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Effect of urban expansion on non-agricultural habitats in farmland landscape: A case study of Shenbei New District, Shenyang City, Liaoning Province

城市扩张对农田景观中非农生境的影响* ——以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为例



全 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5年 8月 第 23卷 第 8期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Aug. 2015, 23(8): 10531060


*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青年创新基金资助
边振兴, 研究方向为农地利用与保护。E-mail: 261180596@qq.com
收稿日期: 20140920 接受日期: 20150612
http://www.ecoagri.ac.cn
DOI: 10.13930/j.cnki.cjea.141094
城市扩张对农田景观中非农生境的影响*
——以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为例
边振兴1,2 朱瑞雪1 宇振荣2 王秋兵1 李金泓1
(1.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 沈阳 110866; 2.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 100193)
摘 要 农田景观因其巨大面积和更高的生产力, 在全球生物多样性维持, 甚至濒危物种的维持中扮演着重
要角色。而农田景观中非农生境被蚕食的现象较为突出, 尤其城市周边农田景观中更为普遍。本文以沈阳市
沈北新区为例, 采用景观紊乱度法将其划分为城市、城市边缘区和乡村 3个区域, 利用 GIS技术分析 3个区域
农田景观中非农生境类型、数量与面积比例, 探讨城市扩张对农田景观中非农生境影响程度。结果表明, 随着
与城市中心距离的增加, 由城市、城市边缘区至乡村, 非农生境类型呈现逐渐增加趋势, 靠近城市中心的非农
生境仅有林地, 而在乡村区域有草地、林地、水域和农村道路 4 种类型。非农生境斑块数量比例呈现总体增
加趋势, 城市平均比例为 8.63%、城市边缘区平均比例为 17.08%、乡村平均比例为 22.48%。非农生境面积比
例呈现先增后减的倒“U”字型变化, 城市边缘区的非农生境面积比例最高, 值为 1.93%。非农生境斑块密度呈
现先增加、再减少和后增加的变化趋势, 城市边缘区的非农生境斑块密度最小。最大斑块指数和聚集度指数
呈现先减少后再增加的趋势, 城市边缘区的非农生境最大斑块指数和聚集度指数最小。景观形状指数和多样
性指数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 城市边缘区景观形状指数和多样性指数最大。总体而言, 距离城市中心最近
的城市区域受城市化强烈影响后, 保留在城市景观之中的农田景观重新建立一种相对稳定的景观格局, 残留
其间的非农生境类型单一、斑块数量低, 斑块较大、形状规则; 正在受到城市建设切割的城市边缘区农田景观
中非农生境面积比例、景观形状指数和多样性指数表现为虚高, 但其斑块密度、最大斑块指数和聚集度指数
均较小; 距离城市中心最远的乡村区域非农生境受城市化影响较弱, 类型趋于多样、斑块数量比例高、景观异
质性较高。
关键词 城市化 农田景观 非农生境 景观格局 沈北新区
中图分类号: Q14; S181; S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3990(2015)08-1053-08
Effect of urban expansion on non-agricultural habitats in farmland landscape:
A case study of Shenbei New District, Shenyang City, Liaoning Province
BIAN Zhenxing1,2, ZHU Ruixue1, YU Zhenrong2, WANG Qiubing1, LI Jinhong1
(1. College of Land and Environment,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866, China;
2.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3, China)
Abstract Farmland landscape area accounts for 38% of the Earth’s land surface. Farmland landscape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protection of biological diversity and endangered species. Modern agriculture is characterized by industrialization and high yield,
simplifying biodiversity and weakened function of biodiversity protection of farmlands. Non-agricultural habitats in farmlands are
natural and semi-natural habitats including grasslands, forests, hedges, country roads, ditches. There are plenty rare species in
non-agricultural habitats that are very important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biodiversity, landscape structure and agricultural yield.
However, severe changes in non-agricultural habitats (including grassland, forests and pools) have led to such lands converting into
arable lands. This is the predominant phenomenon in suburban farmlands in China. Thu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f
urbanization on non-agricultural habitats by transecting farmland landscapes in Shenbei New District in Shenyang City, Liaoning
1054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5 第 23卷


http://www.ecoagri.ac.cn
Province. Firstly, the Shenbei New District was divided into city area, urban fringe area and rural area based on landscape disorder
grade. Secondly, ten sampling bands were set up outward from the center of city. Four sampling bands were in city area, four in urban
fringe area and two in rural area. Thirdly, the type, patch number and area proportion of non-agricultural habitats across sampling
bands were analyzed in G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on-agricultural habitats gradually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distance from city
area to urban fringe area and rural area. There was only forest in nearby city farmlands. There were grasslands, forests, pools and
patches in rural farmlands. The proportion of patch number of non-agricultural habitats also gradually increased from city area to
rural area. The average proportions of patch number were 8.63% in city area, 17.08% in urban fringe area and 22.48% in rural area.
However, the proportion of patch area of non-agricultural habitats followed a inversed U-shape pattern of change from city area and
urban fringe area to rural area. The maximum proportion of patch area in urban fringe area was 1.93%. The patch density of
non-agricultural habitats gradually increased initially, then decreased and finally increased, with the minimum patch density in urban
fringe area. Also the largest patch index and aggregation index gradually decreased initially and then increased, with the minimum
largest patch index and aggregation index in urban fringe area. Landscape shape index and diversity index gradually increased
initially and then decreased, with the maximum landscape shape index and diversity index in urban fringe area. In general,
non-agricultural habitats in city area had single type, low proportion of patch number, larger patch and the regular shape drastically
affected by urbanization. It was falsely apparent that the proportion of patch area, landscape shape index and diversity index in urban
fringe area were highest due to disturbance of farmlands by urban construction. However, it was lower in patch density, largest patch
index and aggregation index. Non-agricultural habitats in rural area had diverse types, high proportion of patch number and high
landscape heterogeneity. The result of this research was a significant reference for increasing biodiversity and heterogeneity of
non-agricultural habitats for improved health of farmland ecosystems.
Keywords Urbanization; Farmland landscape; Non-agricultural habitat; Landscape pattern; Shenbei New District
(Received Sep. 20, 2014; accepted Jun. 12, 2015)
生物多样性及其提供的生态服务功能是人类社
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较在全球土地利用所占比例
有限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及自然保护区而言, 覆
盖全球陆地表面38%的农业景观区域 [1]因其巨大面
积和更高的生产力, 在全球生物多样性维持, 甚至
濒危物种的维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2]。农业景观中
生物的多样性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整体研究不可缺
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 以工业化为特征的现代农
业对全球粮食的增长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使农田
生物多样性简单化, 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效应
常常被忽略 [3], 造成大部分物种面临濒危 , 害虫防
治、传粉授粉等生态服务功能的显著降低。调和农业
生产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矛盾一直受到关注[35]。
农业景观中非农生境的景观类型包括林地、灌
木篱墙、田块边缘区、休耕地、水塘和草地等, 是
一种比较稳定的异质化环境[6]。这些非农生境(栖息
地)是植物、昆虫、鸟类和哺乳类等生物多样性储备
库 [7], 不同类型的非农景观斑块可以为不同物种提
供适合的生境。非农生境许多是珍稀野生生物物种
相对富集的地点, 作为生物多样性富集的“野生生境
岛屿”保存在农业景观之中[8]。研究表明农业景观中
非农生境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景观结构和农业产量
等具有重要作用[910]。通过增加农业景观多样性和
异质性来提高生物多样性已成为欧盟和美国农业环
境保护的重要内容[1112]。德国农业景观和土地利用
研究中心对布兰登堡农业景观结构与生物多样性关
系的研究表明, 具有明显边界、面积小于1 hm2的非
农生境对生物多样性的作用明显, 当非农生境比例
从2.1%增加到9.2%, 样区内存在度≤1%的种所占
的比例从 0 增加到41%[13]。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方式
和家庭承包制政策的影响下, 农业景观以小块多样
种植为主要特征 , 多数农业景观中非农生境较常
见。然而, 农田景观中小片草地、林地或水塘被开
荒, 林带和沟渠等非农生境被蚕食成耕地的现象也
较为突出[14]。
城市周边的高度集约化的现代农业景观是传统
农业景观向城市景观过渡, 也是城市化土地开发中
最活跃的区域。相比较低集约化的传统农业景观 ,
高集约化现代农业景观的农田景观均质性明显, 非
农生境较少或无。景观尺度上, 农业景观中非农生
境的存在与否对农田生物多样性状况具有重要影
响[15]。近年来对城市周边农田景观格局和基本景观
要素开展的研究表明, 城市周边农田景观趋于破碎
化、离散性和均一化[16], 农田防护林和绿化植被多
样性降低、道路硬化过度[17]。从农田景观中非农生
境变化来分析城市扩张是否对农田生态系统产生影
响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拟对受城市化影响的农田景
观中非农生境比例和景观异质性进行分析, 弄清城
市化对农田景观中非农生境影响程度, 进而为通过
增加农田景观中非农生境多样性和异质性来提高农
第 8期 边振兴等: 城市扩张对农田景观中非农生境的影响 1055


http://www.ecoagri.ac.cn
田生态系统健康性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沈北新区(41°54~42°11N, 123°16~123°48E)地
处沈阳市区北郊, 是连接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三
省区的黄金通道和东北城市走廊的枢纽重地, 总面
积 10 980 km2, 平均海拔为 58 m, 地势东部高, 西部
低, 平坦开阔, 多为平原地貌。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
风气候, 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 7.5 ℃, 年降水量
672.9 mm。沈北新区自 2006年成立以来城市化的步
伐加快, 使得城市边缘区不断向外延伸, 受城市和
人类干扰的强度大。而目前该地区在城市化影响下
对农田景观中非农生境研究较为缺乏, 因此选择在
沈北新区开展本研究具有代表性和指示性。
1.2 城市边缘区的确定及样带划分
研究采用沈北新区 2012 年的遥感影像为基础
数据, 利用 ArcGIS技术, 采用程连生等[18]对北京城
市边缘带界定中采用的景观紊乱度计算方法, 划分
沈北新区的城市边缘区范围。熵值大于 0.8 的区域
划为城市边缘区(即城市扩张的前缘, 是乡村中受城
市影响最强烈的区域 , 具有城市与乡村双重特征),
而熵值小于 0.8 的区域依据土地利用类型分别划分
为城市(是指城市近郊, 城市特征占主导但存在少许
乡村特征的区域)和乡村(是指与城市距离远, 受城市
影响较小或无的乡村地区)。划定的样带中城市边缘
区面积为 12 691.76 hm2, 城市面积为 5 310.83 hm2,
乡村面积为 5 334.59 hm2。

图 1 研究区景观分区和采样带划分
Fig. 1 Landscape zoning and sampling bands of the study area of Shenbei New District
图中 A、B、C、D、E、F、G、H、I和 J为调查条带号, 其距城市中心的距离分别为 9.4 km、10.0 km、10.7 km、12.5 km、14.0 km、
21.0 km、23.0 km、28.0 km、31.0 km和 34.0 km。Distances from the city to sampling bands of A, B, C, D, E, F, G, H, I and J in the figure
are 9.4 km, 10.0 km, 10.7 km, 12.5 km, 14.0 km, 21.0 km, 23.0 km, 28.0 km, 31.0 km and 34.0 km, respectively.

在城市边缘区确定的基础上划定样带, 样带由
南向北为沈阳城市中心延伸到沈北新区边界, 东西
选择为沈北新区铁路与G1(京哈高速)之间区域, 具
有条带状且相对的封闭性。在样带中由城市至乡村
划分条带 , 从城市到乡村按照与城市中心距离由
9.4 km到 34.0 km选择 10个条带(图 1), 条带 A~D
位于城市区域, E~H位于城市边缘区, I和 J位于乡
村区域。
1056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5 第 23卷


http://www.ecoagri.ac.cn
1.3 数据来源与分析
1.3.1 数据来源
采用分辨率 0.5~0.25 m的 2010年中科高清遥感
影像为基础数据, 主要采用 2011年沈北新区土地利
用现状数据库。
1.3.2 遥感数据的解译
利用航空遥感影像片主要因为其可信度高、简
单方便, 校正好可正确表达地物属性和位置, 综合
记录地面景观, 为研究提供准确的数据。解译的方
式主要是对影像中不同地物的属性、类别、空间分
布等特征进行目视判读, 从形状、大小、色彩、阴
影和组合图案物种判读标志对影像进行综合解译。
本研究采用具体步骤为: (1)资料准备。准备研究区
域的航空影像 , 并准备沈阳市地形图作为判读参
照。(2)阅读沈北新区的地理文献和地图资料, 掌握
其基本地理特点, 为解译判读做好基础工作。(3)对
研究区影像校正、配准和拼接, 并按照研究区域划
定的范围对航空影像进行裁剪, 形成遥感解译基础
图。(4)根据研究需要及地区特点制定分类系统。根
据分类系统及判读标志在 ArcGIS9.3 中对影像进行
目视解译, 判读景观类型, 完善属性表并绘制解译
图。(5)将解译图与土地利用现状变更数据库对比验
证, 并进行野外校对和检验, 形成最终的解译结果,
在 ArcGIS 9.3软件中输出研究区域图层。
1.3.3 非农生境数据提取
研究区非农生境数据获取的步骤为: (1)解译的
非农生境类型包括草地、林地、水域、农村道路; (2)
对矢量化的研究区进行拓扑错误检查; (3)导入 2011
年沈北新区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中的其他面状土地
利用类型和线状地物, 增强研究区域中图斑面积的
准确性; (4)统计研究区域的面积并在此基础上对 10
个条带分别进行筛选和统计, 选出草地、林地、水
域及农村道路的地类地块并统计其斑块数量和面积
所占比例。
1.3.4 非农生境景观指数计算
首先, 将研究区非农生境矢量数据换成栅格数
据; 其次, 运行 Fragstats软件, 在 run parameters的
界面中导入转换后的栅格图层; 再次, 选择斑块类
型级别(class-level)和景观级别(landscape-level); 最
后, 勾选斑块密度、最大斑块指数、景观形状指数、
多样性指数和聚集度指数来表征研究区非农生境的
异质性和连通性, 并在执行计算后保存相应指数的
计算结果。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将ArcGIS9.3中建立的非农生境属性表导出, 生
成 EXCEL格式, 利用 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
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田景观中非农生境景观特征
如图 2 所示, 城市区域中残留的农田景观, 呈
零散分布状态, 其间非农生境数量少、类型单一、
分布相对集中; 城市边缘区中农田景观与城镇景观
交错分布, 受城市建设影响非农生境斑块细碎、分
布较多; 乡村区域中农田景观占主导, 非农生境数
量较多、类型多样。对样带的 3 个区域农田景观中
非农生境斑块面积分析表明 , 非农景观斑块面积
均小于 1 hm2, 城市、城市边缘区和乡村范围内非
农生境最大斑块面积分别为 0.21 hm2、0.76 hm2
和 0.80 hm2。农田景观中非农生境类型由 A条带的
单一林地增加至 J 条带的草地、林地、水域和农村
道路 4 类。总体来说, 由城市、城市边缘区至乡村
农田景观中非农生境呈现由类型单一至多样, 斑块
数量由少至多的变化特征。非农生境面积比例呈现
由城市边缘区向城市和乡村两侧减少的特征。
2.2 非农生境比例变化分析
研究样带的 A~J 条带的非农生境斑块数量比例
(除条带 F 斑块数量比例值异常外)总体呈现上升趋
势, 即位于城市区域的农田景观中非农生境斑块数
量最少, 由城市扩展到城市边缘区的非农生境斑块
数量逐渐大幅增加, 进入乡村区域的农田景观中非
农生境数量增加幅度明显; 城市平均比例为 8.63%、
城市边缘区平均比例为 17.08%、乡村平均比例为
22.48% (图 3)。由此可见, 乡村区域中非农生境斑块
数量比例明显高于城市边缘区和城市, 非农生境斑
块数量比例在乡村区域处于优势地位。通过变量变
换方差分析, 城市与城市边缘区的农田景观中非农
生境斑块数量比例之间差异显著(P<0.05), 表明城
市边缘区中农田景观的非农生境数量斑块比例明显
高于城市区域。分析其原因, 同样在城市化作用下
城市区域内耕地高效集约利用方式减少非农生境面
积的同时, 建设用地穿插耕地之间, 占用较多的非
农生境, 受耕地高效利用和建设用地占用双重影响,
非农生境斑块数量急剧下降, 数量比例降低。
研究样带中农田景观的非农生境斑块面积比例
的趋势变化与非农生境斑块数量比例不同, 非农生
境面积比例在城市边缘区最高, 平均比例为 1.93%,
条带 D~G的非农生境面积比例增加明显; 乡村区域
的条带 I和条带 J的非农生境面积比例次之, 比例在
1%左右; 城市区域条带 A~C 的非农生境面积比例
第 8期 边振兴等: 城市扩张对农田景观中非农生境的影响 1057


http://www.ecoagri.ac.cn

图 2 研究区不同景观区域内非农生境分布
Fig. 2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non-agricultural habitats in three landscape areas of Shenbei New District

图 3 研究区不同景观区域内非农生境斑块数量比例
Fig. 3 Proportions of patches of non-agricultural habitats in
three landscape areas of Shenbei New District
最低 , 比例在 0.5%以下 , 特别是在距离城市中心
最近的条带 A 中非农生境面积比例接近于 0; 整
体呈现倒“U”型的变化趋势(图 4)。分析原因可知 ,
城市边缘区农田景观的非农生境面积比例最高的
原由在于该区域为城市与乡村过渡的界面 , 是城
市建设最为活跃的区域 , 一些征用的农田处于建
设过程中或尚未建设 , 形成了一定面积荒草地或
坑塘 , 增加了水域和草地的面积 , 从而增加了城
市边缘区的非农生境面积 ; 城市区域则是建设过
程趋于稳定 , 同时农田景观中耕地比例过高 , 导
致非农生境面积比例很低甚至为零 ; 而乡村区域
受城市化影响较弱 , 非农生境面积比例保持了原
有状况。
2.3 非农生境异质性变化分析
非农生境的景观要素的形状、组成、空间配置
对景观中的生物和生态系统功能有重要影响和作
用[2,19]。如: 景观尺度上, 耕地比例、非农生境比例、
边界密度、多样性、景观链接度等。
1058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5 第 23卷


http://www.ecoagri.ac.cn

图 4 研究区不同景观区域内非农生境斑块面积比例
Fig. 4 Proportions of patch area of non-agricultural habitats in
three landscape areas of Shenbei New District
2.3.1 非农生境类型变化
从农田景观中非农生境类型变化趋势(图 5)来
看, 总体上呈现由条带 A 至条带 J 递增趋势。即靠
近城市中心的农田景观中非农生境仅有林地, 类型
单一; 分布在乡村区域的农田景观中非农生境包括
了草地、林地、水域和农村道路 4 类, 类型趋于丰
富。方差分析进一步表明, 城市和城市边缘区的非
农生境类型差异显著(P<0.05)。在实地调查发现, 在
城市化作用下距离城市中心越近的农田景观受城市
建设影响越强烈, 耕地利用以设施农业、工厂化农
业、蔬菜大棚等高效集约化现代农业为主, 受经济
利益趋动农田景观中耕地比例近乎 100%, 非农生境
大量减少乃至消失。距离城市中心稍远的城市边缘
区受城市化作用虽然强烈但时间短, 非农生境斑块
虽然趋于破碎化但类型较多。距离城市中心较远的
乡村受城市化影响较弱, 耕地利用逐渐向大田种植
方式转变, 农田景观中的小片草地、林地、水塘等
保留越多, 类型丰富。综合分析可知, 城市化过程中
建设占用农用地和近郊高度集约化农业, 使得农田

图 5 研究区不同景观区域内非农生境类型数量
Fig. 5 Type number of non-agricultural habitats in three
landscape areas of Shenbei New District
景观中的非农生境类型减少甚至消失, 丰富度和聚
集性降低; 受城市化影响较小的乡村区域的农田景
观中非农生境类型保持丰富和多样的特征。
2.3.2 非农生境景观指数变化
图 6a可以看出, 由 A至 J条带农田景观中非农
生境斑块密度呈现先增加、再减少和后增加的变化
趋势。斑块密度最小值为 A条带(82.51), 最大值为 J
条带(392.94)。分析可知城市区域和乡村区域非农生
境斑块密度均大于城市边缘区的非农生境斑块密度,
表明城市区域和乡村区域的非农生境斑块分布比城
市边缘区均匀。由 A 至 J 条带农田景观中非农生境
最大斑块指数(图 6b)和聚集度指数(图 6c)呈现先减
少后再增加的趋势。最大斑块指数的最小值为 E 条
带(7.86), 最大值为 A 条带(37.95); 景观聚集度指数
的最小值为 E条带(62.03), 最大值为 A条带(91.76)。
分析可知城市区域和乡村区域的非农生境斑块比城
市边缘区非农生境斑块大, 非农生境景观聚集度指
数同样是城市区域和乡村区域高于城市边缘区。由
A至 J条带农田景观中非农生境景观形状指数(图 6d)
和多样性指数(图 6e)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景
观形状指数的最小值为 A条带(9.18), 最大值为 E条
带(22.89); 多样性指数的最小值为 B 条带(0.99), 最
大值为 H条带(1.81)。分析可知城市区域和乡村区域
非农生境景观形状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低于城市边
缘区非农生境景观形状指数和多样性指数。
结合实地调查分析得出, 城市区域农田景观中
非农生境受城市化影响时间最早, 随着城市景观趋
于主导, 人类活动强度减弱, 其间保留的农田景观
也趋于相对稳定, 非农生境类型趋于单一、斑块较
大、且聚集度较高, 在规则耕地影响下非农生境斑
块形状较为规则。城市边缘区正受到人类活动的强
烈影响, 其间农田景观处于不断变化中, 非农生境
斑块破碎化现象比较明显、斑块小且形状不规则和
分散。乡村区域受城市化影响较弱, 绝大多数农田
景观保留原有状态, 非农生境类型多样、斑块大且
聚集度高。由此可见, 由于受城市化影响的时间和
强度不同, 城市区域、城市边缘区和乡村区域中农
田景观中非农生境景观格局呈现不同特征。
3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发现, 随着城市向乡村扩展, 由城市向
乡村受城市化影响强弱不同的沈北新区农田景观中
的非农生境类型呈现由城市区域向乡村区域逐渐增
加, 靠近城市中心的非农生境仅有林地, 表明越靠
第 8期 边振兴等: 城市扩张对农田景观中非农生境的影响 1059


http://www.ecoagri.ac.cn

图 6 研究区不同景观区域内非农生境景观异质性变化
Fig. 6 Landscape heterogeneity changes of non-agricultural
habitats in three landscape areas of Shenbei New District
近城市其类型越单一, 而在乡村区域则具有草地、
林地、水域和农村道路 4 种类型, 非农生境类型趋
于丰富。由城市区域至乡村区域农田景观中非农生
境斑块数量比例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即位于城市区
域的农田景观中非农生境斑块数量最少, 由城市扩
展到城市边缘区和乡村区域的非农生境斑块数量大
幅增加。由城市区域至乡村区域农田景观中非农生
境斑块面积比例、景观形状指数、多样性指数呈倒
“U”型的变化趋势 , 说明城市边缘区农田景观中非
农生境面积总数较大、斑块面积小且最为不规则。
由城市区域至乡村区域农田景观中非农生境斑块密
度呈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变化、聚集度指数呈先
减少后增加的变化, 说明城乡边缘区的非农生境比
城市区域和乡村区域的非农生境更为破碎和分散。
城市化过程中人类活动对农田景观中非农生境
影响的方式和强度不同是导致农田景观中非农生境
变化的主要原因。在城市化作用下距离城市越近的
农田景观受城市影响越强烈, 农田景观中非农生境
不仅被建设占用, 同时耕地利用以设施农业、工厂
化农业、菜地等高度集约为主, 受经济利益趋动农
田景观中耕地比例近乎 100%, 从而导致非农生境类
型减少或消失, 斑块数量比例和面积比例降低, 类
型趋于单一、景观异质性降低。
研究表明相比集约化的现代农业景观, 传统农
业景观的农田生境能维持较高生物多样性, 其主要
原因为农田和非农生境构建的景观镶嵌体产生的景
观异质性[20]。具有高比例非农生境的复杂景观被视
为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维持, 农业景观中非农生
境的比例多样化[2122]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成为关注
和研究的重点。受城市化影响, 城市近郊以高度集
约化的现代农田景观为主, 过低的非农生境比例不
利于农田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保护, 建
议今后在城市边缘区中应以建设农田景观的非农生
境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 Foley J A, Ramankutty N, Brauman K A, et al. Solutions for a
cultivated planet[J]. Nature, 2012, 478(7369): 337342
[2] Phalan B, Onial M, Balmford A, et al. Reconciling food
production and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Land sharing
and land sparing compared[J]. Science, 2011, 333(6047):
12891291
[3] Omer A, Pascual U, Russell N P.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productivity in intensive agricultural systems[J]. Journal
of Agronomic Economy, 2007, 58(2): 308–329
[4] Whittingham M J. The future of agri-environment schemes:
Biodiversity gains and ecosystem service delivery?[J].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2011, 48(3): 509–513
[5] Tscharntke T, Klein A M, Kruess A, et al. Landscape
perspectives on agricultural intensification and biodiversity-
1060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5 第 23卷


http://www.ecoagri.ac.cn
ecosystem service management[J]. Ecology Letters, 2005,
8(8): 857–874
[6] 郑云开, 尤民生. 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与害虫生态控制[J].
生态学报, 2009, 29(3): 1508–1518
Zheng Y K, You M S. Biological diversity in support of
ecologically-based pest management at landscape level[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09, 29(3): 1508–1518
[7] Bianchi F J J A, Booij C J H, Tscharntke T. Sustainable pest
regulation in agricultural landscapes: A review on landscape
composition, biodiversity and natural pest control[J].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2006, 273(1595): 1715–1727
[8] 陈欣 , 唐建军 . 农业系统中生物多样性利用的研究现状与
未来思考[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 21(1): 54–60
Chen X, Tang J J. Utilization of biodiversity in agriculture:
Today and tomorrow[J].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2013, 21(1): 54–60
[9] Ernoult A, Alard D. Species richness of hedgerow habitats in
changing agricultural landscapes: Are α and γ diversity
shaped by the same factors?[J]. Landscape Ecology, 2011,
26(5): 683–696
[10] Groot J C J, Jellema A, Rossing W A H. Designing a
hedgerow network in a multifunctional agricultural landscape:
Balancing trade-implementation costs[J]. European Journal of
Agronomy, 2010, 32(1): 112–119
[11] Jackson L, Van Noordwijk M, Bengtsson J, et al. Biodiversity
and 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 From assessment to adaptive
management[J]. Current Opinion in Environmental Sustaina-
bility, 2010, 2(1/2): 80–87
[12] Kareiva P, Wennergren U. Connecting landscape patterns to
ecosystem and population processes[J]. Nature, 1995, 373
(6512): 299–302
[13] Krecht S H, Pfeffer H, Hoffmann J, et al. Strukturelemente in
agrarlandschaften ostdeuschlands[R]. ZALF-Berichte Nr.19.
Muecheberg, 1995
[14] 郧文聚, 宇振荣. 中国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策略[J].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4): 1–6
Yun W J, Yu Z R. Ecological landscaping strategy of rural
land consolidation in China[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11, 27(4): 1–6
[15] Purtauf T, Roschewitz I, Dauber J. Landscape context of
organic and conventional farms: Influences on carabid beetle
diversity[J].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2005,
108: 165–174
[16] 赵婷婷, 张凤荣, 牛振国, 等. 北京市顺义区农田景观格局
变化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9, 28(3): 106–111
Zhao T T, Zhang Feng R, Niu Z G, et al. Analysis of farm land
landscape pattern evolvement in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City[J]. 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09, 28 (3):
106–111
[17] 张茜 , 肖禾 , 宇振荣 , 等 . 北京市平原区农田景观及其要
素的质量评价研究 [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14, 22(3):
325–332
Zhang Q, Xiao H, Yu Z R, et al. Agricultural landscape and its
elements assessment in plain areas of Beijing City[J].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2014, 22(3): 325–332
[18] 程连生 , 赵红英 . 北京城市边缘带探讨[J]. 北京师范大学
学报: 自然科学版, 1995, 31(1): 127–133
Cheng L S, Zhao H Y. Discussion on the city’s border area of
Beijing[J]. 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1995, 31(1): 127–133
[19] Holzschuh A, Steffan-Dewenter I, Tscharntke T. How do
landscape composition and configuration, organic farming
and fallow strips affect the diversity of bees, wasps and their
parasitoids?[J]. Journal of Animal Ecology, 2010, 79(2):
491–500
[20] Liu Y, Duan M, Yu Z. Agricultural landscapes and biodiver-
sity in China[J].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2013,166: 46–54
[21] 刘云慧 , 常虹 , 宇振荣 . 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一般原
则探讨[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0, 26(6): 622–627
Liu Y H, Chang H, Yu Z R. General principles for biodiversity
protection in agro-landscaping[J]. Journal of Ecology and
Rural Environment, 2010, 26(6): 622–627
[22] 卢训令, 梁国付, 汤茜, 等. 黄河下游平原农业景观中非农
生境植物多样性研究[J]. 生态学报, 2014, 34(4): 1–9
Lu X L, Liang G F, Tang Q, et al. Plant species of the
non-agricultural habitats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plain agro-landscape[J]. Acta Ecological Sinica, 2014,
34(4):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