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0.3%印楝素水剂防治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田间试验



全 文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Bull.2015,21(06)
0.3%印楝素水剂防治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田间试验
高 洋 李江岩 季明刚
(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辽宁凤城 118100)
摘 要:为了明确0.3%印楝素水剂不同用药量对防治小菜蛾的防治效果,开展了该药剂防治田间甘蓝小菜蛾
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7.2~10.8g(a.i.)/hm2用量下,各药剂处理10d平均防治效果均高于90%;在相同用药
量情况下,水剂剂型的防效与乳油剂型无显著差异。建议在防治小菜蛾时采用0.3%印楝素水剂的使用剂量
为9.0~10.8g(a.i.)/hm2。
关键词:0.3%印楝素水剂;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06-87-03
Field Experiment of 0.3% Azadirachtin EW Controlling Plutella Xylostella of Cruciferous Vegeta⁃
bles
Gao Yang et al.
(The Se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Liaoning Province,Fengcheng 118100,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dosages on the prevention activity of Plutella xylostel⁃
la,0.3% Azadirachtin EW were used to protect Cabbage from Plutella xylostella in fields,and comparison
of activity with EC was also mad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 the dosage of 7.2~10.8g(a.i.)/hm2,the
prevention activity could reach over 90% on each treatment after 10 days over 0.3% Azadirachtin EW,
an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prevention activity was observed between EC and EW under same dosage
of Azadirachtin. In the application of 0.3% Azadirachtin EW to protect Cabbage from Plutella xylostella
in fields,the dosage of Azadirachtin were suggested to be 9~10.8g(a.i.)/hm2.
Key words:0.3% Azadirachtin EW;Plutella xylostella;Field efficacy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是十字花科蔬菜上的主
要害虫,由于发生面积大,为害时间长,防治困难,逐渐取
代了菜青虫成为蔬菜上的头号害虫[1]。近年来,随着产业
结构调整,蔬菜种植面积增加,由于长期采用化学农药防
治小菜蛾,加之用药量不断加大,小菜蛾对化学农药的抗
药性逐年提高,对蔬菜生产构成的威胁越来越大[2]。
印楝素是一种广泛性植物源生物杀虫剂[3],毒性低、
易降解、无残留,对多种蔬菜害虫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而且与现有的化学杀虫剂无交叉抗性,已用于多种害虫
的抗性治理。目前,印楝素制剂多为0.3%印楝素乳油,该
剂型生产需要大量溶剂,原料成本高,且长期大量使用容
易造成环境污染。作为乳油主要改进剂型之一,水剂具
有防治效果好、贮运安全、对环境友好等优点。目前,利
用印楝素乳油防治小菜蛾已有报道[4-6],而利用0.3%印楝
素水剂进行小菜蛾防治则尚未见报道。为此,笔者用
0.3%印楝素水剂进行了甘蓝田间小菜蛾的防治试验,并
考察其对甘蓝生长的影响,探索最佳使用剂量,完善其使
用技术,为蔬菜生产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验的作物和对象 试验作物为甘蓝,品种为锦
春45。防治对象为小菜蛾。
1.1.2 试验药剂 0.3%印楝素水剂,由辽宁凤凰蚕药厂
提供。0.3%印楝素乳油,由云南中科生物产业有限公司
生产。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地点及环境条件 试验地点选在辽宁省沈阳
市浑南新区东湖街道石庙子村农户菜地,面积约
0.21hm2。该试验地地势平坦,地力均匀,土质属沙土壤,
水肥条件较好,田间管理与生产田相一致,常年小菜蛾发
生较重。
1.2.2 试验设计 试验药剂为 0.3%印楝素水剂,用药量
为 7.2、9.0、10.8g(a.i.)/hm2,对照药剂为 0.3%印楝素乳油
9.0g(a.i.)/hm2以及清水对照,共5个处理。小区随机排列
组合,小区面积为30m2,重复4次[7]。
1.2.3 施药时间和次数 试验施药1次,日期为2012年7
作者简介:高洋(1983-),男,辽宁锦州人,从事蚕药、农药、动物药品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收稿日期:2015-03-16
87
DOI: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15.06.044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Bull.2015,21(06)
月 4日,此时甘蓝生长处于在成熟期,正逢小菜蛾幼虫
(2~3龄为主)发生盛期。
1.2.4 施药期间天气情况 施药当日天气晴,风速1.8m/s,
气温 16.5~28.6℃。用台州市翱得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
TM-16A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喷雾,喷雾效果为叶面均匀
布满雾滴。药后24h内无降雨。
1.2.5 调查方法、时间及次数 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法,
每点连续挂牌10株甘蓝,每小区50株。药前调查各小区
小菜蛾幼虫虫口基数,施药后 1d、3d、7d和 10d分别调查
残存幼虫基数,共调查5次[4]。防效计算公式如下:
虫口减退率(%) = 施药前活虫数 -施药后活虫数施药前活虫数
防治效果(%) = 处理区虫口减退率 ±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 ±对照区虫口减退率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 1可以看出,试验药剂 0.3%印楝素水剂对小菜
蛾防效均达到 90.40%以上,当施药量为 9.0g(a.i.)/hm2和
10.8g(a.i.)/hm2时,防效分别为 93.13%、95.39%,均高于
0.3%印楝素乳油92.20%的防效。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药
后 1d,试验药剂的高剂量处理防效显著高于其他低剂量
处理,与中剂量处理对照药剂防效差异不显著;药后 3d,
试验药剂的高剂量处理防效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中剂量
处理与对照药剂防效间差异均不显著;药后7d,试验药剂
的高剂量处理防效显著高于对照药剂和它的低剂量处
理;药后 10d,试验药的高剂量处理防效显著高于它的低
剂量处理,而与中剂量处理及对照药剂防效间差异均不
显著,即当使用浓度为 9.0g(a.i.)/hm2时防治效果与相同
浓度0.3%印楝素乳油相当,当使用浓度为10.8g(a.i.)/hm2
时防治效果达到95.39%,效果显著高于相同浓度0.3%印
楝素乳油。因此,建议在生产上使用的剂量为 9.0~10.8
g(a.i.)/hm2。
表1 不同处理防治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试验结果
药剂
0.3%印
楝素水

0.3%印
楝素乳

清水
使用剂量
[g(a.i.)/hm2]
7.2
9
10.8
9
0
重复
1
2
3
4
平均
1
2
3
4
平均
1
2
3
4
平均
1
2
3
4
平均
1
2
3
4
平均
虫口基数
183
202
147
184
170
152
191
207
209
196
156
185
195
167
150
188
192
211
177
188
施药后1d
虫数
67
73
54
69
54
53
62
59
60
51
44
58
59
53
43
68
203
225
184
202
防效(%)
65.37
66.11
64.66
65.10
65.31b*
69.96
67.30
68.77
73.47
69.88a*
72.85
75.60
72.87
70.82
73.03a*
71.38
70.24
72.42
66.34
70.10a*
施药后3d
虫数
47
58
47
53
46
41
43
47
30
31
31
31
44
42
33
40
217
240
199
214
防效(%)
77.28
74.76
71.56
74.70
74.57c*
76.06
76.29
79.98
80.05
78.09 b*
87.30
86.09
82.33
85.28
85.25a*
80.04
77.89
80.43
81.31
79.92b*
施药后7d
虫数
38
48
27
29
20
17
29
25
15
15
24
17
30
27
26
24
v
234
233
212
193
防效(%)
82.96
78.48
84.66
84.65
82.69c*
90.35
89.87
87.32
88.24
88.94ab*
94.11
93.07
87.16
91.05
91.35a*
87.38
85.36
85.53
87.56
86.46b*
施药后10d
虫数
18
25
20
18
15
17
15
10
13
9
4
15
13
13
14
24
242
238
226
205
防效(%)
92.20
89.03
89.34
91.03
90.40b*
93.00
90.08
93.85
95.57
93.13ab*
95.07
95.93
97.99
92.56
95.39a*
94.71
93.10
92.69
88.29
92.20ab*
注:所示数据后字母表示的是邓肯氏新复极差法得到的统计显著性结果。
88
21卷06期
3 结论
印楝素是一种广谱性植物源生物杀虫剂,具有良好
的杀虫、拒食、驱虫、昆虫生长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印楝
素对害虫有广谱作用、无残留,无抗药性,是用于蔬菜、果
树、茶叶等作物的理想药剂[8]。由本次试验结果表明,用
0.3%印楝素水剂 9.0g(a.i.)/hm2进行防治,药效优于 0.3%
印楝素乳油,特效期达 10d,防效达 93.13%以上,可作为
防治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的一种理想药剂。
参考文献
[1]靳然,候毅,李生才,等.0.7%印楝素乳油防治小菜蛾、菜青虫田
间药效试验[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7(4).
[2]陈善铭,齐兆生.中国农作物病虫害[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9:46-53.
[3]程少敏,邓忠贤.新型生物杀虫剂印楝素的应用[J].新农业,
2011,10:46-47.
[4]关文灵.0.3%印楝素乳油防治小菜蛾的田间药效实验[J].农药,
2002,08:42-43.
[5]盖钧镒.试验统计方法[M].北京:农业出版社,2000:99-125.
[6]崔乘幸,王威,孔凡斌.0.3%印楝素乳油防治油菜潜叶蝇的田间
药效试验[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6):3918.
[7]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18-20.
[8]陈小军,杨益众,张志祥,等.印楝素及印楝杀虫剂的安全性评价
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学报,2010,19(6):1478-1484.
(责编:张宏民)
提供的精品锌 1kg以及播前 667m2施世多乐
脉素特1kg这3个处理增加幅度较大;成熟时各微肥处理
小麦熟相和籽粒色泽,较未施微肥的小麦均有所改善,尤
以播前667m2世多乐脉素特1kg最好。
3.2 增施微肥能显著提高小麦产量 由本次试验可知,
与不施微肥相比,各种微肥处理小区实收折合667m2产量
以播前667m2施世多乐脉素特1kg和播种后出苗前,在土
壤表面667m2喷施地福来活性细胞生物肥400mL最高,增
产率均达10个百分点以上,其他各种微肥处理增产率也
都超过7个百分百点。
3.3 推荐意见 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显示,各种微肥处
理的小麦,与不施微肥处理相比,其增产幅度均达到极显
著水平。因此,可以选择其中最优者,如世多乐脉素特、
地福来活性细胞生物肥、新美州星、文胜含腐殖酸水溶肥
料、新加坡利农集团生产的斯德考普等,在实际生产中进
行大面积推广应用。 (责编:张宏民)
(上接75页)
酯·噻唑锌(碧叶)低剂量和 30%苯甲·丙环
唑(爱苗)处理区增加略少,分别在14.8%、17.0%、18.8%,
其余处理增加均在19.8%~22.9%,以分蘖期喷施32.5%苯
甲·嘧菌酯(阿米妙收)、破口前和齐穗期2次使用50%嘧
酯·噻唑锌(碧叶)增加最高,为22.9%(见表3)。
表3 各处理水稻考种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处理药剂
50%嘧酯·噻唑锌
50%嘧酯·噻唑锌
50%嘧酯·噻唑锌
32.5%苯甲·嘧菌酯
50%嘧酯·噻唑锌
32.5%苯甲·嘧菌酯
30%戊唑·噻唑锌
30%苯甲·丙环唑
75%肟菌·戊唑醇
空白对照
用量
(mL/667m2)
30
40
50
30
40
40
70
15
10
清水
每穗
实粒
数(粒)
300.7
303.8
312.9
311.7
305.8
281.3
285.8
292.1
271.5
较对照
增加(%)
10.8
11.9
15.2
14.8
12.6
3.6
5.3
7.6
0.0
千粒
重(g)
23.7
24
23.8
24.1
23.9
24.8
25.1
25.2
22.3
较对照
增加
(%)
6.3
7.6
6.7
8.1
7.2
11.2
12.6
13.0
0.0
3 小结与讨论
(1)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50%嘧酯·噻唑锌(碧叶)
SC、32.5%苯甲·嘧菌酯(阿米妙收)SC表现优异,显著优
于 30%苯甲·丙环唑(爱苗)EC、75%肟菌·戊唑醇(拿敌
稳)WDG、30%戊唑·噻唑锌(碧穗)SC。
(2)对稻曲病的防治,32.5%苯甲·嘧菌酯(阿米妙收)
SC、30%苯甲·丙环唑(爱苗)EC、75%肟菌·戊唑醇(拿敌
稳)WDG、30%戊唑·噻唑锌(碧穗)SC均表现较好,50%嘧
酯·噻唑锌(碧叶)SC一般。50%嘧酯·噻唑锌(碧叶)SC
破口前、齐穗期施药 3次与破口前施药 1次相比,对稻曲
病防效显著提高。
(3)各用药处理区对水稻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
具有显著的增加作用,增产效果显著。
(4)50%嘧酯·噻唑锌(碧叶)SC、32.5%苯甲·嘧菌酯
(阿米妙收)SC防治水稻纹枯病使用剂量宜在 30mL和
40mL以上,在水稻分蘖期、破口前使用 2次,基本可控制
全生育期的纹枯病为害,同时可兼治稻曲病。32.5%苯
甲·嘧菌酯(阿米妙收)SC、30%苯甲·丙环唑(爱苗)EC、
75%肟菌·戊唑醇(拿敌稳)WDG、30%戊唑·噻唑锌(碧
穗)SC在水稻破口前 5~7d使用剂量分别为 40mL、15mL、
10g、70mL可防治稻曲病,如能在齐穗期再增施1次,可显
著增加对稻区病的防效。
(5)综合分蘖末期、破口前2次施药对纹枯病、稻曲病
的表现,32.5%苯甲·嘧菌酯(阿米妙收)SC较为优异,适
合于水稻中后期病害的综合防治。 (责编:徐焕斗)
(上接84页)
高 洋等 0.3%印楝素水剂防治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田间试验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