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茶多糖纯化组分的理化分析



全 文 :·828· 中草焉 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9卷第6期2008年6月
[7]AidaK,TswataM,ShindoH,eta1.Isoliquirigenin:ANew
aldoser ductaseinhibitorfromGlycyrrhizaeRadix[J].
PlantaMed,1990,56(3):254—258.
[83宋纯清,盛宛云.膜荚黄芪中的紫檀烷和异黄烷类化合物
[J].植物学报.1997,39(12):1169—1171.
[93NakanishiT,InadaA,KambayashiK,eta1.Flavonoid
glycosidesof therootsof Glycyrrhizauralensis[J].
Phytochemistry,1985·24(2):339—34I·
[i03ZhangCz。XuXZ,LiC.FructosidesfromCynomorium
songaricum[J].Phytochemistry,1996,41(3):975—976.
[11]贾世山。董颖.中间锦鸡儿根异黄酮苷分离鉴定[J].中草
药,1991.22(10)l441-443.
茶多糖纯化组分的理化分析
陈小强1,成 浩1,叶 阳1,周 瑛2,尹军峰1
(1.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农业部茶叶化学工程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 310008;
2.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材料学院,浙江杭州 310032)
摘要:目的研究茶叶粗多糖化学组成和理化性质。方法茶叶粗多糖经DEAE一纤维素DE一52柱色谱纯化,获得
3个纯化的茶多糖组分:TPS—l、TPS一1和TPS—I。结果其中性糖质量分数分别为42.2%、21.7%和14.6%,糖
醛酸质量分数分别为21.1%、55.0%和18.8%,蛋白质质量分数分别为3.35%、3.14%和3.29oA。HPGPC—ELSD分
析茶多糖纯化组分的均一性分布及所占比重,揭示TPS—I由8种均一组分组成,TPS—I和TPS·I有3种均一组分;
紫外一可见光扫描发现,茶叶粗多糖和TPS—I在258am处有特征吸收,TPS—I和TPS—I组分无特征吸收·红外光
谱揭示3组分的糖类化合物特征}圆二色谱分析了TPS—I、TPS—I和TPS—m的cotton效应。拟合计算了3组分所含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分量。结论为茶多糖的生物活性筛选和组效关系研究提供理化特性信息。
关键词:茶;茶多糖f纯化
中圈分类号:R2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2670(2008)06—0828—03
茶叶里的复合多糖茶多糖(teapolysaccharide,
TPS)具有多方面的生物学活性,如降血糖、增强免
疫等功效。根据一些学者的分析数据,茶叶愈粗老,
多糖量越高[1]。从粗老茶叶中提取高活性的多糖,可
作为医药保健品和食品的主、辅料,也为低档茶、茶
叶加工的下脚料等提供了资源综合利用的途径,具
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本研究以龙井一43茶树品种制作的低档绿茶
为原料提取茶叶粗多糖,经过离子交换柱色谱纯化
制备了若干多糖组分.并对这些组分进行了系统的
光谱特性分析,为茶多糖的生物活性筛选和组效关
系研究提供多糖的理化特性信息。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试剂及主要仪器:低档绿茶由龙井一43
茶树品种采制,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提供;二
乙基氨基乙醇(DEAE)一纤维素DE一52为Whatman
公司产品;蒽酮和半乳糖醛酸为Fluka产品;
Bradford蛋白质测定试剂盒为碧云天生物技术研究
所产品;BECKMANCOUL,TERAvantiJ一30I高
速冷冻离心机;SHIMADZUUV一2550紫外可见
分光光度计,NicoletN xus670FT—IR分析仪,
J一815圆二色光谱仪;FTSSY TEMS冷冻干燥
机;Agilent1100系列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
ALLTECHLSD2000ES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TSK—GELG4000PWxL(300mm×7.8mm)凝胶色
谱柱。其他试剂为国产分析纯。
1.2茶多糖的提取及纯化
1.2.1 茶叶粗多糖(crudeteapolysaccharide,
CTPS)的提取:以1:15料液比沸水提取1.5h,真
空冷冻浓缩,3倍体积乙醇沉淀,H。O。脱色,三氯乙
酸去蛋白,透析,真空冷冻干燥,得茶叶粗多糖。
1.2.2 茶多糖的纯化:茶叶粗多糖上DEAE一纤维
素DE一52柱色谱(30cm×2.6cm),依次用H20、
0.25mol/LNaCI、0.40mol/LNaCI溶液洗脱,流
速2.5mL/min,分部收集,每管10mL,蒽酮一硫酸法
示踪检测,以620nm波长下的吸光度为纵坐标,洗
脱管数为横坐标做洗脱曲线图,根据洗脱曲线图的
主峰位分别合并收集液,各合并液充分透析后真空
冷冻干燥,得到茶多糖纯化组分。
1.3 茶多糖纯化组分的糖瞳1和蛋白质质量分数测
定:中性糖质量分数测定采用蒽酮一硫酸法,以葡萄
糖为标准品;糖醛酸质量分数的测定采用硫酸一咔唑
收稿日期:2007一11—26
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Y306437)
作者简介:陈小强(1978--)。男.硕士.助理研究员。E—mail:biomed528@163.COrll
万方数据
中草焉 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9卷第6期2008年6月·829·
法,以半乳糖醛酸为标准品;蛋白质质量分数测定采
用Bradford法,以牛血清白蛋白为标准品,按试剂盒
操作方法操作。
1.4茶多糖纯化组分的均一性分布及其比例分析:
配制2mg/mL浓度的各纯化组分水溶液,采用高效
液相凝胶渗透色谱一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GPC—
ELSD)分析。
HPGPC—ELSD分析条件:进样量20肛L;TSK—
GELG4000PWxL(300mm×7.8ram)色谱柱,柱温
为40℃;流动相为H。0,流速为0.8mL/min;检测器
为ELSD,雾化气体(氮气)流速为3.2L/min,漂移
管温度115℃。
1.5茶多糖的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及红外光光谱分
析:将茶叶粗多糖、茶多糖纯化分级组分样品配制成
80/19/mL浓度溶液,在7002 nm区域扫描;茶
多糖纯化分级组分经KBr压片,在4000~400cm_1
红外波数内扫描[3]。
1.6 茶多糖的圆二色谱分析:配制0.5mg/mL
TPS—I和TPS—I水溶液,TPS—I浓度为0.125mg/
mL,在室温条件下测定。波长范围为187~350nm,
5mm石英池,扫描速度为200nm/min,带宽(band
width)为5.00nm,每个样品扫描3次。
2结果与讨论
2.1 茶多糖的提取和纯化:茶叶粗多糖为淡黄色的
环节和除乙醇之外的有机溶剂,如采取冷冻真空浓
缩和适量三氯乙酸脱蛋白等工艺。
茶叶粗多糖经DEAE一纤维素DE一52柱色谱,获
得3个多糖组分,根据梯度洗脱过程的管号标记,3
组分的洗脱阶段基本对应于H。O、0.25mol/LNaCI
和0.40mol/LNaCI洗脱部分,依次命名为TPS—I、
TPS—I和TPS—il,均为疏松状固体粉末,TPS—I为
白色,TPS—I较TPS—I略带黄色,TPS—I为黄色粉
末,以10mg/mL浓度衡量,TPS—I和TPS—I能充
分溶解,溶液透明,TPS—Ii有少量不溶物,可能为果
胶成分。
2.2茶多糖纯化组分的糖和蛋白质质量分数:茶多
糖TPS—I、I、I组分中性糖质量分数分别为
42.21%、21.75%和14.62%;糖醛酸质量分数分别
为21.06%、55.03%和18.81%;蛋白质质量分数接
近,分别为3.35%、3.14%和3.29%。
2.3茶多糖纯化组分的均一性组分分布及其比例:
TPS—I、I、I组分的HPGPC—ELSD图谱见图1。组
成TPS—I茶多糖的有8种均一性组分,依组分出峰
顺序其质量比例分别为63.48%、12.15%、6.56%、
3.31%、2.29%、0.70%、9.10%和2.40%}TPS—I
含有3种均一性组分,依组分出峰顺序其质量比例
分别为97.69%、2.01%和0.30%;TPS—I含有3种
均一性组分,依组分出峰顺序其质量比例分别为
疏松状固体粉末,粗多糖的提制过程尽量避免高温 94.47%、4.70%和0.83%。
r甲—Tn’1_r’一rnl_—十r1nTn下1
0 5 10 15
琳I
j
rrr—1.r -中t_r—’Tt_rr广_f’’1一f广1
0 5 10 J5
TPS.II
√ 么一
0 5 10 15
TPS.ⅡI
t/min
圈1茶多糖纯化组分TPS—I、I和I的HPGPC—ELSD图谱
Fig.1HPGPC—ELSDChromatogramofpu ifiedTPS-I·I.andI
2.4 茶多糖的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及红外光谱分 近,纯蛋白质的A。。。/A删约为1.8,纯核酸的比值约
析:紫外可见光扫描图谱(图2)显示,TPS—I和1组为0.5。TPS—I的A2。。/A:。。=0.509,也印证上述结
分在200~700nm扫描区域无特征吸收峰,表明该 论。CTPS峰型较“钝”,其A:8。/A2。。=0.591,查“紫
组分不含有游离的蛋白质和核酸;茶叶粗多糖 外吸收法测定蛋白质量的校正因子表”可知在核酸
(CTPS)和TPS—I组分在258nm处均有特征吸收 与游离蛋白质的比例中,核酸占到20%‘引,含有核酸
峰,TPS—I峰型更为“尖锐”。因测得3个纯化组分蛋和游离蛋白质。同时,UV图谱揭示,在DEAE一纤维
白质量接近,而TPS-l和I无特征吸收峰,说明素柱色谱洗脱过程中,核酸出现在较高离子强度洗
TPS—ll组分含有核酸,不含有游离蛋白质。通常蛋脱部分,3个组分所测定到的蛋白质是与糖以结合
白质特征吸收峰在280nm附近,核酸在260nm附 态形式存在。
万方数据
·830· 中草焉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9卷第6期2008年6月
O.5
O
2LIu j00 400 500 b00 700
),/nm
圈2茶多糖的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
Fig.2UVAbsorptionspectraofTPS
3个纯化组分的红外光谱图相近,显示了糖类
化合物官能团的特征。TPS—I、Ⅱ和I均在3409
em_1区域有强宽谱带为缔合羟基的伸缩振动吸收
峰,550crrl_1附近的一个宽峰是含有多羟基化合物
的特征峰(缔合羟基的弯曲振动吸收峰),2924和
2850谱带区域为一CH:一官能团的C—H伸缩振动吸
收峰,1420cm叫谱带区域是C—H弯曲振动的吸收
峰,1078em_1为C—o的伸缩振动吸收峰,1620
cm_1左右的大峰是水的峰(多糖易吸水)。因蛋白质
的官能团出峰的地方正好跟水及C—H的1410em-1
的谱带重叠,故仅用IR无法判定茶多糖的结合蛋白
成分的存在与否。TPS—I和I组分的IR吸收谱带
基本相同。
TPS一■的IR光谱较其他组分的IR图谱复杂,
其中1494cm-1还有较高吸收的峰,可能是苯环的
骨架吸收。1234em_1的吸收峰可能是苯醚结构的
C—O吸收,从该组分的颜色较其他组分要深,推测可
能是色素的IR光谱吸收结果。
2.5 茶多糖的圆二色谱分析:TPS—I、l和I的圆
二色光谱扫描图见图3。3个组分呈现了不同的CD
TPS.11I

\八哿㈣舭360
^/nm
圈3茶多糖纯化组分TPS—I、I和I的四二色谱圈
Fig.3CDSpectraofpurifiedTPS—I,I,and_
谱图。TPS—I茶多糖组分在301nm有正Cotton效
应,在196、202和239nm处有负Cotton效应。TPS—
I茶多糖组分在199和276nm处有正Cotton效应。
TPS—l组分在270nm有正Cotton效应,在235和
208nm处有负Cotton效应。CD仪器软件拟合计算
3个茶多糖组分所含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分量,结果
表明TPS—I组分的蛋白质含有43。6%的肛折叠,
14.5%的p转角和41.9%的无规卷曲;TPS—I组分
的蛋白质含有14.O%的a一螺旋和86.O%的p折叠;
TPS—l组分的蛋白质含有81.3%的a一螺旋和
18.7%的无规卷曲。
参考文献:
[1]傅博强。谢明勇.周鹏.茶叶多糖的提取纯化、组成及药理
作用研究进展[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01,25(4)I
358—364.
[2]张惟杰.糖复合物生化研究技术[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
社,1999.
Is]康学军,曲见松,顾忠泽.白芷多糖的分析[J].分析化学,
2006.34(4):533—535.
[4]陈钧辉.生物化学实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万方数据
茶多糖纯化组分的理化分析
作者: 陈小强, 成浩, 叶阳, 周瑛, 尹军峰
作者单位: 陈小强,成浩,叶阳,尹军峰(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农业部茶叶化学工程重点实验室,浙
江,杭州,310008), 周瑛(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材料学院,浙江,杭州,310032)
刊名: 中草药
英文刊名: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年,卷(期): 2008,39(6)
被引用次数: 2次

参考文献(4条)
1.傅博强;谢明勇;周鹏 茶叶多糖的提取纯化、组成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01(04)
2.张惟杰 糖复合物生化研究技术 1999
3.康学军;曲见松;顾忠泽 白芷多糖的分析[期刊论文]-分析化学 2006(04)
4.陈钧辉 生物化学实验 2003

本文读者也读过(7条)
1. 崔宏春.江和源.张建勇.寇小红.袁新跃.刘晓辉.高晴晴.江用文 茶多糖的结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
学2009,37(1)
2. 陈小强.周瑛.叶阳.成浩.尹军峰.CHEN Xiao-Qiang.ZHOU Ying.YE Yang.CHENG Hao.YIN Jun-Feng 碱溶性茶多
糖的提取及其分析[期刊论文]-应用化学2008,25(12)
3. 周裔彬.汪东风.宛晓春.杜先锋.Zhou Yibin.Wang Dongfeng.Wang Xiaoehun.Du Xianfeng 茶多糖的纯化及结构
分析[期刊论文]-化学通报(印刷版)2008,71(9)
4. 曹延杰.李飞.谭鹏 蒸制对中药多糖和5-羟甲基糠醛含量影响的研究概况[会议论文]-2008
5. 李秀娟.刘洪莲.刘新 峄县榴叶茶[期刊论文]-中国林副特产2000(3)
6. 杜绍亮.刘富岗.董晶晶.杨云 法定中药材多糖研究概况[会议论文]-2009
7. 汪庆华.鲁成银 茶叶中多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期刊论文]-农业质量标准2003(6)

引证文献(2条)
1.陈小强.张志发.王川丕.何自强.陈建新.陈红平 热处理对高温煎煮和低温酶法提制绿茶多糖的影响[期刊论文]-
应用化学 2011(4)
2.余志.石玉涛 茶多糖研究的新进展[期刊论文]-广东茶业 2008(6)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cy200806010.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