够集流,水分条件较好[ 26, 28] ; 沟谷地水土侵蚀较沟
间地严重, 但其水分和养分条件却较沟间地
好 [ 5, 29] ,地形复杂多样、异质性高, 这就为各种植物
489
草 地 学 报 第 16卷
的发生、发育和演替提供了重要的环境条件, 对地
区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也有一定作用。研究表明
在该区生态环境恢复建设时应对沟谷地植被恢复
给予充分重视。
3. 4 研究区经过约 20年封禁后的沟谷地虽仍以草
本植物分布为主,但乔灌植物已有一定数量和分布,
对群落多样性和结构起着重要影响,表现出一定的
生态和景观功能。然而, 由于地处严重侵蚀(滑坡等
破坏巨大)和干旱环境条件,沟谷植被从草本植被为
主自然恢复演替到乔灌植物占优可能需要相当长的
时间。因此,应继续贯彻/封山禁牧0措施,可根据沟
谷地植被群落特征规律, 适当辅以人工植被恢复措
施,以加速沟谷地植被恢复进程。
4 结 论
4. 1 封禁约 20年后沟谷地植被演替表现出良性进
展演替的趋势。目前该沟谷地植物群落生活型中草
本植物仍占主要方面,尤其是多年生草本,而且灌乔
生活型植物也已占有重要地位。灌乔物种已有一定
数量和分布,在植物群落多样性和结构等方面有着
重要影响,表现出重要的生态和景观功能。
4. 2 沟谷地植被群落分布的斑块格局较为突出, 有
多种以某一物种为绝对优势种的群落斑块出现。微
域范围上沟谷地地形和土壤异质性对植物群落形成
和演替具有重要影响。
4. 3 不同沟向沟谷地的灌乔植物种的重要值构成
存在一定差异, 南北沟向较西东沟向分配均匀,表明
了即使同一种灌木或乔木在不同沟道内体现的重要
程度存在差异。
4. 4 沟向不同,沟谷地所形成的植被群落相似性具
有差异;但这种差异主要是受到一些伴生种和罕见
种的影响,小部分则是不同沟向内常见种造成的, 这
可能是由于沟向不同而形成的光、热差异对植物种
群分布的影响。
参考文献
[ 1] 蒋德麒, 赵诚信, 陈章霖. 黄河中游小流域径流泥沙来源初步
分析[ J ] . 地理学报, 1966, 32( 1) : 20-34
[ 2] 龚时旸, 蒋德麒. 黄河中游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小流域的水
土流失及治理[ J] . 中国科学, 1978, 6: 671-678
[ 3] 李勉, 姚文艺, 陈江南, 等. 坡面草被覆盖对坡沟侵蚀产沙过
程的影响[ J] . 地理学报, 2005, 60( 5) : 725-732
[ 4] 冀长甫,李志华. 山丘区沟道治理与开发利用试验研究[ J] . 水
土保持通报, 1997, 17( 4) : 16- 20
[ 5] 刘黎明,李 蕾,赖敏. 西部地区生态退耕的"效益问题"及其评
价方法探讨[ J] . 生态环境, 2005, 14( 5) : 794-797
[ 6] 王继军,谢永生,卢宗凡,等. 退耕还林还草下生态农业发展模
式初探[ J] .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 18( 1) : 134- 137
[ 7] 黄奕龙,陈利顶,傅伯杰, 等. 黄土丘陵小流域沟坡水热条件
及其生态修复初探[ J] .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19( 2) : 183-189
[ 8] 张慧芳. 黄土高原沟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关键技术[ J] . 山西
科技, 2007( 2) : 139-140
[ 9] 程积民,万惠娥,胡相明. 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重建模式与演
替过程研究[ J] . 草地学报, 2005, 13( 4) : 324-328
[ 10] 吴钦孝,赵鸿雁,韩 冰. 黄土丘陵区草灌植被的减沙效益及其
特征[ J] . 草地学报, 2003, 11( 1) : 23-26
[ 11] 刘国彬, 杨勤科, 陈云明, 等.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若干科学
问题[ J] .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126-130
[ 12] 卫正新,李树怀,梁象武,等.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沟坡防护林
造林技术研究[ J] .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1997, 75( 1) : 9-12
[ 13] 孙长忠,黄宝龙,陈海滨,等. 黄土高原沟坡次生植被与土壤营
养现状的关系[ J] . 林业科学研究, 1998, 11 ( 3) : 330-334
[ 14] 周明. 论黄土高原沟壑区沟坡土地资源的开发[ J ] . 陕西师大
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94, 22( 2) : 64-69
[ 15] 景福军,张德罡,尚占环,等. 黄土高原弃耕地不同地形下植物
群落演替初期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J] . 甘肃农业大学学
报, 2005, 40( 2) : 233-238
[ 16] 马克平. 生物多样性的测定. 见: 钱迎倩主编. 生物多样性研
究的原理与方法 [ M ] .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
141-165
[ 17] Mahn E G. . St ru ctural ch anges of w eed communit ies and pop-
ulat ion s [ J] . Vegetat io, 1984, 58: 79-85
[ 18] 高贤明,黄建辉,万师强,等. 秦岭太白山弃耕地植物群落演替
的生态研究Ò演替系列的群落 A多样性特征[ J] . 生态学报,
1997, 11( 6) : 619-625
[ 19] 王国梁, 刘国彬, 刘芳,等. 黄土沟壑区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群
落组成及结构变化[ J] . 生态学报, 2003, 23 ( 12) : 2550-2557
[ 20] 熊燕梅,夏汉平,李志安,等. 植物根系固坡抗蚀的效应与机理
研究进展[ J]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18 ( 4) : 895- 904
[ 21] 杨永红,刘淑珍,王成华,等. 浅层滑坡生物治理中的乔木根系
抗拉实验研究[ J] . 水土保持研究, 2007, 14( 1) : 138-140
[ 22] Bormann B T , Sidle R C. Ch anges in p rodu ct ivity and dis tr-i
but ion of nut rients in ch ron o sequ ence at Glacier Bay, Nat ional
Park , Alask a [ J] . Journal of Ecology, 1990, 78: 561- 578
[ 23] Crock er R L, Major J. Soil development in relation to vegeta-
t ion and surface age at Glacier Bay, Alaska [ J] . J ou rnal of E-
cology, 1955, 43: 427-448
[ 24] 高贤明,马克平,黄建辉,等. 北京东灵山地区植物群落多样性
的研究Û.山地草甸B多样性[ J] . 生态学报, 1998, 18: 24-32
[ 25] 杨小波,吴庆书. 海南岛热带地区弃荒农田次生植被恢复特点
[ J] .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24 ( 4) : 477- 482
[ 26] 胡良军,邵明安,杨文治. 黄土高原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异及其
与林草布局的关系[ J] . 草业学报, 2004, 13( 6) : 14-20
[ 27] 程积民, 万惠娥, 王静,等.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天然草地土壤
水分调控研究[ J] . 草地学报, 2003, 11( 4) : 276-280
[ 28] 杨文治. 黄土高原的土壤水资源和造林问题[ J ] . 自然资源学
报, 2001, 16 ( 5) : 433- 438
[ 29] 张春霞, 郝明德, 王旭刚,等. 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土壤养
分分布特征[ J] . 水土保持研究, 2003, 10 ( 3) : 78-80
(责任编辑 才 杰)
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