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绵马贯众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全 文 :绵马贯众化学成分的研究( I )
天津市医药科学研究所( 3。。。 70 )吴寿金. 杨秀贤 张 丽 张国庆 李德玉
摘 要 从绵马贯众 。即动 t ~ cr a s ih r iz o m a的乙醚浸膏中分得 3种化合物
。 经理化常数和光谱
分析数据鉴定为绵马贯众素B B A A( d r y or e a s s in e, I ) , 绵马酸 A B A ( fi一i x ie a e id , l )和白绵马素
A A ( a lb a s p id in
,
, )
。 化合物 I 和 一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
关扭词 绵马贯众 绵马贯众素 A B B A 绵马酸 A B A 白绵马素 A A
贯众为常用中药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 ,
性微寒 , 味苦 ,入肝胃经 。 具有清热解毒 、 驱
虫 、止血等功效 。 贯众的品种极为复杂 , 在全
国称为贯众的有 9 科 17 属 49 种及其变种 ,
均为蔗类植物 〔 , ’ 。 绵马贯众系鳞毛蔗科粗茎
鳞毛蔗 D卿妒 t e ir : c ar s s ihr i z om a N a k a i . 的根
茎 , 在我 国东北和华北地区作为贯众广泛应
用 。 民间用于驱虫及防治急性感染 。 近代医
学研究证明 , 具有驱虫 、 抗菌 、 抗病毒 、 抗肿
瘤 、 止血及子宫收缩作用〔`一 3 , 。
关于绵马贯众的化学成分 , 过去一起认
为与欧绵马 D . ifl i x 一m a : 相同 , 直至 1 9 7 3 年
N o r o 等 〔` ,从中分离到绵马贯众素 ( d r y o e r a s -
is n e ) 后 ,认为与欧绵马的成分有很大区别 。
但尚缺乏深入研究 。此外 ,绵马贯众尚含有多
种三菇化合物 , 如羊齿烯 f( er en en ) 、雁齿烯
( f i l ie e n e )
、 铁 线 戴酮 ( a d i a n t o n ) 、 里 白烯
( d i p l o p t e n e )
、里 白醇 ( d i p l o p t e r o l )等〔 5〕 。
从绵马贯众的乙醚浸膏中 , 不需经国外
采用的 M g o 方法处理 , 直接分离到 3 个结
晶单体 。 经理化常数和红外 、 核磁共振 、 质谱
分析数据鉴定为 : I 为绵马贯众素 A B B A , I
为绵马酸 A B A , 和 l 为白绵马素 A A 。 其中
化合物 l 、 I 为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到 的结晶
单体 。
1 提取和分离
实验材料采自吉林省长白山区 。
将绵马贯众粗粉 , 用乙醚热回流提取两
次 ,每次 4h 时 ,过滤 , 合并两次滤液 ,浓缩至
流浸膏 ,放置 ,析出黄褐色沉淀 、抽滤 ,用乙醚
洗涤沉淀 ,得黄色结晶性粉末 。再用乙酸乙醋
加热溶解 ,冷析 ,过滤 ,得到黄色结晶和母液
二部分 。 取黄色结晶用丙酮反复重结晶 ,得化
合物 I ; 另取乙酸乙酷母液部分减压浓缩至
干 ,进行硅胶柱层析 , 以环己烷一无水乙醇 ( 95
:
5) 洗脱 ,收集前沿黄色色带部分浓缩至干 ,
再用环 己烷一乙酸乙酷 ( 1 : 1) 进行硅胶柱层
析 , 收集洗脱液 , 每份 Z o m l , 由第 1 ~ 4 份得
到化合物 l ,在第 9一 12 份得到化合物 l 。
2 鉴定
化合物 I : C 4 3 H 4。 0 1 ` , 丙酮 重 结 晶得
m p Z 1 5~ 2 1 8℃黄色小板状结晶 。 I R v黑 e m 一 ’ :
3 1 8 0 ( O H )
,
2 9 6 0
,
2 8 6 0
,
16 3 0 ( > C = O )
,
1 6 1 0
( > C = O )
, 1 4 8 0
,
1 2 0 0
,
1 1 6 0 , 10 3 0 ; ` H N M R
( g o M H z
,
C】X二13 , T M S 内 标 ) 却 p m : 1 . 0 0
( 6H
, t
,
Z X

C O C H
Z
C H
Z
C H
3 ,
J一 7 H z ) , 1 . 7 0
( 4H
,
m
,
Z X

C O C H
Z
C H
Z
M e
,
J一 7H z ) , 3 . 2 0
( 4 H
,
m
,
Z X 一 CO C H
Z
C H
Z
M e
,
J = 7 H
z )
,
1
.
5 8
( 12H
, s , 4 X

C H
3
)
,
2
.
7 8 ( 6 H
, s , Z X
C O CH
:
)
,
3
.
5 8 ( 4 H
, s , Z X

C H
Z一
)
,
3
.
8 5 ( ZH
,
s , 一 C H Z

)
,
9
.
8 0 ~ 1 8
.
6 有 1 0 个轻 基峰 , 加
D
Z
O 后峰消失 ; M S m / z : 8 2 0 ( M + ) , 6 2 6 , 6 1 2 ,
5 9 8
,
5 7 9
,
5 6 9
,
4 1 7
,
4 0 4 , 3 7 1
,
3 4 1
,
2 2 1
,
2 0 8
,
1 9 6
,
1 8 1
, 16 5 , 15 3
,
13 7
,
1 2 4
,
1 1 1
,
9 8
,
7 8
,
7 0

以上数据与 d r y o e r a s s i n e 的文献值一致〔` , ,
因此证明为绵马贯众素 A B B A 。
化合物 I : C 3 2 H 3 6O 1 2 ,丙酮重结晶得到黄
色 针状结 晶 , m p i 6 4 一 1 6 5 oC , IR v黑 。 m 一 ’ :
.
A而 r e s s : W u S h o u ji n , T ia n ji n I n s t it u t e o f M ed ie a l a n d Ph a r m a e e u t ie a l cS ie n e e s , T i a n j in

4 5 8
.
3 1 6 0 ( OH)
,
2 9 8 5
,
2 9 6 5
,
2 9 3 0
,
28 8 0
,
1 6 4 0 ( >
C = O )
,
1 6 3 0 ( > C = O )
,
1 6 1 0 ( > C ~ O )
,
1 5 5 0
,
1 4 8 0
,
1 4 4 0 , 1 2 6 0 , 1 2 0 0
,
1 1 6 0
, 10 2 0 ;
`
H N M R ( g o M H :
,
C L兀 l : , T M S 内标 ) ap p m :
1
.
0 0 ( 3H
, t , 一 C O C H
Z
C H
Z
C H
: ,
J = 7H z )
,
1
.
4 5
,
1
.
5 5 (各 6H , s , 4 x 一C H 3 ) , 1 . 7 0 ( ZH , m , -
C O C H
Z
C H
Z
M e )
,
2
.
7 5 ( 6 H
, s , Z X 一 C O C H
:
)
,
3
.
2 0 ( ZH
, t
, 一
C O C H
Z
C H
Z
M e
,
J = 7 H z )
, 3
.
5 5
.
3
.
6 0 ( 4 H
, s , 2 X C

C H
Z一
C )
, 在 1 0 . 2 0 ( ZH , s ) ,
1 1
.
6 0 ( I H
, s )
, 1 3
.
1 0 ( I H
, s )
, 1 6
.
2 0 ( I H
, s )
,
2 5
.
5 0 ( ZH
, s
)共有 7 个轻基 , 加 D ZO 后峰消
失 ; M Sm / z : 6 1 2 ( M + ) , 4 1 7 , 4 0 4 , 2 0 9 , 2 0 8 ,
1 9 6 , 1 9 3 , 1 7 9 , 1 6 5
,
1 5 3
。 以上数据与 f i li x i e
ac id A B A 文献值一致〔 7〕 , 因此证明为绵马酸
A B A

化合物 l : C Z , H 24 0 : ,丙酮重结晶得无色
针状结晶 , m p l 6 7一 1 6 9℃ 。 I R器 e m 一 ’ : 3 1 50
( O H )
,
2 9 8 0
,
2 9 4 0
,
2 8 8 0
,
1 6 4 0 ( > C = O )
,
1 5 5 0
,
1 4 8 0
,
14 4 0
,
1 3 8 0 , 1 3 4 0 , 1 2 6 0
,
1 2 0 0
,
1 1 60
, 1 0 2 5 ;

H N M R ( 90M H z
,
C l ) Cl
: ,
T M S
内标猪 p p m : 1 . 4 5 , 1 . 5 5 (各 6H , s , 4 x 一C H 3 ) ,
2
.
7 0 ( 6H
, s , 2 X C O C H
3
)

3
.
30 , 3
.
3 4 ( ZH
, s ,
C

C H
Z一
C )
,在 1 0 . 7 0 ( I H , s ) , 1 2 . 3 0 ( ZH , s ) ,
13
·
10 ( IH
, s )共有 4 个经基 , 加 D ZO 后峰消
失 ; M S m / : : 4 0 4 ( M + ) , 3 7 1 , 3 3 4 , 2 2 1 , 2 0 9 ,
1 9 7 , 1 9 6
,
1 9 3 , 1 8 1 , 16 8
,
1 5 3 , 1 3 9 , 1 3 7 , 1 2 6
,
1 1 2
。 以上数据与 a l b a s p id i n A A 文献值一
致〔 7 , , 因此证明为白绵马素 A A 。
致谢 : 核磁共振讲由北京化工研 究院代
浏 ;质讲由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代浏 ;
红外光错由本所分析室代浏 ,特此一并致谢 。
参 考 文 献
1 全国漫清中药材混乱品种贯众科研协作组 . 中国药学会
庆祝建会 80 周年学术会议论文集 . 北京 : 中国药学会 ,
19 8 7
.
3 1

A

9
2 江苏新医学院 . 中药大辞典 (上册 ) . 上海 : 上海 人民出版
社 , 1 9 7 5 . 1 4 8 4
3 李德华 , 等 . 中草药 , 19 8 6 , 1 7 ( 5 ) : 1 4
4 N o or Y
, e t a l
.
P h yt oc h e m i s t r y
,
1 97 3
.
1 2
: 14 9 1
5 上 田博之 . 医学中央杂志 ( 日 ) . 1 96 4 ( 1 98 ) : 6 8 6 ; 1 9 6 7 ,
( 2 2 5 )
:
3 3 0 . 1 9 70 ( 2 5 9 )
:
9 3
6 W记 e n C J , e t a l . A e t a C h e m 段 a n d B 2 9 , 19 7 5 : 8 5 9
7 久田末雄 ,等 . 药学杂志 ( 日 ) , 1 9 7 2 , 9 2 ( 9 ) : 1 1 24
( 1 9 9 5

1 0

0 6 收稿 )
绿绒篙属植物生物碱成分的研究△
1
. 美丽绿绒篙生物碱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西宁 8 10 0 0 1) 王恒山 丁经业
绿绒篙属植物作为藏药一直被广泛使用 , 且资
源丰富 ,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 前文报道了从五脉
绿绒篙中分离出 a m u r in e 和 O 一m e t h y lfl a v i n a n t in e
两种生物碱山 。 美丽绿绒篙的化学研究尚未见报道 .
我们从采自云 南省德钦县白马雪山的美丽绿绒篙
Me
c
on 妒 5 15 sP e c i os a p r a in 中分得两种生物碱 , 经光
谱分析鉴定为 a m u r i n e ( I )和 r e f r a m o l in e ( 一 ) 。还得
到 卜谷街醉 ( l ) 。 还有两种生物碱的结构正在鉴定 。
生物碱 I 属于异把文 (I so p va i en )类型 ,此类型生物
碱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 。 r 和 I 的化学结构见图 。 图 I 和 I 的化学结构式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中草药 ) 1 9 9 6年第 2 7 卷第 8 期 . 4 5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