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Study on Vegetation at Huangshi’ao Provincial Nature Reserve,Heping County,Guangdong Province,China

广东和平黄石坳省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研究



全 文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7,25(1):36~4|D
~urmd o,Wuhan Botanical Research
广东和平黄石坳省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研究
缪绅裕 ,王厚麟 ,肖明朗
(1.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州 510006;2.广东和平黄石坳省级 自然保护区,广东和平 517200)
摘 要:用样方调查法对广东省和平县黄石坳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植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具有 8种植被
型,地带性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优势科为壳斗科(Fagaceae)、樟科(Laura~ae)和金缕梅科(Hamtmael-
daceae)等 ,主要优势种为黧蒴(Castanopsis., d)、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木荷(Schima superba)、广东琼楠
(Beilschmiediafordil)、枫香(询z 口m r,0丌,l0∞M)和铁稠(Cyclobalanopsis glauca)等。植被优势科、属的地理成分
较复杂,以泛热带、热带亚洲和北温带分布型等占优势,体现了中亚热带的典型特征。
关键词:植被型;优势科;优势种;地理成分;黄石坳;省级自然保护区;广东省和平县
中图分类号:Q94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0X(2007)01-0036-05
Study on Vegetation at Huangshi’no Provincial Nature Reserve,Heping
County,Guangdong Province,China
MIAO Shen.Yu ,WANG Hou.Lin ,XIAO Ming Lang2
(1.School Life Sciences,Guangzhou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
2.NatureReserve ofHuangshiao,HepingCounty,GuangdongProvince,Heping 517200,China)
Abstract:A survey on vegetation at Huangshi’ao Provincial Namm Reserve,Heping County,Guangdong
Province.China was made by using quadrat method.Results showed there were 8 vegetation types in our
study area.The typical vegetation is subtropical evergreen forest which is made up of Fagaceae,Laurace-
ae,and Hamamelidaceae etc.The dominant species in arbor layer are Castanopsis 口,Cunninghamia
/anceo/ata,Schima superba,Beilschmiedia fordi,Liquidambar,0rmos口nn,and Cyclobalanopsis glauca,etc.
Th e geographical elements of dominan t families an d genera are relatively complex,which are mainly made
up of pan -tropical,tropical Asia,an d north temperate patterns showing the typical characteristic of middle
sub-tropic.
Key words:Vegetation type;Dominan t family;Dominant species;Geographical element;Huan gshi’ao;
Provincial Nature Reserve;Heping County,Guangdong Province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
所有学者曾对广东省和平县的植物进行过标本采集
与鉴定 ,但主要集中在和平县北部的蜊源镇。8O年
代中期和平县中草药普查办公室曾对该县的中草药
资源进行调查,编写了相关手册 ,为本区的植物研究
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作者在探讨粤北与粤东北部分
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的相似性时,认为和平黄石坳
省级自然保护区可能是广东植被区划东西分区的一
个关键地区 J¨,因此对该地区的植被进行深入研
究 ,将有助于加深了解广东北部山区的植被地理,有
利于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发展。
1 自然条件概况
广东和平黄石坳省级自然保护区于 2004年经
广东省政府批准成立,总面积 80.97 km ,地处北纬
24。20’一24。26’,东经 114。49’~114。55’之间。该保
护区位于广东省北部东江上游,和平县西南部,距和
平县城约 10 kin(图 1)。区内为九连山脉东麓,多
属低山高丘地形,地势起伏不大,最高峰仅 790 m。
属中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年均积温 7 131 oC,年均气
温 19.8℃,最热月7~8月平均气温 27.5℃,极端最
高气温 38oC;最冷月 1月平均 9.9℃,极端最低温
一 4.5℃,年均 日照 1707 h。年均降水量 1536~
1693 mil。一年中干湿交替明显,雨季相对集中在
4~9月,占年总降水量的69%,年无霜期 301 d。土
壤多发育于花岗岩、页岩的山地红壤、赤红壤,主要
有红壤、赤红壤、黄壤、紫色土、石质土等 5个土类。
山地土壤呈明显的垂直分布,海拔 500 m以上多为
收稿 日期:2006-06-28,修回日期:2006-09—15。
基金项 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4B33301023)资助;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04009527)资助。
作者简介:缪绅裕(1965一),男,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植物生态、植物区系地理等方面研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 1期 缪绅裕等:广东和平黄石坳省级 自然保护区植被研究 37
图 1 研究地点示意图
Fig.1 Sketch map of research site
黄壤,300—500 m多为红壤,300 m以下多为赤红
壤。红壤和赤红壤土层深厚,植被生长良好 引。
重要值 I.V.=(相对密度 +相对频度 +相对显
著度)×100。
2 研究方法 3 植被概况与分析
于 2004年 5月选择区内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
行野外植被调查(GPS定位),除优势很明显的黧蒴
(Castanopsisfisa)群落的样方面积为100 m 外,其
余4个样方的面积均为400 m2,对样方内胸茎大于
5 cm的乔木个体记载其种名,测定其胸茎大小、目测
高度和群落的覆盖度(郁闭度)等。同时记录样方中
的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的种类,计算每个样方中植
物群落的Simpson物种多样性指数和乔木层物种的
重要值, 多样性的测度方法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
Simpson指数 =1一∑[Ⅳ (N 一1)/N(N一1)]=
1一∑(Ni/N) ,其中N为样方内所有种的个体总
数; 为第 个物种的个体数。若为草本以盖度测
定者忽略未计。
3.1 植被概况
黄石坳省级 自然保护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北,九
连山脉东麓,南岭山地东南,地层古老,形成了生态
环境和植被类型的多样性。据初步调查结果和有关
资料分析,显示黄石坳省级自然保护区共有野生维
管植物 193科659属1270种(含种下等级,下同),
其中蕨类植物32科 61属 109种,裸子植物 4科 5
属 6种,被子植物 157科 593属 1155种。
在所做的5个样方中(表 1),群落乔木树种的
平均高度,以南家窝的亚热带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
林,即枫香(Liquidambar formo,ana)+广东琼楠
(Beilschmiediafordi)林约 18 m为最高。个体胸径
最大的是枫香,达87 cm,高度约32 m。
表 1 黄石坳省级 自然保护区植被样方的环境参数
Table 1 Environmental data of plot for vegetation at Huangshi’ao Provincial Nature Reserves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8 武 汉 植 物 学 研 究 第25卷
表 1中显示5个样方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
在0.90左右,属较高水平。相对而言,该地区的亚
热带常绿与落叶阔叶林的物种多样性更高(样方 4
中枫香 +广东琼楠群落的最大达 0.96),该现象与
植物群落的演替规律有关。因为随着演替的进程,
处于较高级阶段的群落,其物种多样性可能略低于
前期的数值H J。而顶极成熟的常绿阔叶林(如铁桐
群落的0.89和黧蒴群落的 0.91),由于乔木层高
大,树冠稠密,林下灌木与草本植物稀疏,其物种多
样性的Simpson指数相应比针阔叶混交林的略低。
按照《中国植被》对植被型(全国共29个)的划
分 J,黄石坳省级 自然保护区具有暖性针叶林(杉
木林)、热性针叶林(马尾松 Pinus ma.~oniana林)、
(温性)针阔叶混交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常
绿阔叶林(黧蒴林、铁桐林、木荷林等)、灌草丛(禾
草灌草丛等)、竹林(毛竹 Phylostachys pubescens林
为主)和人工植被等8种类型。
根据《中国植被》对植被分区的划分 】,黄石坳
省级 自然保护区应属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部亚
地带,南岭山地栲类林区。从调查结果来看,本区有
成熟的栲类林,与中国植被的分区基本一致。
3.2 主要植被型分述
3.2.1 常绿阔叶林
该植被类型在黄石坳省级 自然保护区中占优
势——主要分布于海拔 250—600 in左右的丘陵山
地,面积最大。如鱼勿的木荷群落、蓝山岗的铁桐群
落和电站主坝附近的黧蒴群落等自然或次生性的常
绿阔叶林,主要 由山茶科的木荷(Schima superba);
壳斗科栲属(Castanopsis)多个种,如甜椎(c.eyrei)、
米椎(C.carlesi)、黧蒴等和青冈属(Cyclobalanopsis)
的铁桐(cy.qlauca)等;樟科的润楠属(Machilus)和
厚壳桂属(Cryptocarya)等构成绝对优势种。其中电
站主坝附近的黧蒴纯林是因人为破坏后所形成的次
生性常绿阔叶林。金竹坝也分布有一定面积的常绿
阔叶林 ,灌木层中较常见的有天料木科的毛叶嘉赐
树(Casearia vil~imba),在果实成熟期 ,由于数量较
多且颜色鲜艳,十分醒 目。尽管金缕梅科的阿丁枫
(覃树)属(Altingia)在样方中未出现,但在葛藤坑
村边生长着 1株高达25 m,胸径约 1 m的细柄覃树
(A.gracilipes)。
3.2.2 常绿针叶与阔叶混交林
以针叶的杉木和喜光向阳的阔叶树种如木荷、
枫香等共同构成。如在鱼勿附近所做的杉木(Cun—
ninghamia lancedata)+木荷群落,结构较复杂。在
葛藤坑村边有 1株马尾松和 1株甜椎生长在一起,
马尾松高度达 20 m左右,而甜椎约 12 m,两者部分
树干结合得很紧密,充分体现出针阔叶混交的特性。
在苏茅坪村前的针叶混交林也以杉木为主,部分地
段有枫香和木油桐(Aleurites montana)等阔叶树种
侵人。
3.2.3 竹林
黄石坳范围内的竹林分布较广,在一般的河流
两侧或村前村后,主要有毛竹和黄金间碧玉竹
(Phylostachys aureosulcata cv.Speinensis)林。金竹
坝的毛竹林较有特色,且面积相对较大,中营、下营、
苏茅坪等地均有毛竹林。黄金间碧玉竹林主要分布
在葛藤坑村后山坡,有阔叶树种混生。
3.2.4 常绿针叶林
以暖性杉木林和热性的马尾松林为主,部分地
区有杉木和马尾松的混生林。其中杉木林分布广,
面积较大,群落年龄较轻,郁闭度较小,林下灌木和
草本植物茂盛。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针叶林——马尾
松一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芒萁(Dicranop—
teris dichotoma)群落在本区较少见。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 1期 缪绅裕等:广东和平黄石坳省级 自然保护区植被研究 39
在金竹坝发现有 自然分布的罗汉松科的竹柏
(Podocarpus )群落,其 中4株残留在金竹坝村
庄附近的竹柏个体较大,最大胸径达70 em,高度
22 m左右,5月初正盛开雄性的小孢子叶球。
3.2.5 荒山灌丛草坡
与自然植被类型的山顶灌丛草坡不同,这是一
种次生性的植被类型。在人为活动较频繁的地段,森
林常遭破坏,则出现该类型的植被,该类型植被在本
区占有一定面积。灌木多为山茶科的柃属(Eurya)、
杜鹃花科的杜鹃属(Rhododendron)、乌饭树科的部
分种类,草本多为乌毛蕨(Blechnum orientle)、芒萁
等蕨类植物,也有莎草科和禾本科的某些种类。
此外 ,该地区尚有少量的农田和经济林 ,水库和
河流中部分地段有水生植被,如电站大坝附近有国
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水蕨(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
等的分布。
3.3 植被优势种和优势科
在所做的5个样方中,共出现36个主要的乔木
树种(表2),分别隶属于 19科,其中亚热带常绿阔
叶林的代表科壳斗科(8种)、樟科(6种)、金缕梅科
(2种)、山茶科(1种),共计 17种,占总数 36种的
47.22%;且它们的重要值均较大,这4个科 17个种
的重要值之和为 194.54,占全部种类重要值总和
300的64.85%,因此它们的优势地位相当明显,同
时表明该地区的优势植被类型为典型的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从表2可知,黄石坳省级自然保护区植被
的主要优势种是黧蒴、杉木、木荷、枫香、铁桐和木油
桐等。这些种多为向阳性强的树种,或为植物群落
演替过程中的先锋树种,一定程度上说明该地区的
植被具有次生性。
表 2 黄石坳省级自然保护区植被乔木树种的重要值
Table 2 Important values of arbor in vegetation at Huangshi’ao Provincial Nature Reserve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武 汉 植 物 学 研 究 第 25卷
3.4 植被优势科、属的地理成分
根据吴征镒等的世界种子植物科、属的分布区
类型系统 J 对表 2中出现的 36个优势种所属的
l9科 28属进行地理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植被优
势科的地理分布型仅4个,以泛热带为主,占总数的
42.1l%;北温带分布的次之,占总数的 26.31%,世
界分布、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 间断分布 的各 占
l5.79% 。
属级的地理分布型共出现 9个,其中热带亚洲
分布型、泛热带分布型各占总属数的28.57%,而北
温带分布型均 占10.72%,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
布、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以及中国特有分布分别占
7.14%;热带亚洲至热带美洲间断分布、旧世界温带
分布、东 亚分 布 (东 喜马拉 雅一13本 )分布 各 占
3.57%;显示属的地理成分相对复杂,充分体现出其
地理位置处于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带的特点。
中国特有分布属是杉木属(Cunninghamia)和山拐枣
属(Poliothyrsis)。
4 小结
广东和平黄石坳省级自然保护区内植物种类较
多,部分地段植被保存良好,属于向植物群落演替的
顶极阶段过渡的恢复中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并
具有一定的脆弱性。该区的地带性植被为由壳斗
科、山茶科、樟科、金缕梅科等乔木种类组成的典型
常绿阔叶林,植被类型多样,植被优势科、属的地理
成分复杂,充分体现出中亚热带的过渡性质,植被的
主要优势种是黧蒴、杉木、木荷、广东琼楠、枫香、铁
桐和木油桐等,表现出一定的次生性。该保护区的
建设对于和平县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的科研与
保护价值。
致谢 :野外工作得到了华南师范大学江海声教授等同
志的大力支持 ,特致谢忱!
参考文献:
[1] 缪绅裕 ,王厚麟.粤北与粤东北部分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 的
相似性探讨【J].广西植物,2003,23(6):481—487.
[2] 和平县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和平县志[M].广州 :广东人民出
版杜,1999.12—32.
[3] 孙儒泳 ,李博,诸葛阳.普通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1993.131—140.
[4] 马克平.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测度方法[A].见 :钱迎倩,马克
平.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原理与方法[c】.北京:中国科学技术
出版社 ,1994,141—165.
【5] 吴征镒.中国植被【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143—1037.
[6] 吴征镒 ,周浙昆,李德铼.世界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系统
[J].云南植物研究,2003,25(3):245—257.
[7] 吴征镒。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J].云南植物研究,
1991。增刊1V:1—13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