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Research advances in transport related proteins of copper in plants

植物铜转运相关蛋白研究进展



全 文 :广 西 植 物 Guihaia 32(2):280-284                  2012年3月 
DOI:10.3969/j.issn.1000-3142.2012.02.027
植物铜转运相关蛋白研究进展
赵雪芹1,2,张海燕2,刘维仲1*
(1.山西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山西 临汾041000;2.中国科学院 植物研究所
分子发育生物学研究中心,北京100093)
摘 要:环境中过量的铜会损害植物细胞的功能、降低酶的活性并且破坏蛋白质的结构。植物中有一个复杂
的金属转运网络,对维持植物体内铜的动态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综述了重金属铜对植物的毒害,详细介绍
了铜转运相关蛋白及其对铜的转运和调控机制。
关键词:转运蛋白;铜离子稳态;植物;铜污染;铜毒害
中图分类号:Q9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142(2012)02-0280-05

Research advances in transport-related
proteins of copper in plants
ZHAO Xue-Qin1,2,ZHANG Hai-Yan2,LIU Wei-Zhong1*
(1.College of Life Sciences,Shanxi Normal University,Linfen 041000,China;2.The Research Center for Molecular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Institute of Botan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93,China)
Abstract:In the environments,excess copper wil impair the plant cels,inactivate enzymes and destroy protein struc-
ture.There is a complex metal trafficking network to appropriately regulate copper homeostasis in plants.This re-
view gave a brief overview of copper toxicity and recent progresses about copper transporters and their roles in the
regulation of copper ion homeostasis in plants.
Key words:transporters;copper ion homeostasis;copper polution;copper toxicity
  随着工农业的飞速发展,重金属污染成为全球
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含铜矿产的开采和冶炼、工
厂三废的排放、含铜杀菌剂的长期大量使用等,使土
壤含铜量达到原始土壤的几倍甚至几十倍(Brun
等,2001),远远超出了土壤环境的承载力,对植物、
动物和土壤微生物产生了危害,严重威胁到生态系
统的稳定和人类的安全(刘军等,2008)。
铜(Cu)是植物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之一,Cu
缺乏时,植物会表现出多种伤害效应。如Cu缺乏
会影响氮代谢过程,抑制蛋白质合成,降低蛋白质含
量;Cu缺乏还可抑制光合作用的活性,使叶片畸形
和失绿;在木质素合成过程中,缺 Cu会抑制木质
化,使叶、茎弯曲或出现畸形,木质部导管干缩萎蔫;
缺Cu还能影响花粉、胚珠的发育,降低花粉活力。
同时,缺Cu的植物,抗病性差,容易发生白粉病等。
然而,高浓度的Cu同样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抑
制植物萌发和生长(赵艳,2010);过量的Cu与蛋白
质结合,使蛋白质结构紊乱并失活;还会导致核仁解
体、核仁区缩小,染色质浓缩、核DNA合成受到抑
制,从而使细胞不能顺利地从G0期向S期转变,最
终导致植物根和茎的生长受到抑制(田生科等,
2006)。因此,植物组织和细胞中的Cu含量必须维
① 收稿日期:2011-10-28  修回日期:2012-01-2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0123);国家“863”计划项目(2008AA10Z130)[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30770123);the National Program“863”(2008AA10Z130)]
作者简介:赵雪芹(1985-),女,山西大同市人,硕士,研究方向为植物组织培养与细胞信号转导等,(E-mail)zhaoyuanli123@yahoo.com.cn。
*通讯作者:刘维仲,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生理学,(E-mail)lwzcxm@yahoo.com.cn。
持在一个正常的生理范围内,才能使植物免受伤害。
Cu作为一个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过渡金属,在
许多氧化还原反应蛋白质的活性位点上,常作为有
效的电子供体与受体(房茜,2007),因此,Cu是多种
氧化酶活性的核心,参与电子的接收与传递。Cu与
叶绿素的形成及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的合成有密切
联系,在植物的生理生化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功
能(李红敬,2003)。Cu+可结合O2 等小分子,因此
Cu是大部分氧化酶的辅因子。Cu+也可以结合乙
烯,定位于内质网上的乙烯受体 ETR1就依赖于
Cu+(Rodriguez等,1999)。最近又发现了Cu在铁
钼辅因子(Fe-MoCo)合成中起作用(Kuper等,
2004)。这都说明Cu在调控蛋白质的结构并在信
号传递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另一方面,已从超
富集植物中克隆出了多个家族的金属转运蛋白基
因,由这些基因表达出的金属阳离子跨膜转运蛋白
在细胞中重金属的运输、分布和富集方面发挥着重
要作用,其中包括存在于细胞质膜、高尔基体膜、叶
绿体和类囊体腔上与Cu转运相关的蛋白。植物细
胞内Cu稳态的维持是一个多基因参与的复杂过
程,而特殊的转运蛋白对Cu稳态的维持无疑发挥
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对Cu转运蛋白的研究,
可进一步了解Cu在植物体内的吸收、运输和积累
机制,发掘重金属耐性或敏感性基因,最终通过基因
工程的方法改良植物的耐重金属能力。
1  COPT (Copper Transporter
Protein)转运蛋白
  在对Cu吸收缺陷的突变体的功能进行互补的
实验中发现了COPT(Copper Transporter Protein;
COPT)家族(Sancenón等,2003;房茜等,2007),它
属于CTR铜转运家族(Copper transport;Ctr),在
哺乳动物和酵母中也有它的成员(Petris,2004)。
拟南芥基因组中有6个编码COPT的基因,命名为
COPT1-6。这个家族中的所有成员均具有三个跨
膜区,而且大部分成员的N-末端具有富含甲硫氨酸
和组氨酸并可能与重金属结合的结构域。根据这一
结构域数量的不同,将拟南芥 COPT蛋白分为3
组。COPT1和COPT2为一组,该组蛋白对Cu具
有高度亲和性,对Cu的转运能力强,可能属于膜蛋
白。COPT3和COPT5为一组,只有一个富含甲硫
氨酸和组氨酸的结构域,分别具有叶绿体和分泌途
径的靶向序列,对Cu转运能力较低,可能负责胞内
的Cu转运过程。COPT4为第三组的成员,该蛋白
在根中高水平表达,缺少富含甲硫氨酸的结构域,暗
示该蛋白在 Cu转运过程中可能仅起间接作用。
COPT6是最近刚刚发现的COPT家族成员,其作
为转运蛋白的功能特性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COPT1是研究得最清楚的一个成员,将其cD-
NA转入Cu转运缺陷的酵母突变体ctr1Δ中,能互补
ctr1的功能。该蛋白可将Cu转运至细胞内。金属竞
争实验表明,即使在很低的Cu浓度(微摩尔)条件下,
拟南芥COPT1及其他成员均对Cu表现出特异的高
亲和性。COPT1转运蛋白在细胞膜上起作用,它的
表达是受Cu的负调控的。COPT1基因在胚胎、表皮
毛、气孔、花粉和根尖中的表达水平均很高,这些细
胞的共同特点是细胞间没有胞间连丝,从而限制了
细胞通过共质体途径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此外,
COPT1的反义转基因植株对Cu的吸收下降,且对
Cu螯合剂敏感,同时这些植株根的伸长和花粉发育
出现异常,但如果在培养基中补充Cu,这些表型即
可得到缓解甚至消失,因此,推测该蛋白可能参与了
花粉萌发以及质外体Cu转运过程。
2 P1B型 ATP酶(P1B-type AT-
Pase)转运蛋白
  P型ATP酶(P-type heavy metal ATPases;P-
type ATPase)参与很多必需的并具潜在毒性的金
属离子(如:Cu+、Cu2+、Zn2+、Cd2+、Pb2+)的跨膜运
输。这些蛋白主要定位于叶绿体膜、高尔基体膜、质
膜及内质网上。P型 ATP酶被划分为5类,其中,
P1B型ATP酶又可分为两个亚类,一个亚类负责
对Cu+、Ag+等单价阳离子的运输,而另一亚类负
责对Cd2+、Pb2+、Zn2+、Co2+等二价阳离子的运输。
P1B型ATP酶有8个跨膜区,其胞质区包含多个结
构域,如P-结构域,负责 ATP酶的磷酸化;N-结构
域,可以与核苷酸结合;A-结构域,参与能量转移。
此外,由于P1B型 ATP酶具有转运重金属离子的
独特功能,因此它们具有与之相适应的一些重要特
点,如:(1)在跨膜区有与金属结合的位点,起到对金
属离子进行识别并进行跨膜转运的重要作用;(2)
N-末端和C-末端的金属结合结构域具有高度保守
的CxxC基序,该结构既不影响重金属与跨膜转运
位点结合,又能够调控酶的周转率(Argüelo等,
1822期            赵雪芹等:植物铜转运相关蛋白研究进展
2007)。
不同植物具有不同的P1B型ATP酶。拟南芥
基因组中有8个编码P1B型ATP酶亚家族成员的
基因,即所谓的 HMA 转运体(AtHMA1-8)的基
因。这些转运体的结构、功能以及对金属离子转运
的调控机制各不相同,但他们都能特异性地与某种
金属离子结合并将其转运至细胞特定部位的靶蛋白
上(Baxter等,2003;Wiliams & Mils,2005)。水
稻基因组中有9个P1B-type ATPases基因,而大麦
中有10个。
AtHMA1-4能够特异性转运二价阳离子,而
AtHMA5-8则负责转运单价Cu+。根据氨基酸序
列和拓扑学分析结果,P1B型ATP酶可分为6个亚
类。从拟南芥 Arabidopsis thaliana(Tabata等,
1997)中克隆到的第一个成员为PPA1(AtHMA6)
(P1B-type ATPase of Arabidopsis 1),与蓝藻的
CtaA蛋白同源。PAA1定位在叶绿体外,Shikanai
等(2003)证明PAA1负责向叶绿体转运Cu,并为基
质Cu/Zn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 Oxide Dimutese;
SOD)和类囊体腔一侧的蛋白质体蓝素提供辅助因
子。paa1突变体叶绿素荧光值很高,可能是因为质
体蓝素的功能缺陷导致光电子传递过程受损,在培
养基中添加过量的 Cu,这种表型会得以恢复。
PAA2(AtHMA8),与PAA1(AtHMA6)相似度最
高,与蓝藻中PacS转运蛋白同源,位于类囊体膜,它
可以将叶绿体基质的Cu+转运至类囊体腔并供应
给质体蓝素。paa1和paa2两种突变体的表型可以
通过分别在培养基中添加过量Cu而恢复,但在双
突变体paa1/paa2添加Cu后的表型仍不能恢复,因
此,paa1/paa2双突变体对幼苗表现出致死效应
(Abdel-Ghany等,2005)。
拟南芥 AtHMA1定位于叶绿体被膜,不含
MxCxxM N-端Cu+结合框但其N端具有组氨酸富
集区,表明它主要是转移Cu2+而非Cu+。hma1突
变体的叶绿体Cu含量下降、叶绿体Cu/Zn SOD活
性降低,但是质体蓝素含量正常,说明AtHMA1可
以将二价的Cu2+、Zn2+转移至质体的Cu/Zn SOD
中。此外,在不利的光照条件下,植物中的 AtH-
MA1也可能发挥特殊功能。
AtHMA7/RAN1(Responsive to Antagonist;
RAN1)是在对乙烯拮抗剂反式环辛烯的反应异常
的植物进行筛选时发现的,Cu在乙烯信号转导通路
中的重要作用可以用乙烯的受体属于Cu依赖蛋白
质来解释。在拟南芥中 RAN1(AtHMA7)是第一
个被发现的重金属ATP酶。在非生物胁迫下植物
激素乙烯是一个重要的信号分子,可以通过内质网
上Cu的供应来参与乙烯信号转导。
AtHMA5与 RNA1(AtHMA7)的同源性最
高,受到Cu胁迫的特异性诱导。T-DNA插入突变
体hma5对Cu高度敏感,其根中积累的Cu含量远
高于野生型植株,说明AtHMA5在Cu的跨膜转运
及Cu解毒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这个表型恰恰与
COPT1反义转基因植株的表型相反,说明COPT1
和AtHMA5分别负责Cu的吸收和排出过程。同
时AtHMA5的过表达植株能够增强Cu胁迫下植
株对Cu的解毒功能。
3 铜分子伴侣(Copper chaperones)
  铜分子伴侣是一类新的低分子量金属受体蛋白。
常存在于细胞质中并具可溶性,能够将Cu转运至特
殊的受体及 Cu依赖酶(Hufman & O’Haloran,
2001)。在大多数真核生物中Cu伴侣是保守的。在
酵母中,P型ATP酶转运蛋白Ccc2p能够与Cu伴侣
Antioxidant1p(Atx1)互作,将Cu转运至Ccc2p上。
拟南芥中有两个与酵母ATX1伴侣同源的蛋白,分别
为CCH(Copper Chaperone)和 ATX1(Andrés-Colás
等,2005)。CCH具有ATX1-型金属伴侣家族的结构
特征,如典型的赖氨酸残基、βαββαβ折叠结构以及N-
末端的 MxCxxC Cu+-结合框。此外,CCH的C末端
还具有一个使之区别于非植物来源的ATX1-型伴侣
蛋白的特殊结构,暗示这一区域可能具有特殊的调控
作用。CCH和ATX1都能够互补酵母atx1突变体的
功能并可与AtHMA5氨基端反应。在氧化胁迫、衰
老或Cu缺乏时CCH的表达会上升,同时在感染了灰
葡萄孢菌的番茄中也发现了CCH伴侣蛋白的表达,
表明Cu稳态与植物的防御反应具有一定相关性。
COX17分子伴侣与酵母中COX17的相似性较
高,介导Cu向线粒体的转运,进而参与细胞色素C
氧化酶复合体 的 装 配(Balandin and Castresana,
2002)。COX17可能通过这种方式增强一些对生物
和非生物胁迫条件下细胞器正常功能的保持所必需
的特异性酶的活性。
CCS基因与酵母的Ccs1p/Lys7p基因同源,其编
码的蛋白可以通过蛋白与蛋白的相互作用将Cu转移
至Cu/Zn SOD。在番茄(LeCCS)(Zhu等,2000)、拟
282 广 西 植 物                  32卷
南芥(Wintz &Vulpe,2002)、马铃薯(Solanum tubero-
sum;StCCS)(Trindade等,2003)、玉米(ZmCCS)(Ruz-
sa &Scandalios,2003)和大豆(GmCCS)中都发现有
CCS基因。据推测AtCCS有一个叶绿体靶向序列,
在细胞质和质体均有定位,因此AtCCS可以将Cu转
运至细胞质及叶绿体的Cu/ZnSOD酶上。
4 ZIP(ZRT,IRT-like proteins)转运
蛋白家族
  ZIP(ZRT,IRT-like proteins;ZIP)蛋白属于二价
金属离子转运蛋白,能够将金属离子转运至细胞质进
而维持离子平衡(Puig等,2007)。这类蛋白包含8个
跨膜(TM)结构域,并在TM3和TM4之间有一个富
含组氨酸的可变环。植物中的IRT1(Iron-Regulated
Transporter 1)是ZIP家族中最具代表性的成员。
AtIRT1是拟南芥根表主要的Fe转运蛋白,缺Fe时
主要依靠该蛋白对Fe进行吸收。与此类似,水稻
OsIRT1在植物缺Cu时也有着相似的功能。拟南芥
ZIP家族有14个成员(Maser等,2001),AtZIP2和
AtZIP4可以互补酵母Cu和Zn的转运突变体(Wintz
等,2003)。拟南芥遭受Cu和Zn缺乏时,AtZIP2和
AtZIP4的表达上调,但在Fe缺乏时AtZIP2和AtZ-
IP4的表达不变。现已有证据表明AtZIP2可能参与
了Cu的吸收和转运过程。
5 麦根酸和烟酰胺(Mugineic acid和
nicotianamine)
  植物中存在大量小分子量有机分子,它们作为金
属离子的配体或螯合剂,对植物中的金属离子进行吸
收和转运,从而调节金属离子在植物体内的平衡,提
高植物对金属的耐性。麦根酸(MA)和烟酰胺(NA)
是两种重要的、参与多种金属如Cu、Fe、Mn、Ni或Zn
的转运过程的有机物。烟酰胺可以与 Mn、Fe、Co、
Zn、Ni和Cu形成稳定的复合物。金属-烟酰胺复合
体在PH6.5时最稳定,也说明烟酰胺可以作为大多
数金属离子的协同螯合剂,但Cu-烟酰胺复合物却是
在弱酸条件下最稳定,它的这一特性暗示了在质外
体,如木质部中可能存在Cu-烟酰胺复合物。最早对
烟酰胺合成缺陷的番茄chloronerva突变体的研究表
明,该突变体表现出缺Fe和缺Cu的症状,如叶脉间
失绿。之后用烟酰胺缺陷的烟草(Nicotianasp.)植
株进行研究发现,烟酰胺对叶脉与脉间组织之间金属
离子的转运很重要。因为烟酰胺合成酶(NAS)可以
催化S-腺苷-L-甲硫氨酸合成烟酰胺,所以当缺乏
Cu、Fe或Zn时,根和茎中的烟酰胺合成酶基因
(NAS)的表达就会上调。将大麦NAS基因在烟草中
过表达后可以提高叶和花中的Cu、Fe和Zn含量以及
花粉和种子中的Fe和Zn含量,这进一步表明烟酰胺
在这些金属的转运过程中起作用(Takahashi等,
2003)。这些结果也与烟酰胺在韧皮部可以与Cu、
Fe、Zn结合,在木质部可以与Cu、Zn结合,并将金属
离子从根部转运至地上部的研究相吻合(Von Wiren
等,1999)。Cu-烟酰胺复合体在木质部汁液pH5~6
的条件下非常稳定也与此相符。
6 结论
铜(Cu)对维持植物体内正常新陈代谢和植物体
的生长发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有关Cu对植物
生理生化特性、形态学和效应方面的研究也积累了大
量资料。近年来,随着相关Cu转运蛋白以及分子伴
侣的不断发现,有关Cu动态平衡的调控机制的研究
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同时,对Cu转运蛋白的功能、表
达模式和特异性膜结合位点及相关基因的研究和鉴
定将会为植物的耐性机制提供可靠的依据。相信随
着分子生物学等现代技术的发展,在植物、动物和微
生物中均能够获得许多金属转运和修复蛋白(张艳
等,2006;房茜等,2007),通过对这些蛋白的功能进行
解析,可进一步完善对Cu在植物体内的吸收、运输和
积累机制的了解。同时也可以通过基因激活或敲除
的手段改良植物对重金属的耐性或富集能力,将现代
分子生物学理论和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于植物修复,为
Cu污染土壤的修复提供理想的植物材料。
总之,关于Cu在植物体内的吸收、转运以及动态
平衡的问题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比如,目前
已发现多个参与调节Cu动态平衡的基因家族,但是
对这些基因的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研究得还很少。
这些蛋白大多定位于细胞膜或细胞器膜上,对这些膜
蛋白的研究还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对参与Cu动态平
衡的调节过程的蛋白与蛋白间的识别及互作机制进
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Abdel-Ghany SE,Muler-Moule P,Niyogi KK,et al.2005.Two
3822期            赵雪芹等:植物铜转运相关蛋白研究进展
P-type ATPases are required for copper delivery in Arabidopsis
thalianachloroplasts[J].Plant Cell,17:1-19
Andrés-Colás N,Sancenón V,Rodríguez-Navarro S,et al.2005.
the Arabidopsis heavy metal P-type ATPase HMA5interacts
with metalochaperones and functions in copper detoxification of
roots[J].Plant J,45:225-236
Argüelo JM,Eren E,Gonzalez-Guerrero M.2007.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heavy metal transport P1B-ATPases[J].Bio-
metals,20:233-248
Axelsen KB,Palmgren MG.2001.Inventory of the superfami-
ly of P-type ion pumps in Arabidopsis[J].Plant Physiol,
126:696-706
Balandin T,Castresana C.2002.AtCOX17,an Arabidopsis homo-
log of the yeast copper chaperone COX17[J].Plant Physiol,
129:1 852-1 857
Baxter I,Tchieu J,Sussman MR,et al.2003.Genomic comparison
of P-type ATPase ion pumps in Arabidopsis and rice[J].Plant
Physiol,132:618-628
Brun LA,Mailet J,Hinsinger P,et al.2001.Evaluation of copper
availability to plants in copper-contaminated vineyard soils[J].
Environ Pollut,111:293-302
Fang Q(房茜),Li P(李鹏),Yin LP(印莉萍).2007.Transporter
system and regulation of copper in yeast and plants(酵母和植物
中铜的转运系统及其调控)[J].Chin Bull Bot(植物学通报),
24:807-815
Huffman DL,O'Haloran TV.2001.Function,structure,and
mechanism of intracelular copper trafficking proteins[J].Annu
Rev Biochem,70:677-701
Kuper J,Llamas A,Hecht HJ,et al.2004.Structure of the mo-
lybdopterin-bound Cnx1Gdomain links molybdenum and copper
metabolism[J].Nature,430:803-806
Li HJ(李红敬),Xie SX(谢素霞),Li TY(李天煜).2003.Effects
of enriched-copper on Spirodela polyrhiza(铜对紫背浮萍的影
响)[J].Guihaia(广西植物),23:362-366
Liu J(刘军),Xie JM(谢吉民),Wang Q(王谦).2008.Research
advances in copper polution in soil(土壤中铜污染研究进展)
[J].J Anhui Agric Sci(安徽农业科学),36:7 423-7 424
Maser P,Thomine S,Schroeder JI,et al.2001.Phylogenetic rela-
tionships within cation transporter families of Arabidopsis[J]
Plant Physiol,126:1 646-1 667
O'Haloran TV,Culotta VC.2000.Metalochaperones,an in-
tracelular shuttle service for metal ions[J].J Biol Chem,
275:25 057-25 060
Petris MJ.2004.The SLC31(Ctr)copper transporter family[J].
Eur J Appl Physiol,447:752-755
Puig S,AndrES-ColAS N,GarcIA-Molina A,et al.2007.Copper
and iron homeostasis in Arabidopsis:responses to metal defi-
ciencies,interactions and bio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s[J].Plant
Cell Environ,30:271-290
Rodríguez FI,Esch JJ,Hal AE,et al.1999.A copper cofactor
for the ethylene receptor ETR1from Arabidopsis[J].Sci-
ence,283:996-998
Ruzsa SM,Scandalios JG.2003.Altered Cu Metabolism and Dif-
ferential Transcription of Cu/Zn Sod Genes in a Cu/ZnSOD-De-
ficient Mutant of Maize:Evidence for a Cu-Responsive Tran-
scription Factor[J].Biochemistry,42:1 508-1 516
Sancenón V,Puig S,Mira H,et al.2003.Identification of a copper
transporter family in Arabidopsis thaliana[J].Plant Mol Biol,
51:577-587
Shikanai T,Muler-Moule P,Munekage Y,et al.2003.PAA1,a
P-type ATPase of Arabidopsis,functions in copper transport in
chloroplasts[J].Plant Cell,15:1 333-1 346
Tabata K,Kashiwagi S,Mori H,et al.1997.Cloning of a cDNA
encoding aputative metal-transporting P-type ATPase fromAr-
abidopsis thaliana[J].Biochim Biophys Acta,1326:1-6
Takahashi M,Terada Y,Nakai I,et al.2003.Role of nicotiana-
mine in the intracelular delivery of metals and plant reproductive
development[J].Plant Cell,15:1 263-1 280
Tian SK(田生科),Li TX(李廷轩),Peng HY(彭红云).2006.
Mechanisms of copper uptake,transportation and detoxification
in plants(植物对铜的吸收运输及毒害机理研究进展)[J].
Chin J Soil Sci(土壤通报),37:387-394
Trindade LM,Horvath BM,Bergervoet MJE,et al.2003.Isolation
of a gene encoding a copper chaperone for the copper/zinc su-
peroxide dismutase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its promoter in potato
[J].Plant Physiol,133:618-629
Von Wirén N,Klair S,Bansal S,et al.1999.Nicotianamine che-
lates both FeIII and FeII.Implications for metal transport in
plants[J].Plant Physiol,119:1 107-1 114
Wiliams LE,Mils RF.2005.P1B-ATPases-an ancient family of
transition metal pumps with diverse functions in plants[J].
Trends Plant Sci,10:491-502
Wintz H,Fox T,Wu YY,et al.2003.Expression profiles of
Arabidopsis thaliana in mineral deficiencies reveal novel
transporters involved in metal homeostasis[J].J Biol
Chem,278:47 644-47 653
Wintz H,Vulpe C.2002.Plant copper chaperones[J].Biochem
Soc Trans,30:732-735
Yen MR,Tseng YH,Saier Jr MH.2001.Maize Yelow
Stripe1,an iron-phytosiderophore uptake transporter,is a
member of the oligopeptide transporter(OPT)family[J].
Microbiology,147:2 881-2 883
Zhang Y(张艳),Yang CP(杨传平).2006.Study advances of
metalothionein(金属硫蛋白的研究进展)[J].Mol Plant
Breed(分子植物育种),4:73-78
Zhao Y(赵艳),Xu YC(徐迎春),Chai CC(柴翠翠).2010.Effect
of Cu2+ stress on the growth and physiological properties of
Typha angustifolia(铜胁迫对狭叶香蒲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
响)[J].Guihaia(广西植物),30:367-372
Zhu H,Shipp E,Sanchez RJ,et al.2000.Cobalt(2+)Binding to
Human and Tomato Copper Chaperone for Superoxide Dis-
mutase:Implications for the Metal Ion Transfer Mechanism[J].
Biochemistry,39:5 413-5 421
482 广 西 植 物                  32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