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葫芦科植物 LS杀虫成分的提取及杀虫活性研究
刘玉霞1 ,刘红彦1 ,任应党1 ,王 飞1 ,倪云霞1 ,杨艳春2
(1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河南 郑州 450002;2 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
摘要:通过比较葫芦科植物 LS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杀虫活性 ,发现无水乙醇和丙酮的提取效果
最好。室内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无水乙醇提取液对金银花蚜虫和小麦穗蚜具有良好的防治
效果 , 50倍提取液田间喷雾 3 d后的防治效果分别为 77.4%~ 89.4%,有望开发出一种新的
植物源杀虫剂。
关键词:葫芦科植物;提取方法;害虫;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S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268(2004)11-0043-03
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的“ 3R”(即抗药
性 、再猖獗 、农药残留),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了严
重威胁 。植物源杀虫剂具有在环境中降解快 、对
人畜及非靶标生物毒性低 、害虫不易产生抗性等
优点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和对食品安全的
重视 ,无公害杀虫剂需求量正在迅速增加 ,植物源
杀虫剂的研究与开发应用 ,已成为新一代农药研
究的重要内容。笔者对一种葫芦科植物 LS 果实
中杀虫成分的提取方法和杀虫活性进行了初步研
究 ,旨在开发出新的植物源杀虫剂 。
1 材料和方法
1.1 杀虫活性成分提取
将 LS的果实切成薄片 ,60 ℃恒温箱内干燥 ,
粉碎后过筛(20目),称取一定量 ,按 10%的量分
别加入水 、无水乙醇 、正丁醇 、二甲苯 、环己烷 、丙
酮等不同极性的溶剂 ,超声提取 2 次(每次 1 h 、
30 ℃、80%超声功率 、溶剂量为总溶剂量的
50%),将 2次提取液合并过滤后 ,滤液置 4 ℃冰
箱内保存备用。
1.2 室内杀虫活性测定
1.2.1 金银花蚜虫 从田间采回的金银花蚜虫 ,
在室内用金银花叶片饲养 2 d后 ,将蚜虫放入垫
有吸水滤纸的培养皿(9 mm)内(每皿不少于 60
头虫)。将上述不同溶剂提取滤液稀释 40倍 ,用
移液管吸取 1 ml药液浸渍滤纸。每处理 4次重
复 ,用清水作对照 。12 h 后调查活虫数 ,计算死
亡率 。
1.2.2 金银花尺蠖 试验选用乙醇提取物(HY)
分别稀释 20倍 、40 倍 、80倍 、160倍 ,以 1%杀确
爽(有效成分为苦参碱)1 500倍液为对照药剂 ,
清水作空白对照。
从田间采集二龄金银花尺蠖幼虫带回室内 ,
采用浸渍法进行药剂处理 。将金银花尺蠖幼虫和
金银花叶片分别浸入不同浓度的溶液中 30 s ,捞
出 ,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溶液 ,放入培养皿内进行饲
养(培养皿放入 28 ℃、光周期 16 L/8 D的人工气
候箱内)。每处理 10头幼虫 , 4 次重复。分别于
处理后 24 h 、48 h 调查死亡虫数 ,计算死亡率。
1.3 田间防治金银花蚜虫和小麦蚜虫试验
用无水乙醇提取物 50 倍 、100倍液对金银花
蚜虫和小麦穗蚜进行田间喷雾试验 ,同时用 1%
杀确爽 1 500倍液作对照药剂 ,清水作空白对照。
每处理4次重复 。于施药后1 d 、3 d调查防治
收稿日期:2004-08-18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101BA701A58-01)
作者简介:刘玉霞(1964-),女 ,河南邓州人 , 副研究员 ,本科 , 主要从事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研究。
·43·
2004年第 11期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04.11.013
效果 。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溶剂提取物对金银花蚜虫的杀虫效果
比较了葫芦科植物 LS 不同溶剂提取物对金
银花蚜虫的杀虫效果 ,结果见表1 。水提物对金
表 1 葫芦科植物 LS 不同溶剂提取物对金银花蚜虫的
毒杀作用
处理 总虫数(头)
12 h效果
活虫数
(头)
校正死亡率
(%)
丙酮提取物 302 18 93.8
无水乙醇提取物 262 21 91.2
正丁醇提取物 248 62 74.0
二甲苯提取物 266 105 59.7
环己烷提取物 284 219 19.9
水提物 272 256 2.2
清水 268 258
银花蚜虫基本上无效 ,用丙酮 、无水乙醇 、正丁醇 、
二甲苯 、环己烷等的提取物对金银花蚜虫进行处
理 , 12 h 后的死亡率分别为 93.8%, 91.2%,
74.0%,59.7%,19.9%。丙酮和无水乙醇这 2种
溶剂的提取物对害虫的毒杀效果较好。考虑到提
取成本和安全性 ,选用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比
较理想。
2.2 无水乙醇提取液对金银花尺蠖的杀虫效果
由表 2可以看出 ,葫芦科植物 LS 的无水乙
醇提取物 20倍液对金银花尺蠖的杀虫效果:24 h
为 89.5%,48 h的效果为 94.6%;40 倍液的杀虫
效果:24 h为 76.3%, 48 h为 86.5%;对照药剂杀
确爽 1 500倍液杀虫效果 24 h 为 92.1%,48h为
94.5%。
2.3 田间应用效果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表 3),对照药剂 1%杀确
爽 1 500倍防效最高 ,对金银花蚜虫的防效 ,药后
1 d为 95.2%,药后 3 d为 95.8%;对小麦穗蚜的
防治效果 ,施药后 1 d为 91.2%、3 d 为 94.8 %。
LS无水乙醇提取物稀释 50倍对金银花蚜虫进行
田间喷雾处理 ,施药后 1 d 的防效为 76.7%, 3 d
的为 77.4 %;对小麦穗蚜的防治效果 ,施药后1 d
表 2 葫芦科植物 LS 无水乙醇提取液对金银花尺蠖的毒杀作用
处理 总虫数(头)
24 h 后效果
活虫数
(头)
校正死亡率
(%)
48 h后效果
活虫数 校正死亡率(%)
HY 20倍 40 4 89.5 2 94.6
HY 40倍 40 9 76.3 5 86.5
HY 80倍 40 16 57.9 11 70.3
HY 160倍 40 29 23.7 26 29.7
1%杀确爽 1 500倍 40 3 92.1 2 94.5
清水 40 38 37
表 3 葫芦科植物 LS 无水乙醇提取液对金银花蚜虫和小麦蚜虫的田间防治效果
处理
金银花蚜虫
施药前
总虫数
(头)
药后 1 d
活虫数
(头)
校正防效
(%)
药后 3 d
活虫数
(头)
校正防效
(%)
小麦蚜虫
施药前
总虫数
(头)
药后 1 d
活虫数
(头)
校正防效
(%)
药后 3 d
活虫数
(头)
校正防效
(%)
HY 50倍 576 132 76.7 138 77.4 113 17 83.0 13 89.4
HY 100倍 447 281 38.2 312 34.3 125 61 53.6 69 49.1
1%杀确爽 1 500倍 531 26 95.2 23 95.8 108 10 91.2 6 94.8
清水 462 470 475 117 123 127
·44·
河南农业科学
玉米田棉铃虫的发生危害特点及分布型研究
郭松景1 ,李世民1 ,卓喜牛1 ,马林平1 ,张建国2
(1 漯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河南 漯河 462000;2 焦作市马村区农林水利局)
摘要:6年的田间调查表明 ,棉铃虫第 1 , 2代不危害玉米 ,第 3代在玉米田密度极小 ,第 4代危
害夏玉米 ,是主害代;玉米田棉铃虫主要危害雌穗 ,取食花丝 、幼嫩穗轴和籽粒 ,不仅造成产量
损失 ,而且诱发病害的发生 ,使玉米的品质下降。对棉铃虫的空间分布型调查结果表明 ,第 4
代棉铃虫在夏玉米田的分布有聚集分布和均匀分布 2种。
关键词:玉米田;棉铃虫;危害;分布型
中图分类号:S435.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268(2004)11-0045-03
棉铃虫 Helicoverpa armigera(Hǜbner)是多
食性害虫 ,其种群密度以黄河流域棉区最大 ,该区
是我国棉铃虫危害的重灾区。玉米是棉铃虫的重
要寄主植物 ,尤其是大面积推广种植抗虫棉后 ,棉
铃虫已成为夏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 。大发生年可
在心叶期严重危害 ,将心叶食成空洞或缺刻 ,严重
者则将心叶自下部食断 ,造成枯心。第 4 代主要
危害夏玉米雌穗 ,严重影响雌穗和籽粒生长 ,不仅
直接造成产量损失 ,而且还诱发玉米穗粒腐病的
发生 ,使玉米的品质下降 。
关于第 4代棉铃虫卵在夏玉米田的分布 ,王
振营曾[ 1] 有报道。但棉铃虫幼虫在夏玉米田的
分布还未见报道。为此 ,我们于 1997 ~ 2002年对
漯河市玉米田棉铃虫的发生危害特点及分布型进
行了调查研究 ,以期为该虫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提
供理论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发生危害调查
在各代棉铃虫幼虫发生盛期 ,在漯河市郊区
及郾城县等地选择有代表性田块 ,分别对不同世
代棉铃虫在不同类型玉米田的发生特点及危害部
收稿日期:2004-08-11
作者简介:郭松景(1955-),女 ,河南郾城人 , 研究员 ,主要从事农业昆虫研究工作。
为 83%、3 d为 89.4%。
3 讨论
本项研究以葫芦科植物 LS 的果实为原料 ,
比较了水 、无水乙醇 、正丁醇 、二甲苯 、环己烷 、丙
酮等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的杀虫活性 ,发现无水
乙醇和丙酮作溶剂 ,提取效果最好。鉴于丙酮易
燃有毒 ,且成本太高 ,因此 ,采用无水乙醇为 LS
果实的提取溶剂 。室内和田间杀虫试验结果表
明 ,LS 果实的无水乙醇提取液对金银花蚜虫 、金
银花尺蠖和小麦穗蚜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该植
物适应性强 ,容易栽培 ,为植物源杀虫成分的提取
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有望开发出一种新的植物源
杀虫剂。
参考文献:
[ 1] 王进忠 ,孙淑玲 ,苏红田.植物源杀虫剂的研究利用
现状及展望[ J] .北京农学院学报 , 2000 , 15(2):72-
75.
[ 2] 刁绍东 ,王菁 , 孙兴文 ,等.2.5%洋金花生物碱水剂
开发应用技术研究[ J] .农药 , 1999 , 38 (6):17 -
18.
[ 3] 高会东 , 刘贵巧.植物源农药不同溶剂浸取液对菜
蚜的药效研究[ J] .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3 , 20(2):11.
[ 4] 罗都强 , 张兴.植物源杀虫剂研究进展[ J] .西北农林
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 29(增刊):94-
99.
[ 5] 张世琏 , 陈玉 , 杨光忠 , 等.川楝子杀虫成分及其活
性探索(Ⅱ)[ 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 31(1):73-76.
·45·
2004年第 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