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复方鳖甲软肝方对肺纤维化大鼠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张东伟 o王继峰 3 o牛建昭 o杨美娟 o王玲巧 o金 焕 o刘连起 o高宝华
k北京中医药大学 细胞与生化实验室 o北京 tsssu|l
≈摘要 目的 }研究复方鳖甲软肝方对博莱霉素诱导大鼠肺纤维化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方法 }≥⁄雄性大鼠 xw
只 o分为假手术对照组 !模型对照组 !复方鳖甲软肝方高剂量组 !中 !低剂量组 !强的松组 o每组 |只 ∀除假手术对照组
外其余各组大鼠气管内一次性滴注盐酸博莱霉素 o假手术对照组大鼠气管内一次性滴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u{ §后
给药 o复方鳖甲软肝方高 !中 !低剂量组 o强的松组分别灌服复方鳖甲软肝方 t qw os qz os qvx ª#®ªpt及强的松 s qxy °ª#
®ªpt o假手术对照组 !模型对照组分别灌服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观察 {s §时大鼠肺组织羟脯氨酸和血清中 ¶k ¶2≤l o
·k ·2≤l胶原及层粘连蛋白kl和透明质酸kl的含量 o同时取肺组织行 ∞o¤¶¶²±染色 ∀结果 }复方鳖甲软肝方
可降低肺纤维化大鼠 ´ o¶胶原 o层粘连蛋白及透明质酸含量 o减轻肺组织纤维性增生 ∀结论 }复方鳖甲软肝方可能是
通过降低肺纤维化大鼠细胞外基质含量而发挥治疗肺纤维化作用 ∀
≈关键词 复方鳖甲软肝方 ~肺纤维化 ~ ¶型胶原 ~ ·型胶原 ~层粘连蛋白 ~透明质酸
≈中图分类号 u{x qx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tsst2xvsukusswlst2ssyu2sx
肺纤维化是多种肺部疾病发展到晚期的共同病
理变化 o目前临床尚无理想治疗效果 ∀肺组织的细
胞外基质与肺纤维化关系最为密切≈t ou ∀肺组织损
伤 o导致细胞外基质成分增生 o肺组织重建 o使肺结
构破坏 o换气面积减少 o肺泡膜增厚 o最终发生呼吸
衰竭 ∀细胞外基质成分一定条件下的过度沉积 o最
终形成肺纤维化 ∀细胞外基质与感染也有密切关
系≈v ∀因此研究细胞外基质对于阐明肺纤维化的发
病机制以及诊断 !防治肺纤维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
近年来 o中医药在防治肺间质纤维化方面取得了较
好的效果 o并且显示出良好的前景 ∀复方鳖甲软肝
方由鳖甲 !当归 !三七 !冬虫夏草 !黄芪 !板蓝根 !连翘
等中药组成 o临床研究表明对肝纤维化有较好的疗
效 ∀为了探讨其对肺纤维化的作用 o本室采用博莱
霉素诱导大鼠肺纤维化模型 o研究该方对肺纤维化
大鼠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o以期为临床防治肺纤维化
提供药效学基础 ∀
1 实验材料
1 .1 实验动物
≥⁄雄性大鼠 xw只 o体重kusy ? tyl ªo购自北京
≈收稿日期 ussv2ts2uv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kvstvsuusl ~教育部首
批非典科技攻关项目
≈通讯作者 3 王继峰 oר¯ }kstslywu{y||x o∞2°¤¬¯}º¤±ª¬©¨ ±ª
tuy q¦²°
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 ∀
1 .2 实验药物
复方鳖甲软肝方原料粉 o由内蒙古福瑞制药有
限公司提供 o批号 ussusxst ∀醋酸强的松k实验中作
为阳性对照药l o广东华南制药厂生产 o批号 sttust ∀
注射用盐酸博莱霉素 o日本化药株式会社制造 o批号
÷tutss ∀
1 .3 实验主要仪器
≤ p |tt p Χp放射免疫计数器k中国科技大学
实业总公司l ~自动染片机k≥⁄l ∀
2 实验方法
2 .1 大鼠造模方法≈w
用 t qx h 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ku qx °#
®ªptl后将大鼠固定 o颈部消毒 o切开颈部皮肤 o逐层
剥离 o暴露气管 o然后向气管内注入 s qv °博莱霉
素生理盐水溶液kx °ª#®ªptl或 s q| h 生理盐水溶
液 o继续注入 s qv °的空气 o注后立即将动物直立
并左右旋转 o使药液在肺内均匀分布 ∀其中假手术
对照组大鼠肺部注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实验期
间 o大鼠自由饮水和进食 ∀
2 .2 实验动物分组和给药方法
≥⁄大鼠造模第 u{天后 o分别给各组大鼠生理
盐水 !醋酸强的松 !复方鳖甲软肝方 ∀复方鳖甲软肝
方原料粉和醋酸强的松片 o在使用时分别用蒸馏水
溶解 o配成混悬液备用 ∀其中假手术对照组 !模型对
#uy#
第 u|卷第 t期
ussw年 t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²¯ qu{ o¶¶∏¨ t
¤±∏¤µ¼oussw
照组大鼠分别给予s q| h 生理盐水 o给药剂量为
s qstw #®ªpt ∀强的松组大鼠给予醋酸强的松混悬
液 o给药剂量为 s qxy °ª#®ªpt ∀复方鳖甲软肝方高
剂量组 !中剂量组 !低剂量组大鼠分别给予 t qw ª#
®ªpt os qz os qvx ª#®ªpt复方鳖甲软肝方原料粉混悬
液 ∀每周连续给药 y §o给药时间为 xu §∀
2 .3 取材方法
到第 {s天时 o用 t qx h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
醉ku qx °#®ªptl后将大鼠麻醉固定 o腹主动脉取
血 o分离血清 ∀同时取肺脏做相应的研究 ∀
2 .4 血清学指标测定方法
采用放免法测血清中 ¶型胶原k ¶2≤l o·型胶
原k ·2≤l及层粘连蛋白kl和透明质酸kl含量 ∀
2 .5 肺组织羟脯氨酸测定方法
取适量左肺组织放入冰冷的生理盐水中漂洗除
去血液 o滤纸拭干称其湿重 o适度剪碎后进行匀浆 o
按杨陟华等≈x 提供的方法进行测定 ∀测定原理为羟
脯氨酸在氧化剂的作用下所产生的氧化产物与对二
甲氨基苯甲醛呈现紫色 o根据呈色的深浅利用比色
法在 xys ±°测出其含量 ∀测定结果以每克肺组织
湿重所含的羟脯氨酸的毫克数表示 ∀
2 .6 肺组织病理学检查≈w
取右肺 o按常规病理学方法进行固定 !包埋 !切
片 ∀将病理切片分别进行 ∞o¤¤¶²±染色 ∀然后根
据 ≥½¤³¬¨¯等≈y 提供的方法确定肺泡炎ks ∗ 7 级l及
肺纤维化ks ∗ 7 级l的程度 ∀
2 .7 实验结果处理
实验数据均采用统计软件 ≥°≥≥ ts qs ∀各组大
鼠体重 o血清中 ¶2≤ o·2≤ o和 含量 o肺组织羟
脯氨酸含量的实验结果采用k ξ ? σl表示 o进行单因
素方差分析 oΠ s qsx认为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病
理学积分值采用卡方kςul检验 o首先各组分别与假
手术对照组 !模型对照组进行 u ≅ u表卡方检验 o然
后分别将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的各组积分值进行 Ρ ≅
Χ表卡方检验 oΠ s qsx认为有显著性差异 ∀
3 实验结果
3 .1 大鼠体重变化情况
观察大鼠第 t ou{ owu oxy o{s天体重 o结果见表
t ∀第 u{天时 o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 o各组大鼠体重
均呈下降的趋势 o方差分析有一定差异k Π s qstl ∀
第 {s天时 o强的松组 !复方鳖甲软肝方高 !中 !低剂
量组大鼠体重明显升高 o但仍低于假手术对照组 ∀
3 .2 血清中 ¶2≤ o·2≤ o和 的含量测定 结
果见表 u ∀
与假手术对照组大鼠相比 o{s §时模型对照组
大鼠血清中 ¶2≤ o·2≤ o和 的含量均明显升高
kΠ s qstl ∀复方鳖甲软肝方高 !中 !低剂量均可降
低肺纤维化大鼠血清中 ¶2≤ o·2≤ o和 的含
量 o其中复方鳖甲软肝方中剂量可显著降低其含量
k Π s qst或 Π s qsxl ∀
3 .3 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
测定结果见表 v ∀
统计结果显示 o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 o模型对照
组大鼠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显著升高k Π s qstl ~强
的松组 !复方鳖甲软肝方高剂量组 !中剂量组 !低剂
量组大鼠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显著下降k Π s qstl ∀
表 t 各组大鼠体重情况k ξ ? σoν |l
组别 t § u{ § wu § xy § {s §
假手术对照组 ust quu ? z qss vzt qxy ? wy q{t v|{ qww ? xv qvy wvx qz{ ? ys qux w{u qww ? zv qwu
模型对照组 usx qss ? y q{y vsy qyz ? yy quvul vs{ qww ? xv qy|ul vuv qvv ? v| q|sul v|y q{| ? yu qysul
强的松组 usw quu ? ts qwy vts q{| ? ys qzsul vsw qss ? yt qsx vyv q{| ? xx qyvul wtt q{| ? ww q{ztl
软肝方高剂量组 usw qz{ ? z qy| vs{ qtt ? ys qwxul vvu q{| ? zu qwutl vzt qz{ ? yy q|zul wtz qww ? xu qw|tl
软肝方中剂量组 usw qxy ? y q{s vts qww ? yw qtzul vzs qz{ ? v{ qzsvl wsv qvv ? vy qx{wl wxz qss ? xs qwst ovl
软肝方低剂量组 usv quu ? { qxt vsx qxy ? {| qv{ul vwx qvv ? {{ qw| v{t qvv ? ys qu|vl wyx qvv ? xt qyst ovl
注 }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 otl Π s qsx oul Π s qst ~模型对照组比较 ovl Π s qsx owl Π s qstk表 u ov同l
表 u 各组大鼠血清中 ¶2≤ o·2≤ o和 含量k ξ ? σoν |l
组别 ¶2≤rΛª#pt ·2≤rΛª#pt rΛª#pt rΛª#pt
假手术对照组 tvs qzu ? ts qzw |z q|{ ? z qsz xz quy ? w quv xw q{| ? w qs{
模型对照组 t|u qvy ? uu qwxul txw qzz ? ty q{tul z| q|y ? | quvul yv quu ? z qvtul
强的松组 ty| qyu ? t{ qutu owl tuv qyz ? tu qxuu owl yt qxv ? x quwwl x| q{| ? z q|ywl
软肝方高剂量组 tzs qxz ? ty qzyu ovl tvt qtu ? tv qz|u ovl yw q|s ? x qsyu ovl yt q{| ? z qy{t ovl
软肝方中剂量组 txt qys ? ty qzyt owl ts{ qtt ? | qxvwl x{ qtt ? v qvywl xx qww ? x qsxvl
软肝方低剂量组 tx{ qv| ? tx qw|u owl tt| qws ? tu qszu owl ys q|t ? w qy{wl xz qyz ? x quu
#vy#
第 u|卷第 t期
ussw年 t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²¯ qu| o¶¶∏¨ t
¤±∏¤µ¼oussw
表 v 各组大鼠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比较k ξ ? σoν |l
组别 含量Π°ª#ªpt
假手术对照组 t qs| ? s qtt
模型对照组 v qss ? s quvul
强的松组 u qvu ? s quyu owl
复方鳖甲软肝方高剂量组 u qyw ? s quzu owl
复方鳖甲软肝方中剂量组 u qts ? s qusu owl
复方鳖甲软肝方低剂量组 u qww ? s quwu owl
3 .4 肺组织病理分析
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见表 w ∀显微镜下可见 }假
手术对照组大鼠肺支气管 !终末性细支气管结构正
常 ∀终末性细支气管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 o大部分
上皮可见纤毛 o固有膜外有完整的环形平滑肌 ∀呼
吸性细支气管可见单层柱状或立方状上皮 o管壁可
见少许肺泡开口 o肺泡隔末端成球形膨胀 o肺泡壁上
´ oµ型肺泡细胞数量和结构正常 ∀
模型对照组大鼠肺泡壁显著增厚 o肺泡结构紊
乱 o肺泡间隔显著增厚 o部分肺泡腔扩张呈囊状 o肺
泡壁断裂 o部分肺泡腔萎陷 o腔内可见渗出物淤积 o
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 ∀ ¤¶¶²±染色可见支气管 !血
管周边大量纤维增生 o肺泡腔内分布纤维化病灶 o有
明显的间质纤维化 ∀强的松组 !复方鳖甲软肝方高 !
中 !低剂量组炎症及纤维化均轻k Π s qsxl ∀其中强
的松组 !复方鳖甲软肝方中 !低剂量组病变程度较
轻 o接近于假手术对照组k Π s qsxl o表明复方鳖甲
软肝方能明显减轻纤维积聚 o抗肺纤维化作用 ∀
4 讨论
表 w 各组大鼠肺泡炎和肺间质纤维化病理学分析结果
大鼠分组 ±
肺泡炎
p n 6 7
分值
肺纤维化
p n 6 7
分值
假手术对照组 | s s s s s s s s s s
模型对照组 | s t v x uu s t v x uu
强的松组 | t x v s tt u w v s ts
软肝方高剂量组 | t w u u tw t w v t tv
软肝方中剂量组 | u x u s | u y t s {
软肝方低剂量组 | t x u t tu t x v s tt
注 }肺泡炎积分卡方kςul值显示 ≠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 }Π s qsss xk模型对照组l oΠ s qsss xk强的松组l oΠ s qsss xk复方鳖甲软肝方高剂
量组l oΠ s qsss xk复方鳖甲软肝方中剂量组l oΠ s qsss xk复方鳖甲软肝方低剂量组l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Π s qssuk强的松组l oΠ s qst|k复
方鳖甲软肝方高剂量组l oΠ s qsstk复方鳖甲软肝方中剂量组l oΠ s qsswk复方鳖甲软肝方低剂量组l ∀肺纤维化积分卡方kςul值显示 ≠与假手
术对照组比较 }Π s qsss xk模型对照组l oΠ s qsss xk强的松组l oΠ s qsss xk复方鳖甲软肝方高剂量组l oΠ s qsss xk复方鳖甲软肝方中剂量
组l oΠ s qsss xk复方鳖甲软肝方低剂量组l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Π s qsstk强的松组l oΠ s qst|k复方鳖甲软肝方高剂量组l oΠ s qstsk复方鳖
甲软肝方中剂量组l oΠ s qssuk复方鳖甲软肝方低剂量组l ~多重比较积分卡方kςul值 }Π s qsss xk肺泡炎l oΠ s qsss xk肺纤维化l
肝纤维化和肺纤维化 o虽然有各自的病机特点 o
但又有内在的共同发病规律 ∀在发病及演变过程
中 o正气不足为本病机之本 o兼夹实邪乃本病机之关
键 o/湿0 !/毒0 !/虚0 !/瘀0贯穿疾病的始终≈z ∀肝纤
维化和肺纤维化 o虽然其病变位于不同的器官 o但均
为该系统慢性疾病的终末期 o其基本病理改变是相
同的 o即纤维生成细胞分泌器官纤维化因子增加 o诱
发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多与降解减少 o纤维结缔组织
增生 o最终导致器官纤维化 ∀因此 o可以采用相同的
治则及方药k复方鳖甲软肝方l进行治疗 ∀
肺纤维化在中医传统著述中 o没有与其完全相
对应的病名 ∀结合该病的临床表现可将肺纤维化归
入0肺痿0 !0喘证0 !/痰饮0 !/咳嗽0 !/肺胀0 !/肺痹0 !
/短气0等疾病范畴 ∀虚 !瘀 !痰 !喘为其主要病机特
点 o其中肺阴不足 !痰阻肺络 !瘀血阻滞 !内闭喘脱又
为临床多见的病变类型 ∀鳖甲能软坚散结 !滋阴潜
阳 o黄芪能补肺气虚固表 o冬虫夏草能补肺益阴化
痰 o当归 !三七活血化瘀定喘 o板蓝根 !连翘具有清热
解毒 o诸药合用 o具有补肺益阴 !软坚散结 !活血通
络 !清热解毒等功效 o从而具有预防和治疗肺纤维化
的作用 ∀该方扶正与祛邪并施 o标本兼顾体现了补
益气阴 !养肺活血定喘的指导思想 ∀
肺纤维化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肺泡间质性
炎症 !进行性纤维组织增生及细胞外基质的无规则
过量沉积 o最后导致肺间质弥漫性纤维化的疾病 ∀
在发病过程中 o由于机体呼吸功能障碍 o继发引起机
体营养物质的消化 !吸收出现严重障碍 o体内分解代
谢大于合成代谢 o使机体出现生长缓慢 ∀大鼠体重
统计结果显示 }模型对照组大鼠体重减轻 o复方鳖甲
软肝方组大鼠体重不同程度增加 ∀这表明 }复方鳖
甲软肝方在治疗肺纤维化同时在改善机体代谢机能
方面有很大优势 o这体现了中医药的优势 ∀
#wy#
第 u|卷第 t期
ussw年 t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²¯ qu{ o¶¶∏¨ t
¤±∏¤µ¼oussw
肺内的细胞外基质成分主要有 w种 o它们是胶
原蛋白 !弹性蛋白 !蛋白多糖及糖粘连蛋白 ∀这些成
分相互混合交织 o使组织成为一个整体并具有一定
的硬度和韧性 o藉以完成相应的生理功能≈t ou ∀羟脯
氨酸是胶原纤维中的特有成分 o能直接反应各组织
胶原纤维的含量变化情况 o由于胶原主要分布于气
道及血管周围 o因此测定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 o可以
反映肺组织胶原蛋白及细胞外基质的含量≈ts ∀实验
结果表明 }复方鳖甲软肝方组大鼠肺组织羟脯氨酸
含量较模型对照组显著降低 ∀基底膜成分的聚积可
以刺激炎症细胞的吸附和活化≈{ ∀基底膜的裂解在
肺纤维化的病理中也尤为重要≈| ∀ 含量的增高
有助于纤维组织的形成 o介导炎性细胞和成纤维
细胞的迁移 !粘附和细胞信息传递的场所 o在肺纤维
化早期肺泡炎阶段的肺间质水肿中起重要作用≈tt ∀
是基底膜的特异性结合蛋白 o它的增多表明上皮
细胞损伤破坏 o不断有新的细胞生成修复和增生 o导
致上皮增厚≈tu ∀
实验结果表明 }{s §时肺纤维化大鼠血清中 ¶2
≤ o·2≤ o和 明显升高 ∀ ∞o¤¶¶²±染色可见
肺组织炎症和纤维化 o这说明细胞外基质的重要成
分胶原 !糖胺聚糖 !非胶原糖蛋白等代谢紊乱 o细胞
外基质的合成明显增加 o而且还有炎症存在 ∀肺纤
维化大鼠给予复方鳖甲软肝方后以上 w种细胞外基
质的含量可明显降低 o其中中 !低剂量效果较为明
显 ∀因而提示复方鳖甲软肝方通过影响细胞外基质
的合成而治疗肺纤维化 ∀
≈参考文献
≈t ≤²²® ⁄o
µ¤¶¶⁄ o≥¦«º¤µ·½ ⁄ oετ αλq °¤·µ¬¬©²µ±¨ º¬§¨¤¶¬±
³∏¯°²±¤µ¼©¬¥µ²¶¬¶q Αµ ϑ Ρεσπιρ Χελλ Μολ Βιολoussu ouz }tuu q
≈u ≤µ²∏¦« ∞q°¤·«²¥¬²¯²ª¼ ²©³∏¯°²±¤µ¼ ©¬¥µ²¶¬¶q Αµ ϑ Πηψσιολot||s o
ux|kw °·tl }tx| q
≈v °¬ª∏¨·° ƒ q±©¯¤°°¤·¬²±¬±¬§¬²³¤·«¬¦³∏¯°²±¤µ¼©¬¥µ²¶¬¶q Αµ ϑ Ρεσπιρ
Χριτ Χαρε Μεδ oussv otyzkzl }tsvz q
≈w 张东伟 o王继峰 o牛建昭 o等 q复方鳖甲软肝方对肺纤维化大
鼠高分辨率 ≤×影响的实验研究 q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oussv o
uykxl }uy q
≈x 杨陟华 o朱茂祥 o龚诒芬 o等 q大鼠肺组织羟脯氨酸测定方法
及其应用 q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ot||x oktl }uz q
≈y ≥½¤³¬¨¯ ≥ ∂ o∞¯¶²± oƒ∏¯°¨ µ⁄o ετ αλq
¯ ²¨°¼¦¬±2¬±§∏¦¨§¬±·¨µ2
¶·¬·¬¤¯ ³∏¯°²±¤µ¼ §¬¶¨¤¶¨ ¬±·«¨ ±∏§¨ o¤·«¼°¬¦°²∏¶¨ q Αµ Ρεϖ Ρεσπιρ
∆ισot|z| otuskwl }{|v q
≈z 张东伟 o牛建昭 o陈家旭 q异病同治理论在中医药研究中应用
的几点思考 q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 oussv oxkyl }tvy q
≈{ °¤µ§² o
¤µµ¬²¶ o ¤¯§²±¤§² ∂ o ετ αλq ¨ ¤¯·¬±¤¶¨¶ ¤±§
¤µ¨
∏³2µ¨ª∏¯¤·¨§¬±µ¤·¯∏±ª¶¥¼¶∏¥¤¦∏·¨ «¼³¨µ²¬¬¤}³¤·«²ª¨ ±¨ ·¬¦¬°³¯¬¦¤2
·¬²±¶q Αµ ϑ Πατηολot||{ otxvkvl }{vv q
≈| ¬¦«¤¨¯ ° ¨¤±¨ o²«±
¨ ³¯¨µ¬²o⁄²∏ª¯¤¶ o ετ αλqƒ2±§∏¦¬¥¯¨
³µ²·¨¬±2ts ¤·¨±∏¤·¨¶¥¯ ²¨°¼¦¬±2¬±§∏¦¨§³∏¯°²±¤µ¼ ©¬¥µ²¶¬¶√¬¤¬±«¬¥¬2
·¬²± ²©¤±ª¬²ª¨ ±¨ ¶¬¶q ϑ Ιµ µυνολot||| otyv }xy{y q
≈ts ¬¯°¤±o ≥ µ¬¶·¨±¶¨± o
¨ ±·¶¨±q ¼¤¯∏µ²±¤± ¤±§³µ²¦²¯ ¤¯ª¨ ±
·¼³¨ ¤°¬±²·¨µ°¬±¤¯ ³¨ ³·¬§¨ ¬±¶¨µ∏° ¤±§¥µ²±¦«²¤¯√ ²¨¯¤µ¯¤√¤ª¨ ©¯∏2
¬§©µ²° ³¤·¬¨±·¶º¬·« ³∏¯°²±¤µ¼ ©¬¥µ²¶¬¶q ΑΠΜΙΣ ot||x otsvktsl }
zw| q
≈tt ®¨¬o פª∏¦«¬× o פ®¤«¤¶«¬ o ετ αλq±«¬¥¬·¬²± ²© «¼¤¯∏µ²±¤±
¶¼±·«¨¶¬¶¥¼ √¨ ¶±¤µ¬±²±¨ ¬± ¦∏¯·∏µ¨§ «∏°¤± °¼²©¬¥µ²¥¯¤¶·¶q Βιοχηιµ
Βιοπηψσ Αχτα ousss otw|xkul }tys q
≈tu ⁄²±¤ o ⁄¨ ¯¯ . ¬¦¤o ≤¤¯¤¥µ¨¶¨ ƒ o ετ αλq ¨∏·µ²³«¬¯ µ¨¶·µ¤¬±·¥¼
ªµ¨ ±¨ ·¨¤}¬±«¬¥¬·¬²± ²©¬±©¯¤°°¤·¬²±o ¤¶¶²¦¬¤·¨§ ¤±ª¬²ª¨ ±¨ ¶¬¶o ¤±§
³∏¯°²±¤µ¼©¬¥µ²¶¬¶q ΜεολΙµ µυνολqussv otzsk{l }wvvx q
Ινφλυενχε οφ χοµ πουνδ Βιεϕια Ρυανγαν πρεσχριπτιον
ον εξτραχελλυαρ µατριξ ιν βλεοµψχιν ινδυχεδ πυλµ οναρψφιβροσισ ρατσ
⁄²±ª2º ¬¨o • ¬2©¨ ±ªo ¬¤±2½«¤²o ≠ ¬¨2∏¤±o • ¬±ª2 ¬´¤²o∏¤±o ¬¤±2 ¬´o
¤²2«∏¤
kΛαβορατορψ οφ Χελλ ανδ Βιοχηεµιστρψ οφ Βειϕινγ Υνιϖερσιτψ οφ Χηινεσε Μεδιχινε o Βειϕινγ tsssu| o Χηιναl
≈Αβστραχτ Οβϕεχτιϖε}ײ¶·∏§¼·«¨ ¬±©¯∏¨ ±¦¨ ²©¦²°³²∏±§
¬¨¬¤ ∏¤±ª¤± °µ¨¶¦µ¬³·¬²±k≤
°l ²± ¬¨·µ¤¦¨¯¯∏¤µ°¤·µ¬¬¬± ¥¯ ²¨°¼¦¬±¬±2
§∏¦¨§³∏¯°²±¤µ¼©¬¥µ²¶¬¶µ¤·¶q Μετηοδ }xw °¤¯¨≥³µ¤ª∏¨2⁄¤º¯ ¼¨µ¤·¶º µ¨¨ µ¤±§²°¯ ¼ §¬√¬§¨§¬±·²y ªµ²∏³¶k|µ¤·¶¬± ¤¨¦«ªµ²∏³l q¤·¶¬±·«¨
°²§¨¯ ¦²±·µ²¯ ªµ²∏³o³²¶¬·¬√¨° §¨¬¦¬±¨ ªµ²∏³o¤±§«¬ª«o°²§¨µ¤·¨ ¤±§ ²¯º ≤
° ªµ²∏³¶º µ¨¨ ¬±¨¦·¨§º¬·«¥¯ ²¨°¼¦¬± x ¥¼·µ¤¦«¨¤o¤±§µ¤·¶
¬± ¶«¤°2 °²§¨¯¦²±·µ²¯ ªµ²∏³º¬·«¶¤°¨√²¯∏°¨±²µ°¤¯ ¶¤¯¬±¨ qu|§¤¼¶¤©·¨µ·«¨ ¬±¨¦·¬²± o≤
°¶²¯∏·¬²±²©§¬©©¨µ¨±·§²¶¤ª¨¶kt qwª# ®ªpt o
s qz ª#®ªpt os qvx ª#®ªptl º¤¶µ¨¶³¨¦·¬√¨¯¼ ª¬√ ±¨·²µ¤·¶¬±·«¨ «¬ª«o°²§¨µ¤·¨ ¤±§ ²¯º ≤
° ªµ²∏³¥¼ ª¤√¤ª¨ oº«¬¯¨ ¨´ ∏¤¯ √²¯∏°¨²©±²µ°¤¯
¶¤¯¬±¨ º¤¶ª¬√ ±¨·²·«²¶¨ ¬±·«¨ ¶«¤°2°²§¨¯¦²±·µ²¯ ªµ²∏³¤±§ °²§¨¯¦²±·µ²¯ ªµ²∏³o¤±§¤± ¨´ ∏¤¯ √²¯∏°¨²©³µ¨§±¬¶²±¨ ks qxy °ª#®ªptl º¤¶
ª¬√ ±¨ ·²·«²¶¨ ¬± ³²¶¬·¬√¨° §¨¬¦¬±¨ ¦²±·µ²¯ ªµ²∏³q±·«¨ {s·«§¤¼o·«¨ ¯¨ √¨¯¶²© ¶2¦²¯ ¤¯ª¨ ± o ·2¦²¯ ¤¯ª¨ ± o ¤¯°¬±¬±¤±§«¼¤¯∏µ²±¬¦¤¦¬§¬±·«¨
¶¨µ∏° º µ¨¨ §¨·¨µ°¬±¨ §o·«¨ §¨·¨µ°¬±¤·¬²± ²©«¼§µ²¬¼³µ²¯¬±¨ ¬± ∏¯±ª«²°²ª¨ ±¤·¨¶º¤¶¤±¤¯¼½¨ §o¤±§·«¨ µ¬ª«·¯∏±ªº¤¶¬±¦¬¶¨§·² °¤®¨ ³¤·«²2
#xy#
第 u|卷第 t期
ussw年 t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²¯ qu| o¶¶∏¨ t
¤±∏¤µ¼oussw
²¯ª¬¦¤¯ ¶¨¦·¬²±¶º«¬¦«º µ¨¨ ¶·¤¬±¨ §º¬·« °¨¤·²¬¼¯¬±2∞²¶¬±k∞l ¤±§ ¤¶¶²±¶·¤¬±¬±ª©²µ³¤·«²¯²ª¬¦¤¯ §¬¤ª±²¶¬¶qΡεσυλτ }≤
° ¦²¤¯§§¨¦µ¨±¶¨
·«¨ ¯¨ √¨¯¶²© ¶2¦²¯ ¤¯ª¨ ± o ·2¦²¯ ¤¯ª¨ ± o ¤¯°¬±¬± ¤±§«¼¤¯∏µ²±¬¦¤¦¬§¬±·«¨ ¶¨µ∏° qΧονχλυσιον }≤
° °¤¼ ³¯¤¼¬·¶·«¨µ¤³¨ ∏·¬¦µ²¯¨¥¼¯¨ √¨¯¬±ª
§²º±·«¨ ¦²±·¨±·²© ¬¨·µ¤¦¨¯¯∏¯¤µ°¤·µ¬¬¬±µ¤·¶º¬·«³∏¯°²±¤µ¼©¬¥µ²¶¬¶¬±§∏¦¨§¥¼
¯ ²¨°¼¦¬± x q
≈ Κεψ ωορδσ ¦²°³²∏±§
¬¨¬¤ ∏¤±ª¤± ³µ¨¶¦µ¬³·¬²±k≤
°l ~µ¤·¶~³∏¯°²±¤µ¼©¬¥µ²¶¬¶~ ¶2¦²¯ ¤¯ª¨ ± ~ ·2¦²¯ ¤¯ª¨ ± ~ ¤¯°¬±¬±~«¼¤¯∏µ²±2
¬¦¤¦¬§
≈责任编辑 方文贤
脑脉通对老龄大鼠脑缺血Π再灌注
损伤脑保护作用的研究
任小巧 3 o李建生 o封银曼 o卢跃卿
k河南中医学院 老年医学研究所 o河南 郑州 wxsss{l
≈摘要 目的 }研究脑脉通对急性局灶性脑缺血Π再灌注后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采用线栓法建立老龄大鼠
急性局灶性脑缺血Π再灌注模型 o观察缺血 v «及再灌注 tu «各组神经症状 !脑梗死面积 !脑组织含水量 !脑组织病理
形态及超微结构变化 ∀结果 }脑缺血组及脑缺血Π再灌注组脑梗死面积明显大于假手术组 o神经障碍重于假手术组 o脑
组织含水量高于假手术组 o脑组织病理形态及超微结构改变较重 ∀治疗组脑组织梗死面积 !神经障碍 !脑组织含水量 !
脑组织病理形态及超微结构变化较脑缺血组及脑缺血Π再灌注组明显减轻k Π s qsstl ∀结论 }脑脉通对局灶性脑缺血
Π再灌注后脑组织有保护作用 ∀
≈关键词 老年 ~脑脉通 ~脑缺血 ~超微结构 ~神经保护
≈中图分类号 u{x qx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tsst2xvsukusswlst2ssyy2sx
本室以往的研究证实 o脑脉通对脑缺血Π再灌注
后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据此 o本研究采用老年大
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及再灌注模型 o通过观察脑脉
通对脑缺血Π再灌注后脑组织梗死面积 !脑组织含水
量和超微结构变化的影响 o进一步探讨脑脉通对脑
缺血Π再灌注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
1 材料与方法
1 .1 动物与药物
≥⁄雄性老龄大鼠 {w只 o体重 wss ∗ yxs ªo鼠龄
us ∗ uu月龄由河南省动物实验中心提供 o合格证
号 }≠22wtsstuy ∀尼莫地平 o由山东新华制药股份
有限公司提供批号 sstusz| ∀脑脉通k大黄 o人参 o葛
根 o等l o由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制剂室提供 o
批号 sssusts ∀
≈收稿日期 ussv2sy2su
≈基金项目 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kswtusss{ss o
sttusstvsssl ~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基金项目kusss2tsl
≈通讯作者 任小巧 oר¯ }ksvztlz|wusxw oxyzyxy{ o∞2°¤¬¯} ¬´ uv
¶²«∏q¦²°
1 .2 实验分组
将老龄大鼠 {w只按体重结合随机法分为假手
术组 !模型组 !尼莫地平组 !脑脉通高 !中 !低剂量组 o
共 y大组 o除假手术组外 o每组又分为单纯缺血 v «
及再灌注 tu «组 o每组 y只动物 ~尼莫地平组大鼠于
造模前 x §灌胃给予尼莫地平 y qy °ª#®ªpt#§pt ~脑
脉通高 !中 !低剂量组 o用药剂量按体型系数计算
t qsy ª#®ªpt#§pt o低剂量按平均量的 tΠu计算 o中剂
量按平均量的 t倍计算 o高剂量按平均量的 u倍计
算 ∀假手术组 !造模组灌胃生理盐水 o其余各给药组
均于造模前 x §灌胃给予脑脉通混悬液 o每天 t次 o
最后 t次给药 u «后开始造模 ∀每组分别于缺血 v «
及再灌注 tu «每个时间点各取 y只 ∀
2 方法
2 .1 造模方法
所有大鼠均按 ²±ª¤的方法栓塞左侧大脑中动
脉 o将单股尼龙线的头端 s qx ¦°热膨胀并打磨后 o
经颈外动脉2颈总动脉2颈内动脉进入大脑中动脉起
始部位 o造成栓塞 o于栓塞 v «拔出栓线 o形成缺血
#yy#
第 u|卷第 t期
ussw年 t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²¯ qu{ o¶¶∏¨ t
¤±∏¤µ¼ous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