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Flocculation and selective flocculation for water-extraction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中药水提液的絮凝和选择性絮凝



全 文 :中草药 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7卷第8期2006年8月·1271·
对照临床试验,评价疗效的指标以疾病终末事件发生为标
准。此举将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医药疗效优势,有助于建立体
现中医药治疗优势和特色、同时被国际认可的疗效和安全性
评价体系。为中医药走向世界提供确凿的科学证据。
3结语
中药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在为目前国内外十分关注的问
题。“中医药疗效及安全性基本问题研究”是我国“十五”国家
科技攻关项目,本实验室承担其课题之一——“中成药安全
性评价的示范研究:大黄不良反应与其复方制剂安全性的示
范研究”。其中运用循证药学原则,整理分析大黄及其他主含
蒽醌类的药材及复方制剂在临床上治疗肝病、肾病、肠道疾
病的病例或文献报道,并进一步进行荟萃分析及实验验证,
客观评价大黄及其他主含蒽醌类的药材及复方制剂的安全
性和有效性。
在中医药现代研究飞速发展、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今天,
建立一条以循证药学原则为基础。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
为核心,合理用药与提高疗效为主要目标,观察法、实验法和
数理法相结合,回顾性与前瞻性研究相结合,I临床与科研相
结合的新型规范的中药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方法体系,无论
从临床保障患者身体健康,增加临床合理用药,还是从丰富
完善中医药学术,发展中医药学,促进中医药与国际药学相
互接轨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References:
[1]Evidence—BasedMedicineWorkingGroup(EMBWP).Evi—
dence~basedmedicine:awapproachtoteachingtheprac—
tireofmedicine[J].,AMA,1992,268:2420—2453.
[2]ChenJ,JiangXH.Evidence—basedph rmacyin linical
pharmaceuticalpra tice[J].JChinaPharm(中国药学),
2001,12(2):75—77.
r33FurbergCD,PsatyBM,MeyerJ V.Nifedipine:Dose
relatedincreaseinmortailityinpatientswithcoronaryheart
diseaser7].Circulation,1995,92:1326.
E4]LiuJP,LinH,HeatherM.Genusphyllanthusforchronic
hepatitisBvirusinfection:AsystemaiereviewrJ].Evid
BasedMedChina(中国循证医学),2001,l(2):78—86.
Es]LiYP,ChengF,LiF.Thoughtsonas essmentandstudy
ofmechanismsofcurativeeffectivenessoftraditionalChinese
medicinefJ].WorldSciTechnol:ModTraditChinMed
MaterMed(世界科学技术:中医中药现代化),2003,5(2):
】7—20.
中药水提液的絮凝和选择性絮凝
张建伟,王中原,范红伟
(沈阳化工学院,辽宁沈阳110142)
摘要:絮凝法处理中药水提液比醇沉法具有成本低、有效成分损失小等优点。着重介绍中药絮凝的特点,中药絮
凝的机制和中药的选择性絮凝,在分析中药絮凝特点和絮凝吸附力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避免中药水提液有效成
分损失的方法和一种有应用前景的絮凝剂——膨润土。
关键词:中药水提液;絮凝;选择性絮凝
中图分类号:R28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2670(2006)08—1271—05
Flocculationandselectiveflocculationforwater—extractionofCh nesemateriamedica
ZHANGJian—wei,WANGZhong—yuan,FANHong—wei
(ShenyangInstituteofChemicalEngineering,Shenyang110142,China)
Keywords:water—extractionofChinesemateriamedica;floeeulation;selectivefloccu ation
在中药的现代生产中,絮凝澄清法比醇沉法具有成本
低、有效成分损失小等优点,絮凝澄清法有取代醇沉法的趋
势。絮凝法在选矿、水处理和酒类生产中被广泛应用,但在中
药领域的应用还远没有达到工业水平,许多理论性问题还有
待于解决。
1中药水提液的特点
1.1 中药的有效成分:包括生物碱、黄酮类、醌类和蒽醌类、
香豆素类、萜类和挥发油、强心苷、皂苷、氨基酸和多肽蛋白
质类、有机酸类、糖苷类等n]。这些成分中有些易溶于水,如
某些氨基酸、单糖;有些不溶于水,如生物碱类、挥发油;大多
数能溶于水但溶解度不高,具有亲水性,通过煎煮能在水中
形成胶体,如苷类。有些有效成分在水中带正电,如一些生物
碱,但大多数成分在水提液中带负电。中药有效成分的相对
分子质量一般较低。
1.2 中药水提液的无效成分:主要有蛋白质、淀粉、鞣质、纤
维素、油脂、树脂、色素和泥沙等[2]。中药水提液中的无效成
分和杂质可分为可溶性成分和不可溶性成分。不可溶性成分
主要是纤维素、泥沙、油脂、树脂等,这些成分比较容易去除。
收稿日期:2006一01一05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资助(05L331)
作者简介:张建伟(1964),男(满),辽宁省义县人,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沈阳化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院长,一直从事固液分离
和高效节能过程装备的科学研究工作。Tel:(024)89383279E—mail:zhangjianwei64@163.com
万方数据
·1272· 中草芮 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7卷第8期2006年8月
可溶性成分可分为小分子成分和大分子成分,如鞣质的相对
分子质量较小,一般絮凝法无法去除这些物质。大分子可溶
性成分包括蛋白质、淀粉和一些多酚类化合物,它们能在中
药煎煮过程中形成大分子胶体溶液。
絮凝法主要对象是大分子可溶的无效成分,它们具有一
些共同的性质:1)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形成的胶体粒度也
大;2)含有大量亲水基,如羟基、羧基或胺基等,这些基团都
是能形成氢键的基团;3)既有亲水性也有憎水性,如蛋白质、
鞣质都含有憎水基;4)所形成的胶体颗粒在中性条件下大都
带负电;5)由于含有羟基或羧基,在中性溶液中显微弱的酸
性;6)由于亲水性,在其颗粒周围有一层较厚的水化层;7)能
够形成较稳定的胶体溶液。
1.3 中药水提液中的胶体:胶体溶液或者较稳定的悬浮液
是絮凝法分离的主要对象,在中药水提液中形成胶体需具备
一些必要的条件,如亲水和带电。亲水性保证分子间不能因
为疏水作用而结合成能够沉降的颗粒,带电能使这些分子互
相排斥,稳定性更好。中药中的成分在煎煮过程中,从药材扩
散到水中,一些成分的溶解度不高,会通过疏水作用(分子中
既有亲水基也有憎水基)和范德华力结合成微小颗粒,但生
长到一定程度后,又由于水化作用、高分子效应和静电力而
不能继续生长,形成了具有较小粒度的胶体溶液,这些胶粒
之间不再结合,胶体溶液稳定存在。有效成分由于相对分子
质量较小,亲水性强,所形成的胶粒粒度小,比杂质能更稳定
地存在于药液中,这也为选择性絮凝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1.4 中药水提液随pH值变化:中药水提液受pH值影响很
大,其中的成分在不同pH值下,溶解度、亲水性和所带电荷
会发生变化。如黄酮苷在碱性条件下溶解度升高,在酸性条
件下溶解度降低,亲水性下降[1]。水提液中不同的成分随pH
值变化规律是不同的,水提液中各种成分的量在不同pH值
时存在着较大不同,如黄芩水提液在pH7.8左右时,有效成
分的量会突然减少,偏离pH7.8后,量升高口]。
中药杂质所带电荷一般都是负电荷,有些杂质的电荷是
可以改变的,如蛋白质,在不同pH值下带有不同的电荷,所
以有些中药溶液存在着等电点[4]。当pH值适合的时候,溶
液中各种成分所带的电荷平衡,在静电力和范德华力作用
下,克服溶剂化作用而互相吸附,形成絮团并沉降。由于有效
成分形成的胶体比杂质形成的胶体更稳定,一般杂质胶体能
够比有效成分先达到等电点沉降,所以,可以利用这一性质,
调节中药水提液的pH值,使其达到等电点去除大分子杂
质。中药水提液的等电点与中药种类有关系,有些中药水提
液并不存在等电点。
2适合于絮凝法的中药水提液
主要有2种情况:1)中药水提液中的有效成分全部溶于
水,但杂质不溶于水,可以亲水,不沉降。2)中药的有效成分
尽管不溶于水或难溶于水,但亲水,且带电,这样能在水溶液
中形成稳定的胶体。
对于第一种情况使用普通的絮凝法就可以达到分离的目
的,而第2种情况必须使用选择性絮凝的方法来解决。许多中
药的水提液都符合这两种情况,尤其第2种情况较为普遍。
3影响中药水提液絮凝的力
3.1 絮凝剂与被絮凝物之间的力:絮凝首先需要在絮凝剂
与被絮凝物(胶体颗粒)之间产生吸附作用,它们之间存在力
的作用,这些力是发生吸附的原动力,这些力的大小都与距
离有关,距离短吸附力强。
3.1.1静电力:胶体颗粒由于电离、不平衡溶解或吸附而带
电(中药成分主要是电离作用带电),在溶液中形成双电层,
产生了静电力。静电力或吸引或排斥,它是絮凝剂与被絮凝
物(两者带异号电荷时)吸附的主要作用力。静电力的作用能
大于41.84kJ/tool,因此这种作用产生的吸附几乎是不可逆
的∞]。静电力与吸附物之间所带电量有关,所带电量大,吸附
能大。
3.1.2疏水化作用:由于被絮凝物和絮凝剂的疏水性产生
的相互吸引作用,它与水化层有密切关系。疏水作用发生在
10~25nm内,其作用能很大,通常是静电作用及分子作用
能的10~100倍拍]。疏水化作用的大小与胶体颗粒的疏水性
有关,疏水性强,结合能大。
3.1.3溶剂化作用(水化作用):水分子在亲水的被絮凝物
表面由于结合成氢键而有序排列,形成水化层,水化层的存
在是溶剂化作用的来源,它和疏水作用相反,表现为斥力【5]。
3.1.4范德华力:即分子间的作用力,存在于一切分子、原
子之间,包括永久偶极作用、诱导偶极作用和色散作用,其能
量范围为8.368~41.84kJ/tool[5]。范德华力与吸附物的大
小有关,吸附物大,范德华力大。
3.1.5氢键:氢键实际上是一种强的偶极子力。氢键的键能
介于8.368~41.84kJ/mol,其大小与氢原子结合的原子的
负电性有关,也与两个负电性原子间的距离有关n]。
3.1.6化学键:絮凝剂与被絮凝物表面上的原子通过共介
键或离子吸附结合口]。这种化学键的键能通常大于41.84
kJ/mol。
3.1.7高分子稳定效应:高分子稳定效应包括渗透压效应
和位阻效应2种,表现为斥力。当高分子絮凝剂在颗粒上吸
附量较大时就产生高分子稳定效应[7]。
3.2水化层:水提液中所含的胶体物质大多是亲水胶体,亲
水胶体除了一层双电层外,还有一层水化外膜来稳定胶粒的
分散状态。
由于水分子与胶体粒子形成氢键,而水分子之间也是由氢
键来连接的,而且是定向有序排列的,这样就形成了水分子定
向排列的水化层。水化层的厚度约为1~100nm,其厚度与胶
体颗粒的亲水性有关。当亲水胶体颗粒彼此接近时,水化层就
被挤压变形,定向排列的引力力图恢复水化层原来的定向排
列,这样就使水化层表现出弹性,另外,水化层中的“自由水”有
较高的黏度,这些因素使水化层成为胶粒彼此接受时的机械阻
力。水化层起到排斥作用,从而阻止胶粒间的聚结[8]。
减弱水化层对絮凝吸附影响的方法有几种:1)利用静电
吸引力可以减弱水化层的影响;2)将溶液加热,较高温度下
分子运动加快,水化层变薄;3)使用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溶
万方数据
中草115 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7卷第8期2006年8月·1273·
液分子间吸引力,水化层变薄;4)用超声波、机械震范等方法
使水化层变薄哺]。
水化层是溶剂化作用和疏水化作用的产生原因,双电层
是静电作用产生的原因,这3种作用都是长程作用,对中药
的絮凝有重要的影响。
4中药的絮凝
4.1 中药絮凝的特点:中药的絮凝与选矿等固液分离的絮
凝有较大差别,絮凝的胶体并非固体颗粒,没有固体颗粒所
具有的表面能,因此中药絮凝具有自身的特点:1)絮凝物本
身就是有机高分子物质,和高分子絮凝剂有相同之处,只是
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小,分子长度小,带负电,一般都是极性分
子。2)所用絮凝剂需无毒,且不能与药液中的有效成分反应。
3)与pH值密切相关,絮凝操作时应考虑pH值的影响。4)中
药水提液中的物质一般都是亲水性化合物,在其胶体颗粒周
围有一水化层。5)存在高分子效应。由于上述原因限制,能用
于中药的絮凝剂数量有限。
4.2中药絮凝的实现:从絮凝的吸附力分析,中药的絮凝应
首先考虑长程力的作用,主要可作用的长程吸附力有静电
力、范德华力,中药水提液中胶体一般为亲水性胶体,无法利
用疏水化作用实现吸附。吸附斥力主要有静电力(絮凝剂和
被吸附物之间带同种电荷时)、溶剂化作用和高分子作用。而
氢键和化学键是短程力,在吸附斥力(长程力)的作用下,对
絮凝影响较小。在中药的絮凝过程中,所用的絮凝剂一般是
高分子絮凝剂,高分子效应对絮凝吸附的影响较大。
絮凝剂对杂质吸附后,形成架桥,由于中药水提液中胶
体的亲水性和高分子渗透压作用,所形成的絮团含水量大,
不易分离,电荷中和作用可降低胶体的亲水性,所以阳离子
如絮凝剂在中药中的应用更多。
4.3所用絮凝剂:目前的中药絮凝都使用阳离子型有机高
分子絮凝剂,利用静电力与杂质胶粒结合。这些絮凝剂主要
有曲““:壳聚糖(几丁质)、改性阳离子淀粉、明胶一鞣质、蜂
蜜、蛋清等几种。
4.4影响条件:絮凝剂种类、絮凝剂的配置方法、絮凝剂用
量、pH值、絮凝温度、保温时间、搅拌强度和方式、搅拌时间、
药液浓度等。这些条件中对絮凝影响最大的是絮凝剂种类、
絮凝剂用量和pH值,而温度、搅拌和药液浓度仅对絮凝的
反应速度有较大影响,对絮凝效果影响较小。
5选择性絮凝机制
5.1选择性絮凝的定义:当需要保留悬浮液中某些具有共
同特征的胶体颗粒而絮凝其他胶体颗粒时就需要选择性絮
凝。选择性絮凝是利用絮凝剂对悬浮液中不同性质胶体颗粒
的吸附能力差异来实现的Ll“。
5.2实现选择性絮凝的前提条件:非目标颗粒与目标颗粒
应是分开的,而不是镶嵌在一起;在进行选择性絮凝之前,颗
粒不能沉降或者发生凝聚和絮凝,即固液体系在进行选择性
絮凝前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絮凝剂对非目标颗粒和目标颗
粒的吸附能力应有较大差别。
5.3选择性絮凝的实现途径:实现选择性絮凝应考虑目标
胶体颗粒和非目标胶体颗粒之间的性质差异,之后选择能够
利用这些差异的絮凝剂。主要可利用的差别如下:I)胶体颗
粒所带的电荷;2)疏水性;3)分子(有机大分子胶体)的极性;
4)粒度或相对分子质量(有机大分子胶体);5)表面化学性
质。另外也可通过各种方法增大这些差别,如调节pH值改
变胶体表面的电荷和电位,或者絮凝前加入某些分散剂,也
可通过媒介分子来实现选择性絮凝[12“⋯。
6 中药水提液选择性絮凝
6.1 吸附力角度:从吸附力的角度考虑絮凝的选择性,可能
产生选择性的力有静电力、范德华力。利用氢键的数量虽能
产生选择性,但笔者认为氢键在絮凝吸附过程中仅起辅助作
用,所以不能利用;化学键可能改变中药有效成分的性质,也
不能利用;高分子作用的作用方式与选择性相反,不能利用;
中药水提液中大都是亲水胶体,胶体的疏水性差别不很大,
直接利用此差别难以实现絮凝的选择性。
可利用如下的方法达到中药水提液选择性絮凝:1)利用
有效成分和杂质所带电量不同(所带电荷电性相同,否则药
液不稳定),产生的静电吸引力也不同,选择合适的絮凝剂吸
附杂质保留有效成分,达到选择性絮凝:2)通过调节pH值
改变有效成分和杂质所带电量,增大两者之间的差别,实现
选择性絮凝;3)利用相对分子质量不同,大分子形成较大的
胶粒,产生的范德华力较大,小分子形成的胶粒小,范德华力
也小;4)利用分子的极性不同,极性强的分子能产生较强的
偶极子力,极性弱的分子产生的偶极子力也弱。由于中药中
的成分复杂,各种杂质分子的极性不一致,所以偶极子力的
可利用性差。选择性絮凝并非只是利用一种力达到的,通常
是几种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中药中的成分复杂,目前只
有通过杂质和有效成分所带电量和粒度的差别两种途径,实
现中药水提液絮凝。通常中药的絮凝考虑利用所带电量的差
别来实现絮凝选择性,笔者认为,依靠电量的差别实现选择
性固然可行,但胶粒粒度的差别更应该得到充分的考虑。在
中药水提液中,有效成分和杂质的胶粒差别很大,依靠胶粒
粒度的差别是能够实现絮凝选择性的。
6.2絮凝方法角度:从絮凝方法分析,可能实现选择性的方
法有活性质点阻塞法、选择性分散剂法和媒介分子法。
6.2.1 活性质点阻塞法[1“:利用杂质和有效成分所带电量
的差别,加入相反电荷(阳离子),使之与杂质和有效成分的
电离基团结合,使此电离基基不能利用静电力产生吸附作
用,杂质分子的电离基团较多,在阳离子加入量有限的情况
下,所剩的电离基团比有效成分多,达到了增加两者差别的
目的,如图1所示。
6.2.2选择性分散法[1“:就是将需保留的有效成分选择性
地分散,使其更稳定。可利用表面活性剂加入到中药水提液
中,提高有效成分的亲水性,该法主要应用于含有疏水性有
效成分的中药。也可调节pH值,使有效成分的电位更高、更
稳定、粒度变小,再利用其他絮凝杂质成分。对于固体颗粒状
有效成分,可加入某些低聚合度所带电荷与之相反的无毒有
机高分子化合物,由于杂质分子的高分子效应,低聚物只能
万方数据
·1274· 中草药 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7卷第8期2006年8月
④@ @)④,
Jb入絮凝剂 、啊入絮凝剂
V V l
(三遵④ @二一霉梦R
非目标颗粒 目标颗粒 非目标颗粒 目标颗粒
×代表活性质点,短链代表质点阻塞剂——阳离子,
长链代表絮凝剂分子
A一未使用质点阻塞剂出现杂絮凝
B一使用质点阻塞剂不出现杂絮凝
×isactivesites,short—chainisSBA——positiveon,
long—chainisflocculantSmolecule
A—hereoflo.cculationpresentationwithoutSBA
B—hereoflocculationnon—presentationwithSBA
图1活性质点阻塞法示意图
Fig.1Schematicdiagramshowingsiteblockingagents
与有效成分颗粒选择性地结合,从而利用低聚物的高分子效
应达到分散有效成分颗粒,使其稳定的目的。
6.2.3媒介分子法[I“:在中药水提液中加入媒介分子(离
子),选择性地吸附在杂质分子上,之后再利用絮凝剂与媒介
分子的吸附絮凝杂质。此时絮凝剂与水提液中的成分均不吸
附,只与媒介分子吸附,而媒介分子具有选择性,絮凝剂只起
架桥作用。
选择性良好的絮凝剂对于选择性絮凝起主要作用,而絮
凝方法起辅助作用。在成功的中药絮凝法实例中,一般都在
自觉或不自觉地利用选择性絮凝。
7壳聚糖和膨润土对中药的絮凝效果Eb较
要想利用胶体粒度的差别实现絮凝的选择性就必须实现
以范德华力为主的吸附方式,必须有较大表面能和表面积,这
样才能达到所需的吸附量。活性炭和膨润土都有这个特点,但
活性炭的吸附性过强.且所带电荷量少,会对有效成分也产生
较强的吸附,缺少选择性,而膨润土在利用范德华力吸附杂质
的同时,也利用带负电的性质减少对有效成分的吸附,所以膨
润土成为实现这种选择性絮凝的最佳选择。膨润土与常用的
絮凝剂壳聚糖比较,两者存在很大的区别,见表1。
表1膨润土和壳聚糖的比较
TableComparisonbetweenb toniteandchitosan
笔者对膨润土和壳聚糖的絮凝和选择性絮凝的效果进
行了实验比较,实验对象是黄芩水提液(黄芩粉煎煮2次,每
次1h,合并滤液,浓度为0.1g/mL)。膨润土的絮凝效果和
选择性絮凝效果很好,药液澄清,总黄酮损失率很低(小于
3%)[3],而壳聚糖几乎没有澄清现象,也没有造成总黄酮的
损失。当壳聚糖(1%醋酸配制成1%的溶液)放入药液后,溶
液呈不透明黄色,壳聚糖变成了比水轻的白色块状,在加入
量大时,成为果冻状(外皮为白色),经搅拌后,“果冻”破裂,
依然变为白色块状。笔者分析,壳聚糖放入药液后,药液中带
负电的成分与壳聚糖分子发生电中和效应,与药液接触的壳
聚糖分子的溶解度降低,成为“白色块状”,这些白色物质阻
碍电中和反应的进一步进行,结果成为“果冻”。可见对黄芩
水提液的絮凝,膨润土比壳聚糖效果更好。
膨润土的结构特性和性质恰好适合于中药的絮凝,膨润
土还可以进行改性处理[1“,能够更好的适用于中药,笔者认
为,膨润土能够成为优良的中药水提液絮凝剂。
8结语
中药水提液絮凝也会造成有效成分损失主要有以下几
方面原因:1)中药有效成分与无效成分由于分子间力的作用
而结合在一起,或者有效成分被镶嵌在无效成分之中,絮凝
剂絮凝无效成分时,有效成分被带出,造成中药有效成分的
损失。2)中药有效成分(不能全部溶解的)在水提液中没有形
成胶体,而是形成较大的颗粒在絮凝之前和絮凝操作之时沉
降,絮凝后被作为杂质分离出去。3)由中药有效成分形成的
微小胶粒悬浮于中药水提液中,当进行絮凝操作时,由于杂
絮凝作用[I们和夹杂作用而被絮凝剂作为杂质絮凝。4)中药有
效成分(已溶解的)被絮凝剂吸附,并随着絮凝剂被沉降或过
滤出去。
絮凝法处理中药应从中药水提液的性质和絮凝机制出
发,寻找最佳的絮凝方法和絮凝剂,同时还应考虑絮凝的选
择性。选择性絮凝在中药中应用是可行的,中药的选择性絮
凝应该利用胶体粒度的差别来实现。
References:
[-13SongXK.NatureMedicineChemistry(天然药物化学)EM].
Beijing:ChemicalIndustryPress,2004.
[-21TangDS.ChineseTraditionMed&ineCh mistry(中药化学)
[M].Beijing:People’SM dicalPublishingHouse,1986.
[-33WangZY.Theresearchofbentonitetopurifywater—extrac—
tionofscutellaria[A].DissertationofMasterDegreeof
ShenyangInstituteofChemicalTechnology(沈阳化工学院硕
士论文)[D].Shenyang:ShenyangInstituteofChemical
Technology,2006.
[4]LiuXH,Studyofdiscriminationsevens akem dicalbyiso—
electricpoint[J1.ChinaJ inMaterMed(中国中药杂志),
1992,17(6):329—330.
[5]LuoQ.SeparatenessofSolidandLiquid(固液分离)[M].
Beijing:MetallurgicalIndustryPress,1997.
万方数据
中草药 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7卷第8期2006年8月·1275·
WangxL.OrganicChemistry(有机化学)EM].Beijing:
HigherEducationPress,1997.
ChenZQ,WangGX,XuGY.ColloidanIntert)hase
Chemistry(胶体和界面化学)[M].Beijing:HigherEduea—
tionPress,2001.
QinTQ,CengSX.Thefunctionofsoundfieldinfloccula—
tionseparationofthecolloidalsystem[J].SouthChinaUniv
Technol:NatSci(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
27(12):94—99.
YanH.Anapplicationofnaturalclearingmediuminclearing
craftsofextractionliquidofChineseherbsrJ].GuidJTra—
ditChinMed(中医药导报),2005,11(1):80—82.
HOUXM,WangGY.AplicationofclarifierinChinesetradi—
tionalmedicinepreparation[J].Tia巧inPharm(天津药学),
2005,17(2):67—69.
ZhangGZ,KangY,FengY.Applicationoffl cculation
technologyinthepurificationofChinesetraditonalmedicine
口].ChemIndEng(化学工业与工程),2003,20(6):377—
384.
1-123ZhangJW,WangzY.Themethodandmechanismofselec—
tiveflocculation(I):methodofincreasingordecreasing
activesitesofparticles[J].JFiltrSepar(过滤与分离),
2005,15(1):1—4.
[133ZhangJW,WangZY.Themethodandmechanismofselec—
tiveflocculation(Ⅱ)[J].JFiltSepar(过滤与分离),2005,
15(2):1—3.
[14]MathurS,SinghP,MoudgilM.Advaneesins lectivefloe—
culationtechnologyforsolid—solidseparations[J].IntJ
MinerP ocess,2000,58:201+222.
[15]MaY,WangND,ShaoH.Preparationofchitosanloaded
bentoniteabsorbentI-J].ChinJApplChem(应用化学),
2004,2l(6):597—600.
儿茶素类对前列腺癌作用的研究进展
杨军国1,于海宁2,孙世利1,沈生荣1
(1.浙江大学茶学系,浙江杭州 310029;2.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浙江杭州310032)
摘要:前列腺癌是中老年男性最多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儿茶素在防治前列腺癌中已经表现出令人兴奋的结果,可
以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凋亡,对前列腺癌形成中的关键酶进行调控。就儿茶素对前列腺癌的
作用机制进行综述,并对前景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前列腺癌;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中图分类号:R282.71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2670(2006)08—1275一04

Advancesinstudiesoncatechinsonprostatecancer
YANGJun—guo1,YUHai—nin92,SUNShi—li,SHENheng—rong
1
(1.DepartmentofT aScience,ZhejiangUniversity,Hangzhou310029,China;2.CollegeofPharmacy,
ZhejiangIndustrialUniveristy,Hangzhou310032,China)
Keywords:prostatecancer;catechin;(一)一epiganocatechin一3一gallate(EGCG)
前列腺癌高发于中老年男性,在欧美等西方国家是最多
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男性第2位的癌症致死病因。在我国,
前列腺癌发病率低于欧美,这可能与我国民众普遍饮茶有关
系。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有规律的饮用绿茶能降低前列腺癌
的发病率。实践也已证实茶具有多种保健功效,其中对多种
癌症具有防治作用,如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
几茶素类药物是茶叶中最主要。多元酚类成分,其主要
成分有儿茶素(catechin)、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ECG)、表儿茶素(EC)、儿茶素没食子酸酯(CG)等。自Liao
等[13报道注射EGCG可以减少裸鼠前列腺肿瘤细胞的大小
以来,许多学者通过细胞、动物实验对儿茶素抗前列腺癌的
效果和机制进行了研究。目前,有关儿茶素的抗前列腺癌的
水平、不同方面做了有效的探讨。
1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生长增殖和抗血管形成机制
前列腺癌是异质性肿瘤,由雄激素依赖和非依赖细胞组
成,其代表性癌细胞株为LNCaP、PC一3、DUl45。不同浓度的
EGCG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非激素依赖型细胞DUl45和
LNCaP生长增殖,抑制率与EGCG的浓度呈剂量效应关系,
与时间也有一定的相关性[2“]。众多的研究证实了儿茶素能
使前列腺癌细胞维持在原初水平,不扩散,具有抑制前列腺
癌细胞生长增殖的作用。
Jung等口3研究表明儿茶素通过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从而抑制癌细胞生长、增殖,VEGF为儿茶素与前
列腺癌细胞的作用位点¨]。早在30年前,Folkman就提出肿
瘤的生长和增殖决定于新血管形成的程度,并认为它是肿瘤
作用机制,各国学者结合其分子结构和生物学活性,从不同 治疗上一个可能的靶点。人体内存在一种血管新生的开关系
收稿日期:2005—09~2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470198);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436486)
作者简介:杨军国(1980一),男,山东泰安人,现就读于浙江大学农生学院茶学系,攻读博士学位,从事茶叶生物化学与综合利用方面的
研究。Tel:13336096366(0571)86971926E—mail:shrshen@zju.edu.cn
明刀



r=l
[
[
[
[


万方数据
中药水提液的絮凝和选择性絮凝
作者: 张建伟, 王中原, 范红伟, ZHANG Jian-wei, WANG Zhong-yuan, FAN Hong-wei
作者单位: 沈阳化工学院,辽宁,沈阳,110142
刊名: 中草药
英文刊名: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年,卷(期): 2006,37(8)
被引用次数: 4次

参考文献(15条)
1.Song X K 天然药物化学 2004
2.Tang D S 中药化学 1986
3.Wang Z Y The research of bentonite to purify water-extraction of scutellaria 2006
4.Liu X H Study of discrimination seven snake medical by isoelectric point 1992(06)
5.Luo Q 固液分离 1997
6.薛良 音乐知识手册 1997
7.Chen Z Q;Wang G X;Xu G Y 胶体和界面化学 2001
8.Qin T Q;Ceng S X The function of sound field in flocculation separation of the colloidal system
1999(12)
9.Yan H An application of natural clearing medium in clearing crafts of extraction liquid of Chinese
herbs[期刊论文]-中医药导报 2005(01)
10.Hou X M;Wang G Y Aplication of clarifier in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preparation 2005(02)
11.Zhang G Z;Kang Y;Feng Y Application of flocculation technology in the purification of Chinese
traditonal medicine[期刊论文]-化学工业与工程 2003(06)
12.Zhang J W;Wang Z Y The method and mechanism of selective flocculation (Ⅰ):method of increasing
or decreasing active sites of particles[期刊论文]-过滤与分离 2005(01)
13.Zhang J W;Wang Z Y The method and mechanism of selective flocculation (Ⅱ)[期刊论文]-过滤与分离
2005(02)
14.Mathur S;Singh P;Moudgil M Advances in selective flocculation technology for solid-solid
separations[外文期刊] 2000(1-4)
15.Ma Y;Wang N D;Shao H Preparation of chitosan loaded bentonite absorbent[期刊论文]-应用化学
2004(06)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李娟.张伯礼.崔元璐.张艳斌 混合絮凝剂纯化淫羊藿醇提液工艺的研究[期刊论文]-天津中医药2007,24(3)
2. 万华根 略论絮凝法在中药提纯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江西化工2007(4)
3. 张忠国.康勇.冯颖.张育新 絮凝技术在中药提纯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化学工业与工程2003,20(6)
4. 赵颖.林亚平 吸附澄清技术及其在中药澄清中的应用[期刊论文]-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4,26(3)
5. 李锋涛.潘金火 絮凝剂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时珍国医国药2006,17(4)
6. 商常发.李庆林.何领 壳聚糖絮凝法在澄清中药水提液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国中医药科技2006,13(5)
7. 程心玲.肖钦.黄玉芳 中草药药液澄清中应用吸附澄清技术的思考[期刊论文]-福建中医药2005,36(5)
8. 卢娥辉.郑熙展 药用辅料中的絮凝剂与反絮凝剂[期刊论文]-华西药学杂志2006,21(3)
9. 张彤.徐莲英.蔡贞贞 壳聚糖澄清剂精制中药水提液的应用前景[期刊论文]-中国中药杂志2001,26(8)
10. 潘育方.陈丽兰.刘庆堂 壳聚糖对三七茎叶水煮液的絮凝效果考察[期刊论文]-广东药学2001,11(6)

引证文献(4条)
1.冯颖.张天阳.张建伟 壳聚糖絮凝中药水提液的温度效应[期刊论文]-沈阳化工大学学报 2012(3)
2.王晴.郭立玮 絮凝与膜分离技术联用对痛安水提液的精制[期刊论文]-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08(1)
3.张建伟.于婧超.冯颖 2种天然絮凝剂对薄荷水提液的絮凝研究和比较[期刊论文]-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2(4)
4.汤春妮 絮凝技术在植物有效成分提纯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安徽化工 2012(5)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cy200608060.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