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Variation of standard farming system in agro-pastoral transition zones of northern and southern foothills of Yinshan Mountains in recent thirty years

近30年阴山南北麓农牧交错带标准耕作制度变化研究



全 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4年 6月 第 22卷 第 6期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Jun. 2014, 22(6): 690−69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11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09B02)、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2CB956204)和
2012年度农用地质量等级更新调查评价与监测项目(2012-4-2)资助
** 通讯作者: 安萍莉, 主要从事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环境影响等研究。E-mail: anpl@cau.edu.cn
汪芳甜, 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规划与可持续利用。E-mail: 811060415@qq.com
收稿日期: 2013−09−17 接受日期: 2014−04−08
DOI: 10.3724/SP.J.1011.2014.30911
近 30年阴山南北麓农牧交错带标准耕作制度变化研究*
汪芳甜 安萍莉** 刘 毅 李 胜 李学敏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 100193)
摘 要 标准耕作制度作为农用地分等定级的基础, 是衡量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 2012
—2013年调研的农户数据、1980—2010年作物播种面积与农业气象数据, 从种植结构变化、标准耕作制度类
型的空间变化研究了阴山南北麓农牧交错带标准耕作制度的变化规律, 并从气候与经济效益两方面进行了变
化原因分析。结果表明, 1980—2010年, 阴山北麓小麦种植面积比例从 1980年 40.00%下降至 2010年的 11.48%;
莜麦种植面积比例从 1980 年 30%左右下降到 2010 年的 13%左右; 马铃薯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种植比重逐渐
上升至 2010年的 47.32%。1980—1990年, 阴山南麓小麦种植面积比例逐年增加至 1990年 21.70%, 杂粮种植
面积比例稳定在 35%左右, 同期玉米与马铃薯种植比例较小; 1990—2010年, 麦类作物种植面积比例逐年下降,
2010年小麦种植比例仅为 8.55%, 杂粮种植面积所剩无几, 同期玉米与马铃薯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标准耕作制
度的空间变化特征表现为: 阴山南北麓标准耕作制度由小麦、杂粮、小麦与杂粮类型变化为马铃薯、玉米、
马铃薯与玉米、小麦与马铃薯类型。气候变化与经济效益共同影响着标准耕作制度的变化, 气候暖干化及经
济效益低导致麦类作物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小, 经济效益明显是马铃薯与玉米种植面积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阴山南北麓 农牧交错带 标准耕作制度 种植结构 气候暖干化 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 S1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3990(2014)06-0690-07
Variation of standard farming system in agro-pastoral transition zones of
northern and southern foothills of Yinshan Mountains in recent thirty years
WANG Fangtian, AN Pingli, LIU Yi, LI Sheng, LI Xuemin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3, China)
Abstract Standard farming system is the basic work for grading farmlands and is also an important factor for evaluating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of given regions. Based on peasant household survey data in the recent two years, planting areas
of crops and general meteorological data covering 1980−2010, this paper analyzed variations in standard farming system in the
transition zones of agricultural and pastoral areas of northern and southern foothills of Yinshan Mountains, and the corresponding
reasons from the aspects of climatic and socioeconomic factors. The study mainly focused on changes in planting structure and
spatial configurations of the farming system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oportion of wheat planting area in northern Yinshan
Mountains decreased from 40.00% in 1980 to 11.48% in 2010. Concurrently, cereal planting area in the region in 1980−2010
decreased from about 30% to 13% and while original planting area of potato was rare, it expanded to about 47.32% in 2010. Then
from 1980 to 1990 in southern Yinshan Mountains, the proportion of land area planted with wheat increased by 21.70% while the
planting area of cereal remained the same at about 35%. Whereas few grew potato and corn in the same period from 1980 to 1990,
the planting area of triticeae crops steadily decreased. By 2010, the proportion of land area planted with wheat was 8.55% and that of
cereal was very small. Meanwhile the proportion of land area planted with corn and potato rapidly increased, with the proportion of
land area under corn of 47.79% and that under potato of about 25% in 2010. The current peasant household survey data were
consistent with statistics data for the region. Analysis of the driving factors for the changes in the farming system showed obvious
trends for environmental aridity, severely affected cereal by drought, low economic benefits and poor wheat sustainability. Thus
第 6期 汪芳甜等: 近 30年阴山南北麓农牧交错带标准耕作制度变化研究 691


although the planting area greatly reduced, high economic benefits was the main factor for the increases in the planting areas of
potato and corn. In conclusion, cereal crops have been gradually withdrawn from the local standard farming system. At present,
potato and corn were advanc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the local region and this had gradually become the standard
farming systems of the study area.
Keywords North and south foothills of Yinshan Mountains; Agro-pastoral transition zone; Standard farming system; Plant-
ing structure; Climate warming; Economic benefit
(Received Sep. 17, 2013; accepted Apr. 8, 2014)
标准耕作制度是农用地分等定级的基础, 其目
的是通过耕作制度区划, 使同一分区在相同的耕作
制度水平下进行农用地分等定级, 使分等定级结果
公平、可比和稳定[1]。根据《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
(GB/T28407—2012), 标准耕作制度指在当前的社会
经济水平、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下, 有利于生产或
最大限度发挥当地土地生产潜力, 未来仍有较大发
展前景 , 不造成生态破坏 , 能够满足社会需求 , 并
已为(或将为)当地普遍采纳的农作方式。耕作制度包
括农作物种植制度及与之相适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
技术体系 [2], 但由于各地养地方式难以统一 , 这里
标准耕作制度主要指“能满足农作物种植的适宜管
理增肥措施”下的种植制度[1]。受不同时期农业生产
水平的限制, 标准耕作制度主要以不同种植方式的
面积比例来确定[3]。
近几年来国内学者关于耕作制度的研究主要集
中于耕作制度的变革 [4−5], 气候变化对耕作制度的
影响 [ 6−8 ]以及耕作制度对土壤肥力及微环境的影
响 [9−11]等方面。而耕作制度的变革突出表现为种植
结构及其空间分布的演变[12−13], 是自然与社会经济
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自然因素影响方面, 研究指
出干旱区气候变化对耕作制度影响显著。半干旱、
干旱地区由于温度升高及降水减少引起的气候暖干
化不利于麦类作物生产, 却适于马铃薯和油料作物
的种植[14]; 对西北地区干旱化的研究也表明, 干暖化
使种植结构调整很大, 导致玉米等作物种植面积扩
大, 春小麦等作物种植面积减少[15]。社会经济因素
影响方面, 学者针对市场需求、作物种植比较优势
等开展了相关研究。在市场经济下, 农户受经济利
益驱动, 倾向于经营玉米、马铃薯等回报率较高的
作物 [16]; 另外, 劳动力务农机会成本的升高也导致
农户更倾向于提高劳动率较高的马铃薯与玉米的种
植比例, 减少劳动生产率低的小麦种植面积[17]。
阴山南北麓地区的气候和社会经济条件在 30
年中发生了较大变化, 并引起了区域耕作制度的巨
大变革, 为满足该区域农用地分等定级的需要, 本
文基于前人研究, 通过农户调研数据、归纳总结相
关文献, 探讨研究区标准耕作制度变迁, 并从气候
变化及经济效益两方面进行标准耕作制度变化的影
响因素分析, 以明确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农
作方式, 为耕地质量评价、粮食安全及耕地可持续
利用提供参考。
1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阴山南北麓农牧交错带(图 1)地处内蒙古中部,
分北麓和南麓两个区域, 所辖 4个盟市 25个旗县。
北麓平均日照 1 677~3 100 h, 年降水为 206~386 mm,
年均气温 1.3~3.9 ℃, 年均蒸发量 1 748~2 300 mm,
年均无霜期 102~121 d。南麓平均日照时数 2 594~

图 1 阴山南北麓农牧交错带范围
Fig. 1 Study area in the farming-pastoral transition zone of the north and south foothills of Yinshan Mountains
692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4 第 22卷


3 203 h, 年降水量为 270~409 mm, 平均气温 3.3~7.2 ℃,
平均蒸发量 1 750~3 577 mm, 年均无霜期为
112~140 d。区域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素
有“十年九旱”之称, 降水主要集中在 6—9 月, 占全
年降水量的 65%以上, 干旱是最严重的自然灾害。
研究区域的农作物一年 1 熟, 粮食作物以马铃薯、
玉米、杂粮为主, 杂粮作物主要指莜麦, 油料以油
菜、胡麻为主, 受温度限制, 玉米主要在南麓种植。
1.2 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数据包括: (1)农户调研数据: 课题组
在 2012 年 8 月与 2013 年 5 月对阴山南北麓乌兰察
布盟、锡林郭勒盟、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区域的 43
个村进行了调研, 共获得有效问卷 153 份, 内容包
括农户的基本情况以及作物类型、生育期、种植模
式、产量和收益等农业生产状况; (2)农业统计数据:
阴山南北麓各旗县农作物的播种面积以及作物产
量、乡村劳动力人口数据等 , 时间范围为 1980—
2010 年; (3)气象数据: 来源于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
享服务网 , 包括覆盖阴山南北麓 9 个站点
1980—2010年逐年逐月的降水量与平均温度数据。
1.3 研究方法
根据各旗县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和标准耕作制度
的确定原则, 以 10年为一个阶段, 确定各旗县 30年
来不同时代的标准耕作制度类型及其空间变化。标
准耕作制度根据其定义以及《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
来确定。对于粮食作物或粮食作物组合, 种植面积
占总种植面积的比例应大于 40%; 对于经济作物或
经济作物组合, 考虑到部分经济作物的用地要求与
粮食作物不同, 将对地区有重要意义的经济作物单
独考虑 , 其种植面积占总种植面积的比例应大于
10%。
2 结果与分析
2.1 主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
2.1.1 阴山北麓种植结构变化
根据作物种植面积统计数据, 计算出阴山北麓
主要作物种植比例(图 2)。结果显示, 当前(2010 年)
北麓粮食作物以马铃薯种植为主, 种植面积比例为
47.32%; 经济作物以油菜为主 , 种植面积比例为
13.27%; 其他如青贮饲料种植面积比例为 10.09%。
而据调研数据, 近年来, 北麓农户以马铃薯种植为
主, 种植比例高达 53.40%; 小麦与莜麦的种植面积
比例均为 12.90%, 油菜为 12.00%; 旱地作物产量低,
部分农户种植青贮玉米、青莜麦以发展牧业, 这类
饲料作物的种植面积比例为 6.00%。统计数据与调
研数据基本一致。

图 2 1980—2010年阴山北麓(a)和南麓(b)主要农作物播
种面积比例
Fig. 2 Changes in proportion of major crops planting areas in
the north (a) and south (b) foothills of Yinshan Mountains
during 1980−2010
依据统计数据, 将北麓地区 30年的作物种植结
构变化分为 3个阶段(图 2): 1980—1990年, 种植结
构基本稳定, 北麓地区以小麦和杂粮种植为主, 小
麦种植面积比例稳定在 40%以上, 杂粮作物稳定在
30%左右, 油菜种植稳定在 10%左右; 1990—2000年,
种植结构出现剧烈变化, 小麦与杂粮播种面积逐步
下降, 而马铃薯由 1990 年 9.44%的种植面积比例调
整到 2000年的 33.19%, 其他作物种植面积比例持平;
21世纪以来, 马铃薯种植面积比例逐步上升到 2010
年 47.32%, 并趋于稳定, 小麦种植面积比例从 2000
年的 31.00%下降至 2010 年的 11.48%, 杂粮稳定在
13%左右。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的结果是: 小麦与杂粮
种植比重大幅度减少, 马铃薯种植占绝对优势。
2.1.2 阴山南麓种植结构变化
根据作物种植面积统计数据 , 计算阴山南麓
地区主要作物种植比例 (图 2)。结果表明 , 当前
(2010 年)南麓以种植玉米为主 , 种植面积比例为
47.79%, 其次为马铃薯和小麦 , 种植面积比例分
别为 25.93%和 8.55%, 胡麻的种植面积比例为
2.66%。调研数据也表明 , 农户玉米播种面积最大 ,
种植比例为 53.00%, 马铃薯种植比例为 22.20%,
经济作物以胡麻为主 , 种植比例为 9.00%。统计
数据与调研数据具有一定的一致性。结合统计数
据 , 1980—2010 同样南麓种植结构的变化可分为
3个阶段(图 2): 20世纪 80—90年代 , 小麦种植面
积逐年增加 , 至 1990年达到 21.7%的种植面积比
例 , 同期玉米种植比重很小 , 杂粮种植比例在
35%左右 ; 1990—2010 年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幅度
大 , 突出表现为玉米种植面积增加及杂粮作物种
植面积大幅度减少; 21世纪以来, 玉米种植面积不
第 6期 汪芳甜等: 近 30年阴山南北麓农牧交错带标准耕作制度变化研究 693


断扩大, 至 2010年达到 47.79%的种植比重, 种植结
构趋于稳定, 马铃薯种植比例基本稳定在 25%左右,
小麦种植比例下降到 8.55%, 莜麦种植面积所剩无
几。南麓种植结构调整的结果是形成了以玉米与马
铃薯种植为主的格局。
2.2 标准耕作制度的空间演变
根据标准耕作制度确定原则, 确定阴山南北麓
各旗县在 20世纪 80年代和 21世纪初的标准耕作制
度(表 1)。阴山北麓地区在 20世纪 80年代各旗县标
准耕作制度为小麦、杂粮、小麦与杂粮; 21 世纪以
来, 标准耕作制度演变为马铃薯、小麦与马铃薯, 个
别旗县标准耕作制度为玉米。阴山南麓在 20 世纪
80 年代标准耕作制度为小麦、杂粮、小麦与杂粮 3
种类型, 并以杂粮标准耕作制度类型为主; 21 本世
纪以来, 耕作制度演变为玉米、马铃薯以及马铃薯
与玉米 3种类型。
表 1 20世纪 80年代和 21世纪初阴山南北麓各旗县不同时期标准耕作制度
Table 1 Standard farming systems in the north and south foothills of Yinshan Mountains in 1980s and 2000s
标准耕作制度 Standard farming system
旗县 County/banner
20世纪 80年代 1980s 21世纪初 2000s
正蓝旗 Zhenglan Banner 小麦 Wheat 小麦与马铃薯 Wheat and potato
正镶白旗 Zhengxiangbai Banner 小麦 Wheat 小麦与马铃薯 Wheat and potato
镶黄旗 Xianghuang Banner 小麦 Wheat 小麦与马铃薯 Wheat and potato
多伦县 Duolun County 小麦与杂粮 Wheat and cereal 玉米 Corn
化德县 Huade County 小麦 Wheat 马铃薯 Potato
太仆寺旗 Taibus Banner 小麦与杂粮 Wheat and cereal 小麦与马铃薯 Wheat and potato
商都县 Shangdu County 小麦 Wheat 马铃薯 Potato
察哈尔右翼后旗 Qahar Right Wing Rear Banner 小麦与杂粮 Wheat and cereal 马铃薯 Potato
察哈尔右翼中旗 Qahar Right Wing Middle
Banner
小麦与杂粮 Wheat and cereal 马铃薯 Potato
固阳县 Guyang County 小麦与杂粮 Wheat and cereal 小麦与马铃薯 Wheat and potato
北麓
North foothill
武川县 Wuchuan County 小麦与杂粮 Wheat and cereal 马铃薯 Potato
卓资县 Zhuozi County 杂粮 Cereal 马铃薯 Potato
察哈尔右翼前旗 Qahar Right Wing Front Banner 杂粮 Cereal 马铃薯与玉米 Potato and corn
集宁市 Jining City 杂粮 Cereal 马铃薯与玉米 Potato and corn
土默特左旗 Tumd Left Banner 小麦 Wheat 玉米 Corn
土默特右旗 Tumd Right Banner 小麦与杂粮 Wheat and cereal 玉米 Corn
凉城县 Liangcheng County 杂粮 Cereal 马铃薯与玉米 Potato and corn
丰镇县 Fengzhen County 杂粮 Cereal 马铃薯与玉米 Potato and corn
和林格尔县 Horinger County 杂粮 Cereal 马铃薯与玉米 Potato and corn
托克托县 Togtoh County 杂粮 Cereal 玉米 Corn
清水河县 Qingshuihe County 杂粮 Cereal 玉米 Corn
南麓
South foothill
兴和县 Xinghe County 杂粮 Cereal 马铃薯 Potato

标准耕作制度作为特定时期农业生产水平下的
主导耕作制度 , 不仅在时间上表现出一定的规律 ,
空间变化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图 3)。从图 3
可以看出, 20世纪 80年代, 以小麦为标准耕作制度
的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北麓东部, 以杂粮为标准耕
作制度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南麓的中东部, 标准耕作
制度为小麦与杂粮的区域主要分部在北麓的中西
部、南麓的西部。自 21世纪以来, 经过种植结构大
幅度调整, 标准耕作制度类型变化很明显, 在北麓
的中部旗县以及南麓的兴和县、卓资县, 标准耕作
制度变化为马铃薯 ; 北麓固阳以及东部的太仆寺
旗、正蓝旗等旗县, 标准耕作制度变化为小麦与马铃
薯; 南麓西部河套区域, 标准耕作制度变为玉米, 而
南麓中部旗县的标准耕作制度变化为玉米与马铃薯。
2.3 标准耕作制度变化因素分析
研究表明, 干旱及经济效益对耕作制度变革影
响显著[14−17]。多次实地调研也证明了这一点, 几乎
所有农户一致认为, 气候干旱及作物经济效益严重
影响着农户种植决策, 是种植面积大幅度调整的主
要原因。
2.3.1 气候影响分析
研究区气候干暖化趋势明显, 30 年来区域年降
水量在波动中呈减少趋势(图 4)。1980—2010年年平
均降水量以 3 mm·10a−1的趋势下降, 多年平均降水
694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4 第 22卷



图 3 20世纪 80年代和 21世纪初阴山南北麓各旗县标准耕作制度空间变化
Fig. 3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tandard farming systems in the north and south foothills of Yinshan Mountains in 1980s and 2000s

图 4 阴山南北麓 1980—2010年年平均降水量和年平均温度年际变化图
Fig. 4 Inter-annual variations of annual average precipitation and temperature in the north and south foothills of Yinshan Mountains
from 1980 to 2010
量 317.8 mm。区域平均气温在波动中呈现显著上升趋
势(图 4), 1980—2010年各年代的年平均气温依次增加
4.4 ℃、5.2 ℃、5.5 ℃, 平均增幅约 0.4 ℃·10a−1。这
与相关区域气候持续暖干化的研究结果一致[15]。
研究表明, 气候干暖化会影响作物适生区域和
种植面积[15], 尤其对春小麦的胁迫大于马铃薯与玉
米[18]。调研结果表明, 麦类作物受干旱影响严重, 产
量低 , 尤其小麦生育期长 , 播期受春旱影响 , 出苗
率低, 晚播受霜冻影响强烈, 气候适宜性低于其他
作物。目前北麓的武川、商都、化德等旗县已大幅
度减少了小麦的种植面积, 南麓兴和、土左、托克
托等旗县已鲜有小麦种植, 而旱地莜麦亦由于产量
低而兼作饲料作物种植。同时, 玉米和马铃薯抗旱
能力强, 种植面积不断增加。
2.3.2 经济效益影响分析
随社会经济的发展, 种植效益是引起耕作制度
变革的直接动力。调研结果(表 2)显示, 从作物收益
水平来看 , 旱地玉米与马铃薯的平均收益分别在
2 430~3 930元·hm−2与 4 725~8 475元·hm−2, 远高于
其他作物。旱地麦类作物的经济效益最低, 尤其以
小麦最明显, 平均单产仅 1 125 kg·hm−2, 收益仅
439~855 元·hm−2。水浇地马铃薯、玉米纯收益分别
为 11 250~18 630元·hm−2和 8 250~15 180元·hm−2,
而小麦收益在 2 550~4 005 元·hm−2, 远远低于玉米
和马铃薯。另外, 油料作物虽然产量低, 均产仅 1
500~2 250 kg·hm−2, 但收购价高, 收益要稍高于小
麦与莜麦。由于玉米、马铃薯市场需求量大且经济
效益明显, 麦类作物种植效益较低, 且自 1990 年来
退出国家收购保护价范围, 销路差, 直接导致马铃
薯、玉米种植规模增加 , 麦类作物种植面积减少。
同时, 随着调研区域劳动人员大量外出务工, 伴随
着农业劳动力机会成本升高[17], 村民更会增加高收
表 2 阴山南北麓主要耕作制度的种植效益比较
Table 2 Benefits of main farming systems in the north and south foothills of Yinshan Mountains
耕作制度 Farming system 马铃薯 Potato 玉米 Corn 小麦 Wheat 莜麦 Naked oat 胡麻/油菜 Flax /rape
旱地单产 Yield in dry land (kg·hm−2) 11 250~15 000 2 250~3750 1 125 1 500 1 125
旱地纯利润 Net income of dry land (Yuan·hm−2) 4 725~8 475 2 430~3 930 439~855 1 635~2 085 2 235~3 000
水浇地单产 Yield in irrigated land (kg·hm−2) 22 500~33 750 7 500~12 000 3 000 3 000 1 500~2 250
水浇地纯利润 Net income in irrigated land
(Yuan·hm−2)
11 250~18 630 8 250~15 180 2 550~4 005 3 900~4 575 3 360~6 540
第 6期 汪芳甜等: 近 30年阴山南北麓农牧交错带标准耕作制度变化研究 695


益的马铃薯及玉米作物种植面积。另外, 实地调研
也发现 , 农村规模承包经营中 , 受经济效益驱使 ,
80%的种植大户以马铃薯和玉米种植为主, 同时马
铃薯规模经营还能带动区域剩余劳动力就业, 这在
当地得到普遍认可。
3 结论
本文利用调研数据, 结合 1980—2010年的序列
资料 , 分析了阴山南北麓标准耕作制度的变化特
征。研究得出:
1980—2010 年, 阴山南北麓种植结构整体变化
明显, 小麦、杂粮作物种植面积比例逐年下降, 马铃
薯、玉米种植面积比例迅速增加, 21世纪以来, 形成
了北麓以马铃薯为主、南麓以玉米和马铃薯为主的
种植格局; 30年来, 标准耕作制度类型变化由 20世
纪 80年代的小麦、杂粮、小麦与杂粮 3种类型, 转
变为 21世纪初的玉米、马铃薯、玉米与马铃薯以及
小麦与马铃薯 4种类型。20世纪 80年代, 北麓东部
各旗县标准耕作制度为小麦, 南麓中东部各旗县为
杂粮, 北麓中西部及南麓西部各旗县为小麦与杂粮;
21 世纪以来, 北麓中西部各旗县标准耕作制度为马
铃薯、东部为小麦与马铃薯、多伦县为玉米, 南麓
西部旗县、兴和等县标准耕作制度为玉米, 其余旗
县为玉米与马铃薯。
1980—2010 年 , 研究区气候干暖化趋势明显 ,
多年平均降水量317.8 mm, 并以3 mm·10a−1趋势下降,
多年平均气温 5.0 ℃, 平均增幅约 0.4 ℃·10a−1。麦类
作物受干旱影响强烈, 以小麦最明显, 多数区域已
减少种植。作物收益水平显示: 麦类作物经济效益
最低, 并以小麦收益最不明显, 油料作物稍高于麦
类作物, 而马铃薯与玉米的经济效益最高, 这是其
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
综合以上结论可以看出, 标准耕作制度的演变
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是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综合作
用的结果。随着内蒙古工业化、城镇化、农牧业现
代化的快速发展, 水资源紧缺是制约内蒙古粮食持
续增产的硬约束, 也是制约农民增产增收和危及粮
食安全的主要因素[19], 大力发展水浇地对当地农业
可持续发展十分不利, 所以对人类影响以及大力发
展水浇地马铃薯与玉米种植的可持续性有待进一步
研究, 并且如何高效发展旱作农业生产也值得进一
步探讨。再者, 马铃薯种植比重过大, 秋收后, 地面
裸露面积大, 风沙频繁加剧了地面土壤侵蚀, 应当
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 防止地表土壤流失。
参考文献
[1] 安萍莉 , 张凤荣 , 陈阜 . 农用地分等定级中标准耕作制度
的确定[J].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2002, 18(2): 45–48
An P L, Zhang F R, Chen F. Determination of the standard
farming system for farmland grading[J]. Geography and Ter-
ritorial Research, 2002, 18(2): 45–48
[2] 刘巽浩, 崔玉亭, 任天志, 等. 黄淮海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状
况、问题与建议[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1994(2): 1–5
Liu X H, Cui Y T, Ren T Z, et al. State, problem, and
suggestion for agricult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uang-
Huai-Hai region[J]. Journal of China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 1994(2): 1–5
[3] 王立为, 安萍莉, 潘志华, 等. 半干旱区气候变化背景下近
20 年内蒙古武川县耕地质量变化[J].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11): 224–231
Wang L W, An P L, Pan Z H, et al.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change of Wuchuan County in Inner Mongolia under
background of climate change in semi-arid regions during
recent 20 years[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13, 29(11): 224–231
[4] 于文敏 , 王洪波 . 浅谈耕作制度的改革与探索[J]. 吉林农
业, 2012(11): 3
Yu W M, Wang H B. Reformation and exploration of farming
system[J]. Jilin Agriculture, 2012(11): 3
[5] 赵华甫, 张凤荣, 李佳, 等. 北京都市农业种植制度的发展
方向——春玉米一熟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 16(2):
469–474
Zhao H F, Zhang F R, Li J, et al. Direction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of urban Beijing—Single harvest spring maize
farming method[J].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2008,
16(2): 469–474
[6] 赖纯佳 , 千怀遂 , 段海来 , 等. 淮河流域小麦−水稻种植制
度 的 气 候 适 宜 性 [J]. 中 国 农 业 科 学 , 2011, 44(14):
2868–2875
Lai C J, Qian H S, Duan H L, et al. Climate suitability of
wheat-rice double cropping system in Huaihe Watershed[J].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2011, 44(14): 2868–2875
[7] 杨晓光 , 刘志娟 , 陈阜 . 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可
能影响: Ⅵ . 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种植制度北界的可能影
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11, 44(8): 1562–1570
Yang X G, Liu Z J, Chen F. The possible effects of global
warming on cropping systems in China. Ⅵ. Possible effects
of future climate change on northern limits of cropping
system in China[J].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2011, 44(8):
1562–1570
[8] 徐超, 杨晓光, 李勇, 等.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农业气候资
源变化 : Ⅲ . 西北干旱区农业气候资源时空变化特征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1, 22(3): 763–772
Xu C, Yang X G, Li Y, et al. Changes of China agricultural
climate resourc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limate change.
Ⅲ . Spatiotemporal 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climate resources in Northwest Arid Area[J].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2011, 22(3): 763–772
[9] 梁斌, 周建斌, 杨学云, 等. 不同培肥措施下种植制度及撂
荒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9, 17(2): 209–214
Liang B, Zhou J B, Yang X Y, et al. Effect of different crop
rotation systems and continuous fallow on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and nitrogen under different fertilizer treat-
696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4 第 22卷


ments[J].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2009, 17(2):
209–214
[10] 王鸿斌, 陈丽梅, 赵兰坡, 等. 吉林玉米带现行耕作制度对
黑土肥力退化的影响 [J]. 农业工程学报 , 2009, 25(9):
301–305
Wang H B, Chen L M, Zhao L P, et al. Influence of present
farming system of corn belt on fertility degradation in Jilin
Province[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09, 25(9): 301–305
[11] 张俊华, 李国栋, 南忠仁, 等. 耕作历史和种植制度对绿洲
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J].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2): 196–203
Zhang J H, Li G D, Nan Z R, et al. Effects of cultivation
history and cropping system on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its
components in oasis soils[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12, 27(2): 196–203
[12] 李奇峰 , 张海林 , 陈阜 . 东北农作区粮食作物种植格局变
化的特征分析[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8, 13(3): 74–79
Li Q F, Zhang H L, Chen F. Changes in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planting structure of major crops in northeast China[J].
Journal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08, 13(3): 74–79
[13] 梁书民. 中国农业种植结构及演化的空间分布和原因分析
[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6, 27(2): 29–34
Liang S M. Space distribution and reason analysis of the
changes in agricultural planting structure of China[J]. Chines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
2006, 27(2): 29–34
[14] 杨泽龙, 李长生, 杨晶, 等. 内蒙古武川县主要作物种植对
气候变化的响应分析 [J]. 中国农学通报 , 2010, 26(3):
306–310
Yang Z L, Li C S, Yang J, et al.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ing
effect on main crop production of Wuchuan County in Inner
Mongolia[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10,
26(3): 306–310
[15] 邓振镛, 王强, 张强, 等. 中国北方气候暖干化对粮食作物
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 生态学报, 2010, 30(22): 6278–6288
Deng Z Y, Wang Q, Zhang Q, et al. Impact of climate
warming and drying on food crops in northern China and the
countermeasures[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10, 30(22):
6278–6288
[16] 于晓, 陈彦才, 敖其尔, 等. 内蒙古粮食生产发展状况及种
植结构调整对其的影响 [J]. 内蒙古农业科技 , 2007(4):
23–27
Yu X, Chen Y C, Aoqier, et al. Status of food production
development in Inner Mongolia and effects of planting
structure adjustment[J]. Inner Mongolia Agricultru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7(4): 23–27
[17] 田玉军, 李秀彬, 辛良杰, 等. 农业劳动力机会成本上升对
农地利用的影响——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J]. 自然资源
学报, 2009, 24(3): 369–377
Tian Y J, Li X B, Xin L J, et al. Impacts of the rise of labor
opportunity cost on agricultural land use changes: A case
study of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09, 24(3): 369–377
[18] 侯琼 , 郭瑞清 , 杨丽桃 . 内蒙古气候变化及其对主要农作
物的影响[J]. 中国农业气象, 2009, 30(4): 560–564
Hou Q, Guo R Q, Yang L T. Climate change and it’s impact on
main crops in Inner Mongolia[J]. Chinese Journal of Agrome-
teorology, 2009, 30(4): 560–564
[19] 韩成福 . 水资源约束下的内蒙古自治区粮食增产问题研
究[J]. 内蒙古社会科学: 汉文版, 2012, 33(6): 127–132
Han C F. Grain yield increase under water resources limita-
tion in Inner Mongolia[J]. Inner Mongolia Social Sciences:
Chinese Version, 2012, 33(6): 127–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