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Leaf epidermal morphology of ser. Chrysantha(Camellia, sect. Chrysantha)

山茶属金花茶组金花茶系植物叶表皮形态学研究



全 文 :广 西 植 物 Guihaia May2013,33(3):376-382           http://journal.gxzw.gxib.cn 
DOI:10.3969/j.issn.1000G3142.2013.03.015
李凤英,唐绍清,梁士楚.山茶属金花茶组金花茶系植物叶表皮形态学研究[J].广西植物,2013,33(3):376-382
LiFY,TangSQ,LiangSC.Leafepidermalmorphologyofser.Chrysantha(Camellia,sect.Chrysantha)[J].Guihaia,2013,33(3):376-382
山茶属金花茶组金花茶系植物叶表皮形态学研究
李凤英1,2,唐绍清1,2,梁士楚1,2∗
(1.广西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广西 桂林541004;2.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
环境保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 桂林541004)
摘 要: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山茶属金花茶组金花茶系25个分类群的叶表皮形态.结果表明:25个分类群
的叶上表皮形态结构相似,气孔仅分布于下表皮.下表皮的细胞垂周壁式样和气孔形状在一些种间存在着明
显的差异.分布于不同地貌类型的金花茶种类的气孔密度存在显著差异,分布在石灰岩山地的种类的气孔密
度在整体上明显高于分布在非石灰岩山地的种类.
关键词:山茶属;金花茶系;叶表皮;形态
中图分类号:Q9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G3142(2013)03G0376G07
Leafepidermalmorphologyofser.Chrysantha
(Camelia,sect.Chrysantha)
LIFengGYing1,2,TANGShaoGQing1,2,LIANGShiGChu1,2∗
(1.CollegeofLifeSciences,GuangxiNormalUniversity,Guilin541004,China;2.KeyLaboratoryofEcology
ofRareandEndangeredSpeciesandEnvironmentalProtection(GuangxiNormalUniversity)
CoGestablishedbyGuangxiandMinistryofEducation,Guilin541004,China)
Abstract:Opticalmicroscopewasusedtoobserveleafepidermisof25speciesofser.Chrysantha,sect.ChryG
santha,Camellia(Theaceae).Theresultsshowedthatalspecieshadsimilarmorphologystructureinupper
epidermisofleaf,andstomataweredistributedonlyinlowerepidermis.Therewasremarkabledifferencein
theshapeofanticlinalwalandstomatainsomespecies.Therewasalsosignificantvariationinthestomata
densityofleafepidermisofCamelliaspeciesdistributingindifferentgeomorphologicareas.Speciesdisturbing
inlimestonehadhigherstomatadensityinleafepidermisthanspeciesinnonGlimestonehabitat.
Keywords:Camellia;ser.Chrysantha;leafepidermal;morphology
    金 花 茶 组 (sect.Chrysantha)属 山 茶 科
(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1979年由张宏达教
授建立(张宏达,1979).由五室系(ser.Flavae)和
金花茶系(ser.Chrysanthae)组成,集中分布于广西
南部和越南北部,个别种分布于云南和贵州(张宏达
等,1998).广西南部是金花茶组植物的分布中心,
主要分布于防城、宁明、凭祥、龙州、崇左、扶绥、大
新、天等、邕宁、南宁、隆安、武鸣、平果、田东等县
(市).分布区的南端约为21°30′N、北端为23°40′
N、西端为106°40′E、东端为108°35′E.生于海拔
700m以下,以海拔200~500m之间较常见,垂直
分布的下限为海拔20m左右.金花茶组植物分布
在石灰岩山地和非钙质山地两种土壤类型,在自然
条件下未见到同一种类型的金花茶在两类不同性质
收稿日期:2012G10G15  修回日期:2013G04G0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60053);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基金(桂科能1101Z001);广西师范
大学实验室管理创新与技术革新基金(2012GJY22)
作者简介:李凤英(1960G),女,广西桂平人,高级实验师,主要从事植物学实验技术工作和植物形态解剖学研究,(EGmail)lify@mailbox.gxnu.edu.cn.
∗通讯作者:梁士楚,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生态学,(EGmail)gxlsc@mailbox.gxnu.edu.cn.
的土壤上出现(苏宗明,1994).
金花茶组植物是世界珍贵、稀有的观赏植物和
种质资源,自20世纪60年代初在我国广西发现以
来,便成了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由于其自然分
布范围极其狭窄,金花茶组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比
较相似,因而在种的分类上一直存在较大分歧(张宏
达,1996,1998;叶创兴等,1992;梁盛业等,1993).
其中有3个较有影响的系统或观点,一为梁盛业
(1993)为代表的观点,种类最多,1993年出版了金
花茶专著.二为张宏达(1998)为代表的观点,以中
国植物志为代表.这两种观点都承认金花茶组.三
为闵天禄先生为代表的观点,包含种类最少,Flora
ofChina即属该观点(吴征镒等,2008),认为金花茶
组不成立,应归入古茶组.近年来,叶表皮特征的研
究越来越受到植物学家所重视,并在相当多植物的
分类学或系统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陈之端等,
1991;任辉等,2003).本文利用光学显微镜对金花
茶组金花茶系25个分类群的叶表皮形态特征进行
了观察,旨在为探讨金花茶系植物形态结构的生态
学意义和分类学问题提供解剖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植物材料来源见表1.其中8种3变种是
FloraofChina确认的种类(吴征镒等,2008):显脉金
花茶C.euphlebia、云南金花茶(簇蕊金花茶)C.fasG
cicularis、凹脉金花茶C.impressinervis、小花金花茶
C.micrantha、淡黄金花茶C.flavida、薄叶金花茶C.
chrysanthoides、平果金花茶C.pingguoensis、贵州金
花茶C.huana、小果金花茶C.peteloti var.microG
carpa、东兴金花茶C.indochinensisvar.tunghinensis、
顶生金花茶C.pingguoensisvar.terminalis;有13种
是已归并的种类:多瓣金花茶C.multipetala归入多
变淡黄金花茶C.flavidavar.patens,金花茶C.nitG
idissima和中东金花茶C.achrysantha归入金花茶
C.petelotivar.peteloti,大样金花茶C.grandis、毛
籽金花茶C.ptilosperma、弄岗金花茶C.longganG
gensis和陇瑞金花茶C.longruiensis归入淡黄金花茶
C.flavidavar.flavida,夏石金花茶C.xiashiensis
和龙州金花茶C.lungzhouensis归入薄叶金花茶C.
chrysanthoides,柠檬黄金花茶C.limonia、小瓣金花
茶C.parvipetala和扶绥金花茶C.fusuiensis归入
柠檬金花茶C.indochinensisvar.indochinensis,离蕊
金花茶C.liberofilamenta归入贵州金花茶C.huaG
na;还有1种是已被移入实果茶组的种类:毛瓣金花
茶.为探讨金花茶系植物的形态学和分类学问题,它
们仍按原发表种类被用于本研究.
选取正常生长的不同植株近顶部朝阳方向的成
熟叶片.截取叶片近中部中脉两侧部分,用次氯酸
钠溶液离析,番红染色或不染色,制成临时装片(李
凤英等,2004).采用 Olympus光学显微镜来观察
和照相.
气孔密度为单位面积的气孔个数,观测5个40
倍物镜下显微镜视野的气孔数目;气孔指数计算式
为I=[S/(S+E)]×100%(S 代表一定面积内的
气孔数目,E 代表相同面积内表皮细胞的数目),取
20组数据的平均值.
2 结果与分析
2.1表皮毛和腺点
在所观察的金花茶系25个分类群的叶片中,表
皮毛仅在毛瓣金花茶的下表皮有分布,为单细胞毛,
非腺毛;其基部圆形,先端渐尖(图版Ⅰ:1).金花茶
系植物叶片的下表皮均有腺点,圆形,由一些形状较
小的细胞聚集而成,如凹脉金花茶(图版Ⅰ:2).表
皮毛和腺点周围均为普通表皮细胞,但其细胞垂周
壁往往比较平直(图版Ⅰ:1G2).
2.2上表皮
金花茶系植物叶片上表皮的结构比较单一,无
气孔器分布,细胞的形态特征基本相似.细胞均为
不规则形,大小不等,细胞壁明显加厚,垂周壁式样
主要呈波状,如金花茶、小果金花茶、龙州金花茶和
中东金花茶等(图版Ⅰ:3G6).
2.3下表皮
下表皮结构较复杂,由表皮细胞和气孔器组成.
下表皮细胞垂周壁式样,气孔形状、密度和指数等形
态结构特征,在一些种间存在明显差异(表2).
2.3.1表皮细胞 下表皮细胞均比上表皮细胞大,细
胞形状均为不规则形,细胞的垂周壁式样有较平直、
浅波状、波状和深波状4种.其中,垂周壁较平直或
稍弯曲的有6个分类群:毛籽金花茶、陇瑞金花茶、
大样金花茶、淡黄金花茶、夏石金花茶和弄岗金花茶
(图版Ⅰ:7G12);垂周壁呈浅波状的有5个分类群:
中东金花茶、薄叶金花茶、小瓣金花茶、扶绥金花茶
和柠檬黄金花茶(图版Ⅰ:13G15;图版Ⅱ:16,17);垂
7733期         李凤英等:山茶属金花茶组金花茶系植物叶表皮形态学研究
表1 实验材料来源、凭证标本及原分布地生境类型
Table1 Sourceofexperimentalmaterials,voucherspecimenandtypesofhabitat
分类群 Taxon
凭证标本
Voucher
原生境类型
Typeofhabitat
来源
Source
显脉金花茶C.euphlebia 唐绍清110 非钙质山地 广西,桂林植物园栽培
簇蕊金花茶C.fascicularis 杨世雄93527 石灰岩山地 云南,昆明植物园栽培
凹脉金花茶C.impressinervis 唐绍清106 石灰岩山地 广西,桂林植物园栽培
小花金花茶C.micrantha 唐绍清128 非钙质山地 广西,桂林植物园栽培
金花茶C.nitidissima 唐绍清101 非钙质山地 广西,桂林植物园栽培
中东金花茶C.achrysantha 唐绍清127 石灰岩山地 广西,南宁金花茶公园栽培
小果金花茶C.nitidissimavar.microcarpa 唐绍清113 非钙质山地 广西,桂林植物园栽培
淡黄金花茶C.flavida 唐绍清129 石灰岩山地 广西,桂林植物园栽培
大样金花茶C.grandis 唐绍清107 石灰岩山地 广西,桂林植物园栽培
毛籽金花茶C.ptilosperma 唐绍清114 石灰岩山地 广西,桂林植物园栽培
弄岗金花茶C.longgangensis 唐绍清104 石灰岩山地 广西,桂林植物园栽培
陇瑞金花茶C.longruiensis 唐绍清130 石灰岩山地 广西,南宁金花茶公园栽培
多瓣金花茶C.multipetala 唐绍清131 石灰岩山地 广西,南宁金花茶公园栽培
薄叶金花茶C.chrysanthoides 唐绍清108 非钙质山地 广西,桂林植物园栽培
夏石金花茶C.xiashiensis 唐绍清125 非钙质山地 广西,南宁金花茶公园栽培
龙州金花茶C.lungzhouensis 唐绍清111 石灰岩山地 广西,桂林植物园栽培
柠檬黄金花茶C.limonia 唐绍清102 石灰岩山地 广西,桂林植物园栽培
小瓣金花茶C.parvipetala 唐绍清109 非钙质山地 广西,桂林植物园栽培
东兴金花茶C.tunghinensis 唐绍清115 非钙质山地 广西,桂林植物园栽培
平果金花茶C.pingguoensis 唐绍清116 石灰岩山地 广西,桂林植物园栽培
顶生金花茶C.pingguoensisvar.terminalis 唐绍清112 石灰岩山地 广西,桂林植物园栽培
扶绥金花茶C.fusuiensis 梁盛业等909471 石灰岩山地 广西,扶绥县
毛瓣金花茶C.pubipetala 唐绍清103 石灰岩山地 广西,桂林植物园栽培
贵州金花茶C.huana 杨成华2874 石灰岩山地 贵阳,贵州林科院栽培
离蕊金花茶C.liberofilamenta 杨成华431 石灰岩山地 贵阳,贵州林科院栽培
周壁呈波状的有5个分类群:金花茶、小果金花茶、
离蕊金花茶、平果金花茶和顶生金花茶(图版Ⅱ:18G
22);垂周壁呈深波状的有9个分类群:多瓣金花茶、
贵州金花茶、东兴金花茶、簇蕊金花茶、毛瓣金花茶、
凹脉金花茶、小花金花茶、显脉金花茶和龙州金花茶
(图版Ⅱ:23G31).另外,贵州金花茶下表皮细胞的
细胞核特别明显(图版Ⅱ:24).表2中,气孔密度
(Stomataldensity):MannGWhitney Test:Z=
G2.158,n1=17,n2=8,P=0.031);气孔指数(StomG
atalindex):MannGWhitneyTest:Z=G0.117,n1=
17,n2=8,P=0.932.
2.3.2气孔器 金花茶系植物叶片上的气孔器仅分
布于下表皮,均为环列型,与敖成齐等(2002)报道的
山茶属植物叶表皮的研究结果相同.其由3个大小
不等的副卫细胞围绕着保卫细胞(图版Ⅰ:7G15;图
版Ⅱ:16G31),副卫细胞具有较厚的角质层,常被染
成深色(图版Ⅰ:10;图版Ⅱ:27,30).气孔器主要为
散生,也偶有两个连生(图版Ⅱ:19).气孔的形状为
圆形至椭圆形,其中,气孔呈圆形的有5个分类群:
中东金花茶、金花茶、顶生金花茶、贵州金花茶和龙
州金花茶(图版Ⅰ:13;图版Ⅱ:18,22,24,31);气孔
明显呈椭圆形的有3个分类群:簇蕊金花茶、凹脉金
花茶和显脉金花茶(图版Ⅱ:26、28、30);其余为介于
圆形至椭圆形之间,即近圆形,有17个分类群:毛籽
金花茶、陇瑞金花茶、大样金花茶、淡黄金花茶、夏石
金花茶、弄岗金花茶、薄叶金花茶、小瓣金花茶、扶绥
金花茶、柠檬黄金花茶、小果金花茶、离蕊金花茶、平
果金花茶、多瓣金花茶、东兴金花茶、毛瓣金花茶和
小花金花茶(图版Ⅰ:7G12,14G15;图版Ⅱ:16,17,19G
21,23,25,27,29).
气孔密度在102.0~230.4个/mm2之间,毛籽金花
茶的平均气孔密度最大,为230.4个/mm2,小瓣金花茶
的平均气孔密度最小,为102.0个/mm2;气孔指数在
17.00%~34.86%之间,多瓣金花茶的平均气孔指数最
大,为34.86%,贵州金花茶的平均气孔指数最小,为
17􀆰00%;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间不具明显相关性(表
2),但气孔密度的大小与自然分布地生境的土壤类型
密切相关.自然分布地生境为石灰岩山地种类,气孔
密度普遍较大,除了簇蕊金花茶的平均密度为106.9
个/mm2,其余均为123.6~230.4个/mm2;自然分布地
生境为非钙质山地种类,气孔密度普遍相对较小,平均
密度为102.0~159.2个/mm2(表1,2).
873 广 西 植 物                  33卷
表2 金花茶系植物叶下表皮的形态结构特征
Table2 CharacteristicsofmorphologyinlowerleafepidermisofserialChrysantha(Camellia,sect.Chrysantha)
分类群 Taxon
气孔密度
Density(个/mmG2)
气孔指数
Index(%)
气孔类型
Type
气孔形状
Shape
细胞垂周壁式样
Celanticlinalwalstyle
图序
Diagramsequence
毛籽金花茶C.ptilosperma 230.4 30.59 环列型 近圆形 较平直 7
陇瑞金花茶C.longruiensis 216.4 22.9 环列型 近圆形 较平直 8
大样金花茶C.grandis 157.6 20.89 环列型 近圆形 较平直 9
淡黄金花茶C.flavida 123.6 20.5 环列型 近圆形 较平直 10
弄岗金花茶C.longgangensis 200.4 32.51 环列型 近圆形 较平直 11
夏石金花茶C.xiashiensis 158.8 28.48 环列型 近圆形 较平直 12
中东金花茶C.achrysantha 172.4 32.31 环列型 近圆形 浅波状 13
薄叶金花茶C.chrysanthoides 158.8 27.31 环列型 圆形 浅波状 14
小瓣金花茶C.parvipetala 102.2 24.98 环列型 近圆形 浅波状 15
扶绥金花茶C.fusuiensis 147.2 29.65 环列型 近圆形 浅波状 16
柠檬黄金花茶C.limonia 138.8 25.29 环列型 近圆形 浅波状 17
金花茶C.nitidissima 120.0 30.49 环列型 圆形 波状 18
小果金花茶C.nitidissimavar.microcarpa 154.0 28.6 环列型 圆形 波状 19
离蕊金花茶C.liberofilamenta 225.6 25.07 环列型 近圆形 波状 20
平果金花茶C.pingguoensis 136.8 25.00 环列型 近圆形 波状 21
顶生金花茶C.pingguoensisvar.terminalis 138.8 24.75 环列型 圆形 波状 22
多瓣金花茶C.multipetala 185.6 34.84 环列型 近圆形 深波状 23
贵州金花茶C.huana 160.0 17.00 环列型 近圆形 深波状 24
东兴金花茶C.tunghinensis 159.2 26.82 环列型 近圆形 深波状 25
簇蕊金花茶C.fascicularis 106.9 17.92 环列型 椭圆形 深波状 26
毛瓣金花茶C.pubipetala 158.8 26.72 环列型 近圆形 深波状 27
凹脉金花茶C.euphlebia 204.0 30.67 环列型 椭圆形 深波状 28
小花金花茶C.micrantha 116.4 25.55 环列型 近圆行 深波状 29
显脉金花茶C.euphlebia 106.4 22.22 环列型 椭圆形 深波状 30
龙州金花茶C.lungzhouensis 186.6 31.37 环列型 圆形 深波状 31
  在所观察的25个分类群中,自然分布地生境为
石灰岩山地的种类有17个,平均气孔密度在120
个/mm2 以上的有16个,占94.1%,平均气孔密度
在160个/mm2 以上的有9个,占52.9%;自然分布
地生境为非钙质山地的种类有8个,平均气孔密度
在120个/mm2 以上的有5个,占62.5%,而平均气
孔密度在160个/mm2 以上的为0.MannGWhitney
验证结果表明,分布于石灰岩山地和非石灰岩山地
二种土壤类型的金花茶种类,气孔密度在整体上存
在显著差异(MannGWhitneyTest:Z=G2.158,n1=
17,n2=8,P=0.031),而气孔指数大小与土壤类型
没有相关性(MannGWhitneyTest:Z=G0.117,n1=
17,n2=8,P=0.932).
3 结论与讨论
3.1金花茶系植物叶表皮形态结构的生态学意义
金花茶系植物叶片上表皮均无气孔器分布,细
胞形态相似(图版Ⅰ:3G6).从解剖学的角度看,上
表皮无气孔分布,细胞壁加厚,是被公认的抗旱性结
构特征.这种结构有利于增强叶片上表皮的硬度和
致密性,加强表皮的机械支持和保护作用,有效减少
蒸腾失水,防止萎蔫.结构是功能的基础.金花茶
系植物自然分布区极其狭窄,垂直分布高度相近,叶
片上表皮的形态结构比较一致,是这些植物长期适
应分布区气候的结果,是其结构与环境高度相适应
的共同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结构与功能相
统一的辩证关系.
金花茶系植物叶片的气孔均分布于下表皮.气
孔在较荫蔽条件下,有利于叶片进行气体交换,在水
分充足时提高蒸腾速率降低叶片温度,提高机体对
林下闷热环境的耐受力,在水分不足时减少蒸腾失
水并保持气体和气腔的湿润,增强抗旱力.研究结
果显示,金花茶系植物叶片气孔密度与自然分布地
生境的土壤类型关系密切,分布于石灰岩山地的种
类,气孔密度在整体上明显大于分布于非钙质山地
的种类(表1,2),据 MannGWhitney验证表明,分布
于这两种不同土壤类型的种类气孔密度存在显著差
异.叶片气孔密度大,是公认的旱生形态.通常情
况下,其受湿度、光照、温度和荫蔽度等地上生态因
子的影响较为密切.石灰岩山地的水肥条件及生存
环境相对于非石灰岩山地较为恶劣,长期的逆境塑
9733期         李凤英等:山茶属金花茶组金花茶系植物叶表皮形态学研究
图版Ⅰ 金花茶系植物叶表皮表面观的解剖结构 1.毛瓣金花茶 (150×);2.凹脉金花茶 (150×);3.金花茶 (150×);4.小果金花茶
(300×);5.龙州金花茶 (300×);6.中东金花茶 (300×);7.毛籽金花茶 (150×);8.陇瑞金花茶 (300×);9.大样金花茶 (300×);10.淡黄金
花茶 (300×);11.弄岗金花茶 (300×);12.夏石金花茶 (300×);13.中东金花茶 (300×);14.薄叶金花茶 (300×);15.小瓣金花茶 (150×).
3G6.上表皮;其余为下表皮.
PlateⅠ AnatomicalstructuresofleafepidermisofserialChrysantha(Camellia,sect.Chrysantha) 1.C.pubipetala(150×);2.
C.impressinervis(150×);3.C.nitidissima(150×);4.C.nitidissimavar.microcarpa(300×);5.C.longzhouensis(300×);6.C.achrysantha(300
×);7.C.ptilosperma(150×);8.C.longruiensis(300×);9.C.grandis(300×);10.C.flavida(300×);11.C.longgangensis(300×);12.C.xiG
ashiensis(300×);13.C.achrysantha(300×);14.C.chrysanthoides(300×);15.C.parvipetala(150×).3G6.Upperepidermis;Othersarelower
epidermis.
造与演化,可能使其植物叶更倾向于旱生形态,这也
是其结构与环境高度相适应的表现.
叶片是植物对环境变化最为敏感的器官,一般
认为,叶表皮的角质层厚度和气孔密度等特征易受
生态因素的影响,但也有实验结果表明,叶表皮特征
受遗 传 因 子 强 烈 控 制 (Culter,1979;Culter &
Randham,1977).本研究的实验材料均采于非钙
质土栽培植株(表1),然而,其由原分布地生境及土
壤类型影响而演化形成的叶表皮性状仍然存在.原
生境为石灰岩山地的种类,气孔密度在整体上明显
比原生境为非钙质山地的种类大(表2).这表明叶
的形态结构在环境综合因子的长期影响下演化形
成,不会因为个体栽培条件的变化而改变,而这种长
期演化形成的性状特征是相对稳定的,并在一定程
度上受遗传因子所控制.金花茶系植物叶片表皮的
形态结构具有生态学意义.
083 广 西 植 物                  33卷
图版Ⅱ 金花茶系植物叶下表皮表面观的解剖结构 16.扶绥金花茶 (300×);17.柠檬黄金花茶 (150×);18.金花茶 (150×);19.小果金花
茶 (300×);20.离蕊金花茶 (300×);21.平果金花茶 (300×);22.顶生金花茶 (150×);23.多瓣金花茶 (150×);24.贵州金花茶 (150×);25.
东兴金花茶 (150×);26.簇蕊金花茶 (300×);27.毛瓣金花茶 (300×);28.凹脉金花茶 (150×);29.小花金花茶 (150×);30.显脉金花茶
(300×);31.龙州金花茶 (300×).
PlateⅡ AnatomicalstructuresofleaflowerepidermisofserialChrysantha (Camellia,ser.Chrysantha) 16.C.fusuiensis
(300×);17.C.limonia(150×);18.C.nitidissima(150×);19.C.itidissimavar.microcarpa(300×);20.C.liberofilamenta(300×);21.C.pingG
guoensis(300×);22.C.pingguoensisvar.terminalis(150×);23.C.multipetala(150×);24.C.huana(150×);25.C.tunghinensis(150×);26.
C.fascicularis(300×);27.C.pubipetala(300×);28.C.impressinervis(150×);29.C.micrantha(150×);30.C.euphlebia(300×);31.C.longG
zhouensis(300×).
1833期         李凤英等:山茶属金花茶组金花茶系植物叶表皮形态学研究
3.2金花茶系植物叶片表皮形态结构的分类学意义
金花茶系植物叶上表皮的形态结构相似,在种
间没有明显的差异,说明金花茶系植物种间具有密
切的亲缘关系.但其叶下表皮的形态结构在一些种
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表2),可为一些种的分类提
供解剖学上的依据.
从图版Ⅰ、Ⅱ可见,毛瓣金花茶具表皮毛(图版
Ⅰ:1);簇蕊金花茶气孔椭圆形,垂周壁深波状(图版
Ⅱ:26);凹脉金花茶气孔椭圆形,垂周壁深波状,表
皮细胞狭长(图版Ⅱ:28);小花金花茶气孔近圆形,
垂周壁深波状,副卫细胞外壁齿状突起较长(图版
Ⅱ:29);显脉金花茶气孔椭圆形,垂周壁深波状,副
卫细胞外壁齿状凸出较明显(图版Ⅱ:30).这些种
特征差异明显.
另外,本研究下表皮的形态图以细胞垂周壁式
样的近似度排列,为方便描述,下面主要以图序为顺
序讨论一些分类学问题.
毛籽金花茶、陇瑞金花茶、大样金花茶、淡黄金
花茶和弄岗金花茶5个分类群的气孔均呈近圆形,
垂周壁较平直或浅波状,细胞形态极其一致,只是淡
黄金花茶的气孔密度较小(图版Ⅰ:7G11;表2),支
持将它们归并为一个种;多瓣金花茶气孔呈近圆形,
而细胞垂周壁式样为深波状,其细胞形态与淡黄金
花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图版Ⅱ:23),支持把多瓣金
花茶归为淡黄金花茶的变种———多变淡黄金花茶
(吴征镒等,2008).夏石金花茶(图版Ⅰ:12)、薄叶
金花茶(图版Ⅰ:14)和龙州金花茶(图版Ⅱ:31)3个
分类群,前二者的气孔均为近圆形,细胞垂周壁式样
为较平直或浅波状,表皮的形态结构极其相似,可归
为一个种,而龙州金花茶的气孔为圆形,细胞垂周壁
式样为深波状,表皮的形态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应该
是一个独立的种(张宏达等,1998).中东金花茶(图
版Ⅰ:13)、金花茶(图版Ⅱ:18)和小果金花茶(图版
Ⅱ:19)3个分类群的气孔形状、细胞垂周壁式样与
气孔密度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中东金花茶的副卫
细胞外壁齿状突起明显,表皮细胞的垂周壁式样为
浅波状,与金花茶的形态特征明显不同,不像是一个
种;而小果金花茶和金花茶的表皮形态特征相近,支
持小果金花茶是金花茶的变种(吴征镒等,2008;张
宏达等,1998).平果金花茶和顶生金花茶(图版Ⅱ:
21G22;表2),二者的细胞垂周壁式样、气孔密度和
气孔指数高度一致,但平果金花茶的气孔形状为圆
形,副卫细胞外壁的齿状突起均匀分布,与顶生金花
茶有所不同,支持顶生金花茶是平果金花茶的变种.
参考文献:
王勋陵,王静.1989.植物形态结构与环境[M].兰州:兰州大学
出版社:1-90
张宏达,任湘善.1998.中国植物志(第49卷第3分册)[M].北
京:科学出版社:103-112
苏宗明.1994.金花茶组植物种群生态和初步研究[C].防城金
花茶国际会议论文集:1-15
梁盛业,蒋承曾,徐峰,等.1993.金花茶[M].北京:中国林业出
版社:6-32
ChenZD(陈之端),ZhangZY(张志耘).1991.Leafepidermisof
Betulaceaeplants(桦木科植物叶表皮的研究)[J].ActaPhytoG
taxSin(植物分类学报),29(2):156-163
CulterDF.1979.LeafsurfacestudiesinAloeandHawoorthia
species(Liliaceae):taxonomicimplications.GTrop[J].Suntrop
Pflanzenwelt(AcadWissLitMainz),28:449-471
CutlerDF,BrandhamPE.1977.ExperimentalevidenceforthegeG
neticcontrolofleafsurfacecharactersinhybridAloineae(LiliG
aceae)[J].KewBull,32(1):23-42
LiFY(李凤英),TangSQ(唐绍清),WangRX(王任翔),etal.
2004.Theanatomystudyonnutritiveorgansofaspidistraplants
inChina(中国蜘蛛抱蛋属植物营养器官的解剖学研究)[J].
Guihaia(广西植物),24(3):239-242
RenH(任辉),PanKY(潘开玉),ChenZD(陈之端),etal.2003.
StructuralcharactersofleafepidermisandtheirsystematicsigG
nificanceinVitaceae(葡萄科植物叶表皮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
[J].ActaPhytotaxSin(植物分类学报),41(6):531-544
WuZY,PeterHR,HongDY.2008.FloraofChina[Theaceae]
FRPS.CoGpublishedwithSciencePress(Beijing)[C].20082005
BookNews,Inc.,Portland,OR,12:367-372
YeCX(叶创兴),XuZR(许兆然).1992.AtaxonomyofCamellia
sect.ChrysanthaChang(关于金花茶组的研究)[J].JSunYatG
senUniv:NatSciEdit(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1(4):
68-77
ZhangHD(张宏达).1979.Chrysantha,asectionofgoldencamelG
liasfromcathaysianflora(华夏植物区系的金花茶组)[J].J
SunYatsenUniv:NatSciEdit(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18(3):69-74
ZhangHD(张宏达).1996.DiagnosisonthesystematicdevelopG
mentofTheaceaeⅠ.areviewonthesectionschrysanthaandarG
chaecameliaofthegenusCamellia(山茶科的系统发育诠析─
─Ⅰ.金花茶组与古茶组的比较研究)[J].JSunYatsenUniv:
NatSciEdit(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5(1):77-83
283 广 西 植 物                  33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