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书“浙石蒜1号”新品种选育
徐建中1,王志安1,孙乙铭1,2,俞旭平1
(1.浙江省中药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3;
2.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 杭州 310053)
[摘要] 目的:选育优质、高产、成分含量高、抗逆性强的石蒜新品种。方法:在收集野生石蒜种质资源基础上,开展种质
质量评价,对优选的种质进行系统混合选育,并对选育出的优选品系“浙石蒜1号”进行小区品比和大区品比试验。结果:“浙
石蒜1号”在品质、产量、有效成分含量等方面表现突出,其每667m2平均产量921kg,比对照增产1054%,加兰他敏达0023
64%。结论:“浙石蒜1号”在生产性示范中表现出产量高、抗逆性强、稳定性好、适应性强和有效成分加兰他敏含量高等特
征,具有良好的推广潜力。
[关键词] 石蒜;新品种;选育
[收稿日期] 20090113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I06A1104)
[通信作者] 徐建中,Tel:(0571)85229563,Email:xxjz691@so
hu.com
石蒜 LycorisradiataHerb.又称老鸦蒜、龙爪
花、山乌毒等,属石蒜科石蒜属药用植物。石蒜具
有解毒、祛痰、利尿、催吐等功效,主治痈疮恶核、
咽喉肿痈、水肿等[1]。石蒜除了传统上治疗小儿
麻痹后遗症和阿米巴痢疾外,对治疗小儿急性肾
炎和妇科晚期肿瘤效果显著[2],并能用于预防阿
尔茨海默病[34]。
石蒜人工栽培历史短,品种选育工作尚未开
展过。试验通过对采集的野生石蒜种质资源进行
评价,对筛选出的优良野生种源,经过多年的混合
群体选择,并进行了新品系优选和稳定,最终选育
出目前在生产上表现为产量高、性状优良、抗逆性
强、有效成分加兰他敏含量高的新品系,该品系已
于2008年通过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
员会新品种认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野生石蒜种源分别来自江西宜春、浙江
杭州、建德、淳安、乐清、磐安、景宁和兰溪等地,小区
品比和大区品比试验的品系为优选出的新品系,品
比试验均以产自兰溪的原野生混合种群为对照。经
浙江省中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徐建中鉴定,各种源
石蒜均为石蒜科石蒜属植物石蒜L.radiata。
1.2 种植方法 石蒜种源质量评价试验及新品系
品比试验,小区面积均为 5m2,下种量为 50kg;
2006~2007年的大区品比实验,大区面积为50m2,
下种量为500kg。所有试验均采用随机区组排列,
3次重复,株行距15cm×15cm,施肥及田间管理措
施均相同。
试验采用适当遮荫措施,上盖1层遮阳网,网高
60cm。实验地点为浙江淳安及浙江兰溪的中药材
种植基地,种植时间均在6月底至7月上旬,试验地
土壤均为沙壤土,次年6月收获种球。试验期间定
期观察记录供试品种的生长发育规律,收获前1个
月测量叶片数、叶片长度等,收获时验收鳞茎鲜产
量,比较各药材品质,并测定鳞茎中有效成分加兰他
敏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
选育方法主要是采用系统混合选育,对收集的
8个地区的野生大量石蒜种源,建立了种质资源圃,
开展了种质资源质量评价试验,从中筛选出优良石
蒜野生种源。以优良种源石蒜作为育选材料,以鳞
茎自然繁殖子鳞茎个数(2个或以上)和鳞茎鲜重作
为主要指标收集优质鳞茎组成混选群体,作为品比
试验材料,命名为“浙石蒜1号”,以进一步优选和
稳定品系,并以原野生种源混合群体作为对照。
2004-2005年开展了小区品比试验,并进行新品系
优选和稳定,2006-2007年开展了2年三地的生产
对比性试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野生石蒜种质资源质量评价 各野生石蒜种
源的年增重率为 278% ~402%。从各品系的小
区平均产量可以发现,以产自浙江兰溪的石蒜产量
1
第34卷第19期
2009年10月
Vol.34,Issue 19
October,2009
最高,为701kg,折合成每667m2鲜产量计算可达
93471kg;以产自浙江建德的产量最低,为 639
kg,折合成每667m2产量为85204kg。从加兰他敏
含量来看,以杭州种源最低,为001336%,其次是
温州乐清(001593%),建德和景宁的较接近,但以
产自兰溪的加兰他敏最高,为002345%,见表1。
表1 不同地区石蒜品系鳞茎性状及加兰他敏含量情况(n=10)
品系来源 鳞茎横茎/cm 单个鳞茎鲜重/g 小区产量/kg 鳞茎年增重率/% 折合每667m2产量/kg 加兰他敏/%
江西宜春 326 3004 657 314 87605 001605
浙江杭州 325 3146 668 336 89070 001336
浙江建德 334 2892 639 278 85204 002029
浙江淳安 331 3083 659 318 87876 001787
浙江乐清 328 3087 664 328 88538 001593
浙江磐安 327 3196 668 336 89073 001781
浙江景宁 333 3227 672 344 89607 002015
浙江兰溪 342 3354 701 402 93471 002345
从产量和加兰他敏含量两方面考虑均以兰溪产
石蒜高,因此,以兰溪石蒜种源为育选材料,以鳞茎
自然繁殖子鳞茎个数(2个或以上)和鳞茎鲜重作为
主要指标收集优质鳞茎组成混选群体,命名为“浙
石蒜1号”,作为下一步品比试验材料,以进一步优
选、稳定品系。
2.2 小区品比实验 在生育期方面,与对照相比,
“浙石蒜1号”枯叶期迟9d,最终倒伏期也晚9d。
在叶片数和叶片长度方面,“浙石蒜1号”分别比对
照多14片、长44cm;在鳞茎横茎方面,“浙石蒜1
号”较对照稍宽,其结果表现在鳞茎鲜重上重于对
照,见表2,3。
表2 石蒜新品系生育期考察表(月-日)
品系 播种期 花茎期 盛花期 初叶期 叶片生长盛期 枯叶始期 最终倒伏期
浙石蒜1号 06-16 08-05~08-11 08-13~08-19 09-16 09-20~11-31 05-04 05-16
CK 06-16 08-03~08-10 08-11~08-18 09-13 09-20~11-31 04-25 05-07
表3 “浙石蒜1号”植株性状及产量和加兰他敏含量情况(n=10)
品系 花茎高/cm 叶片数/张 叶片长/cm 鳞茎横茎/cm 鳞茎鲜重/g 折合亩产量/kg 加兰他敏含量/%
浙石蒜1号 473 115 326 345 3551 96127 002368
CK 393 101 282 322 3243 87899 002064
“浙石蒜 1号”2年每 667m2平均产量为
96127kg,对照种亩平均产量为87899kg,“浙石
蒜1号”较对照平均增产936%,产量差异水均达
到极显著水平。加兰他敏含量测定表明“浙石蒜1
号”石蒜鳞茎中加兰他敏含量每1g药材较对照多
约003mg。说明“浙石蒜1号”这个优良品系,在
产量及含量表现上优于对照种。
2.3 大区品比实验 综合2006~2007两年区试的
结果,年平均亩产鲜石蒜鳞茎为92110kg,较对照
的83330kg增产 1054%;加兰他敏含量测定表
明,“浙石蒜 1号”石蒜鳞茎中加兰他敏为 0023
64%,高于对照的002053%,见表4。
方差分析表明,“浙石蒜1号”在3个试种点产
量之间都没有显著性差异,在2006与2007年2个
年份的产量之间也没有显著性差异,表明“浙石蒜1
号”在不同种植区域、不同年份间产量表现出很强
的稳定性,对环境的适应力强。但在品种之间,“浙
石蒜1号”的产量都要高于对照品种,并且它们之
间都达到极显著性的差异,这说明“浙石蒜1号”在
产量上都要好于对照品种。从稳定性参数可以看
出,“浙石蒜1号”与对照的方差相同,但“浙石蒜1
号”的变异度较小,说明该“浙石蒜1号”稳定性较
好,见表5。
3 结论
研究表明,不同种源石蒜由于长期适应环境的
缘故,在植株性状上存在一定差异,表现在产量上,
尤其是有效成分加兰他敏含量上差异尤其明显,这
为良种选育提供了优良的材料。
2
第34卷第19期
2009年10月
Vol.34,Issue 19
October,2009
表4 2006-2007年“浙石蒜一号”区试产量表现
年份 种植地区 品系
大区平均产量/kg
Ⅰ Ⅱ Ⅲ
平均
折合每667m2产量
/kg
2006 淳安窄坑 浙石蒜1号 7028 6749 6898 6892 91893
CK 6425 6278 6329 6344 84591
淳安源塘 浙石蒜1号 6953 6892 7015 6953 92716
CK 6146 6284 6364 6265 83533
兰溪 浙石蒜1号 6871 6865 7189 6975 93005
CK 6367 6026 6380 6258 83440
2007 淳安窄坑 浙石蒜1号 6934 6719 6752 6802 90693
CK 6125 6254 6326 6235 83137
淳安源塘 浙石蒜1号 6764 6834 7018 6872 91631
CK 5967 6230 6315 6171 82280
兰溪 浙石蒜1号 6971 7026 6864 6954 92720
CK 6362 6038 6274 6225 83000
表5品种丰产性及稳定性分析表
品系
丰产性参数
产量 效应
稳定性参数
方差 变异度
适应地区 综合评价
浙石蒜1号 690120 29930 08410 13280 E1~E3 很好
CK 630260 -29930 08410 14550 E1~E3 较差
在群体选择的基础上,主要以鳞茎自然繁殖子
鳞茎个数(2个或以上)和鳞茎鲜重作为主要指标收
集优质鳞茎组成混选群体,作为品比试验材料,选育
出新品系“浙石蒜1号”,实践证明主要通过这两个
指标选育新品系是有效的。它能尽快改变当前种植
材料混杂,药材质量参差不齐的局面。
新品系“浙石蒜1号”在生物学特性等方面,表
现出较好的稳定性,花期整齐,叶片生长速度快,植
株长势整齐;生长势强,抗病害力强,具有较强的抗
逆性;物候期相对延长,相应的增加了光合产物的合
成和积累;其农艺性状发生了较为明显的改变,即叶
片数量增加,叶片的长度增加,提高了叶面积指数,
增加了光合作用面积,有利于光合产物在地下鳞茎
中的积累,从而提高鲜鳞茎产量和有效成分加兰他
敏含量。
[参考文献]
[1] 董国良.石蒜外治妙用[J].中国外治杂志,1995(6):31.
[2] 胡庆和,张素胤.石蒜内铵(AT1840)综合治疗妇科晚期恶性
肿瘤.附43例总结[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3):134.
[3] 徐子猷,黄赛玉,阮连军,等.氢溴酸加兰他敏的透皮吸收[J].
药学服务与研究,2002,2(2):88.
[4] CoyleJ.Galanthamine,acholinesteraseinhibitorthatalostericaly
modulatesnicotinicreceptors:efectsonthecourseofAlzheimer's
disease[J].SciBiolPsychiatry,2001,49:289.
[责任编辑 吕冬梅]
3
第34卷第19期
2009年10月
Vol.34,Issue 19
October,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