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头孢霉AL031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挥发性成分



全 文 :H z, H -8), 6. 45( 1H, d, J= 2H z, H -6), 5. 08( 1H, d, J
= 7H z, g lc-1)。 与木犀草素 -7-葡萄糖苷标准品对
照,二者 Co-TLC的 R f值一致, 因此鉴定Ⅵ 为木犀
草素-7-葡萄糖苷。
化合物Ⅶ : 黄色针状结晶; m p 258℃~ 260℃
(甲醇 ); 1HNM R (DM SO -d6 )δ: 12. 37 ( 1H, s, OH -
5), 8. 68( 1H, s, B-OH 环 ), 6. 64( 1H, s, H -3), 7. 98
(2H, d, J= 7. 4 H z, H -2′, 6′), 6. 96 ( 2H, d, J= 7. 4
H z, H -3′, 5′), 6. 83( 1H, d, J= 2 H z, H -8), 5. 08
( 1H, d, J= 7H z, g lc-1)。以上数据与文献 [ 2]中 4′-羟
黄芩素 -7-葡萄糖苷的数据完全一致, 故鉴定Ⅶ 为黄
芩素-7-葡萄糖苷 ( scu te lla rin)。
化合物Ⅷ : 无色针晶; m p 139℃~ 141℃ (乙酸
乙酯 ), IR与 β -谷甾醇的 IR光谱一致, 与对照品
Co-T LC的 R f值一致, 因此确定Ⅷ 为 β-谷甾醇 (β-
sito ste ro l)。
致谢:原植物由兰州大学生物系张国梁教授鉴
定。
参考文献:
[1 ]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 中国植物志 [M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2.
[ 2]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植物化学研究室 . 黄酮体化合物
鉴定手册 [M ].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1.
[ 3] Le ticia J, E 1-N aggar, Jack L B. Ir ido ids. A rev iew [J ]. JN at
p rod, 1980, 43( 6): 649-707.
[ 4]  Jia Z J, G ao J J, L iu ZM . Iridoid and ph eny lpropan oid g ly co-
s id es f rom P ed icu la ri s p lica ta M ax im [J ]. Ind ian J o f C hem,
1994, 33B( 5): 460-464.
头孢霉 A L031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挥发性成分
毕韵梅 1,汪汉卿 1* ,陈远腾 3,谢金伦 2
( 1.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O SSO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  730000;   2. 云南大学省工业微生物发
酵工程重点实验室, 云南 昆明  650091)
中图分类号: R284.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3 2670( 2001) 12 1070 02
  头孢霉 A L 031菌株是本课题组从云南省哀牢
山箭竹上分离筛选到的一株丝状真菌。通过抗菌活
性试验证明, 其次生代谢产物具有良好的抗细菌、真
菌活性,可望开发为药用真菌。该真菌为我们首次获
得,并且通过数年的引种驯化培育,现已可通过液体
发酵,而在实验室中大量制备此真菌。经初步研究,
从该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中分离到 3, 4-二氢异香
豆素类化合物 (另文报道 )。 异香豆素衍生物具有较
高的生物活性,是国内外学者们的重要研究课题 [1 ]。
然而, 对产生异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头孢霉属真菌及
其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至今 8尚未见报道。
本工作采用毛细管色谱 -质谱联用法,分离并分
析鉴定了头孢霉 A L 031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挥发
性化学成分的结构, 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法测定了
各成分的结构,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法测定了各成
分的相对百分含量, 为该真菌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奠定了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的制备——真菌的液体发酵
1. 1. 1 菌种: 筛选自滇中哀牢山,经云南大学生物
系杨 发 蓉教 授 鉴 定为 丛 梗 孢 科头 孢 霉 属
C epha losp or ium Co rde真菌。
1. 1. 2 培养基:液体种子和摇瓶发酵培养基: 马铃
薯 20% (取汁 ),葡萄糖和蔗糖 ( 1∶ 2) 2%, 磷酸二氢
钾 0. 1% ,硫酸镁 0. 05% ,维生素 B10. 001% 。
1. 1. 3 培养方法: 500 mL摇瓶装入 200m L培养
基,接入 10%的液体种子,在往复式摇床上于 24℃
培养 4 d。
1. 2 样品制备:培养 4 d的发酵物经过滤分为发酵
液和菌丝体两部分。 取发酵液 10 L,用乙酸乙酯萃
取 6次,回收乙酸乙酯,得浸膏 8 g, 拌 16 g硅胶, 用
石油醚彻底洗脱, 减压浓缩洗脱液得淡黄色有香味
的油状液体 0. 3 g。 菌丝体 1 kg用工业丙酮浸泡 6
次,回收溶剂。 提取浸膏拌入硅胶后,用石油醚彻底
洗脱,减压浓缩洗脱液得黄色有特殊气味的油状物
1. 6 g。
·1070· 中草药 C h inese T raditiona l and H e rba l D rug s  2001年第 32卷第 12期
收稿日期: 2001-06-20基金项目:云南省工业微生物发酵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 (KF 200013)作者简介:毕韵梅,博士,云南师范大学副教授。
* 通讯联系人  T e l: ( 0931) 8278319
1. 3 GC-M S实验条件:仪器: HP5890气相色谱-质
谱联用仪。气相色谱条件:石英毛细管柱 ( 30m× 0.
25mm ), 程序升温 100℃~ 280℃ ( 6℃ /m in), 进样
口温度 320℃,进样量 0. 2μL, 载气 He,分流比 50
∶ 1,柱前压 50. 92× 103 P a,流速 1. 0mL /m in。质谱
条件: E I源,离子源温度 320℃,电子能量 70 eV,扫
描质量范围: 50~ 450。
2 结果与讨论
2. 1 对头孢霉 A L 031真菌发酵液和菌丝体两个样
品进行了气相色谱 -质谱联机分析, 共得到 31个色
谱峰,鉴定了 28个成分。 用归一化法确定了各成分
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见表 1。
表 1 头孢霉 AL031真菌发酵液和菌丝体挥发性化学成分
发酵液 菌丝体
峰号 化合物 相对含量
(% )
峰号 化合物 相对含量
(% )
1 苯乙酸 2. 15 1 4-甲基 -5-苯基 唑 0. 86
2 2, 6-二叔丁基 -4-甲基苯甲醛 2. 33 2 6-[ ( 2Z ) -丁烯基 ]-1, 4-环庚二烯 2. 81
3 8-羟基 -3-甲基 -3, 4-二氢异香豆素 63. 66 3 十七烷 0. 82
4 十四酸 2. 09 4 庚烷 0. 93
5 2-丁基 -1-辛醇 0. 83 5 1, 7, 7-三甲基 -三环 [5. 4. 0. 5, 7 ]-2-十一烯 -4-酮 1. 31
6 (Z, E )2, 5-庚二烯 -1-醇 0. 93 6 8-羟基 -3-甲基 -3, 4-二氢异香豆素 12. 34
7 2-甲氨基 -3-甲基苯甲醛 1. 44 7 1-甲基 -1H -吡咯 -2-乙腈 1. 04
8 2-硝基 -1, 4-二甲苯 1. 22 7 顺 -4-(对 -硝基苯基 )环己醇 2. 09
9 三十六烷 1. 01 9 (Z ) -7-十六碳烯酸甲酯 1. 31
10 十八酸甲酯 1. 65 10 十六酸甲酯 49. 28
11 2-羟基环十五碳酮 1. 31 11 十四酸内酯 10. 31
12 9-十六碳烯酸 15. 81 12 2-十六烷醇 1. 01
13 硫代硫酸 -S -( 2-氨基乙基 ) -乙酯 0. 79 13 (Z ) -9-十八烯酸 0. 96
14 十八酸 1. 06 14 十六酸 0. 87
2. 2 分析结果表明, 头孢霉 A L 031真菌发酵液和
菌丝体中的挥发性化学成分, 除都含有 8-羟基 -3-甲
基 -3, 4-二氢异香豆素 (蜂蜜曲菌素 )外,其余成分均
不相同。蜂蜜曲菌素是发酵液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占
其挥发油峰面积的 63. 66% ;它在菌丝体挥发性成
分中的相对百分含量也很高 ( 12. 34% ),仅次于十六
酸甲酯 ( 49. 28% )。据文献报道, 8-羟基 -3-甲基 -3, 4-
二氢异香豆素具有抗真菌、杀虫和抗肿瘤活性 [2 ],这
与我们进行的头孢霉 A L031真菌发酵液和菌丝体
挥发性成分抗菌活性试验结果 (另文报道 )相符,同
时也表明, 头孢霉 A L031真菌可望开发为药用真
菌,是一值得进步深入研究的微生物。
2. 3 经反复试验证明,采用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不
能提取出头孢霉 A L031真菌发酵液和菌丝体中的
挥发性成分,而采用本文报道的方法则可成功的得
到其挥发油。此外, 头孢霉 A L031真菌的次生代谢
产物中挥发性成分不复杂, 可能与发酵所采用的原
料、发酵方式、发酵条件等因素有关。
参考文献:
[ 1] 袁 斌,吕 松,磁晓辉 . 二氢异香豆素类天然产物的研究进
展 [ J ].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0, 12( 2): 95-98.
[2 ]  Ragh ao S M, P rakash G J, S h rik an t R P, et a l. N overlA lC l3
catalysed syn theses o f natu ral ly occu rring (± ) 8-hy droxy-3-
m e th y l-3, 4-d ihyd roisocoum arin s [ J ]. Ch em Soc, Ch em C om -
m un, 1992, ( 12): 883-884.
《中草药》杂志 2001年增刊征订启事
为了促进中药现代化的研究进程, 加强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的信息交流, 商讨我国入关后中药产业的发展新对策, 推动
西部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中草药》杂志编辑部拟于 2001年 10月中旬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第三届中药新药研
究与开发信息交流会暨《中草药》杂志第七届编委会”。为了配合此次会议的召开,经国家科技部国科财便字 ( 2001) 066号文批
准, 我们编辑出版了《中草药》杂志 2001年第 32卷增刊。本增刊共收载论文 150篇, 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和国内十多位知名专
家和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就中药新药研究的热点问题撰写综述文章 (文题见《中草药》杂志 2001年第 7期 )。另外,还有反映国内
近年来中药植化、药理、分析、制剂、药材及临床等方面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成就的科研论文和综述性文章 140余篇。
增刊为大 16开本, 200页 (约 50万字 ), 天津市报刊增刊特许准印证 ( 2001)第 098号, 定价 65元,另加包装费、邮费 5元。
凡订阅者请向我部索取订单: 300193 天津市鞍山西道 308号《中草药》杂志编辑部。
·1071·中草药 C h inese T raditiona l and H e rba l D rug s  2001年第 32卷第 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