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Productive Evaluation on Different Oat(Avena sativa) Varieties in Alpine Region of Tianzhu

甘肃天祝高寒地区燕麦品种生产性能评价



全 文 :文章编号: 1007-0435( 2001) 01-0044-06
甘肃天祝高寒地区燕麦品种生产性能评价
董世魁, 蒲小朋, 马金星, 石振田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兰州 730070)
摘要: 供试的 17 个燕麦品种在高寒牧区生长期约 100d, 但种子不能成熟, 均属中、晚熟型; 其中永久 444、P67、加
拿大和永久 404燕麦的生长速度较快,分别为 2. 70、2. 36、2. 22 和2. 02cm / d。加拿大燕麦的绝对生长率最高, 达 29.
59g / m2·d,永久 1 号的相对生长率最高, 为0. 072g / g·d。P20 的鲜、干草产量明显高于其他品种 ,分别达到 50. 55
和 16. 18t / hm2, 永久 440 的鲜、干草产量极低, 仅为 17. 22t/ hm 2和 5. 51t/ hm2。P67、永久 444、066 和罗马尼亚燕麦
的茎叶比较小, 叶量丰富、适口性好且营养成分含量高, 品质较好。综合分析结果表明, P20、加拿大、P67 和永久 444
燕麦是天祝金强河地区建设高产、优质燕麦人工草地的理想品种。
关键词: 高寒牧区; 燕麦; 生产性能; 品比
中图分类号: S 512. 6  文献标识码: A
Productive Evaluation on Different Oat( Avena sativa) Varieties
in Alpine Region of Tianzhu
DONG Shi-kui, PU Xiao-peng, MA Jin-xing, SH I Zhen-t ian
( P ra tacultur al Co llege, Gansu Ag r icultur al Univer sity , L anzhou 730070, China )
Abstract: Compar ison study on oat v ar iet ies w as conducted at T ianzhu Alpine Grassland Resear ch Station
of Jingqianghe Area, China. T he results show ed that in Jingqianghe area, the growth period of all the
varieties of oat ( A vena sativa) w as nearly 100d, al l of them wer e mid-term mature or late mature var iet ies;
Among them , No . 444 Yong jiu, P67, Canadian Cultiv ator and No. 404 Yongjiu g rew rapidly, w ith 2. 70cm /
d、2. 36cm / d、2. 22cm / d and 2. 02cm / d grow th speed respect ively; T he variety of Canadian Cultiv ated had
the highest abso lute g row th rate ( AGR) and the variety o f No. 1 Yong jiu possessed the highest relat ive
gr ow th rate( RGR) ; The variety of P20 had the highest for age yield, w ith 50. 55 and 16. 18t / hm
2
of the
fr esh mat ter ( FM ) and dr y mat ter ( DM ) , w hile the variety of No . 440 Yongjiu Oat po ssessed the low est
fo rage yield, w ith 17. 22t / hm
2
FM and 5. 51t / hm
2
DM : Compared w ith other Var iet ies, P67, No. 444
Yongjiu, No . 066 and Romania had lower stem / leaf rat io ( S/ L ) , mo re leaves and bet ter palatability, their
qualities w ere bet ter, they w ere the bet ter varieties to g et high quality gr assland. When combined all the
measurement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P20, CC, P67 and No . 444 w ere the tar get v arieties used fo r ar tificial o at
gr assland with high productivity and good quality in Jingqianghe ar ea, the T ianzhu alpine reg ion o f China .
Key words : Alpine region; Oat ( A vena sativa) ; Product ivity; Compar ison
  燕麦草地是高寒地区较为理想的一年生人工草
地,其干草主要用于冬春补饲牦牛和藏羊, 因此近年
来在牧区发展很快[ 1~4]。然而优良品种供应不足和
缺乏高产栽培技术已成为制约燕麦草地生产力提高
  收稿日期: 2000-03-29; 修回日期: 2000-10-12
  “九五”科技攻关重点基金项目“高寒牧区人工草地及其集约化草地畜牧业的研究”(编号: GK971-2-36)的部分内容。
  试验曾得到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胡自治教授、陈宝书教授的指导,龙瑞军博士对论文进行全面修改,谨此致谢!
  作者简介: 董世魁,男, 1973年生,甘肃农业大学草业科学在读博士生
第 9 卷 第 1 期
 Vo l. 9  No . 1
草 地 学 报
ACT A AGRESTIA SIN ICA
 2001 年 3月
March  2001
的主要因素。为此,在天祝县金强河甘肃农业大学高
山草原试验站进行燕麦品种生产性能比较试验,旨
在为高寒地区建植高产燕麦人工草地提供科学依
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自然概况
试验于 1998年 5~9月在甘肃农业大学天祝金
强河高山草原定位试验站进行。地处 N 37°40′,
E180°32′,海拔 2960m。气候寒冷潮湿, 昼夜温差较
大,日照强,雨热同步。年均气温- 0. 1℃, 其中 7月
和 1月分别为 12. 7℃和- 18. 3℃, ≥0℃的年积温
1380℃。年均降水量 416mm ,主要集中在 7、8、9三
个月。无绝对无霜期,生长期 120~140d。土壤类型
为高山草甸土, 0~10cm 表层有机质含量达 14%,
pH6. 5, 除表层外,石灰反应明显 [ 5]。1998年该地区
的气温和降水情况见表 1。
表 1 天祝金强河地区气温和降水量( 1998年 5~9 月)
T able 1 M onthly aver age temperatur e and rainfall
in Jingqianghe a rea fr om M ay to Sep. , 1998
气象因子
Meteorological factors
月份
Month
5月
May
6月
June
7月
Ju ly
8月
Aug.
9月
S ept .
平均气温
Average
tem perature(℃)
5. 2 10. 7 12. 4 10. 5 8. 5
月降水量
Month ly
precipitat ion( mm)
44. 6 79. 3 46. 9 106. 3 43. 8
1. 2 供试材料
供试燕麦品种共 17份。其中P20、永久 1号(永
1)、永久 404(永 404)、察北、381白、382白、阿比西
尼亚(阿尼)、罗马尼亚(罗尼)、永久 479(永 479)、
P67和 080燕麦种子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兰州牧草
站, 加拿大、巴燕 3号(巴 3)、永久 440(永 440)、巴
燕 5号(巴 5)、永久 444(永 444)和 066燕麦种子来
源于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草原所。试验前对种子
进行品质鉴定, 其纯净度、发芽势、发芽率和生活力
等指标均符合播种质量标准。
1. 3 播种
试验小区随机排列,重复 3 次, 小区面积为 2m
×5m。于1998年 5月6日播种。播种前翻地整平耙
细。开沟条播, 每小区 6 行, 行距 30cm, 覆土 3~
4cm。播种量 22. 5g / m2。
1. 4 田间管理
6月 5 日和 7月 15 日除草两次, 试验期间, 未
进行灌水和施肥等管理。
1. 5 测定项目和方法[ 6]
1. 5. 1 物候期
观察并记录燕麦的出苗期、分蘖期、拔节期、孕
穗期、开花期、成熟期和枯黄期。记载标准为目测, 当
20%的植株进入某物候期即为初期, 80%即为盛期。
观察记录每两天进行一次。
1. 5. 2 株高与分蘖
各小区取 0. 5m×0. 5m 的样方各重复 3次, 从
中任选 10株测株高(自然高度和绝对高度) ; 另选
10株测分蘖数。每 10d测定一次, 将被测数据进行
统计分析。
1. 5. 3 生长速度
各小区任选 10株,每 10d 定株测株高, 相邻两
次的株高之差与间隔时间之比,即为燕麦生长速度。
1. 5. 4 绝对生长率( AGR)说明单位面积单位时间
的净积累,相对生长率( RGR)说明单位生物量单位
时间的净积累。计算公式:
A GR=
W 2- W 1
t2- t1
, RGR= lnW 2- lnW 1
t2- t1
式中, AGR为平均绝对生长率 g/ m 2·d, RGR
为平均相对生长率 g / g·d, W 2和 W 1为 t2和 t1 时
的生物量 g / m2[ 5]。
1. 5. 5 产草量
8月下旬同步测定产草量、株高和分蘖数。各小
区取 0. 5m×0. 5m 的样方,齐地面刈割,称重, 风干
后称干重保存, 每 15d测定一次。
1. 5. 6 茎叶比
在测产时, 选取 200~500g ,将茎、叶、花序分开,
风干后分别称重,计算占总量的%。花序计入茎重。
1. 6 数据处理
用Sy stat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45第 1期 董世魁等:甘肃天祝高寒地区燕麦品种生产性能评价
2 结果与分析
2. 1 物候期
2. 1. 1 供试燕麦品种在金强河地区的物候期见表
2。供试品种从播种至出苗历时长达 20d之久。由于
播种时气温偏低(表 1) ,种子的萌动受到抑制,出苗
延迟。结果与吴序卉( 1999) [ 7]的报道相一致。可见,
气温是影响种子萌发的重要因素[ 8]。
表 2 供试品种物候期
T able 2 The phonolog ical phases of v arieties of o at in Jingqianghe area
品种名
Variet ies
播种期
Sow ing
date
出苗期
Seedl ing
date
分蘖期
T illering
date
拔节期
Elongat in g
d ate
孕穗期
Boot ing
date
抽穗期
Headin g
date
开花期
Bloss om ing
date
乳熟期
M ilking
d ate
蜡熟期
Hard rough
date
生长天数
Grow ing
period( d)
P20 6/Ⅴ 24/Ⅴ 18/Ⅵ 30/Ⅵ 28/Ⅶ 14/Ⅷ 28/Ⅷ 6/Ⅸ - 104
永 1 No. 1 Yongj iu 6/Ⅴ 26/Ⅴ 8/Ⅵ 20/Ⅵ 10/Ⅶ 28/Ⅶ 16/Ⅷ 28/Ⅷ 6/Ⅸ 102
永 404 No. 404 Yongjiu 6/Ⅴ 30/Ⅴ 20/Ⅵ 4/Ⅶ 24/Ⅶ 10/Ⅷ 20/Ⅷ 2/Ⅸ - 98
察北 Chabei 6/Ⅴ 28/Ⅴ 20/Ⅵ 4/Ⅶ 22/Ⅶ 14/Ⅷ 22/Ⅷ 2/Ⅸ - 100
加拿大 Can adian cul tivator 6/Ⅴ 24/Ⅴ 30/Ⅴ 16/Ⅵ 6/Ⅶ 30/Ⅶ 16/Ⅷ 26/Ⅷ 6/Ⅸ 104
巴 3 No. 3 Bayan 6/Ⅴ 26/Ⅴ 18/Ⅵ 30/Ⅵ 20/Ⅶ 14/Ⅷ 24/Ⅷ 4/Ⅸ - 102
永 440 No. 440 Yongjiu 6/Ⅴ 26/Ⅴ 16/Ⅵ 30/Ⅵ 24/Ⅶ 18/Ⅷ 30/Ⅷ 6/Ⅸ - 102
巴 5 No. 5 Bayan 6/Ⅴ 26/Ⅴ 16/Ⅵ 2/Ⅶ 22/Ⅶ 12/Ⅷ 24/Ⅷ 2/Ⅸ - 102
381白 No. 381 White 6/Ⅴ 24/Ⅴ 4/Ⅵ 24/Ⅵ 26/Ⅶ 8/Ⅷ 22/Ⅷ 30/Ⅸ - 104
382白 No. 382 White 6/Ⅴ 26/Ⅴ 6/Ⅵ 28/Ⅵ 28/Ⅶ 8/Ⅷ 24/Ⅷ 4/Ⅸ - 102
永 444 No. 444 Yongjiu 6/Ⅴ 26/Ⅴ 6/Ⅵ 28/Ⅵ 26/Ⅶ 8/Ⅷ 20/Ⅷ 30/Ⅷ - 102
066 6/Ⅴ 22/Ⅴ 6/Ⅵ 28/Ⅵ 28/Ⅶ 10/Ⅷ 22/Ⅷ 4/Ⅸ - 106
阿尼 Abys sinia 6/Ⅴ 24/Ⅴ 8/Ⅵ 28/Ⅵ 28/Ⅶ 14/Ⅷ 26/Ⅷ 4/Ⅸ - 104
罗尼 Rom ania 6/Ⅴ 24/Ⅴ 4/Ⅵ 26/Ⅵ 26/Ⅶ 12/Ⅷ 24/Ⅷ 4/Ⅸ - 104
永 479 No. 479 Yongjiu 6/Ⅴ 26/Ⅴ 8/Ⅵ 28/Ⅵ 28/Ⅶ 10/Ⅷ 22/Ⅷ 2/Ⅸ - 102
P67 6/Ⅴ 22/Ⅴ 8/Ⅵ 28/Ⅵ 28/Ⅶ 10/Ⅷ 22/Ⅷ 4/Ⅸ - 106
080 No. 080 6/Ⅴ 24/Ⅴ 6/Ⅵ 28/Ⅵ 28/Ⅶ 10/Ⅷ 22/Ⅷ 2/Ⅸ - 104
2. 1. 2 就品种间而言, 066和 P67燕麦出苗最早( 5
月 22日) ,永久 444出苗最晚( 5月 30日)。品种间
分蘖期的差异亦较大, 分蘖最早的是加拿大燕麦( 5
月 30日) , P20、永久404和察北燕麦至 6月 20日才
开始分蘖,其余的多在 6月上旬分蘖。加拿大燕麦的
分蘖期比多数品种提前 10d, 比巴彦 5号、永久 404、
察北燕麦等生育节律较慢的品种提前 20d进入拔节
期 ( 6月 16日)。所有供试验品种的孕穗期较为一
致,多为 7月下旬,只有加拿大燕麦和永久 1号提前
到 7月上旬。7月底生育节律较快的加拿大燕麦和
永久 1号开始抽穗, 其余品种则推迟到 8月中旬或
下旬(永久 440)。8月中旬,当其他品种尚处于抽穗
期时,加拿大和永久 1号燕麦已进入了开花期, 其后
永久 404、永久 444等品种也逐渐开花,开花最晚的
品种是永久 440( 8月 30日)。9月上旬,当地降中
雪,气温骤然下降,致使所有品种尚未进入成熟期便
停止生长。
2. 1. 3 从出苗至 9月上旬停止生长为止, 生育期约
100d,比吴序卉( 1999) [ 7]在金强河地区,以及刘海东
( 1995) [ 9]在宁夏西吉县,当地燕麦生育期 110d 的结
果少 10d 左右。因为所有供试的燕麦品种因受降雨
低温胁迫,未进入成熟期既被冻死。
2. 1. 4 供试品种均属中、晚熟型燕麦[ 10] , 其中 066
和 P67的生长期最长( 106d) ,永久 404最短( 98d) ,
因前者出苗最早,后者出苗最迟所致。营养生长期
(出苗到孕穗)以 066 和 P67 较长( 66d) , 加拿大燕
麦最短( 42d)。反之,生殖生长期(孕穗到成熟)则以
加拿大燕麦最长( 64d) , P67最短( 36d) ,因此在特定
地区, 066和 P67燕麦适合于营养体生产,而加拿大
燕麦则更适合于籽实生产。
2. 2 株高与分蘖
2. 2. 1 单位面积产草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
于燕麦的株高和分蘖数。品种间在开花期的株高差
异较大, 自然高度从永久 444的 47. 3cm 到 382 白
燕麦的 93. 3cm ,相差近一倍;绝对高度的变化趋势
与相对高度一致( 47. 5~95. 2cm)。尽管 066的生长
期较长(表 2) ,但株高较低( 47. 4cm ) ;永久 404生长
期较短,但植株较高( 83. 1cm )。可见,植株高度并不
取决于生长期的长短。
46 草 地 学 报 第 9卷
表 3 分蘖数与开花期株高
T able 3 The number of tiller s and height during
blo oming of differ ent var ieties o f oat
品种名称
Variet ies
分蘖数
Til ler
number
自然高度( cm)
Natural
heigh t
绝对高度( cm )
Absolu te
h eight
P20 P20 2. 1 74. 3 77. 1
永 1 No. 1 Yongjiu 2. 3 84. 5 86. 9
永 404 No. 404 Yongjiu 2. 3 83. 1 83. 7
察北 Chabei 2. 6 85. 6 86. 9
加拿大 Can adian cul tivator 2. 1 61. 0 62. 3
巴 3 No. 3 Bayan 1. 7 72. 1 75. 7
永 440 No. 440 Yongjiu 2. 1 72. 4 73. 5
巴 5 No. 5 Bayan 1. 9 73. 3 74. 6
381白 No. 381 White 2. 5 80. 1 83. 0
382白 No. 382 White 1. 8 93. 3 95. 2
永 444 No. 444 Yongjiu 2. 1 47. 3 47. 5
066 No. 066 2. 5 47. 4 48. 4
阿尼 Abyss inia 1. 6 51. 7 53. 5
罗尼 Romania 1. 9 76. 6 78. 8
永 479 No. 479 Yongjiu 2. 8 71. 1 72. 0
P67 P67 1. 8 77. 8 80. 0
080 No. 080 1. 5 75. 8 76. 8
2. 2. 2 供试品种间分蘖数的变异范围为 1. 5~
2. 8。吴序卉( 1999) [ 7]在金强河地区永久 444燕麦分
蘖数为 1. 9, 与张耀生( 1998) [ 11]报道, 青海省门源县
高寒地区燕麦分蘖数为 1. 19~2. 39的结论相一致。
本试验中, 永久 479和 080燕麦的分蘖数相差近一
倍( 2. 8和 1. 5)。其原因不仅与品种特性有关,同时
也与播种密度有关。
2. 2. 3 综合株高和分蘖数两个指标,永久 1号、永
久 479、P20燕麦表现较优,较高的株体和较多的分
蘖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提高了产草量(表5)。因此,
在选育优良燕麦品种时, 应以株高和分蘖数两个经
济性状指标为主。
2. 3 生长速度及生物量生长率
2. 3. 1 生长速度是燕麦生长发育的主要指标。永久
444、P67、加拿大和永久 404燕麦生长速度较快, 均
超过 2cm/ d,分别为 2. 70、2. 36、2. 22和 2. 02cm/ d。
相对而言,巴燕 5号、阿比尼西亚和巴燕 3号等品种
的生长速度较慢, 仅为前者的 50%, 分别为 1. 02、
1. 05和1. 30cm / d。结果与丹麦444燕麦在青海省门
源县的生长速度极为相近。因此, 就生长速度而言,
永久 479、P67、加拿大栽培燕麦和永久 404是金强
河地区建植燕麦人工草地的首选品种(表 4)。
表 4 生长速度和生物量生长率
T able 4 The aver age gr ow th r ate and phytomass gr ow th r ate of differ ent var ieties o f oat
品种名称
Variet ies
生长速度( cm/ d)
Grow th rate
生物量生长率
Phytomas s grow th rate
绝对生长率( g/ m2·d)
Absolu te g rowth rate( AGR)
相对生长率( g / g·d)
Relative g row th rate( RGR)
P20 P20 1. 51 18. 77 0. 050
永久 1 No. 1 Yongjiu 1. 72 20. 47 0. 072
永久 404 No. 404 Yongjiu 2. 02 8. 33 0. 036
察北 Chabei 1. 70 14. 56 0. 048
加拿大 Canad ian cu lt ivator 2. 22 29. 59 0. 067
巴 3 No. 3 Bayan 1. 30 4. 34 0. 017
永久 440 No. 440 Yongjiu 1. 42 3. 74 0. 017
巴 5 No. 5 Bayan 1. 02 7. 21 0. 023
381白 No. 381 White 1. 48 9. 90 0. 038
382白 No. 382 White 1. 73 23. 76 0. 058
永久 444 No. 444 Yongjiu 2. 70 6. 07 0. 021
066 No. 066 1. 29 9. 67 0. 047
阿尼 Abys sinia 1. 05 11. 37 0. 041
罗尼 Rom ania 1. 28 21. 51 0. 067
永久 479 No. 479 Yongjiu 1. 47 16. 50 0. 035
P67 P67 2. 36 7. 62 0. 033
080 No. 080 1. 87 16. 06 0. 044
2. 3. 2 生长速度反映了燕麦生长发育的快慢, 而生
长量的净积累则须以生物量的生长率表达。
表 4显示了生长旺季燕麦品种的生物量生长率。
其中加拿大燕麦的 AGR最高, 达29. 59g / m2·d, 表
47第 1期 董世魁等:甘肃天祝高寒地区燕麦品种生产性能评价
明在金强河地区, 该品种的光能转化率高, 净积累量
大,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的产草量高于其它品种。永
久 1号燕麦的相对生长率最高,为 0. 072g / g·d,表
明比其它品种可积累更高的生物量,一定时间内的
再生草量较其它品种高。相反,永久 440的绝对生长
率最低( 3. 74g/ m 2·d) , 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的产
草量低于其它品种;巴燕 3 号和永久 440燕麦的相
对生长率很接近( 0. 017g / g·d) , 是供试品种中相
对生长率最低者,单位时间内的生长量增长量远不
及其它品种。因此,从生物量生长率来看, 加拿大燕
麦和永久 440是金强河地区比较理想的品种。
2. 4 产草量
2. 4. 1 P20 的产草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 ( P <
0. 05) , 鲜、干草产量分别达 50. 55和16. 18t / hm 2,其
次为加拿大和永久 479, 鲜草产量分别为 43. 34和
41. 42t / hm
2。干草产量分别为14. 73和14. 50t / hm 2,
上述品种在该区均可获得高产, 推广潜力较大。加拿
大燕麦比在青海省门源县的产草量 22. 70kg/ 6m2
(鲜草)高 5t / hm 2 (张耀生等, 1998) [ 11] , 结果在一定
程度上反映了地域间生态条件的差异(表 5)。
表 5 产草量
Table 5 Grass yield of differ ent var ieties o f oat
品种名称
Variet ies
产草量
Yield( t / hm2)
鲜重
FW
干重
DW *
差异显著性
F-test
P< 0. 05 P< 0. 01
P20 P20 50. 55 16. 18 a A
永久 1 No. 1 Yongjiu 36. 34 11. 99 b A
永久 404 No. 404 Yongjiu 21. 61 7. 26 c B
察北 Chabei 25. 42 8. 64 c B
加拿大 Can adian cul tivator 43. 34 14. 73 ab A
巴 3 No. 3 Bayan 18. 38 6. 07 cd BC
永久 440 No. 440 Yongjiu 17. 22 5. 51 d C
巴 5 No. 5 Bayan 24. 91 8. 23 c B
381白 No. 381 White 25. 85 8. 79 c B
382白 No. 382 White 37. 21 13. 40 b A
永久 444 No. 444 Yongjiu 20. 05 7. 02 c B
066 No. 066 20. 66 6. 61 cd BC
阿尼 Abyss inia 23. 66 8. 04 c B
罗尼 Romania 34. 28 11. 31 b AB
永久 479 No. 479 Yongjiu 41. 42 14. 50 ab A
P67 P67 19. 72 6. 90 c B
080 No. 080 35. 81 11. 82 b A
  * 注:干重指烘干重( 65℃)。采样日期: 8月 20日
  * Note: FW Fresh mat ter, DW Air dry( 65℃) w igh t. Sampling
date: 20 Augus t
2. 4. 2 比较而言, 永久 440 燕麦产草量极低( P<
0. 01) , 鲜、干草产量仅为 17. 22和5. 51t/ hm 2, 巴燕
3号、066 和 P67燕麦产草量虽略高于永久 440, 但
亦属低产品种, 鲜、干草产量不及 20t / hm2 和
7t / hm 2, 不适于在当地种植、推广。
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永久 404、察北、巴彦 5号、
381白、永久 444 和 P67燕麦草产量间差异不显著
( P> 0. 05) ;因此以产草量为选种指标时, 上述品种
在该区可以互换。
2. 5 茎叶比
茎叶比是燕麦草饲用价值的重要指标。茎叶比
低、叶量丰富者适口性好, 营养物质含量较高, 相反
茎叶比低、叶量少者适口性较差, 营养物质含量较
低[ 6]。P67、永久 444、066和罗马尼亚燕麦的茎叶比
较低, 小于 1. 5∶1, 而 382白、381 白、永久 1 号和
P20燕麦的茎叶比高达 2. 5∶1, 说明前四个品种的
饲用价值较高,就品质而言,选种时应首先考虑, 但
是, 这四个品种均为产草量较低者, 推广潜力不大。
因此, 在育种时可以考虑这四个品种与高产品种
P20、加拿大燕麦和永久 479杂交,以获得产草量和
质量的双优性状, 或者在栽培措施上实行上述优质
燕麦和高产燕麦的混合播种, 以提高草群的产量和
质量。
3 结论
3. 1 试验选用的 17个燕麦品种在年均气温 0℃左
右、最热月( 7月)平均气温 10℃左右的天祝金强河
高寒地区仅能生长 100d,但种子不能成熟。仅适合
营养体(茎叶)生产,种子生产应在水热条件较好的
地区进行。
3. 2 产草量是株高、分蘖数、生长速度、生物量生长
率等性状指标的综合体现, 高产燕麦的选育栽培要
综合考虑上述性状指标。在天祝金强河地区, P20、
加拿大、P67和永久 444燕麦综合表现较优, 是高产
燕麦田的首选品种。
3. 3 高产和优质是燕麦人工草地的建植目标。在金
强河地区, P20、加拿大和永久 479燕麦可以实现高
产的目标, 但品质较差, P67、永久 444、066 和罗马
尼亚燕麦虽然品质较好, 但产量较低。因此, 在燕麦
育种时可以考虑 P67、永久 444、066和罗马尼亚燕
48 草 地 学 报 第 9卷
麦等优质品种与 P20、加拿大和永久 479 燕麦等高
产品种进行杂交, 以获得产量和质量的双优性状,或
者在栽培措施上实行优质品种和高产品种的混合播
种,提高产草量和质量。
表 6 茎叶比
Table 6 Rat io o f stem to leaf ( S/ L ) of v ariet ies of o at
品种名称
Variet ies
茎+ 叶( g)
S tem+ leaf
鲜重 FW* 干重 DW

Stem( g)
干重 DW

Leaf ( g)
干重DW
茎/叶(风干)
S / L( DW )
位次
Or der
P20 P20 500 161. 8 115. 1 46. 7 2. 26 4
永久 1 No. 1 Yongjiu 350 120 85. 6 34. 4 2. 49 3
永久 404 No. 404 Yongjiu 200 72. 8 49. 4 23. 4 2. 11 5
察北 Chabei 250 86. 4 57. 2 29. 2 1. 96 6
加拿大 Canad ian cu lt ivator 400 147. 4 88. 6 58. 8 1. 51 12
巴 3 No. 3 Bayan 200 60. 6 39. 8 20. 8 1. 91 7
永久 440 No. 440 Yongjiu 150 55. 1 32. 1 23. 0 1. 39 13
巴 5 No. 5 Bayan 350 112. 4 53. 7 28. 7 1. 87 9
381白 No. 381 White 250 87. 9 63. 7 24. 2 2. 63 2
382白 No. 382 White 350 122 90. 4 31. 6 2. 86 1
永久 444 No. 444 Yongjiu 200 70. 1 37. 7 32. 4 1. 16 16
066 No. 066 200 66. 1 37. 0 29. 1 1. 27 15
阿尼 Abys sinia 250 80. 5 43. 6 36. 9 1. 81 11
罗尼 Rom ania 350 113. 2 64. 7 48. 5 1. 33 14
永久 479 No. 479 Yongjiu 450 145 94. 2 50. 8 1. 86 10
P67 P67 250 84. 2 44. 8 39. 4 1. 14 17
080 No. 080 350 118. 2 77. 5 40. 7 1. 90 7
  * 注:干重指烘干重( 65℃)
* Note: FW Fresh mat ter w eigh t , DW Air dry weight ( 65℃)
参考文献
[ 1] 孙明德,冀旺荣,叶海霞.高寒牧区氮磷配合施用对燕麦产量的
影响[ J] . 青海草业, 1993, ( 3) : 32~37
[ 2] 熊进宁.青海省牧草良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J ] . 中国草地,
1993, ( 5) : 40~43
[ 3] 杨发林,胡自治. 高寒牧区燕麦人工草地的营养物质产量及其
光能转化率[ J] . 草地学报, 1991, 1( 1) : 106~111
[ 4] 徐长林,张普金.高寒牧区燕麦与豌豆混播组合的研究[ J] . 草
业科学, 1989, 6( 5) : 31~33
[ 5] 胡自治,孙吉雄, 张映生,徐长林.天祝高寒珠芽蓼草甸初级生
产力的研究Ⅰ. 生物量动态及光能转化率[ J] .植物生态与地
植物学学报, 1988, 12(1) : 123~133
[ 6]  甘肃农业大学草原系编. 草原学与牧草学实习实验指导书
[ M ] , 1989, 136~144
[ 7] 吴序卉.地膜覆盖对高寒地区燕麦-豌豆混播草地生理生态的
影响[ D] . 博士论文, 1999. 32~35
[ 8] 白宝璋,徐钟.植物生理学[ M ]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
173~192
[9] 刘东海,吴勤,张瑞,穆加耀,牛芳英,张佐,马尚明.燕麦品种比
较试验[ J ] . 草业科学, 1995, 12( 5) : 55~58
[10] 王柳英.燕麦品种性状变异的研究[ J ] . 草业科学, 1998, 15
( 3) : 19~22
[ 11] 张耀生,周兴民,王启基.高寒牧区燕麦生产性能的初步分析
[ J ] .草地学报, 1998, 6( 2) : 115~122
[ 12 ]  Van Soset P J . Nut riti on al Ecology of the Ruminant [ M ] .
S econ d Ed ition ,C or nel l Univer sity Press , 1995. 79
49第 1期 董世魁等:甘肃天祝高寒地区燕麦品种生产性能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