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Classification of Four Species of Plant Genus Liriope

RAPD在山麦冬属四种植物分类中的应用



全 文 :· 药材 ·
RA P D在山麦冬属四种植物分类中的应用△
中国药科大学生药学研究室 (南京 21 0 0 3) 8
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
吴 搜
周开亚
王义权 余伯阳 徐路珊
摘 要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 DN A ( RA P D) 技术对山麦冬属的 4 种植物进行研究 , 并以沿阶草
OP hi Po
口 g on bo dl ni ei
n L 的 1. 为组外 比较 , 用 S P S S 3 . +1 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 得到聚类
图 。 观察所得结果 ,发现这 5 种植物被分为两大类群 , 短草山麦冬 、 阔叶山麦冬 、 山麦冬 、 湖北山麦
冬为一类 , 沿阶草为另一类 ,这与经典分类相一致 , 前 4 种隶属于山麦冬属 , 后一种属于沿阶草属 ;
同时 , 我们发现短草山麦冬和阔叶山麦冬相对遗传距离较近 ,结果为阔叶山麦冬是短草山麦冬的
阔叶变种提供分子遗传方面的佐证 。
关键词 D A P D 山麦冬属 湖北麦冬 山麦冬 阔叶山麦冬 短茸山麦冬
山麦冬属植物属于百合科沿阶草族 , 多 d) 短草 山 麦冬 L . m us ca ri ( D ec ne . )
具药用 。近年来 ,对山麦冬类药材的药效学研 B ail ye 福建省泉州 。
究 , 发现它们在心血管 、 免疫系统方面有较好 e )沿阶草 Po hi Po og on bo di n el ri L加 L
的作用 , 其 中湖 北 山麦 冬 Li ri Po 己 Ps i ca at 湖北省襄樊 。
( T h u n b)
.
L o ur
.
v ar
.
p orl eif ar Y
.
T
.
M a 和 a 、 c 、 d 、 e 现栽培于中国药科大学植物
短 草 山麦冬 L . m u s c a r i ( D e e n e . ) B a i le y 为 园 , 沿阶草为外群组 。
《中国药典 》 1 9 9 5 年版新增 品种山麦冬的原 1 . 2 D N A 分离 : D N A 提取分离参 见 文
植物 。但对湖北麦冬是否为山麦冬的变种 , 阔 献 3[j 。 取 2 . 5 9 新鲜叶片在液氮中研成粉末 ,
叶山麦冬和短尊山麦冬是否应合并为一个 放入 15 m L 离心管中 , 加入 5 m L D N A 提取
种 , 前者为后者的变种或为两个种 , 一直有较 缓冲液 (8 m ol / L 脉 , 0 . 35 m ol / L N a CI , 0 . 05
大分歧 。 山麦冬与阔叶山麦冬化学成分分别 m ol / L T ri s 一H cl p H 8 . 0 , 0 . 02 m ol /L
与湖北麦冬 、短草山麦冬区别不大 。为了更好 N a ZE D T A , 2 %蔗糖 , 5%酚 ) , 用玻璃棒搅匀 ,
地开发利用山麦冬属植物的药用资源 , 我们 加入 1 . 5 m L 10 % S D S , 倒转离心管数次 , 使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 D N A ( R A P D )技术对这 4 之混匀 , 60 ℃保温 10 m ni , 其间倒转离心管
种植物进行了分类学研究 。 数次 。 加 2 m L 酚 , 3 m L 氯仿一异戊醇 ( 24 :
1 材料和方法 1) , 倒转离心管数次 , 使之成为乳状液 , 60 ℃
1
.
1 植物材料 保温 15 mi n , 离心分相 , 吸取上清液 。 向上清
a )湖北麦冬 L i ri OP Ps i c a t a ( T h u n b . ) 液中加入等体积氯仿一异戊醇 ( 2 4 : 1 ) , 混匀 ,
va r
.
P or leif ar Y
.
T
.
M a 湖北省襄樊 。 离心 , 吸取上清液 (重复此步骤 , 至上下相间
b) 山麦冬 L . Ps ica at ( T h u n b . ) L uo r . 无沉淀物 ) 。 向上清液中加入 2 3/ 体积异丙
中国药科大学校园 。 醇 , 用玻璃棒绕出沉淀 D N A 。 用 70 %的乙醇

)阔叶山麦冬 L . Pl a t y P勺 l al W na g 洗涤两次 , 抽干 , 放入 15 m L 离心管中 , 加入
et T a n g 江苏句容宝华山 。
飞奢望器巍爵毅言m e n , 。 ` ” h“ `m a c o g n o s y ’ c h`n a ” h a rm a c e u “ c a , U n ’` e r s ,` , ’ N a n ,` n g
《中草药 》 1 9 9 8年第 29 卷第 1期 · 3 7 ·

了一一- 一 - 亨一一一一戒广一一一下言一一一一厄『一一一一
图 2利用 S P S S 3 .1 +建立的种系发生图
上为组间平均法 下为组内平均法
1
一湖北麦冬 2一山麦冬 3一阔叶山麦冬 4 一短草山麦
冬 5一沿阶草
3讨论
3
.
1 从聚类图中 , 可以看出全部 5 个类群被
归入两大类 , 湖北麦冬 、 山麦冬 、 阔叶山麦冬 、
短草山麦冬属于一类 , 沿阶草属于另一类 , 与
经典分类学对这 5 种植物的划分相一致 , 湖
北麦冬 、 山麦冬 、 阔叶山麦冬 、 短覃山麦冬为
山麦冬属植物 , 沿阶草为沿阶草属植物 。
3
.
2 地下走茎的有无反映了不同的繁殖方
式 , 湖北麦冬 、 山麦冬具有地下走茎 , 而 阔叶
山麦冬 、 短草山麦冬无 , 在聚类图上表现为前
两种与后两种遗传距离较大 。
3
.
3 湖北麦冬与山麦冬的区别仅在于湖北
麦冬花后长芽 , 而余伯阳观察了这两种植物
的块根和叶的组织形态 , 发现这两者之间无
明显差异 , 因此认为湖北麦冬的分类学位置
有待进一步研究 l[j ;从聚类图和遗传 距离数
据矩 阵上 , 发现湖北麦冬与山麦冬的相对遗
传距离大于山麦冬与阔叶山麦冬的相对遗传
距离 。对湖北麦冬连续 3 年的观察 , 发现湖北
麦冬均未结果 , 这说明它不能进行有性繁殖 。
综合上述现象 , 湖北麦冬与 山麦冬似可推测
为两个种 ,更深入的研究正在进行 。
3
.
4 短草山麦冬与阔叶山麦冬的区别主要
在于叶片宽度 、 花序长短程度 、 花覃是否高于
叶 。 短覃山麦冬花覃通常短于叶 , 花序较短 ,
叶狭 ; 阔叶 山麦冬花草通常长于 叶 , 花序较
长 , 叶片较宽 。 《浙江植物志 》采用 日本学者原
宽的意见 , 认为中间类型的存在给鉴定带来
一定的困难 , 所以建议合并这两种植物 ;徐炳
声等利用图表 、 指数等方法探讨短草山麦冬
种群分类问题 , 他以叶宽 、 花草是否高于叶 、
花序长 、 叶长为指标 , 比较 64 份短草 山麦冬
和阔叶山麦冬标本 , 定量测定性状的数量变
异和性状相关性的数量变异 , 认为这两者之
间没有截然界限 , 但是存在一定的倾向性 ,认
为阔叶 山麦冬是短覃山麦冬的阔叶变种川 ;
余伯阳发现这两种植物的叶下表皮细胞有明
显区别 , 短草山麦冬的叶下表皮细胞有 1 ~ 3
个条状突起 、呈沟状 、 波状 、分枝状 ; 阔叶山麦
冬的叶下表皮细胞光滑 [lj 。 从聚类图和遗传
距离数据矩阵中可以看出这两种植物相对遗
传距离较近 , 表明它们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
综上所述 , 我们支持徐炳声的观点 , 阔叶山麦
冬不应为独立的种 , 而应为短覃山麦冬的阔
叶变种 。
致谢 : 中国科 学院北京植物研 究所 陈心
启研究 员鉴定部分植物标 本 ; 湖北省 中医 药
研 究院 中药研 究所王克勤副研 究 员 , 襄类 药
材站马本敏先生 、 方玉友先生在采集过程 中 ,
给予我大力帮助 , 在此致 以衷心的感谢 。
参 考 文 献
1 余伯阳 . 麦冬的生药学研究 , 中国药科大学博士论文
2 徐炳声 , 等 . 植物分类学报 , 1 95 1 , 1 9 ( 4 ) : 4 5 6
3 张中廷 , 等 . 遗传学报 , 1 9 9 4 , 2 1 ( 5 ) : 3 7 5
4 N e i M
,
et a l
.
P r o e N a t A e a d s e i U S A
,
1 9 7 9
,
7 6 ( 10 )
:
5 2 6 9
( 1 9 9 7

0 1

1 7 收稿 )
C l a s s i f i e a t i o n o f F o u r S P e e i e s o f P l a n t G e n u s L i r i o P e ( L i ri op
e
Lo
u r
.
) U s i n g R A P D
W
u
T
a o ,
W
a n g Y iq u
a n ,
Y
u
B
o y a n g
, e t a l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P h a r m a e o g n o s y
,
C h in a P h a r m a e e u t ie a l U n iv e r
-
s i t y
,
N a n ji
n g 2 1 0 0 3 8 )
A b s t r a e t F o u r s p e e i
e s o f L i r iOP
e L o u r
.
g e n u s w
e r e s t u d ie s b y m e a n s o f R a n d o m i z e d a m p l if ie a t io n o f
p o ly m o r p h o u s D N A ( R A p D ) t e e h n iq u e
,
w i t h 你 h ipo o go n b o d in ie ri L e v l . a s t h e o u t g r o u p r e f e r e n e e . A n a ly s i s
o f t h e e x p e r im e n t a l d a t a w it h t h e a id o f S P S S 3
.
1 r e v e a le d t h a t t h e 5 p la n t s e a n b e e la s s if ie d in t o t w o g e n u s a s
《中草药 》 1 9 9 8 年第 29 卷第 1 期 , 3 9 .
wa sd
o n ein t h
e ela s sia el ela s sif ia et io n
,
1
.
e
.
L
.
Ps i
c a t a ( T h
u n b
.
) L o u r
. ,
L
.
Ps i
c a t a ( T h u n b
.
) L o u r
.
v a r
.
p r o li f e r a
Y
.
T
.
M
a , L
.
P l a t y P如 l la W a n g e t T a n g a n d L · m u s c a r i ( D e e n e ) B a i le y b e l o n g t o g e n u s L . L o u r . , w h i le 0 . 占o d -
s n ie r i L e v l
.
b
e lo n g s t o g e n u s 0
.
K e r

G ar w l
.
I t w a s a l s o fo u n d t h a t L
.
P l
a t。沪勺 l la w a s m o r e g e n e t ie a l ly r e l a t e d
t o L
.
m u s e a r i
,
p r o v id in g t h
e e v i d
e n e e t h a t it 15 a b r o a d

le a f v a r ie t y o f L
.
m
u s c a r i ( D e e n e ) B a i le y
.
K e y w o
r d s R A p D L i r i妒 e Ps ic a z a ( T h u n b . ) L o u r . L . 护 ic a t a ( T h u n b . ) L o u r . v a r . 户or zefl ar
Y
.
T
.
M
a L
.
P l a tPy 如 l la W a n g e t T a n g L . , u s c a r i (D e e n e ) B a i le y L . L o u r .
川南马兜铃野生变家种初步研究
四川省医药学校 (峨眉山市 6 1 4 2 0 1) 杨祯禄 `
摘 要 简述了川南马兜铃的生态习性和生物学特性 , 初步研究了野生变家种的栽培技术 , 为开
发利用和保护这一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提供了依据 。
关键词 川南马兜铃 野生植物 栽培技术 开发利用 繁殖方式 资源
川南马兜铃 A r is t o l o c h i a a u s t or z e c人u a n i-
c a C h t e n e t C h e n g e x C h e n g e t W
u , 又名大
叶马兜铃 , 块根入药 , 名曰大叶青木香 , 又名
宜宾防己 l[j , 《四川中药志 》称防己 2[j 。 属于马
兜铃 科 (八 r i s t o l o c h i a c e a e ) 马 兜铃 属 ( A r i s -
t o l o c h i a )植物 厂3 , `」。 马兜铃属植物共 4 0 0 多种 ,
广布于热带 、 亚热带和温热带地区 , 我国约有
5 0 余种 , 多集中于秦岭以南 , 尤以西南 、 华南
各省区为盛 。 四川产 18 种 1变种和 1 变型 ,
多生山地 、林间 。 川南马兜铃分布于四川省的
南川 、 江津 、 古蔺 、 琪县 、 绮连 、 兴文 、 马边 、 峨
眉和贵州省的习水 、 遵义等地 。 性味苦 、 凉 , 具
有行气止痛 、 排脓消炎 、利水消肿 、 祛风除湿
之功效 , 常用于治疗院腹胀痛 、 骨关节结核 、
慢性骨髓炎 , 蛇蛟伤等症 。 经成分初步研究分
析得 到 马兜铃酸 ( a r is t o l o e h i a e id ) , 对腺癌
7 5 5 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尿囊素 ( a l l a n t o in ) ,
有促进溃疡的伤 口愈合及新肌肉生长的作
用 。 另外还含有生物碱等圈 。 本植物全体密被
锈色长绒毛 , 叶心圆形 , 革质 ;花形奇特 、花被
大型 , 可供观偿 。 未见栽培报道 , 特别是扦插
繁殖更未见报告 。 笔者介绍该植物野生变家
种的栽培技术 , 以便为其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
川南马兜铃主要为野生 , 罕有药农栽培 。
我校 自 1 9 7 8 年从古蔺引种以来 , 生长 旺盛 ,
发育良好 , 花开于老茎或叶腋 , 但 10 多年来
从未见结果 。 故于 1 9 8 9 年后笔者对其进行了
扦插繁殖试验 , 结果表明此法完全可行 。
1 生态习性
川南马兜铃多喜生于冬暖夏凉 、 温润肥
沃 、 富含腐殖质 , 海拔 7 50 ~ Z0 0 0 m 之间的中
低山地和林间 。
2 生物学特性
2
.
1 性状特征 : 川南马兜铃为木质藤本 , 长
可达 5 ~ 6 m , 全体密被锈褐色毛茸 。 根柱状
常膨大成不规则 的块状或串珠状 , 直径 3 ~
1 0 。 m , 表面粗糙 , 灰棕色 , 具不规则的皱纹或
小圆状突起 。 纵剖切面淡黄白色 , 有异型维管
束散在 , 粉质 , 根中央有石细胞 。 气无 , 味微
涩 。 茎圆柱形 , 分枝 , 幼时密被棕色绒毛 , 老时
脱落 , 表面有纵向沟槽 。 单叶互生 , 革质 , 心圆
形 , 全缘 , 长 s一 2 0 c m , 宽 9 ~ 2 2 e m , 被锈色
·
A d d r e s s
:
Y a n g Z h e n lu
,
S i e h u a n P h a r m a e e u t i e a l s e h o o l
,
E m e i s h a n
杨祯禄 男 , 1 9 6 5 年毕业于重庆师范学院 , 后又就读于四川医学院和北京医学院 , 现任药用植物学高级讲师 , 主要从事药用植物学及其资源等教学 、 科研 , 已完成《四川植物志》马兜铃科的编写 , 国家七五攻关项 目源调查整理 。 主编及参编了《药用植物学》 、 《四川珍稀濒危植物 》 、 《中国本草图录》等著 。 发表种 10 多种 , 先后获省 、市科技进步二 、三等奖 2 项 。
中秦皮 、 葺论文近 30 蒲
、牙皂等课题的资篇 , 命名药用植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