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葫芦茶的生药鉴定
朱 华 1 ,廖月葵 1 ,辛 宁 1 ,董 晖 2
( 1. 广西中医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1; 2. 广西柳州医药总公司 ,广西 柳州 545001)
摘 要: 目的 对葫芦茶 Tadehagi triquetrum 进行鉴定。 方法 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紫外光谱法。结果 葫芦茶
的茎与叶的组织构造有一定特点且变异较大。结论 作为该药材质量标准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葫芦茶 ;药材性状 ;显微特征 ;紫外光谱
中图分类号: R282.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3 2670( 2002) 06 0552 03
Pharmacognostic identification of Tadehagi triquetrum
ZHU Hua1 , L IAO Yue-kui1 , X IN Ning1 , DON G Hui2
( 1. Guangx i Co lleg e o f TCM , Nanning Guangxi 530001, China; 2. Liuzh ou Pharmaceutical Company
of Guangxi Prov ince, Liu zhou Guangxi 545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 To identify Tadehagi triquetrum ( L. ) Ohashi. Methods Characteristic identifica-
tion, micro scopic identi fica tion, and UV spect rometry w ere used. Results Obv ious va riation was found in
the tissue structures betw een the old and young leaves as w ell as the old and young stems. Conclusion
The result can be taken as the reference for identi fying the quali ty of crude drug.
Key words: Tadehagi triquetrum ( L. ) Ohashi; medicinal ma terial character; micorscopic character;
UV spect rometry
葫芦茶又名剃刀柄、金剑草、百劳舌等。为豆科
植物葫芦茶 Tadehagi triquetrum ( L. ) Ohashi的
全草。 主产于广西、江西、广东、海南、福建等南岭地
区 [1 ]。具有清热解毒、消积利湿、杀虫防腐等功效。用
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黄疸肝炎、急性肾炎、痢疾、
妊娠呕吐、中暑、及菠萝木薯中毒 [2, 3 ]等症状。药理实
验表明葫芦茶提取物具有破坏 Hbs Ag 的作用 ,同
时对金黄色葡萄菌有抑制作用 [ 4, 5 ]。其化学成分已有
报道 [ 6~ 8] ,为了提供更完善的科学依据 ,就此进行生
药学研究。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1. 1 实验材料: 葫芦茶采自广西南宁郊区 ,经广西
中医学院药用植物教研室刘寿养副教授鉴定为豆科
植物葫芦茶 T . triquetrum的地上部分。实验所用试
剂均为分析纯。
1. 2 仪器: UV-160A可见紫外分光光度仪 (日本
岛津 ) ;显微镜× 52-H (重庆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 1 药材性状:本品棕褐色或棕黄色 ,老茎类圆形 ,
棕褐色或棕红色 ,表皮有细纵皱纹 ,节明显 ,有环状
托叶痕突起 ,质坚韧 ,不易折断 ,切断面黄白色 ,中央
具髓。 嫩茎类三角形 ,黄绿色 ,棱上被粗毛 ,直径
0. 1~ 0. 4 cm。叶片红棕色 ,革质 ,叶柄具翅 ,与叶片
相连 ,翅柄基部有托叶 ,常脱落。气微香、味微苦。
2. 2 显微特征
2. 2. 1 茎的横切面:老茎木栓细胞由 4~ 8列类长
方形细胞组成 ,细胞外壁增厚 ,木化。皮层较窄 ,细胞
类圆形 ,有的细胞内含草酸钙方晶。韧皮部外方有纤
维束散在 ,断续成环。 形成层由 2~ 4列细胞组成 ,
较明显。 木质部宽 ,导管由单个或 2~ 3个相聚散
在 ,射线由 1~ 2列细胞径向延长。髓部较小 ,细胞
类圆形 ,有的细胞内含方晶 ,老茎与嫩茎横切面显微
特征有一定的区别 ,见表 1,图 1, 2。
2. 2. 2 叶的横切面:上、下表皮细胞为 1列细胞 ,
类方形 ,上表皮无气孔。 叶肉栅栏组织 1列 ,短柱
形 ,排列整齐 ,不通主脉 ,主脉维管束有纤维群包围。
嫩叶主脉有 7个维管束 ,老叶主脉维管束有 3个 , 2
小 1大。 叶柄的主脉维管有 4个对称维管束。
见图 3~ 5。
2. 2. 3 粉末:黄白色或黄棕色 ,气微香 ,味微苦。 纤
维较多 ,韧皮纤维壁厚 ,木纤维壁较薄 ,两端较尖 ,直
径 10~ 25μm,晶纤维成束散在。 方晶众多 ,方形或
不规则形 ,直径约 8~ 60μm。具缘纹孔导管较多见 ,
导管分子大 ,直径 50~ 60μm。非腺毛两种均多 ,一
·552· 中草药 Ch inese Tradi tional and Herbal Drugs 2002年第 33卷第 6期
收稿日期: 2001-08-06
表 1 老茎与嫩茎组织特征比较
组织 老茎 嫩茎
形状 类圆形 类三角形
表皮 无 有一列细胞
木栓层 4~ 8层 2~ 4层
皮层 晶体少 晶体多
纤维 纤维束断续成环 纤维成环状
形成层 较明显 不明显
髓部 类圆形 类三角形
1-表皮 2-木栓层 3-皮层 4-韧皮纤维 5-韧皮部 6-髓
部 7-木质部 8-木纤维 9-草酸钙方晶
图 1 葫芦茶嫩茎横切面简图
1-木栓层 2-皮层 3-韧皮纤维 4-韧皮部 5-髓部 6-木
纤维 7-木质部 8-草酸钙方晶
图 2 葫芦茶老茎横切面简图
1-上表皮 2-栅栏组织 3-海绵组织 4-气孔 5-纤维 6-韧
皮部 7-木质部 8-厚角组织 9-下表皮
图 3 葫芦茶嫩叶横切面简图
种较大 ,直径 6~ 20μm,长约 35~ 310μm,壁有疣状
突起 ,另一种较小 ,壁薄 ,直径 5~ 10μm,长约 50~ 70
μm,腺毛具柄 ,头部均 2个细胞组成小腺毛。上表皮细
胞垂周壁平直 ,下表皮细胞为波浪状 ,气孔为平轴式。
木栓细胞多角形 ,茎的表皮细胞长方形。见图 6。
1-上表皮 2-厚角组织 3-栅栏组织 4-海绵组织 5-气
孔 6-韧皮部 7-纤维 8-木质部 9-下表皮
图 4 葫芦茶老叶横切面简图
1-上表皮 2-厚角组织 3-栅栏组织 4-海绵组织
5-气孔 6-纤维 7-木质部 8-韧皮部 9-下表皮
图 5 葫芦茶叶柄横切面简图
1-非腺毛 2-导管 3-纤维 ( a.韧皮纤维 b.木纤维 ) 4-方
晶 5-茎表皮细胞 6-上表皮细胞 7-下表皮细胞 8-腺毛
9-木栓细胞
图 6 葫芦茶粉末图
2. 3 理化鉴别:紫外光谱:称取 2 g粗粉 ,加 20 mL
乙醇 ,浸泡 24 h,超声处理 30 min,过滤 ,取滤液必
要时稀释 ,摇匀 ,在 200~ 800 nm波长测定紫外光
谱 ,结果在 273, 257, 227 nm有吸收峰。见图 7。
3 小结
3. 1 葫芦茶的药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都有
明显的特征 ,可为该药材制定质量标准提供参考的
依据。
3. 2 葫芦茶的组织构造变异大 ,茎从类三角形转变
·553·中草药 Ch inese Tradi tional and Herbal Drugs 2002年第 33卷第 6期
图 7 葫芦茶紫外光谱图
到类圆形 ,纤维束从环状到断续成环 ,叶的主脉维管
束从 7个转变成 3个维管束。
参考文献:
[1 ]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 [M ]. 北京:科
学出版社 , 1995.
[2 ] 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 .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上册 ) [M ].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75.
[ 3 ] 广西卫生局 . 广西本草汇编 [M ] . 南宁: 广西人民出版社 ,
1974.
[ 4 ] 谢 蔷 ,陈思东 ,张冠群 .葫芦茶对 HbsAg 破坏的检测报告
[ J] .广东医药学院学报 , 1986, 2 ( 1): 78-79.
[5 ] 南京药学院中华药学编写组 . 中草药学 (中册 ) [M ]. 南京:江
苏人民出版社 , 1976.
[6 ] 文东旭 ,郑学忠 ,史剑侠 ,等 . 葫芦茶化学成分的研究 (Ⅰ ) [ J ].
中草药 , 1999, 30 ( 4): 252-253.
[7 ] 文东旭 ,陆敏仪 ,唐人九 ,等 . 葫芦茶化学成分的研究 (Ⅱ ) [ J ].
中草药 , 2000, 31 ( 1): 3-5.
[ 8 ] 文东旭 ,陆敏仪 ,唐人九 ,等 . 葫芦茶的薄层色谱鉴别 [ J] . 中
草药 , 2001, 32 ( 5): 451-452.
干旱胁迫对箭叶淫羊藿的影响
石进校 ,尹江龙 ,刘应迪 ,陈 军 ,张可红
(吉首大学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 ,湖南 吉首 416000)
摘 要: 目的 研究干旱胁迫对箭叶淫羊藿的影响及其抗旱性。 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干旱胁迫中植物叶内
过氧化物酶 ( POD) ,超氧化物歧化酶 ( SOD)活性和丙二醛 ( MDA)含量。结果 随干旱胁迫的增强 ,叶内 POD活
性和 M DA含量上升 ,而 SOD活性在 12 d内上升 , 12 d后活性下降。 结论 箭叶淫羊藿具有一定的抗旱性 ,栽培
一年以上的植株较当年栽培植株抗旱性强。
关键词: 干旱胁迫 ;箭叶淫羊藿 ; POD; SOD; MDA
中图分类号: R282. 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3 2670( 2002) 06 0554 04
Affecting of drought stress inEpimedium sagittatum
SHI Jin-xiao , YIN Jiang-long , LIU Ying-di, CHEN Jun, ZHANG Ke-hong
( Colleg e of Life Sciences and Chemistr y , Jishou Univ e rsity , Jishou Hunan 416000, China )
Key words: drought st ress; Epimedium sagittatum ( Sieb. et Zucc. ) Maxim. ; POD; SOD; MDA
箭叶淫羊藿为小檗科淫羊藿属植物 ,是我国传
统补益类中药 ,具有补肾壮阳 ,祛风除湿之功效。现
代医学研究证明 ,淫羊藿能增加冠脉血流量 ,促进
DNA合成率 ,影响核酸代谢 ,提高体外骨髓细胞培
养的增殖率 ,并有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作用 ,对脊
髓灰质炎病毒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
治疗冠心病 ,慢性气管炎 ,神经衰弱 ,小儿麻痹等
病 [1 ]。因此对淫羊藿的研究已成为热点 ,近年来有关
淫羊藿的报道越来越多 ,但大多数局限于对淫羊藿
的分类、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以及新药开发等方
面 [2 ] ,而在生理上对淫羊藿的研究报道极少 [3 ]。我国
是淫羊藿属药用植物的分布中心 ,种类多 ,分布广 ,
但随着医药科学的飞速发展和对淫羊藿的大力开发
利用 ,野生资源已不能满足需要 ,为了探讨淫羊藿对
环境因子的要求 ,扩大人工栽培的数量 ,提高生产质
量 ,本文在不同干旱条件下 ,对两个不同种植时期的
淫羊藿叶内的丙二醛 ( MDA)的含量 ,过氧化物酶
( POD)活性以及超氧化物酶 ( SOD)活性进行了测
定 ,分析了不同干旱胁迫对淫羊藿叶内 MDA含量
POD活性和 SOD活性的影响 ,比较两个不同栽培
时期淫羊藿叶内三者的差异 ,试图说明不同栽培时
期植株的耐旱性特点 ,为淫羊藿的人工栽培提供理
·554· 中草药 Ch inese Tradi tional and Herbal Drugs 2002年第 33卷第 6期
收稿日期: 2001-09-10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 ( 01C307)
作者简介:石进校 ( 1964-) ,男 ,湖南汉寿县人 ,学士 ,湖南吉首大学生化学院讲师 ,主要从事植物生理和山区特种经济植物开发研究。
Tel: ( 0743) 8564416 Email: jxshiedu@ 263. n 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