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白芷生态环境和土壤理化特性的研究
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药物种植研究所 (南川 6 4 84 0 8) 陈兴福 母 丁德蓉
刘岁荣 黄文 秀 卢 进
摘 要 本文通过 白芷道地产 区的生态环境及 土壤调查研究 , 并结合室内的分析测试 , 对白芷的
生态环境 、白芷土壤的成土母质 、剖面特征 、理化特性 (容重 、质地 、颗粒组成 ; p H 、 碳酸钙 、有机质 、
交换性 、养分 )进行了研究 。
关键词 白芷 生态环境 土壤 理化特性
白芷 A o g 。·lic a d a 入u r i‘a (F is eh . )B e n th .
e t H o o k
.
f
.
v a r
. 为r 、os a n a (B o is s . ) Sh a n e t
Yua
n 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 以根入药 。
白芷含有 10 多种香豆素类化合物 。 白芷性
温 、味辛 、有散风寒 、燥湿 、排脓 、止痛的功能 。
用于风寒感冒 、头痛 、鼻炎 、牙痛等症 。 白芷也
是一种很好的香料植物 。 产于浙江的白芷称
为“杭白芷” , 产于四川的称为“川白芷” 。 四川
省遂宁市种植 白芷的历史悠久 , 是川白芷的
道地产区 , 遂宁白芷产区的生态环境 、土壤理
化特性是 白芷优质高产的条件 。 我们对白芷
道地产区的生态环境 、 土壤理化特性等作了
调查研究 , 为揭示白芷道地性形成原因 、白芷
生产发展及产区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
1 白芷道地产区的生态环境
1
.
1 白芷的地理分布及产区地形地貌 : 白芷
主要分布在涪江沿岸遂宁龙凤镇至桂花镇一
带 的河流 J 、 E 级阶地 , 东经 1 3了左右 , 北纬
3 0o 2 4’一 2 9 , 的 狭 长 地 带 , 幅 员 面 积 约
8 0
.
o km
Z ,其中耕地约 6 4 . 7 km Z 。
遂宁位于四川盆地中部丘陵区 , 地处涪
江中游 。 地质构造为喜马拉雅山运动的产物 ,
属新华夏系四川沉降褶皱带的 川中褶皱带 。
白芷种植在涪江河流冲积物沉积形成的冲积
坝上 . 此冲积坝宽 2 0 一 4 5 0 0 m 宽窄不等 . 地
势平坦 , 地下水位高 。
1
.
2 白芷道地产区的气候条件 : 白芷产区属
亚热带季风气候 , 其热量资源丰富、 气候温
和 、雨量充沛 、光照充足 、四季分 明 , 霜雪少
见 。
气温 ;多年平均气温 17 . 4 ℃ ,最热为 7 、 8
月 , 平均气温 27 . 4 ℃ ;最冷为 1 月 , 平均气温
6
.
4 ℃ 。 该地区气温表现为春季气温回升快 、
秋季气温下降快的特点 , 从 2 月中旬至 4 月
中旬 , 日平均气温从 8 ℃ 上升到 18 ℃ , 平均上
升 。. 17 ℃ / d , 高于 4 月中旬至 8 月中旬气温
日均上升 0 . 1℃ ; 从 8 月下旬到 n 月中旬 ,
气温 日均下降 0 . 17 ℃ 。 春季气温回升快 , 有
利于白芷苗期生长 , 为白芷后期生长打下良
好的基础 ;秋季气温下降快 ,对 白芷种子的萌
发很有利 (白芷播种期在 9 月中 、下旬 ) 。 5 ~
7 月 , 气温高 , 白芷地 上部分生长快 , 地下根
积累的干物质多 。
热量资源 : 白芷道地产区热量资源丰富 ,
歹 1 0 ℃平 均初 日为 03 一 06 , 平均终 日为 n -
1 8
, 全年有 2 6 8d . 妻 10 ℃的有效积累平均为
56 27
.
1℃ 。 多年平均无霜期为 2 6 9d , 年均 日
照时数为 1 3 3 . 4h , 年均辐射总量为 87 . 4 千
卡 / em 3 。
降雨 : 白芷产区降雨比较丰富 , 多年平均
”3 m m 。 全年降雨分布不均 , 但适宜 白芷生
长 。 白芷 播 期 9 、 10 月 降雨 量 占全 年 的
2 8
.
5 0写降雨量为 15 3 . 7m m , 且雨 日多 , 多年
平均雨 日可达 1 5 . 5 ~ 16 . 2d , 利于 白芷种子
,
A d d r e s s
:
C h e n X in g fu
,
In s t itu t e o f M e d ie in a l Pla n t C u ltiv a tio n
,
S ie h tla n A e a d e m y o f T r a d itio n a l C h i
-
n e se M e d ie in e
.
N a n e }, u a n
宁中草药》1 99 6 年第 27 卷第 8 期 , 4 8 9 .
萌发 。冬季白芷生长缓慢 , 降雨少对白芷幼苗 流冲积物 , 其上层为亚粘土层和砂层 , 出露厚
的生长影响不大 。 春季降雨量占全年降雨的 度大约 6m , 高于河流水面 3一 sm 。 其下层为
21
·
5 %
, 为 21 3. sm m ; 白芷生长最快的 5一 7 砾石层 。涪江河流冲积物来源复杂 , 各种矿物
月 , 降雨 量 达 4 1 5m m , 占 全 年 降雨 量 的 质含量丰富 。 涪江河流冲积物发育成的白芷
41
·
8 %
。 土壤上种植的白芷 , 外观色泽和断面色泽好 ,
1
.
3 土壤 : 种植白芷的土壤为冲积土土类 , 且成分含量也优于其他土壤上种植的白芷 ,
石灰性新积土亚类 , 灰棕潮土土属 , 分两个土 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
种即沙土 、油沙土 。 白芷土壤发育浅 , 剖面仍呈现沉积特征 ,
白芷土壤的成土母质为全新统 (Qh) 河 还未表现出发育特征 (表 1 ) 。
农 1 白芷土城典型创面襄
土种 层段 (c m ) 颜色 结构 新生体 浸入体 石灰反应 紧实度 干湿度 夹石 根系
多少无无
沙
土
0 ~ 3 0
3 0 ~ 7 0
7 0 ~ 9 5
0 ~ 2 0
2 0 ~ 4 2
4 2 ~ 9 0
灰黄色
浅黄色
浅黄色
灰黄色
浅黄色
浅黄色
徽团拉
徽团较
无
徽团拉
小块状
小块状
质地
砂城
砂城
紧砂
轻城
轻坡
轻集
强烈
强烈
强烈
强烈
强烈
强烈
琉松
稍紧
紧
琉松
稍紧
紧
润
湿润
漫润
润
湿润
湿润
无 无
油沙土
注 : 沙土剖面地点 : 遂宁市中区永赞乡六村 , 油沙土剖面地点 : 遂宁市中区新桥乡四村 .
种植白芷的沙土是该地区离河面最近的 育而成的紫泥土 . 沿江呈带状分布 。 该土壤
常年耕作地 , 离河水面 10 0rn 左右 。 该土壤土 土层深厚 , 质地适中 , 结构好 , 保水保肥力较
层深厚 , 质地轻 , 结构性差 。 农业利用上以种 强 , 养分能匀 、稳地供给作物生长需要 . 农业
植白芷 、甘蔗为主 。 沙土保水保肥力弱 , 生产 上以种植白芷为主 , 间作蔬菜 。
上施肥以少量 、多次的措施 , 减少养分流失 。 2 白芷土族的理化特性
种植的作物苗期生长好 , 后期肥水显得不足 , 2 . 1 沙土的理化特性 : 沙土分布在涪江沿岸
作物产量不高 。 河流冲积坝前沿 , 是种植白芷的一种较好土
油沙土分布在冲积坝的中部 , 一面为沙 壤 。 剖面构型为 A 一B l一B : 型 。 耕作层为灰黄
土 , 靠近丘陵山脚一面为丘陵山溪冲积物发 色 、土体下部为浅黄色 .
衰 2 沙土物理性质
层段 容重 孔隙度 液相容积 气相容积 土城硕粒组成 (% )
(c m ) (吨/ m 3 ) (% ) (写) (% ) l一 0 . 0 5 0 . 0 5 ~ 0 . 0 1 < 0 . 0 1 0 . 0 1一 0 . 0 0 1 < 0 . 00 1
0 ~ 30
3 0 ~ 7 0
7 0 ~ 9 5
38
4 5
4 9
4 7
.
9
4 5
.
3
4 3
.
8
2 5
。
0
2 7
.
5
2 7
.
2
2 2
。
g
17
。
8
5 7
.
0
6 1
。
2
6 1
。
1
3 2
.
0
2 5
。
0
3 5
.
3
1 5
。
9
1 3
.
8
1 3
。
7
1 0
。
9
8
.
9 8
8
。
4 0
5
。
00
4
.
82
5
。
28
衰 3 沙土的化学性质
层段
(e m )
碳酸钙
(g / k g )
阳离子交换
量(m o l/ k g )
有机质
(g / k g )
全量养分(g / k g ) 速效养分 (m g / k g )
N P K N P K
472一度
月七J性任OJU公」丹⋯O‘口J4月了O‘矛⋯02几j‘丹,自q0 ~ 3 03 0 ~ 7 07 0 ~ 9 5 8
.
2
8
.
3
8
.
5 ::::
0
.
6 9 2
0
.
5 8 4
0
。
7 8 2
0
。
7 0 8
0
。
6 9 8
22
。
2
/
5 6
。
4
4 9
。
4
3 3
。
9
9
。
7 0
4
。
1 5
2
。
5 8
7 7 0
7 9
。
0
沙土物理性质见表 2 , 沙土容重偏大 , 剖
面下部容重逐渐增大 ; 剖面从上 至下 , 孔隙
、液相容积变化不大 , 气相容积逐渐减少 。
沙土颖粒组成中 , 砂粒含量高 , 粘粒含量少 。
·
4 9 0
·
土壤风化 、发育浅 , 粘粒形成少 , 也无粘粒淋 各层段间变化不大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低 , 是
溶淀积作用 。 土壤保水保肥低的一个主要原因 。
沙土的化学性质见表 3 。 沙土为微碱性 2 . 2 油沙土的理化性质 : 油沙土俗 称回潮
土壤 , 土壤含有较多的碳酸钙 , 有机质含量 土 , 分布在冲积坝中部 ,是种植白芷的最好土
低 。沙土全量养分中氮 、磷缺乏 , 钾含量高 。速 壤 。 油沙土土层深厚 , 剖面 l o oc m 深度未见
效养分含量都不高 。 土壤有机质 、全氮 、速效 砾石出露 。 土壤剖面构型为 A 一A , 一B 。 耕作层
氮 、速效磷等的含量 , 剖面上部明显高于剖面 为灰黄色 , 土体下部为浅黄色 。
中 、下部 :土壤碳酸钙 、全磷 、速效钾等的含量
表 4 油沙土物理性质
层段
(em )
容重
(m g / m 3 )
孔隙度
(% )
液相容积
(% )
气相容积
(% )
上壤顺粒 (% )
l~ 0
.
0 5 0
.
0 5 ~ 0
.
0 1 ( 0
.
0 1 0
.
0 1 ~ 0
.
0 0 1 ( 0
.
0 0 1
0 ~ 3 0
30 ~ 7 5
7 5 ~ 1 0 0
2 8
.
3
3 1
.
1
3 0
。
5 :;
3 7
.
8
4 1
.
7
4 2
,
1
3 6
.
9
3 3
.
4
2 5
.
3
24
.
9
2 6
.
9
::
‘
:
5
.
8 8
5
.
2 9
5
.
4 5
油沙土的物理性质见表 4 。 油沙土耕作层容重比剖面中 、下部小 , 土体中部有一容重偏大
的犁底层 。 油沙土液相容积各层段变化不大 , 气相容积表土层明显比剖面中 、下部大 。 有利于
土壤的呼吸作用和保水保肥 。 油沙土颗粒组成中粉粒 (0 . 05 一 0 . 0 01 )含量在 50 %以上 , 其中粗
粉粒(0 . 05 一0 . 01 )占 65 %左右 , 土壤各粒径颗粒含量在各土层间变化不大 。
表 5 油沙土的化学性质表
层段
(em )
碳酸钙 阳离子交换 有机质
( g / k g ) 量 (m o l/ k g ) (g / k g )
全量养分(g / k g ) 速效养分(m g / k g )
N P K N P K
一0 ~ 303 0 ~ 7 57 5 ~ 10 0 :, 1 4 . 0 2 . 1 3::. : 2 . 2 54 62 14 . 59 . 156 . 13 0 . 8 3 00 . 6 4 50 . 5 3 0 0 . 8 1 80 。 7 6 80 。 6 9 0 19 . 1//油沙土的化学性质见表 5 。 油沙土为微碱性土壤 , 碳酸钙含量较高 , 这主要受其成土母质的影响 。 涪江河流冲积物含有较高的碳酸钙 ,成土过程中未完全被分解 , 土壤中仍有
较多碳酸盐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低 , 交换能力
弱 , 这是由于土壤颗粒粗 , 总表面积小 ;土壤
里有机复合体少 , 吸附力弱所致 。有机质含量
较低 。 土壤含量养分中氮 、磷缺乏 , 钾含量丰
富 ;速效养分中氮 、磷 、钾均属中等肥力的含
量 。 耕作层对氮 、磷都有程度不同的富集作
用 , 对钾 的富集不明显 , 主要是由于氮 、磷主
要靠施肥增加含量 , 而钾主要来源于土壤矿
物分解及磷的移动性小 、钾的移动性大等 。
3 白芷土壤的生物活性
白芷土壤土层深厚 , 土壤水 、热协调 , 为
微生物的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 耕作层干
土 含有细菌 (l . 03 ~ 2 . 2 0) x 10 5 个 / g , 放线
菌 (1 . 1 2 ~ 3 . 5 5 ) x 10 , 个 / g , 真菌 ( 1 . 0 3 ~
1
.
49 ) x 1 0
, 个 / g 。 微生物的活动促进了土壤
有机质的分解 , 养分的转化 。
4 小结
白芷道地产区的生态环境和土壤理化特
性 , 适宜白芷的生长 , 各个时期的气候特征对
白芷各生育期生长有利 , 处于 I 、 I 级 阶地 ,
水 、热等条件好 , 土壤质地轻 , 利于白芷良好
的外观质量 (根形 )的形成 , 土壤养分转化快 ,
及时供给白芷生长需要 。
(1 9 9 5
一
0 5
一
0 4 收稿 )
Stu d ie s o n th e E e o en v ir o n m e n t a n d Ph ysieo
一
eh em ica l Ch a r a c te r istis o 「
50 11 fo
r th e G r o w th o f T aiw a n A n g e liea (An g
elica d a h u ri ca va r
.
jo rm
o s a 月 a )
《中草药》1 9 9 6 年第 2 7 卷第 8 期 · 4 9 1 ·
Ch e n X in g fu
,
D in g D e r o n g
,
L iu S u r o n g
, e t a l
T h e e eo e n v ir o n m e n t
, 5 0 , 1 n a tu r e
, 5 0 11
一
fo rm in g p a r e n t m a te r ia l
,
its e r o s s s e e tio n a l p r o file a n d p h ys leo
-
e he m ie a l e h a r a e t e r is tie s fo r t}、e g r o w t h o f 八二g e zi‘a da 六u r ic a (fise h )Be n th
.
e t H o o k v a r
.
fo
r m o s a 、 a (Bo i
s s )
S h a n e t Y u a n w e r e st u d ie d b y in v e s tin g a tin g t he e eo lo g ie a l e o n d itio n s a n d 5 0 11 n a t u r e o f its g e n u in e p r o d u e in g
d is t r ie t
.
高寒藏药—川西樟牙菜组织培养研究1 . 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初步培养
青海师范大学生物系 (西宁 8 1 0 0 0 8) 向凤宁 . 李建民 马继雄 吴学明
摘 要 从川西璋牙菜的胚轴 、未成熟种子及幼叶诱导出愈伤组织 ; 试验选用 M S 、B 。 和 N 6 3 种培
养基 , 其中以加有 2 . 4 一D 3 m g ,/1 斗一 K T o . 6m g /l 的 M S 培养基诱导率最高 。 结果表 明 . 不同培养基
及不同激素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率有较明显的影响 。 初步证明了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川西
璋牙菜的无性快速繁殖是有可能的 。
关镇词 川西璋牙菜 组织培养 愈伤组织 继代培养
藏药植物—川西璋牙菜 S : v e rt ia m u s -s ot il’ Fra n c h . 、 藏名 蒂 达 , 系龙 胆 科 (G erl -
t ia , : a c e a £)植物 。 在青海 产于 海拔 3 6 0 0 ~
3 8 0 om 的高寒地区一年生草本 , 全草入药 ,
有清热解毒 、舒肝利胆之功效 , 专治黄疽性肝
炎和病毒性肝炎 。 目前 , 其野生资源远不能满
足医药生产和外贸出 L1 的需求 。 采用人工种
植的方法 , 因受环境条件制约 , 难以从高海拔
地区引入低海拔地区进行种植 。据此 , 我们对
其进行了组织培养的研究 , 以期从这 个角度
探索其无性快速繁殖的方法 。 川西璋牙菜的
组织培养国内外尚无报道 , 现将取得的一些
初步结果报道如下 。
l 材料和方法
供试材料为野生品种川西璋牙菜 , 采自
青海省玉树州 。外植体为未成热种子 (未形成
种皮 、 l m m 左右 、淡黄色 ) 、幼叶和胚轴 。接种
时 , 将未成熟种子浸入 0 . 1%升汞溶液 中消
毒 5一 6m in , 无菌水冲洗 3 一 4 次 , 用吸管分
别吸入 备好的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基中和无
激素 M S 培养基上萌发出苗 ,待种子出苗后 ,
截取 4 一 sm m 小段 的胚轴和 0 . sc m Z 小块的
幼叶于诱导培养基上 。
培养基以 MS 为基本培养基 , 还试用了
B 。、N 。 两种培养基 . 附加不同浓度 的 2 , 4 一D
佗 , 4 一 二氯苯 氧 乙酸 .) 、 N A A (蔡 乙 酸 ) 、 K T
(激动素) , 其浓度组合见下文 。 蔗糖 3 % , 琼
脂 0 . 6 % , p H 调至 5 . 8 , 在 1 3 7 . 3 k Pa 压力下
灭菌 2 0 m in 。 在温度 2 5 士 2 ℃ , 光强 1 0 0 0 ~
1 2 0 Olx
, 每日光照 l o h 一下培养 。
2 结果
2
.
1 愈伤组织的诱导 : 培养 1 周后 , 胚轴两
端切L1 处肿胀 ; 2 周左右 , 未成熟种子整体膨
胀或先出苗再从幼 叶和胚轴处整体肿胀 (图
1 )
,
4 周左右 ,幼 母十从叶脉周围处肿胀 (图 2 ) ,
开始形成愈伤组织 。
2
.
1
.
1 不同外植体对愈伤组织发生的影响 :
在M S + K T o . 6 m g / I一 + 2 , 4 一I〕3 m g / L的同
,
A d d r o s s
:
X ia n g Fe n g n in g
,
I)e p a r tm e n t o f B lo lo g y
,
Q i
n g l、a i T e a e he r s ‘ U n iv e r s ity , X in in g
·
4 9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