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Structure modification of dammarane-type ginsenosides (aglycone) focusing on antitumor activities

基于抗肿瘤活性的达玛烷型人参皂苷(元)结构修饰



全 文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4 卷 第 9 期 2013 年 5 月

·1203·
·综 述·
基于抗肿瘤活性的达玛烷型人参皂苷(元)结构修饰
刘雅飞 1,崔玉娜 1, 2,赵余庆 1*
1. 沈阳药科大学,辽宁 沈阳 110016
2. 大连工业大学,辽宁 大连 116034
摘 要:现代社会中恶性肿瘤己经是常见病、多发病,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常规化疗药物往往不仅对肿瘤细
胞具有毒性,对正常细胞也有较大毒性,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人参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传统中药,临床前和临床研究
已证实其具有抗肿瘤活性,而人参皂苷是其发挥抗肿瘤疗效的主要物质基础。作为人参皂苷的主要组成部分,达玛烷型人参
皂苷在其抗肿瘤活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结构修饰成为了研究热点。综述了达玛烷型人参皂苷结构修饰的主要反应类型
和抗肿瘤构效关系,为人参皂苷在抗肿瘤方面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达玛烷型;人参皂苷(元);结构修饰;抗肿瘤活性;构效关系
中图分类号:R2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3 - 2670(2013)09 - 1203 - 08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09.027
Structure modification of dammarane-type ginsenosides (aglycone)
focusing on antitumor activities
LIU Ya-fei1, CUI Yu-na1, 2, ZHAO Yu-qing1
1.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16, China
2. Dalian Polytecnic University, Dalian 116034, China
Key words: dammarane-type; ginsenosides (aglycone); structure modification; antitumor activity;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大量研究证明,传统草药可有效预防和治疗糖
尿病、心脏病和癌症等疾病[1-2]。目前,美国以及
其他西方国家的草药销售额逐年增加,西方国家对
天然产物的研究也越来越多[3-4]。据统计目前在美
国有 13%~60%的癌症患者正在服用各种不同形
式的草药[4]。
尽管人们已经从天然产物中发现了一些具有抑
制肿瘤细胞生长作用的化合物,如紫杉醇、长春碱
类等[5]。但是大部分化合物活性不高或不符合癌症
化疗低毒的要求,因此发现低毒、高效的具有靶向
性抑制活性的新化合物成为了新型抗癌药物研究与
开发的首要任务。
近年来研究发现人参的主要活性成分人参皂苷
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6-8]。其中人参皂苷 Rg3 已成
为第一个被开发上市的一类抗癌新药[9],20(S)-25-甲
氧基 -达玛烷 -3β, 12β, 20-三醇 [20(S)-25-OCH3-
PPD]、20(R)-达玛烷-3β, 12β, 20, 25-四醇(25-OH-
PPD)、20(R)-原人参二醇(PPD)具有更强的抗癌活
性[10-13],25-OCH3-PPD 细胞毒活性尤为突出,其体
外细胞毒活性比人参皂苷 Rg3强 10~100 倍[14-16]。
对人参皂苷进行结构修饰,可以改善其理化性
质,提高生物活性和生物利用度,降低毒副作用。不
仅可以扩大其临床应用范围,还可以获得众多新化合
物,供生物活性筛选。达玛烷型皂苷在人参发挥抗肿
瘤活性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已被广泛作为结构修
饰的研究对象。本文对达玛烷型人参皂苷结构修饰的

收稿日期:2013-01-0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273389)
作者简介:刘雅飞(1988—),男,山东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结构修饰研究。
Tel/Fax: (024)23986521 E-mail: liuyafei124@sina.com
*通信作者 赵余庆 Tel/Fax: (024)23986521 E-mail: zyq4885@126.com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4 卷 第 9 期 2013 年 5 月

·1204·
主要反应类型和抗肿瘤的构效关系进行综述,为人
参皂苷在抗肿瘤方面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 结构修饰的类型
人参皂苷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大部分的骨架
是由 17 个碳原子组成的四元环,此类皂苷被称为达
玛烷型人参皂苷,根据 C-6 位是否连接有-OH,达
玛烷型人参皂苷又分为原人参二醇型和原人参三醇
型 2 种类型(图 1)。目前对于达玛烷型皂苷(元)
的结构修饰主要有酯化、烷基化、催化氢化等。

R1O
OR2
R
R4R3O

图 1 达玛烷型人参皂苷母核结构
Fig. 1 Stem nucleus of dammarane-type ginsenosides
1.1 酯化
药代动力学研究认为人参皂苷进入人体内生成
酯化产物,而酯化产物可能是体内发挥抗肿瘤活性
的真正物质[17-18],目前研究较多的是脂肪酸衍生化
和氨基酸衍生化。
1.1.1 苷元的酯化 目前,25-OH-PPD 被誉为最具
抗肿瘤活性的人参皂苷之一,其抗肿瘤活性强于
PPD 和人参皂苷 Rg3(图 2),对于乳腺癌、胰腺癌、
肺癌等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4,19-20],可能成为一种
安全有效的抗癌药物。为了获得活性更强的衍生物,
25-OH-PPD 成为了酯化研究的主要对象。
25-OH-PPD 的酯化研究中,C-3 和 C-12 位-OH
取代对于提高其抗肿瘤活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HO
OH



图 2 PPD、25-OH-PPD、人参皂苷 Rg3及其 IC50
Fig. 2 PPD, 25-OH-PPD, Rg3, and their IC50 values
C-3 脂肪酸(C<4)单取代、C-12 脂肪酸(C<10)
单取代与 C-3、C-12 脂肪酸(C<4)双取代衍生物
的活性均高于底物,其中甲酰化、乙酰化和丙酰化
的单取代衍生物在体外对人乳腺癌细胞 MCF-7 和
人肺癌细胞 A549 的增殖抑制作用均强于临床常用
药 5-氟尿嘧啶(5-Fu),并且对人卵巢表皮正常细胞
IOSE144 无明显的抑制作用[21]。25-OH-PPD 的氨基
酸衍生物表现出更强的抗肿瘤活性,所获得的一系
列C-3与C-12单取代衍生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均明
显高于底物(10 倍左右),同时明显高于 5-Fu,具
有开发成为新药的潜力[22]。对于 25-OH-PPD 的氨
基酸和脂肪酸衍生化来说,C-3 与 C-12 之间存在着
不同的构效关系。在氨基酸的单取代产物中,C-3
取代活性明显强于 C-12。而相同的脂肪酸衍生物
中,单取代活性强于双取代,单取代中 C-12 强于
C-3。此外,不同碳链长度的脂肪酸单取代与双取产
物中,活性均随着碳链的增长而降低,并且降低的
趋势越来越快。
20(S)-人参二醇(PD)也具有很强的抗肿瘤活
性,对于多种肿瘤细胞的活性强于上市药物人参皂
苷 Rg3,其 C-3 位不饱和脂肪酸与氨基酸衍生物中,
部分活性明显强于底物 PD 和人参皂苷 Rg3[16]。
近年来研究结果表明,PPD 能够促进肿瘤细胞
凋亡,进而抑制肿瘤生长[23-25]。PPD 酯化可以使抗
肿瘤活性提高[26],在其琥珀酸的衍生化中发现取代
位置、取代基数量不同,衍生物体外细胞毒活性不
同,活性强弱为C-3单取代>C-12单取代>C-3、C-12
双取代[27]。原人参二醇型皂苷(元)酯化见表 1。
1.1.2 皂苷的酯化 在达玛烷型皂苷中,不仅皂苷
元的酯化修饰取得了突出的进展,由于人参皂苷
Rg3、Rh2 等能诱导肿瘤细胞分化、抑制肿瘤细胞增
殖、诱导细胞调亡等,在肿瘤治疗和预防方面具有
很高的药用价值,因此,对这些皂苷也进行了大量
的酯化研究。
化合物K(compound K,M1,CK 或 IH-901)是
二醇型人参皂苷进入人体后的肠内菌代谢产物。人参
发挥抗癌的不是人参皂苷本身,而是其肠内菌代谢产
物M1,M1 经血液进入肝脏后,发生酯化反应形成脂
肪酸酯类化合物EM1,EM1 细胞毒性比M1 小,通过
免疫调节及有效地积累,加强了 M1 的生物活性,降
低了细胞毒性,提高了抗癌活性[18]。弓晓杰[28-29]等采
用体外 Schotten-Baumann 法将 M1 进行了脂肪酸衍生
化,获得了M1 硬脂酸酯 SM1 和棕搁酸酯 PM1,其中
原人参二醇型 R=H
原人参三醇型 R=OH
PPD IC50=50~80 μmol/L
人参皂苷 Rg3 IC50=300~400 μmol/L
25-OH-PPD IC50=20~40 μmol/L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4 卷 第 9 期 2013 年 5 月

·1205·
表 1 原人参二醇型皂苷 (元) 酯化
Table 1 Esterification of protopanaxdiol-type ginsenosides (aglycone)
衍生物基团 底物
R1 R2 R3 R4
文献
C1~18脂肪酰基 H H

H C1~18脂肪酰基 H

C1~20脂肪酰基 C1~18脂肪酰基 H

19
氨基酸残基 H H

AD-2
H 氨基酸残基 H

20
C1~20 脂肪酰基、芳酰基、杂
芳酰基、二元羧酸芳酰基
H H

H C1~20 脂肪酰基、芳酰基、杂
芳酰基、二元羧酸芳酰基
H

C1~20 脂肪酰基、芳酰基、杂
芳酰基、二元羧酸芳酰基
C1~20 脂肪酰基、芳酰基、杂
芳酰基、二元羧酸芳酰基
H

24
HCOOCH2CH2CO H H

H HCOOCH2CH2CO H

PPD
HCOOCH2CH2CO HCOOCH2CH2CO H

25
C2~21不饱和脂肪酰基 H

PD
氨基酸残基 H

14
CK H H 棕榈酰基、油酰基、
硬脂酰基
29

PM1 对小鼠肝肿瘤、胃肿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
人参一类抗癌新药的研发奠定理论基础。孙印石[30]改
进了合成方法,将这两种产物的转化率提高了 4 倍。
在人参皂苷抗癌研究中,报道最多的是 20(S)-
人参皂苷 Rh2,其次是 20(S)-人参皂苷 Rg3[31-33]。刘
继华等[34]对这两种皂苷进行氨基酸酯化修饰,通过
羟基与羧基酯化反应将氨基酸连接在葡萄糖侧链
上,制备了一系列衍生物,这些衍生物水溶性增强,
可以作为先导化合物进入体内,经过代谢将氨基酸
脱去再发挥药效。
对于不同种类的氨基酸来说,分子结构越大的
氨基酸越不易与皂苷发生反应。氨基酸与皂苷的连
接位置是具有多样性的。对于 20(S)-人参皂苷 Rg3和
20(S)-人参皂苷 Rh2来说,与 C-12 和 C-20 的-OH 相
比,葡萄糖侧链的-OH 更具有反应活性。而对于糖
上不同位置的-OH 而言,最易发生反应的是 Glc-6′
位-OH,得到的产物中氨基酸几乎都是通过酯键连接
于 Glc-6′ 碳原子上。对于分子最小的甘氨酸,可以
与 Glc-6′、Glc-6″、Glc-4′、Glc-3′和 Glc-2′反应,反
应的易难顺序为 Glc-6′>Glc-6″>Glc-2′>Glc-3′。而
对于不含有糖基的 20(S)-PPD 来说,只有 C-3、C-12
和 C-20 各存在 1 个羟基。C-20 由于空间位阻较大,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4 卷 第 9 期 2013 年 5 月

·1206·
较难与氨基酸反应,而 C-3 和 C-12 易与氨基酸反应。
二者反应难易程度接近,产物比例相当。另外,相
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氨基酸(甘氨酸、丙氨酸、蛋氨
酸)同时连接在 C-3 和 C-12 位上。对于相对分子质
量较大的氨基酸,通常仅连接于 C-3 位等[35]。
1.2 烷基化
楼金等[26]对 PPD 进行了碳数小于 20 的饱和与
不饱和烷基衍生化,获得了一系列 C-3 与 C-12 单取
代与双取代衍生物,这些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癌、
抗病毒活性(表 2)。
表 2 原人参二醇型皂苷 (元) 烷基化
Table 2 Alkylation of protopanaxdiol-type ginsenosides (aglycone)
衍生物基团 底物
R1 R2 R3 R4
文献
C1~20烷基、C2~20烯烃基 H H

H C1~20烷基、C2~20烯烃基 H

PPD
C1~20烷基、C2~20烯烃基 C1~20烷基、C2~20烯烃基 H

26

1.3 硫酸化
目前对人参皂苷(元)的硫酸化研究较少。王鲁
等[36]利用氯磺酸-吡啶 Wolfrom 法探索性地对人参总
皂苷进行组合硫酸化修饰,成功得到了 2 个新的人参
皂苷 Rh2硫酸化钠盐衍生物,其中 1 个是 C-20 位-OH
取代,另 1 个是 C-3 位葡萄糖的-OH 取代,前者抗癌、
抗病毒活性大于 PPD,后者比底物的免疫活性增强,
对肿瘤也具有间接的辅助抑制作用(表 3)。
表 3 原人参二醇型皂苷 (元) 硫酸化
Table 3 Sulfation of protopanaxdiol-type ginsenosides
(aglycone)
衍生物基团 底物
R1 R2 R3 R4
文献
Glc H
S
O
O
Na

人参
皂苷
Rh2
S
O
O
Na Glc-

H H
34

1.4 氧化
刘继华等[37]首次采用过氧三氟乙酸对原人参
二醇型皂苷的侧链进行氧化结构修饰,为寻找更加
适合于临床应用的人参皂苷类抗癌药物提供了先导
化合物。
1.5 催化氢化
国内已有对PPD型人参皂苷催化氢化的研究,
以期得到活性更好或具有新药理活性的氢化产物。
黄樱[36]利用二氧化铂为催化剂在常温、常压下成功
获得了人参皂苷 Rh2 和 Rg3 的催化氢化衍生物。宋
彬彬等[38]通过组合催化氢化的方法对西洋参茎叶
总皂苷进行组合催化氢化,得到组合催化氢化的化
合物库,并对组合氢化后的产物进行组合酸催化水
解,得到组合酸催化水解的化合物库,创造出了大
量结构多样性的新的达玛烷型衍生物(表 4、5)。
2 人参皂苷抗肿瘤作用
2.1 抗肿瘤作用机制
人参皂苷衍生物抗肿瘤作用机制主要通过 2 个
途径:一是细胞外途径,主要改变肿瘤细胞膜的通
透性、抑制胞内药物的流出;二是细胞内途径,主
要是抑制细胞的分裂周期,诱导凋亡[39]。
人参皂苷的结构中具有亲脂性的类固醇骨架,
其类固醇骨架上的羟基、糖基具有亲水性,因而人
参皂苷具有两性性质。细胞膜的结构(图 3)中磷
脂极性头与胆固醇带有 β-OH,均是亲水基团。类
固醇骨架以与脂肪酸和胆固醇的疏水性侧链发生反
应,而骨架上连接的极性基团与细胞膜的 β-OH 基
团极性头相互作用从而穿过细胞膜,引起细胞膜的
流动性发生变化,影响了细胞膜的功能,诱导细胞
反应。这些相互作用影响了人参皂苷在细胞内发挥
药效,而这些相互作用主要取决于每个人参皂苷分
子上的极性基团的数量和分布,因此,羟基、糖基
数量和连接的位置对人参皂苷的活性产生了不同的
影响。对于胞内的深层次作用机制有待于更深入透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4 卷 第 9 期 2013 年 5 月

·1207·
表 4 原人参二醇型皂苷 (元) 催化氢化
Table 4 Hydrogenation of protopanaxdiol-type ginsenosides (aglycone)
衍生物基团 底物
R1 R2 R3 R4
文献
人参皂苷 Rh2 Glc H H

37
PPD H H H

38
人参皂苷 Rg3 β-D-Glc (2→1) Glc H H

37
人参皂苷 Rb1 β-D-Glc (2→1) Glc H β-D-Glc (6→1) Glc

38
表 5 原人参三醇型皂苷 (元) 催化氢化
Table 5 Hydrogenation of protopanaxatriol-type ginsenosides (aglycone)
衍生物基团 底物
R R1 R2 R3 R4
文献
人参皂苷 Re β-D-Glc (2→1) Rha H H β-D-Glc

38


图 3 化合物分子的亲水与疏水区域 (a) 和细胞膜的亲水与疏水结构 (b)
Fig. 3 Hydrophilic and hydrophobic regions of compounds (a) and hydrophilic and hydrophobic structure of cell membrane (b)
彻的药理学研究。
2.2 抗肿瘤活性的构效关系
2.2.1 母核类型 对于达玛烷型人参皂苷分为原人
参二醇型和原人参三醇型,二者的区别仅在于 C-6
位是否连有羟基。二醇型抗癌活性普遍强于三醇型。
如人参皂苷 Rg3 的抗肿瘤活性明显强于人参皂苷
Rg1,PPD 的抗肿瘤活性明显强于 20(R)-原人参三醇
(PPT),人参皂苷 Rh2 强于人参皂苷 Rh1[40]。
2.2.2 羟基的数目和位置 人参皂苷的极性基团
(主要是羟基和糖基)与细胞膜中胆固醇的 β-OH 作
用,引起细胞膜流动性的改变,从而影响细胞膜的
功能,这种影响随羟基基团数目和位置的不同而不
同。羟基基团的数量和位置不仅影响细胞膜的流动
性,也影响着人参皂苷的生物学特性。
消除 C-24/C-25 位的双键,在 C-25 引入-OH-
或-CH3 可以增强人参皂苷的抗癌能力。通过对
20(S)-25-OCH3-PPD、25-OH-PPD、25-OH-PPT、PPD
和人参皂苷 Rg3 的抗癌活性系统的比较,发现
20(S)-25-OCH3-PPD、25-OH-PPD 具有非常强的抑
制肿瘤细胞增殖或转移、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效应,
可望开发成为新的临床抗癌药物[14-15,19-20,41-42]。
C-20 位脱水通常会增强人参皂苷的抗肿瘤活
性。人参皂苷 Rg5 与 Rg3 的区别仅在于人参皂苷 Rg3
的 C-20 位存在-OH,其抗肿瘤活性是人参皂苷 Rg3
的 4 倍[43-44]。
2.2.3 糖基的数目和位置 抗癌活性与糖基的数目
呈反比关系,可能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糖基影响化
合物与细胞膜的相互作用;二是糖基数目增加,化合
磷脂
胆固醇 蛋白质
a b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4 卷 第 9 期 2013 年 5 月

·1208·
物极性增大,肿瘤细胞对皂苷的吸收能力下降[45]。
人参皂苷的抗癌活性随着分子中糖基数目的减
少而增强。糖基数目≥4 的人参皂苷几乎没有抗癌
活性,如人参皂苷 Rb1和 Rc[41,46-47];糖基数为 3 的
人参皂苷 Rd 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具有微弱的抑制作
用[48]。人参皂苷 Rg3(2 个糖基)、Rh2(1 个糖基)、
CK(1 个糖基)、PPT(没有糖基)和 PPD(没有糖
基)对不同类型肿瘤细胞的增殖均具有较好的抑制
作用,当它们与常规化疗药物同时使用时还能增强
化疗药物的疗效[47,49-51],其中人参皂苷 Rh2 的抗癌
活性是人参皂苷 Rg3 的 5~10 倍,原人参二醇的抗
癌活性最强[19]。
人参皂苷的抗癌活性也因糖基连接位置的不同
而不同。人参皂苷 F1 与 Rh1 都属于原人参三醇型皂
苷,都带有一个葡萄糖基,其区别仅在于葡萄糖所
连接的位置不同,分别连接在 C-20 和 C-6 上,但人
参皂苷 F1 的体外抗前列腺癌活性明显强于人参皂
苷 Rh1[52],可见对于单糖苷来说,C-6 位连有葡萄
糖会使其抗癌活性降低。分子建模和对接实验也证
明了这一点,认为 C-6 位存在一个糖基会增强这些
分子连接到靶向蛋白的位阻,从而显著降低皂苷的
抗癌活性[53]。
2.2.4 立体构型 20(S)-与 20(R)-型人参皂苷互为旋
光异构体,构型的确定取决于 C-20 位的-OH 的取向,
C-20 位-OH 与 C-12 位近的为 S 型,远的为 R 型。这
种构型的差异产生了不同的药理效应。20(S)-人参皂
苷 Rg3 比其对映体具有更好的抗肿瘤活性[54]。与
20(S)-人参皂苷 Rg3相比,20(R)-人参皂苷 Rg3更易与
离子通道中的-OH 受体接触,使其成为电压依赖性
离子通道的调节因子,电压敏感型离子通道在癌症
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55-56]。总体来说,
20(S)-型人参皂苷具有比 20(R)-型更强的抗肿瘤细胞
增殖的作用,而 20(R)-型化合物如 20(R)-人参皂苷
Rg3具有更好地抑制肿瘤细胞入侵和转移的作用。
3 展望
由于人参皂苷(元)具有显著的抗肿瘤、免疫
调节、改善微循环和提高生命质量等多种生物活性,
国内外对人参皂苷(元)的结构修饰特别是抗肿瘤
作用机制及构效关系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目前对
于达玛烷型人参皂苷(元)的结构修饰主要集中在
酯化、烷基化、硫酸化、氧化、催化氢化等反应类
型。在众多的结构修饰产物中,结合现代抗肿瘤药
理学研究手段,发现达玛烷型人参皂苷(元)母核
的类型、羟基与所连接糖基的数目和位置以及某些
C 位的立体构型等因素对其抗肿瘤活性均具有显著
的影响。随着对人参皂苷的结构修饰方法和药理作
用研究的深入,达玛烷型人参皂苷(元)及其衍生
物将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达玛烷型人参皂苷(元)的结构修饰及
其衍生物的药理活性研究,探讨发现新的构效关系,
试图找到影响其生物活性的关键化学基团,为研究
中国传统药物,扩展和延伸传统中药的价值,进一
步结构修饰及研制出活性更强的抗肿瘤药物提供参
考。另一方面对人参皂苷(元)结构修饰的研究对
于改善其某些性质,使其更具开发利用的潜力具有
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Coon J T, Ernst E. Panax ginseng: A systematic review of
adverse effects and drug interactions [J]. Drug Saf, 2002,
25(5): 322-344.
[2] Zhu M, Chan K W, Ng L S, et al. Possible influences of
ginseng on the pharmacokinetics and pharmacodynamics
of warfarin in rats [J]. J Pharm Pharmacol, 1999, 51(2):
175-180.
[3] Helms S. Cancer prevention and therapeutics: Panax
ginseng [J]. Altern Med Rev, 2004, 9(3): 259-274.
[4] Sparreboom A, Cox M C, Acharya M R, et al. Herbal
remed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Potential adverse
interactions with anticancer agents [J]. J Clin Oncol,
2004, 22(12): 2489-2503.
[5] 史清文 . 天然药物化学史话 : 紫杉醇 [J]. 中草药 ,
2011, 42(10): 1878-1884.
[6] Attele A S, Wu J A, Yuan C S. Ginseng pharmacology:
Multiple constituents and multiple actions [J]. Biochem
Pharmacol, 1999, 58(11): 1685-1693.
[7] Gillis C N. Panax ginseng pharmacology: A nitric oxide
link? [J] Biochem Pharmacol, 1997, 54(1): 1-8.
[8] 徐晓军, 石淑文, 汤永民, 等. 人参皂苷 Rh2 抗白血病
多药耐药细胞 K562/VCR 作用研究 [J]. 中草药, 2010,
41(7): 1131-1135.
[9] Lee S Y, Kim G T, Roh S H, et al. Proteomic analysis of
the anti-cancer effect of 20S-ginsenoside Rg3 in human
colon cancer cell lines [J]. Biosci Biotechnol Biochem,
2009, 73(4): 811-816.
[10] Wang W, Rayburn E R, Hao M, et al. Experimental
therapy of prostate cancer with novel natural product
anti-cancer ginsenosides [J]. Prostate, 2008, 68(8):
809-819.
[11] Zhao J M, Li N, Zhang H, et al. Novel dammarane-type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4 卷 第 9 期 2013 年 5 月

·1209·
sapogenins from Panax ginseng berry and their biological
activities [J]. Bioorg Med Chem Lett, 2011, 21(3):
1027-1031.
[12] Akao T, Kida H, Kanaoka M, et al. Intestinal bacterial
hydrolysis is required for the appearance of compound K
in rat plasma 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 of ginsenoside Rb1
from Panax ginseng [J]. J Pharm Pharmacol, 1998,
50(10): 1155-1160.
[13] Wakabayashi C, Murakami K, Hasegawa H, et al. An
intestinal bacterial metabolite of ginseng protopanaxadiol
saponins has the ability to induce apoptosis in tumor cells
[J].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1998, 246(3):
725-730.
[14] Zhao Y, Wang W, Han L, et al. Isolation, structural
determin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biological activity of
20(S)-25-methoxyl-dammarane-3β, 12β, 20-triol [20(S)-
25-OCH3-PPD] a novel natural product from Panax
notoginseng [J]. Med Chem, 2007, 3(1): 51-60.
[15] Wang W, Wang H, Rayburn E R, et al. 20(S)-25-
methoxyl-dammarane-3β, 12β, 20-triol, a novel natural
product for prostate cancer therapy: Activity in vitro and
in vivo and mechanisms of action [J]. Br J Cancer, 2008,
98(4): 792-802.
[16] Liu X K, Ye B J, Wu Y, et al. Synthesis and anti-tumor
evaluation of panaxadiol derivatives [J]. Eur J Med
Chem, 2011, 46(6): 1997-2002.
[17] Hasegawa H, Suzuki R, Nagaoka T, et al. Prevention of
growth and metastasis of murinemelanoma through
enhanced natural-killer cytotoxicity by fatty acid-
conjugate of protopanaxatriol [J]. Biol Pharm Bull, 2002,
25(7): 861-866.
[18] Hasegawa H. Proof of the mysterious efficacy of ginseng:
Basic and clinical trials: metabolic activation of
ginsenoside: deglycosylation by intestinal bacteria and
esterification with fatty acid [J]. J Pharmacol Sci, 2004,
95(2): 153-157.
[19] Wang W, Zhao Y, Rayburn E R, et al. In vitro anti-cancer
activity and structure activity relationships of natural
products isolated from fruits of Panax ginseng [J].
Cancer Chemother Pharmacol, 2007, 59(5): 589-601.
[20] Wang W, Rayburn E R, Zhao Y Q, et al. Novel
ginsenosides 25-OH-PPD and 25-OCH3-PPD as
experimental therapy for pancreatic cancer: Anticancer
activity and mechanisms of action [J]. Cancer Lett, 2009,
278(2): 241-248.
[21] Wang P, Bi X L, Guo Y M, et al. Semi-synthesis and
anti-tumor evaluation of novel 25-hydroxyprotopanaxa-
diol derivatives [J]. Eur J Med Chem, 2012, 55: 137-145.
[22] Wang P, Bi X L, Guo Y M, et al. Synthesis and anti-tumor
evaluation of novel 25-hydroxyprotopanaxadiol analogs
incorporating natural amino acids [J]. Steroids, 2013,
78(2): 203-209.
[23] 秦俊杰, 李永杰, 付 君, 等. 20(S)-原人参二醇对肝癌
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J]. 中国老年
学杂志, 2006, 9(26): 1257-1258.
[24] 张 锐, 徐华丽, 于小风, 等. 20(S)-原人参二醇对荷瘤
裸鼠化疗的增效减毒作用 [J]. 吉林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09, 35(2): 195-200.
[25] 冷吉燕, 付 军, 王继萍. 20(S)-原人参二醇对肝癌血
管内皮生长因子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蛋白表达
的影响 [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08, 24(1): 42-43.
[26] 楼 金, 张龙清, 张兴权. 20(S)-原人参二醇衍生物、含
有它们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中国, CN1651451 [P].
2005-8-10.
[27] 马双刚, 姚建文, 王振华, 等. 原人参二醇低元醇衍生
物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 中国 , CN1778810A [P].
2006-5-31.
[28] 弓晓杰. 人参皂苷酶代谢产物化学修饰及其抗癌活性
研究 [D]. 长春: 吉林农业大学, 2004.
[29] 弓晓杰, 陈丽荣. 人参皂苷化学修饰物 PM1 抗肿瘤活
性的研究 [J]. 大连大学学报, 2006, 12, 27(6): 84-86.
[30] 孙印石. 人参皂苷 compound K 的酯类合成研究 [D].
长春: 吉林农业大学, 2005.
[31] 李学哲, 朴惠顺. 人参皂苷 Rh2含量测定方法及药理作用
研究现状 [J].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2009, 32(2): 153-156.
[32] Wang C Z, Xie J T, Fishbein A, et al. Antiproliferative
effects of different plant parts of Panax notoginseng on
SW480 human colorectal cancer cells [J]. Phytother Res,
2009, 23(1): 6-13.
[33] 李晶华, 李 杨, 何 侃, 等. 人参皂苷 Rh2 诱导人胃
癌 SGC-7901 细胞凋亡的研究 [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
志, 2008, 21(1): 45-46.
[34] 刘继华, 刘金平, 李平亚, 等. 人参皂苷 Rh2 的氨基酸
衍生物的合成 [C]. 北京: 2010 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
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 2010.
[35] 王 鲁, 郭志廷, 付本懂. 硫酸化人参总皂苷的制备及
其对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J]. 中兽医医药杂
志, 2007, 4: 7-9.
[36] 黄 樱. PtO2 催化氢化二醇型人参皂苷及其产物的水
解、分离和鉴定 [D]. 扬州: 扬州大学, 2005.
[37] 刘继华. 具有抗肿瘤活性人参皂苷的结构修饰研究
[D]. 长春: 吉林大学, 2009.
[38] 宋彬彬. 西洋参茎叶皂苷组合催化氢化及其产物的研
究 [D]. 扬州: 扬州大学, 2007.
[39] 尚丽丽, 孙建国, 谢海棠, 等. 皂苷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0, 15(2): 225-232.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4 卷 第 9 期 2013 年 5 月

·1210·
[40] 马成俊. 半合成稀有人参皂苷及抗肿瘤构效关系的研
究 [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海洋研究所),
2005.
[41] Wang C Z, Li X L, Wang Q F, et al. The mitochondrial
pathway is involved in American ginseng-induced
apoptosis of SW-480 colon cancer cells [J]. Oncol Rep,
2009, 21(3): 577-584.
[42] Wang W, Rayburn E R, Hang J, et al. Anti-lung cancer
effects of novel ginsenoside 25-OCH(3)-PPD [J]. Lung
Cancer, 2009, 65(3): 306-331.
[43] Kang K S, Kim H Y, Yamabe N, et al. Stereospecificity in
hydroxyl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ies of four
ginsenosides produced by heat processing [J]. Bioorg
Med Chem Lett, 2006, 16(19): 5028-5031.
[44] Shin Y W, Bae E A, Han M J, et al. Metabolism of
ginsenoside Rg5, a main constituent isolated from red
ginseng, by human intestinal microflora and their
antiallergic effect [J]. J Microbiol Biotechnol, 2006,
16(11): 1791-1798.
[45] Ha Y W, Ahn K S, Lee J C, et al. Validated quantification
for selective cellular uptake of ginsenosides on MCF-7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s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J]. Anal Bioanal Chem, 2010, 396(8):
3017-3025.
[46] Yue P Y, Wong D Y, Wu P K, et al. The angiosuppressive
effects of 20(R)-ginsenoside Rg3 [J]. Biochem Pharmacol,
2006, 72(4): 437-445.
[47] Li W, Liu Y, Zhang J W, et al. Anti-androgen-independent
prostate cancer effects of ginsenoside metabolites in vitro:
Mechanism and possibl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investigation [J]. Arch Pharm Res, 2009, 32(1): 49-57.
[48] Yang Z G, Sun H X, Ye Y P. Ginsenoside Rd from Panax
notoginseng is cytotoxic towards HeLa cancer cells and
induces apoptosis [J]. Chem Biodivers, 2006, 3(2):
187-197.
[49] Hasegawa H, Sung J H, Matsumiya S, et al. Reversal of
daunomycin and vinblastine resistance in multidrug-
resistant P388 leukemia in vitro through enhanced
cytotoxicity by triterpenoids [J]. Planta Med, 1995, 61(5):
409-413.
[50] Yue P Y, Wong D Y, Wu P K, et al. The angiosuppressive
effects of 20(R)-ginsenoside Rg3 [J]. Biochem Pharmacol,
2006, 72(4): 437-445.
[51] Wang C Z, Aung H H, Ni M, et al. Red American
ginseng: ginsenoside constituents and antiproliferative
activities of heat-processed Panax quinquefolius roots [J].
Planta Med, 2007, 73(7): 669-674.
[52] Yu Y, Zhou Q, Hang Y, et al. Antiestrogenic effect of
20S-protopanaxadiol and its synergy with tamoxifen on
breast cancer cells [J]. Cancer, 2007, 109(11): 2374-2382.
[53] Chen J Y, Chung T Y, Li F Y, et al. Effect of sugar
positions in ginsenosides and their inhibitory potency on
Na+/K+-ATPase activity [J]. Acta Pharmacol Sin, 2009,
30(1): 61-69.
[54] Lee Y J, Kim H Y, Kang K S, et al. The chemical and
hydroxyl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 changes of
ginsenoside-Rb-1 by heat processing [J]. Bioorg Med
Chem Lett, 2008, 18(16): 4515-4520.
[55] Jeong S M, Lee J H, Kim J H, et al. Stereospecificity of
ginsenoside Rg3 action on ion channels [J]. Mol Cells,
2004, 18(3): 383-389.
[56] Fiske J L, Fomin V P, Brown M L, et al. Voltage-sensitive
ion channels and cancer [J]. Cancer Metastasis Rev,
2006, 25(3): 49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