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Preliminary Studies on the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from Fresh-water Fish Oil and its Medicinal Quality Standard

淡水鱼油中多烯脂肪酸的提取纯化及药用质量标准的初步研究



全 文 :· 药剂与工艺 ·
淡水鱼油中多烯脂肪酸的提取纯化及
药用质量标准的初步研究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研究所 (南京 1 20 0 3 8 )周干 南 介
南京药物研究所 张康宣 蔡 鸣 胡芝华
摘 要 研究了 以 3种淡水鱼 (蝙 、 草 、链 鱼 )的内脏鱼油中提取及纯化多烯脂肪酸 P ( UFA )的工
艺 ,其药用质量标准拟参照鱼脂酸质量标准制定 。
关键词 淡水鱼 鱼油 多烯脂肪酸 质量标准
海 鱼鱼 油 中含有丰 富的 多烯脂 肪酸
(P U F A )
,其主要活性 成分 为二十碳五烯酸
和二十二碳六烯酸 (E P A 和 D H A ) ,它们具
有降低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醋的功效 , 已被
称为人体必需脂肪酸 。 多种富含 P U F A 的鱼
油制 品已作为药品和保健品被广泛应用 , 目
前国内外研制的鱼油原料主要来自海鱼 , 有
关对淡水鱼鱼油的研究刚刚开始 , 尚未见涉
及药用方面的论文 。 我国淡水鱼资源十分丰
富 ,其产量居世界首位 ,淡水鱼肌肉部分仅占
3 。% 一 5。% , 副产物 却占 50 % 一 70 % , 据报
道 ,每加工 l 0 0 0 0t 鱼可得到 2 0 o 0t 鱼骨鱼内
脏等 废 弃 物 , 并 可 从 中提 取 出 约 Z o ot 鱼
油 〔 , 〕 , 因此 ,研究从淡水鱼内脏中提取 P U F A
加以药用 ,无疑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及经
济效益 。 本文初步探讨了淡水鱼内脏鱼油中
P U F A 的提取纯 化工 艺及其药用质量标准
的制定 。
1 材料与仪器
原料 : 市售蝙鱼 、 草鱼 、 链鱼的内脏 (除去
胆囊 ) , 购于 3 月份 ,新鲜或冰冻数 日使用 。 化
学试剂均为 A R 。 阿贝折光仪 : W Z S 一 1 上海光
学仪器厂 。
2 方法与结果
.2 1 粗鱼油的提取
2
.
1
.
1 方法川 :将收集的 3 种淡水鱼内脏分
别剪碎 ,搅拌均匀 , 称取 1 0 09 , 加半倍量水 ,
用 4 0 % K O H 溶液调 p H 至一定值 , 搅拌下加
热到一定温度 , 保温 45 m in ,加定量食盐 , 搅
拌继续保温 15 m in ,趁热离心 ,分离出上层油
液得粗 鱼油 。 收 率 一 ( 鱼油重 /内脏 重 ) x
10 0 %
。 结果见表 1 。
2
.
1
.
2 3 种粗鱼油提取工艺的正交试验 :经
预试验后得知 , 影响粗鱼油收率的主要因素
为 p H 值 、 保温温度及加入的食盐量 , 为此需
通过正交试验求出最佳工艺条件 。 确定以此
三项为三因子 ,分别取二水平为 p H 一 8 , 9 ; 温
度 s o C , g o C ;食盐量 4% , 5% , 选用 L ; ( 2 3 )
正交表 ,以收率为比较标准 , 结果见表 1 。
表 1 提取 3 种粗鱼油的最佳工艺条件及收率
p H 值 温度
( ℃ )
食盐量
( % )
收率
(% )
色泽 腥味
蝙鱼 8 90 4 39 . 6 淡黄 正常
草鱼 8 8 0 5 3 2 . 5 黄绿 淡
链鱼 8 9 0 4 1 8 . 0 桔黄 正常
.2 2 粗鱼油的纯化川
.2 .2 1 混和脂肪酸的制备 : 取这 3 种鱼的粗
鱼油各 6 09 ,分别溶入 2% K O H 的醇溶液中 ,
充氮 回流 15 m in ,减压回收乙醇后放冷 ,用适
量石油醚萃取 , 再用 30 %一 40 %硫酸酸化 ,
使 p H 约为 3 ,分出油层 , 水洗 ,减压回收残留
.
A dd r e s s
:
Zh
o u
G
a n n a n , I n s t i t u t e o f C h i
n e s e
M
a t e r ia M
e
d i
e a , C h i
n a P h a r m
a e e u t ie a l
《中草药 》 1 99 6 年第 2 7 卷第 2 1期
U
n iv e r s i t y
,
N a n ji
n g
.
65 5
.
的乙醇即得混和脂肪酸 。
2
.
2
.
2纯 PU FA的制备 :将上步所得的混
和脂肪酸 加入到 5 1倍 2% KO H乙 醇溶液
中 , 搅拌 使溶液 澄 明 , 置 低 温 冰箱 中放 置
2 4 h
,过滤除去胶状析出物 ,滤液减压回收部
分乙醇 ,余液加少量水 ,用酸酸化 ,分出油层 ,
干燥 24 h 得纯 P U F A ,密闭低温保存 。 收率 -
(纯 P U F A 重 /粗鱼油重 ) 又 1 0 % 。 结果如
下 : 蝙鱼 47 % , 草鱼 47 % , 鳞鱼 4 % (n 一 4 ) 。
2
.
3 P U F A 的质量标准 : 目前对淡水鱼油
的研究处于开始阶段 , P U F A 作为药用的质
量标准暂无据 可依 , 我们以上海 市药品标
准 〔`冲鱼脂酸 (海鱼油 )的质量标准为参照 ,
进行 3 种淡水鱼油的质标考察 。
2
.
3
.
1 性状 比较 :蝙 、 草 、 链 3 种淡水鱼的纯
P U F A 的性状与鱼脂酸相符 ,均为澄清油状
液体 , 有特异的鱼腥臭 (草鱼较淡 ) , 无哈喇
味 ,在 10 ℃放置 3 o m in 无固体析 出 , 在无水
乙醇 、 氯仿 、 乙醚中混溶 , 水中几乎不溶 。但它
们的色泽有所不同 :蝙鱼为黄色 , 草鱼为黄绿
色 ,链鱼为桔黄色 , 鱼脂酸应为淡红或棕红
色 。
2
.
3
.
2 相对密度 、 酸价 、 碘价 、 折光率 、 E P A
和 D H A 的含量等指标的比较 : 结果见表 2 。
表 2 3种淡水鱼 P U F A 与鱼脂酸有关参数的比较
蝙鱼 草鱼 缝鱼 鱼脂酸
相对密度
酸价
碘价
水分及挥发物 (% )
0
.
8 9 8 0 0
.
8 9 8 0 0
.
9 0 3 0 0
.
9 0 9 7~ 0
.
9 1 4 8
2 0 2 2 0 4 20 3 ) 18 0
1 9 9 2 0 6 20 8 > 18 5
0
.
0 6 0
.
0 2 0
.
0 3 < 0
.
1
折光率 1 . 4 6 70 1 . 4 6 7 6 1 . 4 7 2 0 /
E P A十 D H A 1 . 肠 1 0 , 74 ] 6 . 5 1 5 /
鉴别 红 ~ 棕红 红 ~ 棕红 红~ 棕红 红 , 棕红

/
” 为原标准无此项参数
鉴别按文献 〔` 〕操作 , E P A 、 D H A 含量按
文献 〔5〕完成 , 其余各项按中国药典 1 9 9 0 版一
部附录完成 。
3 讨论与小结
3
.
1 提取粗鱼油的正交试验 : 在大多数情况
下 ,鱼油脂肪酸是以脂肪酸甘油醋的形式出
现的 ,众所周知 , 酉旨的水解反应在碱性条件及
·
6 5 6
·
一定温度下才能加速进行 。 由于构成淡水鱼
油的脂肪酸各不相同 , 约有 18 种脂肪酸构
成〔 6〕 , 水解的条件也各有差异 , 因此 , 通过正
交试验来求出各自的最佳条件是必要的 。 结
果表明 : 在提取粗鱼油时 ,这 3 种鱼的 p H 值
都可以控制在 8 ,所不同的是温度与加入的
食盐量略有差异 ,作者认为 ,在某种鱼加工量
很大时 ,其提取条件可以参照最佳条件进行 ,
同时有数种鱼而每种鱼的数量不大时 ,可根
据原料的比例 ,适当调整条件进行混合提取 。
3
.
2 鱼油的收率 : 鱼油的收率可由二个工艺
过程来衡量 。 一是粗鱼油的收率 ,二是纯 P U -
F A 的收率 。 关于粗鱼油收率 , 文献 7j[ 报道 ,
采 用 隔水 蒸 煮法 , 蝙 鱼 为 2 6 . 9% , 草鱼 为
27
·
7%
,链鱼为 18 . 3% 。 与本实验相比 ,除链
鱼收率接近外 ,蝙草鱼均较低 。 作者认为 ,不
能据此认为蒸煮法收率低 , 因为内脏原料的
含油量受鱼种 、 产地 、 季节等因素影 响很大 ,
必须采用同一原料用两种方法做对 比试验才
能作出科学结论 。 关于纯 P U F A 的收率 ,本
实验的结果与文献〔3 〕所报道的海鱼油纯 P U -
F A 的收率 47 %相近 。
3
.
3 质量标准 : 作为药用鱼油 , 目前为止仅
有鱼脂酸收录于上海市药品标准 〔们 。 但是鱼
脂酸来源于海水鱼 。 根据文献〔 , 〕的研究 ,海水
鱼与淡水鱼内脏油的脂肪酸组成基本相似 ,
不饱 和脂肪 酸约 占脂肪 酸 总量 的 68 %一
7 3%
,其 中多烯脂肪酸约 占总量 的 36 % ~
40 %
,
, 3 系列的多烯脂肪酸约 占总量的
32 % 一 38 % , 两者的生理活性相同 ,据此 , 作
者认为可以参照鱼脂酸的质量标准来制定淡
水鱼油的质量标准 , 实验结果也证实淡水鱼
油完全能达到这个标准 。
另外 , 鉴于近期对 E P A 和 D H A 活性作
用的认识和肯定 , 市场上含 E P A 和 D H A 制
品的泛滥 , 有必要在质量标准中增加这 2 种
活性物质含量的规定 。
从 目前的研 究可知〔 1〕 , 尽管淡水鱼 中
E P A 与 D H A 的含量较海鱼低 , 但是它的亚
油酸和亚麻酸这两种必需脂肪酸的含量很丰
富 , 分别 达 到 3 . 。% ~ 12 . 1%和 4 . 2% 一
9
.
7%
。 作者建议在质量标准 中增加 “ 折光
率 ”一项 , 以保证淡水鱼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
的含量 。 当然 ,折光率和相对密度的范围还需
经大量样本的测试来确定 。
.3 4 E P A 与 D H A 的含量 : 文献 〔7 〕报道的这
3 种鱼油中 E P A 与 D H A 的含量是粗鱼油的
含量 ,按粗鱼油到纯 P U F A 的收率是 50 %
计 ,这 3 种鱼油 E P A 与 D H A 的含量为 : 编
鱼 1 . 6 8% ,草鱼 1 . 9 6% ,维鱼 2 7 . 4 2% 。 本实
验中蝙鱼的 E P A + D H A 含量与之十分相
近 , 而草鱼与雌鱼却低得多 , 其原 因还待研
究 。 据 ( 日 ) 铃木平 光报道 , 鳝 鱼和鲤 鱼 中
E P A 与 D H A 的含 量 分 别 为 10 . 98 %及
8
.
9 9% 〔的
, 由此看来 ,淡水鱼鱼油中这 2 种活
性物质的含量均较低 。
3
.
5 淡水鱼油的降胆固醇作用 : 经初步动物
试验 ,这 3 种淡水鱼油的 P U F A 的等量混合
物以 2 . 5 9 / k g · d 给小 鼠 19 , 连续 l o d , 结果
表明能降低食钾性高脂血症小鼠的血清总胆
固 醇 , 与对 照 组 相 比 , 有显 著差 异 (尸 <
0
.
0 5 )

致谢 : 江苏无锡 第六制药厂沈辞辞等 同
志完成 E P A 与 D H A 含贡浏定 ,深表感谢 。
参 考 文 献
1 俞鲁礼 , 等 . 海洋渔业 , 19 9 1 , ( 4 ) : 15 8
2 郭学平 , 等 . 海洋药物 , 19 8 , (3 ) : 4
3 万新祥 , 等 . 中国海洋药物 , 1 9 91 , (4 ) : 12
4 上海市药品标准 . 1 9 80 版上册 . 1 93
5 浙江省药品标准 . 1 9 93 . 39 5
6 刘玉芳 . 水产学报 , 1 99 1 , ( 2 ) : 1 6 9
7 俞鲁礼 , 等 . 水产学报 , 1 9 9 4 , ( 3 ) : 1 9 9
8 铃木平光著 , 叶桂芬译 . 吃鱼健脑 . 北京 : 农业出版社 ,
1 99 2
.
1 2 0
( 1 9 9 6

0 5

1 4 收稿 )
P r e l i m i n a r y S t u d i e s o n t h e E x t r a e t i o n a n d P u r i f i e a t i o n o f P o l y
一 u n s a t u r a t e d F a t t y A e id
f r o m F r e s h

w a t e r F i s h 0 11 a n d i t s M e d i e i n a l Q u a l i t y S t a n d a r d
Zh
o u G a n n a n
,
Z h
a n g K
a n g x u a n
, e t a l
M
e t h o d s f o r t h e e x t r a e t io n a n d p u r i f ie a t i o n o f p o l y
一u n s a t u r a t e d fa t t y a e id ( P U F A ) fr o m v i s e e r a l o i l o f
t h
r e e
f
r e s
h

w a t e r fi
s h ( b
r e a
m
,
g r a s s e a r p a n d s il
v e r e a r p ) w e r e s t u d ie d
.
I t w a s s u g g e s t e d t h
a t t h
e m e d i e in a l
q u a l i t y s t a n d
a r
d
o
f p U F A
e o u
l d b
e
l
a id d
o w n b y
r e
f
e r r i n g t o t h e q u a li t y
s t a n d a r d
o
f A
e id
u m M
o r r
h
u i e u m
.
参菊粉刺露质量标准的研究
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 (济南 2 5 0 0 14) 张 玲 . 时延增 徐新刚 单卫华 李昭 霞
摘 要 采用薄层层析法对制剂中菊花 、 白芷 、 白鲜皮 、 苦参进行了定性鉴别 , 应用薄层扫描法对
苦参碱进行了定量测定 , 方法简便 , 专属性强 ,重现性好 , 提示上法可用于对该制剂的质量检查 。
关键词 参菊粉刺露 薄层层析 薄层扫描 苦参碱
于i-d由Me
参菊粉刺露由苦参 、 菊花 、 蒲公英 、 地肤
子 、 防风 、 荆芥 、 白芷 、 白鲜皮 、 透骨草等 13 味
中药制成的外用涂擦剂 ,具有杀菌 、 抗炎 、 止
痒 、 止痛之功效 ,用于男女青春期痊疮 。
·
A d d
r e s s :
Z h a n g L i n g
,
S h
a n d o n g P r o v i n e ia l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r a
d i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 e d ie in e a n d M
a t e r ia
e a , Ji n a n
《中草药 》 1 9 9 6 年第 2 7 卷第 1 1 期 6 5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