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Analysis on the Components of Seed Plant Flora in Sichuan Region

四川种子植物区系组成的初步分析



全 文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2, 20 (5) : 381~ 386
J ourna l of W uhan B otan ica l Resea rch
四川种子植物区系组成的初步分析Ξ
李仁伟 张宏达
(1. 重庆医科大学药学系, 重庆 400016; 2.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广州 510275)
摘 要: 从植物系统学和植物区系学角度对四川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的组成进行了初步分析, 揭示了它在分类群组
成和分布区类型等方面的复杂性, 而且具有种子植物系统发育各阶段的关键类群或典型代表。该地区在生物多样
性保护及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四川地区; 种子植物区系; 组成分析
  中图分类号: Q 9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2470X (2002) 0520381206
Analys is on the Com ponen ts of Seed Plan t Flora in Sichuan Reg ion
L I R en2W ei ZHAN G H ung2T a
(1. Chong qing U n iversity of M ed ica l S ciences, Chongqing 400016, Ch ina;
2. S chool of L if e S ciences, Z hong shan U n iversity , Guangzhou 510275, Ch 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system at ic and flo rist ic analysis, the componen ts of seed p lan t f lo ra in
Sichuan region w as very comp lex abou t its taxa included and areal2types, and con ta ined m any
key2taxa o r model2taxa in the phylogenesis of seed p lan t. T he Sichuan region is very impo rtan t in
the p ro tect ion and study of b iodiversity.
Key words: Sichuan region; Seed p lan t f lo ra; Componen t analysis
  四川地区包括四川省和重庆市两个行政区, 地
处我国西南部, 位于北纬 26°02′~ 34°20′, 东经 97°
30′~ 110°10′, 面积 569 000 km 2。西起青藏高原、东
达华中地区, 北有秦岭和大巴山、南至云贵高原, 大
地构造上分为西部高原和东部盆地两大部分。西部
高原属于青藏高原的东延地区, 而东部盆地是扬子
准地台的主体。盆地西部有西南的高山峡谷, 四周为
山地, 中央是平原或丘陵地带。整个区域内山川河流
纵横交错, 地势地貌复杂多样, 不但有高山高原气
候, 还有丰富多彩的山地丘陵以及平原气候。由于地
质历史悠久, 植物区系丰富, 历来倍受中外学者的关
注。笔者拟从植物系统学和区系学的角度分析四川
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组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为该地
区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1 分类群组成分析
据初步统计, 四川地区有种子植物 197 科 1 521
属 8 790 种 1 274 变种 (裸子植物按郑万钧系统, 被
子植物按恩格勒系统) , 其中裸子植物 9 科 28 属
101 种, 双子叶植物 156 科 1 156 属 8 382 种, 单子
叶植物 32 科 337 属 1 571 种[1 ]。不但具有在世界范
围内各种大小不同的科属分类群, 而且这些科、属在
该地区所包含的属种数量也十分复杂。
1. 1 科和属的大小属性
尽管不同分类系统之间对分类群的划分始终存
在差异, 但科或属级分类群在全球范围内所含种类
的多少是其客观属性之一。按它们在世界植物区系
中含种的多少 (即大小属性)可将其划分为单型科 (1
种ö科)、小型科 (2~ 49 种ö科)、中型科 (50~ 499 种öΞ 收稿日期: 2002203224, 修回日期: 2002207202。基金项目: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970187)。
   作者简介: 李仁伟 (1965- ) , 男, 博士, 主要从事植物区系地理学及药用植物资源学研究。
科)、大型科 (500~ 999 种ö科) 和特大型科 (10 000
以上种ö科) , 以及单型属 (1 种ö属)、小型属 (2~ 19
种ö属)、中型属 (20~ 99 种ö属)、大型属 (100~ 999
种ö属)和特大型属 (1 000 以上种ö属以上) 等[1 ]。特
定植物区系不同类型的科或属的构成情况从一个侧
面反应了区系组成的特点。
统计表明, 四川种子植物区系最丰富的科级分
类群是中型科和大型科, 分别有 64 科和 80 科, 占总
科数的 32149% 和 40161%。其次是小型科, 约 37
个, 占总科数的 15178%。单型科 12 个, 占总科数的
6109%。其中, 银杏科 ( Ginkgoaceae)、三尖杉科
(Cephalo taxaceae)、杜仲科 (Eucomm iaceae)、十萼
花科 (D ipen todon taceae)、蜡梅科 (Calycan thaceae)、
水青树科 ( T etracen traceae)、领春木科 ( Eup te2
leaceae )、连香树科 (Cercid iphyllaceae )、星叶科
(C ircaeasteraceae)、独叶草科 (K ingdon iaceae)、大
血 藤 科 ( Sargen todoxaceae )、 三 白 草 科
(Sau ru raceae)、伯乐树科 (B retschneiderace)、银鹊
树科 (T ap isciaceae)、蓝果树科 (N yssaceae)、珙桐科
(D avid iaceae)、五福花科 (A doxaceae)、樱井草科
(Petro saviaceae) 和翡若翠科 (V ellocaceae) 等是东
亚 或中国特有的类群。特大型科包括禾本科
( Gram ineae)、豆科 (L egum ino sae) 和菊科 (Com 2
po sitae)等, 占总科数的 1152%。四川种子植物区系
科级类群包括了从单型科到特大型科的具有不同数
量特征的科, 科级类群丰富而复杂。由于科级分类单
位的分化形成有着相对漫长的演化发展历史和特殊
的自然环境条件, 因而反映了该处地区地史演变的
悠久与自然环境条件的优越性。
另外, 大型科所含种及变种数分别占区系相应
总数的 66104% 和 71111% , 小型科、中型科和特大
型科所含种和变种数分别占 1132% 和 2104%、
12137% 和 13119% 以及 20113% 和 13165%。由于
种系分化的状况能反映出生物多样性的动态变
化[2 ] , 因此含 50 种以上的中型科、大型科和特大型
科在该地区物种多样性中具有重要意义。
属是分类学上最自然的类群, 属级分类群的分
析能更进一步揭示出区系组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据统计, 小型属和中型属分别有 427 属和 455 属, 占
区系总属数的 28107% 和 29191% ; 大型属和单型属
分别有 309 属和 136 属, 占区系总属数的 20132%
和 8194%。在单型属中, 很大部分是中国的特有类
群[3 ] , 它们是种子植物系统发育过程中新属不断分
化形成、古老属不断积累的结果。但特大型属相对较
少, 约 5 个属, 占总属数的 1181%。
另外, 不同类型的属所含种的情况统计表明, 大
型属含 4 817 种, 占总种数的 54180% , 中型属和小
型属分别含 2 424 种和 1 256 种, 占总种数的
27158% 和 14126% , 特大型属和单型属分别含 159
种和 136 种, 占总种数的 1181% 和 1155%。从种下
分类群看, 大型属、中型属和小型属分别含 670 种、
410 种和 170 种, 占区系相应总数的 52159%、
32118% 和 13134%。由于种系分化是生物多样性的
基础[4 ] , 因此含 100 种以上的属将对该地区物种多
样性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1. 2 科和属的种类构成
不同科或属在特定植物区系中的种类构成状况
是区系组成的另一重要特征。根据各科或属在区系
中所含种的多少 (即种类构成)可将其划分为单种科
(1 种ö科)、少种科 (2~ 19 种ö科)、多种科 (20~ 49
种ö科)、中等科 (50~ 99 种ö科)和大科 (100 以上种ö
科) , 以及单种属 (1 种ö属)、少种属 (2~ 5 种ö属)、多
种属 (6~ 29 种ö属)、中等属 (30~ 99 种ö属) 和大属
(100 以上种ö属)等[1, 5 ]。
统计表明, 少种科最丰富, 约 88 科, 占总科数的
44167% , 其次是多种科和单种科, 约 50 科和 37 科,
分别占总科数的 25138% 和 18137% , 中等科和大科
分别有 15 科和 7 科, 分别占总科数的 7162% 和
3155%。四川种子植物区系种类构成在 100 种以上
的科共计 22 个, 包括荨麻科 (U rt iaceae)、石竹科
(Caryophyllaceae)、毛茛科 (R anuncu laceae)、小蘖
科 (Berberidaceae)、罂粟科 (Papaveraceae)、十字花
科 (C ruciferae)、虎耳草科 (Sax ifragaceae)、蔷薇科
(Ro saceae)、豆科、凤仙花科、(Balsam inaceae)、伞形
科 (Um belliferae)、杜鹃花科 (E ricaceae)、报春花科
(P rim u laceae)、龙胆科 (Gen t ianaceae)、茜草科 (R u2
b iaceae)、唇形科 (L ab ia tae)、荨麻科 (U rt iaceae)、玄
参科 (Scrophu lariaceae)、百合科 (L iliaceae)、禾本
科、莎草科 (Cyperaceae) 和兰科 (O rchdaceae) 等, 它
们总计含有 813 属 5 581 种, 占区系属、种总数的
53145% 和 63149% , 它们是区系物种多样性的基
础, 是最重要的区系组成成分。
在属的种类组成上, 少种属和单种属分别有
688 属和 625 属, 占总属数的 45123% 和 41109% ,
多种属约 163 个, 占总属数的 10172% , 中等属和大
属分别仅有 38 个和 7 个, 占总属数的 2150% 和
0146%。但从所含种的情况看, 多种属和少种属分别
含 2 667 种和 2 623 种, 占总种数的 30134% 和
283 武 汉 植 物 学 研 究                  第 20 卷  
29184% , 其次是中等属和大属, 分别含 1 863 种和
1 027 种, 占总种数的 21120% 和 11168% , 反应了它
们在区系组成上的不同地位与作用。由于单种属和
少种属在区系中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比例都具有很大
优势, 同时包含了许多古老类群, 因而区系在属级水
平上的组成情况十分复杂性, 这是四川种子植物区
系的又一显著特征。另外, 尽管含种数在 30 种以上
的属共计仅有 45 属, 但它们所含有的总种数却高达
2 889 种, 占区系总种数的 32187% , 接近三分之一。
其中, 含 50 种以上的属包括柳属 (S a lix )、蓼属
( P oly g onum )、乌头属 (A con itum )、翠雀属 (D el2
p h in ium )、小蘖属 (B erberis)、紫堇属 (Cory d a lis)、景
天属 (S ed um )、虎耳草属 (S ax if rag a )、悬钩子属
( R ubus )、黄 耆 属 ( A strag a lus )、凤 仙 花 属
( Im p a tiens)、卫矛属 (E uonym us)、杜鹃属 (R hod o2
d endy on )、报 春 花 属 ( P rim u la )、龙 胆 属
(Gen tinana )、香 茶 菜 属 (R abd osia )、马 先 蒿 属
(P ed icu la ris)、千里光属 (S enecio )、蒿属
(A rtem isia ) 和苔属 (Ca rex ) 等, 说明这些属在区系
的物种多样性方面是十分重要的。
2 分布区类型组成分析
植物区系成分的分布区类型是植物区系学研究
的重要内容, 不同学者不同时期对植物区系成分都
依据所研究的对象进行了类型划分的探讨和总
结[6, 7 ] , 但差异始终存在。我国亚热带地区占大陆总
面积的 1ö4, 为华夏植物区系范围的核心, 四川地区
是华夏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8, 9 ]。我们将四川种
子植物的分布区类型划分为世界广布、热带分布、华
夏亚热带分布 (以中国亚热带分布为中心)和温带分
布, 以及若干亚型 (见表 1) [5 ]。
四川地区所处地理环境的特殊性, 以及具有自
古生代以来的悠久地质发展历史和独特的自然环境
与气候的演变过程, 使种子植物区系的分布区类型
也十分复杂多样。
2. 1 科的分布区类型
统计表明 (表 1) , 四川种子植物区系有 197 科,
表 1 科、属、种的分布区类型统计
T able 1 Statist ics of the areal2types of fam ilies, genera and species of seed p lan ts in Sichuan region
分布区类型
A real2types 科Fam. 属Gen. 种Sp.É . 世界分布类型 É 21. 世界分布Co smopo litan 41 86 62Ê . 热带分布类型 Ê 21. 泛热带分布 Pantrop ic 71 198 56
  T rop ical  1) 热带亚洲、大洋州、南美洲间断 T rop. A sia,A ustr. & S. Am er. disjunct 4 11 -
 2) 热带亚洲、非洲、南美洲间断 T rop. A sia, A frica & S. Am er. disjunct 4 10 -Ê 22. 旧世界热带O ld W o rld T rop ic 5 85 20Ê 23. 热带亚洲、美洲间 T rop. A sia & T rop. Am er. disjunct 5 26 缺Ê 24. 热带亚洲、澳洲 T rop. A sia & T rop. A ustr. 2 49 85Ê 25. 热带亚洲、热带非洲 T rop. A sia & T rop. A frica 缺 64 55Ë . 华夏分布类型 Ë 21. 热带亚洲 T rop. A sia 5 177 285
  Cathaysian  1)华南, 西南2爪哇, 喜马拉雅 S. & SW. Ch ina2Java, H im alaya - - 219
 2)华南2热带印度 S. Ch ina2T rop. India - - 74
 3)华西南2缅甸、泰国 SW. Ch ina 2M yanm ar, T hailand - - 92
 4)华南或西南2越南或中南半岛 S. o r SW. Ch ina2V ietnam o r Indo2Ch ina Pen. - - 80Ë 22. 东亚分布 E. A sia 8 73 220
 1)中国2喜马拉雅Ch ina2H im alaya - 89 476
 2)中国2日本Ch ina2Japan - 43 288Ë 23. 中国特有 Endem ic to Ch ina 6 126 4 576
 1)四川地区特有 Endem ic to Sichuan - 3 1 467Ì . 温带分布类型 Ì 21. 北温带N o rth T emperate 35 231 272
T emperate Ì 22. 东亚2北美或墨西哥间断 E. A sia & N. Am er. o r M exico disjunct 8 85 13Ì 23. 旧世界温带 O ld W o rld T emperate 2 99 89Ì 24. 温带亚洲 T emperate A sia 缺 27 304Ì 25. 地中海、西亚至中亚M editerranean, W. A sia to C. A sia 1 23 23Ì 26. 中亚分布C. A sia 缺 16 34
合 计 To tal 197 1 521 8 790
383 第 5 期             李仁伟等: 四川种子植物区系组成的初步分析
包括世界分布、热带分布、华夏分布和温带分布 4 个
大类型以及 12 个亚型。其中, 热带分布类型的科
(46120% )是主要的科级分布类型, 其次是温带分布
类型 (23135% ) 和世界广布类型 (20181% ) , 而华夏
亚热带分布的仅有 19 个科, 占总科数的 9164%。就
亚型而言, 以泛热带分布的类型最多 (36104% ) , 其
次为北温带分布类型 (17177% )。难怪很多学者都认
为, 我国的亚热带植物区系有着很大的热带亲缘, 与
北方植物区系也有密切的关系。这说明, 代表中国亚
热带植物区系典型地区之一的四川种子植物区系与
全球植物区系有着广泛的联系。
2. 2 属的分布区类型
在属级水平上, 四川种子植物区系也有4个大类
型以及12个亚型。其中, 以华夏分布类型最多, 约507
属, 占总属数的33133% , 其次为温带分布类型, 共
483 属, 占总属数的 31175% , 而热带分布类型有444
属, 占总属数的29119%。四川种子植物属的分布类
型包含了热带、亚热带、温带的各种成分, 彼此间在
数量上不存在较大的差异, 并有各种分布亚型, 反映
出该地区属级分类群在分布区类型上的复杂性。
就各分布亚型而言, 以温带分布的北温带分布
类型 ( 15119% )、华 夏 分 布 的 东 亚 分 布 类 型
(12189% )和热带亚洲分布类型 (12103% )以及热带
分布的泛热带分布类型 (13102% ) 的属数最多。此
外, 属于华夏分布的中国特有分布类型也有较高的
比例达 8122%。这几个主要的亚型基本代表了四川
地区种子植物区系属的分布类型的总体特征, 即华
夏分布类型略占优势, 并与其它各种类型的成分均
衡发展。并且, 从属的分布属性看, 已不再呈现科所
表现出来的突出的热带亲缘特点, 而与中国植物区
系的性质——亚热带特征相一致。由于区系发生和
环境历史演变过程中, 中国的大部分地区曾在相当
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里属于热带—亚热带气候, 直
至中生代中后期到第三纪、第四纪才形成与现代相
似的气候分布格局, 植物区系的性质也随着发生相
应的适应性变化。因此, 处于中国过去热带2亚热带
中心地带区域的四川植物区系属的分布类型无疑会
呈现现在这样一种复杂而独特的特点。
2. 3 种的分布区类型
从种的分布区类型看 (见表 1) , 四川种子植物
区系包括 4 个大类型和 14 个亚型。其中, 华夏分布
类型占绝对优势, 占总种数的 88147% , 但其它各种
类型仍有代表。四川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种的分布类
型一方面在全球气候分异过程中得到了迅猛的发
展, 而与此同时, 分异之前形成的各种分布类型也得
到了较好的继承。四川种子植物区系种的特有现象
包括东亚分布 984 种和中国特有分布 4 576 种和四
川地区特有 1 467 种, 它们 分 别 占 总 种 数 的
11119%、52106% 和 16169%。正如张宏达教授指出
的那样, 世界被子植物的多样性是种系分化的结果,
并通过特有现象表现出来[9 ]。种的分布类型统计表
明, 特有现象是其多样性的主要组成部分。
3 系统发育分析
四川种子植物区系的起源、演化与发展是十分
悠久的, 同时还有独特的地质演变历史和自然环境
与气候变迁过程, 因而具有丰富复杂的系统发育各
阶段的代表类群。
3. 1 裸子植物
在全球范围内, 裸子植物现存 12 科 71 属 800
余种, 四川地区就有 9 科 28 属 79 种 22 变种。从二
叠纪的银杏 (Ginkgoop sida )、苏铁 (Cycadop sida) ,
到三叠纪的罗汉松 (Podocarpaceae) 以及侏罗纪的
紫 杉 ( T axaceae ) 和 盖 子 植 物 ( Ch lam ydo sper2
mop sida) , 除缺乏百岁兰 (W elw itsch iaceae) 和买麻
藤 (Gnetaceae) 外, 各个类群都有比较典型的代表。
它们的胚珠由于有壳斗、杯状体或套被, 且珠被及套
被里出现维管束, 并能在胚珠受精后继续分生形成
肉质保护结构, 因而张宏达教授将这些裸子植物单
独归入一个自然类群——肉籽类 ( Sarcocarp id i2
ates) [10, 11 ]。现代肉籽类共有 8 科 27 属 360 余种, 四
川约有 6 科 9 属 18 种 9 变种, 尽管属种在数量上不
是太多, 但各大类群都有。并且, 现代银杏类仅为单
属、种的一个科是十分古老的类群。裸子植物的松
(P inaceae)、杉 (T axodiaceae)、柏类 (Cup ressaceae)
和南洋杉 (A raucariaceae)属于从晚泥盆纪出现的第
三支派的、以科达 (Co rdaites) 为代表的松柏类
(Con ifer) 种子植物[10, 11 ] , 它们不具壳斗, 珠被里不
存在维管束, 种子缺乏肉质保护组织。现存的该支派
的 4 个科种系相对较发达, 共有 44 属 450 种左右。
四川地区不但有较丰富的松科、杉科和柏科的属、
种, 热带分布型南洋杉科在地史上也曾在这些地区
有过广泛的分布[10 ]。现代的松、杉、柏类在四川地区
的复杂性是全球植物区系中少有的。松科的 10 个属
在四川地区有除雪松属以外的 9 个属, 几乎包括了
从原始到进化的所有类群, 该地区杉科和柏科的种
类在中国也是最多的。著名的古老孑遗植物——“活
化石”水杉 (M etasequoia g lyp tostroboid es) 就分布于
川东石柱与湖北利川和湖南龙山等相比邻的狭小地
483 武 汉 植 物 学 研 究                  第 20 卷  
区。同时, 松属 (P inus )、冷杉属 (A bies )、云杉属
(P icea) 和圆柏属 (S abina ) 等在四川西部、西南部及
西北部的高山和丘陵地带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是
其现代分布中心和多样化中心[12 ]。由此可见, 四川
盆地四周的山地还是重要种系分化场所。
3. 2 被子植物
按恩格勒的被子植物分类系统 (Engler, Sal2
labu s, 12th 1Ed, 1964) , 全球被子植物 345 科, 包括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两个大的自然类群, 其中
双子叶植物又分为较原始的原始花被类 (也称离瓣
花类)与较进化的合瓣花类。四川种子植物区系共有
被子植物 188 科, 占世界被子植物区系的 54149% ,
其中原始花被类 117 科、合瓣花类 39 科和单子叶植
物 32 科, 分别占世界总科数的 52100%、60100% 和
58118%。
在原始花被类植物中, 属于中国或东亚特有分
布的科包括杜仲科、珙桐科、水青树科、连香树科、云
叶科、大血藤科、十萼花科、独叶草科、星叶科和银鹊
树科等单型科或寡种科, 以及旌节花科 (Stachyu2
raceae ) 和猕猴桃科 (A ct in id iaceae) 等多种科, 也有
木 兰 科 (M agno liaceae )、毛 茛 科、金 缕 梅 科
(H am am elidaceae) 等在系统发育上有着关键作用
的科和目, 还有樟科 (L au raceae)、大戟科 (Eupho r2
b iaceae)、山毛榉科 (Fagaceae)、山茶科 (T heaceae)
及冬青科 (A qu ifo liaceae) 等华夏热带亚热带的代表
性类群。它们构成了一个从原始类群到较进化类群
各个阶层较完整的体系, 反映出了植物区系在系统
发育上的完整性。同时, 原始花被类不但占四川总科
数的 62123% , 而且所包含的属、种总数也是区系的
主要组成部分, 分别占四川被子植物属、种总数的
46108%和 48183% (表 2) , 因而原始花被类在四川
被子植物区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并反映出区
系的邃古性。
表 2 四川被子植物分类群的统计
T able 2 Statist ics of taxa of A ngio sperm s in Sichuan region
类型
T ypes
科数
N o. of fam ily
比例 (% )
Percen t
属数
N o. of genus
比例 (% )
P rcen t
种数
N o. of species
比例 (% )
Percen t
原始花被类A rch ilam ydeae 117 62. 23 688 46. 08 4 254 48. 83
合瓣花类 Sympetalae 39 20. 75 468 31. 35 2 986 34. 28
单子叶M onoco tyledoneae 32 17. 02 337 22. 57 1 471 16. 89
合计 To tal 188 100. 00 1 493 100. 00 8 711 100. 00
  至于合瓣花类, 尽管科的数量仅为原始花被类
的 29106% , 占四川被子植物总科数的 20175% , 但
它在全球同类群中的比例却是相对较高的, 所包含
的属、种也分别占四川被子植物属、种总数的
31135% 和 34128% (表 2)。该类型各个目在本地区
都有代表, 有些科、属还十分丰富, 如杜鹃花科、报春
花科、龙胆科、唇形科、忍冬科 (Cap rifo liaceae) 和菊
科等。它们也是四川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单子叶植物是被子植物的重要类群之一, 系统
发育上很可能在被子植物起源演化的早期就同双子
叶植物分道扬镳而平行发展[4 ]。四川植物区系的单
子叶植物从最原始的泽泻科到最进化的兰科共计
32 科, 占全球的 58118% , 也具有较完整的系统发育
各阶段的代表。在本地区分别占被子植物科、属、种
总数的 17102% , 22157% 和 16189% (表 2)。百合科
(L iliaceae )、竹亚科 (Bam bu so ideae )、天南星科
(A raceae)和兰科等在该地区有较丰富的种类。它们
和其它被子植物一起, 共同构成了四川被子植物区
系复杂性和多样性。
4 结论
四川种子植物区系组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是在
悠久的地史演变发展过程中伴随着种子植物的兴旺
而形成的, 并在系统发育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壮大。
四川种子植物区系在分类群组成、系统发育各阶段
的代表类群和区系成分的分布区类型等方面的复杂
性和多样性, 反映了它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研究上
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1 ] 李仁伟. 四川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中山大学博士学
位论文 ]. 广州: 中山大学, 2001.
[ 2 ] 周红章. 物种与物种多样性[J ]. 生物多样性, 2000, 8
(2) : 215 226.
[ 3 ] 李仁伟, 张宏达, 杨清培. 四川地区分布的中国种子
植物特有科属研究 [J ].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1, 19
(2) : 113 120.
[ 4 ] 张宏达. 植物的特有现象与生物多样性[J ]. 生态科
学, 1997, 16 (2) : 9 17.
[ 5 ] 李仁伟, 张宏达, 杨清培, 等. 四川被子植物区系特征
的初步研究 [J ]. 云南植物研究, 2001, 23 (4) : 403
583 第 5 期             李仁伟等: 四川种子植物区系组成的初步分析
414.
[ 6 ] 吴征镒. 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J ]. 云南植
物研究, 1991 (增刊Ì ) : 1 139.
[ 7 ]   Good R. T he Geography of the F low ering P lan t
[M ]. 4th ed. L ondon: L ongm an, 1974.
[ 8 ] 张宏达. 华夏植物区系的起源与发展[J ]. 中山大学
学报, 1980, 19 (1) : 89 98.
[ 9 ] 张宏达. 再论华夏植物区系的起源[J ]. 中山大学学
报, 1994, 33 (2) : 1 9.
[ 10 ] 张宏达. 种子蕨的肉籽类 Sarcocarp idia tes—古生代
具果实的种子植物[J ]. 中山大学学报, 1999, 38 (6) :
72 77.
[ 11 ] 张宏达. 种子植物新系统[J ]. 植物学通报, 2000, 17
(专辑) : 152 160.
[ 12 ] 管中天. 四川松杉类植物分布的基本特征[J ]. 植物
分类学报, 1981, 19 (4) : 394 406.
2000 年中国科技期刊生物类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前 40 名排行表
名次 期刊名称 影响因子 名次 期刊名称 被引频次
1 植物学报 0. 823 1 植物学报 1918
2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0. 814 2 植物生理学通讯 1197
3 植物生理学报 0. 774 3 昆虫学报 937
4 植物生态学报 0. 634 4 植物生理学报 848
5 昆虫学报 0. 613 5 遗传学报 703
6 遗传学报 0. 605 6 植物生态学报 643
7 水生生物学报 0. 566 7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632
8 微生物学报 0. 479 8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624
9 生物工程学报 0. 476 9 动物学报 510
10 遗传 0. 461 10 水生生物学报 503
11 动物学报 0. 425 11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439
12 细胞生物学杂志 0. 413 12 微生物学报 427
13 植物生理学通讯 0. 399 13 植物分类学报 417
14 生物物理学报 0. 392 14 昆虫知识 405
15 生物多样性 0. 377 15 遗传 378
16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0. 361 16 生物工程学报 368
17 菌物系统 0. 349 17 云南植物研究 338
18 人类学学报 0. 338 18 动物学研究 336
19 实验生物学报 0. 333 19 微生物学通报 327
20 动物学研究 0. 318 20 生物物理学报 323
21 植物分类学报 0. 308 21 动物学杂志 316
22 植物学通报 0. 296 22 武汉植物学研究 291
23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0. 290 23 兽类学报 269
24 工业微生物 0. 280 24 菌物系统 252
25 微生物学通报 0. 273 25 西北植物学报 234
26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0. 269 26 植物学通报 230
27 生命科学研究 0. 264 27 实验生物学报 195
28 云南植物研究 0. 257 28 人类学学报 179
29 生物数学学报 0. 257 29 细胞生物学杂志 173
30 武汉植物学研究 0. 238 30 生物数学学报 160
31 激光生物学报 0. 235 30 动物分类学报 160
32 生命的化学 0. 223 32 木本植物研究 155
33 兽类学报 0. 210 33 广西植物 152
34 西北植物学报 0. 207 34 生物多样性 146
35 广西植物 0. 190 35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137
36 昆虫知识 0. 185 36 生命的化学 133
37 木本植物研究 0. 175 37 工业微生物 131
38 动物分类学报 0. 161 38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99
39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0. 157 39 激光生物学报 82
40 动物学杂志 0. 155 40 四川动物 73
(引自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2001 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
683 武 汉 植 物 学 研 究                  第 20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