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Analysis of Photosynthesis Efficiency of Maize Hybrids with Different Yield in the Later Growth Stage

不同产量水平玉米杂交种生育后期光合效率比较分析



全 文 :第28卷 第3期 作 物 学 报 V ol. 28, N o. 3
2002 年5月  379~ 383页 A CTA A GRONOM ICA S IN ICA pp. 379~ 383 M ay, 2002
不同产量水平玉米杂交种生育后期光合效率比较分析Ξ
李潮海 刘 奎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2)
摘 要 大田条件下, 玉米的光合速率 (Pn) 受光子流密度 (PFD ) 的影响要大于受二氧化碳浓度 (Ca) 的影响, 并且对
PFD 和Ca 的响应也存在着差异。最大光化学效率 (FvöFm )、实际光化学效率 (5 PSÊ )、光合速率 (Pn)、非光化学猝灭
(N PQ )和光化学猝灭系数 (qP)存在着明显的日变化。其中 FvöFm、5 PSÊ、qP 呈倒抛物线型日变化, 在中午强光下降
低到一天中的最低值, 且乳熟期大于蜡熟期; Pn、N PQ 则呈抛物线型日变化, 在中午时分达到一天中的峰值, N PQ 蜡
熟期大于乳熟期。不同产量水平玉米杂交种的 FvöFm、5 PSÊ、qP、Pn、N PQ 变化也存在着明显差异, 产量水平高的
杂交种 YY23具有较高的 FvöFm、5 PSÊ、qP、Pn 和较低的N PQ , 产量水平低的杂交种 YY5具有较低的 FvöFm、5 PSÊ、qP、Pn 和较高的N PQ , 这些差异在日变化中以中午时分尤为明显, 且蜡熟期的差异大于乳熟期的差异。
关键词 玉米; 叶绿素荧光; 光化学效率; 光合效率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Ana lysis of Photosyn thesis Eff ic iency of M a ize Hybr ids with D ifferen tY ield in the
La ter Growth Stage
L I Chao2H ai L IU Kui
(A g ronom y College of H enan A g ricultural U niversity , H enan Z hengzhou, 450002, China)
Abstract T he pho tosyn thetic efficiency of m aize hybrids w ith differen t yield in the later grow th stage w as
investigated th rough m easurem en ts of pho tosyn thetic rate and ch lo rophyll fluo rescence param eters of
pho tosystem Ê using a portable C IRA S21 pho tosyn thetic gas analysis system and portable fluo rescence
mon ito ring system (FM S2). In the field condition, pho ton flux density (PFD ) had greater influence on net
pho tosyn thetic rate (Pn) than CO 2 concen tration (Ca) in two hybrids, and there ex isted difference betw een the
response of Pn to PFD and Ca in the sam e hybrid. T he declines in m ax im al pho tochem ical efficiency of PSÊ in
the darkness (FvöFm ) , actual pho tochem ical efficiency of PS Ê in the ligh t ( 5 PS Ê ) and pho tochem ical
quench ing co2efficien t (qP) w ere observed at m idday strong sun ligh t. T he 3 indexes in the m ilky stage w ere
h igher than that in the doughy stage. O n the o ther hand, pho tosyn thetic rate (Pn ) and non2pho tochem ical
quench ing (N PQ ) amoun ted to m ax im um value at m idday. T he value of N PQ in the doughy w as h igher than
that in the m ilky. A ll the 5 indexes show ed differen t betw een two hybrids. H igher yield hybrid YY23 had
h igher FvöFm , 5 PSÊ , qP, Pn and low er N PQ w hen compared w ith low er yield hybrid YY5. T he difference
of those param eters at m idday w as especially obvious, and larger difference disp layed in the doughy than in the
m ilky stage.
Key words M aize; Ch lo rophyll fluo rescence; Pho tochem ical efficiency; Pho tosyn thetic efficiency
  植物叶绿素荧光信号能快速灵敏地反映植物生
理状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是一种理想光系统探
针[ 1 ] , 可直接或间接了解光合作用过程。赵琦等[ 2 ]
曾应用叶绿素荧光技术研究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苗
期的光合特性差异, 许大全等[ 3 ]也应用叶绿素荧光
技术对健壮成年尚未衰老的玉米叶片的光合作用在Ξ 基金项目: 河南省“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夏玉米综合增产技术研究”(960201019)部分研究内容
作者简介: 李潮海 (19562 ) , 男, 河南巩义人, 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作物生理生态学教学和科研工作。Tel: 037123924590;
E2m ail: L ichaohai@yahoo. com. cn
Received on (收稿日期) : 2000211215, A ccep ted on (接受日期) : 2001203228
© 1994-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室温下进行过研究。不过, 大田玉米的生育过程要
经历广幅变化的光强和温度, 生长在复杂的环境因
子中。Earl 等[ 4 ]认为叶绿素荧光技术也可在大田条
件下评价光合作用过程。近年来对玉米的光合特性
研究表明, 品种间光合速率存在着差异[ 5 ] , 但在生
育前期差异很小, 主要表现在后期。据 Simmons 和
Jones 报道[ 6 ] , 玉米吐丝前光合作用对产量的贡献
低于10% , 可见吐丝后的光合作用对产量的形成具
有决定作用。但迄今为止, 在大田条件下应用叶绿
素荧光技术研究玉米光合效率尚未见报道。为此,
我们选用产量水平不同的两个玉米杂交种在大田条
件下对生育后期叶片叶绿素荧光和光合作用进行了
研究, 试图通过对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
定, 从它们相互关系上了解后期叶片光合作用的光
化学过程和非光化学过程中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
化以及品种间光能利用率在叶绿素水平上的差异,
为进一步提高玉米的光合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设计
供试玉米杂交种为豫玉23号 (YY23)和豫玉5号
( YY5) , 两个杂交种株型紧凑, 夏播生育期均为
105天左右, 其中 YY23后期保绿度高、生产潜力较
大, YY5后期衰老较快、生产潜力较小。1999年试
验安排在河南省长葛市农科所试验田, 2000年安排
在河南农业大学科教园区, 其中1999年6月13日播
种, 9月22日收获; 2000年6月10日播种, 9月20日收
获。两年试验均采用麦后直播, 前茬小麦产量均在
6500 kgöhm 2左右。宽窄行种植, 宽行72 cm , 窄行
48 cm , 密度72000株ö公顷, 重复3次, 小区面积42
m
2。
1. 2 测定方法与计算
每个杂交种在一个重复内, 选择10株生长一致
的植株进行叶面积指数 (LA I) 的测定。乳熟期在田
间用英国 PP2system s 公司生产的 C IRA S21型便携
式光合系统测定两玉米杂交种对光强和二氧化碳浓
度的响应, 用C IRA S21型光合测定系统的自动可调
光源在 CO 2浓度为380 ΛLõL - 1时制作 Pn2PFD 响应
曲线, 以 PFD 低于300 Λmolõm - 2õs- 1的 Pn2PFD 直
线回归初始斜率表示表观量子效率 (AQ Y) , 用可
调供气系统在 PFD 为1200 Λmolõm - 2õ s- 1时制作
Pn2Ca 响应曲线, 以 CO 2浓度低于300 ΛLõL - 1的光
合速率对细胞间隙浓度 (Pn2C i) 响应曲线的直线回
归初始斜率为R uBP 羧化效率 (CE)。于乳熟期 (8月
21日) 和蜡熟期 (9月12日) 在大田条件下用 C IRA S2
1测定光合速率日变化, 并用英国H ansatech 公司生
产的 FM S2脉冲调制式荧光仪测定最大荧光 (Fm )、
初始荧光 (Fo)、光适应下最大荧光 (Fm ′)、光适应
下初始荧光 (Fo′) 以及稳态荧光 (F s) 等叶绿素动力
学参数日变化。在测定 Fm 和 Fo 时, 叶片暗适应15
分钟。用下列公式计算光系统Ê 的实际光化学效率
(5 PSÊ )、光化学猝灭系数 (qP) 以及非光化学猝灭
(N PQ ) : 5 PS Ê = (Fm ′- F s) öFm ′, qP = (Fm ′-
F s) ö(Fm ′- Fo) , N PQ = (Fm - Fm ′) öFm ′。测定部
位为穗位叶, 每次测定5株。
2 结果与分析
2. 1 不同产量水平玉米杂交种的叶面积动态和产
量比较
从图1可以看出, 两个不同产量水平玉米杂交
种叶面积指数 (LA I) 在前期差异较小, 后期差异逐
渐增大。以播种后90天为例, 产量水平较高的
YY23的LA I 为3. 65, 较吐丝期最大LA I5. 60, 下
降34. 82% , 产量水平较低的 YY5的LA I 为1. 92,
较吐丝期最大LA I5. 18, 下降63. 13% , 此时 YY23
的LA I 为 YY5的1. 90倍。从1999年和2000年的产
量平均数得知: YY23的产量 (12710. 0 kgöhm 2) 为
YY5 (9948. 4 kgöhm 2) 的1. 27倍, 差异达到极显著
水平。
图1 不同产量水平玉米杂交种叶面积指数变化动态比较
F ig. 1 Dynam ic change of leaf area index of m aize
hybrids w ith different yield
SS、M S、MA S、DA S: 分别表示吐丝期、乳熟期、
成熟期、播种后天数
SS, M S, MA S, and DA S stand for the silk ing stage, m ilk ing
stage, m aturity stage and days after sow ing, respectively
2. 2 不同产量水平玉米杂交种对光强和二氧化碳
浓度的响应比较
当 PFD 恒定为1200 Λmolõm - 2õ s- 1, Ca 在0~
2000 ΛLõL - 1范围内变化时, 两个玉米杂交种的光
083                     作  物   学  报                    28卷
© 1994-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合速率 (Pn ) 皆未出现饱和现象 (图2)。羧化效率
(CE ) 的大小是叶片活性的 R ubisco 量多少的指
标[ 7 ]。两杂交种的 CE 存在明显差异, 其中产量高
的 YY23为0. 0357, 产量低的 YY5为0. 0321, 而
CO 2补偿点的差异很小, 均为2 ΛLõL - 1左右。从两
杂交种对 PFD 的响应 (图2)中可以发现, 当 PFD 在
0~ 2000 Λmolõm - 2õs- 1变化范围内时 (Ca 恒定为380ΛLõL - 1) , Pn 也未出现饱和现象。进一步分析发现,
当光强大于1200 Λmolõm - 2õs- 1时, Pn 增长极为缓
慢, 在光强从1200 Λmolõm - 2õs- 1增加到2000 Λmolõ
m
- 2õs- 1时, YY23和 YY5的光合速率仅分别增加2.
4% 和5. 1%。两杂交种的表观量子效率 (AQ Y) , 即
单位光量子同化固定的CO 2分子数差异明显, 产量
高的 YY23为0. 0535, 产量低的 YY5为0. 0430, 说
明产量水平不同的玉米杂交种对弱光的利用存在着
较大的差异。由光合速率日变化 (表1) 可以看出,
中午玉米叶片的 Pn 未出现“光合午休”现象, 这与
Pn 对 PFD 和 Ca 的响应结果相一致。分析图2还可
发现, 在较弱的 PFD 和较低的 Ca 下, Pn 都表现为
YY23大于 YY5。在高Ca 下, Pn 增长仍较快, 杂交
种间差异甚小, 而在高 PFD 下, Pn 增长较慢, 杂交
种间差异较大。由此可见, PFD 对玉米叶片的 Pn
有更大影响, 研究不同 PFD 下叶片的荧光特性, 对
进一步了解 PFD 对 Pn 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
图2 不同产量水平玉米杂交种光合速率对光强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响应
F ig. 2 Response of Pn of m aize hybrids w ith different yield to PFD and Ca
表1 不同产量水平玉米杂交种光合速率日变化
(单位: Λmolõm - 2õs- 1)
Table 1 D iurnal change of Pn of ma ize hybr ids
with different y ield (un it: Λmolõm - 2õs- 1)
时间
T im e of day
乳熟期M ilky stage
YY5 YY23
蜡熟期 Doughy stage
YY5 YY23
6: 00 1. 4 2. 0 0. 9 1. 1
8: 00 11. 5 14. 3 6. 6 8. 7
10: 00 17. 9 20. 7 9. 6 13. 6
12: 00 20. 9 24. 1 11. 0 15. 7
14: 00 20. 2 23. 2 10. 0 15. 5
16: 00 11. 7 16. 2 4. 2 9. 4
18: 00 2. 9 4. 0 0. 7 2. 0
2. 3 不同产量水平玉米杂交种荧光特性分析
不同产量水平玉米杂交种之间以及同一杂交种
吐丝后的不同生育阶段的荧光参数 FvöFm、5 PSÊ、N PQ、qP 等都存在着明显差异。FvöFm 表示
原初光能转化效率与 PSÊ 潜在量子效率, 又称为
PSÊ 最大光化学效率, 其值大小与光合电子传递活 性成正比; 5 PSÊ 是 PSÊ 的实际光化学效率, 反映叶片用于光合电子传递的能量占所吸收光能的比例, 是 PSÊ 反应中心部分关闭时的光化学效率[ 8 ] ,其值大小可以反映 PSÊ 反应中心的开放程度。由图3可以看出, FvöFm 和 5 PSÊ 日变化趋势相同,皆呈倒抛物线型, 早晨和傍晚弱光下的光化学效率要高于中午强光下的光化学效率, 在同一时间均表现为 YY23高于 YY5, 且差异最大的时刻均在中午时分。不同生育时期相比较, 两杂交种的 FvöFm 和5 PSÊ 皆表现为乳熟期大于蜡熟期。同一生育时期不同杂交种间 FvöFm 和 5 PSÊ 均存在差异, 且成熟期的差异大于乳熟期。进一步分析发现, 与 5 PSÊ 相比, FvöFm 的变化相对稳定。  叶绿素荧光猝灭是叶绿体耗散过剩能量的一种途径, 有光化学猝灭和非光化学猝灭两种形式[ 9 ]。光化学猝灭取决于原初电子受体Q A 的存在状态,它反映了 PSÊ 所捕获的光量子转化成化学能的效率, 与碳同化有关[ 10 ]; 非光化学猝灭的大小被广泛
1833期           李潮海等: 不同产量水平玉米杂交种生育后期光合效率比较分析            
© 1994-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图3 不同产量水平玉米杂交种 FvöFm 和 5 PSÊ 日变化
F ig. 3 D iurnal change of 5 PSÊ and FvöFm of m aize hybrids w ith different yield
应用于评价植物安全耗散过剩激发能的能力[ 11 ]。由
图4可知, qP 和N PQ 具有明显不同的日变化, qP
呈倒抛物线型变化, 在中午强光高温下降到一天中
的最低值。不同生育时期比较, 两杂交种都表现为
乳熟期大于蜡熟期。杂交种间比较, 产量水平高的
YY23大于产量水平低的 YY5。N PQ 的日变化则与
qP 的变化相反, 呈抛物线型, 蜡熟期大于乳熟期,
YY5大于 YY23。进一步分析可知, 随着生育进程
的推进, N PQ 在不断增加, 表明其在保护光合器官
免受过剩光能的伤害方面越来越重要。
图4 不同产量水平玉米杂交种光化学猝灭系数和非光化学猝灭日变化
F ig. 4 D iurnal change of photochem ical quenching co2efficient and non2photochem ical quenching of m aize hybrids w ith different yield
3 讨论
董树亭等[ 12 ]在水肥充足条件下对玉米群体光
合速率的日变化研究表明, 群体光合速率在中午前
后达到峰值, 未出现中午下降现象, Kalt2Torres
等[ 13 ]也认为玉米光合速率的峰值出现在光强最强
的中午时分。本文通过 Pn 对 PFD 和Ca 的响应分析
以及大田条件下 Pn 日变化的测定结果表明, 两个
不同产量水平的玉米杂交种的 Pn 在中午皆没有出
现光合下降的现象, 这与 T adash i H irasaw a 的观点
一致[ 14 ] , 并认为大田条件下, PFD (大田条件下的
日变幅为1800 Λmolõm - 2õs- 1左右) 对 Pn 的影响要
大于Ca (大田条件下的日变幅为80 ΛLõL - 1左右) 对
Pn 的影响, 这可能是玉米为高光效的C4作物, 具有
CO 2浓缩系统, 对大田条件下的 CO 2浓度的改变并
不敏感的结果。
玉米叶片作为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其大小与
发展动态和产量直接相关[ 15 ]。本研究结果表明, 不
同产量水平玉米杂交种的产量差异不仅与叶面积的
发展动态有关, 还与叶片本身的光合特性有关。产
量水平高的杂交种具有较高的 FvöFm 和 5 PSÊ ,
较低的N PQ , 表现为很好的协调性。
叶绿素荧光分析技术以其快速、灵敏和对研究
对象无破坏的特点而成为研究光合作用响应环境条
件的有力工具。光强过低或过强都会影响光合作用
的正常进行, 过剩的光能既可通过依赖叶黄素循环
的热耗散[ 16 ] , 也可通过与光下碳素同化有关的叶绿
素荧光光化学猝灭及与保护光合器官免受过剩伤害
有关的叶绿素非荧光猝灭的热耗散。林植芳等[ 17 ]认
283                     作  物   学  报                    28卷
© 1994-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为, 玉米在甲基紫精 (M V ) 引起的光氧化条件下导
致光化学猝灭下降的同时, 非光化学猝灭也受到明
显的限制, 未出现热耗散对光合器官的保护性调
节, 即过剩的光能并没有通过增加非光化学猝灭加
以耗散。本研究结果表明, 在中午的自然光强下,
光合系统可通过加快碳同化 (qP 下降) 和非光化学
猝灭 (N PQ 上升) 来协同利用强光, 这与光氧化条
件下有所不同。从 qP 和N PQ 的日变化趋势和变幅
上可知, 大田条件下的光能并没有大量过剩, 至少
没有对光合器官造成不可逆的严重伤害。Bolhar2
N ordenkampf 等[ 18 ]认为, 在非环境胁迫下, 植物的
FvöFm 值的变化范围为0. 75~ 0. 85, 本研究的 Fvö
Fm 基本处于这一范围内, 只是在中午光照较强的
情况下, 光能转化效率以及光化学效率有所降低
(FvöFm 和 5 PSÊ 下降) , 但此时 Pn 却最高。因此
对 C4植物玉米而言, 不能仅根据 PSÊ 的荧光参数
变化就断定整个光合作用过程发生了光抑制。据
K rause 等[ 19 ]研究, PSÊ 中叶绿素发出的荧光比 PSÉ 中叶绿素发出的荧光大得多, 而本文只对 PSÊ
进行了研究。已有研究表明[ 20 ] PSÉ 光抑制主要与
低温胁迫有关, 是否中午的强光和高温可以诱导
PSÉ 活性的增加, 以补偿 PSÊ 活性的下降, 将有
待进一步研究。另外, 光合系统电子传递、CO 2固
定、光呼吸作用以及活性氧代谢等有着密切的关
系, 值得进行协同研究。
References
[ 1 ] O laf van Kootenm , Jan F H Shel. The use of ch lorophyll
fluorescence nom enclature in p lant stress physio logy. P hotosy n
R es, 1990, 25 (4) : 147~ 150
[ 2 ] Zhao Q (赵琦) , Tang C2Q (唐崇钦) , Kuang T 2Y (匡廷云).
P relim inary studies on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m aize
hybrid and its parents. A cta A g ronom ica S inica (作物学报) ,
1996, 22 (5) : 560~ 564
[ 3 ] Xu D 2Q (许大全) , D ing Y (丁勇) , Shen Y2G (沈允钢).
D iurnal variation of photosynthetic efficiency in leaves of C4
p lant m aize. A cta P hy tophy siolog ica S inica (植物生理学报) ,
1993, 19 (1) : 43~ 48
[ 4 ] Earl H J , Tollenaar M. U sing chlorophyll fluorom etry to
compare photosynthetic perform ance of comm ercial m aize (Z ea
m ay s L. ) hybrids in the field. F ield C rop R es, 1999, 61: 201
~ 210
[ 5 ] Zhao M (赵明) , L i S2K (李少昆) , W ang S2A (王树安) et al.
C luster analysis for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s of inbred lines of
m aize in China. A cta A g ronom ica S inica (作物学报) , 1999, 25
(6) : 733~ 741
[ 6 ] Simmons S R, Jones R J. Contributions of p re2silk ing
assim ilate to grain yield of m aize. C rop S ci, 1985, 25: 1004~
1006
[ 7 ] Yu S2W (余叔文) , Tang Z2C (汤章城). P lant P hy siology and
M olecular B iology (Second edition)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
第二版). Beijing: Science P ress, 1998. 270
[ 8 ] Genty B, B riantais J M , Baker N R. The relationsh ip betw een
the quantum yield of photosynthetic electron transport and
quenching of ch lorophyll fluorescence. B ioch im B iophy s A cta,
1989, 990: 87~ 92
[ 9 ] Schreiber V , Schliw a U , B ilger W. Continuous recording of
photochem ical and non2photochem ical ch lorophyll fluorescence
quenching w ith a new type of modulation fluorem eter.
P hotosy nth R es, 1986, 10: 51~ 62
[ 10 ] Gilmore A M , Yam amoto H Y. Zeaxanth in form ation and
energy dependent fluorescence quenching in pea ch lorop lasts.
P lant P hy siology , 1991, 96: 636~ 643
[ 11 ] Hartel H , Lokstein H. B ioch im relationsh ip betw een quenching
of m axim um and dark2level ch lorophyll fluorescence in v ivo:
Dependence on Photosystem Ê antenna size. B ioch im B iophy s
A cta, 1995. 1228: 91~ 94
[ 12 ] Dong S2T (董树亭) , Hu C2H (胡昌浩) , Yue S2S (岳寿松) et
al. Studies of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rate of canopy apparent
photosynthesis and the relationsh ip betw een the rate of canopy
apparent photosynthesis and canopy structure, eco logical factors
in summ er m aize. A cta P hy toecolog ica et Geobotanica S inica (植
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 1992, 16 (4) : 372~ 377
[ 13 ] Kalt2Torres W , Kerr P S, U suda H et al. D iurnal changes in
m aize leaf photosynthesis É . Carbon exchange rate, assim ilate
export rate, and enzym e activities. P lant P hy siology , 1987,
83: 283~ 290
[ 14 ] Tadash i H irasaw a, Theodore C H siao. Som e characteristics of
reduced leaf photosynthesis at m idday in m aize grow ing in the
field. F ield C rop R es, 1999, 62: 53~ 62
[ 15 ] Cheng G2P (陈国平) , W ei D 2M (尉德铭) , L iu Z2W (刘志文)
et al. Grow th and developm ent pattern of h igh2yield and
contro lling technology of summ er m aize. S cientia A g ricultura
S inica (中国农业科学) , 1986, (1) : 33~ 39
[ 16 ] Demm ing2A dam s B, A dam s Ë W W. Xanthophyll cycle and
ligh t stress on nature: U niform response to excess direct
sunligh t among higher p lant species. P lanta, 1996, 198: 460
~ 470
[ 17 ] L in Z2F (林植芳) , Peng C2L (彭长连) , L in G2Z (林桂珠).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photooxidative response in leaf discs
from p lants w ith different photosynthetic pathw ays. A cta
B otanica S inica (植物学报) , 1998, 40 (8) : 721~ 728
[ 18 ] Bolhar2Nordenkam f H R, Long S P, Bale N R.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as a p robe of the synthetic competence of leaves on
the field: A review of current instrum entation. Funct E col,
1989, 3: 497~ 514
[ 19 ] Krause G H , Som ersalso, Zum busch E et al. O n the
m echanism of photo inh ibition in ch lorop lasts relationsh ip
betw een changes in fluorescence and activity of photosystem Ê .
J P lant P hy siol, 1990, 136: 472~ 479
[ 20 ] Xu Z2F (徐志防) , L uo G2H (罗广华) , W ang A 2G (王爱国) et
al. Photo inh ibition of photosynthesis and the m etabolism of
active oxygen on photosynthetic organs. P lant P hy siology
Comm unications (植物生理学通讯) , 1999, 35 (4) : 325~ 332
3833期           李潮海等: 不同产量水平玉米杂交种生育后期光合效率比较分析            
© 1994-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