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绵马贯众的鉴定、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全 文 :中国药房 2016年第27卷第28期 China Pharmacy 2016 Vol. 27 No. 28
Δ基金项目:山东省高校中医药抗病毒协同创新中心资助项目
(No.XTCX2014C-02)
*副主任药师。研究方向:中药制剂。电话:0531-68617981。E-
mail:mcj77777@163.com
# 通信作者: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药制剂。电话:
0531-68617607。E-mail:jnypm7777@163.com
绵马贯众为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Dryopteris crassir-
hizoma Nakai)的干燥根茎和叶柄残基,又称为贯众、东北贯
众,主产于我国东北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山区[1]。其味苦,
性微寒,有小毒,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杀虫的功
效,临床用于时疫感冒、风热头痛、温毒发斑、疮疡肿毒、崩漏
下血、虫积腹痛等多种疾病的治疗 [2]。贯众药源植物品种广
泛,伪品、混淆品众多,鲜有研究鉴定其品种资源并对其药学
指标进行综合报道的。笔者以“绵马贯众”“贯众”“化学成分”
“鉴别测定”“药理作用”“Dryopteris crassirhizoma”“Chemical
composition”“Pharmacological actions”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
2003年 1月-2016年 2月在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
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 152篇,其中
有效文献 47篇。现对绵马贯众的鉴别与测定、化学成分及药
理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绵马贯众提供参考。
1 绵马贯众的鉴别与测定
绵马贯众药理作用众多、应用广泛,但因贯众药源植物品
种广泛、复杂,临床使用的贯众并非都为《中国药典》收载的正
品。汪敏等[3]报道,曾用作贯众的原植物有11科18属58种;20
世纪 80年代的调查结果表明,用作贯众的药源植物有 27种;
而截至 2009年,仍有 7种植物被作为贯众的药源植物在使
用。高增平等[4]经过对来自18个省市的23份商品贯众样品的
性状和显微鉴定表明,其原植物来源有 5种。《中国药典》对贯
众的品种规定也有多次改动,1995年版、2000年版、2005年版
仅收录绵马贯众一种,2010年版及 2015年版又增加紫萁贯
众[5-6]。目前临床大部分使用的贯众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科属的
蕨类植物,因各品种具有的活性成分不尽相同,所以无法达到
与绵马贯众同等的药效作用,从而不利于病情治疗。因此,如
何鉴定绵马贯众以区别于其他贯众品种,使其更好应用于临
床,具有重要意义。
1.1 性状鉴别
通过比较绵马贯众与其他品种贯众的形状、大小、颜色、
表面、气味、质地等性状特征,以鉴别出绵马贯众。其应呈长
倒卵形,略弯曲,上端钝圆或截形,下端较尖,有的纵剖为两
半,长 7~20 cm,直径 4~8 cm;表面黄棕色至黑褐色,密被排
列整齐的叶柄残基及鳞片,并有弯曲的须根;质坚硬,断面略
平坦,深绿色至棕色,有黄白色维管束 5~13个,环列,其外散
有较多的叶迹维管束;气特异,味初淡而微涩,后渐苦、辛 [7]。
而其伪品紫萁贯众、狗脊蕨、荚果蕨贯众、峨嵋蕨贯众、乌毛
蕨、苏铁蕨等贯众品种的性状均与绵马贯众有较大的差别[8-10]。
1.2 显微鉴别
通过比较绵马贯众与其他品种贯众横切片的维管束形
状、数目、排列特征、分泌物的有无等显微特征确定绵马贯
众。其叶柄残基应呈扁圆形,长3~5 cm,直径0.5~1.0 cm;表
面有纵棱线,质硬而脆,断面略平坦,棕色,有黄白色维管束
5~13个,环列;每个叶柄残基的外侧常有3条须根,鳞片条状
披针形、全缘,常脱落[1,11]。高增平等[4]将各样品的叶柄基部横
切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其显微特征,以鉴别贯众原植物来源。
1.3 理化鉴别
利用薄层色谱(TLC)法可测定出绵马贯众间苯三酚衍生
物等抗病毒的有效成分,紫外光谱(UV)可测定贯众品种特定
的最大吸收波长,因此可将TLC、UV技术应用于绵马贯众的
鉴别。周小菲[12]采用TLC法鉴别绵马贯众间苯三酚类成分,
梁洪华等[13]采用TLC法鉴别抗感颗粒中的绵马贯众。
1.4 含量测定
建立方法对绵马贯众的有效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可明确
绵马贯众的用药基础。柳芳等[14]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
测定具有抗艾滋病毒和抗疟活性的黄酮类成分去甲氧基荚果
蕨素,并建议将去甲氧基荚果蕨素的含量纳入绵马贯众药材
及饮片的质量控制指标中。肖国君、周鹏、司云珊等[15-17]采用
HPLC法、反相(RP)-HPLC法测定绵马贯众中绵马贯众素的含
量;高增平等[18]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间苯三酚的含量;
陈建新等[19-20]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液相色谱-电喷雾串
联质谱法测定绵马贯众抗禽流感病毒活性部位,并推测其结
构成分。
2 绵马贯众的化学成分
2.1 间苯三酚类化合物
绵马贯众的活性成分主要是间苯三酚衍生物类,具有抗
绵马贯众的鉴定、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Δ
马传江*,曹广尚,杨培民#,逯 双(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药学部,济南 250011)
中图分类号 R282;R28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08(2016)28-4013-03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16.28.38
摘 要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绵马贯众提供参考。方法:以“绵马贯众”“贯众”“化学成分”“鉴别测定”“药理作用”“Dryopteris
crassirhizoma”“Chemical composition”“Pharmacological actions”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2003年1月-2016年2月在PubMed、中国
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绵马贯众的鉴别测定、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综述。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52
篇,其中有效文献47篇。绵马贯众又称贯众、东北贯众,药源植物品种广泛、复杂,伪品、混淆品众多,多从性状、显微、理化及含量
测定等方面对绵马贯众进行鉴别。绵马贯众主要化学成分为间苯三酚类、萜类、黄酮类、甾醇及挥发油等,具有抗病毒、抗菌、驱
虫、止血等药理作用。结果:目前多对间苯三酚类成分绵马贯众素进行含量测定,对其他活性成分含量测定及提取纯化工艺鲜有
报道,今后可结合药理作用对其活性成分进一步提取并测定含量。绵马贯众最突出的药理作用为抗病毒和抗菌,但其发挥药效的
作用机制研究并不明确,下一步可通过完善抗病毒药物的筛选系统对其进行研究。
关键词 绵马贯众;鉴别测定;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4013
China Pharmacy 2016 Vol. 27 No. 28 中国药房 2016年第27卷第28期
菌、抗病毒、抗肿瘤、抗疟等活性。目前从该植物中分得 15个
间苯三酚类单体化合物,主要有白绵马素AP、白绵马素PP、白
绵马素 AA和绵马贯众素 ABBA、绵马酸 ABA以及绵马酸
BBB、绵马酸PBB、绵马酸PBP、黄绵马酸AB、黄绵马酸BB、黄
绵马酸PB等[1,19,21]。根据所含苯环的个数,可将已分离得到的
该类化合物分为6大类型,单环类含有5种类型6个化合物;二
环间苯三酚类主要代表物有 albaspidin AA、albaspidin AP、al-
baspidin PP、aspidin AB、flavaspidicacid AB、flavaspidicacid PB、
nomavaspidieacid AB、aemulin BB;三环间苯三酚类主要代表
物有 filixieacid ABA、trisnavaspidieacid ABB、filixieacid BBB、
filixieacid ABB;四环、五环和六环类化合物数目都较少,其中
四环主要代表物有 dryocrassin ABBA、dryocrassin ABBP、
dryocrassin ABAA;五环类迄今为止人们分离得到并鉴定出结
构的只有 1个化合物,即 penta-albaspidin BBBBB;六环类有 3
个化合物,即 hexa-albaspidin BBBBBB、hexa-flavaspidicacid
BBBBBB、ABBBBB(A:acetyl;B:butyryl;P:propionyl)[22-23]。
2.2 萜类化合物
迄今为止,已从绵马贯众分离得到13种萜类化合物,倍半
萜结构化合物只有 4个,即 albicanol、albicanyl-acetate、a-cadi-
ene和 conicumol,剩余均为五环三萜类苷元,结构属于何伯烷
型和异何伯烷型。主要为雁齿烯、东北贯众醇、东北贯众醇乙
酸酯、tris-norhopane、17-α-H-trisnorhopan-21-one、17-β-H-tris-
norhopan-21-one、铁线蕨酮、异铁线蕨酮、羊齿三萜、异羊齿三
萜 、fem-7-ene、ferna-7-9(11)-diene、羊 齿 三 萜 酮 、neo-
hop-12-ene、neohop-13(18)-ene、22-hydroxyhopane、hop-22
(29)-ene[24-25]。
2.3 黄酮类化合物
该类化合物发现的数量不多,代表性的有 4种,分别为
crassirhizomoside A,B,C和 sutchuenoside A,其结构特点是:5
位和4位羟基取代,3位和7位分别连有1个单糖形成苷。主要
含贯众苷、异槲皮素、异槲皮苷、紫云英苷等多种黄酮类物
质。研究证实,该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癌、抗氧化,并影
响心脑血管等作用[23,25-26]。
2.4 其他类
袁丽鹏等 [27]首次在绵马贯众石油醚部位分离出胆甾-4-
烯-3-醇、海绵甾醇、木栓内酯、西瑞香素。研究表明,该植物中
还含有β-谷甾醇、菜油甾醇、质体蓝素[25]、茶烯-b、铁线蕨酮等
化学成分[28]。
3 绵马贯众的药理作用
3.1 抗病毒作用
黄海英等[29]采用鸡胚体外抗病毒实验方法评价绵马贯众
抗鼠肺病毒FM1株的疗效,结果表明,绵马贯众对甲型流感病
毒FM1株有预防及直接抗病毒作用。徐程等[30]研究表明,绵
马贯众乙醇提取物、乙醚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均有抗甲型流感
病毒FM1株的作用。孙科峰等[31]研究表明,绵马贯众水、乙醇
两种提取物对流感病毒(FM1株)、呼吸道合胞病毒(Long)、副
流感病毒(Ⅰ型、Ⅲ型)、腺病毒(AD3)均有一定抗病毒作用。
杨洁等[32]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法、染料摄入法检测板兰根、黄芪、
贯众、紫花地丁、大黄这5种中药抗病毒作用,结果表明这5种
中药提取物均具有明显的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抗柯萨奇
病毒A16、柯萨奇病毒B1、柯萨奇病毒B3、柯萨奇病毒B4的作
用。王国霞 [33]选用中草药进行体外抗病毒试验,评价其抗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活性,结果表明,贯众具有直接灭活
病毒的作用。张强等[34]通过建立人工感染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病毒(IBDV)模型,验证了绵马贯众可溶性粉对 IBDV有较好
的治疗效果。
3.2 抗菌作用
赵薇等[35]研究认为,贯众经乙醇粗提并且乙酸乙酯萃取部
分中含有多种活性组分,具有较强的抑制及杀灭金黄色葡萄
球菌作用。王铮等[36]研究显示,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模型
组比较,贯众总多糖组(15、30 mg/kg)可显著改善 SLE模型小
鼠体质量下降(P<0.05),降低小鼠抗自身抗体和总免疫球蛋
白G(IgG)水平,抑制尿蛋白的升高,改善肾病理损伤,表明贯
众总多糖对空肠弯曲杆菌 CJ-S131诱导的红斑狼疮样综合征小
鼠有保护作用。陈红云等[37]研究报道,贯众对痢疾杆菌、伤寒
杆菌、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柘草芽孢杆菌、金黄
色葡萄球菌及部分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3.3 驱虫作用
许正敏等[38]应用钩蚴体外方法,观察贯众对钩蚴的毒性作
用,结果表明,贯众对犬钩蚴的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彭亮
等[39]研究表明,贯众在抑菌的同时也能驱蛔虫和弓形虫。宋
伟[40]研究报道,贯众对动物血吸虫病的实验治疗有显著疗效,
对日本血吸虫、猪蛔虫、绵羊肺线虫、肝吸虫的活动有不同程
度的抑制作用,能驱除牛肝蛭等。
3.4 止血作用
胡栢惠等[41]报道,运用贯众配伍他方治疗崩漏、月经过多、
产后恶露不绝等妇科出血证,屡用屡有效,表明其有止血作用。
3.5 其他活性
绵马贯众还具有抗疟、抗炎镇痛、抗肿瘤、抗氧化、抗白血
病等作用[40,42-45]。
4 结语
迄今为止,研究绵马贯众药理文献的年限较久远,特别是
近年来只针对绵马贯众的研究较少。而贯众品种资源丰富,
研究囊括多种原植物,别名众多,临床用药品种不一,因此对
其正品研究鉴别测定方法以规范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为
规范临床用药,以《中国药典》规定的“绵马贯众”名称对本药
进行系统整理,研究发现目前多采用传统手段,从性状、显微
及理化等方面对绵马贯众进行鉴别;但对多来源药材,或是已
失去原本性状的药材,较难分辨其真伪及品质好坏,因此需要
与现代新鉴定技术[46-47]结合进行药材鉴定。绵马贯众活性成
分主要包括间苯三酚类、萜类、黄酮类等,目前多对间苯三酚
类物质绵马贯众素进行含量测定,对其他活性成分含量测定
及提取纯化工艺鲜有报道,今后可结合药理作用对其活性成
分进一步提取并测定含量。绵马贯众最突出的药理作用为抗
病毒和抗菌,但其发挥药效的作用机制并不明确,下一步可通
过完善抗病毒药物的筛选系统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其进一
步合理开发,实现药材资源的有效利用。
参考文献
[ 1 ] 李瑞丽,张义卓,赵景明.东北贯众中多糖的提取及含量
测定[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4(6):
66.
[ 2 ] 齐峰,王娥丽.常用药材绵马贯众活性成分研究[J].天津
医科大学学报,2007,13(2):191.
[ 3 ] 汪敏,赵凯,汪瑞,等.中药材贯众原植物的考证[J].中国
中药杂志,2012,37(9):1 337.
[ 4 ] 高增平,苏雨雷,武继红.商品贯众的品种研究[J].北京中
医药大学学报,2009,32(8):568.
[ 5 ] 张碧华,高素强,傅得兴.浅析 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
··4014
中国药房 2016年第27卷第28期 China Pharmacy 2016 Vol. 27 No. 28
部)增修订情况及其临床指导意义[J].中国药房,2013,
24(23):2 113.
[ 6 ]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2015年
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330-331.
[ 7 ] 张秀丽,罗晶.绵马贯众的真伪鉴别[J].时珍国医国药,
2005,16(1):40.
[ 8 ] 刘振启,刘杰.绵马贯众与混乱品的鉴别[J].首都医药,
2010(19):49.
[ 9 ] 李永杰.贯众与其习用品及伪品的鉴别使用[J].时珍国医
国药,2005,16(8):767.
[10] 杨昭华.贯众的鉴别与应用[J].蛇志,2005,17(3):222.
[11] 杨安荣,缑慧君,任杰,等.对《中国药典中药材及原植物
彩色图鉴(2010年版)》绵马贯众植物形态及生境分布内
容的补充[J].时珍国医国药,2015,26(8):1 979.
[12] 周小菲.绵马贯众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D].北京:北京中
医药大学,2012:45-68.
[13] 梁洪华,邓君丽.抗感颗粒中绵马贯众的鉴别和赤芍的含
量测定[J].中国药事,2005,19(5):290.
[14] 柳芳,戴闻韬,高增平. HPLC法测定不同地区商品贯众
中去甲氧基荚果蕨素的含量[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18(10):130.
[15] 肖国君,叶利明,吴纯洁,等. HPLC法测定绵马贯众中绵
马贯众素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2005,25(5):502.
[16] 周鹏,曹广尚. HPLC测定贯叶金丝桃滴丸中绵马贯众素
含量[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4,21(10):89.
[17] 司云珊,徐暾海,韩冬,等. RP-HPLC法测定绵马贯众药
材中绵马贯众素[J].中草药,2008,39(12):1 894.
[18] 高增平,苏雨雷.商品贯众中总间苯三酚含量测定方法研
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2(4):259.
[19] 陈建新,曾振灵,方炳虎,等.绵马贯众抗禽流感病毒活性
部位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分析[J].分析测试学报,
2008,27(6):623.
[20] 陈建新,曾振灵,杨运云,等.绵马贯众抗禽流感病毒药效
部位的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分析[J].分析测试学
报,2005,24(增):73.
[21] 刘钊,安熙强,斯建勇,等.绵马贯众的活性成分研究[J].
西部医学,2011,23(12):2 300.
[22] 刘钊.绵马贯众抗感染活性成分研究[D].北京:中国医学
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18-21.
[23] 张雅楠,张贵君.贯众类药材的化学成分及黄酮类成分药
理作用研究概况[C]//第三届中国中药商品学术年会暨
首届中药葛根国际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
商品学会中药商品专业委员会,2012:172-176.
[24] 张鹏,宋盼红,付深圳,等.绵马贯众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的研究进展[C]//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化学分会第九届
学术年会论文集:第 1册.北京:中华中医药学会,2014:
408-426.
[25] 师宁宁.绵马贯众可溶性粉质量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安全
性和药效学评价[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3:4-5.
[26] 邹月红.东北贯众抗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有效组分的
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1:1-2.
[27] 袁丽鹏,邓国彤,贾小舟,等.绵马贯众石油醚提取物化学
成分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2016,32(1):427.
[28] 张昊,马骥,朱贞贞,等.超声波法提取贯众总黄酮及其不
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作用[J].光谱实验室,2012,29(5):
2 668.
[29] 黄海英,宋辉.抗流感病毒中药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药
杂志,2012,28(5):439.
[30] 徐程,于艳,孙科峰,等.绵马贯众提取物抗甲型流感病毒
FM1株实验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7):
29.
[31] 孙科峰,于艳,李丽静,等.绵马贯众水和乙醇提取物抗病
毒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0,2(4):
319.
[32] 杨洁,刘萍,武晓玉. 5种中药提取物体外抗病毒药效学
研究[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7,28(5):375.
[33] 王国霞.中草药抗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研究[D].武
汉:华中农业大学,2005:15-16.
[34] 张强,李明哲,杨宗让,等.绵马贯众可溶性粉对人工感染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疗效评价[J].中国畜牧兽医,2014,
41(11):242.
[35] 赵薇,程熠,李勇,等.贯众中活性组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抑制作用的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8):954.
[36] 王铮,谢俊云,徐晗,等.贯众总多糖对空肠弯曲杆菌诱导
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样综合征小鼠的作用[J].药学学报,
2010,45(6):711.
[37] 陈红云,刘光明,石武祥,等.中药贯众的研究进展[J].大
理学院学报,2006,5(6):75.
[38] 许正敏,李智山,温茂兴,等.贯众对犬钩蚴作用的体外实
验观察[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9,4(5):附页3.
[39] 彭亮,朱盛山,蔡延渠,等.驱虫抑菌双效中草药的研究概
述[J].广东药学院学报,2015,31(2):277.
[40] 宋伟.贯众的药理作用[J].黑龙江医药,2010,23(3):429.
[41] 胡栢惠,胡春明,胡春茹.贯众“血证之妙用”[J].人人健
康:医学导刊,2007(10):34.
[42] Yang Y ,Lee GJ,Yoon DH,et al. ERK1- and TBK1-tar-
geted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of an ethanol extract of
Dryopteris crassirhizoma[J]. J Ethnopharmacol,2013,
145(2):499.
[43] 刘金成,张娟.贯众的药理研究[J].黑龙江医药,2008,21
(4):78.
[44] 付海燕,张丽霞,曾伟民,等.东北贯众抗炎镇痛作用有效
部位研究[J].黑龙江医药,2011,24(3):365.
[45] Lee SM,Na MK,An RB,et al.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two phloroglucinol derivatives from Dryopteris crassirhi-
zoma[J]. Biol Pharm Bull,2003,26(9):1 354.
[46] 刘家水,梁欣健,张丹雁.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鉴定中
的应用[J].广东药学院学报,2011,27(3):332.
[47] 詹立平,赵鑫,刘志梅.基于PCR技术的现代分子生物学
操作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
(7):25.
(收稿日期:2015-12-16 修回日期:2016-05-19)
(编辑:余庆华)
··4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