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Ecological an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Keteleeria and its systematic evolution in China

中国油杉属植物的生态地理分布与系统演化



全 文 :书广 西 植 物 Guihaia 32(5):612-616                                2012年 9 月  
DOI:10.3969/j.issn.1000-3142.2012.05.010
中国油杉属植物的生态地理分布与系统演化
王崇云1*,马绍宾2,吕 军2,党承林1
(1.云南大学 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所,昆明650091;2.云南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昆明650091)
摘 要:油杉属是东亚特有属,全世界油杉属共有12种2变种,中国有10种2变种,中国是油杉属的特有中
心和分布中心。在地史时期,油杉属植物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欧洲、北美和东亚。油杉属的现代分布有残
余的特征,种类大多产于中国西南部和中部,种类数量由西向东逐渐递减。根据生态习性与分布区气候特征,
中国主要油杉属植物的生态地理分布可分为:内陆型(东部温凉型、东部温暖型、西南季风型)、沿海型和岛屿
型。湘黔桂地区是油杉属的现代分布中心和分化、发展中心。从染色体资料来看,其演化趋势为:江南油杉→
矩鳞油杉→黄枝油杉→台湾油杉。结合地理分布,油杉属植物可能起源于中国西南,而后向东发展。从分布
区南北向看,核型不对称性为:台湾油杉>青岩油杉>铁坚油杉,南部类型比北部类型要进化。
关键词:油杉属;生态地理分布;系统演化
中图分类号:Q9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142(2012)05-0612-05
* Ecological an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Keteleeriaand its systematic evolution in China
WANG Chong-Yun1*,MA Shao-Bin2,LJun2,DANG Cheng-Lin1
(1.Institute of Ecology and Geobotany,Yunnan University,Kunming 650091,China;
2.School of Life Sciences,Yunnan University,Kunming 650091,China)
Abstract:Keteleeriais endemic in Eastern Asia,including 12species and 2variants in the world.There are 10species
and 2variants in China,which is the endemic and diverse center.In China,most of the Keteleeriaspecies concentrate in
adjacent area among Hunan,Guizhou and Guangxi,indicating as the center for distribution and diferentiation.According
to their ecological adaptation an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the Keteleeriaspecies in China could be divided into inland
type(Cool-temperate Type,Warm-temperate Type and Southwest Monsoon Type),Sea-closed Type and Islands Type.
Karyotypeliteratures showed that eastern species developed from western ones,as wel as northern species from south-
ern ones.Southwest China was the possible origin center of Keteleeria.Then it developed towards east and north.
Key words:Keteleeria;ecological an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systematic evolution
  油杉属(Keteleeria)植物为第三纪残遗植物,化
石与孢粉证据表明曾广布于北半球的欧洲、北美和
东亚(左家哺,1989),地史上属温暖、湿润的亚热
带—暖温带地区的区系成份。第4纪冰期以后,其
分布区域强烈收缩,系典型的华夏(或东亚)植物区
系成份(张宏达,1980),东南亚(越南、老挝)亦有少
量分布(Schmid,1974)。该属与冷杉属(Abies)最
为近缘,同属于松科(Pinaceae)中较为进化的两个
属(李林初,1992)。
油杉属植物多为中国特有的材用树种和观赏植
物树种,铁坚油杉(K.davidiana)、云南油杉(K.ev-
elyniana)等种类自19世纪即引种欧美。此外,油
杉属植物中多数种类被世界保护联盟(IUCN)、国
际松杉类植物专家组(CSG)和中国植物红皮书
* 收稿日期:2012-04-13  修回日期:2012-07-16
基金项目: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98C002R)[Supported by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Yunnan Province(98C002R)]
作者简介:王崇云(1971-),男(纳西族),云南丽江人,博士,主要从事进化生态学、植被与3S应用等研究,(E-mail)cywang@ynu.edu.cn。
*通讯作者(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CPRDB)列为稀有、渐危或濒危种,其中不少种类
为系统发育中特化的狭域特有种(变种),如青岩油
杉(K.davidianavar.chienpeii)、柔毛油杉(K.pu-
bescens)、旱地油杉 (K.xerophila)等 (傅立国,
1992),随生境的破坏濒危状况日趋严峻。为了第三
纪孑遗属植物资源的保护利用和濒危种保育,有必
要充分认识其生态地理分布规律和系统演化特征,
以期为这一分类群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1 材料与方法
1.1油杉属植物
油杉属由Carriere1866年从Abies中分出新立为
属,并命名模式种———油杉(K.fortunei(Murr.)Carr.
(Picea fortunei Murr.)),F.Flous 1936年关于油杉属
的专论中记载了9个种,其中2个种(K.dopiana和
K.knolleti)发现于越南北部,台湾有1个种,即台湾
油杉(K.formosana Hayata),由 Hayata1908年命名。
其余6种分布在中国大陆,分别为:油杉、铁坚油杉
(K.davidiana(Bertr.)Beissn)、江南油杉(K.cyclole-
pis Flous)、云南油杉(K.evelyniana Mast.)、K.chien-
pei Flous和K.esquiroli Levl.。
中国植物志(1978),确定为11种,越南仍为2
种,中国有9个种1变种,其中1949年以后新增4
种,海南油杉(K.hainanensis Chun et Tsiang)(陈焕
镛,1964)、矩鳞油杉(K.oblongaCheng et L.K.Fu)、
柔毛油杉(K.pubescens Cheng et L.K.Fu)、黄枝油杉
(K.calcarea Cheng et L.K.Fu)(郑万均等,1975)。
F.Flous(1936)所列的6个种中,青岩油杉(K.chien-
pei Flous同K.davidianavar.chei-pei[Flous]Cheng
et.L.K.Fu)属错误鉴定,《中国植物志》(1978)将其订
正为柔毛油杉和青岩油杉。其中K.esquiroli Levl.
在《中国植物志》中被归并到铁坚油杉和云南油杉(郑
万均,1978)。薛纪如等(1981)发表油杉一新种———
旱地油杉(K.xerophila Hsueh et S.H.Huo),薛纪如
(1983)又报道了云南油杉的一新变种———蓑衣油杉
(K.evelyniana Mast.var.pendula Hsueh)。至此,全
世界油杉属共有12种,2变种,中国有10种2变
种。中国是油杉属的特有中心和分布中心。
1.2研究方法
油杉属植物的区系资料和群落学资料散见于各
地方植物志、树木志和部分省份的植被资料中。本
文基于现有文献资料和多年的野外考察,通过文献
综述法,采用Arcview 3.3绘制种(变种)分布区分
布图,系统整理和分析油杉属的生态地理分布特征;
根据现有的形态学、细胞学、和分子系统学资料探讨
其系统演化。
2 研究结果
2.1中国油杉属植物的生态地理分布
油杉属是东亚特有属,除2种分布在越南北部
以外,主要分布在我国秦岭、长江下游以南,雅垄江
以东的山地、高原和丘陵地带,海拔为380~2 600
m,气候温暖湿润。化石资料表明,第四纪冰期以
前,黄河以北仍有大量分布,现在最北分布至陕西南
部(图1)。
油杉属与松属是松科植物中,分布纬度最低的
两个属,可达15°N。据《越南植被》记载,铁坚油杉
作为一种半喜阳树种,可分布到越南的大叻(Da
Lat)高原及邻近的老挝[镇宁(Tran-ninh)地区:水
草(Joncs)平原、纳贝(Nape);桑怒(Sam Neua)],在
海拔1 000m左右、土层相对较浅的河谷走廊群系
边缘经常出现,伴生的种有短尾鹅耳枥(Carpinus
poilanei)、卡西亚松(Pinus khasya)、以及山毛榉科
(Fagaceae)、樟科(Lauraceae)、木兰科(Magnoliace-
ae)和榕属(Ficus)等的一些种,生长在河谷走廊内
的铁坚油杉树木长到40m高,树干直径达1.50m
(Schmid,1974)。表明铁坚油杉存在着间断分布,
而且相隔数千公里,这在裸子植物中不太可能发生,
即便发生了,那么基因交流的地理阻隔,随机遗传漂
变等因素也足以形成新的类群,对越南等地分布的
油杉是否为铁坚油杉值得探讨。
油杉属的现代分布有残余的特征,种类大多产
于我国西南部和中部,种类数量由西向东逐渐递减。
中国油杉属植物中有4个种分布区相对较广,即云
南油杉、铁坚油杉、江南油杉和油杉,其余种类分布
的省份都不超过2个(表1)。
  云南油杉是西南季风控制的内陆型种,可扩展
到川西南,东止于广西西部和贵州西部一带;向东则
出现铁坚油杉和江南油杉(四川植被协作组,1980)。
铁坚油杉是华中广布种,分布偏北,是现代油杉属植
物分布最北的种,属温凉型;江南油杉分布偏南,湖
南、江西南部、福建北部山区和西部的武夷山、黔西
南、云南东南部与广西交汇的低山地带、广西和广东
有分布,属温暖型;向东,在我国东南沿海山地则出
3165期         王崇云等:中国油杉属植物的生态地理分布与系统演化
图1 油杉属种和变种的分布示意图
Fig.1 Distribution of the Keteleeriaspecies
and variants in the world
现油杉,多生于500m以下的低山丘陵阔叶林内,
有时可达800m。主要分布于福建东南部和南部、
广东东部、广西南部的沿海山地,属沿海型。台湾油
杉和海南油杉是岛屿型种,可视为海洋隔离形成的
岛屿类型。台湾油杉分布于台湾北端(300~600
m)和南部(500~900m),常与阔叶树种混交于开阔
地段,现分布稀少。海南油杉数量稀少,分布区极为
狭窄,是我国油杉属植物中分布最南的种,仅见于海
南省西部昌江县雅加大岭周围的山顶或山坡上部,
海拔1 150~1 350m,处在坝王岭的背风面,虽也存
在干湿季,但地处雾线以上,相对湿度较大。
  云南是油杉属植物分布较多的地区之一,共有
4种1变种,分别为云南油杉、铁坚油杉、江南油杉、
旱地油杉和蓑衣油杉,这一区域被视为油杉属起源
的可能地区(陈维新等,1989)。云南油杉在云南分
布较广,是受西南季风气候控制的特有油杉属植物,
也是本属分布最西的种,可视为由华中植物演变而
来的云南特有种,是铁坚油杉在云南的地理替代种
(吴征镒等,1987)。在属于西南季风气候区的高原
山地均可见,其分布区与云南松(Pinus yunnanen-
sis)几乎重叠,但集中分布于以滇中为核心的云南
东部高原地区,海拔1 100~2 300m。云南油杉向
北延伸到四川西南部雅砻江下游、安宁河流域和西
部大渡河下游流域(700~2 600m)。在四川,云南
油杉与铁坚油杉虽生态习性相近,但分布界限却很
明确,前者适应干湿分明的暖热气候,分布于西南
部,常与云南松伴生;后者适应常年湿润的亚热带气
候,分布于东部盆地及其边缘山区,常与马尾松(P.
massoniana)相伴生,二者显示南北地理替代。云南
油杉向东分布到贵州的毕节(黔西、纳雍、赫章、大方
等县)、兴义和黔南地区,以及广西的东部,同样这些
地区的气候仍干湿季分明。
中国油杉属植物的地理分布式样见图2。
2.2油杉属的系统演化
江南油杉和油杉分布交错的湖南、贵州和广西
地区(湘黔桂区),山地、丘陵、河谷相互交错,利于南
方湿暖气流向内深入,是油杉属植物种系发育的良
好地区。湘黔桂地区共有油杉属植物8种1变种,
占全属种数的57.1%,占我国种数的66.7%,无疑
是油杉属的现代分布中心;同时特有珍稀的种和变
种也最多,有矩鳞油杉、黄枝油杉、柔毛油杉和青岩
油杉4种,说明也是油杉属的分化、发展中心(左家
哺,1989)。
台湾油杉的核型较铁坚油杉的变种青岩油杉的
核型要更进化(巫华美等,1997)。现知已报道了7
种油杉植物的细胞学资料,Darlinton等(1955)确定
该属的染色体基数x=12,有关核型的研究,记载了
3种核型公式:“7m+5sm”(台湾油杉)、“9m+3sm”
(江南油杉,铁坚油杉,矩鳞油杉,青岩油杉)、和“8m
+4sm”(黄枝油杉)(郭幸荣等,1972;李林初等,
1984;Hizume,1988;陈维新等,1989;巫华美等,
1997)。据核型不对称比较分析,东西方向上,台湾
油杉>黄枝油杉>矩鳞油杉>江南油杉。据Steb-
bins(1950)植物核型进化的一般规律,即对称核型
向不对称核型发展。这4个种以江南油杉较原始,
而台湾油杉较进化,其演化趋势为:江南油杉→矩鳞
油杉→黄枝油杉→台湾油杉。结合地理分布,油杉
属植物很可能起源于我国西南,而后向东发展(陈维
新等,1989)。从南北方向看,核型不对称性为,台湾
油杉>青岩油杉>铁坚油杉,南部类型比北部类型
要进化(巫华美等,1997)。台湾油杉较之中国大陆
的种类要进化的趋势,是与台湾与大陆的长久分离
密切相关的,假设中国西南部为油杉属的起源中心,
台湾则为这种波浪式分布的尾声(李林初等,1984)。
这样看来,台湾油杉(K.davidianavar.formosana)
416 广 西 植 物                  32卷
表1 中国油杉属植物地理分布概况.
Table 1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the Keteleeriaspecies in China
种或变种
Species or variants
省份Province
云南 四川 贵州 广西 台湾 海南 广东 福建 浙江 江西 湖南 湖北 陕西 甘肃
云南油杉 Keteleeria evelyniana √ √ √ √
蓑衣油杉
K.evelynianavar.pendula

旱地油杉 K.xerophila √
矩嶙油杉 K.oblonga √
黄枝油杉 K.calcarea √ √
柔毛油杉K.pubescens √ √
铁坚油杉K.davidiana √ √ √ √ √ √ √
青岩油杉
K.davidianavar.chienpeii

油 杉K.fortunea √ √ √ √
江南油杉K.cyclolepis √ √ √ √ √ √
海南油杉K.hainanensis √
台湾油杉K.formosana √
 改自左家哺(1989),参考《贵州植物志》、《广西植物》、《江西植物志》、《浙江植物》、《海南植物志》、《福建植物志》等。
图2 中国油杉属植物的生态地理分布式样
Fig.2 Ecological an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the Keteleeriaspecies in China
作为一个种而不是铁坚油杉的一个变种来处理是合
适的(台湾植物志编辑委员会,1975,1994)。海南油
杉在其针叶形态上,与其它油杉种有着较大的差别,
也正说明了同一进化趋势。
2.3西南季风气候区油杉属植物的分化
中国东部分布的油杉植物的分化已多有讨论
(陈维新等,1989;巫华美等,1997),此处重点分析中
国西部分布的油杉植物分化。从形态上来看,分布
于我国西部和西南部地区的种类,其球果较大,中部
种鳞呈卵状菱形,种翅最宽处在中部以下;而分布在
东部和东南部地区的种类,球果的种鳞近圆形,种翅
最宽处在中部以上(左家哺,1989)。西南季风气候
控制的云南高原上,有2种分布较狭窄的、数量稀少
的特有油杉植物,从形态或分布上看来都与云南油
杉近缘,即旱地油杉和云南油杉的一个变种———蓑
衣油杉,前者为适应干热河谷气候特化形成的种,后
者可能由遗传畸变导致发生。
旱地油杉仅产于云南新平县的水塘、者龙、和老
厂三个乡,分布在哀牢山以东的元江河谷局部地段,
海拔在800~1 100m的干热河谷地带,喜温暖干热
气候,常伴生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算盘子
(Glochidion puberum)、木棉(Bombax malabari-
cum)等种类。旱地油杉接近云南油杉,区别在于球
果较小,种翅与种子近等长或稍短,开花结实期与云
5165期         王崇云等:中国油杉属植物的生态地理分布与系统演化
南油杉有一定差异,估计存在一定的生殖隔离。旱
地油杉属濒危植物(傅立国,1992),仅在水塘有成片
分布,其余两处仅有少量散生植株,均未得到充分合
理的保护,作为干热河谷植树造林的优良树种之一,
其重要性未引起足够重视。
蓑衣油杉与原变种的区别在于本变种主干弯
扭、封顶、树形奇特秀丽,最大的一株,胸径为47.7
cm,高7m,而胸径在30cm以上的云南油杉通常树
高可达10m。蓑衣油杉树皮坚糙似松树,木栓层不
发达;枝条全部悬垂,球果初时向上,成熟后反常反
转下垂。据称20世纪80年代曾结过实,后多年未
见结实。蓑衣油杉被当地百姓奉为“龙树”,极受保
护。6株生长在耕地边,相距5~15m,50m外就有
成片的云南油杉林。此处相去1km处分布1株,
也生长在耕地旁,周围同样是成片的云南油杉林。
另外,据当地百姓称,在周围的油杉林内也有散生的
蓑衣油杉,但数量极少,极难见到。一当地农户家里
盆栽1株从山上挖回的蓑衣油杉幼树,高约50cm,
但“龙树蓑衣”的形态已完全显露出来了。
此外,在云南东北部记载分布有铁坚油杉(威信
落蒋,1 170m)(西南林学院等,1988),东部有江南
油杉(富宁,700m)分布。经实地考察,铁坚油杉仅
在威信落蒋一山坡发现,现仅存数株,胸径在20cm
左右。据当地百姓和林业部门称,过去曾有数百株
30~40m的大树,是当地两大姓氏罗姓和邵姓的风
水林。1949年后因县里修建纪念堂、电影院陆续采
伐,1993年以来陆续枯死。在威信县境内,仅在这
一山坡发现有铁坚油杉,过去曾试图将此林内的幼
苗移栽他处,但都长势不好,不能成材。尽管松柏类
植物的种子多有种翅,不太可能形成如此的长距离
间断分布。因此推测,铁坚油杉在云南威信不是自
然分布,如当地百姓称是其祖上从外地引种回来的。
威信县已是西南季风控制的边缘地带,受其影响较
小,再有,该山坡为砂质土,疏松肥沃,加之一定程度
的抚育管理,于是便长成了一片大树。现这片铁坚
油杉林一方面因过度成熟自然衰退,另一方面因当
地的一些不合理的开发项目,正逐步消亡。也有学
者根据其种鳞与铁坚油杉的区别提出一新种———威
信油杉(Keteleeria weixinensis)(邓莉兰等,2002),
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江南油杉分布在云南省与广西交接的富宁县,
在靠广西百色地区的一侧海拔较低的河谷山坡与阔
叶树栎类(Quercus)、石栎(Litorcarpus)等混交,海
拔700m左右,林内出现余甘子(Phyllanthus em-
blica)和算盘子(Glochidion sp.)等种,亦是破坏严
重,次生性很强。调查中发现,在富宁皈朝孟村村
边,现存一株江南油杉大树,高25m左右,胸径93
cm,系当地的一株风水树,每年农历2月初2都要
祭祀,因此得以保存。该树周围有大小的更新植株,
地上散落往年的球果。在富宁县的西部(木央、上寨
等)有云南油杉分布,海拔在1 000m以上。铁坚油
杉、江南油杉与云南油杉的生态习性相差较远,分布
区上没有发生重叠。
3 结论与讨论
中国是油杉属植物的特有和分布中心,共有10
种2变种。这一第三纪的孑遗属植物的现代分布种
类集中在我国西南部和中部,种类数量由西向东逐
渐递减。根据各种生态习性与分布区气候特征,其
生态地理分布型可划分为:内陆型(包括东部温凉
型、东部温暖型、西南季风型)、沿海型和岛屿型。湘
黔桂地区是油杉属的现代分布和分化、发展中心。
各种类均以此区向四周呈辐射状递减,同时,形态变
异也有类似的变化规律(左家哺,1989)。
油杉属作为东亚特有属,在松科中较为进化(李
林初,1992),对其研究在过去一段时间内较为重视。
20世纪40~50年代,一些学者关注其早期胚胎发
育(Wang,1947,1948),试图为其系统发育寻找线
索。目前基于细胞学资料结合地理分布特征,我们
可得出油杉系统演化的大致线路,即油杉属植物很
可能是起源于我国西南,而后向东发展,南部类型比
北部类型更进化(陈维新等,1989;巫华美等,1997)。
但现有系统学的资料仅依据染色体水平的遗传变
异,随今后研究深入,希望从分子地理学方面得到进
一步证实。
此外,从云南油杉的分布范围,以及植物分类的
有关资料来看,旱地油杉和蓑衣油杉是云南油杉中
分化出的新种和变种,与云南油杉可统一为云南油
杉复合群(Keteleeria evelyniana)。基于旱地油杉
和蓑衣油杉形成的初步分析,生态分化和遗传畸变
是两个类群分化形成的可能原因。
参考文献:
广西植物研究所.1991.广西植物志[M].南宁:广西科技出版社
四川植被协作组.1980.四川植被[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
(下转第643页Continue on page 643)
616 广 西 植 物                  32卷
种子[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555-556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1993.广西自然保护区[M].北京:中
国林业出版社:57-58
胡晋.2006.种子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89-192
马常耕,刘德英.1986.十四个造林树种种子播前浸种试验[J].
林业科技通讯,(12):10-13
宋松泉,程红焱,姜孝成,等.2008.种子生物学[M].北京:科
学出版社:154-156
王念奎.2008.不同浸种方式对香樟种子活力的影响[J].林业
勘察设计(福建),(2):59-63
郑颖吾.1999.木论喀斯特林区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125-162
钟济新.1982.广西石灰岩石山植物图谱[M].南宁:广西人民
出版社:54
Chai XY(柴兴云),Bai CC(白长财),Song YL(宋月林),et al.
2008.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the leaves of Itoa orientalis
(伊桐叶的化学成分)[J].Chin J Nat Med(中国天然药物),6
(3):179-182
Chai XY,Xu ZR,Tang LY,et al.2008.Itoside O,a new linear
monoterpene glycoside from the bark and twigs of Itoa orientalis
[J].J Chin Pharm Sci,43(1):79-81
Huang XX(黄晓霞),Yang ZY(杨自云),Gao K(高昆),et al.
2011.Growth and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to soil drought and
salt stress in Itoa orientalis seedlings(伊桐幼苗对土壤干旱与
盐胁迫的生长及生理响应)[J].Southwest Chin J Agric Sci
(西南农业学报),11(1):77-81
Li XK(李先琨),He CX(何成新),Jiang ZC(蒋忠诚),2003.Method
and principles of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in
fragile karst ecosystem(岩溶脆弱生态区生态恢复重建的原理与
方法)[J].Carsol Sin(中国岩溶),22(1):12-17
Zhang DF(张殿发),Ouyang ZY(欧阳自远),Wang SJ(王世杰).
2001.Population 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
opment in the karst region of Southwest China(中国西南喀斯特
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J].Chin Popul Res En-
viron(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1(1):77-81
Zeng J(曾杰),Bai JY(白嘉雨),Xu DP(徐大平).2006.Current
status and perspectives of studies on mountains of tropical and
warm sub vegetation rehbilitation in karst-tropical areas in China
(我国热带南亚热带石质岩溶山地植被恢复研究现状与展望)
[J].Guangdong Fore Sci Tech(广东林业科技),22(1):76-80
Zhang XY(张小彦),Jiao JY(焦菊英),Wang N(王宁),et al.
2009.Effects of seed morphology on vegetation restoration and
succession(种子形态特征对植被恢复演替的影响)[J].Seed
(种子),28(7):
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
67-72
(上接第616页Continue from page 616)
 社:148-149
江西植物志编委会.1993.江西植物志(第1卷)[M].南昌:江
西科学技术出版社:388-392
左家哺.1989.中国油衫属分布型与植物区系关系的模糊分析
[J].中南林学院学报,9(2):199-205
台湾植物志编辑委员会.1975.台湾植物志(第1卷)[M].第1
版.台湾:台北:516-518
台湾植物志编辑委员会.1994.台湾植物志(第1卷)[M].第2
版.台湾:台北:569
刘慎愕.1944.云南植物地理[M]//刘慎愕文集.1985.北京:
科学出版社:86-111
西南林学院,云南省林业厅.1988.云南树木图志(上)[M].昆
明:云南科技出版社:48-54
吴征镒,朱彦承,姜汉侨.1987.云南植被[M].北京:科学出版社
陈焕镛.1964.海南植物志(第1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9
郑万均.1978.中国植物志(第7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34-54
贵州植物志编委会.1982.贵州植物志(第1卷)[M].贵阳:贵
州人民出版社:4-8
浙江植物编委会.1993.浙江植物志(第1卷)[M].浙江:浙江
科学技术出版社:343-344
福建科学技术委员会,福建植物志编写组.1982.福建植物志
(第1卷)[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75-277
傅立国.1992.中国植物红皮书———稀有濒危植物[M].北京:
科学出版社
Zheng WJ(郑万均),Fu LG(傅立国),Cheng JR(诚静容).1975.
Gymnospermae sinicae(中国裸子植物)[J].Acta Phytotax Sin
(植物分类学报),13(4):56-90
Chen WX(陈维新),Ye ZY(叶志云),Cai L(蔡玲).1989.A
study on the karyotype in Keteleeria calcareaand K.oblonga(黄
枝油杉和矩鳞油杉的核型研究)[J].Acta Phytax Sin(植物分
类学报),21(1):49-52
Darkington CD,Wylie AP.1955.Chromosome Atlas of Flowering
Plants[M].London:George Alen &Unwin Ltd
Deng LL(邓莉兰),Zhang WQ(张维谦).2002.A new species of
Keteleeria Carr.from Yunnan(云南油杉属一新种)[J].J
Southwest Fore Coll(西南林学院学报),22(2):3-4
Kuo SR,et al.1972.Karyotype analysis of some Formasana gym-
nosperms[J].Taiwania,17(1):66-80
Li LC(李林初),Hsu BS(徐柄声).1984.A comparative karyo-
type analysis of Keteleeria cycloepis Flous and Keteleeria for-
mosona Hayata(江南油衫和台湾油衫核型的比较研究)[J].
Guihaia(广西植物),4(4):277-280
Li LC(李林初).1992.Karyotype analysis of Abies forrestii with
a discussion on the evolutional position of Abies(Pinaceae)(川滇
冷杉的核型分析兼论冷杉属的进化地位)[J].Guihaia(广西
植物),12(4):325-330
Schmid M.1974.Végétation du Viet-nam,le massif sud-annami-
tique et les régions limitrophes[M].Paris:ORSTOM,Paris
Stebbins GL.1950.Variation and Evolution in Plants[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Wang FH.1947.Late embrogeny of Keteleeria[J].Bot Bull
Acad Sin,1:133-140
Wang FH.1948.Life history of Keteleeria,I.Stabili,development
of the gametephytes and fertilization in Keteleeria evelyniana
[J].Am J Bot,35:21-27
Wu HM(巫华美),Chen X(陈训).1997.Karyotype analysis of
Keteleeria davidiana var.chien-peii(青岩油杉的核型分析)
[J].Guihaia(广西植物),17(4):314-316
Zhang HD(张宏达).1980.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Cathay-
sian flora(华夏植物区系的起源与发展)[J].Acta Univ Sunyats-
eni:Sci Nat Edit(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89-98
3465期        吕仕洪等:喀斯特乡土树种伊桐的种实性状及幼苗生长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