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Discovery of the main active constituents of Siwu mixture for reversing the multidrug resistance of human erythrocyte leukemic cell line K562/ADM

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的四物合剂有效组分



全 文 :kv‹ o¶ot|2 l¨ ot1wzky‹ o¶otyrtz2 l¨ oz1t{kt‹ o° o
‹2twl oz1uwkt‹ o° o‹2tul oz1uykt‹ o° o‹2ttl ou1{z
ku‹ o° o‹2zl ou1utkt‹ o§§oϑ € u1s otu1x ‹½o‹2xl o
u1vzku‹ o¥§oϑ € tt1x ‹½o‹2tl ∀碳谱数据与文献
≈w ox 一致 o化合物 ¶鉴定为 tx2«¼§µ²¬¼§¨«¼§µ²¤¥¬¨·¬¦
¤¦¬§k见表 tl ∀
化合物 √ 白色针晶 o°³tv{ ∗ tws ε ∀经薄层
色谱 •©值及红外光谱对照与 Β2谷甾醇kΒ2¶¬·²¶·¨µ²¯l
标准品一致 ∀
化合物 º 白色粉末 o°³vst ∗ vsu ε ∀经薄层
色谱 •©值及红外光谱对照与胡萝卜苷k§¤∏¦²¶·¨µ²¯l
标准品一致 ∀
≈参考文献 
≈t  ƒ„‘Š ¬°2°¬±o ≥˜ • ±¨2¦«∏±ªo ≤‹∞‘Š ≠∏2¶«¬¤1 ƒ¯ ¤√²±²¬§¶¤±§
¶·¬¯¥¨ ±¨ ¶©µ²° ¤µ°¤±§³¬±¨ 1 Πηψτοχηεµιστρψot|{{ ouz }tv|x1
≈u  ƒ„‘Š¬°2°¬±o×≥„Œ • ¬¨2¼∏o≤‹∞…Š ≠∏2¶«¬¤1 ≥¨ µµ¤·¨±¨ ·µ¬·¨µ³¨ ±¨ ¶
©µ²° Πινυσ αρµανδιι …¤µ®1 Πηψτοχηεµιστρψot||t ovskwl }tvvv1
≈v  ƒ„‘Š ¬°2°¬±o„‘Š ≤«¬2¬o ≤‹∞‘ • ¬¨2¯ ¬¨«o ετ αλ1 ⁄¬·¨µ³¨ ±²¬§
¤¦¬§¶©µ²°·«¨ ¯¨ ¤√¨ ¶²© „µ°¤±§³¬±¨ 1 Πηψτοχηεµιστρψot||t ovsk{l }
uz|v1
≈w  ∏±¬¦«¬o× ·¨¶∏¼¤Žoײ¶«¬² Ž1 ≥·∏§¬¨¶²±·«¨ ¦²±¶·¬·∏¨±·¶²©·«¨ ¦µ∏§¨
§µ∏ª / ƒµ¬·¬¯¯¤µ¬¤¨ …∏¯¥∏¶0 µ o²±·«¨ §¬·¨µ³¨ ±²¬§¦²±¶·¬·∏¨±·¶²©©µ¨¶«
¥∏¯¥¶²© Φριτιλλαρια| Τηυνβερ㠐¬´1 Χηεµ Πηαρµ Βυλλo t|{u ovs
kttl }v|tu1
≈x  ‹ × „±§µ¨º ≤«¨ ∏±ªoײ¶«¬² ¬¼¤¶¨ o ¤µ® ° ¨±ª∏¼¨ ±o ετ αλ1 ƒ∏µ2
·«¨µ¤¦¬§¬¦¦²±¶·¬·∏¨±·¶¤±§ ±¨ ∏·µ¤¯ ¦²°³²±¨ ±·¶²© Πινυσ µασσονιανα
• ¶¨¬±1 Τετραηεδρον ot||v owskvyl }z|sv1
Στυδιεσ ον χηεµιχαλ χονστιτυεντσφροµ πινε χονε οφ Πινυσ αρµανδιι
≠„‘Š ÷¬±t o⁄Œ‘Š ≠¬u o‹„‘Š ⁄²±ª2°¬±ªu o≥˜‘«¬2«¤²t
(t1 Τηε Κεψ Λαβορατορψ οφ Ινδυστριαλ Βιοτεχηνολογψ, Μινιστρψ οφ Εδυχατιον , Σχηοολ οφ Βιοτεχηνολογψ,
Σουτηερν Ψανγτζε Υνιϖερσιτψ , Ωυξι utwsvy , Χηινα ;
u1 Ινστιτυτε οφ Με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Χηινεσε Αχαδεµψ οφ Μεδιχαλ Σχιενχε ανδ Πεκινγ Υνιον Μεδιχαλ Χολλεγε , Βειϕινγ tsssxs , Χηινα)
[ Αβστραχτ] Οβϕεχτιϖε : ײ¶·∏§¼ ¦«¨ °¬¦¤¯ ¦²±¶·¬·∏¨±·¶©µ²° ³¬±¨ ¦²±¨ ²© Πινυσ αρµανδιι1 Μετηοδ : ׫¨ ¦²±¶·¬·∏¨±·¶º µ¨¨ ¬¶²¯¤·¨§¥¼
¦«µ²°¤·²ªµ¤³«¬¦° ·¨«²§¤±§·«¨ ¶·µ∏¦·∏µ¨¶º µ¨¨ ¬§¨±·¬©¬¨§²±·«¨ ¥¤¶¬¶²©¶³¨¦·µ¤¯ ¤±¤¯¼¶¬¶1 Ρεσυλτ : ≥¨ √ ±¨ ¦²°³²∏±§¶º µ¨¨ ¬§¨ ±·¬©¬¨§¤¶¶¤±2
§¤µ¤¦²³¬°¤µ¬¦¤¦¬§k ´l o¬¶²§¨¬·µ²³¬°¤µ¬¦¤¦¬§k µl otu2«¼§µ²¬¼¤¥¬¨·¬¦¤¦¬§k ¶l o §¨«¼§µ²¤¥¬¨·¬¦¤¦¬§k ·l otx2«¼§µ²¬¼§¨«¼§µ²¤¥¬¨·¬¦
¤¦¬§k ∏l oΒ2¶¬·²¶·¨µ²¯ k √ l¤±§§¤∏¦²¶·¨µ²¯ k º l1 Χονχλυσιον : ≤²°³²∏±§¶´ ∗ · º µ¨¨ ¬¶²¯¤·¨§©µ²°·«¬¶³¯¤±·©²µ·«¨ ©¬µ¶··¬° 1¨
[ Κεψ ωορδσ] Πινυσ αρµανδι ~³¬±¨ ¦²±¨ ~¦«¨ °¬¦¤¯ ¦²±¶·¬·∏¨±·¶ ≈责任编辑 李 禾 
≈收稿日期  ussw2tu2tx
≈基金项目  浙江省中医药科研计划资助项目kussv≤szyl
≈通讯作者  3沈朋 oר¯ }ksxztl{zuvyxxz o∞2°¤¬¯}¶«¨ ±³ƒ ½­∏1 §¨∏1¦±
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的四物合剂有效组分
沈 朋t 3 o夏 蕾u o张海江u
kt1 浙江大学 医学院 附属第一医院 o浙江 杭州 vtsssv ~
u1 浙江大学 药学院 中药科学与工程学系 o浙江 杭州 vtssuzl
≈摘要  目的 }研究四物合剂逆转人红白血病细胞株 Žxyur„⁄ 多药耐药作用的药效活性组分 ∀方法 }用大孔吸
附树脂分离四物合剂 o并用体外细胞模型作药效评价 o寻找发现活性部位 o再用 ‹°≤2≥方法研究活性部位的化学
组成 o进而确定其主要活性组分 ∀结果 }熟地黄粗多糖对 Žxyur„⁄ 的耐药性有明显的逆转作用 o其逆转倍数与对照
组k无逆转剂l相比有显著差异k Π s1stl o并且与主要活性部位的逆转作用无明显差异k Ё s1sxl ∀结论 }熟地黄粗
#sux#
第 vs卷第 z期
ussx年 w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²¯1vs oŒ¶¶∏¨ z
„³µ¬¯oussx
多糖能逆转 Žxyur„⁄ 细胞的多药耐药性 o是四物合剂逆转 Žxyur„⁄ 多药耐药性的主要活性组分之一 ∀
≈关键词  四物合剂 ~逆转多药耐药 ~Žxyur„⁄ ~多糖
≈中图分类号  • u{w qt ~• u{x1x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tsst2xvsukussxlsz2sxus2sw
四物合剂由熟地黄 !当归 !川芎和白芍组成 o是
常见的活血化瘀中药 ∀作者前期研究工作运用现代
分离分析手段 o基本阐明了其主要化学成分≈t  o并证
实它对人红白血病细胞株 Žxyur„⁄ 的多药耐药性
k°∏¯·¬§µ∏ªµ¨¶¬¶·¤±¦¨ o⁄• l具有显著逆转作用≈u  ∀为
进一步探究其逆转肿瘤细胞 ⁄• 作用的关键药效
物质 o本研究使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四物合剂 o并用
体外细胞药效评价法结合 ‹°≤2≥分析方法寻找
活性组分 o结果发现四物合剂中逆转肿瘤细胞 ⁄•
的主要活性组分为熟地黄粗多糖 ∀
1 材料与方法
111 仪器与材料
„ª¬¯¨ ±·‹¼³¨µ¶¬¯ ≤t{色谱柱kw °° ≅ uxs °° ox
Λ° o批号 ˜≥ws∞sztxzl o„ª¬¯¨ ±·ttss型高效液相色谱
仪 o‹°≤分析方法同文献≈t  ∀zuu型紫外分光光
度计k上海精密仪器厂l ∀市购四物合剂口服液 o四
川新斯顿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o生产批号 sutttx ∀熟
地为玄参科植物地黄 Ρεηµαννια γλυτινοσα ¬¥²¶¦«1
的干燥块茎炮制而成 o购于杭州胡庆余堂 o由本系栾
连军副教授鉴定 ∀葡萄糖和硫酸蒽酮为分析纯试
剂 ∀提取和分析用水购自娃哈哈公司k杭州l ∀ ⁄tst
型大孔树脂为天津树脂厂生产 ∀
药理实验材料 !仪器均同文献≈u  ∀
112 四物合剂的分离及分析
以 ⁄tst型大孔树脂分离 xs °四物合剂 o水2
乙醇梯度洗脱 o每 uxs °收集为一流分 o共得到 vs
余个流分 ∀使用 ‹°≤ 分析检测各流分 o根据其检
测结果合并流分 o分别得到 „ o…o≤ o⁄o∞oƒ共计 y个
部位 ∀对这 y个部位分别进行 ‹°≤ 分析 o再根据
‹°≤谱图上各峰的相对保留时间 !紫外光谱并与四
物合剂成分研究结果相比较 o鉴定出各谱峰的成分 ∀
113 熟地黄粗多糖的提取与多糖含量测定
称取熟地黄药材 {s ªo加水 yss °于 ys ε 温
浸提取 t «o收集滤液 ∀重复提取 v次 o收集合并滤
液后 o于 ys ε 减压浓缩至 uws °∀加 |x h乙醇 zus
°进行醇沉 o放置 uw «沉淀 o再用 |x h乙醇按同样
操作醇沉 v次 o回收乙醇 ∀抽滤 o分别以无水乙醇 !
丙酮和乙醚连续洗涤至无醇味 oys ε 真空干燥恒重
后得到 |1z ª熟地黄粗多糖 ∀同法提取川芎粗多
糖 ∀称取粗多糖样品 t ªo溶解于水 o以 tss °量瓶
定容 ∀再以一定比例稀释后 o采用同文献≈v 的硫酸
蒽酮比色法测定其中多糖含量 ∀
114 各部位逆转 Žxyur„⁄ 细胞 ⁄• 作用的药效
评价
实验方法同文献≈u  ∀
2 结果
211 四物合剂及其各部位对 Žxyur„⁄ 细胞 ⁄•
的逆转作用
四物合剂和部位 „ o∞oƒ的半数抑制率kŒ≤xsl为
x1z °ª#pt左右 o部位 …o≤ o⁄的 Œ≤xs为 tu1y °ª#pt
左右 o无耐药性 ∀阿霉素k„⁄l对 Žxyur„⁄ 细胞
的 Œ≤xs为 x1u{ °ª#pt左右 o但对 Žxyu细胞的Œ≤xs为
s1sx{ °ª#pt左右 o耐药性kµ¨¶¬¶·¤±·©¤¦·²µo• ƒl≈u 为
|t1vx倍k见表 tl ∀为确保无细胞毒性 o本实验将四
物合剂和 y个部位的含量选取为 u1{ °ª#pt ∀逆转
倍数kµ¨√¨ µ¶¤¯ ¬±§¨¬o•Œl实验≈u 表明 o四物合剂的 „ o
…部位具有较显著的逆转作用 o≤ o∞部位逆转作用
不明显 o而 ⁄和 ƒ 部位没有逆转作用 ~其中 „ 及 …
部位与 „⁄ 合用时 o对 Žxyu细胞影响不明显k Ё
s1sxl o但对 Žxyur„⁄ 细胞的耐药性有明显逆转 o
逆转倍数分别为 w1|w倍和 u1tx倍k见表 ul o相比无
逆转剂的对照组有显著差异k Π s1stl ∀不过 o四
物合剂与 „部位的逆转效果亦存在显著差异k Π
s1stl ∀
表 t 药物的细胞毒性和细胞耐药性k ξ ? σoν € |l
药物
Œ≤xsr°ª#pt
Žxyu Žxyur„⁄
• ƒ
r倍数
组分 „ x1zs| | ? s1szy { x1yzt | ? s1sxz x s1||v
组分 … tu1{s{ u ? s1vsz w tu1xvz t ? s1xz{ t s1|z|
组分 ≤ tu1yuy | ? s1xvu z tu1zwz u ? s1yy| v t1ss|
组分 ⁄ tu1xsx u ? s1wst w tu1y|v | ? s1wyu v t1stx
组分 ∞ x1zsy u ? s1s{v { x1zvy | ? s1sz{ w t1ssx
组分 ƒ x1zvy v ? s1sz| y x1zvy t ? s1ttw t s1|||
四物合剂 x1x|{ | ? s1uxu u x1{sy | ? s1tvt | t1svz
„⁄ s1sxz { ? s1ssx t x1uz| | ? s1txv u |t1vw{
考虑到中药多成分作用的特点 o本研究对各部
位进行不同组合后作了药效实验 ∀结果发现 o除了
„和 …部位混合后 o逆转作用有所增强外 o其余组合
#tux#
第 vs卷第 z期
ussx年 w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²¯1vs oŒ¶¶∏¨ z
„³µ¬¯oussx
表 u 四物合剂及其各部位对 Žxyur„⁄ 细胞耐药性的逆转作用k ξ ? σoν € |l
药物组成
Œ≤xsr°ª#pt
Žxyu Žxyur„⁄
•Œr倍数
Žxyu Žxyur„⁄
„⁄k无逆转剂l s1sxz { ? s1ssx t x1uz| | ? s1txv u p p
„⁄ n四物合剂 s1sxz t ? s1ssz vtl s1yxu z ? s1stx xul t1st {1s|
„⁄ n „ s1sxx v ? s1ssz |tl t1sy{ y ? s1tuu yul t1sx w1|w
„⁄ n … s1sxw y ? s1ssz ztl u1wxt | ? s1v{| xul t1sy u1tx
„⁄ n „2… s1sxv v ? s1ssw wtl t1suy | ? s1tvx {ul t1s{ x1tw
„⁄ n ≤ s1sxv z ? s1ss{ utl u1{z{ y ? s1u|u wul t1s{ t1{v
„⁄ n ⁄ s1sxy u ? s1stt ttl x1uzs | ? s1uzy ytl t1sv t1ss
„⁄ n ∞ s1sxy | ? s1sts ttl v1uvt y ? s1vxy wul t1su t1yv
„⁄ n ƒ s1sxz x ? s1stx ttl x1uyu t ? s1v|t wtl t1st t1ss
注 }与无逆转剂的对照组相比tl Ё s1sx oul Π s1st
均无明显的逆转作用增益现象 ∀由此可以认为 o„
部位是主要活性部位 o而 …部位是次要活性部位 ∀
据此 o本研究针对 „部位作进一步实验 ∀
212 主要活性部位的成分分析
使用文献≈t 的 ‹°≤2≥方法分析 „部位k见
图 tl o并与四物合剂的研究结果比较 o确定出 „ 部
位的 u个主要成分分别为没食子酸和苯甲酸≈t  ∀然
而 o对这 u个化合物作药效测定实验发现 o二者均未
表现出显著 ⁄• 逆转作用 ∀考虑到 „部位为大孔
树脂的水洗脱物 o其中应含有较多极性大的水溶性
成分 o故推测其主要活性成分为多糖 ∀从文献研究
得知 o四物合剂中的多糖主要来源为熟地黄和川芎 ∀
213 熟地黄粗多糖和川芎粗多糖对 Žxyur„⁄ 细
胞耐药性的逆转作用
在本实验中 o熟地黄粗多糖和川芎粗多糖的
Œ≤xs为 uw °ª#pt左右 ∀如表 v所示 o熟地黄粗多糖

及川芎粗多糖含量均为 tu °ª#pt的 •Œ均与对照组
k无逆转剂l有显著差异k Π s1stl o故 u种粗多糖
均具有明显的 ⁄• 逆转作用 o前者优于后者 ∀从表
v还可见 o熟地黄粗多糖的逆转作用与 „部位相比 o
二者没有显著差异k Ё s1sxl o故可认为熟地黄粗
多糖能够代表 „部位所具有的 ⁄• 逆转作用 o是四
物合剂逆转肿瘤细胞 ⁄• 的主要活性组分之一 ∀
四物合剂中 „部位的 ‹°≤谱图
t1 没食子酸 ~u1 苯甲酸
表 v 熟地黄粗多糖 !川芎粗多糖及 „部位对 Žxyur„⁄ 细胞耐药性的逆转作用k ξ ? σoν € |l
药物组成
Œ≤xsr°ª#pt
Žxyu Žxyur„⁄
•Œr倍数
Žxyu Žxyur„⁄
„⁄k无逆转剂l s1sxz { ? s1ssx t x1uz| | ? s1txv u p p
„⁄ n熟地黄粗多糖 s1sxx v ? s1ssw |tl t1sz{ u ? s1t{t |ul t1sx w1|s
„⁄ n川芎粗多糖 s1sxy s ? s1ssz vtl u1uyy t ? s1xsw sul t1sv u1vv
„⁄ n „ s1sxx v ? s1ssz |tl t1sy{ y ? s1tuu yul t1sx w1|w
„⁄ n四物合剂 s1sxz t ? s1ssz vtl s1yxu z ? s1stx xul t1st {1s|
注 }与无逆转剂的对照组相比tl Ё s1sx oul Π s1st
214 熟地黄粗多糖的多糖含量测定
用硫酸蒽酮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 o于 yux ±°波
长处测定吸收度 o其浓度在 ts1ss ∗ xs1ss °ª#pt与
吸收度呈良好线性关系 o拟合回归方程为 Α €
tu1v|Χn s1twv vkρ€ s1||| w oν € xl o实测熟地黄
粗多糖样品中的多糖含量为 vu1vs h o• ≥⁄ s1|w h
k ν € xl ∀
3 结论
本研究运用大孔树脂分离 !体外细胞模型药效
评价及 ‹°≤2≥ 分析方法寻找四物合剂中逆转
Žxyur„⁄ 细胞 ⁄• 作用的主要活性组分 o研究结
果表明 o熟地黄粗多糖是其主要活性组分之一 o对
#uux#
第 vs卷第 z期
ussx年 w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²¯1vs oŒ¶¶∏¨ z
„³µ¬¯oussx
Žxyur„⁄ 细胞 ⁄• 具有明显的逆转作用 o显示了
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本研究亦证实 o四物合剂逆
转肿瘤细胞 ⁄• 的药效为多成分协同增效作用的
结果 o其他活性成分的发现和各活性成分协同作用
规律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
≈参考文献 
≈t  ‹„‘Š ‹ o≥‹∞‘° o≤‹∞‘Š ≠ ≠1 Œ§¨±·¬©¬¦¤·¬²±¤±§§¨·¨µ°¬±¤·¬²±
²©·«¨ °¤­²µ¦²±¶·¬·∏¨±·¶¬± ·µ¤§¬·¬²±¤¯ ≤«¬±¨ ¶¨ ° §¨¬¦¬±¨ ≥¬2 • ∏2פ±ª
¥¼ ‹°≤ ¦²∏³¯ §¨ º¬·« ⁄„⁄ ¤±§ ∞≥Œ2≥1 ϑ Πηαρµαχευτ Βιοµεδ o
ussw ovw }zsx1
≈u  夏 蕾 o沈 朋 1 四物合剂对人红白血病细胞株 Žxyur„⁄ 多
药耐药性的逆转作用研究 1 中国中药杂志 oussw ou|k{l }z|u1
≈v  魏小明 o符 红 o万幼平 1 硫酸蒽酮比色法测定鹿龟酒中多糖
的含量 1 中成药 ousss ouukxl }v{s1
∆ισχοϖερψ οφ τηε µαιν αχτιϖε χονστιτυεντσ οφ Σιωυ µιξτυρεφορ ρεϖερσινγ τηε
µ υλτιδρυγ ρεσιστανχε οφ ηυµαν ερψτηροχψτελευκεµιχ χελλλινε Κxyu/ Α∆ Μ
≥‹∞‘°¨ ±ªt o ÷Œ„ ¨¬u o‹„‘Š ‹¤¬2­¬¤±ªu
(t1 Τηε Φιρστ Αφφιλιατεδ Ηοσπιταλ, Χολλεγε οφ Μεδιχινε , Ζηεϕιανγ Υνιϖερσιτψ, Ηανγζηου vtsssv , Χηινα ;
u1 ∆επαρτµεντ οφ Χηινεσε Μεδιχινε Σχιενχε ανδ Ενγινεερινγ , Χολλεγε οφ Πηαρµαχευτιχαλ Σχιενχεσ ,
Ζηεϕιανγ Υνιϖερσιτψ, Ηανγζηου vtssuz , Χηινα)
[ Αβστραχτ] Οβϕεχτιϖε : ײ¶·∏§¼·«¨ °¤¬± ¤¦·¬√¨¦²±¶·¬·∏¨±·¶²©≥¬º∏ °¬¬·∏µ¨ ©²µµ¨√ µ¨¶¬±ª·«¨ °∏¯·¬§µ∏ªµ¨¶¬¶·¤±¦¨ k⁄• l ²©«∏°¤±
µ¨¼·«µ²¦¼·¨ ¯¨ ∏®¨ °¬¦¦¨¯¯ ¬¯±¨ Žxyur„⁄1 Μετηοδ : ¤¦µ²³²µ²∏¶µ¨¶¬± º¤¶∏¶¨§·²¶¨³¤µ¤·¨ ≥¬º∏°¬¬·∏µ¨ ¤±§¤± ιν ϖιτρο °²§¨¯ º¤¶∏¶¨§·²
√¨¤¯∏¤·¨·«¨ µ¨√ µ¨¶¤¯ ¬±§¨¬²© ¤¨¦«©µ¤¦·¬²±©²µ§¬¶¦²√ µ¨¼ ²©¤¦·¬√¨©µ¤¦·¬²±1 ‹°≤2≥ º¤¶∏¶¨§©²µ¬±√ ¶¨·¬ª¤·¬±ª·«¨ °¤¬± ¤¦·¬√¨¦²±¶·¬·∏¨±·¶²©
≥¬º∏ °¬¬·∏µ¨1 Ρεσυλτ : ׫¨ µ¨√ µ¨¶¤¯ ¬±§¨¬²©·«¨ ªµ²¶¶³²¯¼¶¤¦¦«¤µ¬§¨ ²© Ρεηµαννια γλυτινοσα º¤¶¶¬ª±¬©¬¦¤±·¯¼ «¬ª«¨µ·«¤±·«¤·²©¥¯¤±®¦²±·µ²¯
k Π s1stl1 ׫¨ µ¨ º¤¶ ¬¯·¯¨§¬©©¨µ¨±¦¨ ¥¨·º¨¨ ±·«¨ µ¨√ µ¨¶¤¯ ©¨©¨¦·²©·«¨ ªµ²¶¶³²¯¼¶¤¦¦«¤µ¬§¨ ²© Ρεηµαννια γλυτινοσα ¤±§·«¤·²©·«¨ ¤¦·¬√¨
©µ¤¦·¬²± „k Ё s1sxl1 Χονχλυσιον : ׫¨ ªµ²¶¶³²¯¼¶¤¦¦«¤µ¬§¨ ²© Ρεηµαννια γλυτινοσᬶ²±¨ ²©·«¨ °¤¬± ¤¦·¬√¨¦²±¶·¬·∏¨±·¶²©≥¬º∏°¬¬·∏µ¨1
[ Κεψ ωορδσ] ≥¬º∏ °¬¬·∏µ¨ ~µ¨√ µ¨¶¬²± ²© ⁄• ~¦¨¯¯ ¬¯±¨ Žxyur„⁄ ~³²¯¼¶¤¦¦«¤µ¬§¨
≈责任编辑 李 禾 
• °2‹°≤测定石蒜中加兰他敏含量
吴芳丽 3 o李爱珍 o毛慧芳
k浙江一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o浙江 兰溪 vuttssl
≈摘要  目的 }建立测定石蒜中加兰他敏含量的 ‹°≤ 方法 ∀方法 }采用 ’⁄≥色谱柱kw1y °° ≅ txs °° ox Λ°l o
以磷酸盐缓冲液k³‹ v ∗ wl2甲醇k|vΒzl为流动相 o流速 t1s °#°¬±p t o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于 u{| ±°测定 ∀结果 }加
兰他敏在 v ∗ vs Λª#°pt线性关系良好kρ€ s1||| zl o最低检测限为 s1vs ±ªo测定加兰他敏的平均回收率为 ||1x h o
• ≥⁄s1x h ∀结论 }方法操作简便 o结果可靠 o重复性好 o专属性强 o将为石蒜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加兰他敏 ~石蒜
≈中图分类号  • u{w qt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tsst2xvsukussxlsz2sxuv2sv
≈收稿日期  ussv2tt2ts
≈通讯作者  3吴芳丽 oר¯ }ksxz|l{{yxtyt
石蒜为石蒜科植物 o虽然目前尚未被5中国药
典6收载 o但其中生物活性成分较多 o特别是生物碱
类 o加之石蒜的品种繁多 o每种中各成分含量不一 o
因此对石蒜中具生物活性成分建立合适的含量测定
方法是必要的 ∀石蒜中加兰他敏具治老年痴呆症功
能之功效≈t  o文献报道有采用分光光度法≈u  !薄层扫
#vux#
第 vs卷第 z期
ussx年 w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²¯1vs oŒ¶¶∏¨ z
„³µ¬¯ous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