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A REVISION OF CHRYSOSPLENIUM (SAXIFRAGACEAE) AND STAPHYLEA (STAPHYLEACEAE) IN HENAN

河南金腰属和省沽油属的订正



全 文 :武汉植物学研究    ,  ! ∀# ∃ % & & 一 & & &
∋ ( ) ∗+ , − (. / )0, + 1 ( 2, + 34, − 5 4 64 , ∗ 70
河南金腰属和省沽油属的订正 ‘
朱长 山 李 学德
∀河南农业大学植物教研室 郑州 8 !。。。&∃ ∀郑州师范学校 郑州 8 ! 9 9 ! & ∃
提 要 归并了金腰属  种和省沽油属  变种 , 报道 & 个新异名 。
关键词 金腰属 , 省沽油属 , 新异名
 纤细金腰 ∀秦岭植物志 ∃ 伏牛金腰 ∀河南植物志 ∃
以哪。印−4 + 3) : ; 3∗, −< 3, + ) : = + ; −> 3+ 1 ( 2 > ∋, 0 ∗ ? > # ≅ ∀1 4 3?−> ! & ∃ % 8  >   9 ! Α 秦岭植物
志 , 3 ∀& ∃ % 8 # & > &  8 Α ∋> Β > Χ, + 3+ Δ 4 2 , Χ0Ε 2( 2, Φ > Γ 3+ > , & 8 ∀& ∃ %  9 >   Η ≅ Α 中国植物志 , # 8 ∀& ∃ %
& 8 8 > 图版 ≅ & %  一 ≅ >    & > — Ι > ϑ) + 3) 6 0 , ( 4 + 64 ! > Κ > / , + ; , 河南植物志 , & % Η Η > 图 Η # 8 ·  Η Η > 6 Ε + > + ( Λ ·
河南植物志对新种伏牛金腰 7 0 ∗Ε 6( 6ΧΜ 洲 3) : ϑ) 爪)6 0, +4 +6 3% ! > Κ > Ν , + ; ∀种加词缀法
错误 , 应为 ∀ϑ) − % 3) 6人, + 4 + 6‘∃的描述称 % 伏牛金腰与蔓金腰 4 > 刀, ; 4 ΟΟ3ϑ≅ ∗ ) : Π ∗ > Γ 40 : 3< 2 相
似 , 但不育枝 由茎生叶腋抽出 , 叶光滑无毛 , 易于区别 。 我们核对研究了同地模式标本 ∀卢
氏县 , 大块地 , 丁宝章 、王遂义 &8 #∃ 及其他同种标本 。 该种具  地下鳞茎 , 花无花盘 , 种子
光滑无毛 , 应属光种子组裸茎金腰系 Γ 4 4 2 > Δ −2 4∗+ −ϑ( −3, Π ∗ , + 40 > Γ 4 ∗ · Θ ) < 37 , ) −3, Ρ , Σ 3: ·
的植物 , 不是蔓金腰所归属的乳突种子组阔椭圆叶金腰系 Γ 47 2 > Θ 护0 ∗ ΤΧ勿− (−’<4 % Β 盯7Ο ·
6 4 ∗ > Τ Λ ,− −’ϑ( −3 , Ρ , Φ3 : > ∀无鳞茎 , 具花盘 , 种子具微柔毛 ∃的种 。 当然伏牛金腰也不与蔓金
腰接近 Α而其特征恰与纤细金腰 Ι > ;3’∗, −<3 ,+ ) : = +; −> 无异 。 河南植物志对伏牛金腰的特
征描述 , 除茹果外 , 也完全符合纤细金腰的特征 。 至于茹果大小 , 河南植物志记载 % 伏牛金
腰的茹果较尊片稍短 Α而中国植物志记载 % 纤细金腰茹果长  > Η一 & > : : , 尊片长  > & Υ
 > ≅ : : , 即茹果较尊片为长 。 实际上 , 河南植物志的记载所依据的模式标本 ∀卢氏县 , 大块
地 , 丁宝章 、王遂义 & 8 8∃ 和同地模式标本 ∀丁宝章 、王遂义 & 8  #∃ 是茹果 尚未发育成熟的
幼果标本 , 其幼果较尊片稍短 。 而具成熟果的标本 , 其成熟果长  > Η一 # : : , 明显长于尊
片 , 与纤细金腰的茹果特征无异 。 故伏牛金腰和纤细金腰实为同种 , 应归并处理 , 将 Ι > ϑ) ς
收稿 日 %   ≅ 一 9 #一 9 , 修回日 %   ≅ 一 9 ! 一 & 。 第一作者 % 男 , ! & 岁 , 教授 。
> 文 中引证的标本 , 均存河南农业大学标本室 ∀Ω Θ Δ Ι ∃ 。
武 汉 植 物 学 研 究 第 巧 卷
+ 3) 60, + 4 + 6 4 6 · Κ · / , + ; 作为 Ι > ; 3∗ , −< 3, + ) : = + ; −> 的晚出异名 。
Ω 4 + , + ∀河南∃ % Ξ ) 60 3∀卢氏 ∃ , Ψ , Ζ ) , 3< 3∀大块地 ∃ , 丁宝章 、王遂义 & 8  # 、 & 8  8 , 朱长 Μ∋
Η ! # 8 # , 采集人不详 # 8 8 # Α Γ( + ; Φ 3, + ∀篙县 ∃ , Ξ ( + ; 4 0 3: , + ∀龙池曼∃ , 时华民 & & ! ≅ 。
分布 % 河南西部 , 陕西 , 甘肃 。
& 省沽油
Γ 2即0Ε− 4 , ?) : , −< , ΨΙ > [ ∗ ( < ∗ > & % & >  Η & ! Α / 3−6 > 3+ Γ , ∗ ; > [ −> Ν 3−6 > & %  Η ! >   ≅ Α 中国高
等植物图鉴 , & % ≅  9 > 图 # &  9 >   & Α中国植物志 , 8 ≅ % & 9 > 图版 ! % −一 # >  Η  Α河南植物志 , & %
! # & > 图  8 ≅ >   ! ! >—6 > ? ) : , −<, Ψ Ι > Λ , ∗ > : 37 ∗ (Χ 勺) , 1 > Ι > Ψ 3+ ; 4 2 Β > 1 > Ι 0 , ( 河南植物志 , & % ! # # >   Η Η · 6 Ε + · + ( Λ ·
河南植物 志记载 % 小 叶省沽油 ! > 占) : , −< , Ψ Ι > Λ , ∗ > : 37∗ΤΧ 勺−−, 1 · Ι · Ψ 3+ ; 4 2 Β · 1 ·
Ι 0 , ( 与原变种的主要区别在于小叶窄卵形 、披针状卵形 、稀卵形 , 较小 , 长 & > 8 Υ 8 > ! 。: ,
宽  Υ & > & 。: 。 经检查模式标本 ∀新县 , 天台山 & !& ∃ , 其叶形与原变种无异或十分接近 Α 至
于小叶的大小 , 实际上长达 ≅ 。: , 宽达 & > 。: , 即使按河南植物志的描述 , 也在原变种的
变异范围之内 。 我们对河南产省沽油大量标本的观察 , 发现小叶大小随生境不同变化很
大 , 即使在同一植株上也有颇大的变异幅度 , 长 ∀& Υ ∃ # > ! Υ ! > ! Ι : , 宽 ∀Ο一 ∃& 一 ≅ 4 : , 通常
分枝下部叶的小叶明显较小 。因此 , 根据小叶的叶形及大小 , 区分不出一个 自然的类群 。故
小叶省沽油变种不宜成立 , 应与原变种归并 。
Ω 4 + , + ∀河南 ∃ % 新县 , 天台山 & ! & Α篙县 & & ! & Α伏牛山 8 9 ! # , & & ≅ & # , & &  # , 8 8  ≅ , 8 9 9 Α
鸡公 山 & Η &  , & 8 Η # , ! ! , & 9 & # ,    ≅ 8 ,  9 # & , !  9 ≅ Α桐柏山 Η ≅  # ! Α南召 ≅ ! 9 。
分布 %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河北 、山西 、陕西 、河南 、安徽 、湖北 、江苏、浙江 、 四 川 。
Δ 5 = ∴ ΜΓΜΤ Θ Τ Π ΙΩ 5 ΚΓΤ Γ尸Ξ = Θ Μ] Ρ
∀ΓΔ Σ ΜΠ 5 Δ ⊥ Δ Ι = Δ = ∃ Δ Θ Ψ Γ Β Δ ΧΩ ΚΞ = Δ
∀ΓΒ Δ ΧΩ Κ Ξ = Δ Ι = Δ = ∃ ΜΘ Ω = Θ Δ Θ
_ 0 ) Ι 0 , + ; 60, + Ξ  Σ ) 4 < 4
∀1 ( 2, 护理 了’己, 40 3矛−君 , 争−< 5 4 6 ∗ , ∗7 0 ⊥ ∗( )Χ , Ω 尸, 厅, , 王
Δ ; ∗ 3‘) 3∗) ∗ , − ] 矛−3Λ ϑ ∗’7 3,Ε _04 + ; Ο 0 ( ) 8 ! 99 9 & ∃
∀_0尸护万; 之0 ( ) Θ ( ∗ 爪, − Γ 7丙咬泊_
_ 0 4 + ; Ο 0 ( ) 8 ! 9 9 ! & ∃
Δ ? 6 2∗ , Ι2
∗, −< 3, + ) :
< ) 4 4 < , 6 ,
⎯ 4Ε Ν ( ∗ < 6
Ι 0卿6 ( 6Χ−4 , , 3) : ϑ) , % 3) 60, Α % 4 + 6 4 ! > Κ > / , + ; ! ∗ 4 < ) 4 4 < , 6 , 6 Ε + ( + Ε: ( ϑ Ι >  ς
= + ; −> , Γ 2 ,Χ0Ε −4 , ? ) : , −< , Ψ Ι > Λ , ∗ > : 37 ∗ΤΧ 0Ε −−, 1 > Ι > Ψ 3+ ; 4 2 Β > 1 > Ι 0, ( ! ∗ 4 ς
6 Ε + ( + Ε: ( ϑ ! > ? ) : , −< , Ψ Ι >
Ι0 划6 ( 6Χ −4 + 3) : , Γ 2, Χ0Ε −4 , , Θ 4 Ν 6 Ε+ ( + Ε: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