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An Preliminary Comparative Study on Physiological Activity of Fritillaria pallidiflora Schrek.and F.delavayi Franch

伊犁贝母和梭砂贝母生理活性的初步比较



全 文 :#研究论文#
伊犁贝母和梭砂贝母生理活性的初步比较
徐惠波t o孙晓波t o温富春t o周继胡t o丁 涛t o孙利雯t o李 瑛u
kt q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 o吉林 长春 tvssut ~
u q吉林省药品检验所 o吉林 长春 tvssvtl
≈摘要  目的 }对伊犁贝母总生物碱kƒ°„l !梭砂贝母总生物碱kƒ⁄„l生物活性进行初步比较 ∀方法 }采用小
鼠二甲苯耳水肿 !≥’u 引发小鼠咳嗽 !酚红法祛痰实验及细菌体外培养等方法 ∀结果 }伊犁贝母和梭砂贝母的总生
物碱以 wss °ª#®ªp t ouss °ª#®ªp t剂量一次性灌胃给药 o具有明显的抗炎 !镇咳 !祛痰作用 o伊犁贝母的作用效果在
某些方面略强于梭砂贝母 ~在相同生药量下同样表现出前者强于后者的作用效果 ∀伊犁贝母对流感嗜血杆菌 !金
黄色葡萄球菌 !肺炎球菌等多种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 o梭砂贝母与之相比抑菌作用较弱 ∀结论 }伊犁贝母抗
炎 !镇咳 !祛痰 !抑菌作用略强于梭砂贝母 ∀
≈关键词  伊犁贝母 ~梭砂贝母 ~抗炎 ~止咳 ~祛痰
≈中图分类号  • u{u qzts qx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tsst2xvsukussslsz2sv|t2sw
伊犁贝母 Φριτιλλαρια παλλιδιφλορα ≥¦«µ¨±®和梭
砂贝母 Φ. δελαϖαψι ƒµ¤±¦«q均为百合科植物 o其鳞
茎入药 ∀具有清热润肺 !止咳化痰之功效 ∀目前梭
砂贝母资源面临枯竭 o商品价格暴涨 o所以寻找代用
品的基础研究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 ∀我院化学室曾
对伊犁贝母和梭砂贝母的化学成分做了大量的研究
工作 o分别通过乙醇冷浸 !氯仿提取及柱层析制得总
生物碱 o并证明二者所含的主要成分相同 o均为西贝
素和新贝甲素≈t ou  ∀本文就其二者的生理活性进行
了初步比较研究 ∀
1 材料
1 q1 动物 昆明种小鼠 o体重 t{ ∗ uu ªo雄性 o购自
本院动物室 ∀实验前均饥饿 tw «∀
1 q2 药物 伊犁贝母总生物碱k每克相当于 twx ª
生药l ~梭砂贝母总生物碱k每克相当于 vuu ª生
药l o均由本院化学室提供 ∀用时以蒸馏水配成所需
浓度的溶液 o供灌胃给药 ∀
1 q3 菌株 甲 !乙 !丙型溶血性链球菌 !流感嗜血杆
菌 !肺炎链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绿脓杆菌 !变形杆
菌共 {种细菌 o经临床分离符合标准的菌株 ∀
1 q4 仪器 zxu型紫外分光光度计 o由上海第三分
≈收稿日期  t|||2ts2s{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kv|vsstzsl
析仪器厂出品 ∀
2 方法与结果
2 q1 抗炎作用的比较
2 q1 q1 相同剂量总生物碱对小鼠二甲苯耳水肿的
影响
取预先饥饿的小鼠 yx只 o按表 t所示的药物剂
量分组 o给药后 t«于小鼠右耳两侧滴二甲苯
s qsv °¯ r只 o然后正常供食供水 ∀u «后将小鼠处
死 o以直径 | °°的打孔器打下两耳片称重 o以其重
量差为肿胀指标 o计算炎症抑制的百分率 ∀结果见
表 t ∀
表 t 相同剂量的总生物碱对小鼠二甲苯耳水肿的影响
组别
剂量
r°ª#®ªp t
耳片重量差
r°ª
抑制率
r h
空白对照组 tw qs ? v qvz
伊犁贝母总生物碱 wss y q{ ? v qystl xt q{
uss { qx ? w qx{ul v| qy
梭砂贝母总生物碱 wss { qu ? v qtztl wt qu
uss | q{ ? w quwvl vs qs
注 } ≠动物数每组均为 tv只  与空白对照组比 tl Π
s qsst ~ul Π s qst ~vl Π s qsx ≈ ξ ? σ
由表 t结果可见 o伊犁贝母和梭砂贝母均能明
显抑制小鼠二甲苯耳水肿 o与对照组比具有显著性
差异 ∀
2 q1 q2 相同生药量的总生物碱对小鼠二甲苯耳水
#t|v#
第 ux卷第 z期
usss年 z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 qux o‘²qz∏¯¼ ousss
肿的影响
取预先饥饿的小鼠 yx只 o按表 u所示的药物剂
量分组给药 o其余方法同上 ∀结果见表 u ∀
表 u 相同生药量的总生物碱对小鼠二甲苯耳水肿的影响
组别
剂量
r生药 ª#®ªp t
耳片重量差
r°ª
抑制率
r h
空白对照组 tx qz ? z qty
伊犁贝母总生物碱 x{ | qt ? y qtwvl wu qt
u| | q| ? x qstvl vy q{
梭砂贝母总生物碱 x{ | qt ? x qxtvl wu qs
u| tx qv ? y qu{wl u q{
注 } ≠动物数每组均为 tv只  与伊犁贝母总生物碱 u| ª
生药#®ªp t组比 vl Π s qsx wl Π s qsst ≈ ξ ? σ
表 u结果表明 o以相同生药量的总生物碱给小
鼠灌服 o仍对二甲苯耳水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o且伊
犁贝母抗炎效果强于梭砂贝母 o以 u| ª生药#®ª2t剂
量给药二者比较具有明显差异 ∀
2 q2 止咳作用的比较
2 q2 q1 相同剂量总生物碱对 ≥’u 引发小鼠咳嗽的
影响
取预先饥饿的小鼠 vv只 o按表 v所示的药物剂
量分组 ∀给药 t «后将小鼠置于 ≥’u 环境中≈w  o使
其发生咳嗽 o记录其咳嗽发生的潜伏期及咳嗽次数 ∀
结果见表 v ∀
表 v 相同剂量的总生物碱对 ≥’u引发小鼠咳嗽的影响
组别 潜伏期r¶ 咳嗽次数
空白对照组 ty qw ? w qzs uw qx ? x qyy
伊犁贝母总生物碱 uv qy ? | qwzvl tz q| ? { qwuvl
梭砂贝母总生物碱 ut qt ? z qyu tx qs ? | qxyvl
注 }≠动物数每组均为 tt只 剂量均为 uss °ª#®ªp t
≈ vl Π s qsx …ξ ? σ
由表 v结果可见 o小鼠灌胃伊犁贝母总生物碱
后 o能明显延长其发生咳嗽的潜伏期 o减少咳嗽次
数 o与对照组比较 Π s qsx ~而给梭砂贝母总生物碱
的动物与对照组比能减少咳嗽次数 o潜伏期也有延
长的趋势 o但无统计学差异 ∀
2 q2 q2 相同生药量的总生物碱对 ≥’u 引起小鼠咳
嗽的影响
取预先饥饿的小鼠 vv只 o按表 w所示的药物剂
量分组给药 o其余方法同实验 2 q2 q1 ∀结果见表 w ∀
表 w 相同生药量的总生物碱对 ≥’w引发小鼠咳嗽的影响
组别 潜伏期r¶ 咳嗽次数
空白对照组 ty qw ? w qzs uw qx ? x qyy
伊犁贝母总生物碱 uv qy ? | qwzvl tz q| ? { qwuvl
梭砂贝母总生物碱 t| qt ? y qst ut qu ? ts qy
注 }≠动物数每组均为 tt 只  剂量均为 u| ª生药#®ªp t
≈ vl Π s qsx …ξ ? σ
由表 w结果可见 o以 u| ª生药#®ª2t剂量的伊犁
贝母总生物碱给动物灌胃后 o可明显延长其发生咳
嗽的潜伏期 o减少咳嗽次数 o而相同生药量的梭砂贝
母总生物碱却无明显的止咳作用 ∀
2 q3 祛痰作用的比较
2 q3 q1 相同剂量总生物碱对小鼠酚红排出量的影

取预先饥饿的 vy只小鼠 o随机分为 v组 }空白
对照组 !伊犁贝母和梭砂贝母两个给药组 o给药剂量
均为 uss °ª#®ª2t总生物碱 ∀给药 t «后按文献≈v 
方法于小鼠腹腔注射 x h的酚红混悬液 ovs °¬±后 o
将小鼠脱臼处死 ∀将冲洗气管后的生理盐水经
‘¤’ ‹显色后 o于 ˜ ∂ xwy ±° 处比色 o记录 ’⁄值
k ξ ? σl ∀结果分别为 s q|w ? s qv{y ot qwx ? s quv{
kΠ s qsstl ot qzy ? s qyzz( Π  s qstl ∀可见 ouss
°ª#®ª2t剂量的伊犁贝母和梭砂贝母总生物碱均能
明显增加小鼠对酚红的排出量 o具有显著的祛痰作
用 ∀
2 q3 q2 相同生药量的总生物碱对小鼠酚红排出量
的影响
将预先饥饿的小鼠 vy只 o同实验 2 q3 q1 方法分
组进行实验 o只是给药剂量为 u| ª#®ªp t生药量的
总生物碱 o结果分别为 s q|w ? s qv{y ot qwx ? s quvv
k Π s qsstl ot qvs ? s qx{v ∀可见伊犁贝母以 u| ª#
®ª2t生药量的总生物碱给药 o能明显增加小鼠对酚
红的排出量 o具有祛痰作用 ∀相同生药量的梭砂贝
母总生物碱却未能表现出明显的祛痰作用 o与对照
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
2 q4 抑菌作用的比较
将伊犁贝母与梭砂贝母的总生物碱分别配成
xs oux otu qx oy qux °ª# °¯ p t浓度 o将上述细菌在普
通琼脂培养基上加入不同浓度的药液进行细菌培
养 o对照药物选用青霉素 ∀结果见表 x ∀
#u|v#
第 ux卷第 z期
usss年 z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 qux o‘²qz∏¯¼ ousss
表 x 伊犁贝母和梭砂贝母对几种病原菌的 Œ≤
受试菌种
伊犁贝母总生物碱浓度
xs ux tu qx y qux
梭砂贝母总生物碱浓度
xs ux tu qx y qux
青霉素浓度
xs ux tu qx y qux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p p p p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p p p p
丙型溶血性链球菌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p p p p
流感嗜血杆菌 p p p p p p n n n n p p p p
肺炎链球菌 p p p n n p p p n n p p p p
金黄色葡萄球菌 p p p n n p p n n n n p p p p
绿脓杆菌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p p p p
变形杆菌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p p p p
注 }≠ p无菌生长 o完全抑菌 on少量细菌生长 o轻度抑菌 on n细菌生长良好 o无抑菌作用 oŒ≤ 为最低抑菌浓度  浓度单位为 °ª#
°¯ p t
由表 x结果可见 o伊犁贝母总生物碱对流感嗜血
杆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o其 Œ≤ 为 y qux °ª# °¯ p t o
对肺炎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亦有很好的抑菌作用 o
其 Œ≤ 为 tu qx °ª# °¯ p t o对甲 !乙 !丙型溶血性链球
菌的 Œ≤ 为 xs °ª# °¯ p t ~而梭砂贝母总生物碱对上
述细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o但抑菌程度弱于伊
犁贝母总生物碱 o二者对绿脓和变形杆菌均无抑菌作
用 ∀
3 讨论
本实验表明 o伊犁贝母总生物碱和梭砂贝母总生
物碱均具有明显的抗炎 !抑菌 !镇咳 !祛痰的作用 o这
与传统的用药是一致的 ~同时也证明贝母对呼吸道作
用的有效成分确实为生物碱 ∀通过我们的实验证明
伊犁贝母与梭砂贝母以相同剂量的生物碱给药 o可表
现出相似的抗炎 !镇咳 !祛痰作用 ~而以相同生药量的
生物碱给动物灌胃在某些方面却表现出伊犁贝母略
强于梭砂贝母的抗炎 !镇咳和祛痰作用 ~体外实验表
明伊犁贝母的抑菌作用略强于梭砂贝母 ∀提示伊犁
贝母完全可以代替梭砂贝母使用 o且其对呼吸系统的
作用略强于梭砂贝母 ∀
由此可见 o伊犁贝母与梭砂贝母所表现出的生理
活性与其功效明显相似 o此药效学研究的结果为伊犁
贝母代替梭砂贝母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 ∀
≈参考文献 
≈t  徐东铭 o黄恩喜 o吴秀英 o等 1 伊贝母生物碱的研究 1 植物学报 o
t||s ovuktsl }z{| q
≈u  黄恩喜 o徐东铭 1 伊贝母生物碱成分的研究 1 中国中药杂志 o
t||s otxk|l }v| q
≈v  徐叔云 1 药理实验方法学 q第 u 版 1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o
t||s qttyx ottyy q
Αν Πρελιµιναρψ Χοµ παρατιϖε Στυδψ ον Πηψσιολογιχαλ Αχτιϖιτψ
οφ Φριτιλλαρια παλλιδιφλορα Σχηρεκ .ανδ Φ. δελαϖαψι Φρανχη .
÷ ˜ ‹∏¬2¥²t o≥˜‘ ÷¬¤²2¥²t o• ∞‘ƒ∏2¦«∏±t o ‹ ’ ˜ ¬2«∏t o⁄Œ‘Š פ²t o≥˜‘¬2º ±¨t oŒ ≠¬±ªu
kt q„¦¤§¨ °¼ ²© × ≤  ¤±§ ¤·¨µ¬¤  §¨¬¦¤²©¬¯¬± °µ²√¬±¦¨ o≤«¤±ª¦«∏± tvssut o¬¯¬±o≤«¬±¤~
u q¬¯¬± °µ²√¬±¦¬¤¯ Œ±¶·¬·∏·¨ ©²µ⁄µ∏ª ≤²±·µ²¯ o≤«¤±ª¦«∏° tvssvt o¬¯¬±o≤«¬±¤l
[ Αβστραχτ] Οβϕεχτιϖε:ײ ¦²°³¤µ¨ ·«¨ ³«¼¶¬²¯²ª¬¦¤¯ ¤¦·¬√¬·¼ ²© Φριτιλλαρια παλλιδιφλορα ¤¯®¤¯²¬§¶kƒ°„l
º¬·«·«¤·²© Φ. δελαϖαψι ¤¯®¤¯²¬§¶kƒ⁄„l qΜετηοδ : ÷¼¯ ±¨¨ 2¬±§∏¦¨§ ¤¨µ¶º¨¯ ¬¯±ª¬± °¬¦¨ o≥’u2¬±§∏¦¨§¦²∏ª«¬±
°¬¦¨ o¨ ¬³¨ ¦·²µ¤±·¨ ¬³¨µ¬° ±¨·²± ³«¨ ±²¯¶∏¯©²± ³«·«¤¯ ¬¨± ¬¨¦µ¨·¬²± ¤±§¥¤¦·¨µ¬¤¬±¦∏¥¤·¬²±¬± √¬·µ²o¨·¦q Ρεσυλτ :
׫¨ ·²·¤¯ ¤¯®¤¯²¬§¶²©¥²·« ƒ°„ ¤±§ƒ⁄„k¬ªowss°ª#®ªp t¤±§uss°ª#®ªp tl«¤√¨¤±·¬2¬±©¯¤°°¤·²µ¼ o¤±·¬¥¨¦«¬¦
¤±§ ¬¨³¨ ¦·²µ¤±·¨©©¨ ¦·¶o¥∏··«¨ ©²µ° µ¨¬¶°²µ¨ ©¨©¨ ¦·¬√¨·«¤±·«¨ ¤¯··¨µqŠ¬√ ±¨·«¨ ¶¤°¨§²¶¤ª¨ oƒ°„ ¬¶¶·¬¯¯ °²µ¨
©¨©¨ ¦·¬√¨·«¤± ƒ⁄„ qƒ°„ ¦¤±¬±«¬¥¬·‹¨°²³«¬¯∏¶¬±©¯∏¨ ±½¤¨ o≥·¤³«¼¯ ²¦²¦¦∏¶¤∏µ¨∏¶¤±§≥·µ¨³·²¦²¦¦∏¶³±¨ ∏°²±¬2
#v|v#
第 ux卷第 z期
usss年 z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 qux o‘²qz∏¯¼ ousss
¤¨ o¨·¦o°²µ¨ ©¨©¨ ¦·¬√¨¯¼ ·«¤± ƒ⁄„ qΧονχλυσιον :Œ± ¤±·¬2¬±©¯¤°°¤·²µ¼ o¤±·¬¥¨¦«¬¦o¨ ¬³¨¦·²µ¤±·¤±§¥¤¦·¨µ¬²¶·¤·¬¦
©¨©¨ ¦·¶ƒ°„ ¬¶¶∏³¨µ¬²µ·² ƒ⁄„ q
[ Κεψ ωορδσ] Φριτιλλαρια παλλιδιφλορα ; Φ. δελαϖαψι ~¤±·¬2¬±©¯¤°°¤·²µ¼ ~¤±·¬¥¨¦«¬¦~¨¬³¨¦·²µ¤±·
≈责任编辑 毛华训 
续断属花粉形态研究
冯学锋t o艾铁民u o徐海宁t
kt1 中国中医研究院 中药研究所 o北京 tsszss ~ u1 北京医科大学 药学院 o北京 tsss{vl
≈摘要  目的 }对我国续断属植物花粉形态进行研究 ∀方法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 tz种 u变种花
粉 ∀结果 }续断属花粉的形态为近球形 o萌发孔为三沟型 o外壁纹饰可细分为二型刺状2网状 !二型刺状2穴纹和二型
刺状2皱波或较平滑 v种类型 ∀结论 }续断属为一自然分类群 o花粉粒的细微差异对种的划分有一定意义 ∀
≈关键词  续断属 ~花粉形态 ~外壁纹饰
≈中图分类号  • u{u qx ~± |ww qx{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tsst2xvsukussslsz2sv|w2s{
续断属 ∆ιπσαχυσ属川续断科 o世界约 vs余种 o
我国有 t{种 u变种 o其中 u种为栽培种 o除黑龙江 !
吉林和海南外 o在我国大部分省区均有分布 o多数种
分布在西南地区≈t ou  ∀该属一些种可供药用 o其中
川续断 ∆ . ασπεροιδεσ的根有补肝肾 !强筋骨 !续折
伤 !止崩漏作用 ,为较常用中药 ∀席以珍曾做过续断
属川续断 ∆ . ασπερ , 大头续断 ∆ . χηινενσισ,续断
∆ .ϕαπονιχυσ,劲直续断 ∆ . στριχτυσ w种植物花粉形
态研究≈v  ∀本文对我国产该属 tz种 u变种植物花
粉 o进行了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的观察比较 ∀
1 材料与方法
实验材料均取自腊叶标本 ∀光学显微镜观察花
粉经醋酸酐分解处理 o用甘油胶封片 ∀扫描电镜用
花粉为直接粘台 o真空干燥后喷金镀膜 ∀扫描电镜
型号 ‹Œ× „≤ ‹Œ ≥2xus ∀数据为测量 us 个花粉粒
后 o取最大值 !最小值或平均值 ∀
2 观察结果
续断属花粉形态特征 花粉近球形 !扁球形或
略长球形 o极面观钝三角形 o少数近圆形 o极轴长
zx qs ∗ twz qx Λ° o赤道轴长 {s qs ∗ twx qs Λ° o盟发
孔三沟型 o沟长 ts qs ∗ ys qs Λ° o具突起加厚的边
缘 o经常裂开呈梭形 o沟膜具刺或颗粒 ∀外壁厚 o在
两极处外壁外层常明显加厚 o赤道处外壁厚度 v q{
≈收稿日期  usss2st2tt
∗ tt qv Λ° o两极处厚度 y qv ∗ tz qx Λ° o外壁外层厚
于内层 ∀外壁纹饰为二型刺状 o分大刺小刺 o大刺长
t qv ∗ y qv Λ° o在大刺之间有疏密不同的小刺 ∀扫
描电镜尚可观察到一些种外壁的网纹或穴纹 ∀根据
扫描电镜的观察结果 o该属花粉外壁纹饰大致可细
分为 v种类型 o二型刺状2网纹 o有的种有穿孔 o如起
绒草 ∆ . φυλλονυ µ ¬±±q!日本续断 ∆ . ϕαπονιχυσ
¬´ q!川续断 ∆ . ασπεροιδεσ ≤ q≠ q≤«¨ ±ª ·¨× q q
„¬!多裂续断 ∆ . δαλιενσισ × q q„¬√¤µq µ υλτιφιδυσ
‹ q…q≤«¨ ± !天目续断 ∆ . τιαν µ υενσισ ≤ q≠ q≤«¨ ±ª ·¨
 q× q≠¬± !天蓝续断 ∆ . αζυρευσ ≥¦«µ¨±®~二型刺状2
穴纹 o如拉毛果 ∆ . σατιϖυσk¬±±ql ‹²¨ ¦®q!印度续
断 ∆ . ασπερ • ¤¯¯q!大理续断 ∆ . δαλιενσισ × q q„¬!
庐山续断 ∆ . λυσηανενσισ ≤ q≠ q≤«¨ ±ª ·¨× q q„¬!恩
施续断 ∆ . ενσηιενσισ ≤ q≠ q≤«¨ ±ª ·¨× q q„¬!丽江
续断 ∆ .λιϕιανγενσισ × q q„¬ ·¨‹ q…q≤«¨ ± !深紫续
断 ∆ . ατροπυρπυρευσ ≤ q≠ q≤«¨ ±ª ·¨ q× q≠¬± !玉龙
续断 ∆ . ψυλονγενσισ × q q„¬ ·¨qq≠¤±ª~二型刺
状2皱波或较平滑 o如大头续断 ∆ . χηινενσισ …¤·¤¯ q!
蓝花续断 ∆ . χψσνοχαπιτατυσ ≤ q≠ q≤«¨ ±ª ·¨× q q
„¬!峨眉续断 ∆ . ασπεροιδεσ ≤ q≠ q≤«¨ ±ª ·¨× q q„¬
√¤µqοµειενσισ  q× q≠¬± !涪陵续断 ∆ . φυλινγενσισ ≤ q
≠ q≤«¨ ±ª ·¨× q q„¬!康定续断 ∆ . κανγδινγενσισ
× q q„¬ ·¨ƒ q÷ qƒ ±¨ª∀见表 t及图 t ∗ w ∀
#w|v#
第 ux卷第 z期
usss年 z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 qux o‘²qz∏¯¼ ous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