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补阳还五汤合并杏丁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40例临床观察



全 文 :·临床·
补阳还五汤合并杏丁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
眩晕40例临床观察
王晓文1,祝亚男2,戴惠芬3
(1浙江大学 医学院 附属第二医院,浙江 杭州 310009;
2浙江省中医院,浙江 杭州 310006;3浙江大学 医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7)
[收稿日期] 20050420
[通讯作者] 王晓文,Tel:(0571)87783511,Email:tangrz@zju.
edu.cn
笔者于 2001~2003年应用补阳还五汤合并杏
丁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 40例,
对照组用尼膜地平片口服治疗20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均具有典型的发作性眩晕症状,经头
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D)检查明确单侧或双侧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随机按 2∶1分为治疗组和对照
组。治疗组40例,其中男17例,女23例;年龄45~
77岁,平均(5485±623)岁;全部病例颈椎摄片,正
常9例,其余 31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颈椎退行性改
变;头颅 TCD检测,单侧椎动脉供血不足 21例,双
侧椎动脉供血不足19例,伴脑动脉硬化21例、高血
压29例、高脂血症19例、糖尿病10例;病程5d至
85年,平均13个月;临床表现视物旋转12例、视物
晃动7例、耳鸣8例、听力下降5例、短暂意识丧失5
例、复视7例、四肢麻木 10例、头痛 6例、恶心呕吐
10例。对照组 20例,其中男 8例,女 12例;年龄
46~759岁,平均(5536±702)岁;颈椎摄片示,正
常6例,其余 14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颈椎退行性改
变;头颅 TCD检查,单侧椎动脉供血不足 11例,双
侧椎动脉供血不足 9例,伴脑动脉硬化 13例、高血
压12例、高脂血症 9例、糖尿病 5例;病程 6d至 7
年,平均126个月;临床表现视物旋转6例、视物晃
动5例、耳鸣 5例、听力下降 7例、短暂意识丧失 6
例、复视4例、四肢麻木6例、头痛4例、恶心呕吐5
例。全部病例经头颅 CT检查排除颅内器质性病
变。两组在性别、年龄、合并症、病程、病情程度等方
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实用神经病学》[1]眩晕的诊断标准:年龄
40岁以上;慢性起病逐渐加重,或急性起病,或反复
发病;有动脉硬化,或颈椎病史;发作性、体位性眩
晕,可伴恶心呕吐、耳鸣、听力下降、视物不清、复视
或突感上肢麻痛,持物落地;体征:眼震、共济失调、
构音障碍,病侧面部及对侧肢体痛觉减退或消失,或
旋颈实验阳性;颈椎 X线摄片或颈椎 CT示颈椎肥
大性改变或椎间孔狭窄,经TCD检查示椎基底动脉
供血不足;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眩晕,如颅内占位性病
变,眼病等。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杏丁注射液(国产银杏叶提取物与
潘生丁的复合制剂,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
产,批号 19990611)20mL加入 5%葡萄糖或生理盐
水500mL,静脉点滴,1日 1次;同时予以补阳还五
汤加味口服治疗。药物组成:黄芪 60g,淫羊藿、桑
寄生、当归尾各15g,桃仁、赤芍、川芎、地龙各10g,
红花6g。兼痰阻者加瓜蒌壳、制半夏各 10g,茯苓
15g;兼血压高者加代赭石、生龙骨、生牡蛎各30g;
兼肝肾不足者加杜仲、枸杞子各10g;恶心呕吐者加
制半夏10g,生姜3片,水煎服,1日2次。对照组给
予尼莫地平片口服,每次 20mg,1日 3次。疗程均
为12周。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相关标
准,痊愈:眩晕等症状消失,TCD示椎基底动脉缺血
恢复正常。显效:眩晕等症状明显减轻,或眩晕轻微
但不伴自身及景物的旋转、晃动感,可正常工作及生
活,TCD示椎基底动脉供血明显改善。有效:眩晕
·4631·
第30卷第17期
2005年9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ChinaJournalofChineseMateriaMedica
Vol30,Issue 17
September,2005
减轻,仅伴轻微的自身及景物旋转、晃动感,虽能坚
持工作,但生活和工作受到影响,TCD示椎基底动
脉供血有改善。无效:眩晕等症状无改善,TCD检查
无明显变化。
32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珋x±s表示,采用χ
2、配对 t检验。
33 治疗结果
331 临床疗效 治疗组痊愈 13例,总有效率
875%;对照组痊愈 4例,总有效率 50%;2组总有
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2组的临床疗效比较 例
组别 n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治疗组1) 40 13 12 10 5
对照组 20 4 2 4 10
注:与对照组比1)P<005
332 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比较 见表2。治
疗组治疗后的全血比黏度、血小板聚集率比对照组
改善明显(P<001~005)。
表2 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比较(珋x±s)cm·s-1
组别 n 时间
红细胞压积
/%
全血比黏度
/mPa·s
血小板聚集率
/%
治疗组 40 治疗前 4968±383 1336±221 4598±731
治疗后 4602±267 1021±2021)3886±3322)
对照组 20 治疗前 4913±337 1358±175 4511±977
治疗后 4698±222 1188±189 4223±876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1,2)P<005
333 脑血流变化 经颅多普勒脑血流检查显示,
椎动脉的血流速度(VAVs)、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
(BAVs)、大脑中动脉的脑血流速度(MCAVs)和大脑
前动脉的脑血流速度(ACAVs)均有明显的增加,显
示了其改善脑血流的作用,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脑血流的变化 cm·s-1
组别 n 时间 VAVs BAVs MCAVs ACAVs
治疗组 40 治疗前 3476±898 4736±658 5802±645 3599±1002
治疗后 4105±7691,2) 5456±7031,2) 6584±8921,2) 3994±9761,2)
对照组 20 治疗前 3352±765 4524±756 5564±701 3446±975
治疗后 3562±803 4896±868 5956±6671) 3618±898
注:与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4 讨论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由于管理人体
平衡功能的小脑和前庭因血供不足出现功能障碍所
致。此病属祖国医学“眩晕”范畴,前人对眩晕多归
因于风、痰、虚,认为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虚
不作眩。而本病常见于中老年人,多为慢性发展过
程,因病久必虚,久病入络,故临床上椎基底动脉供
血不足性眩晕多为正虚邪阻,本虚标实之证。阳气
虚弱,气机不畅,血行涩滞,瘀血内停,脉络涸涩,脑
失所养,则发生眩晕等症状,其主要的病理特点为阳
气虚弱,气滞血瘀,脑失所养。治疗当以温阳补气,
活血化瘀,宜补通兼施。补阳还五汤正是益气活血
之代表方。方中黄芪大补脾胃之元气,令气旺血行,
瘀去络通;当归尾、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去瘀;
地龙通经活络;加桑寄生补肾。诸药合用,共奏益气
活血、通络止痛之功。杏丁针临床已广泛应用于心
脑血管疾病。银杏叶提取物(extractorofginkgobilo
ba)是从银杏叶中提取的活性物质,其有效成分主要
为黄酮苷类和萜类,具有改善血液流变状态、抑制血
小板聚集、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缓解缺血缺氧和舒
张血管平滑肌等作用[57]。卜祥雷[8]等研究发现,黄
酮类化和物可降低患者全血比黏度,增加红细胞表
面的负电荷和红细胞间的排斥力,促使红细胞解聚,
从而降低血液黏度;另研究发现黄酮类化合物有显
著的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故理论、临床、药理研究
都证实,采用补阳还五汤合并杏丁针治疗椎基底动
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能取得良好疗效。
[参考文献]
[1] 史玉泉 实用神经病学 第二版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社,1994107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第1
辑 199324
[3] 浦传强,郎森阳,吴卫平 脑血管病学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
社,1999275
[4] 黄如训,梁秀龄,刘焯霖 临床神经病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1996255
[5] ClostreFGinkgobilobaextract(EGB761)Stateofknowledgein
thedawnofthedawnoftheyear2000AnnPharmFr,1999,57
(1):8
[6] CheungF,SiowYL,ChenWZInhibitoryefectofGinkgobiloba
extractontheexpressionofinduciblenitricoxidesynthaseinendothe
lialcelsBiochemPharmacol,1999,58(10):1665
[7] HitzenbergerGTheefectofginkgobilobaspecialextractWien
MedWochenschr,1992,142(17):371
[8] 卜祥雷,宋闵路 醛柳黄酮对血流变和血脂的影响 北京医
药,1994,6(6):369
[责任编辑 古云侠]
·5631·
第30卷第17期
2005年9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ChinaJournalofChineseMateriaMedica
Vol30,Issue 17
September,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