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Biosynthesis of a Fluorescent Cyanobacterial Phycoerythrocyanin Holo-α Subunit in Escherichia coli

鱼腥藻PCC7120藻红蓝蛋白α亚基体内重组研究



全 文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6,24(6):493—497
Journal of Wuhan Botanical Research
鱼腥藻 PCC7120藻红蓝蛋白 13[亚基体 内重组研究
滕 吟,周 明 ,陈 芳,赵开弘
(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 430074)
摘 要:为了研究藻红蓝蛋白 o【亚基的生物合成途径,通过构建相容的4种重组质粒 pETDuet-pecA、pCOLADuet-
pecE、pCDFDuet-pecF和 pACYCDuet-hol-pcyA,将裂合酶基因pecE和pecF、血红素氧化酶基因 hol、藻蓝胆素合成酶
基因pcyA和脱辅基藻红蓝蛋白 亚基基因pecA共同转入大肠杆菌 BL21(DE3),通过色素蛋 白锌电泳和光谱检测
表明产生了生物活性的PecA.PCB。结果表明生成的色素藻胆蛋白具有藻红蓝蛋白 -亚基所特有的光谱性质和可
逆光致变色性质。而在裂合酶基因pecE和pecF不转入大肠杆菌的情况下,大肠杆菌内只有 0.1%的 PecA-PCB产
生。以上研究对藻胆蛋白生物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藻红蓝蛋白:PecA;pecE;pecF;体内重组
中图分类号 :Q7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0x(2006)06.0493-05
Biosynthesis of a Fluorescent Cyanobacterial Phycoerythrocyanin
Holo-仅Subunit in Escherichia coil
TENG Yin,ZHOU Ming’,CHEN Fang,ZHAO Kai—Hong
(Colege of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Engineering,Huazhong Universityof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430074,China)
Abstract:The entire pathway for the synthesis of a fluorescent holophycobiliprotein subunit from a photo-
synthetic cyanobacterium (Anabaena sp.PCC7120)was reconstituted in Escherichia coli.Cyanobactefial
genes for enzymes hol and pc were expressed from a plasmid pACYCDuet—ho1-pcyA.Genes for the apo—
protein(Phycoerythrocyanin Ot subunit;pecA)were expressed on a second plasmid pETDuet-pecA.Genes
for the heterodimefic lyase(pe and pecF)that catalyzes chromophore atachment were expressed on a
third plasmid pCOLADuet-pecE an d a fourth plasmid pCDFDuet-pecF.Upon induction,recombinant E.coli
used the cellular pool of heine to produce holo-PecA with spectroscopic properties quMitatively an d quan-.
fitafively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same protein produced endogenously in cyanobacteria.However。unlike the
other biliproteins,isolated PEC shows a pronounced reversible photoehemistry。which has been related to
the —subunit(Ot—PEC).About 0.1% of the apo.PecA was converted to holo.PecA PCB in a similarly
engineered E.coli strain that lacks pecE an d pecF.
Key words:Phycoerythrocyanin;PecA;pecE;pecF;Reconstitution in vivo
藻胆体(phycobilisome)是存在于蓝藻和红藻中
的一类捕光蛋白复合物,它由藻胆蛋白和连接蛋白
组成。而藻胆蛋白是由藻胆色素(phycobilin)与相
应的脱辅基蛋白中保守性半胱氨酸的巯基以硫醚键
共价结合而成。根据藻胆蛋白的吸收光谱,可分为
藻蓝蛋白(phycocyanin,简称 CPC)、藻红蛋白(phy.
coerythrin,简称 PE)、别藻蓝蛋 白(alophycocyanin,
简称 APC)和藻红蓝蛋白(phycoerythrocyanin,简称
PEC)¨ 。每种藻胆蛋白通常由各 自的(亚基和 B
亚基构成,每个亚基连接着 1—4个辅基色素 ]。
藻胆色素来源于血红素Ⅸ,血红素Ⅸ被氧化而
共轭环断裂形成胆绿素Ⅳ,这一过程是由相应的血
红素氧化酶hol催化 。胆绿素Ⅳ被藻蓝胆素合成
酶pcyA还原和异构化形成特定的藻胆色素 ]。
Landgrafa等通过构建含 hol、pcyA的重组质粒,
在大肠杆菌内实现了藻蓝胆素(简称 PCB)的生物
合成 。最近 Zhao等 发现层理鞭枝藻(Mastigo.
cladus laminosus,也 叫 Fisckre sp.PCC 7603)中
PEC操纵子所编码的裂合异构酶 PecE、PecF催化
PEC Ot一亚基(简称 Ot—PEC)脱辅基蛋白与 PCB的连
接过程,在该酶催化下 PCB异构化为 PVB,并且
PVB与 Ot—PEC脱辅基蛋白PecA偶联,形成具有天
收稿 13期:2006-06-02,修回13期:2006-07.1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30540070)。
作者简介:滕吟(1982一),女,汉族,湖北武汉人,硕士,现在华中科技大学环境学院从事生物技术研究。
· 通讯作者。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494 武 汉 植 物 学 研 究 第 24卷
然活性的 一PEC[6 】。通常 PEC被认为在活藻体
内(in vivo)只起到吸收和传递光能的作用 ,分离提
纯的 仅一PEC则具有独特的高效可逆光致变色性质,
这种特性表现在其吸收光谱在受到特定波长的光照
射之后发生可逆互变。
本实验室通过构建质粒 pACYCDuet—ho1-pcyA,
实现了在大肠杆菌内生成 PCB。本实验通过分子克
隆技术构建了质粒 pETDuet-pecA、pCOLADuet-pecE、
pCDFDuet-pecF,然后将鱼腥藻 PCC7120中裂合酶基
因pecE和pecF、血红素氧化酶基因hol、藻蓝胆素合
成酶基因pcyA和脱辅基藻蓝蛋白 亚基基因pecA
共同转入大肠杆菌,通过体内重组实验得到具有天
然活性的 一PEC,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其可逆光致变
色机制,并根据胆素蛋白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开发出
具有实用性的胆素蛋白分子信息功能材料打下基
础 。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大肠杆菌菌株1G1、BL21(DE3)由本实验室保存。
表达载体pACYCDuet一1、pCOLADuet-1、pETDuet一1、
pCDFDuet一1购 自Novagen公司。克隆载体 pBlue—
script SK(+)为 Stratagene公司产品质粒。pACYC-
Duet—ho1-pcyA、pBlu-pecA、pBlu-pecE、pBlu-pecF为本
实验室构建。DNA回收试剂盒、T4 DNA连接酶和
限制性内切酶 BamHI、Nco I、Sma I、Pst I、Xho I、
NdeI为 MBI公司产品,Taq酶为 Biostar公司产品,
Im 为 SABC产品,亲和层析介质购 自 Amersham
Pharmaeia公司。引物合成及测序由北京奥科生物
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完成。
1.2 基因片段的PCR扩增与分子克隆
设计了 6条 PCR引物 Pl、P2、P3、P4、P5、P6,具
体如下。
弓I物 P,:5’一TAC GGA TCC TAT GAA AAC
ACC A,兀’GAC CGA AG-3’;引物 P2:5’一CGG CTG
CAG GAT,兀’A ACT TAA AGC GTI"TAT TGC-3’;引
物 P :5’一AGG ACC ATG GCT GAA CCT A,兀’CTr
TCT CC一3’;引物 P4:5’一CCG CTG CAG GCA,兀’A
GAG TI"G AATTAA CAA-3’;引物 P :5’一A,兀’CCC
GGG ATA CAT ATG AAT CAA GCG TCA-3’;弓I物
P6:5’一AAT CTC GAG GCT CTC TGT TCC CTA ACT
CAA -3 ’。
按文献[9]进行操作。PCR使用的模板为本实
验室已经构建好的,并已经过测序和酶活性检测完
整的pBlu-pecA和 pBlu-pecE以及 pBlu-pecF的质粒。
实验中使用的PCR反应体系均为:灭菌水 16.7 、
带 Mg2 的 10×Taq bufer 2.5 L、Mg2 1.0 I.LL、
dNTP 1.0 I.L、上下游引物和膜板各 1.0 I.LL、Taq
DNA聚合酶 0.8;xL。总体积为25 L。
以P 、P 为上、下游引物,pBlu-pecA为模板,经
PCR扩增得到的DNA片段经过 BamHI、P I酶切
后,与同样双酶切的载体 pETDuet-1连接,转化大肠
杆菌 BL21(DE3),用含氨苄青霉素的平板进行筛
选。根据 PCR、酶切、蛋白质电泳检验后,测序鉴定
阳性克隆,得到重组质粒 pETDuet-pecA。
以P P 为上、下游引物,pBlu-pecE为模板,经
PCR扩增得到的 DNA片段经过 Nco I、 t I酶切
后,与同样双酶切的载体 pCOLADuet一1连接,转化
大肠杆菌 BL21(DE3),用含卡那霉素的平板进行筛
选。根据 PCR、酶切、蛋白质电泳检验后,测序鉴定
阳性克隆,得到重组质粒 pCOLADuet-pecE。
以P P 为上、下游引物,pBlu-pecF为模板,经
PCR扩增得到的 DNA片段经过 Sma I、Xho I酶切
后,与同样双酶切的载体 pBlueseript SK(+)连接,
然后转化至大肠杆菌 TG1。通过 PCR扩增和双酶
切进行检验,初步鉴定正确后进一步通过基因测序
检验。然后导人表达载体 pCDFDuet.1,转化至大肠
杆菌 BL21(DE3),用链霉素平板进行筛选,得到重
组质粒 pCDFDuet-pecF。
1.3 转化与蛋白质表达
将质粒 pETDuet-pecA、pCOLADuet-pecE、pCDF.
Duet-pecF和 pACYCDuet-ho1-pcyA共同转化大肠杆
菌 BL21(DE3),用含氨苄青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
和氯霉素的平板筛选。
将质 粒 pETDuet-pecA 和 pACYCDuet.ho1-pcyA
共同转化大肠杆菌 BL21(DE3),用含氨苄青霉素和
氯霉素平板筛选。
将含各种表达质粒的 BL21(DE3)分别在 37~C
培养至 OD锄约为0.5,20~C水浴中放置 1 h,加入
IPTG至终浓度为 1 mmol/L,20~C低温诱导 12 h后
离心收集细胞,二次蒸馏水洗2次,一20~C保存。
1.4 重组蛋白的超声破碎、提纯和透析
表达载体pETDuet一1中rI7启动子下游有6个组氨
酸的密码子,因此构建的重组质粒 pETDuet-pecA在
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得到的外源融合蛋白 N端带
有 6个组氨酸,故可采用亲和层析法提纯。将冻存
的细胞重悬于0.5 mol/L NaCI、20 mmol/L磷酸钾缓
冲液(pH 7.2)中,超声 7 min,离心得到上清,重组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 6期 滕 Ⅱ争等:鱼腥藻 PCC7120藻红蓝蛋白O-亚基体内重组研究 495
蛋白上清液采用镍螫合层析柱纯化。柱平衡洗脱液
为0.5 moL/L NaCI、20 mmol/L磷酸钾缓冲液(pH
7,2),洗脱杂虽白采用50 mm0 L眯唑、0.5 mol/L
NaCI、50 mmol/L磷酸钾缓冲液(pH 7.2) 收集色素
蛋 白采 用 500 n砷0L/L 眯唑、0.5 mo1/L NaCI、
50 mmol/L磷酸钾缓冲液(pH 7.2)。经过过柱提纯
的蛋白采用0.5 mol/LNaCI、50mmol/L磷酸钾缓冲
液(pH 7.2)透析4 h,以除去小分子杂质
1.5 SDS—PAGE检测与色素蛋白锌电泳
蛋自制样后进行SDS—PAGE分析以及色素蛋白
锌电泳 方法见文献[9,10
1.6 光谱测定
吸收光谱用 Perkin Elmer Lambda 25型紫外可
见光谱仪,紫外可见光谱扫描范围 300~800 Bm,扫
描速度960 nm/min,狭缝宽度 1.0 nm。荧光光谱用
Perkin Elmer I.$45型荧光光谱仪,荧光光谱扫描速
度 1 200 nnr/min.狭缝宽度 5.0 nm。
1.7 色素聋白变性实验
为进一步确定重组产物中色素的种类和性质
采用酸性脲(8 molfL,pH=2)使其变性,紫外可见
光谱检测变性后的色素蛋白质 这时蛋白质与色素
间的作用很弱,色素基本呈游离时的结构状态,色素
蛋白质的吸收光谱与游离色素的吸收光谱很相似,
因此从吸收峰最大值可以判断色素的种类和眭质
2 结果
2.1 基因的克隆与蛋白质的表达
由引物P 和P1扩增出大小为489 bp的基因片
段.扩增片段经琼脂糖凝胶电泳、试剂盒回收后,用
BamHI、 I双酶切,与 同样双酶切的表达载体
pETDuet一1连接 重组质粒 pETDuet-pecA以酶切和
PCR检测。电泳结果与预期符合(图 1)
由引物P,和P 扩增出大小为762 bp的基因片
段,扩增片段经琼脂糖凝胶电泳、试剂盒回收后,用
Neo I、 f I双酶切,与同样双酶切的表达载体 pCO.
L~Duet一1连接。重组质粒 pCOL/kDuet-pecE以酶切
和PCR检测。电泳结果与预期符合(图1)。
由引物P 和P 扩增出大小为522 bp的基因片
段,扩增片段经琼脂糖凝胶电泳、试剂盒回收后,用
SmaI、Xho I双酶切,与同样双酶切的克窿载体
pBluescfipt SK(+)连接 重组质粒 pBlu-pecF以酶
切和PCR检测。用 NdeI、XhoI双酶切重组质粒
pBlu-pecF,酶切片段经琼脂糖凝胶电泳、试剂盒回收
后,与同样双酶切的表达载体 pCDFDuet一1连接。重

1:DNA标准分子艟:2:pE。r1)uet-gea4 Pc刚鸯测 3:p啪’Duet-pecA
晦蜘;4:pCOl_~.Duet-peeE PCR桅测;5:pCOLA1)uet-pecE酶啊;
6:pBlu-?ecF PCR检剽;7:pCDFDuet-gecF~切产物
1:DNA ladder;2:PCR of pEr1)uet-pe~.1;3:pEn ^dighted
by Bamtil and Pst;4:FCR of Ec0『lADuet-petE;5:pCOLkDuet—
pecE digested by№ 1 and PstI;6:Pcl{of pBlu-b,~:/";7:pCDF—
Du*t-peeF digested by,aidel and I
围 1 peeA、pecE,peeF的琼脂糖凝肢 电泳
Fig.1 AgIt~o$e gel eleetropboresis of pet4,petE and pecF
组质粒 pCDFDuet-pecF通过 Nde I、Xho I双酶切梭
测 电泳结果与预期符合(图 I)
测序结果表明.通过分子克隆得到的片段序列
与实际序列完全一致。
pETDuet-ped 、pCOLtDuet-pecE、pCDFDuet-pecF
均以大肠杆菌 BL21(DE3)为宿主菌进行表达 菌
种在20 、1 mmol/L IPTG的诱导条件下,振荡培
养6 h。菌体通过 SDS—PAGE电泳,考马斯亮蓝 R.
250染色,检测到了目的蛋白的表达(见圈2) 结
果表 明:pETDuet-pecApCOL,kDuet-petE、pCDFDuet—
pecF转化菌经IPTG诱导后出现了十分明显的外源
kD J 2

: — — ◆
二 一 .

.事.I
● · ●_ ● I 4
1:pETDtJet-pea4未诱导表逃产物;2:pETDtJet-pecA诱导裘达产
物;3:pCOLADuet-pecE未诱导表达产物;4:pCOLa.Duel-p~E诱
导表达产物;5:ElcDFDuet-pecF未诱导表达产物;6:pCDFDuet一
,诱导表达产物;7:蛋白质标准分子量
I:pETDuet-tu fa not ind~ed with jP1G:2:pETDuet-pet:4 induced
"*dth IPTG;3:pCOLADuet-pecE not induced tlI IPTG;4:pCOL~一
Duet-petE induced Ⅵ 【h IPI。C:5,pCDFDuel-pecF not induced vHlh
I-~G ;6:pCDFDuet-~ F induced with 1P1_c :7:Protein molecular
eisht standard marker
圈 2 pETDuet-pecA、pCOLADuet-pecE、
pCDFDuet-pecF表达产物的SDS·PAGE谱圈
Fig.2 SDS·PAGE of p盯 D .pcOLADuet—pecE
and pCDFDuet-pecF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496 武 汉 植 物 学 研 究 第 24卷
蛋白质表达带,pETDuet-pecA、pCOLADuet-pecE、pC—
DFDuet-pecF蛋 白质 分 子 量 大 小分 别 为 20 kD、
28 kD、19 kD,与预测分子量吻合。其中pCDFDuet—
pecF表达量很小(图2)。
2.2 光谱分析
重组体 系I:将pETDuet-pecA、pCOLADuet-pecE、
pCDFDuet-pecF和 pACYCDuet—hol-pcyA共同转化大
肠杆菌 BL21(DE3)。表达菌诱导培养,离心收集细
胞后按照 1.4的方法对重组蛋白进行超声破碎、提
纯和透析。对透析后的产物做吸收光谱检测,经过
500 nln单色光照射5 min,得到的色素蛋白质最大
吸收光谱为570 nln,称为P570。当用570 nm单色
光照射 5 min,得到最大吸收光谱为500 nm,称为
P=5oo(图3:b)。可逆光致变色性质与层理鞭枝藻
(Mastigocladus laminosus PCC 7603)藻红蓝 亚基
相同,表明所得可逆光致变色现象是由鱼腥藻(Ana—
baena PCC 7120)藻红蓝 亚基所致。荧光光谱检
测产物为单一吸收峰,其荧光在 580 nln左右(图3:
a),荧光与层理鞭枝藻藻红蓝 亚基相似。由光谱
可知 —PEC的吸收峰在 5004-+570 nm间发生位移,
活性高达 80%以上。总之,根据层理鞭枝藻藻红蓝
亚基光谱性质与鱼腥藻藻红蓝 亚基相似可知,
所表达的PecA、PecE/F为鱼腥藻藻红蓝蛋白 亚
基 PecA、裂合异构酶PecE/F。尿素变性后,P570和
P=5oo分别在 594 nln处和538 nm处出现最高吸收
峰,可以判断连接上两种分子构型不同的 PVB,
即前者为顺式构型,后者为反式构型的 PVB(图 3:
C,d)。
重组体 系 Ⅱ:将 pETDuet-pecA和 pACYCDuet—
h,1-pcyA共同转化大肠杆菌 BL21(DE3)。对提纯
后的重组蛋白分别进行荧光光谱和吸收光谱检测,
发现很微弱的荧光光谱发射峰在 580 nm左右,吸收
光谱未见明显的500+-+570 nm可逆光致变色性质。
说明在没有裂合异构酶的催化下,此色素蛋白质中
PCB色素与脱辅基蛋白相互作用很弱。
天然的层理鞭枝藻藻红蓝蛋白的荧光量子产率
为0.27,以此为相对标准计算体内重组产物 PecA.
PCB的荧光量子产率为0.21(-I0.01)。
根据色素蛋白在酸性尿素(pH 2.0,8 mol/L尿
素)中的色素PCB的摩尔消光系数 8鲫 =35500 L·
cm/mol以及公式A=8·L·C计算摩尔消光系数,算
得体内重组产物 PecA—PCB在 P570构型的摩尔消
光系数为 570=0.9174(±0.O1)×10 L·cm/mol,在
构型 P5oo的摩尔消光系数 850o=1.035(±0.01)×
150
3
蠹100
2
宝 5O
o
0.6

0.4
g

蛊0.2
O O
550 600 650 700 300 4O0 500 600 700 800
Wavelength(nm) Wavelength(舢 )
0·5
3 0·4
重0.3
0.2
最0
. 1
0.5
0.4
0_3
0.2
0.1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300 40 0 500 600 700 800
Wavelength(nm) Wavelength(nm)
a:荧光光谱;b:500 nm光照(实线)。570 nln光照(虚线)的吸收
光谱(500—570 nm)和差减光谱(点线);c:500光照变性前(实
线)后(虚线)吸收光谱;d:570光照变性前(实线)后(虚线)吸
收光谱
a:Fluol~scenee emission spectrum of reconstituted product(exeita·
tion wavelength 550 nln);b:Absorption spectra after irradiation with
500 nnl light(solid lne),after subsequent irradiation with 570 nm
light(dash line)and diference absorption of 500 nm iradiation mi.
nU8 570 nln iradiation(dot line);C:Before denaturation(solid line)
and after denaturation(dashline)with 500 nlnlight;d:Before dena—
turafion(solid lne)and after denaturation(dash line)with 570 nm
light
图 3 脱辅基蛋白 PecA在裂合异构酶 PeeE/PecF的
催化下体内重组生成产物的吸收光谱
Fig.3 Absorption spectra of reconstituted products
of PecA with PecE/PecF
10 L ·cm/mol。
通过比较重组体系 I和重组体系 I,发现在大
肠杆菌内鱼腥藻藻红蓝蛋 白 亚基有一定的自催
化能力,通过荧光激发光谱计算其 自催化 比例为
0.1% 。
2.3 色素蛋白锌电泳
由于色素可与zn 形成螯合物,该螯合物在一
定波长光激发下发射荧光。将重组体系 I的细胞、
超声上清、提纯蛋白分别制样后进行 SDS.PAGE电
泳和色素蛋白锌电泳,发现在蛋白 PecA相对应的
位置有桔色荧光。这证明在体内脱辅基蛋白与色素
共价连接成功,得到色素蛋白PecA PCB(图4)。
3 讨论
在以前的工作中我们已经通过体外合成出了鱼
腥藻藻红蓝蛋白 亚基脱辅基蛋白和裂合异构酶
PecE/F,并重组得到具有天然活性的藻红蓝蛋白
亚基。根据不断深入的研究我们知道藻红蓝蛋白
亚基脱辅基蛋白是在裂合异构酶PecE/F的催化下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6期 滕 畸等:鱼腥藻PCC7120藻红蓝蛋白Ⅱ亚基体内重组研究 497
i 1 l
l 1
. 鳓 郴 确
A B
A:重组产物考马斯亮蓝染色电泳圈 1:蛋 白质标准分子量;
2:重组维胞 3:重组上清;4:重组提纯 5:pETDuet-pecA污导表
达产物 B:重组产物的锌荧光。6:pEqDuet-pea4诱导表述产物;
7:重组细胞;8:重组上将;9:重组提纯
A:PCB-PecA C~ sJe—atained 1:Mad~er p~tleins;2:Cel;3:sc卜
Iudon;4:Purified;5:pETDuet-peeA induced with IfrfG. B:Zn ’
一 induc flu~ ence 0f PCB-PecA.6:pErDuel—刚 indueed th
IP1’C:7:Cel1:8:Solufi~ :9:Pu
围 4 重组体 系 I的 SDS·PAGE 电泳 cA)和
色素蛋白锌电诛cB)
Fig 4 PCB—PeeA t2oonlfl6$ie—staltmd(A)and
Zn“ .induced fluorescence of PCB.PecA (B)
通过第 84位半胱氨酸与色素 PCB连接并使其异构
成PVB,重组蛋白的可逆光致现象也是由于 PVB第
15,16位发生顺反异构的结果。为了进一步验证这
一 性质在蓝藻中的普遍性,我们选取了同样具有藻
红蓝蛋白的鱼腥藻.通过体内重组对比可知鱼腥藻
藻红蓝蛋白d亚基脱辅基蛋白和裂合异构酶PecE/
F也表现了同样的性质,进一步映证了藻红蓝蛋白
的可逆光致变色性质 本研究表明体内重组制备的
一PEC具有更高纯度和更好的光谱性质。
本实验为了完成 一PEC的生物合成,首先要在
大肠杆菌内实现藻蓝胆素(简称 PCB)的生物合成,
即构建含 Iml、pcy;4的重组质粒;其次为构建含裂合
酶基因pecE和pecF的重组质粒;最后就是构建含
pecA的重组质粒。
因为质粒 pETDuet一1、pCOL~.Duet_J、pCDFDuet一
1、pACYCDuet一1含有不同的复制子,所以它们具有
相容性 ,我们将相应的质粒组合 pETDuet-pecA、
pCOLS~Duet-pecE、pCDFDuet-pecF 和 pACYCDuet—
J-peyA共同转化大肠杆菌 BL21(DE3),体 内产生
的PCB在 PecE和PecF蛋白的催化下共价连接到
PecA第84位半胱氨酸的巯基上
在缺少 pCOLADuet-pecE、pCDFDuet-pecF的大
肠杆菌内也检测到很少量的有生物话性的 PecA—
PCB,所以在生物体内 PecA与 PCB能进行一定程
度的自催化连接反应并形成天然产物,通过荧光光
谱计算其白催化比例为0.1%
通过本实验实现了在大肠杆菌体内合成具有生
物活性的藻红蓝蛋白 亚基,从而提高了对藻胆体
组装过程的认识 。
参考文献
l】 Mut[ineaux c W Excitation enetg~lM r from phyeobil:isomes
Io ph砒0。 帅 J in H cyanobaclefium[J]. 吼 卸hys Acta,
1992.110D:285—292.
2] Ghu~r M,B~tmt D A,Frank G.Kang S.Phyc~)biisome structure
in the eyanobacteria朋 f d ,。∞w and ^ 抽 ,W sp
PCC 7120:⋯ model:J].EⅡr J Biochern 1992 2O5:907—
9l5.
3] Cathmina1 M,Zhangx H,Tad~hi Y Expn~sion and character-
izati~m eylmohseterlum heine oxygenase.d key enzyme in the
phycobilJn synthesis.Pmperli~ of the heine eomplex 0f recombl·
nanl active en~me[j]. ,Bioek~ FEBS.2003,270:687
698
4] Nicole F,CLark L Phyc0c,Ⅲmb lln:Feredoxin Ofidoreductase of
M^ sp Pc 120:J].JBC.2003,278:9219—9226
5 L丑nd B F T Fo~ iter A.Hu~ do P.Glm:er A .Rec硼 bi rmnt
hel~phytochmmein Esche~Ma coti[J].FEBSI~rters,2001.:508:
459—462.
6 J zh丑。K H,Deng M G,Zheng M.Novel aetbA*y of phyeobilipn~
rein lyase:I:s~h the attachment of phye~:yanobilin and the issue—
nz ( lo phy 0 出 i ㈣ art: 耐 by lhe p ⋯^ P E and
PeeF encoded by the t~ycoerythraeyar6n:J].FEBS Letters.
2000 .469:9— 13
7] 。looley A J,Glamr A N H{ n1h髑 the eyanobacter~al light—
harvesting Ed ypeplide phy℃畔 hT y In he h:,一 ph subunit inⅡ
hetemlog~us host J:.J Baaerlo1.2002.184(17):4666—4671.
8] 孙亚楠 .武株,周明.赵开弘 鱼腥藻 PCC~120藻红蓝蛋白操
纵子A、E和 F基因的克隆、表选和活性分忻f J].水生生物学
报,2004.勰(3):275—279.
9] Sambr,~k J,Russel D W.Moleeulm C[~ing: Labomtor?"Manu-
d[M].3 rd ed New Y~rk:Coid SpfingHarheur Laboratory P
2o0I
10] Cai Y A.Mushy J T.Wedenmyer G J I ⋯ n phyeohiliW
wtelns瑚 amb 曲 f E-phymx:y~ [ns equlpoed |h am ni~y b ,
oligomehzafi~,and bl 砷 ⋯ g“ 0n donmJnsl[】].A眦枷一
堋 Biochemistry
, .
2001.290:186 —204 .
1] sh c M.~ang J Y,Kang S S,et .ch⋯ Ph帆- p DIe⋯in
teraefions Jn Syw~e.choc3.sKs叩.PCC6803 phyk~hmme Cphl:】].
鼬 c m .2000.39:6349—6356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