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消肿散瘀膏主要药理作用的研究
天津医院 ( 300211) 房德敏 唐淑萍 郑 榕 吕 鹏 高玉珍 张 英
摘 要 研究了消肿散瘀膏对大鼠的抗炎作用及小鼠的镇痛作用。 结果表明 ,消肿散瘀膏可明显对抗角叉菜所致
的大鼠足跖肿胀 ,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 ,延长小鼠热痛反应的潜伏期 (P < 0. 01~ 0. 001)。
关键词 消肿散瘀膏 抗炎 镇痛
消肿散瘀膏由当归、红花、血余炭、大黄等经提
取制成。当归能增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及
镇痛、镇静、抗炎作用 [1 ] ,红花具有活血通经、去瘀止
痛的功能 [ 2] ,大黄除具有一定的抗肿胀作用 [3 ]外 ,还
有明显的抗菌消炎 [4 ]作用 ,可以改善损伤组织的炎
症反应 ,减少和避免严重的炎症发生。为了评价消肿
散瘀膏的药理作用 ,我们对其在抗炎、镇痛方面的作
用进行了研究。
1 实验材料
1. 1 药品: 消肿散瘀膏 1号 (含生药 550 g /kg ) ,消
肿散瘀膏 2号 (含生药 350 g /kg ) ;消肿粉: 本院制剂
(用黄酒调成糊状后备用 ) ;角叉菜:由天津市药品检
验所提供。
1. 2 动物: Wistar大鼠 , 100~ 150 g;昆明种小鼠 , 18
~ 20 g。动物及饲料均由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提供。
2 方法及结果
2. 1 对角叉菜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 取大鼠
32只 ,雌雄各半 ,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8只 ,第 1、 2
组为消肿散瘀膏组 ;第 3组为阳性对照药消肿粉组 ;
第 4组为蒸馏水对照组 ,采用毛细血管放大测量
法 [5 ]测定大鼠右后足的正常足跖容积 ( mL)。实验当
日 ,第 1, 2组大鼠分别于右足涂抹消肿散瘀膏 1号
及 2号 ;第 3, 4组大鼠分别于右足涂抹消肿粉及蒸
馏水。 60 min后洗去药品 ,每只大鼠于右后足跖 sc
1%角叉菜胶 0. 1 mL,同时涂上相应的药品。测定致
炎后 1, 2, 3, 4, 5, 6 h的右后足跖容积 ,每次测前洗
去药品 ,测后涂上相应的药品。记录结果 ,以致炎前
后足跖容积的差值作为肿胀度 ,结果见表 1。
表 1 消肿散瘀膏对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 (x± s ) )
组 别 剂量
( g /kg)
n
致炎后不同时间 ( h)的足跖肿胀率 (% )
1 2 3 4 5 6
对照组 - 8 0. 34± 0. 11 0. 56± 0. 23 0. 74± 0. 17 0. 67± 0. 18 0. 61± 0. 18 0. 53± 0. 20
消肿粉组 1 000 8 0. 25± 0. 10 0. 46± 0. 09 0. 41± 0. 09* * * 0. 35± 0. 10* * * 0. 27± 0. 09* * * 0. 17± 0. 06* * *
消肿散瘀膏 1号 550 8 0. 24± 0. 12 0. 48± 0. 25 0. 38± 0. 22* * 0. 28± 0. 14* * * 0. 20± 0. 10* * * 0. 15± 0. 09* * *
消肿散瘀膏 2号 350 8 0. 30± 0. 11 0. 35± 0. 11 0. 46± 0. 10* * 0. 40± 0. 09* * 0. 31± 0. 19* * 0. 22± 0. 10* *
与对照组比较: * * P < 0. 01 * * * P < 0. 001
由表 1可知消肿散瘀膏能显著对抗角叉菜所致
大鼠足跖肿胀 ,作用与消肿粉相当。
2. 2 对小鼠热痛反应的影响:调节恒温装置使水温
控制在 ( 5. 5± 0. 5) ℃ ,热板预热 10 min筛选合格
小鼠 ,取 18~ 20 g雌性小鼠 ,每次一只放在热板上 ,
小鼠自放在热板上至出现舔后足所需时间 ( s)作为
该鼠的痛阈值。凡舔后足时间小于 5 s或大于 30 s
或跳跃者弃之不用。将合格的小鼠 40只随机分为 4
组 ,测定各鼠正常痛阈值后 ,第 1、 2组分别放于底部
涂好消肿散瘀膏 1号、 2号的小盒中 ,第 3组放于底
部涂好消肿粉的小盒中 ,第 4组正常饲养。 1 h后洗
去小鼠足上残留的药品 ,分别测定小鼠的痛阈值。如
60 s仍无反应 ,将小鼠取出 ,以免烫伤 ,其痛阈值以
60 s计算。各组小鼠镇痛作用的比较见表 2。
表 2 消肿散瘀膏对小鼠热痛作用的影响 (x± s, n= 0)
组 别 剂量
( g /kg )
舔足时间 ( s )
给药前 给药后
空白对照 - 19. 20± 4. 28* 19. 20± 9. 62*
消肿粉 1 000 20. 90± 4. 75 47. 10± 18. 41* * *
消肿散瘀膏 1号 550 21. 00± 4. 74 49. 00± 14. 89* * *
消肿散瘀膏 2号 350 19. 80± 4. 27 34. 40± 11. 98* *
与给药前比较: * P < 0. 05 * * P < 0. 01 * * * P < 0. 001
由表 2可知 ,消肿散瘀膏能延长小鼠舔后足的
时间 ,消肿散瘀膏 1号的治疗效果与消肿粉相当
( P> 0. 05) ,消肿散瘀膏 2号与消肿粉的作用有差
异 (P < 0. 05)。
2. 3 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取小鼠 40
·449·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2000年第 31卷第 6期
Address: Fang Demin, Tianjin Hospi tal, Tianjin
只 ,雌雄各半 ,按 2. 2随机分成 4组 ,分别涂上相应
药品 , 60 min后洗去药品 ,每鼠右耳涂二甲苯 0. 1
m L, 15 min后剪下两耳 ,洗去残留药品 ,用 6 mm打
孔器在相应部位取下耳片 ,以两耳之差为肿胀度 ,结
果见表 3。
表 3 消肿散瘀膏对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x± s )
组 别 剂量 ( g /kg ) 动物数 (只 ) 耳肿胀度 ( mg)
空白对照 - 10 3. 7± 0. 9
消肿粉 1000 10 0. 9± 1. 0* *
消肿散瘀膏 1号 550 10 0. 6± 0. 7* *
消肿散瘀膏 2号 350 10 2. 5± 1. 1*
与对照组比较: * * P < 0. 01 * P < 0. 05
由表 3可见 ,消肿散瘀膏能显著对抗二甲苯所
致的小鼠耳肿胀 ,与消肿粉的治疗效果相当。
3 讨论
跌打损伤、筋断骨折所致血瘀气滞、阻塞不通、
青肿疼痛之症 ,治当活血祛瘀 ,行气止痛 ,消肿散结。
现代研究表明 ,大黄具有抗炎、免疫作用 ,其生品与
炮制品有明显或一定程度的抑制大鼠蛋清性“关节
肿”作用。醚提取物有明显抑制小鼠耳部炎症作
用 [6 ]。当归、血余炭等均具有抗炎、止痛、调节瘀血等
作用。本实验表明 ,由大黄、当归、血余炭等中药制成
的消肿散瘀膏能对抗二甲苯所致小鼠的耳肿胀 ,角
叉菜所致的大鼠足跖肿胀 ,延长小鼠热痛反应的潜
伏期。说明该制剂具有良好的抗炎、止痛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吴丽珠 ,等 .中成药 , 1997, 19( 6): 24
2 江苏医学院编 . 中药大辞典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85:
993
3 王本祥编 .新编中药学辞典 .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6:
75
4 周远鹏 ,等 .中药药理与临床 , 1991, 7( 4): 41
5 徐淑云 ,等编 . 药理实验方法学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82:
527, 508
6 翁维良 ,等主编 . 临床中药学 . 郑州: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8: 504
( 1999-10-29收稿 )
金水宝胶囊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等的影响
天津胸科医院 ( 300051) 陈 静
天津第一中心医院 李 玲
天津中医学院 商洪才
肾小球肾炎应用免疫炎症抑制治疗 ,缺乏特异
性 ,且副作用较大 [1 ]。经过对 13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
患者的临床观察及研究 ,证实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
对维持正常机体功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同时 ,我们
观察到来源于冬虫夏草的纯中药制剂—— 金水宝胶
囊可明显改善肾功能 ,提高红细胞免疫功能 ,降低循
环免疫复合物 ( CIC)水平。
1 资料和方法
1. 1 临床资料:所有病例来源于天津第一中心医院
免疫病房、天津中医二附院内科病房及胸科医院中
医科病房 ,共 130例。其中男性患者 80例 ,女性患者
50例 ;年龄最大者 51岁 ,最小者 29岁 ,平均年龄
( 39. 7± 10. 2)岁 ;病程 1~ 3年。 均符合文献所列的
诊断标准 [1 ]。 急性肾炎、肾盂肾炎、肾结核及肿瘤除
外以此作为慢性肾炎组。
同时从医护人员及病人家属中选取健康志愿者
作为正常对照组 ,共 52例 ,男性 36例 ,女性 16例。
1. 2 观察方法:首先进行慢性肾炎组与正常对照组
红细胞免疫指标及 CIC指标的比较 ,然后从慢性肾
炎组中随机选取 65例作为动态观察组 ,口服金水宝
胶囊 (由江西金水宝制药有限公司提供 ) ,每次 4粒 ,
每日 3次 ,连续服用 3个月 ,期间原用激素者继服 ,
其余病例按常规治疗。
1. 3 观察指标: RBCc3b受体花环率等检测: 刘景
田法 [2 ]。 CIC: 聚乙二醇沉淀法。 ALB: 溴甲酚绿法。
BUN:二乙酰乙肟法。Cr: Bockman苦味酸法。Upr:
Esbach法。
用药前、用药后 3个月 (即治疗结束时 )分别进
行测量 ,每次的各项检测均在两日内同步完成。
1. 4 统计学方法:数据表示均为 x± s ,应用配对资
料 t检验。
2 结果
·450· 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2000年第 31卷第 6期
陈 静 女 ,医师 ,于 1994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中医系中医专业 ,获得学士学位。先后在胸科医院中医科、心内科从事临床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病。曾被外派到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进修一年。在国家级学术会议上 ,发表论文“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肺心病
55例临床观察”等 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