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植物科学学报 2015ꎬ 33(6): 784~791
Plant Science Journal
DOI:10 11913 / PSJ 2095-0837 2015 60784
新疆焉耆盆地种子植物区系特征分析
艾比拜姆克热木1ꎬ2ꎬ 刘 彬1ꎬ2∗
(1. 新疆特殊环境物种保护与调控生物学实验室ꎬ 乌鲁木齐 830054ꎻ 2. 新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ꎬ 乌鲁木齐 830054)
摘 要: 焉耆盆地位于新疆天山中段南麓ꎬ 在植被地理区划上属于新疆暖温带灌木、 半灌木荒漠区ꎬ 其独特的自
然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孕育了较为丰富的植物资源ꎬ 研究其种子植物区系多样性分布特点对该区植物资源保护
及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ꎮ 本研究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ꎬ 对新疆焉耆盆地的种
子植物区系分布特点进行了系统分析ꎮ 结果显示ꎬ 该区种子植物约有 1035 种ꎬ 隶属于 80 科 373 属ꎬ 其中新疆
特有种有 38种ꎬ 占新疆特有种总种数的 1418%ꎮ 区系地理成分中ꎬ 在科级水平上ꎬ 焉耆盆地种子植物 80科可
划分为 6个分布区类型和 7 个变型ꎬ 并以温带地理成分为主(共有 22 个科)ꎬ 占该区非世界分布科总科数的
5789%ꎻ 在属级水平上ꎬ 焉耆盆地种子植物 373属可划分为 12个分布区类型和 17个变型ꎬ 并以温带地理成分
为主(共 197属)ꎬ 占非世界分布属总属数的 6254%ꎮ 焉耆盆地种子植物生活型中ꎬ 草本植物占优势ꎬ 共有 901
种ꎬ 占该区种子植物总种数的 8705%ꎻ 灌木有 110 种(占 1063%)ꎬ 乔木 17 种(占 164%)ꎬ 藤本 7 种(占
068%)ꎮ 焉耆盆地种子植物生态类型中ꎬ 中生类型 676 种ꎬ 占该区种子植物总种数的 6531%ꎻ 旱生类型有
191种(占 1845%)ꎬ 湿生类型 123种(占 1188%)ꎬ 水生类型 45种(占 435%)ꎮ
关键词: 植物区系ꎻ 种子植物ꎻ 地理成分ꎻ 物种多样性ꎻ 新疆焉耆盆地
中图分类号: Q94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 ̄0837(2015)06 ̄0784 ̄08
收稿日期: 2015 ̄07 ̄10ꎬ 退修日期: 2015 ̄08 ̄23ꎮ
基金项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项目(XJDX414 ̄2015 ̄05)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60039)ꎮ
作者简介: 艾比拜姆克热木(1989-)ꎬ 女ꎬ 硕士研究生ꎬ 研究方向为植物生态学(E ̄mail: 690250309@qq.com)ꎮ
∗通讯作者(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刘彬ꎬ 副教授ꎬ 主要从事植物生态学及保护生态学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E ̄mail: onlinelb
@163.com)ꎮ
Analysis of the Flor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Seed
Plants in Yanqi Basinꎬ Xinjiang
AibibaimuKeremu1ꎬ2ꎬ LIU Bin1ꎬ2∗
(1. Xinjiang Key Laboratory of Special Species Conservation and Regulatory Biologyꎬ Urumqi 830054ꎬ Chinaꎻ
2. College of Life Scienceꎬ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ꎬ Urumqi 830054ꎬ China)
Abstract: Yanqi Basin is located in the middle of the Tianshan Mountains in Xinjiangꎬ China. In
terms of geographical divisionꎬ the vegetation in this region belongs to the warm temperate
shrub and subshrub desert area of Xinjiang. The unique natural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is region have led to abundant plant species. Studies on the
distribution and diversity of the flora in Yanqi Basin are very important for the useꎬ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plants in this region. Based on field studies and relevant
literatureꎬ the diversity and flora of seed plants in Yanqi Basin were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Results showed there were approximately 1035 species of seed plants belonging to 80 families
and 373 genera in Yanqi Basin. Among theseꎬ 38 species were endemic to this regionꎬ
accounting for 1418% of total endemic species in Xinjiang. The 80 seed plant families could
be divided into six types and seven subtypes. North temperate elements (22 families) were
dominant in family floristic compositionꎬ accounting for 5789% of total non ̄cosmopolitan
families. In terms of the floristic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typeꎬ 373 genera of seed plants
could be divided into 12 types and 17 subtypesꎬ with temperate elements ( 197 genera)
accounting for 6254% of total non ̄cosmopolitan genera. Herbaceous seed plants (901 in
total) were the dominant type in Yanqi Basinꎬ accounting for 8705% of total seed plant
species in this region. There were 110 shrub species (1063%)ꎬ 17 tree species (164%) and
seven vine species (068%) . In terms of the ecological types of seed plants in Yanqi Basinꎬ
there were 676 mesad speciesꎬ 191 siccocolous speciesꎬ 123 hygrophyte species and 45
aquatic speciesꎬ accounting for 6531%ꎬ 1845%ꎬ 1188% and 435% of total seed plants in
this regionꎬ respectively.
Key words: Floristicꎻ Seed plantꎻ Geographical elementsꎻ Species diversityꎻ Yanqi Basinꎬ
Xinjiang
植物区系是某一地区所有植物种类的总称ꎬ 它
是植物界在一定的自然地理条件下ꎬ 特别是在自然
历史条件综合作用下发展和演化的结果ꎮ 了解植物
区系的基本特点及其分布ꎬ 对于认识当地植物的起
源、 分布与环境变迁的关系、 生物多样性的地理格
局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ꎮ 焉耆盆地是干旱区内
植被覆盖面积较为广阔的一个半封闭式盆地ꎬ 其植
被的覆盖变化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区域内的生态安
全、 能量和物质的转换、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等ꎬ 因此了解焉耆盆地植物的区系分布特点对于该
区资源的开发利用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参考
意义ꎮ 目前针对该区的研究多集中在土地覆盖变化
对环境的影响及景观格局的变化分析上[2ꎬ3]ꎬ 而关
于焉耆盆地植被分布情况的调查尚未见报道ꎬ 故本
文基于野外调查、 标本采集和鉴定以及收集、 整理
相关文献资料[4]的基础上ꎬ 拟对该地区种子植物
区系分布特点进行分析ꎬ 以期为焉耆盆地种子植物
区系的起源、 演化和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ꎮ
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焉耆盆地位于天山中段天格尔山与库鲁克山之
间ꎬ 东至和静及和硕两县东界ꎬ 西至开都河上游与
黄水沟的分水岭ꎬ 地势北高南低ꎬ 包括和硕、 焉
耆及博湖三县以及和静县的东部、 托克逊县西北
部ꎮ 焉耆盆地 ( 86° 39′ ~ 88° 20′ Eꎬ 41°23′ ~
43°31′ N)是一个半封闭的中、 新生代复合的断陷
盆地[5ꎬ6]ꎬ 东西方向长约 170 kmꎬ 南北方向宽
60 ~ 90 kmꎬ 总面积约 132 × 104 km2ꎻ 年平均
气温 8℃ ~ 9℃ꎬ 1 月平均气温 12℃左右ꎬ 7 月平
均气温约 23℃ꎻ 无霜期 180 ~ 200 dꎬ 年日照时数
为 3100 hꎻ 年降水量 50 ~80 mm[2ꎬ3]ꎬ 其中海拔
1500~2000 m 处的年降水量为 150 ~ 200 mmꎬ
海拔 2500 ~ 3000 m处的最高降水量可达 400 mmꎮ
焉耆盆地地处中亚内陆荒漠ꎬ 具典型的暖温带荒漠
气候特点ꎬ 在植被地理区划上属于新疆暖温带灌
木、 半灌木荒漠区[7]ꎻ 同时ꎬ 由于受四周高山环
绕和近千平方公里博斯腾湖水面的蒸发影响ꎬ 其冷
热变化不是十分剧烈ꎬ 具有南北疆过渡性气候特
征ꎬ 即春季温度回升迅速ꎬ 夏季气候温和ꎬ 秋季降
温迅速ꎬ 冬季严寒干冷ꎮ 但因降水稀少ꎬ 导致焉耆
盆地的很多区域成为沙漠、 戈壁ꎬ 黄土分布也比较
广泛ꎬ 干旱地貌异常发育[8]ꎮ 研究区内植被多为
灌木、 多汁木本、 盐柴类植物、 芦苇和芨芨草丛ꎮ
其 中ꎬ 荒 漠 植 被 主 要 有 梭 梭 ( Haloxylon
ammodendron (C A. Mey ) Bge.)、 假木贼(Ana ̄
basis spp.)、 麻黄(Ephedra spp.)、 沙拐枣(Cal ̄
ligonum spp.)、 骆驼刺 ( Alhagi sparsifolia ( B.
Keller et Shap.) Shap.)、 盐穗木 (Halostachys
caspica (M B.) C A. Mey.)、 盐节木(Halocne ̄
mum strobilaceum (Pall.) Bieb.)、 枸杞(Lycium
spp.)、 盐爪爪(Kalidium foliatum (Pall.)Moq.)、
柽柳 ( Tamarix spp.)、 琵琶柴 ( Reaumuria soo ̄
ngorica (Pall) Maxim.)、 白刺(Nitraria spp.)等ꎻ
草甸植被主要有白花马蔺( Iris lactea Pall.)、 罗布
麻(Apocynum venetum L.)等ꎻ 沼泽植被主要有
水葱 ( Scirpus tabernaemontani Gmel.)、 香蒲
(Typha spp.)、 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 (Cav.)
Trin. ex Steud.)等[7]ꎮ
2 研究方法
2012年 5-10月、 2014 年 7 月对焉耆盆地的
587 第 6期 艾比拜姆克热木等: 新疆焉耆盆地种子植物区系特征分析
主要区域(和静、 焉耆和博湖三县)进行了实地调
查及植物标本采集ꎬ 然后结合现有文献资料及«新
疆植物志» [9ꎬ10]获取研究区内所有野生种子植物物
种信息ꎮ 运用植物区系地理学的基本原理ꎬ 结合李
锡文[11]和吴征镒[12ꎬ13]对中国种子植物分布区类
型的划分标准ꎬ 对该区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进
行分析ꎮ 根据冯缨对新疆特有种的界定[14]确定焉
耆盆地记录的新疆特有种ꎮ 根据«中国植被» [7]对
植物生长类型的划分及依据生态学原理对研究区
种子植物物种进行生活型和生态型的归类与
分析ꎮ
3 结果与分析
3 1 焉耆盆地种子植物物种多样性
3 1 1 焉耆盆地种子植物的物种组成
基于实地调查、 文献资料及«新疆植物志»记
载的植物物种信息ꎬ 共统计出焉耆盆地种子植物
1035种ꎬ 隶属于 80 科 373 属(表 1)ꎬ 其科、 属、
种数分别占新疆种子植物[15] 科、 属、 种数的
6957%、 5087%和 2960%ꎮ 其中ꎬ 裸子植物有
1科 1属 7种ꎬ 占焉耆盆地种子植物科、 属、 种数
的 125%、 027%和 068%ꎻ 被子植物(参照恩格
勒系统第 12 版)有 79 科 372 属 1028 种ꎬ 占该区
种子植物科、 属、 种数的 9875%、 9973%和
9932%ꎮ 被子植物中ꎬ 双子叶植物类群占优势ꎬ
共有 64 科 293 属 737 种ꎬ 占焉耆盆地种子植物
科、 属、 种数的 8000%、 7855%和 7121%ꎻ 单
子叶植物有 15 科 79 属 291 种ꎬ 占该区种子植物
科、 属、 种数的 1875%、 2118%和 2812%ꎮ
3 1 2 种子植物科内种的组成
焉耆盆地种子植物科内种的组成差异较大(表
2)ꎮ 其中ꎬ 大科(含种数≥10)共有 19科ꎬ 占焉耆
盆地种子植物总科数的 2375%ꎬ 并且大科内种数
高达 823 种ꎬ 占该区种子植物总种数的 7952%ꎬ
即大科在该区系中占有主导地位ꎬ 例如禾本科
Graminae(158ꎬ 含种数ꎬ 下同)、 菊科 Composi ̄
fae(136)和豆科 Leguminosae(98)的种数共占该
区种子植物总种数的 3787%ꎮ 含 6 ~ 10种的较大
科共有 14 科ꎬ 占焉耆盆地种子植物总科数的
1750%ꎻ 较大科内种数共 100 种ꎬ 占该区种子植
物总种数的 966%ꎬ 例如景天科 Crassulaceae(7)
和蒺藜科 Zygophyllaceae(6)ꎮ 含 2 ~ 5种的区域
寡种科较多ꎬ 共有 29 个ꎬ 占焉耆盆地种子植物总
科数的 3625%ꎬ 但区域寡种科内种数仅有 94 种ꎬ
占该区种子植物总种数的 908%ꎬ 如锦葵科 Mal ̄
vaceae(3)和大戟科 Euphorbiaceae(4)ꎮ 区域单
表 1 新疆焉耆盆地种子植物统计
Table 1 Statistics on seed plants in Yanqi Basinꎬ Xinjiang
类群
Taxon
科数
No. of families
占总科数的比例
Percentage
(%)
属数
No. of genera
占总属数的比例
Percentage
(%)
种数
No. of species
占总种数的比例
Percentage
(%)
裸子植物 Gymnosperm 1 1.25 1 0.27 7 0.68
被子植物 Angiosperm 79 98.75 372 99.73 1028 99.32
双子叶植物 Dicotyledonous 64 80.00 293 78.55 737 71.21
单子叶植物 Monocotyledonous 15 18.75 79 21.18 291 28.12
合计 Total 80 100.00 373 100.00 1035 100.00
表 2 新疆焉耆盆地种子植物科内种的组成
Table 2 Species composition of seed plant families in Yanqi Basinꎬ Xinjiang
科内种数
No. of species in families
科数
No. of families
占总科数的比例(%)
Percentage
种数
No. of species
占总种数的比例(%)
Percentage
大科(含种数 ≥ 10)
Families with more than 10 species 19 23.75 823 79.52
较大科(含 6~10种)
Families with 6-10 species 14 17.50 100 9.66
区域寡种科(含 2~5种)
Regional families with 2-5 species 29 36.25 94 9.08
区域单种科
Regional families with 1 species 18 22.50 18 1.74
合计 Total 80 100.00 1035 100.00
687 植 物 科 学 学 报 第 33卷
种科有 18 个ꎬ 占焉耆盆地种子植物总科数的
2250%ꎬ 如骆驼蓬科 Peganaceae(1)和山柑科
Capparidaceae(1)ꎮ 以上分析表明ꎬ 焉耆盆地种
子植物物种丰富性集中在少数科内ꎬ 优势科现象明
显ꎻ 区域寡种科和区域单种科的比例也较大ꎮ
3 1 3 种子植物属的多样性分析
对焉耆盆地种子植物属的多样性分析显示(表
3)ꎬ 含种数 ≥10 的大属共有 13 属ꎬ 如蓼属 Po ̄
lygonum L.(14ꎬ 含种数ꎬ 下同)、 萎陵菜属 Pote ̄
ntilla L.(16)、 锦鸡儿属 Caragana Fabr.(16)、 棘
豆属 Oxytropis DC.(33)等ꎻ 含种数为 6~10 的较
大属共有 21 属ꎬ 占焉耆盆地种子植物总属数的
563%ꎬ 如麻黄属 Ephedra L.(7)、 藜属 Chenopo ̄
dium L.(8)、 猪毛菜属 Salsola L.(7)、 蝇子草属
Silene L.(7)等ꎻ 含种数为 2~5的区域寡种属共有
160属ꎬ 如假木贼属 Anabasis L.(3)、 卷耳属 Ce ̄
rastium L.(5)、 独行菜属 Lepidium L.(4)、 梅花
草属 Parnassia L.(3)ꎻ 区域单种属有 179 属ꎬ 如
驴食草属 Onobrychis Mill.、 骆驼蓬属 Peganum
L.、 白藓属 Dictamnus L.、 远志属 Polygala L.等ꎮ
由表 3 可见ꎬ 含种数 ≥10 的大属(13 属)仅
占焉耆盆地种子植物总属数的 349%ꎬ 但其包含
的种数共有 242 种ꎬ 占该区种子植物总种数的
2338%ꎬ 而且大多数物种是该区种子植物区系中
的常见种类ꎬ 如矮生二裂萎陵菜(Potentilla bifurca
var. humilior Rupr. et Osten ̄Sacken)、 吐鲁番锦
鸡儿 ( Caragana turfanensis ( Krassn.) Kom.)、
黄花棘豆 (Oxytropis ochrocephala Bge.)等ꎻ 含
种数为 6~10 的较大属(21 属)占焉耆盆地种子植
物总属数的 563%ꎬ 其含种数共 157 种ꎬ 占该区
种子植物总种数的 1517%ꎻ 含种数为 2~5的区域
寡种属(160 属) 占焉耆盆地种子植物总属数的
4290%ꎬ 其含种数共 457 种ꎬ 占该区种子植物总
种数的 4416%ꎻ 区域单种属(179 属)占焉耆盆地
种子植物总属数的 4798%ꎬ 其含种数共 179 种ꎬ
占该区种子植物总种数的 1729%ꎮ 新疆焉耆盆地
种子植物区系中ꎬ 存在丰富的荒漠植被类型ꎬ 如蒺
藜科的霸王属和白刺属、 蓼科的沙拐枣属、 茄科的
枸杞属、 麻黄科的麻黄属以及藜科的藜属、 盐穗木
属、 盐节木属、 梭梭属、 假木贼属植物等ꎻ 还具有
丰富的草甸植被类型和沼泽植被类型ꎮ
3 2 焉耆盆地种子植物的新疆特有种分析
根据冯缨对新疆特有种的界定[14ꎬ16]ꎬ 焉耆盆
地种子植物的新疆特有种共 17 科 30 属 38 种(表
4)ꎬ 其科数、 属数分别占该区种子植物总科数的
2125%、 总属数的 804%ꎻ 其种数占该区种子植
物总种数的 367%ꎬ 占新疆特有种总种数的
1418%ꎮ 新疆特有种是早第三纪新疆处于炎热气
候时遗留下来的成分ꎬ 焉耆盆地种子植物中这些特
有种的存在反映出新疆特有植物区系的历史演化过
程、 植物区系的分布带与本地区气候带的一致性ꎮ
3 3 焉耆盆地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3. 3. 1 焉耆盆地种子植物科的地理分布
依照吴征镒等对世界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
型划分标准[12ꎬ13ꎬ17ꎬ18]ꎬ 焉耆盆地种子植物 80 个科
可归并为 6个类型和 7个变型(表 5)ꎬ 其中ꎬ 世界
分布有 42 个科ꎬ 如: 豆科 Leguminosae(19 ∶ 98ꎬ
属 ∶ 种ꎬ 下同)、 藜科 Chenopodiaceae(23 ∶ 57)、
石竹科 Caryophyllaceae(9 ∶ 32)、 毛茛科 Ranun ̄
culaceae(10 ∶ 27)、 菊科 Composifae(45 ∶ 136)、
唇形科 Labiatae(18 ∶ 31)、 茄科 Solanaceae(5 ∶
7)、 玄参科 Scrophulariaceae (8 ∶ 9)、 景天科
Crassulaceae (4 ∶ 7)、 虎耳草科 Saxifragaceae
(4 ∶ 10)、 蔷薇科 Rosaceae(11 ∶ 33)、 蓼科 Po ̄
lygonaceae(6 ∶ 29)、 眼子菜科 Potamogetonace ̄
ae(2 ∶ 13)、 禾本科 Graminae(43 ∶ 158)、 莎草科
表 3 新疆焉耆盆地种子植物属内种的组成分析
Table 3 Species composition in seed plant genera in Yanqi Basinꎬ Xinjiang
属内种数
No. of species in genera
属数
No. of genera
占总属数的比例(%)
Percentage
种数
No. of species
占总种数的比例(%)
Percentage
大属(含种数 ≥10) Genera with more than 10 species 13 3.49 242 23.38
较大属(含 6~10种)Genera with 6~10 species 21 5.63 157 15.17
区域寡种属(含 2~5种)Regional genera with 2-5 species 160 42.90 457 44.16
区域单种属 Regional genera with 1 species 179 47.98 179 17.29
合计 Total 373 100.00 1035 100.00
787 第 6期 艾比拜姆克热木等: 新疆焉耆盆地种子植物区系特征分析
表 4 焉耆盆地种子植物的新疆特有种名录
Table 4 Plant list of species endemic to Xinjiang in Yanqi Basin
特有种
Endemic species
特有种
Endemic species
1. 鹿蹄柳 Salix pyrolifolia Ledeb. 20. 毛节兔唇花 Lagochilus lanatonodus C.Y. Wu et Hsuan
2. 塔里木沙拐枣 Calligonum roborovskii A. Los. 21. 南疆风铃草 Campanula austro ̄xinjiangensis Y.K. Yang
3. 若羌沙拐枣 C. trifarium Z.M. Mao 22. 若羌紫菀 Aster ruoqiangensis Y.Wei et Z.X. An
4. 库尔勒沙拐枣 C. kuerlese Z.M. Mao 23. 喀什女蒿 Hippolytia kaschgarica (Krasch.)Poljak.
5. 天山猪毛菜 Salsola junatovii Botsch. 24. 博乐绢蒿 Seriphidium borotalense (Poljak.)Ling et Y.R. Ling
6. 新疆乌头 Aconitum sinchiangense W.T. Wang 25. 天山橐吾 Ligularia tianshania C.Y. Yang et S.L. Keng
7. 天山翠雀花 Delphinium tianshanicum W.T. Wang 26. 苞鳞凤毛菊 Saussurea lomatolepis Lipsch.
8. 缺隔糖芥 Erysimum eseptatum Z.X. An 27. 糙毛翅膜菊 Alfredia aspera Shih
9. 博格多山棘豆 Oxytropis bogdoschanica Jurtz. 28. 新疆麻花头 Serratula rugosa Iljin
10. 新疆霸王 Zygophyllum sinkiangense Liou f. 29. 膜颖早熟禾 Poa membranigluma D.F. Cui
11. 塔克拉玛干柽柳 Tamarix taklamakanensis M.T. Liu 30. 多花早熟禾 P. florida N.R. Cui
12. 心叶水柏枝 Myricaria pulcherrima Batalin 31. 大药早熟禾 P. macroanthera D.F. Cui
13. 新疆绒果芹 Eriocycla peliotii (Boiss.) Wolff. 32. 阿尔金山碱茅 Puccinellia arjinshanensis D.F. Cui
14. 新疆鹿蹄草 Pyrola xinjiangensis Y.L. Chou 33. 新疆小麦 Triticum petropavlovski Udacz et Migusch.
15. 喀什牛皮消 Cynanchum kashgaricum Liou f. 34. 新疆冰草 Agropyron cristatum (L.)Beauv.
16. 垂果齿缘草 Eritrichium pendulifructum Lian et J.Q. Wang 35. 大丛鹅观草 Elymus mangnicaespes D.F. Cui
17. 疏刺齿缘草 E. oligacanthum Lian et J.Q. Wang 36. 短芒紊草 E. confusus var. breviaristatus (Keng) S.L. Chen
18. 三角刺齿缘草 E. deltodentum Lian et J.Q. Wang 37. 阿尔金赖草 Leymus aerginshanicus D.F. Cui
19. 小果齿缘草 E. sinomicrocarpum W.T. Wang 38. 天山对叶兰 Listera tianschanica Rchb.
Cyperaceae(9 ∶ 49)等ꎻ 北温带成分(8、 8-4、
8-5型)共有 22 科ꎬ 占焉耆盆地种子植物非世界
分布总科数的 5789%ꎬ 如: 伞形科 Umbelliferae
(15 ∶ 22)、 报春花科 Primulacae(4 ∶ 9)、 龙胆科
Gentianaceae ( 6 ∶ 15)、 罂粟科 Papaveraceae
(5 ∶ 8)、 黑三棱科 Sparganiaceae(1 ∶ 2)、 小檗
科 Berberidaceae(1 ∶ 3)等ꎻ 泛热带分布共 8 科ꎬ
占焉耆盆地种子植物非世界分布总科的 2105%ꎬ
如: 芸香科 Rutaceae(1 ∶ 1)、 大戟科 Euphorbi ̄
aceae(1 ∶ 4)、 凤仙花科 Balsaminaceae(1 ∶ 1)、
锦葵科 Malvaceae ( 3 ∶ 3)、 荨麻科 Urticaceae
(1 ∶ 2)、 山柑科 Capparidaceae(1 ∶ 1)等ꎮ 从科
的地理成分分布来看ꎬ 焉耆盆地种子植物区系表现
出较强的温带性质ꎮ
3. 3. 2 焉耆盆地种子植物属的地理分布
依照吴征镒等对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划分标
准[12ꎬ13ꎬ17ꎬ18]ꎬ 焉耆盆地种子植物 373 属可归并为
12个分布区类型和 17个变型(表 5)ꎬ 其中ꎬ 世界
分布属 58 个ꎬ 如: 眼子菜属 Potamogeton L.
(12ꎬ 含种数ꎬ 下同)、 剪股颖属 Agrostis L (2)、
杉叶藻属 Hippuris L (1)等ꎻ 温带地理成分(8、
10~11 型)共 197 属ꎬ 占该区种子植物总属数的
6254%ꎬ 如: 乌头属 Aconitum L (5)、 风铃草属
Campanula L (2)、 单侧花属 Orthilia Rafin (2)
等ꎻ 地中海成分(12 型)共 58 属ꎬ 占该区种子植
物总属数的 1841%ꎬ 主要有海罂粟属 Glaucium
Mill (1)、 樟味藜属 Camphorosma L (1)、 木霸
王属 Sarcozygium Bunge(1)等ꎻ 热带地理成分
(2~7型)共有 26 属ꎬ 占该区种子植物总属数的
825%ꎬ 主要有狗尾草属 Setaria Beauv (2)、 天
门冬属 Asparagus L (2)、 斑叶兰属 Goodyera R.
Br (1)等ꎻ 中亚地理成分(13 型)共有 25 属ꎬ 占
该区种子植物总属数的 794%ꎬ 主要有紫菀木属
Asterothamnus Novopokr.、 沙蓬属 Agriophyllum
Bieb.、 芹叶荠属 Smelowskia C A. Mey. 等ꎻ 泛
热带地理成分(2 型)共 21 属ꎬ 占该区种子植物总
属数的 667%ꎬ 主要有三芒草属 Aristida L. (2)、
马齿苋属 Portulaca L (1)、 凤仙花属 Impatiens
L (1)等ꎻ 东亚地理成分(9、 14型)共有 9属ꎬ 占
该区种子植物总属数的 286%ꎬ 有罗布麻属 Apoc ̄
ynum L (1)、 短星菊属 Brachyactis Ledeb(1)、
败酱属 Patrinia Juss (1)等ꎮ
从各分布区类型的比例来看(表 5)ꎬ 温带地理
成分占优势ꎬ 其它依次是地中海地理成分、 热带地
887 植 物 科 学 学 报 第 33卷
表 5 焉耆盆地种子植物科、 属的分布区类型
Table 5 Areal ̄types of spermatophyte families and genera in Yanqi Basinꎬ Xinjiang
分布区类型及变型
Areal ̄types and veriety ̄types
科数
No. of
families
占总科数的
比例(%)∗
Percentage
属数
No. of
genera
占总属数的
比例(%)∗
Percentage
1 世界分布 Cosmopolitan 42 - 58 -
2 泛热带分布 Pantropic 8 21.05 21 6.67
2 ̄2 热带亚洲 ̄热带非洲 ̄热带美洲(南美洲)
Trop. Asia  ̄Trop. Afr. ̄Trop. Amer. (S. Amer.) 1 2.63 0 0
4 旧世界热带分布 Old World Tropics 0 0 2 0.64
4 ̄1 热带亚洲、非洲和大洋洲间断分布
Trop. Asiaꎬ Trop. Afr. and Trop. Australasia disjuncted 0 0 1 0.32
6 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 Trop. Asia to Trop. Africa 0 0 1 0.32
7 热带亚洲(即热带东南亚至印度 ̄马来ꎬ太平洋诸岛)分布
Trop. Asia = Trop. SE. Asia + Indo ̄Malaya + Trop. S. & SW. Pacific Isl. 0 0 1 0.32
8 北温带分布 N. Temp. 12 31.58 94 29.84
8 ̄1 环极(环北极ꎬ环两极)分布 Circumpolarꎬ Circumarctic & Amphipolar 0 0 1 0.32
8 ̄2 北极 ̄高山分布 Arctic ̄Alpine 0 0 6 1.91
8 ̄4 北温带和南温带间断分布 N. Temp. & S. Temp. disjuncted 9 23.68 28 8.89
8 ̄5 欧亚和南美洲温带间断分布 Eurasia & Temp. S. Amer. disjuncted 1 2.63 3 0.95
9 东亚及北美洲间断分布 E. Asia & N. Amer. disjuncted 0 0 3 0.95
9 ̄2 北美西、西南部(以加州为中心)至邻近的墨西哥或 /和中美 W. & SW.
N. Amer.ꎬ centered in California to adjacent Mexico or / and C. Amer 1 2.63 0 0
10 旧世界温带分布 Old World Temp. 1 2.63 39 12.38
10 ̄1 地中海区、至西亚(或中亚)和东亚间断分布
Mediterranea. W. Asia (or C. Asia) & E. Asia disjuncted 0 0 5 1.59
10 ̄2 地中海区和喜马拉雅间断分布 Mediterranea & Himalaya disjuncted 0 0 1 0.32
10 ̄3 欧亚和南非洲(有时也在澳大利亚)间断分布
Eurasia & S. Afr. (sometimes also Australia) disjuncted 0 0 5 1.59
11 温带亚洲分布 Temp. Asia 0 0 15 4.76
12 地中海、西亚至中亚分布 Medit.ꎬ W. to C. Asia 0 0 51 16.19
12 ̄1 地中海区至中亚和南非洲、大洋洲间断分布
Mediterranea to C. Asia and S. Afr. and / or Australasia disjuncted 2 5.26 2 0.64
12 ̄2 地中海区至西亚或中亚和墨西哥或古巴间断分布
Mediterranea to W. or C. Asia & Mexico or Cuba disjuncted 1 2.63 2 0.64
12 ̄3 地中海区至温带 ̄热带亚洲、大洋洲和 /或北美南部至南美洲间断分布
Mediterranea to Temp.  ̄Trop. Asiaꎬ with Australasia and / or S. N. to
S. Amer. disjuncted
2 5.26 2 0.64
12 ̄4 地中海区至热带非洲和喜马拉雅间断分布
Mediterranea to Trop. Africa & Himalaya disjuncted 0 0 1 0.32
13 中亚分布 C. Asia 0 0 13 4.13
13 ̄1 中亚东部分布 East C. Asia Media 0 0 4 1.27
13 ̄2 中亚东部至喜马拉雅和中国西南部分布
E. C. Asia to Himalaya & SW. China 0 0 6 1.91
13 ̄4 中亚至喜马拉雅 ̄阿尔泰和太平洋北美洲间断分布
C. Asia to Himalaya ̄Altai & Pacific N. Amer. disjuncted 0 0 2 0.64
14 东亚分布 E. Asia 0 0 4 1.27
14 ̄1 中国 ̄喜马拉雅分布 Sino ̄Himalaya 0 0 1 0.32
14 ̄2 中国 ̄日本分布 Sino ̄Japan 0 0 1 0.32
合计 Total 80 100.00 373 100.00
∗: 百分比中除去世界分布进行统计ꎮ
∗: Percentage of total genera excludes those cosmopolitan genera.
987 第 6期 艾比拜姆克热木等: 新疆焉耆盆地种子植物区系特征分析
理成分、 中亚地理成分、 泛热带地理成分、 东亚地
理成分ꎮ 焉耆盆地种子植物区系的来源较多ꎬ 虽然
有一定数量的热带成分渗透ꎬ 但温带性质仍是该区
种子植物区系的主要特点ꎮ
3. 4 生活型与生态型组成
生活型是植物在发展过程中为适应一定的生活
环境所形成的各种基本形式ꎬ 故植物生活型可以反
映一定地区的气候等自然条件ꎮ 根据吴征镒«中国
植被» [7]对植物生长形态的划分标准ꎬ 我们对焉耆
盆地种子植物物种的生活型进行了归类(表 7)ꎮ 结
果显示ꎬ 草本植物有 901 种ꎬ 占该区种子植物总
种数的 8705%ꎬ 其中多年生草本植物有 688 种
(占 6647%)ꎻ 灌木 110种ꎬ 占该区种子植物总种
数的 1063%ꎻ 乔木 17 种(占 164%)ꎬ 藤本 7 种
(占 068%)ꎮ 焉耆盆地种子植物的生活型组成反
映了该区特有的干旱少雨的生态环境ꎮ
表 7 焉耆盆地种子植物生活型统计
Table 7 Life ̄form of seed plants in Yanqi Basinꎬ Xinjiang
生活型
Life ̄form
种数
No. of species
比例(%)
Percentage
草本植物 Herb 901 87.05
灌木 Shrub 110 10.63
乔木 Tree 17 1.64
藤本 Vine 7 0.68
合计 Total 1035 100.00
依据生态学原理ꎬ 并结合植物所处生态环境的
特点ꎬ 对焉耆盆地种子植物生态型进行了归类(表
8)ꎮ 结果显示ꎬ 中生植物有 676种、 旱生植物 191
种、 湿生植物 123 种、 水生植物 45 种ꎬ 分别占该
区种子植物总种数的 6531%、 1845%、 1189%、
435%ꎮ 生态型的形成可由多种因素引起ꎬ 如气候
条件、 土壤理化性质、 人为活动(如引种扩大分布
表 8 焉耆盆地种子植物生态型统计
Table 8 Ecotype analysis of seed plants in
Yanqi Basinꎬ Xinjiang
生态型
Ecotype
种数
No. of species
比例(%)
Percentage
中生 Mesad 676 65.31
旱生 Siccocolous 191 18.45
湿生 Hygrophyte 123 11.89
水生 Aquatic 45 4.35
合计 Total 1035 100.00
区)等ꎬ 其中气候条件对研究区植物生态型的影响
最大ꎬ 主要表现为长期在不同气候因子(日照、 温
度、 降水量等)的影响下形成的[19ꎬ20]ꎮ 与焉耆盆地
相比ꎬ 位于焉耆盆地东部的鄯善县植被以旱生植物
为主ꎬ 荒漠植被极度稀疏和贫乏[21]ꎻ 而焉耆盆地
植被以中生植物为主ꎬ 占该区种子植物总种数的
6531%ꎮ
4 讨论
焉耆盆地位于天山中段南麓ꎬ 其植被区划属于
新疆暖温带灌木、 半灌木荒漠区ꎬ 特殊的地理位置
及独特的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植物资源ꎮ 本研究
通过区系分析发现ꎬ 焉耆盆地植被区系分布特点是
与当地的地质历史以及气候带相吻合ꎮ 与地处天山
南坡中段的库车相比ꎬ 焉耆盆地地形多样(包括荒
漠、 戈壁、 山地、 沼泽)ꎬ 种子植物种类也较为丰
富[22]ꎻ 与气候相近的鄯善县[21]相比ꎬ 焉耆盆地的
新疆特有种较多ꎻ 此外ꎬ 焉耆盆地具有丰富的荒漠
植被类型、 草甸植被类型和沼泽植被类型ꎮ 其中ꎬ
荒漠植被类型有蒺藜科的霸王属和白刺属、 麻黄科
的麻黄属、 蓼科的沙拐枣属、 茄科的枸杞属以及藜
科的藜属、 盐穗木属、 盐节木属、 梭梭属、 假木贼
属ꎻ 草甸植被类型有石竹科的卷耳属、 柳叶菜科的
柳兰属 Chamaenerion Seguier、 伞形科的苞裂芹
属 Schultzia Spreng. 和棱子芹属 Pleurospermum
Hoffm.、 毛茛科的毛茛属、 堇菜科的堇菜属等ꎻ 沼
泽植被类型有小二仙草科的狐尾藻属 Myriophyl ̄
lum L.、 杉叶藻科的杉叶藻属以及莎草科的藨草属
Scirpus Linn.、 荸荠属 Heleocharis R. Br.、 水莎
草属等ꎮ 鄯善县属于典型的大陆暖温带干旱荒漠气
候ꎬ 其植被以旱生植物为主ꎬ 荒漠植被极度稀疏和
贫乏ꎻ 北部、 天山南坡山地荒漠垂直带向上扩展ꎬ
森林草原带消失ꎮ 库车、 鄯善县和焉耆盆地都处于
亚欧大陆腹地ꎬ 因受所处气候带的影响ꎬ 其生态地
理及植物区系科、 属的分布均以温带分布性质
为主ꎮ
5 结论
焉耆盆地种子植物共 80 科 373 属 1035 种ꎬ
其科、 属优势现象较为明显ꎬ 大科占有绝对优势ꎬ
097 植 物 科 学 学 报 第 33卷
在属级水平上以区域寡种属和区域单种属为主ꎬ 说
明该区植物多样性较为丰富[23]ꎮ 焉耆盆地种子植
物科、 属分布区类型中ꎬ 以北温带成分占主导地
位ꎻ 焉耆盆地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ꎬ 与地中
海、 西亚至中亚分布交流相对较多ꎬ 而与东亚及北
美间断分布交流很少ꎮ 焉耆盆地种子植物生活型以
草本为主ꎬ 其次为灌木ꎬ 乔木稀少且有矮化现象ꎬ
还有少量藤本ꎻ 生态型以中生植物为主ꎬ 其次为旱
生植物ꎬ 湿生植物较少ꎬ 还有少量水生植物ꎮ
参考文献:
[ 1 ] 王荷生. 植物区系地理[M] . 北京: 科学出版社ꎬ
1992: 1-40.
[ 2 ] 娜迪拉尼加提ꎬ 海米提依米提ꎬ 麦麦提吐尔逊
艾则孜ꎬ 祖皮艳木买买提. 基于 3S 的焉耆盆地生
态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变化的相应[J] . 安徽农业科
学ꎬ 2013ꎬ 41(10): 4571-4573.
[ 3 ] 尹业彪ꎬ 李霞ꎬ 郭玉川ꎬ 赵钊ꎬ 付松波. 焉耆盆地
44a来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J] . 新疆农业科学ꎬ
2010ꎬ 47(7): 1450-1455.
[ 4 ] 张高ꎬ 海鹰ꎬ 曾雅娟. 新疆中天山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J] . 西北植物学报ꎬ 2011ꎬ 3(12): 2532-2538.
[ 5 ] 刘新月ꎬ 余培湘ꎬ 李方清ꎬ 周祖翼. 焉耆盆地构造变
形特征及成因分析[J] . 煤田地质与勘探ꎬ 2004ꎬ 32
(6): 5-6.
[ 6 ] 陈建军. 中生代焉耆盆地原始面貌探讨及其演化与
后期改造[D] . 西安: 西北大学ꎬ 2003.
[ 7 ] 吴征镒. 中国植被[M] . 北京: 科学出版社ꎬ 1980:
1-1375.
[ 8 ] 陈正虎. 近十多年来焉耆盆地植被面积变化研究—
基于遥感影像的 NDVI 分析[D] . 成都: 四川师范大
学ꎬ 2014.
[ 9 ] 新疆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新疆植物志: 第 1-2 卷、
第 4-6卷 [M] . 乌鲁木齐: 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ꎬ
1992-2004: 1-1251.
[10] 沈冠冕ꎬ 李学禹ꎬ 闫平. 新疆植物志: 第 3 卷[M] .
乌鲁木齐: 新疆科技卫生出版ꎬ 2012: 1-710.
[11] 李锡文. 中国种子植物区系统计分析[J] . 云南植物
研究ꎬ 1996ꎬ 18(4): 363- 384.
[12] 吴征镒ꎬ 周浙昆ꎬ 李德珠ꎬ 彭华ꎬ 孙航. 世界种子
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系统 [ J] . 云南植物研究ꎬ
2003ꎬ 25(3): 245-257.
[13] 吴征镒. 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J] . 云南植
物研究ꎬ 1991(Supll Ⅳ): 1-139.
[14] 冯缨ꎬ 严成ꎬ 尹林克. 新疆植物特有种及其分布[J] .
西北植物学报ꎬ 2003ꎬ 23(2): 263- 273.
[15] 潘晓玲. 新疆种子植物区系研究[D] . 广州: 中山大
学ꎬ 1992.
[16] 冯缨ꎬ 潘伯荣. 新疆特有种植物区系及生态学研究
[J] . 云南植物研究ꎬ 2004ꎬ 26(2): 183-188.
[17] 吴征镒. 中国种子植物区系地理[M] . 北京: 科学出
版社ꎬ 2011: 1- 470.
[18] 吴征镒. 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及其起源和分化[M] .
昆明: 云南科技出版社ꎬ 2006: 1-566.
[19] 陈文俐ꎬ 杨昌友. 中国阿尔泰山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J] . 云南植物研究ꎬ 2000ꎬ 22(4): 371-378.
[20] 高浩杰ꎬ 王国明ꎬ 郁庆君. 舟山市种子植物物种多样
性及其分布特征 [ J] . 植物科学学报ꎬ 2015ꎬ 33
(1): 61-71.
[21] 郭静谊ꎬ 阎平ꎬ 徐文斌. 新疆鄯善种子植物物种多样
性及区系分析[J]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ꎬ 2009ꎬ 23
(5): 149-153.
[22] 艾克拜尔依米提. 新疆库车野生维管束植物区系
分析[J]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ꎬ 2012ꎬ
37(6): 97-101.
[23] 张辛阳ꎬ 刘瑞雪ꎬ 朱良艳ꎬ 王万平ꎬ 黄庭文ꎬ 陈龙青.
湖北野三河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区系研究[J] .
植物科学学报ꎬ 2013ꎬ 31(5): 477-484.
(责任编辑: 刘艳玲)
197 第 6期 艾比拜姆克热木等: 新疆焉耆盆地种子植物区系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