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Study on the Bryoflora in Nine Districts of Chongqing City

重庆市主城区苔藓植物区系研究



全 文 :植物科学学报  2015ꎬ 33(2): 176~185
Plant Science Journal
    DOI:10􀆰 11913 / PSJ􀆰 2095-0837􀆰 2015􀆰 20176
重庆市主城区苔藓植物区系研究
刘 艳∗ꎬ 田 尚ꎬ 皮春燕
(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ꎬ 重庆 401331)
摘  要: 对采集的 1500份标本进行鉴定并查阅相关文献ꎬ 共统计出重庆市主城区苔藓植物 34 科 65 属 206 种
(含苔类 13科 14属 25种ꎬ 藓类 21科 51属 181种ꎬ 重庆市新记录 80种)ꎬ 并整理了重庆市主城区苔藓植物名
录ꎮ 其中优势科有丛藓科、 青藓科、 真藓科、 灰藓科、 绢藓科和羽藓科ꎬ 占总种数的 62􀆰 14%ꎻ 优势属有青藓属
Brachythecium、 真藓属 Bryum、 绢藓属 Entodon、 美喙藓属 Eurhynchium、 毛口藓属 Trichostomum、 凤尾藓属
Fissidens、 湿地藓属 Hyophila和灰藓属 Hypnumꎬ 占总种数的 41􀆰 26%ꎮ 区系成分以北温带和东亚成分为主ꎬ
分别占 32􀆰 75%和 30􀆰 41%ꎻ 其次是热带成分和中国特有成分ꎮ 通过与临近 4 个地区的苔藓植物区系比较发现ꎬ
重庆市主城区与同纬度的杭州市区苔藓植物区系属、 种相似性系数最高ꎻ 而与其地理距离较近的 3 个区县的属、
种相似性系数较低ꎬ 这主要是由于重庆市主城区与杭州市区处于同纬度ꎬ 且均以城市人工生境为主ꎮ 本研究丰
富了重庆市苔藓植物资料ꎬ 为重庆市苔藓植物区系研究奠定了基础ꎮ
关键词: 苔藓植物ꎻ 区系ꎻ 生物多样性ꎻ 重庆市
中图分类号: Q949􀆰 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 ̄0837(2015)02 ̄0176 ̄10
      收稿日期: 2014 ̄05 ̄20ꎬ 退修日期: 2014 ̄06 ̄16ꎮ
  基金项目: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stc2011jjA00002)ꎻ 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J120627)ꎮ
  作者简介: 刘艳(1981-)ꎬ 女ꎬ 博士ꎬ 副教授ꎬ 主要从事苔藓植物区系及我国泥炭藓属系统演化研究ꎮ
  ∗通讯作者(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E ̄mail: tracy ̄moss@hotmail􀆰 com)ꎮ
Study on the Bryoflora in Nine Districts of Chongqing City
LIU Yan∗ꎬ TIAN Shangꎬ PI Chun ̄Yan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ꎬ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ꎬ Chongqing 401331ꎬ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1500 bryophyte sample collections and literature reviewꎬ 206 species in
65 genera and 34 families of bryophytes from nine districts of Chongqing city are reported in
the present paper. Twenty ̄five species belonging to 14 genera and 13 families were liverwortsꎬ
and 181 species belonging to 51 genera and 21 families were mosses. Eighty species were
recorded in Chongqing city for the first time. The checklist is provided below. Families with
more than nine species included Pottiaceaeꎬ Brachytheciaceaeꎬ Bryaceaeꎬ Hypnaceaeꎬ
Entodontaceae and Thuidiaceaeꎬ accounting for 62􀆰14% of total species. Genera with more
than five species included Brachytheciumꎬ Bryumꎬ Entodonꎬ Eurhynchiumꎬ Trichostomumꎬ
Fissidensꎬ Hyophila and Hypnumꎬ accounting for 41􀆰26% of total species. Among the floristic
typesꎬ North Temperate and East Asia were dominantꎬ accounting for 32􀆰75% and 30􀆰41%ꎬ
respectivelyꎬ followed by tropical and endemic types. Compared with four adjacent areasꎬ
bryoflora in the nine districts of Chongqing had the highest similarity index with the urban area
of Hangzhou at both the genera and species levelsꎬ but lower similarity indices with the three
closer areas. This could be attributed to the same latitude and man ̄made urban habitats in the
nine districts of Chongqing and the urban area of Hangzhou. The present study provides more
information about bryophyte flora of Chongqing cityꎬ which will be helpful for compiling a
bryophyte checklist for the whole city.
Key words: Bryophytesꎻ Floraꎻ Biodiversityꎻ Chongqing city
    重庆市地处我国内陆西南部、 长江上游地区ꎬ
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直辖市ꎬ 包括 38 个区、 县ꎮ 目
前对重庆市辖区内苔藓植物区系研究仅有少量报
道ꎬ 主要集中在渝东南和南部 6 个区县ꎮ 1991 年
胡晓云和吴鹏程[1]报道了南川区金佛山国家级自
然保护区藓类植物 40 科 133 属 245 种(含新种 3
个、 中国新分布记录种 4个)ꎻ 1999年 Jia等[2]报
道了武隆县藓类植物 26 科 57 属 103 种ꎻ 2005 年
何林[3]报道了渝东南地区(包括酉阳县、 秀山县、
黔江区及彭水县共 4 个区县)苔藓植物 62 科 159
属 448 种ꎻ 加上«中国苔藓志»各卷[4-11]中记录的
零星种类ꎬ 重庆市有分布记录的苔藓植物共计有
70科 193属 718种ꎮ 研究表明渝东南和金佛山地
区是苔藓植物东亚特有属、 我国特有种的分布中心
之一[1ꎬ3]ꎮ 但目前还未见有对重庆市主城区苔藓植
物的研究报道ꎬ 我们在对重庆市主城区苔藓植物进
行详细的野外调查和标本鉴定的基础上ꎬ 通过研究
该地区苔藓植物种类组成特点ꎬ 分析区系成分并与
邻近地区的苔藓植物种类组成及区系谱进行比较ꎬ
希望丰富重庆市苔藓植物资料ꎬ 为重庆市苔藓植物
区系研究奠定基础ꎮ
1  研究地区概况
重庆市主城区包括渝中区、 九龙坡区、 沙坪坝
区、 大渡口区、 南岸区、 巴南区、 江北区、 渝北区
和北碚区 9个行政区ꎬ 是重庆市政治、 经济、 文化
中心ꎮ 重庆市主城区位于长江与嘉陵江交汇的河谷
地带ꎬ 地理坐标为 29° 33′ N、 106° 33′ Eꎬ 面积
5473 km2ꎬ 地貌以丘陵为主ꎬ 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
风性湿润气候ꎻ 年平均气温 18􀆰 2℃ꎬ 夏季炎热ꎬ 被
称为“三大火炉”之一ꎻ 年均降水量 1000~1350 mmꎬ
年均相对湿度 70%~80%ꎬ 属高湿地区ꎬ 素有“雾
都”之称[12ꎬ13]ꎮ
2  材料与方法
2􀆰 1  标本采集及鉴定
我们于 2011-2013年先后对重庆市主城区 12
个公园、 12个大学校园、 23个住宅小区[14]、 2 个
风景区以及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 50 个
地区进行野外调查和采集ꎬ 共采集苔藓植物标本
1500余份ꎮ 采用解剖镜和显微镜形态观察并查阅
相关文献[4-11ꎬ15]对采集的标本进行了鉴定ꎬ 所有标
本存放于重庆师范大学生物标本馆(CQTU)ꎮ
2􀆰 2  数据分析
采用 Kroeber相似性系数和区系谱[16]对重庆
市主城区与邻近地区的苔藓植物区系进行比较ꎮ
Kroeber相似性系数 = c(a +b) / 2abꎬ 式中 a 为
地区 A的物种(属或科)数ꎬ b为地区 B的物种(属
或科)数ꎬ c 为地区 A 和 B 中的共有种(属或科)
数ꎮ 区系谱 FER = (FE i / T) ×100%ꎬ 式中 FE i 指
某区系中 n种区系成分的第 i个区系成分的分类群
数量(属或种)ꎬ T指某区系中分类群总数ꎬ FE i、 T
均不包括世界分布类型的种类ꎮ
3  结果与分析
3􀆰 1  种类组成
3􀆰 1􀆰 1  科、 属、 种的组成
经对 1500份标本进行鉴定ꎬ 共统计出重庆市
主城区苔藓植物 34 科 65 属 206 种(含苔类 13 科
14 属 25种ꎬ 藓类 21科 51属 181种ꎬ 重庆市新记
录 80种)ꎮ 重庆市主城区苔藓植物名录详见附录ꎮ
3􀆰 1􀆰 2  优势科、 属组成
经统计ꎬ 重庆市主城区苔藓植物优势科(≥10
种)均为常见大科ꎬ 共有 6 科 27 属 128 种ꎬ 分别
占重庆市主城区苔藓植物总属数和总种数的
41􀆰 54%和 62􀆰 14%ꎮ 6个优势科按含种数的多少依
次是: 丛藓科(9属 32 种)、 青藓科(3 属 32 种)、
真藓科(4属 22种)、 灰藓科(7属 19种)、 绢藓科
(1属 13种)和羽藓科(3属 10种)ꎮ
优势属(≥6种)共有 8 属 85 种ꎬ 占总种数的
41􀆰 26%ꎮ 分别是: 青藓属 Brachythecium (21 种ꎬ
10􀆰 19%)、 真藓属 Bryum (16 种ꎬ 7􀆰 77%)、 绢藓
属 Entodon (13 种ꎬ 6􀆰 31%)、 美喙藓属 Eurhyn ̄
chium (8 种ꎬ 3􀆰 88%)、 毛口藓属 Trichostomum
(8 种ꎬ 3􀆰 88%)、 凤尾藓属 Fissidens ( 7 种ꎬ
3􀆰 40%)、 湿地藓属 Hyophila (6种ꎬ 2􀆰 91%)和灰
771  第 2期                            刘 艳等: 重庆市主城区苔藓植物区系研究
藓属 Hypnum (6种ꎬ 2􀆰 91%)ꎮ
3􀆰 2  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3􀆰 2􀆰 1  区系成分构成
参照吴征镒[17]关于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
类型的划分观点ꎬ 可将重庆市主城区苔藓植物区系
划分为 10种类型(表 1)ꎮ 其中ꎬ 北温带分布类型
包括溪苔 (Pellia epiphylla)、 钱苔 (Riccia glau ̄
ca)、 变形小曲尾藓 (Dicranella varia)、 反扭藓
(Timmiella anomala)、 小叶藓(Epipterygium toze ̄
ri)、 多蒴匐灯藓(Plagiomnium medium)、 羽枝青
藓(Brachythecium fasciculirameum)、 棉藓(Pla ̄
giothecium denticulatum)、 毛灰藓(Homomallium
incurvatum)等ꎬ 共 56种ꎻ 旧世界温带分布类型仅
1种ꎬ 为短尖美喙藓(Eurhynchium angustirete)ꎻ
东亚-北美间断分布类型包括白发藓(Leucobryum
glaucum)、 密叶绢藓(Entodon compressus)等ꎬ
共 7 种ꎻ 东亚分布类型包括小蛇苔(Conocepha ̄
lum japonicum)、 长刺带叶苔(Pallavicinia subcili ̄
ata)、 日本匐灯藓(Plagiomnium japonicum)、 东
亚小羽藓(Haplocladium strictulum)、 陕西鳞叶藓
(Taxiphyllum giraldii)、 东亚小金发藓 (Pogona ̄
tum inflexum)等ꎬ 共 52种ꎻ 泛热带分布包括四齿
异萼苔(Heteroscyphus argutus)、 毛状真藓(Br ̄
yum apiculatum)和密叶泽藓(Philonotis hastata)3
种ꎻ 热带亚洲分布包括南亚石灰藓(Hydrogonium
consanguineum)、 花状湿地藓(Hyophila nymania ̄
na)、 毛尖卷柏藓(Racopilum aristatum)、 灰羽藓
(Thuidium pristocalyx)、 东亚拟鳞叶藓(Pseudo ̄
taxiphyllum pohliaecarpum)等ꎬ 共 27种ꎻ 热带亚
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类型包括缺齿小石藓(Weissia
edentula)和锡兰凤尾藓(Fissidens ceylonensis)2
种ꎻ 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类型仅 1种ꎬ 为橙色
锦藓(Sematophyllum phoeniceum)ꎻ 中国特有成
分包括四川湿地藓(Hyophila setschwanica)、 江
岸立碗藓 (Physcomitrium courtoisii)、 大粗疣藓
(Fauriella robustiuscula)、 多枝青藓(Brachythe ̄
cium fasciculirameum)、 亮叶绢藓(Entodon aerugi ̄
nosus)等ꎬ 共 22 种ꎻ 世界广布类型包括石地钱
( Reboulia hemisphaerica )、 地 钱 ( Marchantia
polymorpha)、 葫芦藓 ( Funaria hygrometrica)、
真藓(Bryum argenteum)、 羊角藓(Herpetineuron
toccoae)、 鳞叶藓(Taxiphyllum taxirameum)等ꎬ 共
表 1  重庆市主城区与邻近地区的苔藓植物区系谱
Table 1  Floristic spectrum of bryophytes in nine districts of Chongqing city and four adjacent areas
区系成分
Areal types
重庆市主城区
FER (%)
Nine districts
of Chongqing city
渝东南
FER (%)
Southeast of
Chongqing
重庆金佛山
FER (%)
Mt. Jinfoꎬ
Chongqing
重庆武隆县
FER (%)
Wulong Countyꎬ
Chongqing
杭州市区
FER (%)
Urban areas
of Hangzhou
1. 泛热带分布 Pantropic 1.75 2.58 4.83 3.49 2.40
2. 旧世界热带分布 Old World Tropics 0 0.70 2.60 0 0
3. 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
  Trop. Asia & Trop. Australasia Oceania 1.17 2.35 2.62 1.16 1.80
4. 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
  Trop. Asia to Trop. Africa 0.58 1.64 0.87 1.16 0.60
5. 热带亚洲分布 Trop. Asia 15.79 15.5 13.97 25.58 14.37
6. 北温带分布 North Temperate 32.75 20.40 28.82 20.93 24.55
7. 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
  E. Asia & N. Amer. disjuncted 4.09 4.23 3.06 1.16 8.38
8. 旧世界温带分布 Old World Temperate 0.58 0.94 1.75 2.33 2.40
9. 温带亚洲 Temp. Asia 0 2.82 0.44 0 0
10. 地中海区、西亚至中亚
  Mediterraneaꎬ W. Asia to C. Asia 0 2.58 0 0 0
11. 东亚分布 E. Asia 30.41 38.05 34.06 37.21 39.52
12. 中国特有成分 Endemic to China 12.87 8.22 6.99 6.98 5.99
合计  Total 100 100 100 100 100
注: FER表示区系谱ꎬ计算公式见上文 2.2ꎮ 表中不包括世界分布类型ꎮ
Note: FER represents floristic spectrumꎬ which was calculated following the formula in section 2.2 Cosmopolitans were excluded in
    the percentage.
871 植 物 科 学 学 报 第 33卷 
35种ꎮ
3􀆰 2􀆰 2  区系特点
重庆市主城区苔藓植物较为丰富ꎬ 区系成分以
北温带和东亚成分为主ꎬ 分别占 32􀆰 75% 和
30􀆰 41%ꎬ 其次为热带成分(包括泛热带分布、 热
带亚洲分布、 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 热带亚
洲至热带非洲分布)ꎬ 占 19􀆰 30%ꎬ 中国特有成分
占 12􀆰 87%ꎮ 此外ꎬ 东亚-北美间断分布和旧世界
温带分布也占有一定比例(表 1)ꎮ
3􀆰 3  与邻近地区的苔藓植物区系比较
为进一步探讨重庆市主城区苔藓植物区系特
点ꎬ 本文选取重庆市境内渝东南地区[3]、 南川区
金佛山[1]、 武隆县[2]和杭州市区[18] 4 个地区与重
庆市主城区苔藓植物区系进行比较(表 1、 表 2)ꎮ
其中ꎬ 武隆县(29°22′ ~29°32′Nꎬ 107°49′ ~107°
54′E)和南川区金佛山(28°50′ ~29°20′Nꎬ 107°
00′~107°20′E)位于重庆市南部ꎬ 分别距主城区约
171 km和 133 kmꎻ 渝东南(包括酉阳县、 秀山县、
黔江区及彭水县 4 个区县ꎬ 28° 15′ ~ 29° 50′ N、
108°15′~109°20′E)距主城区约 221~420 kmꎻ 杭
州市区(30°16′N)与重庆市主城区(29°33′N)纬度
相近ꎮ
3􀆰 3􀆰 1  苔藓植物组成特点比较
从表 2可见ꎬ 渝东南地区苔藓植物在科、 属、
种水平均具有最高的多样性ꎻ 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
护区多样性也较高ꎻ 重庆市主城区苔藓植物物种数
量与杭州市区的相近ꎬ 但科、 属多样性不及杭州市
区高ꎮ 从属、 种相似性程度看ꎬ 重庆市主城区与杭
州市区的苔藓植物相似性程度最高ꎬ 且共有种主要
来自凤尾藓科、 丛藓科、 葫芦藓科、 真藓科、 羽藓
科、 青藓科和绢藓科ꎻ 重庆市主城区与其地理距离
较近的武隆县、 南川区金佛山和渝东南地区的属、
种相似性较低ꎬ 这 3个地区均含有扭叶藓科、 蕨藓
科、 蔓藓科、 平藓科、 油藓科和孔雀藓科等热带成
分科ꎬ 而重庆市主城区却没有ꎮ
3􀆰 3􀆰 2  地理成分区系谱比较
通过比较重庆市主城区与邻近地区苔藓(或藓
类)植物地理成分区系谱(表 1)ꎬ 发现各地区区系
成分均以北温带分布和东亚分布类型为主(占 58%~
63%)ꎻ 各地区热带成分间存在差异ꎬ 其中武隆县
最高(31􀆰 39%)ꎬ 金佛山(24􀆰 89%)和渝东南地区
(22􀆰 77%)次之ꎬ 重庆市主城区(19􀆰 30%)与杭州
市区(19􀆰 18%)最低ꎬ 且比例接近ꎻ 重庆市主城区
的中国特有成分最高(12􀆰 87%)ꎬ 且主要来自丛藓
科和青藓科(占特有成分的 72􀆰 73%)ꎮ
3􀆰 4  苔藓植物分布格局及生境特点
在重庆市主城区 50 个调查地点中ꎬ 苔藓植物
物种最丰富的是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4种)ꎻ
其次为重庆大学城(59 种)ꎻ 歌乐山风景区、 西南
大学和南山风景区分别有 55 种、 53 种、 47 种ꎻ
物种最少的为渝中区兰波红城丽景住宅小区ꎬ 仅 5
种[14]ꎮ
重庆市主城区苔藓植物以石生为主ꎬ 占总种数
的 64􀆰 56%ꎬ 主要生长在石壁或林下裸露岩石上ꎻ
土生种类占总种数的 57􀆰 77%ꎬ 主要生长在林下、
土坡上、 草坪中和灌木丛下ꎻ 树附生种类占总种数
表 2  重庆市主城区与邻近地区苔藓植物组成及相似性比较
Table 2  Comparison of bryophyte composition and similarity between nine districts of
Chongqing city and four adjacent areas
项目
Item
重庆市主城区
Nine districts
of Chongqing
渝东南
Southeast of
Chongqing
重庆金佛山∗
Mt. Jinfoꎬ
Chongqing
重庆武隆县∗
Wulong Countyꎬ
Chongqing
杭州市区
Urban areas
of Hangzhou
科数 No. of families 34 62 40 26 51
属数 No. of genera 65 159 133 57 92
种数 No. of species 206 448 245 103 201
共有科数 No. of shared families - 30 20 17 31
共有属数 No. of shared genera - 48 39 28 50
属相似性系数 Similarity index of genera - 0.52 0.53 0.52 0.66
共有种数 No. of shared species - 87 37 28 104
种相似性系数 Similarity index of species - 0.31 0.18 0.21 0.51
    ∗此两个地区为藓类区系研究数据ꎬ因此比较时仅涉及重庆市主城区的藓类数据ꎮ
∗Comparison only including moss flora of these two areas due to lack of liverwort flora data.
971  第 2期                            刘 艳等: 重庆市主城区苔藓植物区系研究
的 10􀆰 19%ꎬ 主要分布在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
区、 部分校园和公园内ꎮ
4  讨论
重庆市主城区位于长江与嘉陵江交汇的河谷地
带ꎬ 环境异质性高ꎬ 水热条件优越ꎮ 湿润的气候条
件和复杂的丘陵地形为苔藓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
的条件ꎮ 通过对重庆市主城区苔藓植物调查研究ꎬ
共鉴定出苔藓植物 34 科 65 属 206 种(含苔类 13
科 14属 25 种ꎬ 藓类 21 科 51 属 181 种ꎬ 重庆市
新记录 80 种)ꎻ 重庆市主城区苔藓植物区系成分
以北温带和东亚成分为主(63􀆰 16%)并具有较高的
中国特有成分(12􀆰 87%)ꎬ 此研究结果丰富了重庆
市苔藓植物区系资料ꎮ
通过与其它地区比较ꎬ 发现重庆市主城区苔藓
植物区系在属、 种水平上与其地理距离较近的区县
相似性较低ꎬ 而与较远的杭州市区相似性较高(表
2)ꎮ 这可能是由于重庆市主城区与杭州市区[18]处
于相同纬度ꎬ 且苔藓植物采集点多以城市人工环境
为主ꎻ 而渝东南地区[3]、 重庆南川区金佛山[1]和
武隆县[2]苔藓植物采集点则主要以自然保护区和
森林公园等原生态环境为主ꎬ 也反映出重庆市苔藓
植物区系的多样性ꎮ
重庆市位于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
地带ꎬ 生物区系起源古老ꎮ 其中ꎬ 渝东南的武陵山
区和渝东北的大巴山区是被«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
行动计划(2011-2030年)»列入我国生物多样性优
先保护的区域之一ꎻ 南川区金佛山及其邻近地区是
苔藓植物东亚特有属和中国特有属的分布中心之
一[1ꎬ19]ꎮ 因此ꎬ 开展重庆市苔藓植物多样性研究对
于理解我国苔藓植物区系起源具有重要科学价值ꎮ
目前ꎬ 对于重庆市苔藓植物区系的研究资料相对匮
乏ꎬ 希望今后有更多更深入的研究ꎮ
参考文献:
[ 1 ]   胡晓云ꎬ 吴鹏程. 四川金佛山藓类植物区系的研究
[J] . 植物分类学报ꎬ 1991ꎬ 29(4): 315-334.
[ 2 ]   Jia Yꎬ Wu PCꎬ Wang MZ. Studies on the bryo ̄
phytes of Sichuanꎬ Southwest ChinaⅠ. Moss flora
of Wulong[J] . Cheniaꎬ 1999(6): 97-103.
[ 3 ]   何林. 渝东南地区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D] . 贵
阳: 贵州大学ꎬ 2005.
[ 4 ]   高谦. 中国苔藓志: 第 1卷[M] . 北京: 科学出版社ꎬ
1994: 1-368.
[ 5 ]   高谦. 中国苔藓志: 第 2卷[M] . 北京: 科学出版社ꎬ
1996: 1-293.
[ 6 ]   黎兴江. 中国苔藓志: 第 3 卷[M] . 北京: 科学出版
社ꎬ 2000: 1-157.
[ 7 ]   黎兴江. 中国苔藓志: 第 4 卷[M] . 北京: 科学出版
社ꎬ 2006: 1-263.
[ 8 ]   胡人亮ꎬ 王幼芳. 中国苔藓志: 第 7 卷[M] . 北京:
科学出版社ꎬ 2005: 1-288.
[ 9 ]   吴鹏程. 中国苔藓志: 第 6 卷[M] . 北京: 科学出版
社ꎬ 2002: 1-290.
[10]   吴鹏程ꎬ 贾渝. 中国苔藓志: 第 8 卷[M] . 北京: 科
学出版社ꎬ 2004: 1-482.
[11]   吴鹏程ꎬ 贾渝. 中国苔藓志: 第 5 卷[M] . 北京: 科
学出版社ꎬ 2011: 1-493.
[12]   向波. 重庆市气候概况 [ EB / OL] . http: / / www.
cqmb􀆰gov􀆰cn / ecms / qixiangfuwu/ qhzk / 2008 ̄12 ̄29 /
317􀆰htmlꎬ 2008 ̄12 ̄29.
[13]   重庆市统计局. 重庆统计年鉴[M] . 北京: 中国统计
出版社ꎬ 2013: 1-577.
[14]   皮春燕ꎬ 刘艳. 重庆主城区住宅小区苔藓组成与多
样性[J] . 生物多样性ꎬ 2014ꎬ 22(5): 583-588.
[15]   高谦ꎬ 吴玉环. 中国苔纲和角苔纲植物属志[M] . 北
京: 科学出版社ꎬ 2010: 1-636.
[16]   马克平ꎬ 高贤明ꎬ 于顺利. 东灵山地区植物区系的基
本特征与若干山区植物区系的关系[J] . 植物研究ꎬ
1995ꎬ 15(4): 501-515.
[17]   吴征镒. 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J] . 云南植
物研究ꎬ 1991ꎬ 13(S4): 1-139.
[18]   刘艳ꎬ 曹同ꎬ 王剑. 杭州市区苔藓植物区系初报[J]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ꎬ 2007ꎬ 36(2):
82-89.
[19]   吴鹏程ꎬ 贾渝. 中国苔藓植物的地理分区及分布类
型[J] .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ꎬ 2006ꎬ 15(1): 1-8.
081 植 物 科 学 学 报 第 33卷 
附录: 重庆市主城区苔藓植物名录
一、 指叶苔科 Lepidoziaceae
1. 三裂鞭苔 Bazzania tridens (Reinw.ꎬ Blume & Nees) Trevis. 采集地点: 1、 15ꎮ 石生ꎮ
二、 护蒴苔科 Calypogeaceae
2. 刺叶护蒴苔 Calypogeia arguta Nees & Mont. ex Nees 采集地点: 1、 2ꎮ 土生、 石生ꎮ
3. 护蒴苔 C. fissa (L.) Raddi采集地点: 15ꎮ 土生、 石生ꎮ
三、 大萼苔科 Cephaloziaceae
4. 毛口大萼苔 Cephalozia lacinulata (J􀆰B. Jack ex Gottsche & Rabenh.) Spruce采集地点: 1、 2、 15ꎮ 土生、 石生ꎮ
四、 叶苔科 Jungermanniaceae
  ●5. 深绿叶苔 Jungermannia atrovirens Dumort. 采集地点: 2、 15ꎮ 土生、 石生ꎮ
  ●6. 矮细叶苔 J. pumila With. 采集地点: 1、 2、 9、 15ꎮ 土生、 石生ꎮ
五、 地萼苔科 Geocalycaceae
7. 双齿裂萼苔 Chiloscyphus latifolius (Nees) J􀆰 J. Engel & R􀆰M. Schust. 采集地点: 5、 15ꎮ 土生、 石生ꎮ
8. 芽胞裂萼苔 C. minor (Nees) J􀆰 J. Engel & R􀆰M. Schust. 采集地点: 2~4、 8、 10~17、 20ꎮ 树生、 石生、 土生ꎮ
  ●9. 异叶裂萼苔 C. profundus (Nees) J􀆰 J. Engel & R􀆰M. Schust. 采集地点: 2、 14、 15ꎮ 石生ꎮ
10. 四齿异萼苔 Heteroscyphus argutus (Nees) Schiffn. 采集地点: 2、 4、 9、 10ꎮ 土生、 石生ꎮ
11. 南亚异萼苔 H. zollingeri (Gottsche) Schiffn. 采集地点: 2、 4、 6、 9、 15ꎮ 石生、 土生ꎮ
六、 溪苔科 Pelliaceae
  ●12. 溪苔 Pellia epiphylla (L.) Corda 采集地点: 15ꎮ 石生ꎮ
七、 带叶苔科 Pallaviciniaceae
13. 多形带叶苔 Pallavicinia ambigua (Mitt.) Stephani 采集地点: 15ꎮ 石生ꎮ
14. 长刺带叶苔 P. subciliata (Austin) Stephani 采集地点: 2、 15ꎮ 石生ꎮ
八、 绿片苔科 Aneuraceae
●▲15. 绿片苔 Aneura pinguis (L.) Dumort. 采集地点: 1~3、 5~7、 11~17、 21、 22、 24、 26、 27ꎮ 土生ꎮ
九、 魏氏苔科Wiesnerellaceae
  ●16. 裸柄魏氏苔 Wiesnerella denudata (Mitt.) Stephani 采集地点: 7ꎮ 土生ꎮ
十、 蛇苔科 Conocephalaceae
17. 蛇苔 Conocephalum conicum (L.) Dumort 采集地点: 1、 2ꎮ 石生ꎮ
18. 小蛇苔 C. japonicum (Thunb.) Grolle 采集地点: 3、 15ꎮ 土生、 石生ꎮ
十一、 瘤冠苔科 Aytoniaceae
●▲19. 石地钱 Reboulia hemisphaerica (L.) Raddi 采集地点: 1、 2、 4~6、 8~17、 19、 22、 23、 26、 27ꎮ 石生、 土生ꎮ
十二、 地钱科 Marchantiaceae
●▲20. 楔瓣地钱 Marchantia emarginata Reinw.ꎬ Blume & Nees采集地点: 1、 4、 9ꎮ 土生ꎮ
●▲21. 粗裂地钱 M. paleacea Bertol. 采集地点: 3、 12、 27ꎮ 土生ꎮ
●▲22. 地钱 M. polymorpha L. 采集地点: 3、 10、 17、 25、 27ꎮ 土生、 石生ꎮ
十三、 钱苔科 Ricciaceae
●▲23. 叉钱苔 Riccia fluitans L. 土生ꎮ
  ●24. 钱苔 R. glauca L. 采集地点: 17ꎮ 土生ꎮ
  ●25. 稀枝钱苔 R. huebeneriana Lindenb. 采集地点: 2、 17ꎮ 土生ꎮ
十四、 牛毛藓科 Ditrichaceae
  ▲26. 黄牛毛藓 Ditrichum pallidum (Hedw.) Hampe采集地点: 1~3、 6、 9、 12、 15、 16、 27ꎮ 土生ꎮ
27. 细叶牛毛藓 D. pusillum (Hedw.) Hampe采集地点: 2、 17、 27ꎮ 土生ꎮ
十五、 曲尾藓科 Dicranaceae
  ●28. 长叶曲柄藓 Campylopus atrovirens De Not. 采集地点: 1、 15ꎮ 土生ꎮ
  ●29. 卷叶曲柄藓 C. ericoides (Griff.) A. Jaeger 采集地点: 15ꎮ 石生ꎮ
  ●30. 曲柄藓 C. flexuosus (Hedw.) Brid. 采集地点: 1~3、 14~16、 27ꎮ 石生、 土生ꎮ
31. 日本曲柄藓 C. japonicus Broth. 采集地点: 6ꎮ 石生ꎮ
  ●32. 车氏曲柄藓 C. zollingerianus (Müll. Hal.) Bosch & Sande Lac. 采集地点: 2ꎮ 石生ꎮ
  ●33. 偏叶小曲尾藓 Dicranella subulata (Hedw.) Schimp. 采集地点: 2ꎮ 土生ꎮ
  ▲34. 变形小曲尾藓 D. varia (Hedw.) Schimp. 土生ꎮ
181  第 2期                            刘 艳等: 重庆市主城区苔藓植物区系研究
  ●35. 硬叶拟白发藓 Paraleucobryum enerve (Thed.) Loeske 采集地点: 15、 16ꎮ 树生ꎮ
36. P. schwarzii (Schimp.) C. Gao & Vitt 采集地点: 1ꎮ 石生ꎮ
十六、 白发藓科 Leucobryaceae
  ●37. 白发藓 Leucobryum glaucum (Hedw.) Ångstr. 采集地点: 1、 2、 15、 27ꎮ 树生、 石生ꎮ
38. 桧叶白发藓 L. juniperoideum (Brid.) Müll. Hal. 采集地点: 1、 2、 7、 9、 10、 14、 15、 17ꎮ 树生、 石生ꎮ
十七、 凤尾藓科 Fissidentaceae
  ▲39. 小凤尾藓 Fissidens bryoides Hedw. 采集地点: 1、 3~12、 15~20、 22、 24、 26、 27ꎮ 石生、 土生ꎮ
  ●40. 锡兰凤尾藓 F. ceylonensis Dozy & Molk. 采集地点: 3、 16ꎮ 土生ꎮ
  ▲41. 卷叶凤尾藓 F. cristatus Wilson & Mitt. 采集地点: 1、 2、 11、 15~17ꎮ 土生、 石生ꎮ
42. 黄边凤尾藓 F. geppii M. Fleisch. 采集地点: 10、 13ꎮ 石生ꎮ
  ★43. 短柄凤尾藓 F. subsessilis P􀆰C. Chen采集地点: 21ꎮ 石生ꎮ
44. 鳞叶凤尾藓 F. taxifolius Hedw. 采集地点: 2~4、 6、 11、 17、 23ꎮ 石生ꎮ
45. 南京凤尾藓 F. teysmannianus Dozy & Molk. 采集地点: 22ꎮ 土生ꎮ
十八、 丛藓科 Pottiaceae
●▲46. 卷叶扭口藓 Barbula amplexifolia (Mitt.) A. Jaeger 土生ꎮ
  ▲47. 硬叶对齿藓 Didymodon rigidulus Hedw. 采集地点: 7、 16、 19、 26ꎮ 石生、 土生ꎮ
★●48. 长尖扭口藓 D. ditrichoides X􀆰J. Li & S. He 采集地点: 15、 16、 19、 20、 24、 27ꎮ 石生、 土生ꎮ
  ★49. 剑叶对齿藓 D. rufidulus (Müll. Hal.) Broth. 采集地点: 1、 19、 20、 26ꎮ 石生、 土生ꎮ
50. 土生对齿藓 D. vinealis (Brid.) R􀆰H. Zander 采集地点: 2、 19、 24、 27ꎮ 石生、 土生ꎮ
●▲51. 铜绿净口藓 Gymnostomum aeruginosum Sm. 采集地点: 1~3、 5、 7、 8、 10、 11、 15、 18、 19、 26ꎮ 石生ꎮ
  ▲52. 净口藓 G. calcareum Nees & Hornsch. 采集地点: 3、 5、 16、 17、 19、 22ꎮ 石生、 土生ꎮ
●▲53. 南亚石灰藓 Hydrogonium consanguineum (Thwaites & Mitt.) Hilp. 采集地点: 4、 6、 9、 26ꎮ 石生、 土生ꎮ
●▲54. 疣叶石灰藓 H. gangeticum (Müll. Hal.) P􀆰C. Chen. 土生ꎮ
★●▲55. 大叶石灰藓 H. majusculum (Müll. Hal.) P􀆰C. Chen 采集地点: 2~5、 7、 9、 16、 22ꎮ 石生、 土生ꎮ
  ▲56. 钩喙净口藓 Hymenostylium recurvirostrum (Hedw.) Dixon 采集地点: 20、 21、 26ꎮ 石生、 土生ꎮ
  ●57. H. recurvirostrum var. insigne (Dixon) E􀆰B. Bartram采集地点: 3、 7ꎮ 土生ꎮ
58. 卷叶湿地藓 Hyophila involuta (Hook.) A. Jaeger 采集地点: 1、 7、 9、 10、 15、 19、 24ꎮ 石生ꎮ
  ●59. 湿地藓 H. javanica (Nees & Blume) Brid. 采集地点: 18~20、 27ꎮ 石生ꎮ
  ▲60. 花状湿地藓 H. nymaniana (M. Fleisch.) M. Menzel 采集地点: 8ꎮ 石生ꎮ
  ▲61. 芽胞湿地藓 H. propagulifera Broth. 采集地点: 1、 2、 7、 9、 10、 16、 18~21、 26ꎮ 石生ꎮ
★●62. 四川湿地藓 H. setschwanica (Broth.) Hilp. ex P􀆰C. Chen 采集地点: 17ꎮ 石生ꎮ
  ●63. 匙叶湿地藓 H. spathulata (Harv.) A. Jaeger 采集地点: 9、 11、 17、 19ꎮ 石生ꎮ
64. 侧出藓 Pleurochaete squarrosa (Brid.) Lindb. 采集地点: 3ꎮ 土生ꎮ
  ▲65. 反扭藓 Timmiella anomala (Bruch & Schimp.) Limpr. 采集地点: 1、 5、 6、 9~11、 15、 17、 21、 24、 26ꎮ 土生、 石生ꎮ
★▲66. 小反扭藓 T. diminuta (Müll. Hal.) P􀆰C. Chen 采集地点: 1、 2、 4、 13、 14、 16、 19、 22、 27ꎮ 石生ꎮ
  ▲67. 毛口藓 Trichostomum brachydontium Bruch 采集地点: 1、 3、 6、 8、 12、 15、 17、 21、 27ꎮ 石生、 土生ꎮ
  ●68. 皱叶毛口藓 T. crispulum Bruch 采集地点: 3、 4、 27ꎮ 土生ꎮ
★●69. 卷叶毛口藓 T. hattorianum B􀆰C. Tan & Z. Iwats. 采集地点: 3、 27ꎮ 土生ꎮ
  ▲70. 平叶毛口藓 T. planifolium (Dixon) R􀆰H. Zander采集地点: 1、 9、 16~20、 27ꎮ 石生、 土生ꎮ
71. 阔叶毛口藓 T. platyphyllum (Broth. ex Iisiba) P􀆰C. Chen 采集地点: 3、 11、 17ꎮ 石生、 土生ꎮ
★●72. 舌叶毛口藓 T. sinochenii Redf. & B􀆰C. Tan 采集地点: 23ꎮ 石生ꎮ
  ▲73. 波边毛口藓 T. tenuirostre (Hook. & Taylor) Lindb. 土生ꎮ
★●▲74. 芒尖毛口藓 T. zanderi Redf. & B􀆰C. Tan采集地点: 1、 3、 26、 27ꎮ 石生ꎮ
  ●75. 缺齿小石藓 Weissia edentula Mitt. 采集地点: 17、 27ꎮ 石生、 土生ꎮ
●▲76. 东亚小石藓 W. exserta (Broth.) P􀆰C. Chen 采集地点: 12ꎮ 土生ꎮ
●▲77. 皱叶小石藓 W. longifolia Mitt. 采集地点: 15、 16、 19、 20、 27ꎮ 石生、 土生ꎮ
十九、 缩叶藓科 Ptychomitriaceae
  ●78. 齿边缩叶藓 Ptychomitrium dentatum (Mitt.) A. Jaeger 采集地点: 19ꎮ 石生ꎮ
二十、 葫芦藓科 Funariaceae
  ▲79. 狭叶葫芦藓 Funaria attenuata (Dicks.) Lindb. 采集地点: 3、 6、 10、 16、 27ꎮ 土生ꎮ
  ▲80. 葫芦藓 F. hygrometrica Hedw. 采集地点: 1~3、 6、 8~11、 14~17、 19、 20、 22、 24、 27ꎮ 石生、 土生ꎮ
●▲81. 狭叶立碗藓 Physcomitrium coorgense Broth. 采集地点: 3、 7、 9、 12、 15ꎮ 石生、 土生ꎮ
281 植 物 科 学 学 报 第 33卷 
  ★82. 江岸立碗藓 P. courtoisii Paris & Broth. 采集地点: 12、 27ꎮ 土生ꎮ
83. 立碗藓 P. sphaericum (C􀆰F. Ludw.) Fürnr. 采集地点: 27ꎮ 土生ꎮ
二十一、 真藓科 Bryaceae
  ▲84. 纤枝短月藓 Brachymenium exile (Dozy & Molk.) Bosch & Sande Lac. 采集地点: 1、 7、 9、 14~16、 18、 19、 22、 23、 25~27ꎮ
石生、 树生ꎮ
●▲85. 狭网真藓 Bryum algovicum Sendtn. ex Müll. Hal. 土生ꎮ
●▲86. 毛状真藓 B. apiculatum Schwägr. 土生ꎮ
  ▲87. 真藓 B. argenteum Hedw. 采集地点: 1~3、 5、 7、 12、 15~17、 19、 20、 22、 26、 27ꎮ 土生ꎮ
88. 比拉真藓 B. billarderi Schwägr. 采集地点: 8、 12、 13、 27ꎮ 土生、 石生ꎮ
  ●89. 卵蒴真藓 B. blindii Bruch & Schimp. 采集地点: 15ꎮ 石生ꎮ
  ▲90. 丛生真藓 B. caespiticium Hedw. 采集地点: 1、 3、 9、 12、 19、 20、 27ꎮ 土生、 石生ꎮ
●▲91. 卵叶真藓 B. calophyllum R. Br. 土生ꎮ
92. 细叶真藓 B. capillare Hedw. 采集地点: 2、 3、 8、 11、 15、 16、 19、 24、 27ꎮ 土生ꎮ
93. 柔叶真藓 B. cellulare Hook. 采集地点: 16、 17ꎮ 土生ꎮ
●▲94. 双色真藓 B. dichotomum Hedw. 采集地点: 12、 20、 27ꎮ 土生ꎮ
  ●95. 宽叶真藓 B. funkii Schwägr. 采集地点: 2、 24ꎮ 石生ꎮ
●▲96. 刺叶真藓 B. lonchocaulon Müll. Hal. 采集地点: 3、 12、 27ꎮ 土生ꎮ
  ▲97. 灰黄真藓 B. pallens Sw. 采集地点: 9、 17、 19、 26ꎮ 土生ꎮ
  ▲98. 黄色真藓 B. pallescens Schleich. ex Schwägr. 采集地点: 3、 10、 12、 15~20、 27ꎮ 石生、 土生ꎮ
  ▲99. 拟三列真藓 B. pseudotriquetrum (Hedw.) G. Gaertn.ꎬ B. Mey. & Scherb. 采集地点: 21、 27ꎮ 石生ꎮ
●▲100. 拟大叶真藓 B. salakense Cardot 土生ꎮ
  ●101. 小叶藓 Epipterygium tozeri (Grev.) Lindb. 采集地点: 1、 3、 4、 6、 27ꎮ 土生ꎮ
●▲102. 泛生丝瓜藓 Pohlia cruda (Hedw.) Lindb. 采集地点: 3、 6、 14、 27ꎮ 土生ꎮ
  ▲103. 丝瓜藓 P. elongata Hedw. 采集地点: 2ꎮ 土生ꎮ
  ●104. 黄丝瓜藓 P. nutans (Hedw.) Lindb. 采集地点: 3、 15ꎮ 石生、 土生ꎮ
●▲105. 大丝瓜藓 P. sphagnicola (Bruch & Schimp.) Broth. 土生ꎮ
二十二、 提灯藓科 Mniaceae
  ●106. 异叶提灯藓 Mnium heterophyllum (Hook.) Schwägr. 采集地点: 15ꎮ 石生ꎮ
  ▲107. 尖叶匐灯藓 Plagiomnium acutum (Lindb.) T􀆰J. Kop. 采集地点: 1、 3、 8、 9、 11、 13、 14ꎮ 土生、 石生ꎮ
108. 日本匐灯藓 P. japonicum (Lindb.) T􀆰J. Kop. 采集地点: 3、 11、 17ꎮ 土生ꎮ
109. 侧枝匐灯藓 P. maximoviczii (Lindb.) T􀆰J. Kop. 采集地点: 2、 9、 15、 17ꎮ 石生ꎮ
●▲110. 多蒴匐灯藓 P. medium (Bruch & Schimp.) T􀆰J. Kop. 采集地点: 4~6、 10、 11、 22ꎮ 土生、 石生ꎮ
111. 大叶匐灯藓 P. succulentum (Mitt.) T􀆰J. Kop. 采集地点: 22ꎮ 土生ꎮ
112. 疣灯藓 Trachycystis microphylla (Dozy & Molk.) Lindb. 采集地点: 2、 10、 14、 15、 17ꎮ 树生、 石生、 土生ꎮ
二十三、 珠藓科 Bartramiaceae
  ●113. 密叶泽藓 Philonotis hastata (Duby) Wijk & Margad. 采集地点: 12ꎮ 土生ꎮ
●▲114. 柔叶泽藓 P. mollis (Dozy & Molk.) Mitt. 采集地点: 3、 12、 27ꎮ 土生ꎮ
●▲115. 细叶泽藓 P. thwaitesii Mitt. 采集地点: 3、 9、 12、 15、 27ꎮ 石生、 土生ꎮ
116. 东亚泽藓 P. turneriana (Schwägr.) Mitt. 采集地点: 3、 25、 27ꎮ 土生ꎮ
二十四、 卷柏藓科 Racopilaceae
  ▲117. 毛尖卷柏藓 Racopilum aristatum Mitt. 采集地点: 1~4、 6、 7、 9~11、 13~15、 17~20、 22、 26ꎮ 石生ꎮ
二十五、 鳞藓科 Theliaceae
★●118. 大粗疣藓 Fauriella robustiuscula Broth. 采集地点: 15ꎮ 石生ꎮ
二十六、 牛舌藓科 Anomodontaceae
119. 羊角藓 Herpetineuron toccoae (Sull. & Lesq.) Cardot 采集地点: 27ꎮ 树生ꎮ
二十七、 羽藓科 Thuidiaceae
  ▲120. 狭叶麻羽藓 Claopodium aciculum (Broth.) Broth. 采集地点: 1、 9、 11、 15、 17、 25、 27ꎮ 石生、 土生ꎮ
121. 大麻羽藓 C. assurgens (Sull. & Lesq.) Cardot 采集地点: 10、 15ꎮ 土生ꎮ
  ▲122. 细麻羽藓 C. gracillimum (Cardot & Thér.) Nog. 土生ꎮ
  ▲123. 狭叶小羽藓 Haplocladium angustifolium (Hampe & Müll. Hal.) Broth. 采集地点: 1~4、 6~8、 11、 13、 16~20、 23~27ꎮ 树生、
土生、 石生ꎮ
  ▲124. 细叶小羽藓 H. microphyllum (Hedw.) Broth. 采集地点: 1~7、 9~16、 19~22、 24、 26、 27ꎮ 树生、 土生、 石生ꎮ
381  第 2期                            刘 艳等: 重庆市主城区苔藓植物区系研究
●▲125. 东亚小羽藓 H. strictulum (Cardot) Reimers采集地点: 1、 2、 4、 6、 11、 16、 19~21、 26ꎮ 石生、 土生、 树生ꎮ
126. 绿羽藓 Thuidium assimile (Mitt.) A. Jaeger采集地点: 15ꎮ 石生ꎮ
127. 大羽藓 T. cymbifolium (Dozy & Molk.) Dozy & Molk. 采集地点: 7、 17ꎮ 石生ꎮ
128. 短肋羽藓 T. kanedae Sakurai采集地点: 27ꎮ 石生ꎮ
129. 灰羽藓 T. pristocalyx (Müll. Hal.) A. Jaeger 采集地点: 15ꎮ 石生ꎮ
二十八、 柳叶藓科 Amblystegiaceae
●▲130. 柳叶藓 Amblystegium serpens var. juratzkanum (Schimp.) Rau & Herv. 石生ꎮ
●▲131. 多姿柳叶藓 A. varium (Hedw.) Lindb. 石生ꎮ
  ●132. 细湿藓 Campylium hispidulum (Brid.) Mitt. 采集地点: 15ꎮ 石生ꎮ
二十九、 青藓科 Brachytheciaceae
★▲133. 勃氏青藓 Brachythecium brotheri Paris采集地点: 1~4、 11、 24、 26ꎮ 石生、 土生ꎮ
134. 多褶青藓 B. buchananii (Hook.) A. Jaeger采集地点: 2、 3、 8、 17、 26、 27ꎮ 石生、 土生ꎮ
★▲135. 多枝青藓 B. fasciculirameum Müll. Hal. 采集地点: 1、 5、 6、 15、 27ꎮ 石生、 土生ꎮ
  ▲136. 石地青藓 B. glareosum (Bruch ex Spruce) Schimp. 采集地点: 15ꎮ 石生ꎮ
  ▲137. 粗枝青藓 B. helminthocladum Broth. & Paris 土生ꎮ
●▲138. 皱叶青藓 B. kuroishicum Besch. 土生ꎮ
  ▲139. 柔叶青藓 B. moriense Besch. 采集地点: 1~4、 6、 7、 11、 13、 16ꎮ 石生、 土生ꎮ
140. 野口青藓 B. noguchii Takaki 采集地点: 2、 3、 10ꎮ 石生ꎮ
141. 悬垂青藓 B. pendulum Takaki 采集地点: 3、 24ꎮ 树生ꎮ
  ★142. 小青藓 B. perminusculum Müll. Hal. 采集地点: 3ꎮ 土生ꎮ
143. 毛尖青藓 B. piligerum Cardot 采集地点: 15、 17ꎮ 石生ꎮ
★●144. 扁枝青藓 B. planiusculum Müll. Hal. 采集地点: 27ꎮ 土生ꎮ
  ▲145. 羽枝青藓 B. plumosum (Hedw.) B􀆰S􀆰G 采集地点: 2~4、 9、 15、 26ꎮ 土生、 石生ꎮ
  ▲146. 长肋青藓 B. populeum (Hedw.) Schimp. 采集地点: 14ꎮ 石生ꎮ
  ▲147. 匐枝青藓 B. procumbens (Mitt.) A. Jaeger 采集地点: 5、 14、 15、 21、 24、 27ꎮ 石生ꎮ
●▲148. 青藓 B. pulchellum Broth. & Paris采集地点: 1、 17、 19、 24ꎮ 石生ꎮ
  ▲149. 弯叶青藓 B. reflexum (Starke) Schimp. 采集地点: 9、 14、 15、 19、 20、 26ꎮ 石生、 土生ꎮ
150. 长叶青藓 B. rotaeanum De Not. 采集地点: 6、 7、 19ꎮ 土生、 石生ꎮ
  ▲151. 卵叶青藓 B. rutabulum (Hedw.) Schimp. 采集地点: 1、 14、 17ꎮ 土生ꎮ
  ▲152. 林地青藓 B. starkei (Brid.) Schimp. 土生ꎮ
★●▲153. 亚灰白青藓 B. subalbicans Broth. 采集地点: 4ꎮ 石生ꎮ
154. 短尖美喙藓 Eurhynchium angustirete (Broth.) T􀆰J. Kop. 采集地点: 11、 13、 14ꎮ 土生、 石生ꎮ
  ●155. 树状美喙藓 E. arbuscula Broth. 采集地点: 4ꎮ 石生ꎮ
  ▲156. 尖叶美喙藓 E. eustegium (Besch.) Dixon采集地点: 1~4、 6、 7、 10、 12、 14、 16、 19、 21、 25~27ꎮ 石生、 土生ꎮ
  ●157. 宽叶美喙藓 E. hians (Hedw.) Sande Lac. 采集地点: 8、 15、 24、 27ꎮ 石生ꎮ
  ▲158. 扭尖美喙藓 E. kirishimense Takaki 土生ꎮ
  ▲159. 疏网美喙藓 E. laxirete Broth. 采集地点: 8、 17、 27ꎮ 石生ꎮ
  ★160. 羽枝美喙藓 E. longirameum (Müll. Hal.) Y􀆰F. Wang & R􀆰L􀆰Hu采集地点: 2ꎮ 石生ꎮ
  ▲161. 密叶美喙藓 E. savatieri Schimp. ex Besch. 采集地点: 4、 6~11、 14、 17、 19~24、 27ꎮ 土生、 石生ꎮ
162. 斜枝长喙藓 Rhynchostegium inclinatum (Mitt.) A. Jaeger采集地点: 2ꎮ 石生ꎮ
  ★163. 匐枝长喙藓 R. serpenticaule (Müll. Hal.) Broth. 采集地点: 15ꎮ 石生ꎮ
  ★164. 美丽长喙藓 R. subspeciosum (Müll. Hal.) Müll. Hal. 采集地点: 15ꎮ 土生ꎮ
三十、 绢藓科 Entodontaceae
★●165. 亮叶绢藓 Entodon aeruginosus Müll. Hal. 采集地点: 6ꎮ 石生ꎮ
166. 绢藓 E. cladorrhizans (Hedw.) Müll. Hal. 采集地点: 4、 8ꎮ 石生ꎮ
  ●167. 密叶绢藓 E. compressus (Hedw.) Müll. Hal. 采集地点: 14、 17、 19、 20ꎮ 树生ꎮ
★●168. 长帽绢藓 E. dolichocucullatus S. Okamura 采集地点: 2、 15ꎮ 石生ꎮ
169. 细绢藓 E. giraldii Müll. Hal. 采集地点: 13、 17、 19ꎮ 树生ꎮ
170. 深绿绢藓 E. luridus (Griff.) A. Jaeger 采集地点: 8、 9、 23ꎮ 石生ꎮ
171. 长柄绢藓 E. macropodus (Hedw.) Müll. Hal. 采集地点: 14、 15、 17、 24、 27ꎮ 石生ꎮ
★●172. 短柄绢藓 E. micropodus Besch. 采集地点: 9ꎮ 石生ꎮ
173. 钝叶绢藓 E. obtusatus Broth. 采集地点: 13、 17ꎮ 石生ꎮ
481 植 物 科 学 学 报 第 33卷 
  ●174. 横生绢藓 E. prorepens (Mitt.) A. Jaeger 采集地点: 9、 11、 15、 17、 26ꎮ 石生ꎮ
  ●175. 娇美绢藓 E. pulchellus (Griff.) A. Jaeger 采集地点: 6、 22ꎮ 石生ꎮ
  ▲176. 亚美绢藓 E. sullivantii (Müll. Hal.) Lindb. 采集地点: 7、 11、 16、 17、 27ꎮ 树生、 石生ꎮ
  ▲177. 绿叶绢藓 E. viridulus Cardot 采集地点: 5、 6、 11、 22、 26ꎮ 石生ꎮ
三十一、 棉藓科 Plagiotheciaceae
  ●178. 棉藓 Plagiothecium denticulatum (Hedw.) Schimp. 采集地点: 15ꎮ 石生ꎮ
179. 直叶棉藓 P. euryphyllum (Cardot & Thér.) Z. Iwats. 采集地点: 15ꎮ 石生ꎮ
三十二、 锦藓科 Sematophyllaceae
  ●180. 弯叶小锦藓 Brotherella falcata (Dozy et Molk.) M. Fleisch. 采集地点: 11、 20ꎮ 树生ꎮ
181. 东亚小锦藓 B. fauriei (Besch. ex Cardot) Broth. 采集地点: 8、 15、 17ꎮ 树生ꎮ
182. 南方小锦藓 B. henonii (Duby) M. Fleisch. 采集地点: 2ꎮ 树生ꎮ
183. 垂蒴小锦藓 B. nictans (Mitt.) Broth. 采集地点: 2ꎮ 树生ꎮ
  ▲184. 橙色锦藓 Sematophyllum phoeniceum (Müll. Hal.) M. Fleisch. 采集地点: 1~3、 5~7、 9~11、 13、 15~17、 19、 20、 25、 26ꎮ
树生ꎮ
  ●185. 矮锦藓 S. subhumile (Müll. Hal.) M. Fleisch. 采集地点: 3、 14ꎮ 树生ꎮ
三十三、 灰藓科 Hypnaceae
186. 美灰藓 Eurohypnum leptothallum (Müll. Hal.) Ando采集地点: 20ꎮ 石生ꎮ
187. 明角长灰藓 Herzogiella striatella (Brid.) Z. Iwats. 采集地点: 15ꎮ 石生ꎮ
  ▲188. 东亚毛灰藓 Homomallium connexum (Cardot) Broth. 采集地点: 2、 6、 9~11、 13、 14、 16、 17ꎮ 石生ꎮ
189. 毛灰藓 H. incurvatum (Schrad. ex Brid.) Loeske 采集地点: 26ꎮ 石生ꎮ
  ●190. 贴生毛灰藓 H. japonico ̄adnatum (Broth.) Broth. 采集地点: 2ꎮ 石生ꎮ
191. 南亚毛灰藓 H. simlaense (Mitt.) Broth. 采集地点: 2、 6、 16、 17、 23ꎮ 石生ꎮ
192. 钙生灰藓 Hypnum calcicolum Ando 采集地点: 3ꎮ 石生ꎮ
193. 尖叶灰藓 H. callichroum Brid. 采集地点: 4ꎮ 石生ꎮ
  ▲194. 多蒴灰藓 H. fertile Sendtn. 采集地点: 6、 15、 27ꎮ 石生、 土生ꎮ
195. 弯叶灰藓 H. hamulosum Schimp. 采集地点: 17、 18ꎮ 土生ꎮ
196. 大灰藓 H. plumaeforme Wilson采集地点: 1~3、 13、 17、 21、 27ꎮ 土生ꎮ
197. 卷叶灰藓 H. revolutum (Mitt.) Lindb. 采集地点: 12、 15、 27ꎮ 土生ꎮ
198. 东亚拟鳞叶藓 Pseudotaxiphyllum pohliaecarpum (Sull. & Lesq.) Z. Iwats. 采集地点: 1、 2、 5、 10、 13、 15、 16ꎮ 石生、 土生ꎮ
199. 东亚金灰藓 Pylaisiella brotheri (Besch.) Z. Iwats. & Nog . 采集地点: 15、 17、 27ꎮ 树生ꎮ
  ●200. 大金灰藓 P. robusta (Broth. & Paris) C. Gao & G􀆰C. Zhang采集地点: 17ꎮ 石生ꎮ
  ▲201. 细尖鳞叶藓 Taxiphyllum aomoriense (Besch.) Z. Iwats. 采集地点: 10、 12、 22ꎮ 土生、 石生ꎮ
  ▲202. 陕西鳞叶藓 T. giraldii (Müll. Hal.) M. Fleisch. 采集地点: 4、 6、 7、 11、 17、 20、 26、 27ꎮ 土生ꎮ
  ●203. 钝头鳞叶藓 T. subarcuatum (Broth.) Z. Iwats. 采集地点: 10ꎮ 土生ꎮ
  ▲204. 鳞叶藓 T. taxirameum (Mitt.) M. Fleisch. 采集地点: 1~3、 5~11、 13~24、 26、 27ꎮ 土生、 石生ꎮ
三十四、 金发藓科 Polytrichaceae
205. 小胞仙鹤藓 Atrichum rhystophyllum (Müll. Hal.) Paris采集地点: 1、 2、 15ꎮ 土生ꎮ
206. 东亚小金发藓 Pogonatum inflexum (Lindb.) Sande Lac. 采集地点: 15ꎮ 土生ꎮ
注: 本名录的苔类按 Grolle(1983)的系统排列ꎬ 藓类科的顺序按陈邦杰等(1963ꎬ 1978)的系统排列ꎬ 科以下的属、 种按拉丁字母顺序排
列ꎮ ★代表中国特有成分ꎻ ●代表重庆市新记录种ꎻ ▲地理分布见参考文献 14ꎮ 种名后的编号代表采集地点: 1. 南山风景区(29􀆰 55°N、
106􀆰 60°E)ꎻ 2. 歌乐山风景区(29􀆰 57°N、 106􀆰 42°E)ꎻ 3. 鸿恩寺公园(29􀆰 57°N、 106􀆰 51°E)ꎻ 4. 石门公园(29􀆰 57°N、 106􀆰 49°E)ꎻ 5. 碧
津公园(29􀆰 72°N、 106􀆰 63°E)ꎻ 6. 照母山植物园(29􀆰 62°N、 106􀆰 51°E)ꎻ 7. 大渡口公园(29􀆰 48°N、 106􀆰 48°E)ꎻ 8. 沙坪公园(29􀆰 55°N、
106􀆰 46°E)ꎻ 9. 动物园(29􀆰 50°N、 106􀆰 51°E)ꎻ 10. 北碚公园(29􀆰 83°N、 106􀆰 44°E)ꎻ 11. 花卉园(29􀆰 58°N、 106􀆰 51°E)ꎻ 12. 中央公园
(29􀆰 57°N、 106􀆰 57°E)ꎻ 13. 枇杷山公园(29􀆰 55°N、 106􀆰 56°E)ꎻ 14. 鹅岭公园(29􀆰 55°N、 106􀆰 54°E)ꎻ 15. 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9􀆰 68° ~29􀆰 87°N、 106􀆰 28° ~106􀆰 40°E)ꎻ 16. 重庆大学(29􀆰 56°N、 106􀆰 47°E)ꎻ 17. 西南大学(29􀆰 81°N、 106􀆰 41°E)ꎻ 18. 重庆师范大
学(29􀆰 56°N、 106􀆰 46°E)ꎻ 19. 四川外语学院(29􀆰 57° N、 106􀆰 44° E)ꎻ 20. 西南政法大学(29􀆰 57° N、 106􀆰 44° E)ꎻ 21. 重庆医科大学
(29􀆰 54°N、 106􀆰 50° E)ꎻ 22. 四川美术学院 (29􀆰 49° N、 106􀆰 54° E)ꎻ 23. 重庆交通大学(29􀆰 49° N、 106􀆰 57° E)ꎻ 24. 重庆理工大学
(29􀆰 51°N、 106􀆰 51°E)ꎻ 25. 重庆工商大学(29􀆰 51°N、 106􀆰 58°E)ꎻ 26. 重庆邮电大学(29􀆰 53°N、 106􀆰 61°E)ꎻ 27. 重庆大学城(29􀆰 61°N、
106􀆰 30°E)ꎮ
(责任编辑: 张 平)
581  第 2期                            刘 艳等: 重庆市主城区苔藓植物区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