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浙江百山祖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金孝锋!,丁炳扬!,!!,郑朝宗!,叶珍林#,陈小荣#
(!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浙江 杭州 #!!; 温州师范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浙江 温州 #%$&; # 凤阳山 ’百山祖自然保护区,浙江 庆元 ##()
摘要:统计分析了浙江庆元百山祖自然保护区的种子植物区系。该区共有种子植物 !)&科、
&属、!($$*)$) ’ $)$% ’ !*
!# $%&’()*(+ ,-.%/)() &0 1##2 3%.-*) (- 4.().-56 7.*6’#
8#)#’9# 0’&: ;#<(.-= 3’&9(-+#
123 456789:; ?5;<8@6; DE678A7;@C AE:;8F5;#,DBC3 45678G7;<#
(! !##$%$ & ’(&$ )*($+*$,,-.$/(0+% 1+(2$3,(45,B6;
# <+ >,32$,/5;
!%*% QS:X5:Q,YE5XE Z:O7;< T7 &<:;:P6 5; !)& N6[5O5:Q 6P: 5; TE5Q P:Q:PU: T7T6OOL W 0T N6[5OL O:U:O,TE: SP7S7PT57; 7N TE: S6;TP7S5X TLS: 5Q Z5<<:P TE6; 7TE:PQ 6;R P:6XE:Q ##+%,,TE: TP7S5X :O:[:;TQ 6P: [7P: TE6; T:[S:P6T: 7;:Q(&%-**)W 0T <:;IQ O:U:O,)%! <:;:P6,YE5XE 5;XOIR: 7;OL ! QS:X5:Q 7P ’ % QS:8 X5:Q,7XXISL !$.* QS:X5:QW ME: S6;TP7S5X TLS: 5Q $+, 6;R TE: T:[S:P6T: TLS: 5Q !#+.,,5T 5Q 6O[7QT :\I5U6O:;T Z:TY::; TE: TP7S5X :O:[:;TQ 6;R TE: T:[S:P6T: 7;:Q(#$*-#!&)W 0T QS:X5:Q O:U:O,TE: :;R:[5X 云 南 植 物 研 究*,?@()):)∗′# ’ !,∗′) ’ !!接受发表
作者简介:金孝锋(!.&( ’)男,浙江海盐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植物分类和生物入侵方面的研究。
C ’ [65O:V5;^N!_!)#+;:T
基金项目:国家环保局百山祖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和监测网络建设资助项目
! #*- ./0.1,23,4’& !∗6′−!7−* !+)%, 7-%’ !()*
(<90=1)> ?’-*; & !* -34’+*’ @ #%&’,!* *&;*2%, -)*,%*- ! #%&’ ,’& 4* ;%A%;*; %&! : -34!()*-,
’&; !* -34!()* @ 6’-! #%&’B#*&!+’C # #C;- !∗4*
-**; )C’&!- @ ?’%-’&G3 H’!3+* I*-*+A* ’+* A*+( +%,> F∗@C+%,’C ,2B
)&*&!- ’+* 23C!%@+2 ’&; !∗,’+’,!*+%-!%,- %- 4A%3-C( 3)C’&; @C+’ & !∗−3!*+& *;5* @ 6’-! #* +*-*+A* ’C- ’- 2’&( *&;*2%,,+’+* + *&;’&5*+*; -)*,%*-> !#%&’(:D**; )C’&!-;JC+’;?’%-’&G3 H’!3+* I*-*+A*;K*L%’&5
百山祖又名“万里林”,位于浙江西南庆元县的东北部,<:M= 年百山祖冷杉( !#%&’()*$(%#%)的发现引起了世人的瞩目。<:/=年批准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8 年与凤
阳山自然保护区合并扩建成“浙江凤阳山 N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上个世纪 8O至
9O年代就有秦仁昌、耿以礼、贺贤育、林刚、章绍尧等老一辈植物学家和林学家前往庆
元对植物和林业资源作了开创性调查。<:EM P <:E:年为配合全国性植物资源调查成立的浙
江省野生植物资源普查队对全省各地的植物资源进行首次大规模调查,以及 EO年代末至
=O年代初,原杭州大学的张朝芳和郑朝宗、杭州植物园的章绍尧和贺贤育、华东师范大
学的欧善华等几次植物调查和标本采集,在此基础上,欧善华、王金诺编写了第一个“凤
阳山、百山祖种子植物名录”,为百山祖植物资源和区系研究积累了基本资料,百山祖丰
富的植物多样性逐渐为世人所知。/O年代初至今有关部门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又多次组
织考察活动,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年 /月由丽水市科委和林业局组织的百山祖自
然资源综合考察;(8)<:/M年夏美国和国内专家组成的森林科考队的考察;(9)<::=年
在进行保护区总体规划时,由浙江省林业勘察设计院、庆元县林业局和百山祖管理处组织
的考察;(.)8OO8年 M P /月,8OO9年 M P /月由浙江大学和百山祖保护区联合组织的百山
祖保护区植物多样性考察和森林植被监测样地构建。在这些考察和资料积累的基础上,主
要参考《中国植物志》和《浙江植物志》,整理并修订了《浙江百山祖自然保护区种子植
物名录》,进而对该地区种子植物区系作初步分析。
) 研究地概况
)*) 地理范围
本保护区是“浙江凤阳山 N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两个部
分:其一是以百山祖为中心的一片,地理位置 <<:Q9RE9S P <<:Q=R..S(6),8MQ.ORE.S P 8MQ
EOR<9S(H);其二是位于庆元南部的五岭坑,地理位置为 <<:Q
保护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的闽浙丘陵中山区,由华夏古陆华南闽浙地盾演变而成,地
质历史古老。山体位于洞宫山系中段,由福建戴云山脉向东北伸展而成。百山祖基岩为侏
罗纪火成岩,五岭坑保护站为前泥盆纪变质岩。区内最高峰百山祖,海拔 < /E=0M 2,为
浙江第二高峰,海拔最低在五岭坑保护站,为 EEO 2。地貌类型为深切割中山,以侵蚀地
貌为主,山地坡度大多在 9OQ以上。
=O= 云 南 植 物 研 究 8=卷
!# 气候与土壤
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是本区地带性气候,降水充沛,相对湿度大,由于海拔较高,
平均温度低。据庆元县气象站 !#年&&!年在百山祖保护站观测点(海拔 ! !&& ’)的
观测结果,保护区年均温 !(#),降水量 *+!(# ’’,相对湿度 #+,,极端高温 *), 极端低温 - !*),无霜期 !#. /。根据不同海拔的土壤剖面调查分析,本区内土壤在海拔 #&& ’以下为红壤,#&& ’以上以黄壤为主,棕黄壤土集中分布于百山祖南坡。 ! 植被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百山祖保护区的地带性植被。而且垂直地带性也比较明显,海
拔 ! &&& ’以下为常绿阔叶林和暖性针叶林,! &&& % ! 0&& ’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暖性
针叶林,! 0&& ’以上为山地矮林和灌丛。常绿阔叶林乔木层以壳斗科(12324525)种类占
优势,常见的是甜槠(!#)/+0(%)和细叶青
冈(! ( 1*+#(%)2&-(),共有种如木荷( 3,4(1 #5’)+.)、短尾柯( 6(4&,+’5# .+)7(,50)、
多脉青冈(! ( 15-(5%)()、秀丽槭(8,)+ )-)9:
%5-51)和银钟树(;-)#( 1,9+)9&+(()等落叶树种;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如亮叶水青冈 (<95# -5,(0 )-多脉青冈林、多脉青冈 - 蓝果树(=*## #(%)%#(#)林和短尾柯 - 山拐枣 (>&-(&4*+#(# #(%)%#(# )-蓝果树林等;针阔叶混交林有柳杉(!+*’&1)+( 2&+5%)( )-木荷林、
福建柏( <&?()%( 4&09(%#(( )- 甜槠 - 黄山松( >(%5# (/5%)()矮曲林、猴头杜鹃(@ ( #(1(+51)矮曲林、短柱茶(!1)--( .+)7(:
#*-)矮曲林等;灌丛主要有胡枝子( 6)#’)0)A .(,&-&+)灌丛、波叶红果树( 3+%7)#(
07(0(% 627( 5%05-)灌丛和百山祖玉山竹(B5#4%( .(#4%A5)%#(#)灌丛等(余久华等,&&*)。
% 区系分析
现知百山祖有野生种子植物 !8.科,.&&属,! 0+0种(含亚种和变种,下同)。其中
裸子植物 8科 !8属 &种,双子叶植物 !*.科 0**属 !+!种,单子叶植物 +科!0!属#+
种。科的范围根据《世界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系统》(吴征镒等,&&*)。在进行科属 种的区系分析时,种下分类群均视作种级看待。 %! 科的分析(!(! 科的大小分析
科的大小按种数多少统计,见表 !。含 0&种以上的科有 +科,计 !*+属,*&种,分别占属、种总数的!(!,和!(0,。∗!,和 !(+,。含! % *&种的共 !!科,计 !!&属,.种,占属、种总数的 !0(., 和 !#(!,。可见,百山祖含&种以上的科共 &科,共计 *属 ..+种,分别占属、种总
数的 +8(#,和 0&(&,。
这些科包含了本地区近半的属种,但并不能完全代表本区域植物区系的主要特征。一
个区域植物区系的主要表征成分,可以通过计算中国(世界)植物区系重要值(91:;
(<))来衡量(陈涛和张宏达,!+;王发国等,&&*)。计算以后发现,一些种类很多 .&88期 金孝锋等:浙江百山祖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的科,如莎草科(!#%&’&)、菊科(!()#(*+,&)、禾本科(−&)等,在植物区系 中的地位并不重要,而木通科(/&%0+1&2&3&’&)、蜡梅科(!&3’&.,4&’&)、清风藤科 (5&2+&’&)、泡花树科(63+(*)&’&)、金缕梅科(7&)&)3+0&’&)、蓝果树科(8**&’9
&)、山柳科(!3,4%&’&)、安息香科(5,%&’&’&)、百部科( 5,)(.&’&)、山矾科 (5)#3(’&’&)、三白草科(5&:%:%&’&)等 ;<科,=>?!(@)值相对较高,成为百山祖的 植物区系表征科,在这些表征科中,大多数是分布于热带、亚热带的科(表 A),从而体 现了百山祖植物区系与热带区系亲缘。 表 ! 百山祖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科的大小统计 B&23 ; C.&3*+* (D *#′+* .:)2%)&,(#4,+’ D&)+3+* +. E&+*4&.1: 8&,:% F∗%G种数 8(H *#’+* 科名(或科的数目)>&)+3 .&)((% 8(H D&)+3)
I JK *#′+*: -%&)+.&(JJLMJ)!;!()#(*+,&(NOLP;);F(*&’&(;MLON);!#%&’&(;QLJA)
Q; R JK *#′+*: S&#+3+(.&’&(ANLNM);/&2+&,&(AALQM);T&(AJLQP);>&U&’&$(
< R ;K *#′+*: QP D&)+3+∗(+.′3:0+.U;Q;U.’+*) A R J *#’+$*:
5,)(.&’&KYJKKLKY;KKJ!3,4%&’& KY;O< LKY;OK A
!&3’&.,4&’& KYAP
5,%&’&’& KY;P
物区系重要值;!!!科的分布区类型按照吴征镒等(AKKQ)。
8(,*:! 5&%U.,(0(Z&’&,E%,∗′4.+0&,8&.0+.&’&&.0 S4%)&,&’&&% ()+,,0;!!=>?!L=>?@)&.* G&3:(DD3( (D D3(%& +. ,4[(&39,#* (D D&)+3+* &%2&*0 :#(. ,4#:23+’&,+(. (D @: !4.U+4 ! #H +. AKKQ H 单种科共 AP 科,其中单型科有大血藤科(5&%U.,(0(Z&’&)、南天竹科(8&.0+.&’9 &)、钟萼木科(E%,∗′4.+0&)和透骨草科(S4&)N科。 与浙江省和华东种子植物统计比较,种数最多的 ;K个科,百山祖以泛热带分布的樟 科(/&:%&’&)和茜草科(F:2+&’&)取代了世界分布的玄参科(5’%(#4:3&%+&’&)和毛茛 科(F:.:.’:3&’&),(百合科(/+3+&’&)由于菝葜科(5)+3&’&’&)和延龄草科(B%+33+9 &’&)等科分立,差别未考虑)(郑朝宗,;MPO;刘勋等,;MMJ),体现了百山祖地处华
东区系的南缘的特征。
PK< 云 南 植 物 研 究 A<卷
!#! 科的分布区类型
百山祖所分布的 #%科,其分布区类型按吴征镒等(!&&’)标准统计(表 ’)。热带成 分的科占 (()*,泛热带分布、世界分布和北温带分布占绝大部分。热带分布的山茶科 (+,-./-.-)(泛热带分布)、樟科(泛热带分布)、山矾科(热带亚洲 0大洋州和热带美洲 分布)和冬青科(12345674./-.-)(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间断分布),温带分布的壳斗科 (南北温带间断分布),这些科的一些种类是亚热带森林植被的优势种或建群种。世界分布 的科多为草本,分布在森林群落的草本层,如禾本科、莎草科、菊科、堇菜科(8467./-9 .-)、荨麻科(:;<4/./-.-)等,也有茜草科、蔷薇科(=6>./-.-)一些种则与温带分布的松 科(?4@./-.-)、柏科(A3B;->>./-.-)、槭科(1/-;./-.-)、木兰科(C.D@674./-.-)等组成混 交林,这些都体现了该区域亚热带山地森林植物区系的特征。东亚分布的有猕猴桃科 (1/<4@4E4./-.-)、三尖杉科( A-B,.76<.F./-.-)、青荚叶科(G-7H4@D4./-.-)、旌节花科 (I<./,J3;./-.-)、桃叶珊瑚科(13/3K./-.-)等 科,其中南天竹科分布于中国和日本。
表 ! 百山祖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
+.K7- ’ +,- .;-.79
!
!!!
474-> 4@ M.4>,.@N3 O.<3;- =->-;P-
分布区类型 1;-.79
O6Q 5.L47J
百分比
R*
分布区类型 1;-.79
O6Q 5.L47J
百分比
!! R*
!!#Q A6>L6B674<.@ (S !S% % Q +;6BQ 1>4. ’ #S
!!!Q ?.@<;6B4/ T ’’T S Q OQ +-LBQ !S #%
’ Q +;6BQ U I3K<; Q VQ 1>4. U(I) !!## )Q VQ 1>4. U OQ 1L-; Q E4>W3@/<-E ) T( +;6BQ 1L-; Q E4>W3@/<-E #& Q X7E Y6;7E +-LBQ # &!! $ !!(Q X7E Y6;7E +;6B4/ ! #! #( Q VQ 1>4. $ ’$ TQ +;6B Q 1>4. <6 +;6B Q 13><;.7.>4. X/-.@4. ’ #S +6<.7 #$% #&&& # 属的分析 !!# 属的大小分析 百山祖种子植物共 %&& 属,含 !& 种以上的属有冬青属( !#$)(!$ 种)和薹草属 (%&’#$)(!T种);含 ## Z !&种的属有悬钩子属(()*)+)(!&种)、猕猴桃属(,-./0/1/&) (#%种)、荚%属(2/*)’0)3)(#$种)、蓼属(456750)3)(#(种)、紫珠属(%&/-&’8&) (#’种)、杜鹃属((95151#01’50)(#!种)、卫矛属(:)5063)+)(#!种)、山茶属(%&3#; /&)(##种)等 #&属,计 #’S种;$ Z #&种的属共 ’%属,含 !$!种。此外,含 T种的属有 #)属,含 (种的 ’(属,’种的属 T%属,!种的属 #T&属,单种属 ’)#属。这些所谓的寡种 属(! Z T种)和单种属,共含 # &)(种,占总种数的 %&S#*。’)#个所谓的单种属中,单 型属有大血藤属(<&’7#0.515$&)、白豆杉属(4+#)15.&$)+)、青钱柳属(%6-5-&’6&)、福建 柏属(=5>/#0/&)、蛛网萼属(4&.6-’&.#’)、南天竹属(?&01/0&)、假婆婆纳属( <./38+5; 0/&)、臭常山属(@’/$&)、透骨草属( 49’63&)、香果树属( :33#058.#’6+)、钟萼木属 (A’#.+-90#/1#’&)、飞龙掌血属( B511&/&)、匙叶草属( C&.5)-9#&)、毛药花属(A5+.’6-9&0; .9#’&)、显子草属(49+8#’3&)、泥胡菜属(D#3/+.#8.&)、南酸枣属(%95#’5+8501/&+)和 柳杉属(%’68.53#’/&)等 !%属,其中有不少真正意义的单型属。 !!! 属的分布区类型 属的分布区类型划分按吴征镒(#))#)标准,百山祖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的 %&& 个 )&期 金孝锋等:浙江百山祖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属,除了无中亚分布类型外,其它 !个分布区类型在本区域均有代表(表 )。
表 ! 百山祖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
#%&’ #(’ )’&*+,-’. /0 .-’)1+/-(,+23 4’5’) 25 62.(578 9+8)’ :’.’);’
分布区类型 <)’&*+,-’ 属数 9/= 4’58. 百分比>? !@ A/.1/-/&2+5 B! C C
D@ E5+)/-23 !DF DG=D D C !@ #)/-@ <.2,<8+)&.2 H A@ +/ I@ <1’) @ J2.K853+’J L G=M D C D@ #)/-@ <.2,<0)23 H A@ +/ I@ <1’) @ J2.K853+’J G=B N @ #)/-@ <.2 H #)/-@ <1’) @ J2.K853+’J !B D=L 热
@ O&J P/)&J #)/-23 NL L=L 带
C !@ #)/-@ <.2,<0)23 H <8.+)&.2 J2.K853+’J B G=F 地 L@ #)/-@ <.2 +/ #)/-@ <8.+)&.2 D N=Q 理 B@ #)/-@ <.2 +/ #)/-@ <0)23 !F N=G 成 B C D@ #)/-@ <.2 H R@ <0)23 /) SJ4.3) J2.K853+’J D G=N 分 Q@ #)/-@ <.2(T5J/*S&,.2) M Q=L Q C !@ U;(/) I81+)),V21&, +/ I@,IP@ A(25 J2.K853+’J /) J2008.’J M !=D Q C D@ #)/-@ T5J2 +/ I@ A(25 N G=L Q C N@ 68)1,#(2&5J +/ IP@ A(25 ! G=D Q C @ W2’+51(/) T5J/*A(25’.’ E’525.8&)+/ I@ A(25(/) IP@ A(25) G=B M @ 9/)+( #’1-’)+’ MF !N=F
M C @ E5*+’1-’)+’(9@ #’1-@ H I@ #’1-@ J2.K853+’J) !M D=M
M C L@ R8).2 H #’1-@ I@ <1’) @ J2.K853+’J ! G=D
F @ R@ <.2 H 9@ <1’) @ J2.K853+’J LB M=M F C !@ R@ <.2 H S’X23/ J2.K853+’J ! G=D
!G @ O&J P/)&J #’1-’)+’ DB =! 温 !G C !@ S’J2+’))5’5,P@ <.2(/) A@ <.2)H R@ <.2 J2.K853+’J L G=M 带
!G C N@ R8).2 H I@ <0)23 J2.K853+’J N G=L 地 !! @ #’1-@ <.2 B G=F 理
!D @ S’J2+’))5’5,P@ <.2 +/ A@ <.2 D G=N 成
!D C N@ S’J2+’))5’5 +/ #’1-@ *#)/-@ <.2,<8.+)&.2 H I@ <1’) @ J2.K853+’J ! G=D 分
!N @ A@ <.2 G G=G ! @ R@ <.2 L! Q=F
!(IV)@ I25/*V21&,(IV) !B D=L !(IU)@ I25/*U-5(IU) D B=B !L @ R5J’123 +/ A(25 !M D=M C
#/+& QGG !GG=G 世界分布的共 B!属。木本植物有鼠李属(!#%&’)、悬钩子属和铁线莲属(()*#+,’) N属,其它皆是草本,如蓼属、马唐属(-,.,+#/,#)、莎草属((01*/&’)、草珊瑚属( 2#/3 4#%5/#)、&菜属(!6/,11#)、繁缕属( 2+*))#/,#)、排草属( 70’,#4,#)、拉拉藤属(8#),3
&)、鼠尾草属(2#)9,#)等。 热带分布(D Y Q 项)的属共 NG 属,占属总数(不包括世界分布的属,下同) Q=B?。其中泛热带分布(D项)的属有 !DF属,常见的木本属有冬青属、山矾属( 203
1)646’)、卫矛属、紫珠属、榕属(:,4&’)等,草本的属有冷水花属(;,)*#)、泽兰属(<&3
1#+6/,&)、鳢肠属( <4),1+#)、马鞭草属( =*/>*%#)、砖子苗属(?#/,’4&’)、金粟兰属 (()6/#%+&’)等。热带亚洲、大洋州和中、南美洲间断分布(D C !项)的属有糙叶树属 (@1#%#%+*)、蓝花参属(A#)*%>*/.,#)等 L属;热带亚洲、非洲和中、南美洲间断分布 (D C D项)的有雾水葛属(;6&B6)B,#)、粗叶木属(7#’,#%+&’)和’竹属(C#>&’#)属。
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间断分布(N项)的共 !B属,大多为木本,柃属(<&/0#)、木姜子属
G!B 云 南 植 物 研 究 DB卷
(!#%&)、泡花树属(’%()*&)和楠木属(+,)%-%)一些种类是本区内林下灌木层的常见
种。旧世界热带分布(!项)的有吴茱萸属(./)0&)、八角枫属(1(&23/*)、厚壳树属
(.,4%#&)、赤楠属(56763/*)等 #属;其变型热带亚洲、非洲和大洋州间断分布(! % 项)的有乌口树属(8&4%22&)、爵床属(9)#%((/(&4&)等。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州分布(#
项)有 &!属,常见的有樟属(:22&*)*/*)、野牡丹属(’%(&#)*&)、通泉草属(’&7/)
等。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项)的共 &%属,常见的属有铁仔属(’642%)、狗骨柴属 (;<()<)4&)、豆腐柴属(+4%*2&)等,其中包括热带亚洲和东非间断分布(’ &)的黑鳗藤 属(=&*2&2#,%)和黄瑞木属(102&204&)&属。热带亚洲分布((项)分布的属共 !)属, 青冈属、山胡椒属(!20%4&)、润楠属(’&>,(/)、新木姜子属(?%)(#%&)、山茶属、水丝 梨属(56>)<)等较为常见。此外,蕈树属( 1(#23&)、木荷属( 5>,*&)、假糙苏属 (+&4&<,()*)等 )属间断分布于爪哇、喜玛拉雅和我国华南、西南(( %项);热带印度 至我国华南分布(( &项)的有楮头红属( 5&4>)<64&*)、独蒜兰属(+(%)2%)等 个单 种属;粗筒苣苔属( @433&)分布于缅甸、泰国和我国西南(( 项);半蒴苣苔属 (A%*-)%&)、福建柏属等 !属分布于越南(中南半岛)至我国华南(西南)(( !项)。
温带分布属() * %!项)共 %(属,占 !+,(-,略多于热带分布属。北温带分布()
项)的属就有 )+属,木本植物多为落叶树种,如榆属(B(*/)、胡桃属(=/3(&2)、鹅耳
枥属(:&4<2/)、盐肤木属(9,/)、槭属等,还有松属( +2/)和红豆杉属( 8&C/)
等针叶树种,草本植物常见属有细辛属(1&4/*)、夏枯草属(+4/2%((&)、萎陵菜属(+)D #%2#((&)、黄精属(+)(63)2&#/*)等。全温带分布() !项)属有景天属( 5%0/*)、獐牙
菜属(5E%4#&)、婆婆纳属(F%4)2>&)和越橘属( F&>>2/*)等 %’ 属;欧亚和南美洲温
带间断分布() #项)的属仅看麦娘属(1()<%>/4/)。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项)的有
黄杉属(+%/0)#/3&)、榧属(8)44%6&)、檫木属(5&$$&G4&$)、紫茎属( 5#%E&4#&)、马醉木
属(+%4$)、金刚大属(:4))*&)等 #’属,而六道木属(1-%(&)间断分布于东亚和墨西
哥(+ $ %项)。旧世界温带分布(%.项)的共 &’属,如牛繁缕属(’6)$)#)2)、淫羊藿属
(.<*%0/*)、香薷属(.($,)(#7&)、天名精属(:&4<%$/*)等。地中海、西亚和东亚间断
分布(%. $ %项)的有榉属(H%(I)J&)、女贞属(!3/$#4/*)等 #属;欧亚和南非间断分布
(%. $ 项)有锦枣儿属(5>((&)、蛇床属(:20/*)和前胡属(+%/>%0&2/*)。温带亚洲
分布(%%项)有马兰属(K&(*%4$)、附地菜属(843)2)#$)等 ’ 属。地中海、西亚至中
亚分布(%&项)有芫荽属(:)4&204/*)等;地中海至温带 $热带亚洲、大洋州和南美洲
洲间断分布(%& $ 项)有黄连木属(+$#&>&)。
东亚分布及其变型在本区域共 %.+ 属,是温带地理成分中最多的。其中全东亚分布
(%! 项)#% 属,木本的种类如三尖杉属(:%<,&()#&C/$)、猕猴桃属、蜡瓣花属(:)46()
中国特有属(!项)有杉木属(.)%%&%/-’0&’)、白豆杉属、青钱柳属、拟单性木兰
属(1’2’302&’)、石笔木属(4)5+-2&’)、香果树属、半枫荷属(60&7&8)&9’0:’2)、蜡梅属 (.-&0%’%5-)*)、血水草属( (0+%)、泡果荠属(!&77&77’)、盾果草属( 4-;2+’2,)*)、 毛药花属、髯药草属(6&%,/%’%5-2’)、匙叶草属等 !#属,在本区域大多是单型属。
!# 种的分析
讫今为止,对于种的分布类型没有一个十分科学的分析方法(吴征镒等,%%&)。但 对于局部地区或山体,分析种的分布类型仍套用属的分布区类型(李恒和武素功,!’#; 李锡文和李捷,!’’&;孙航和周浙昆,!’’(;李锡文,!’’(;丁炳扬等,%%%;吴玉虎,
%%&),这种把地理成分和发生成分相联合的分析方法,依然被认为行之有效(吴征镒等, %%&)。
)&)! 非中国特有种分析 百山祖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 ! *种,按照属的标准也划分成 !个分布区类型(表 ),除了地中海分布、西亚至中亚分布和中亚分布 个类型外,其他 !&个分布类型都有。
其中中国特有分布占近半,非中国特有种 #%’种,以东亚分布和热带亚洲分布占优。
表 百山祖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种的分布区类型 +,-./ +0/ ,1/,.2345/6 78 65/19,375043:; 65/ ! !!! ;:/6 :< =,:60,<>? @,3?1/ A/6/1B/ 分布区类型 C1/,.2345/ 种数 @7D 65/;:/6 百分比 EF 分布区类型 C1/,.2345/ 种数 @7D 65/;:/6 百分比 !! EF !!! D G769757.:3,< H !!D +/95D C6:, *# &)
D I,<3175:; !( !)% ! D J/K:3/11,&D +175 D C6:, M +175 D C9/1 D K:6N?<;3/K !% %)O GD!! C6:,
!!* D P.K L71.K +175:; # %)( !& D GD C6:, % %)%
D +175D C6:, 37 +175D C?631,.,6:, &% !)’ !* D QD!! C6:, &(* &)’ ( D +175D C6:, 37 +175D C81:;, ! !)* !*(RS)D R:9,.,4,2S,5,< (*) ()’!! ) O D +175D C6:, %# !&)( !*(TR)D T:<72R:9,.,4, (*#) (&)!! ) # D @7130 +/95/1,3/ *( &)% !*(TS)D T:<72S,5,< (O!) (!O)#!! )
’ D QD C6:, M @D C9/1 D K:6N?<;3/K $% !)& ! D Q
)&)!)! 世界分布 世界分布有香附子(.;,2)* 25)%9)*)、狗尾草( 65’2&’ #&2&9&*)、藜(.-%,9&)0 ’7<
:)0)、马鞭草(=2:%’ >>&+&%’7&*)等 种,大多为杂草。 $)&)!)$ 热带分布 热带分布($ U O项)共 $’& 种,占总种数(世界分布的除外)的 !’)$F,占非中国 特有种种数的 &()$F。 泛热带分布($ 项)有 !( 种,大多是草本,如飞扬草( (),-2:&’ -&25’)、积雪草 (.$%5$77’ ’*&’5&+’)等,木本的仅牡荆(=&5$? %$/)%9 B,1) +’%%’:&>7&’)和云实(.’$*’7,&%&’ 9$+’,$5’7’)等 &种;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间断分布(&项)有紫马唐(@&/&5’2&’ #&7’*+$%*)、 金线吊乌龟(65$,-’%&’ +$,-’2’%5-’)等 !%种;旧世界热带分布(*项)共 #种,草本有黄 独(@&*+2$’ :)7:&>$2’)、白茅( A0,$2’5’ 3$%&/&&)、刺子莞( B-;%+-*,2’ 2):2’)等 O 种, 木本仅(芝(C’+7)2’ ++-&%+-&%$%*&*)一种;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项)有 &%种, $!( 云 南 植 物 研 究 $(卷 茜树(!#$ %&%’#(%’#()(*#*)、厚壳树(+’,)-#$ $%./#($-$)是森林群落常见的伴生树种,爵 床(0&*-)11.1$,#$ 2,&%./3)(*)、圆果雀稗(4$*2$1./ &,3#%.1$,))等是林缘常见草本;热带亚 洲至热带非洲分布(!项)的有鸭舌草(5&(&%’&,#$ 6$7#($1#*)、青葙(8)1&*#$ $,7)(-)$)、细 毛鸭嘴草( 9*%’$)/./ #(#%./)和八角枫(!1$(7#./ %’#()(*))等 #种。 在热带分布种数占绝对优势的热带亚洲分布($ 项)有 %& 种,占热带分布种数的 $#’%(。如马松子(5)1&%’#$ %&,%’&,#:&1#$)、土茯苓( ;/#1$< 71$3,$)、细叶香桂(8#(($/&= /./ *.3$6)(#./)、臭节草( >&)((#(7’$.*)(#$ $13#:1&,$)、印度黄芩( ;%.-)11$,#$ #(#%$)等, 其中百日青(4&&%$,2.* (),##:&1#.*)、杜英(+1$)&%$,2.* )%#2#)(*)、草珊瑚( ;$,%$(,$ 71$= 3,$)、楮头红(;$,%&2?,$/#* ()2$1)(*#*)等以浙南地区为其分布最北界,此外,种类较多的 还有禾本科 #$种,莎草科 #)种,菊科 #)种、兰科(*+,-./0,101)2种、蔷薇科 !种。 ’)’#’) 温带分布 温带分布(& 3 #4项)有 424种,占总种数(世界分布的除外)的 )’4(,占非中国 特有种种数的 !4’&(。东亚分布种类最多。 北温带分布(&项)以草本为主,禾本科最多,有看麦娘(!1&2)%.,.* $)@.$1#*)、)草 (4’$1$,#* $,.(#($%)$)等 #%种,其他还有!草( ;%#,2.* -,#@.)-),)、沼生水马齿(8$11#-,#%’) 2$1.*-,#*)、酸模(0./)< $%)-&*$)等;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2项)共 %种,有相当部分 是外来归化植物,如藿香蓟(!7),$-./ %&(?A&#)*)、一年蓬(+,#7),&( $((..*)、大狼把草 (>#)(* :,&(&*$)、北美独行菜(B)2##./ 6#,7#(#%./)等,其他还有银钟树(C$1)*#$ /$%7,)= 7&,##)、金线草(!(-)(&,&( :#1#:&,/))等;旧世界温带分布(#%项)有荩草(!,-’,$<&( ’#*2#= .*)、细柄草(8$2#11#2)#./ 2$,6#:1&,./)、雀麦(>,&/.* D$2&(#%.*)等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金钟花(E&,*?-’#$ 6#,##**#/$)、桑(5&,.* $13$)等 #!种;温带亚洲分布(##项)共有 4& 种,木本植物白榆(F1/.* 2./#1$)、色木槭(!%), /&(&),草本的有如旋覆花( 9(.1$ D$= 2&(#%$)、费菜( 4’)#/.* $#A&&()、大披针薹草( 8$,)< 1$(%)&1$-$)、鸡眼草( G.//),&H#$ *-,#$-$)、龙胆(I)(-#$($ *%$3,$)等。 东亚分布(#4项)是温带地理成分的最主要部分,共 )!4 种,占温带分布种数的 $)’$(。分为喜玛拉雅 5日本分布(亦称全东亚分布,#4(67)项),中国 5喜玛拉雅分 布(#4(86)项)和中国 5日本分布(#4(87)项)。全东亚分布的有 49种,小果山龙眼 (C)1#%#$ %&%’#(%’#()(*#*)、水团花( !#($ 2#1.1#:),$)、山杜英(+ ’ *?16)*-,#*)、乌饭树( J$%= %#(#./ 3,$%-)$-./)等为木本,草本植物有斑叶兰(I&&?),$ *%’1)%’-)($1#$($)、天门冬(!*= 2$,$7.* %&%’#(%’#()(*#*)、赤车(4)11#&(#$ ,$#%$(*)等;中国 5喜玛拉雅分布的有 4&种,如 杉木(8.((#(7’$/#$ 1$(%)&1$-$)、中国旌节花( ;-$%’?.,.* %’#()(*#*)、香叶树( B#(),$ %&/= /.(#*)等;中国 5日本分布有 $#种,占了东亚分布的 $4’4(,从而也体现了本区域与 日本区系的密切联系,其中木本植物 #%2种,如悬钩子属掌叶复盆子(0.3.* %’#(7##)、黄 泡(0 ’ 2)%-#()11.*)等 &种、冬青属小果冬青( 91)< /#%,&%&%%$)、钝齿冬青( 9 ’ %,)($-$)等 & 种、荚%属 9种、红楠(5$%’#1.* -’.(3),7##)、蛛网萼(41$-?%,$-), $,7.-$ :0+’ *#()(*#*)、交 让木(K$2’(#2’?11./ /$%,&2&./)、雀梅藤(;$7),)-#$ -’)$)等,木质藤本如肖菝葜(C)-= ),&*/#1$< D$2&(#%$)、女萎(81)/$-#* $2##:&1#$)、钩藤(F(%$,#$ ,’?(%’&2’?11$)等,草本植物 #!种,如薯蓣属 4种、显子草(4’$)(&*2),/$ 71&3&*$)、日本柳叶箬( 9*$%’() (#22&()(*#*)、 )#!!期 金孝锋等:浙江百山祖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白芨(!#$%& ’$(%&$&)、鱼腥草()*++,-%& .*(/&&)、羊蹄( 0+1#2 3&4*-%.+’)、横纹薹草 (5 ! (+6&&)等。
!#! 中国特有种分析
百山祖种子植物共 #%种中国特有种,占总种数的 &’!&((世界分布种除外)。对于 特有种分布区亚型的划分,主要根据《论中国植物区系的分区问题》(吴征镒,)**)的
分区方案,再结合植物种的集中分布式样拟定的。基于这个原则,可以将这些特有种大致
分为 *个分布区亚型(表 %)。
表 ! 百山祖自然保护区特有种的分布区亚类型
+,-./ % +0/ ,1/,.234-567/3 89 /:;/<=> 37/>=/3 =: ?,=30,:@4 A,541/ B/3/1C/
分布区亚类型 D1/,.234-567/ 种数 A8! 37/>=/3 百分比E(
,F G:;/<=> 58 H0/I=,:J # K!L -F G:;/<=> 58 G,35 M0=:, ’* )!) >F G,35 M0=:, 58 M/:51,. M0=:,(/C/: 58 N84502O/35 M0=:,) ## &!K ;F G,35 M0=:, 58 N8450 M0=:,(/C/: 58 N84502O/35 M0=:,) )K& L!* /F G,35 M0=:, 58 A8150 M0=:,(/C/: 58 A81502/,35 P A81502O/35 M0=:,) ) !’ 9 F G,35 M0=:, 58 M/:51,. M0=:, P N8450 M0=:,(/C/: 58 N84502O/35 M0=:,) K* #K!) JF G,35 M0=:, 58 M/:51,. M0=:,(/C/: 58 N84502O/35 M0=:,)P A8150 M0=:,(/C/: 58 A81502/,35 & %!&
81 A81502O/35 M0=:,)
0F G,35 M0=:, 58 N8450 M0=:,(/C/: 58 N84502O/35 M0=:,)P A8150 M0=:, % )!L
= F G,35 M0=:, 58 M/:51,. M0=:, P N8450 M0=:,(/C/: 58 N84502O/35 M0=:,)P A8150 M0=:,(/C/: *L )!
58 A81502/,35 81 A81502O/35 M0=:,)
+85,. #% )LL!L !#!!) 浙江特有 本区有浙江特有植物 #种,其中仅限于本区特有的有百山祖冷杉、庆元冬青( 7#2
8%-6,+&-#-’%’)、庆元华箬竹( 9&’& 8%-6,+&-#-’%’)和尖箨茶秆竹(:’#+/*’&’& &.+%;&6%-&)& 种;此外,属浙江南部特有的有 #种,如云和假糙苏(:&(&4<*1%’ &-.%/#-&&)、显脉野 木瓜(9&+-*-%& .*-’4%.+&)、浙江虎耳草(9&2%=(&6& ><#3%&-6#-’%’)、浙江过路黄(?,’%1&.<%& .<#@%&-6#-’%’)、毛枝连蕊茶(5&1#%& (%.<*.&/&)等;浙江其他地区还有分布的有 )L种,
如棒毛泡果荠()%%#& =+1&(%*%/#’)、浙江凤仙花( 714&%#-’ .<#@%&-6#-’%’)等。 !#!! 华东特有 华东特有的共 ’* 种,占本地区中国特有种数的 )!)(。与江西共有的有腺蜡瓣花 (5*(,*4’%’ 6&-/+%=#(&)、天台小檗(!#(A#(’ #14#(6%&-&)、奇异泡果荠() ! 4&(&/*2&)等 K# 种;与福建西北部共有的有红皮糙果茶( 5 ! .(&4&#%&-&)、龙泉景天( 9#/+1 +-6’+B
&-#-’#)、福建悬钩子(0+A+’ =*@%#-#-’%’)等 K)种;与安徽共有的如浙皖虎刺(C&1-&.&-B
<+’ 1&.(*4<,+’)、中间髯药花( 9%-*4*6*-&-<#(& %-#(1#/%&)和浙皖粗筒苣苔( !(%66’%& .<%#-%%)等 &种;与江苏南部共有的种如陀螺紫菀(D’#( +(A%-&+’)、宁波木犀(E’1&-B
<+’ .**4#(%)和天目木兰(F&6-*%& &1*#-&)等 K 种。此外,还有浙江红山茶(5 ! .<#B @%&-62*#*’&)、牯岭凤仙花( 7 ! /&;%/%%)、皖赣乌头(D.*-%+1 =%-#%&-+1)等 #种一直分布 到湖北和湖南东部。 !#!!# 华东 Q华中(至西南)特有 华东 Q 华中特有分布共 ) 种。如有芒鸭嘴草( 7’&.<+1 &(%’&+1)、白花前胡 &)% 云 南 植 物 研 究 %卷 (!#%&’#( )*&*#)+,*#()、紫茎( -+.&*+/& 0/’’0/0)、无须藤(1,0/& 0/’’0/0)、褐叶青冈
等。另外有 !!种分布超出华中地区,向西南经贵州分布到云南和四川,如毛叶藜芦(23
*&+*#( 4*&’%/56,*#()、网脉葡萄(2/+/0 ./60,’&)、三花莓(7#8#0 +*/&’+9#0)、毛红椿(:,,’&
/6/&+& #% )#80’0)等。 &%’%&%( 华东 )华南(至西南)特有 限于华东 )华南分布的有花葶薹草(; % 0&),0&)、长梗黄精(!,6<4,’&+#( 5/6/)0)、中
华野海棠( =*%/& 0/’’0/0)、钝叶短柱茶( ; % ,8+#0/5,6/&)、大萼黄瑞木( >%/’&’%*& 46/03
9*,6,(& #% (&*,0)&6&)、南岭栲(;&0+&’,)0/0 5,*%//)等 !*!种。超出此分布区经广西向西 南(贵州、云南)分布的有肥肉草(?,*%/,)9<+,’ 5,*%//)、草绣球(;&*%/&’%*& (,66’%,*3 55//)、乌桕(-&)/#( 08/5*#()、狗骨柴(@/)6,0),*& %#8/&)、霹雳薹草(; % )*&A’0/0)等 ’& 种,青灰叶下珠(!9<66&’+9#0 46&##0)分布到西藏;台湾独蒜兰(!6/,’ 5,*(,0&’&)、福
建假卫矛(B/*,+*,)/0 5,A/’’0/0)、台湾琉璃草(;<’,46,00#( 5,*(,0&’#()等 +种向东分布 至台湾;海南槽裂木(!*+#0&%/’& 9&/’&’’0/0)、高秆莎草(;<)*#0 C&6+&+#0)等 ( 种向南 分布到海南。 &%’%&%, 华东 )华北(至东北、西北)特有 属于这种分布类型的种数不多,共 &! 种。华东 ) 华北特有分布的有江南散血丹 (!9<0&6/&0+*#( 9+*,)9<66#()、秋画眉草( D*&4*,0+/0 &#+#(’&6/0)、豹皮樟( E/+0& ,*&’&
#% 0/’’0/0)等 !!种;华东 )华北 )东北分布的有兔儿伞(-<’/60/0 �+*&6/0)等 ’种;华 东 )华北 )东北 )西北(经陕、甘分布到新疆)有 -种,如旱柳(-&6/C (&+0#%&’&)、百金 花(;’+&#*/#( )#6966#( #% &6+&/#()、圆叶鼠李(79&(’#0 46,8,0&)等。
&%’%&%+ 华东 )华中 )华南(至西南)特有
华东 )华中 )华南(至西南)分布类型共 &,.种,占特有种数的 ’,%!/,是 .个分布亚
型中最多的。其中属于华东 )华中 )华南分布的共 0,种,如扁担杆(F*./& 8/6,8&)、白马
骨(-*/00& 0*/00,/%0)、石栎(E/+9,&*)#0 46&8*)、大萼香茶菜( G0,%,’ (&*,$&6
叶树(>)9&’&’+9 &0)*&)等 0种向东分布至台湾;有 !-(种经贵州分布到云南、四川等地,
如隔药柃(D#*<& (#*/&+&)、猴欢喜(-6,&’& 0/’’0/0)、江南山柳(;6+9*& &H&6*//)、羊踯
躅(79,%,%’%*,’ (,66)、瘿椒树(:&)/0/& 0/’’0/0)、多花兰(;<(8/%/#( 56,*/8#’%#()等, 其中黑叶木蓝( G’%/4,5*& ’/4*0’0)、母草(E/’%*’/& *#0+&&)等 ’种分布至西藏。
&%’%&%0 华东 )华中(至西南))华北(至东北或西北)特有
这种分布类型的种共 (.种。其中属华东 )华中 )华北分布的共 ’’ 种,如托柄菝葜
(- % %/0,+/0)、糙叶五加(>&’+9,)&’&C 9’*毛菊(-�#*& %#+&/66<&’&)等;有 ,种分布至东北辽宁,如异叶蛇葡萄(!&*+9’,/00#0 %&6I3 /6//)、丝棉木(D#,’<(#0 (&&A//)等;有 .种自华东经华中分布至西北的甘肃、宁夏等地,
如凹叶景天(-%#( (&*4/’&+#()、盘叶忍冬(E,’/*& +*&4,)9<66&)和红豆树(J*(,0/0 9,0//) 等,其中黄连木(!/0+&/& 9/’’0/0)、腺梗 莶(-/408A/& )#80’0)等 ’种分布至西南。 &%’%&%- 华东 )华南(至西南))华北特有 华东 )华南 )华北分布的有心叶帚菊(!*+<& ,*%/5,6/&)、长梗薹草(; % 46,00,0+/4(&)
,!++期 金孝锋等:浙江百山祖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和垂枝泡花树(!#%&’( )#*+%&()!种;另有 木(,-(#( ./00&&)、黄花远志(1%#23(#(
(-##(4()、锦鸡儿(5(-(3(0( &0.()分布到西南。 #!## 华东 %华中 %华南(至西南)%华北(至东北或西北)特有
华东 %华中 %华南 %华北分布的共有 &’种,如半蒴苣苔(6’7%( /0-2)、巴东荚
%(87+-0+’ /0-2)、显脉香茶菜( 9 # 0-:%&()、大叶苎麻(;%/’-( #%03&<.()等;有 !种从华中延伸至西南,如宜昌胡颓子(=#((30+& /0-2)、刺葡萄(8 # >(:>)、水丝梨 (?2.%<&& &00&&)、大芽南蛇藤(5#(&4-+& 3’’(4+&)等;光皮 木(5%-0+& @#&%0(0()和獐
牙菜(?@-4( 7’(.+#(4()种延伸至西北甘肃等地;吴茱萸五加(, # :%>()%#+&)、梗花雀
梅藤(?(3-4( /0-2)、绢毛稠李(1-+0+& &-.()等 ()种延伸至西南和西北甘肃、新疆 等地;有乌头(,.%04+’ .(-’./(#)、紫藤(A&4-( &00&&)种延伸至西南和辽宁。 #!#! 珍稀濒危植物 百山祖保护区还有许多珍稀濒危植物,根据国务院 (年公布的我国国家重点野生 保护植物名录(第一批)百山祖有 ($种,一级保护植物百山祖冷杉、南方红豆杉(B(*+& @(##$&./$(0( *+,# ’($-$)和钟萼木(;-4&./0$>-( &$00&$&)! 种,二级保护植物如福建柏、 华东黄杉(1&+>%4&+3( &$00&$&)、蛛网萼、厚朴(!(30%#$( %))$.$0(#$&)、野大豆(C#2.$0 &%D E()、毛红椿、香果树、浙江楠(1/%7 ./F$(030&$&)、半枫荷(?’$#$G+$>(’7(- .(4/(20&$&) 等 ()种(于永福,()。未公布的第二批兰科植物就有 !- 种。除此之外,还有列入 《中国植物红皮书》第一册的 (!种,其中稀有种如瘿椒树、银钟树、金刚大(5-%%’( E(D
<%0.()、短穗竹(;-(./2&4(./2+’ >0&)#%-+’)等 .种,渐危种如铁杉(B&+3( ./00&&)、短
萼黄连(5%<4& ./00&& *+,# 7-:&<(#()、乐东拟单性木兰(1(-(F’-( #%4+030&&)、沉水樟
(500(’%’+’ ’.-(04/+’)等 -种。建议列入国家级或省级保护的濒危种大叶三七(1(0(*
E(<%0.+&)、羽叶三七(1 # E(<%0.+& *+,# 7<00(4)>+&);稀有种江南油杉(H4#-( )%-4+0)、
青钱柳(52.#%.(-2( <(#+-+&)、凤凰润楠(!(./#+& 日青、红皮糙果茶、蕈树(,#403( ./00&&)等 &种(章绍尧,($$!)。此外,未列入保护
植物名录、《中国植物红皮书》和专家建议保护的,但成为浙江省重点调查监测物种的有
珊瑚树(8$7+-0+’ %>%-(4$&&$’+’ *+,# (@(7+F$)、假地枫皮( 9##$.$+’ (03+&4$&<(#+’)、棒毛泡
果荠、蜡梅(5/$’%0(4/+& <-(.%*)&种(孙孟军和邱瑶德,//)。
! 百山祖种子植物区系的特点
!# 植物种类丰富,区系起源古老,地理成分多样
现知百山祖共有种子植物 ( .&.种,隶属于 ()’科,’//属。科、属、种的数目分别
占浙江省种子植物 (-科、( .(属、! !’$种总数的 $(#-0、.)#/0、&.#’0,保护区面
积不大,但保存丰富的种类,位列浙江省 &个野生植物物种最多的保护区(凤阳山 ).$属
( &&-种,西天目山 ).$属 ( &&’种,九龙山 .-)属 ( $)种)之首。而且,从属的大小来
看,所谓的寡种属( 1 .种)和单种属,共 ( /$&种,占总种数的 ’/#-(0,其中单种属
!$(属,也充分反映了该保护区的物种多样性十分丰富。
古植物学的资料显示,该地区的种子植物起源古老,有化石为证,在第三纪或第三纪
以前就分布于本地区的如冷杉属、柳杉属、杉木属和榧属(B%--2()等,被子植物如胡桃
)() 云 南 植 物 研 究 )卷
属、桤木属(!#$%)等。现代植物区系研究也表明,本地区含有许多古老和原始的科属。
如裸子植物有黄杉属(&%’$()*%$+,)和福建柏属等;被子植物木兰科有 !属 #种、樟科 $
属 %&种、毛茛科 ’属 &&种和木通科、金粟兰科(()*+,-./)-01-1)、三白草科、蜡梅科等;
另外还有 荑花序类的壳斗科 #属 %%种、金缕梅科 $属 #种、胡桃科(234*-.5-01-1)、杨
柳科(6-*70-01-1)、榆科(8*9-01-1)、桦木科(:1/3*-01-1)、桑科(;+,-01-1)等。
从属、种的分布区类型来看,则体现了种子植物地理成分多样化。属的分布区类型除
了中亚分布在本区无代表属外,其他 <个分布区类型均有代表,而且有相当多的分布区
变型,其中泛热带分布属最多,北温带分布的次之。种的分布区类型也有 %个分布区类
型的代表,中国特有种占了近一半,其次是东亚分布的种,再次是热带亚洲分布的种。中
国特有种可以划分 =个亚型,以华东 >华中 >华南特有种最多,其次是华东 >华南分布。
!# 亚热带区系性质,华东南缘山地类型
从纬度来看,该区地处中亚热带。根据吴征镒和武素功(==’)将中国 >日本森林植
物亚区的划分,百山祖位于华东地区浙闽山地亚地区的南缘。浙江南部处于华东、华南两
个植物区系的交汇地带,百山祖则靠近华东区系的南缘(王景祥,=’#)。
从大科分析,热带分布的樟科和茜草科取代的世界分布的玄参科和毛茛科,表征科也
是热带分布的科占多数。从科的分布区类型看,热带成分的科占 <布的科。而从属的分布区类型看,热带分布与温带分布的相当(%A< B %$),而温带分布的
种数远比热带分布的种数多(<=< B&=%),因为保护区大多地处海拔 !AA 9以上,以山地为
主,许多热带分布的种往往分布在低海拔地带,所以温带成分的种多于热带成分的种。
区系分析表明,百山祖保护区有明显的亚热带区系性质,而且为华东南缘山地类型。
!! 特有、珍稀濒危植物多,保护价值高
本区有中国特有植物 $%#种,其中浙江特有植物 %$种,在浙江特有的植物中,有 &C%
以上仅限于浙江南部分布。此外还有国家或省级珍稀濒危植物 $A多种,有关专家建议列入
国家或省级保护植物 <种,省级监测物种 <种,百山祖冷杉是当今世界上最濒危的 &个物
种之一,现在仅存 %株。由此可见,该地区在物种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
〔参 考 文 献〕
中国植物志编委会,=# > &AA% D 中国植物志($ > ’A卷)[;]D 北京:科学出版社
浙江植物志编委会,=’= > ==% D 浙江植物志( > $卷)[;]D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 E(陈涛),()-.4 FE(张宏达),==
T7 F(李恒),U3 6O(武素功),=’! D E)1 G*+,7H/70 H/,30/3,1 +G Q7.4)-7VW7X-.4 Y*1/1-3 H3Z[7.45+9 7. W7X-.4[2]D 146’#*6, 7’)8
+/,09 16#(地理学报),():—A T7 WU(李锡文),T7 2(李捷),==%D R I,1*797.-,J G*+,7H/70 H/35J +. /)1 H115 I*-./H G,+9 /)1 ,147+. +G F1.453-. ;+3./-7.[2]D !4*, 3)* 5##,#(云南植物研究),%(%):&—&%
T7 WU(李锡文),==# D L*+,7H/70 H/-/7H/70H -.5 -.-*JH1H +G H115 I*-./H G,+9 ()7.-[2]D !4*, 3)* 5##,#(云南植物研究),%& (<):%#%—%’< ##期 金孝锋等:浙江百山祖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 %(刘勋),!# &!(刘守炉),’()* +,(杨志斌), ! #,-../0 1 2345678 67#9: 4) 7;< 6<<9 =3()76 254> 7;< 5<*4) 42 ?(67 @;)([A]0 %&# ’( )*++#+(云南植物研究),&#==3 0 !:.B—--C &#) DA(孙孟军),E# ’F(邱瑶德),GCCG 0 D<7;496 42 )H<67*(74) ()9 5<6<(58;[1]0 I) &#) DA,E# ’F(<960),J(7#5(3 45<675: K<64#58<6 ) +;
(,5(;>(T#75()KH<5,?(67<5) R>(3(:(6[A]0 %&# ’( )*++#+(云南植物研究),!(G):-U/—GCV
N()* W(王发国),’< RW(叶华谷),+;(4 J%(赵南先),GCCB0 &7#9<6 4) 7;< 6=<5>(74=;:78 2345( 42 ?’;#()*X;()* J(7#5< K<6<5H< ) ’()*8;#) 42 W#()*94)* O54H)8<[A]0 ,*-.#-(广西植物),#(Q):V./—/CV
N()* A%(王景祥),-.UQ0 Y) 7;< 245<67 2345( 42 +;
N# @’(吴征镒),-.Z. 0 P;< 5<*4)(3X(74) 42 @;)<6< 2345([A]0 %&# ’( )*++#+(云南植物研究),!(-):-—GG
N# @’(吴征镒),-..-0 P;< (5<(3[7:=<6 42 @;)<6< *<)<5( 42 6<<9 =3()76[A]0 %&# ’( )*++#+(云南植物研究),&#==3 0 :
-—-B.
N# @’,N# &W,-..U 0 1 =54=46(3 245 ( )<\ 2345678 ])*94>(5<(3>)——— 7;< ?0 16(78 S)*94>,6 9<3)<(74) ()9 8;(5(87<56[
786[1]0 I) +;()* 1! ()9 N# &W(<960),$345678 @;(5(87<56786 ()9 FH<567: 42 ?(67 16() O3()76[D]0 ,
N# @’(吴征镒),+;4# +S(周浙昆),! F+(李德铢), ! #,GCCB0 P;< (5<(3[7:=<6 42 7;< \4539 2(>3<6 42 6<<9 =3()76[A]0 %&# ’( )*++#+(云南植物研究),#&(B):GV/—G/Z N# ’R(吴玉虎),GCCB 0 1 67#9: 4) 7;< 2345( 42 R#()*6;# 5H<5 H(33<: ) E)*;(,@;)([A]0 %&# ’( ’(3!#[4&&-5!+ 2-+(西
北植物学报),#(G):GC/—G-Z ’# ’(于永福),-...0 P;< >3<674)< 42 7;< =547<87H< =54L<87 42 @;)<6< \39 =3()76(P;< 367 42 @;)<6< >() =547<87H< =3()76,245
7;< 2567 7><)[A]0 /#+6(植物杂志),(/):B—-- ’# AR(余久华),’(4 O(姚丰平),@;<) %K(陈小荣), ! #,GCCB0 1) )7549#874) 74 >() H<*<7(74) 7:=<6 ) ,(6;()X# J(74)(3 J(7#5< K<6<5H<[A]0 7 83(9 2*:3(9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G):.B—.U +;()* &’(章绍尧),-..B0 O547<874) ()9 5<=549#874) 42 7;< 5(5< ()9 <)9()*<5<9 =3()76[1]0 I) +;()* &’(章绍尧),F)* ,’ (丁炳扬)(<960),345( 42 +;
+;<)* @+(郑朝宗),-.UZ0 @;(5(87<5678 42 +;
!%(B):BVU—BQ-
U-Q 云 南 植 物 研 究 GQ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