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Pharmacognostic studies on Cistanche lanzhouensis

兰州肉苁蓉的生药研究



全 文 :2. 3. 3 薄层色谱: 分别取上述 2种浸液浓缩后 ,点
于 CMC-Na( 0. 5% )的硅胶 H板上 ,以石油醚 -氯仿 -
乙酸乙酯 ( 1∶ 5∶ 1)为展开剂展开 ,展距 12. 7 cm ,
晾干后在紫外分析仪 ( 365 nm )下观察 ,结果见图 4。
3 讨论
3. 1 在显微和性状鉴别中 ,买麻藤的横切面和粉末
特征的鉴别意义较大。 其中横切面的石细胞分布和
形态 ,异型维管束的存在 ,粉末中的石细胞、管胞、具
缘纹孔导管、方晶等特征 ,性状中的茎节膨大 ,切面
棕色环及放射状排列的小孔等鉴别特征明显。
3. 2 在理化鉴别中 ,显色反应显示买麻藤有生物碱
存在 ;光谱测定中醇浸液和氯仿浸液的光谱均可作
为鉴别的辅助手段。在 TLC鉴别中 ,可供鉴别的斑
点较多 ,所以同样具有参考价值。
3. 3 在对买麻藤科买麻藤属植物的生药学研究中 ,
我们已经对小叶买麻藤的研究结果作了报道 [3 ]。 发
现其鉴别特征与买麻藤的主要区别在于: a)买麻藤
具有异型维管束而小叶买麻藤没有。 b)买麻藤的导
管为具缘纹孔导管而小叶买麻藤为单纹孔导管。 此
外 ,从光谱扫描和薄层色谱图 (图 5, 6)也可以看到
两者有较明显的区别。
参考文献:
[1 ] 江苏新医学院 . 中药大辞典 [M ] . 上册 .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 , 1977.
[ 2] 厦门市医药研究所临床研究室 .买麻藤糖衣片治疗慢性支气
管炎疗效观察 [ J ]. 厦门医药 , 1981, ( 2): 20-21.
[ 3 ] 辛 宁 ,廖月葵 ,潘小姣 ,等 . 小叶买麻藤的生药鉴定 [ J] . 中
草药 , 1998, 29( 11): 765-767.
兰州肉苁蓉的生药研究
刘志红 ,党应川
(兰州市药品监督检验所 ,甘肃 兰州  730030)
摘 要: 目的 对兰州肉苁蓉进行生药学研究。方法 性状、显微、 TLC和 UV光谱鉴别。结果 详细描述了兰州肉
苁蓉性状 ,显微特征 ,并绘制了显微特征图 ,建立了 TLC和 UV鉴别方法。 结论 为该药的开发利用提供了鉴别
依据。
关键词: 兰州肉苁蓉 ;显微特征 ; TLC
中图分类号: R282.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3 2670( 2001) 02 0169 02
Pharmacognostic studies onCistanche lanzhouensis
L IU Zhi-hong , DANG Ying-ch uan
( Lanzhou Institute fo r Drug Cont ro l, Lanzhou Gansu 730030, China)
Key words: Cistanche lanzhouensis Z. Y. Zhang; microscopic characteristic; TLC
  兰州肉苁蓉具有补肾壮阳 ,润肠通便 ,降压等多
种功能 ,《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中国药典》 1995
年版收载的肉苁蓉为列当科植物苁蓉 Cistanche de-
sert icola Y. C. M a等的肉质茎。近年来由于大量采
挖 ,资源遭受破坏 ,有的已频临灭绝 ,列为国家二级
保护植物。寻找新的药源已势在必行 ,为了合理的开
发 ,利用肉苁蓉属植物 ,我们对兰州肉苁蓉 [ 1]
C . lanzhouensis Z. Y. Zhang 从药材性状、组织、薄
层、紫外光谱进行了研究 ,为兰州肉苁蓉的开发利用
提拱了鉴别依据。
1 材料的仪器
兰州肉苁蓉 C . lanzhouensis Z. Y. Zhang采自
兰州地区。苁蓉 C. deserticola Y. C. M a市售 (本所
中药室鉴定 )。日本岛津 UV -2401 PC分光光度仪。
硅胶 G薄层板 ,青岛海洋化工厂。 所用试剂均为分
析纯。
2 生药鉴定
2. 1 药材性状:本品为圆柱形 ,直立或微弯曲 ,有的
有分枝 ,有的基部带不定根 ,长 5~ 70 cm ,直径 0. 5~
2. 5 cm。表面黄褐色至棕褐色 ,幼枝色较黄 ,粗糙 ,密
被覆互状排列的肉质鳞叶 ,每环 5~ 9片 ,卵形 ,顶端
钝 ,茎上部为宽卵状皱纤形 ,部分残缺不全。质坚脆 ,
·169·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2001年第 32卷第 2期
收稿日期: 2000-06-26作者简介:刘志红 副主任药师 ,学士 ,从事药品检验 ,中药鉴定等项工作 17年 ,主持完成科研项目 1次 ,在国内专业性刊物上发表论文
20篇 ,获兰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多篇。
易折断 ,断面不平坦 ,棕褐色至灰褐色 ,维管束浅黄
色 ,排列成近圆环状 ,有时中空。气微 ,味微苦。
2. 2 显微特征:茎 (直径 1 cm )的横切面:表皮细胞
一层 ,扁圆形 ,含棕红色色素 ,外被较厚的一层角质
层 ,皮层宽广 ,由薄壁细胞组成 ,薄壁细胞类圆形 ,细
胞间隙小或无 ,外侧有叶迹维管束散在。中柱维管束
外韧型 ,近环状排列 ;木质部导管放射状排列 ;髓部
细胞大而细胞间隙小或不明显。 薄壁细胞内含淀粉
粒 ,以单粒为主 ,球形 ,类球形 ,直径 51~ 85μm,脐
点明显 ,点状、裂缝状、人字状 ;复粒较少 ,为 2复粒
(图 1)。
1-茎横切面   2-淀粉粒
图 1 兰州肉苁蓉横切面简图
2. 3  5种肉苁蓉性状检索表
1 干燥肉质茎圆柱形或扁圆形 ;断面维管束排列成波状或
星状圆环
2 表面密被肉质鳞叶 ,每环鳞叶 10片以上 ,鳞叶先端常
碎断 ,无光泽 ,断面维管束排列成波状圆环
  3 干燥肉质茎扁圆柱形 ,长 5~ 60 cm,宽 1~ 12 cm,断
面维管束排列成深波状圆环 ,在放大镜下观察每一点
状维管束韧皮部外侧维管束鞘呈尾状延伸……苁蓉
C. deserticola Ma.
3 干燥肉质茎呈圆柱形或扁圆柱形 ,长 4~ 20 cm,宽
7~ 30 cm;断面维管束排列成波状环纹 ,在放大镜下 ,
点状维管束韧皮部外侧的维管束无尾状延伸……盐
生肉苁蓉 [2]C . salsa ( C. A. Mey. ) G. Beck.
  2 表面密被肉质鳞叶 ,每环鳞叶 4~ 9片 ,常较完整 ,断
面维管束排列成星状圆环或近圆环状
    4 每环鳞叶 4~ 6片 ,断面维管束排列成星状圆环
……沙苁蓉 [2]C . sinensis G. Beck.
    4 每环鳞叶 5~ 9片 ,断面维管束排列成近圆环状
……兰州肉苁蓉 C . lanzhouersis Z. Y. Zhnag.
1 干燥肉质茎呈仿锤形 ,断面维管束散生……管花肉苁
蓉 [2]C. tubelosa ( Schr enk. ) R. Wight.
3 薄层层析
3. 1 样品溶液制备: 取兰州肉苁蓉、肉苁蓉各约 1
g ,研细 ,加乙醇 20 mL,超声提取 20 min,滤过 ,滤
液蒸干 ,残渣加乙醇 2 mL使溶解 ,供点样用。
3. 2 薄层色谱: 分别吸取上述两种溶液 2μL,点样
于硅胶 G板上 ,以Ⅰ 正丁醇 -冰醋酸-水 ( 4∶ 1∶ 1) ,
Ⅱ氯仿 -甲醇 -水 ( 13∶ 7∶ 2)下层液为展开剂 ,展开 ,
晾干 ,喷 10%硫酸乙醇液 105℃加热约 5 min,置紫
外灯下观察荧光图谱 (见图 2)。
A-肉苁蓉   B-兰州肉苁蓉
Ⅰ -正丁醇 -冰醋酸 -水 ( 4∶ 1∶ 1)
Ⅱ -氯仿 -甲醇 -水 ( 13∶ 7∶ 2)下层液
图 2 兰州肉苁蓉薄层色谱图
  结果:展开剂Ⅰ 兰州肉苁蓉有黄色、紫色和淡红
色斑点 ;肉苁蓉有 2个棕黄色斑点及一个棕色斑点 ,
淡红色斑点不明显 ;两者其余斑点均为淡黄色斑点。
展开剂Ⅱ 2个主斑点相同 ,其余斑点略有差异。
4 紫外光谱
分别称取兰州肉苁蓉、肉苁蓉各约 2 g ,加石油
醚 20 mL,超声提取 20 min,滤过 ,滤液分别在 200~
400 nm范围内进行扫描 ,记录紫外吸收光谱及一阶
导数光谱 ,结果见图 3。
A-紫外吸收光谱   B-一阶导数光谱
1-兰州肉苁蓉   2-肉苁蓉
图 3 兰州肉苁蓉紫外吸收光谱图
5 小结
5. 1 肉苁蓉近年来研究较多 ,但对兰州肉苁蓉的生
(下转第 179页 )
·170· 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2001年第 32卷第 2期
末端是 Ile,全长 65个氨基酸 ; 2)从头部提取的 HV-1,其活
性仅为口部的 22% , N 端是 Va lVal,与 HV-2差 9个氨基
酸 ; 3)从身体其他部位提取的 HV-3,其活性近乎于零。
HV通过和凝血酶直接结合而发挥抗凝血作用 [2]。凝血
酶是血液凝固、止血过程和血栓形成的中心酶之一。 它专一
性地水解纤维蛋白原上的 Agr-Gly键 ,使之转变成纤维蛋
白 ;纤维蛋白相互作用会进一步形成血栓。凝血酶由 A, B两
条链构成 ,有几个结构域: ( 1)活性部位位于 B链 Ser-195;
( 2)位于活性部位附近的底物结合槽 ; ( 3)由碱性氨基酸组成
的纤维蛋白原识别部位 ,又称阴离子结合外部位 ( anion-
binding exosite, ABE)。
HV的 2个结构域通过不同的机制分别和凝血酶相互
作用 ,抑制其活性。其 C端长链通过和凝血酶的纤维蛋白原
识别部位结合 ,拮抗凝血酶对纤维蛋白原的识别。 凝血酶 B
链中的 7个 Lys残基参与此影响 ,彼此间通过离子作用和疏
水作用相互作用 ,而 HV的 N 末端核心结构域通过和凝血
酶的活性部位结合而抑制它的催化活性。 实验还表明 , HV
同凝血酶活性部位和结合部位的结合具有协同性 [3~ 5 ]。
临床实验结果也表明 , HV的抗栓作用不需要其它因子
的作用 ;又不会引起出血等副作用。其效果超过小分子肝素。
因此被认为是 2010年前最强的可逆性凝血酶直接抑制剂。
全球约有 20亿美元市场销售量 [6]。
2 水蛭肽蛋白质工程
由于天然 HV的药用价值及来源稀少 ,欧美日等国的科
研人员相继采用 DNA重组技术研制抗栓药 HV。 1986年
Har rey等通过构建相关 cDNA文库、应用一个 48 bp控针克
隆了其编码基因 ,以 ptg927为载体 ,λPL为启动子 ,在宿主
大肠杆菌中表达有活性的水蛭素。此后 , Fo r tkamp小组等对
水蛭素的表达及结构改造都做了许多工作。 值得指出的是 ,
Ma ragano re等人工合成了对凝血酶有专一性抑制作用的水
蛭肽 ( hirulog ) ,活性比 HV高 2倍。 国内也有几个研究小组
采用化学合成基因定点突变改造水蛭肽 [7, 8]。 显然对 HV的
结构改造有可能产生更好的抗栓药。
另一方面 ,天然 HV Tyr-63连接 -SO3 H基团 ,而迄今为
止 ,重组 HV Tyr-63缺少磺基。这个变化对其稳定性甚至活
性有一定影响 ,因此进一步改造重组 HV仍有必要。
3 应用 DNA重组技术挖掘传统中医药宝库
从水蛭到重组抗栓肽蛋白质工程 ,可以说明将现代一些
科研手段、实验技术和直观思维方式等引入传统中医药研究
中 ,无疑会带来一些好处。
3. 1 从分子水平阐明了中草药药效的物质基础 ,这对于中
草药走出国门 ,尤其被“西洋人”接受大有益处。
3. 2 对于一些来源稀少的药用多肽 ,采用 DN A重组技术 ,
既可以满足社会需求 ,又可以做到价廉物美。
3. 3 有利于保护自然资源。羚羊角单味 (有效成分可能是角
蛋白 )可退高热 ,麝香中一个小肽抗炎能力是氢化可的松的
36倍 ,但羚羊、麝都属于保护动物。若采用 DN A重组技术生
产其中的药用蛋白则可以保护这些野生动物。
3. 4 使传统中医药研究进入新时代。 传统中医药学是华夏
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悠久 ,博大精深。尽管中
医药讲究整体、注重平衡 ,复方成分复杂 ,但它的精髓很可能
是 21世纪医药研究的热点之一。对此 ,我们理应给予更多的
关注。 尤其是那些有明确疗效的多肽或蛋白的创新研究 ,应
当得到社会或政府的有力支持。
近年来 ,我国不少省市把发展医药产业作为经济增长点
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有理由相信应用 DN A重组技术挖掘传
统中医药宝库 ,未来 5~ 10年内会有若干个国家一类新药问
世 ,显然这是我国发展生物技术产业的重要课题之一。
参考文献:
[ 1 ] 刘 钢 ,丁振 . 新的抗凝药物—— 水蛭肽的研究进展 [ J ].
国外医学 -药学分册 , 1995, 22( 3): 133-138.
[ 2 ] 李秀珍 . 开发中的抗栓剂—— 水蛭素及其 12肽 [ J ] . 军事医
学科学院院刊 , 1996, 20( 1): 73-75.
[ 3]  Chang Jui-Yoa. Th e functional domain of hi rudin, a th rom bin-
speci fic inhibi tor [ J] . FEBS, 1983, 164( 2): 307-313.
[ 4 ]  Maraganore J M , Blou rd on P, Jabousk J, et al . Design and
characteri zation of hi rulogs: A novel class of biv alen t pep tide
inhibi tors of th rombin [ J ] . Biochemis try, 1990, 29 ( 30 ):
7095-7101.
[ 5]  Timothy J, Rydei G, Ravichand ran A, et al . Th e s t ructu re of
a complex of recombinant h irudin and humanα-th rom bin [J ].
Science, 1990, 249: 277-280.
[6 ] 邹和昌 . 溶栓剂的发展及研究 [ J ] . 中国药学杂志 , 1997, 32
( 5): 263-267.
[ 7] 鹿峪峰 ,王朝晖 ,韩玉珉 .重组水蛭素的突变及突变部分性质
研究 [ J ].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 1998, 14( 1): 32-37.
[ 8] 谭树华 ,吴梧桐 ,刘景晶 .新型大肠杆菌融合表达水蛭素Ⅲ基
因研究 [ J ].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 1992, 20( 1): 10-12.
   (上接第 170页 )
药学研究未见报道。本文对兰州肉苁蓉的药材性状 ,
显微特征进行了描述 ,并绘制了横切面简图 ,列出了
肉苁蓉属 5种植物的性状检索表。
5. 2 本研究表明:兰州肉苁蓉与肉苁蓉有相同的成
分 ,但又有一定差异 ;兰州肉苁蓉是否可替代肉苁
蓉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致谢:甘肃省药品检验所朱俊如副主任药师给
予帮助。
参考文献:
[1 ]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 中国植物志 [ M ]. 69卷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90.
[ 2 ] 何燕萍 ,尹哲洙 ,屠鹏飞 ,等 ,肉苁蓉生药鉴定与商品调查 [ J ].
中药材 , 1997, 20( 3): 117-121.
·179·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2001年第 32卷第 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