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5年 11月 第 23卷 第 11期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Nov. 2015, 23(11): 14551462
* 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14R1016-1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人文重大专项(ZDZX-130104)资助
** 通讯作者: 曾玉荣, 从事农业经济与闽台合作的研究。E-mail: zyr318@163.com
周琼, 从事农业经济、台湾农业与两岸合作的研究。E-mail: zq5969@163.com
收稿日期: 20150330 接受日期: 20150710
* 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of Public Welfare Research Institutes of Fujian Province (No. 2014R1016-12) and
the Special Foundation for Humanity and Social Sciences of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e (No. ZDZX-130104)
** 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zyr318@163.com
Received Mar. 30, 2015; accepted Jul. 10, 2015
http://www.ecoagri.ac.cn
DOI: 10.13930/j.cnki.cjea.150365
台湾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验证与分析*
周 琼1,2 黄 颖1,2 刘德娟1,2 许标文1,2 曾玉荣1,2**
(1. 福建省台湾农业研究中心 福州 350003; 2.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科技信息研究所 福州 350003)
摘 要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认为环境压力和经济增长之间呈倒 U 形关系, 但目前也有研究指出环
境压力和经济发展之间还出现了同步关系、U型关系和 N型关系及反 N型关系。为了研究台湾地区农业面源
污染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 以该区化学农药使用密度、畜禽养殖化学需氧量(COD)产生量、氮肥(折纯)
及磷肥(折纯)使用密度为因变量, 人均实质 GDP 为自变量, 运用 R 软件进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验证。分析结
果显示, 台湾地区农药使用密度与人均实质 GDP的关系不符合 EKC曲线、拐点不存在; 畜禽养殖 COD产生
量与人均实质 GDP 的关系符合 EKC 曲线的倒 U 形, 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经过拐点, 现处于倒 U 形右侧中
部; 氮肥、磷肥使用密度与人均实质 GDP 的关系均符合 EKC 曲线的倒 U 形, 分别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和
80 年代初期经过拐点, 现均处于倒 U 形右侧下部。结果表明,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台湾地区畜禽养殖
和化肥污染程度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 目前已得到有效控制, 经济发展对它们产生了较强的正向影响;
但化学农药使用量并未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变化, 它长期居高不下, 因而发展替代性生物农药将是控制化学农
药污染的主要方向和重点任务。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经济发展 台湾地区
中图分类号: X592; X1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3990(2015)11-1455-08
Authentication and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for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in Taiwan Region*
ZHOU Qiong1,2, HUANG Ying1,2, LIU Dejuan1,2, XU Biaowen1,2, ZENG Yurong1,2**
(1. Fujian Taiw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Center, Fuzhou 350003, China; 2.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and Sci-tech
Information,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uzhou 350003, China)
Abstract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EKC) hypothesis is a presumption that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follows an
inverted U-shaped trajectory in relation to economic growth. The thorny question of whether economic growth has a cure of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has sparked large-scale empirical studies in the last decade, whose conclusions has been mixed at
present. In this paper, the EKC model was used to verify whether relationship between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aiwan Region has an inverted U-shaped curve. Input density of chemical pesticide, input
density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fertilizers,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output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s manure and
urine were selected as indicators of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the dependent variables). Then per-capita real GDP
was used as the indicator of economic growth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put density of chemical pesticides and per-capita real GDP was not fitted the typical EKC characteristics and also without
any turning poi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D output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s manure and urine and per-capita real GDP
was typically fitted an inverted U-shaped curve with a turning point falling in the mid-1990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put
1456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5 第 23卷
http://www.ecoagri.ac.cn
density of nitrogen fertilizer and per-capita real GDP had typical EKC characteristics with the turning point falling in early
1990s, whi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put density of phosphorus fertilizer and per-capita real GDP had typical EKC
characteristics with the turning falling in early 1980s.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pollution
due to breeding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and chemical fertilizers application initially increased and then dropped. Economic
development had a positive effect on pollution due to breeding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and chemical fertilizers application, but
now, the pollution had been under control. While the consumption of chemical pesticides in Taiwan Region had always been
very high, economic development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input density of chemical pesticides. According to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people’s requirement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ad been becoming stronger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During the 1980s to 1990s, breeding quantity of livestock in Taiwan Region was limited. However, the breeding
mode and treatment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manure and urine had improved considerably over time. Thus COD output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s manure and urine had dropped. Meanwhile, soil pollution by chemical fertilizers had long been known
and therefore mostly replaced by organic manure and green manure without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crop yield. This had steadily
reduced the input density of chemical fertilizers in Taiwan Region. As the climate and geography of Taiwan favor biological
diversification, there is always severe pest and disease damage in the region. Although pollution from chemical pesticides is
well known, the consumption of chemical pesticides in Taiwan Region has still not changed. Thus high efficiency and low
residue is the main direction of study on the use of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pesticides.
Keywords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NPSP);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EKC); Economic development;
Taiwan Region
农业面源污染(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NPSP)
主要来自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化肥、农药、农膜
等工业产品及农作物秸秆、畜禽尿粪、农村生活污
水、生活垃圾等农业或农村废弃物, 具有分散性、
隐蔽性、随机性、不确定性、不易监测性和空间异
质性特点, 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水体污染中氮、
磷的主要来源, 也引起土地肥力降低、退化严重, 造
成耕地资源隐形流失, 最终危及到农业安全、农产
品质量安全、大气污染等, 直接危害人类健康[1]。
近年来对环境压力和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讨论
日益增多,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简写为 EKC)假说是其中热点问题之一, EKC
假说认为在经济发展早期环境质量逐渐恶化, 经济
发展到一定水平后, 环境质量会逐渐改善, 即环境
压力和经济增长之间呈倒 U形关系。但也有不少学
者指出了 EKC假说的局限性, 发现环境压力和经济
发展之间关系不只是倒 U形, 还出现了同步关系、U
形关系和 N形关系及反 N型形系[28]。
目前不少学者[917]对农业污染与经济发展水平
之间关系展开了研究, 所用农业面源污染指标主要
有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和氨
氮产生量、温室气体(GHGs)排放、化肥污染、农膜
残留、农药投入、禽畜粪尿负荷和农作物秸秆负荷
等等。这些研究中,大多数指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
间符合EKC曲线的倒U形关系,但也有少数指标与经
济发展水平之间不存在倒U形关系。
台湾地区的农业发展约在 20 世纪 80 年代已开
始注重资源保育和生态环境科技发展, 节能减碳、
合理化施肥等已成为当前农业政策的重点, 在经济
发展过程中 ,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也取得较好的成
效。但目前尚少见有关台湾地区农业面源污染与经
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的研究。为此, 笔者以台湾地
区农药和化肥施用量、畜禽养殖量以及同期经济发
展水平为对象, 研究其可能存在的 EKC特征, 分析
该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成效及成因, 从中发现台湾
地区农业经济发展与污染控制关联的经验, 为农业
生态保护提供理论借鉴。
1 数据来源与模型建立
1.1 数据来源
传统 EKC研究所使用的数据有 3种: 一是时间
序列数据, 二是截面数据, 三是平行数据。本文使用
时间序列数据模拟 EKC。所用基础数据如耕地面积、
农药使用量、氮肥(硫酸铵、尿素、硝酸铵钙)和磷肥
(过磷酸钙)使用量以及畜禽(猪、牛、羊、鸡、鸭)养
殖数量、实质 GDP和人口数量等来自台湾地区《农
业统计年报》[18]、《经济年鉴》[19]以及台湾地区总经
资料库和台湾地区统计资讯网。
1.2 模型建立
根据环境库兹涅茨假说 , 环境质量与经济增
长存在倒 U 形关系。一般来说 , 反映倒 U 形曲线
的基本函数有二次函数型、三次函数型 , 因此 , 可
以对这些模型进行检验 , 选取最优回归方程作为
分析依据。
E=0+1g+2g2+3g3+ (1)
E=0+1g+2g2+ (2)
第 11期 周 琼等: 台湾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验证与分析 1457
http://www.ecoagri.ac.cn
E=0+1g+2g3+ (3)
E=0+1g+ (4)
式中: E为农业污染物排放强度指标, 包括农药使用
密度、COD产生量、氮肥使用密度、磷肥使用密度;
g 为该区域人均实质 GDP, 代表该地区经济发展水
平 ; 为随机影响因素 ; 0、1、2等是估计系数。
本文设定农药使用密度、畜禽养殖 COD 产生量、
氮磷肥(折纯)使用密度为因变量, 人均实质 GDP为
自变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台湾地区 1963—2012 年经济增长及农业面源
污染变化特征
2.1.1 人均实质 GDP
本文用人均实质 GDP 作为衡量区域经济增长的指
标。从图 1 可看出, 台湾地区的人均实质 GDP(1963—
2012年)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除 2001、2009年比上一年
略减少外), 2011和 2012年稳定在 64万元新台币左右。
图 1 台湾地区历年来人均实质 GDP变化情况
Fig. 1 Real GDP per capita of Taiwan Region from 1963 to 2012
2.1.2 农药使用密度
农药使用密度为单位农田面积的农药使用量。
台湾地区农药使用量在 1994 年以前主要以成品农
药计算, 之后主要以有效成分计算, 统计口径不一
样。目前国际上主要是以农药有效成分来衡量农药
使用情况, 为了使用更长时间序列的数据, 本文两
种都使用。从图 2a可看出, 历年来台湾地区农药(有
效成分, 1986—2012 年)的使用密度变化不明显, 一
直在 10~12 kg·hm2波动, 1999年略高, 超过 13 kg·hm2。
若以成品农药使用密度(1978—2010 年)计算, 1978—
1983 年呈逐年递增趋势 , 1983 年到达最高值 , 超
过 54 kg·hm2; 之后 3年递减, 1986年后又逐年递增,
到 1994年为小峰值, 接近 50 kg·hm2; 随后至 1999
年呈递减趋势, 接着又逐年增加, 到 2002 年再次达
到 1个小高峰, 超过 45 kg·hm2。
2.1.3 畜禽养殖 COD产生量
由于畜禽养殖是农业面源污染 COD 的主要来
源[20], 本文使用畜禽养殖 COD 产生量(1970—2012
年)来衡量畜禽养殖所产生的污染情况。
根据张晖 [21]的计算结果[每头(只)畜禽每年排
泄粪便中污染物 COD 含量分别为牛 248.2 kg、猪
26.61 kg、羊 4.4kg、鸡鸭 1.165kg], 利用公式 TCOD=
PiQi (TCOD表示 COD 的总量 , Pi表示某种畜禽的
年饲养数量, Qi表示该种畜禽粪便中 COD 含量, i
表示某年份)计算出畜禽养殖的 COD产生量(图 2b)。
从图 2b可看出, 1970—1996年, 台湾地区畜禽养殖
COD 产生量逐年递增 , 1996 年达到高峰 , 之后逐
年递减。
2.1.4 化肥使用密度
化肥主要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 一
般来说, 钾肥施用量相对不足, 不会对环境造成污
染, 因此, 本文重点关注氮肥和磷肥的施用对农业
面源污染影响的问题。氮肥和磷肥的折纯使用量是
根据台湾地区《作物施肥手册》[22]中所提供的参数
计算得出。
从图 2c可看出, 1962—1975年台湾地区氮肥使用
密度呈逐年递增趋势, 1975年达到最高值(236 kg·hm2),
1975年之后虽有起伏, 但仍呈逐年递减趋势, 特别
是 2000 年以后, 下降幅度明显加大; 磷肥使用密
度的变化幅度较缓, 但也是在 1975 年达到最高值
(55 kg·hm2), 之后逐年递减。
2.2 农药投入密度与经济增长的 EKC检验
运用 R软件分析发现, 农药使用密度(无论是以
有效成分还是以成品农药计)与人均实质 GDP 的关
系不符合 EKC 曲线, 拐点不存在。结合图 2a 分析,
表明台湾地区农药使用密度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
1458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5 第 23卷
http://www.ecoagri.ac.cn
图 2 台湾地区历年来农药使用密度(a)、畜禽养殖 COD产生量(b)和氮磷肥使用密度(c)变化情况
Fig. 2 Input density of chemical pesticides (a), COD output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s manure and urine (b), and input densitie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fertilizers (c) of Taiwan Region from 1962 to 2012
由于台湾地区地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气候高温
多湿, 病菌、虫害较易传播, 杂草滋生迅速, 且农业生
产型态为小农制, 复作指数高, 病虫害的发生程度一
直很高。农药的使用方法简便、效果迅速, 普遍为农
民所欢迎, 为增加作物生产量, 目前仍以化学农药防
治作物病、虫、草害为主要的方法。1979年台湾地区
单位面积农药的使用量, 杀虫剂是美国的2倍, 杀菌剂
则为4倍, 农作物的农药施用量已高居世界第一位[19]。
台湾地区农药使用量居高不下, 从1990—1994年, 平
均年农药使用量为3.7万 t, 耗费41亿台币, 使用密度
约为日本的2倍, 韩国的3倍, 高居亚洲之冠, 号称“农
药王国”[19]。虽说随着经济的发展, 大众对于农产品安
全的意识越来越强烈, 农药残留过量的问题成为大
众关注的焦点, 台湾地区生物农药产业已逐年发展,
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并未显著下降。目前看来, 台湾
地区农药使用密度并没随经济发展而显著下降。
2.3 畜禽养殖COD产生量与经济增长的EKC检验
运用 R 软件, 建立 COD 与人均实质 GDP 的回
归方程, 得到回归结果如表 1。
拟合方程为: ECOD=0.022 6g2+1.834 7g+3.641 7 (5)
式中: ECOD表示 COD产生量(万 t), g表示人均实质
GDP(万元新台币)。表 1表明, COD产生量与人均实
质GDP之间的曲线拟合较好, 符合 EKC曲线的倒U
形特征。该方程所拟合的曲线如图 3所示。
第 11期 周 琼等: 台湾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验证与分析 1459
http://www.ecoagri.ac.cn
表 1 台湾地区畜禽养殖 COD产生量与人均实质 GDP的回归分析结果
Table 1 Regression analysi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D output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s manure and urine and the real GDP
per capita of Taiwan Region
估计系数
Coefficient
标准差
Standard Error
T值
T value
P值
P value
截距 Intercept 3.641 7 1.548 5 2.352 0.023 7*
人均实质 GDP平方 Square of the real GDP per capita 0.022 6 0.001 6 14.108 <21016***
人均实质 GDP Real GDP per capita 1.834 7 0.110 6 16.593 <21016***
R2 0.902 4
调整 R2 Adjusted R2 0.897 6
F值 F value 185.00
P值 P value <2.21016
***、**和*分别表示在 0.1%、1%和 5%显著水平下显著, 下同。***, **, * denote significance at 0.1%, 1%, 5% levels respectively. The same
below.
图 3 台湾地区畜禽养殖 COD产生量和人均实质 GDP
关系的拟合曲线
Fig. 3 Fitted curv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D output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s manure and urine and the real GDP per
capita of Taiwan Region
从图 3 可看出, 台湾地区畜禽养殖 COD 产生量
与经济增长呈倒 U 形关系 , 拐点约为当人均实质
GDP为 40.5万元新台币时, COD达到最大 40.8万 t。
结合图 1、图 2b分析, 台湾地区约在 20世纪 90年代
中期达到这个拐点, 目前处于倒 U形的右侧中部。
二战后台湾地区采取一系列措施增加粮食生产,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稻米产值一直最高; 后来随着经
济的发展, 农产品需求数量和结构发生变化, 导致
农业产业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以后,
台湾地区对动物性蛋白质的消费比重增加 , 畜牧
业由早期的小规模、家庭副业方式 , 逐渐转型成专
业集约式经营。畜牧业在整个农业的比重 , 从1950
年的19%提高为1978年的39.7%。尤其是养猪业 ,
其产值在1986年首度超过稻米 , 占农业总产值的
1/4 (26.5%)[19]。随着经济的发展, 畜牧场污染防治、
畜禽疾病防治、安全畜禽肉供应体系等问题引起了
人们的重视。1990年后, 台湾地区加大财政扶持力
度, 从辅导畜牧场设置污染防治设施、成立“畜牧污
染防治技术服务团”建立区域性辅导技术体系, 辅导
畜牧场开展畜牧废弃资源回收及再循环利用, 举办
污染防治讲习班, 设置禽畜粪堆肥集中处理场, 推
广牧场绿美化等方面防治畜牧业污染, 促进零污染
的畜牧健康产业建立。1992年开始实施“养猪政策调
整方案”, 辅导养猪场设置废水、废弃物及空气污染
防治设施, 推广固液分离→厌氧发酵→好氧处理的
三段式废水处理 , 经其处理后 , COD去除率可达
98%[23]。多年来通过技术辅导和推广, 结合防污设备
的示范补助、低利贷款和租税减免等辅导措施以及
严格的环保法规, 目前养猪200头以上、养牛50头以
上的畜牧场, 废水处理设施的设置率已达100%[24]。
经处理后废水符合目前COD 600 mg·L1以下的畜牧
业放流水标准[23]。
2.4 化肥使用密度与经济增长的 EKC检验
2.4.1 氮肥折纯使用密度与人均实质 GDP 的回归
分析
运用 R 软件, 建立氮肥折纯使用密度与人均实
质 GDP的回归分析, 结果如表 2。
拟合的方程为: EN=0.089 3g2+4.430g+137.077 (6)
式中: EN表示氮肥(折纯)使用密度(kg·hm2), g 表示
人均实质 GDP(万元新台币)。表 2表明, 氮肥折纯使
用密度与人均实质 GDP之间的曲线拟合较好, 符合
EKC曲线的倒 U形特征。该方程所拟合的曲线如图
4所示。
从图 4可看出, 台湾地区氮肥(折纯)使用密度与
经济增长的关系呈倒 U 形, 拐点约为当人均实质
GDP为 25万元新台币时, 台湾地区氮肥(折纯)使用
密度最大为 192 kg·hm2。结合图 1、图 2c分析, 台
湾地区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已过了这个拐点, 目
前处于倒 U形的右侧下部。
1460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5 第 23卷
http://www.ecoagri.ac.cn
表 2 台湾地区氮肥折纯使用密度与人均实质 GDP的回归分析
Table 2 Regression analys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put density of nitrogen fertilizer and the real GDP per capita of Taiwan Region
估计系数
Coefficients
标准差
Standard error
T值
T value
P值
P value
截距 Intercept 137.077 4 9.136 9 15.003 <21016***
人均实质 GDP平方 Square of the real GDP per capita 0.089 3 0.011 3 7.874 3.931010***
人均实质 GDP Real GDP per capita 4.430 0 0.736 6 6.014 2.56107***
R2 0.701 3
调整 R2 Adjusted R2 0.688 5
F值 F value 55.16
P值 P value 4.6731013
图 4 台湾地区氮肥(折纯)使用密度和人均实质 GDP关
系的拟合曲线
Fig. 4 Fitted curv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put
density of nitrogen fertilizer and the real GDP per capita
of Taiwan Region
2.4.2 磷肥折纯使用密度与人均实质 GDP 的回归
分析
运用 R 软件, 建立磷肥折纯使用密度与人均实
质 GDP的回归分析, 结果如表 3。
拟合的方程为:
EP=0.011 2g2+0.320 9g+37.709 (7)
式中: EP表示磷肥折纯使用密度(kg·hm2), g表示人
均实质 GDP(万元新台币)。表 3 表明, 磷肥折纯使
用密度与人均实质 GDP 之间的曲线拟合较好, 符
合 EKC 曲线的倒 U 形特征。该方程所拟合的曲线
如图 5所示。
从图 5可看出, 台湾地区磷肥(折纯)使用密度与
经济增长的关系呈倒 U 形, 拐点约为当人均实质
GDP为 14万元新台币时, 磷肥(折纯)使用密度达到
最大为 40 kg·hm2。结合图 1、图 2c分析, 台湾地区
表 3 台湾地区磷肥折纯使用密度与人均实质 GDP的回归分析
Table 3 Regression analys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put density of phosphorus fertilizer and the real GDP per capita of Taiwan
Region
估计系数
Coefficient
标准差
Standard error
T值
T value
P值
P value
截距 Intercept 37.709 1 2.422 3 15.567 <21016
人均实质 GDP平方 Square of the real GDP per capita 0.011 2 0.003 0 3.727 0.00 052***
人均实质 GDP Real GDP per capita 0.320 9 0.195 3 1.643 0.10 696
R2 0.642 2
调整 R2 Adjusted R2 0.627 0
F值 F value 42.18
P值 P value 3.2361011
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已过了这个拐点, 目前处于
倒 U形的右侧下部。
2.4.3 台湾地区化肥使用密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符
合 EKC假说
氮肥折纯使用密度约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就
已过了拐点, 磷肥折纯使用密度约在 20 世纪 80 年
代初期就已过了拐点, 说明台湾地区化肥使用密度
较早到达拐点。
二战后为了迅速增加粮食生产, 台湾地区采取
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如 1948 年实施肥料换谷制度,
颁布“台湾省肥料配销办法”、“违反粮食管理治罪条
例”, 从而增加化学肥料供应、改进耕作技术。台湾
地区为了有效解决农村劳力不足的问题, 于 1968年
推动农业机械化, 化肥的使用量也因农业全面机械
化而逐年增加。20世纪 80年代以后, 台湾地区经济
快速成长, 农地减少, 以及政府休耕政策等因素影
第 11期 周 琼等: 台湾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验证与分析 1461
http://www.ecoagri.ac.cn
图 5 台湾地区磷肥(折纯)使用密度和人均实质 GDP关
系的拟合曲线
Fig. 5 Fitted curv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put density
of phosphorus fertilizer and the real GDP per capita of Taiwan
Region
响, 化肥使用量逐年减少; 90年代后, “三生农业”(生
产、生活、生态)作为台湾地区农业发展的基本方针,
突出强调农业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台
湾地区高度重视合理化施肥, 即依“适地、适作、适
时、适量和适法”的原则, 并选用合宜肥料的管理技
术。“农委会”所属农业试验所及各区农业改良场不
仅提供免费作物需肥诊断服务, 还将合理化施肥计
划纳入常规性业务, 每年通过各项计划, 都要办理
多场次的合理化施肥讲习、示范及观摩, 指导农民
正确施用肥料[25]。同时还通过免费提供种子的形式
引导农民利用休耕期间种植绿肥作物来增进土壤肥
力, 通过财政补贴方式鼓励农户优先使用农牧废弃
物制成的有机肥料以减轻农业环境的污染。因此 20
世纪 90年代后台湾地区化学肥料使用量明显下降。
长期以来, 台湾地区化肥投入以氮磷肥为主, 钾
肥相对不足 , 化肥污染主要是氮肥过量施用引起
的。1990和 1991年, 台湾地区氮肥(折纯)使用密度
为 190 kg·hm2和 196 kg·hm2。与之相比, 同样是
海岛的日本同期平均每公顷施氮肥为 73 kg·hm2和
70 kg·hm2[26]。
3 结论与启示
台湾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验
证结果表明, 台湾地区畜禽养殖和化肥污染在20世
纪90年代初中期已过了拐点, 目前已处于倒U形右
侧的中下部, 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 台湾地区农业
面源污染已得到有效控制。这一现象的原因可归结
为人力、技术及有效的环境政策。
综观台湾地区农业发展史, 战后初期台湾地区
为了发展经济, 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来促进粮食生
产, 此阶段生产放在第 1 位; 20 世纪 70 年代后, 台
湾地区工业发展迅速, 农业停滞不前, 该区开始调
整农业产业结构并实施对农民的补偿性措施和加强
农村建设投入; 进入 20世纪 90年代后, 台湾地区强
调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并重”的政策方向, 首次提
出“富丽农渔村”的发展目标,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
农产品质量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 制定了一系列政
策实施农药减量、合理化施肥和畜牧业污染防治。
总体上说, 台湾地区从实际出发, 适时制定符合台
湾地区实际的发展制度和政策, 并能很好地实施和
执行, 基本保持了农业发展制度和政策的可持续性
与有效性, 这应该是该区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
制的最重要原因。
经济的发展带动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农产品
需求数量和结构以及制度的变革等方面都发生了相
应的变化, 还带来人们对高质量农产品以及农业环
境服务需求的增加, 以及整个社会对环境的投资能
力不断加强, 这些因素会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产生较
强的正向影响。而且, 随着经济的发展, 政府的环境
管理制度也将不断完善, 这有助于对农户的生产行
为和环境治理行为进行规范, 进而有效降低农业面
源污染程度。
虽在 20 世纪 90 年代后一直强调农药减量、大
力发展生物农药 , 但由于特殊的气候与环境影响 ,
台湾地区农药使用密度一直居高不下 , 仍没出现
EKC 拐点, 表明台湾地区农药使用受气候和环境不
利影响的程度大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正面效应, 发
展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将是控制农药污染的主要
方向和重点任务。
参考文献
[1] 饶静, 许翔宇, 纪晓婷.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发生机制
和对策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 2011(8): 81–87
Rao J, Xu X Y, Ji X T. Situation, mechanism and
countermeasure of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in
China[J]. Issue in Agricultural Economy, 2011(8): 81–87
[2] Ekins P. The Kuznets curve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Examining the evidence[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1997, 29(5): 805–830
[3] Stern D I.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J]. World Development, 2004, 32(8): 1419–1439
[4] Rupasingha A, Goetz S J, Debertin D L, et al.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for US counties: A spatial
econometric analysis with extensions[J]. 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 2004, 83(2): 407–424
[5] Martinez-Zarzoso I, Bengochea-Morancho A. Pooled mean
group estimation of an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for
CO2[J]. Economics Letters, 2004, 82(1): 121–126
1462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5 第 23卷
http://www.ecoagri.ac.cn
[6] 李玉文 , 徐中民 , 王勇 , 等 .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进展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15(5): 7–14
Li Y W, Xu Z M, Wang Y, et al. Study on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5, 15(5): 7–14
[7] 于峰 .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回顾与评析[J]. 经济问题探
索, 2006(8): 4–12
Yu F. The review and evalu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database
of Kuznets curve research[J]. Inquiry into Economic Issues,
2006(8): 4–12
[8] Akpan U F, Chuku C A. 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in Nigeria: Beyond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C]. The 4th Annual NAEE/IA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Nigeria, 2011
[9] Managi S. Are there increasing returns to pollution abatement?
Empirical analytics of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in
pesticides[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6, 58(3): 617–636
[10] 张晖 , 胡浩 . 农业面源污染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验证——
基于江苏省时序数据的分析 [J]. 中国农村经济 , 2009(4):
48–53
Zhang H, Hu H. Authent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on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J]. Chinese
Rural Economy, 2009(4): 48–53
[11] 李海鹏 , 张俊飚 .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
证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6): 585–590
Li H P, Zhang J B. An empirical tes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J].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e Basin, 2009, 18(6): 585–590
[12] 陈勇 , 冯永忠 , 杨改河 . 农业非点源污染源的环境库兹涅
茨曲线实证研究——基于陕西省农业投入和废弃物排放的
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0, 28(3): 191–198
Chen Y, Feng Y Z, Yang G H. Empirical study on Environ-
mental Kuznets curve of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 A
case study of agricultural input and agricultural waste’s output
in Shaanxi Province[J].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 the Arid
Areas, 2010, 28(3): 191–198
[13] Coderoni S, Esposti R. Long-term agricultural GHG
emissions and economic growth: The agricultural environ-
mental Kuznets curve across Italian regions[C]//The EAAE
2011 Congress, Change and Uncertainty Challenges for
Agriculture, Food and Natural Resources. Zurich, Switzerland,
2011
[14] 李君 , 庄国泰 . 中国农业源主要污染物产生量与经济发展
水平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分析[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
报, 2011, 27(6): 19–25
Li J, Zhuang G T. Features of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EKC) of output of major agricultural pollutants vs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in China[J]. Journal of Ecology and Rural
Environment, 2011, 27(6): 19–25
[15] 李太平, 张锋, 胡浩. 中国化肥面源污染 EKC 验证及其驱
动因素[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11): 118–123
Li T P, Zhang F, Hu H. Authentication of the Kuznets curve
in agriculture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and its drivers
analysis[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1, 21(11): 118–123
[16] Carillo F, Maietta O 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The contributions of
economic structure and agricultural policies[C]//The 126th
EAAE Seminar New Challenges for EU Agricultural Sector
and Rural Areas. Which role for public policy? Capri, Italy,
2012
[17] 赵连阁, 徐建芬, 王学渊, 等. 浙江省农业面源污染的库兹
涅茨曲线验证[J]. 浙江农业学报, 2012, 24(6): 1079–1085
Zhao L G, Xu J F, Wang X Y, et al. Authentication of
Kuznets curve on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in
Zhejiang Province[J]. Acta Agriculturae Zhejiangensis, 2012,
24(6): 1079–1085
[18] 农业委员会. 农业统计年报(1970—2013 年)[M]. 台北: 农
业委员会, 2014
Council of Agriculture. Agricultural Statistics Yearbook
(1970—2013年)[M].Taipei: Council of Agriculture, 2014
[19] 经济日报社. 经济年鉴(1970—2013 年)[N]. 台北: 经济日
报社, 2014
Economic Daily News. Economic Yearbook(1970—2013
年)[N]. Taipei: Economic Daily News, 2014
[20] 梁流涛. 农村生态环境时空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研究[D]. 南
京: 南京农业大学, 2009
Liang L T. Study on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of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D]. Nanjing: Nanjing Agricul-
tural University, 2009
[21] 张晖 . 中国畜牧业面源污染研究——基于长三角地区生猪
养殖户的调查[D]. 南京: 南京农业大学, 2010
Zhang H. A study on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of livestock
husbandry in China — Based on the surveys of pig breeding
farmer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D]. Nanjing: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10
[22] 罗秋雄, 张金城. 作物施肥手册[M]. 第 6 版. 台北: 农业
委员会, 2003
Luo Q X, Zhang J C. Crop Fertilizer Handbook[M]. 6 ed.
Taipei: Council of Agriculture, 2003
[23] 洪嘉谟. 畜牧废水处理模式[C]//台湾农家要览(增修订 3版)
畜牧篇. 台北: 农业委员会, 2005: 399–406
Hong J M. Treatment mode of waste water from
livestock[C]//Taiwan Agriculture Encyclopedia (Livestock
Edition). 3 ed. Taipei: Council of Agriculture, 2005: 399–406
[24] 施爱燕 . 台湾畜牧业污染防治推动成果及未来展望[J]. 农
政与农情, 2012, 243: 29–32
Shi A Y. Achievements and outlook of animal husbandry
pollution prevention in Taiwan[J]. Agriculture Policy and
Review, 2012, 243: 29–32
[25] 李协昌 . 合理化施肥与节能减碳 [J]. 农政与农情 , 2010
(213): 23–28
Li X C. Rational fertilization,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carbon
reduction[J]. Agriculture Policy and Review, 2010, 213: 23–28
[26] 农林水产省农蚕园艺局. ポケット肥料要覧[M]. 东京: 日
本农林统计协会, 1993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Bureau,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Forestry and Fisheries. Pocket Fertilizer Handbook[M]. Tokyo:
Associ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tatistics,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