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Appraisal of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of regional urban-rural system aiming at Ecological Province — A case study of Hainan Province

“生态省”目标导向下城乡系统生态承载力评估——以海南省为例



全 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年 1月 第 18卷 第 1期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Jan. 2010, 18(1): 198−20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635029)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8BAJ08B03)资助
** 通讯作者: 刘彦随(1965~ ), 男,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土地利用、区域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E-mail: liuys@igsnrr.ac.cn
张富刚(1980~), 男, 博士, 研究方向为土地资源管理、农业与农村发展。E-mail: zhangfg@zdfz.org
收稿日期: 2008-09-08 接受日期: 2009-03-12
DOI: 10.3724/SP.J.1011.2010.00198
“生态省”目标导向下城乡系统生态承载力评估*
——以海南省为例
张富刚 1,2 王业侨 2 张潆文 3 刘彦随 2**
(1. 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 北京 100034;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
3. 北京市丰台区建筑市政设计所 北京 100071)
摘 要 发展是承载力体系演变的脉络。将生态承载力问题与区域城乡发展研究相结合, 可为统筹城乡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等战略决策提供直接参考依据。本文基于城乡系统生态承载力的内涵及作用机理分析,
构建城乡系统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并依据 1996~2007 年海南省的国民统计数据和典型调研资料, 应用
因子分析方法, 进行海南省城乡系统生态承载力实证评价。结果表明: 1996年、1997~1999年和 2000~2007年
3个时期海南省城乡系统生态承载力差异显著, 1996年最高, 1998年最低。这是区域发展政策、人口增长以及
社会经济水平综合驱动作用的结果。其中, 政策因素是主导驱动力, 其与生态承载力演变规律具有高度一致
性。强化特区理念、深化“生态省”建设力度, 倡导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模式, 是未来海南省社会
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 城乡系统 生态承载力 生态省 海南
中图分类号: F30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3990(2010)01-0198-05
Appraisal of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of regional urban-rural
system aiming at Ecological Province
— A case study of Hainan Province
ZHANG Fu-Gang1,2, WANG Ye-Qiao2, ZHANG Ying-Wen3, LIU Yan-Sui2
(1. China Law Center for Land and Resource, Beijing 100034, China; 2. Institute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3. Beijing Fengtai Architectural &
Municipal Design Institute, Beijing 100071, China)
Abstract As the development is the mainline of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connotation evolution, it is vital to incorporate re-
gional development into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research. This can enhance legislation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ies for
coordinated regional urban-rural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construction. In this paper,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as developed base on ele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driver-mechanism of the regional urban-rural system to assess its ecological car-
rying capacity. The factor analysis method was applied, and Hainan Province, the first defined Ecological Province by the State En-
vironment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 for the period of 1996~2007 was as a case study. The results indicate an obvious fluc-
tuation of the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of the regional urban-rural system in Hainan Province for 1996~2007.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is relatively high for 1996, hitting the lowest level in 1998, and then generally steadily increases since the 21st century. Pol-
icy factors, especially Ecological Province strategy implementation, are important drivers of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in the re-
gion. Urban-rural system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of the province is remarkably promoted by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es-
pecially the economic growth and technology application. The province should seize advantage of the special economic zone policies.
Moreover, eco-agriculture, eco-tourism and eco-industrial models should be emphasized in the region. Only in these ways would
there be rapid economic and societal development as well as higher regional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in Hainan Province.
Key words Regional urban-rural system,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Ecological Province, Hainan Province
(Received Sept. 8, 2008; accepted March 12, 2009)
第 1期 张富刚等: “生态省”目标导向下城乡系统生态承载力评估 199


承载力概念的演化全面映射了区域社会经济的
发展进程。不同发展阶段对应不同的承载力理论 ,
从种群承载力、土地承载力、资源承载力、生态承
载力, 到区域综合承载力, 各种承载力之间一脉相
承, 这个“脉”就是发展[1]。当前, 统筹区域与城乡
发展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最根本要求, “生态省”
建设成为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重要举措。
将生态承载力与城乡发展相结合, 深入探讨“生态
省”目标导向下的城乡系统生态承载力问题, 有助
于塑造发展与保护协调共荣、城市与乡村联动发展
的新局面。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功能, 可持续的城乡系
统必须建立在生态系统完整、资源持续供给和环境
可容纳的基础之上。城乡系统生态承载力已成为区
域生态环境管理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决策的有效工
具, 其研究理论与方法备受关注[2-3]。海南省陆地面
积 3.4万 km2, 是我国的第 2大岛屿、最大的经济特
区、国家批准的第 1 批“生态省”建设试点地区。
1988 年建省, 经济社会发展起步较晚, 随后又经历
了“房地产热”、“开发区热”的巨大冲击。直到 1996
年, 在国家正确的宏观调控引导下, 区域社会经济
进入复苏发展阶段。21 世纪以来, 明确提出了“一
省两地”(新型工业省、热带高效农业基地和滨海旅
游基地)战略目标, 逐步理顺了资源与环境、资源与
产业之间的关系, 社会经济发展十分迅速, 现代高
效农业、新兴石油化工业、热带旅游业成为三大支
柱产业[4]。2007年该省GDP为 1 223亿元, 人均GDP
达 14 404 元。由于开发较晚, 人口较少, 生态环境
一流, 有着中国“后花园”的美誉。2007 年该省森
林覆盖率 57.1%, 2008 年达到 58.48%, 逐步逼近
60%的目标。与此同时, 区域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资源
开发利用低效、沿海生态环境破坏等资源环境问题,
以及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缓慢、城乡差距逐步拉大等
经济社会问题。从城乡系统生态承载力的作用机理
分析入手, 定量评估海南省城乡系统生态承载力的
总体水平, 对区域发展模式的优化和调控、可持续
发展战略决策的制定与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1 城乡系统生态承载力的作用机理及特征
分析
依据系统论理论, 城乡系统由乡村系统和城镇
系统两大子系统构成, 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 不存
在明显的空间断裂点[5]。它具有复杂性、开放性、
非线性和自组织性的特点[6]。系统内部要素组成及
其结构特征决定着区域发展的功能导向。生态系统
是城乡系统的本底系统 , 是城乡系统的承载基体 ,
为区域城乡发展提供基本的资源、环境支撑。城乡
系统是整个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 是生态
系统的承载对象; 人类借助各种生产、生活行为方
式追求城乡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是生态系统运行
过程中最重要的干预或影响因素。在城乡社会经济
发展过程中人类为了追求各种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
不断从生态系统中攫取各种资源、污染或破坏生态
环境, 从而对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的压力, 该压力与
生态系统的承载力作用方向相反。一旦社会经济发
展对生态系统的压力超过生态系统的支撑力, 这种
发展将是不可持续的。因此, 城乡发展的实质就是
一个生态系统不断受到侵蚀和社会经济实体逐步壮
大的过程。
城乡系统生态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
下, 在不危害生态系统持续健康运行的前提下, 自
然生态系统维持其服务(包括城乡生产、生活等社会
经济活动)和自身健康的潜在能力, 它包含生态系统
的纯自然属性和人文社会属性 [7−8]; 如果不考虑生
态系统的健康状态这一基本前提, 一个生态系统承
载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是十分巨大的; 而在可持续
发展的要求下, 人类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行合
理调控, 将社会经济发展压力合理控制在生态系统
的承载限度内, 从而维系整个生态系统的持续健康
运转。因此, 只有在生态系统健康的前提下, 探讨生
态承载力问题才具有现实意义。
城乡系统生态承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资源承
载能力、环境承载能力以及生态系统本身的弹性力
3个方面。其中, 资源承载力取决于区域资源丰度以
及人类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 环境承载力取决于
一定环境标准下的环境容量; 生态系统的弹性力是
指生态系统的自我缓冲与调节能力, 与地物覆被情
况密切相关[1]。人类活动具有两面性: 一方面, 人类
通过应用各种科技手段开展生态环境建设, 严格保
护生态环境,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推动着生态系统
的良性运转 ; 另一方面 , 由于过于追求短期利益 ,
违背自然生态规律, 导致资源过度开发、低效利用,
造成自然生态系统的严重污染与破坏, 一旦处理不
当, 将造成整个生态系统的崩溃和瓦解。由此可见,
人类活动因素必须予以综合考虑。
2 实证分析
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生态承载力指标体系设计研究成果颇多 [9], 本
文从生态系统的要素构成、结构特征出发构建指标
体系, 重点剖析自然生态系统的资源禀赋与开发利
用状况、生态环境状况以及生态系统自我抗干扰能
200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 第 18卷


力, 并充分考虑人类活动的影响; 既全面反映了生
态系统的本底特征 , 又体现了相关社会的人文要
素。指标体系构建尽可能选取相对性指标, 以保证
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海南省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具
体如下: 资源禀赋与开发利用状况指标包括人均水
资源量、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林地面积、人均园地面
积、土地利用率、复种指数, 生态环境类指标包括工
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万
元工业产值废水排放量、万元工业产值废气排放量、
万元工业产值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万元 GDP能耗值、
环境治理投资占 GDP 的比重, 生态系统弹性力状况
指标通过森林覆盖率指标反映, 共计 14个指标。
2.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2.1 数据来源
国民经济社会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1997-2008年)、《海南统计年鉴》(1997-2008年), 土
地利用数据来源于海南省土地利用变更统计资料
(1996-2007年)。考虑到 2002~2007年土地利用数据
采用新分类体系统计, 在计算“土地利用率”指标
过程中, 扣除新分类体系下“未利用地”中的“其
他土地”部分, 以保持数据的可对比性。
2.2.2 评价方法
承载力研究方法包括模型评估法(如系统动力
学模型、模糊目标规划模型、门槛分析模型、层次
分析模型)、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测算法、生态
足迹法、资源与需求差量法和状态空间法等[2,9]。在
综合比较各种方法的基础上, 本文选取因子分析法
进行海南省生态承载力评价研究。因子分析法是主
成分分析的进一步发展, 通过对众多原始指标变量
信息的提纯和综合, 使得降维的结果仍能保持样本
在高维空间上的某种结构, 并且所提取的公共因子
彼此不相关, 消除了多重共线性。它以指标所含区
分样本的信息量多少来确定指标的重要程度, 克服
了权重确定的主观性, 保证了评价结果的客观性[10]。
因子分析方法的步骤: ①选取一系列指标变量;
②对原始变量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进行因子分析
法的使用条件判断, 本文采用级差标准化方法对原
始数据进行处理 , 以消除各评级指标量纲的影响 ;
③计算相关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提取公共因子,
一般提取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 80%~85%以上
即比较满意; ④计算因子载荷矩阵; ⑤方差最大正
交旋转; ⑥计算各公共因子的得分; ⑦计算综合得
分值。
综合得分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1 1 2 2
1
( )
n
n n i
i
P f f fλ λ λ λ
=
= + + + ∑L (1)
式中, P为评价单元的综合得分值, λi为各公共因子
的特征值贡献率, fi为各公共因子的得分数值,
1
n
i
i
λ
=

为特征值累积贡献率。
2.3 结果分析
2.3.1 公共因子提取和解释
在 SPSS软件中运行 Factor Analysis模块, 采用
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公共因子, 发现到第 3 个公共
因子时, 累积方差贡献率达 85.53%(表 1), 已经解释
了超过 85%的总方差, 集中反映了海南省生态承载
力的大部分信息, 且彼此之间又不相关, 信息不重
叠。因此, 将前 3个因子作为评价公共因子。
利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
正交旋转变换,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见表 2。公共
因子 1 在土地利用率、森林覆盖率、万元工业产值
废水排放量、万元工业产值固体废物排放量、工业
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上具有
较大载荷量, 且人均园地面积和人均林地面积在公
共因子 1 上的载荷为负值。说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
水平的提高, 土地资源开发力度不断加大, 生态环
境污染日趋严重, 并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 开始注
重强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 提高森林覆盖率; 但人
口规模仍不断膨胀 , 人均林地和园地面积日益减
少。本文将其解释为生态环境治理因子, 其贡献率
达 50.56%。公共因子 2在人均耕地面积、污染治理
投资占 GDP 比重、万元 GDP 能耗上载荷较高, 但
在复种指数上载荷为−0.642。说明人们过于强调耕
地资源的规模扩张, 而弱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强度。
虽然环境治理投资力度有所加大, 但经济社会发展
的能耗水平仍较高, 将其称为粗放发展因子, 其贡
献率达 23.56%。公共因子 3在万元工业产值废气排
放量上载荷较高(0.832), 将其称为生态环境污染因
子, 其贡献率达 11.41%。
2.3.2 评价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表明, 1996~2007年海南省城乡系统生
态承载力具有明显的时间阶段性特征 , 1996 年、
1997~1999 年和 2000~2007 年3个时期内生态承载
力差异显著。其中, 1996年生态承载水平最高; 1997
年与 1996年相比大幅下降, 1998年降至波谷; 随后
虽然经历了 2002年的小幅下降, 但总体区域生态承
载力一直处于稳步提升阶段, 尤其近两年来提升速
度有所加快(图 1)。
海南省城乡系统生态承载力是区域发展政策、
人口增长以及社会经济水平综合驱动作用的结果。
其中, 政策因素是主导驱动力, 与生态承载力演变
规律具有高度一致性。(1)1996~1998 年海南省生态
第 1期 张富刚等: “生态省”目标导向下城乡系统生态承载力评估 201


表 1 因子分析总方差解释
Tab. 1 Explanations of total factor analysis variance
初始特征根 Initial eigenvalue 提取值 Extraction 旋转后提取值 Extraction of rotation
因子
Component 特征根
Eigenvalue
方差
Variance
(%)
累积方差
Cumulative
variance (%)
特征根
Eigenvalue
方差
Variance
(%)
累积方差
Cumulative
variance
(%)
特征根
Eigenvalue
方差
Variance
(%)
累积方差
Cumulative
variance (%)
1 8.90 63.55 63.55 8.90 63.55 63.55 7.08 50.56 50.56
2 1.80 12.87 76.42 1.80 12.87 76.42 3.30 23.56 74.11
3 1.27 9.10 85.53 1.27 9.10 85.53 1.60 11.41 85.53
4 0.82 5.89 91.41
5 0.68 4.88 96.29
6 0.27 1.90 98.19
7 0.13 0.95 99.14
8 0.08 0.53 99.67
9 0.03 0.20 99.87
10 0.01 0.07 99.95
11 0.01 0.05 100.00
12 3.09E−16 2.21E−15 100.00
13 1.36E−16 9.71E−16 100.00
14 −2.44E−16 −1.74E−15 100.00

表 2 旋转后因子载荷与得分系数矩阵
Tab. 2 Rotated component matrix and component score coefficient matrix
公共因子 1 Component 1 公共因子 2 Component 2 公共因子 3 Component 3
评价指标
Appraisement index
载荷系数
Loading
coefficient
得分系数
Score
coefficient
载荷系数
Loading
coefficient
得分系数
Score
coefficient
载荷系数
Loading
coefficient
得分系数
Score
coefficient
人均耕地面积 Cultivated land per capita 0.287 −0.110 0.902 0.363 −0.200 −0.024
人均园地面积 Garden land per capita −0.891 −0.118 −0.437 −0.045 0.082 −0.060
人均林地面积 Forest land per capita −0.905 −0.133 −0.381 −0.019 0.052 −0.077
人均水资源量 Water resources availability per capita −0.466 −0.047 0.000 0.165 0.733 0.507
土地利用率 Ratio of land utilization 0.857 0.110 0.345 −0.017 −0.286 −0.105
复种指数 Multi-cropping index −0.579 −0.017 −0.642 −0.208 0.005 −0.114
森林覆盖率 Forest coverage rate 0.911 0.134 0.341 −0.012 −0.142 0.006
污染治理投资占 GDP比重
Percentage of investment in anti-pollution projects to GDP
0.052 −0.141 0.737 0.315 −0.289 −0.128
万元 GDP能耗
Energy consumption per 10 000 Yuan GDP
0.312 −0.067 0.817 0.350 0.085 0.180
万元工业产值废水排放量 Total volume of waste water
discharged per 10 000 Yuan industrial output value
0.912 0.130 0.343 −0.017 −0.198 −0.036
万元工业产值废气排放量 Total volume of waste air
emission per 10 000 Yuan industrial output value
0.048 0.118 −0.232 −0.027 0.832 0.595
万元工业产值固体废物排放量 Total volume of solid
wastes produced per 10 000 Yuan industrial output value
0.897 0.205 −0.093 −0.223 −0.176 −0.070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Ratio of industrial waste water up to discharge standards
0.886 0.190 0.132 −0.075 0.160 0.204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Ratio of utilized industrial solid wastes
0.861 0.127 0.303 −0.025 −0.176 −0.028

承载水平的急速下降, 是过去时期海南省社会经济
发展战略失策的客观反映。尤其在“房地产热”、“开
发区热”背景下, 资源无序开发与低效利用普遍存
在, 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导致生态承载力的不
断下降。1999年海南“生态省”建设战略的实施, 是
后期生态承载力稳步提升的主要动力。随着区域步
入快速发展阶段, 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加大, 生态承
载力又出现微幅下降。当前, 全面落实节能减排目
标责任制, 以及 2005年审议通过《海南生态省建设
规划纲要(2005年修编)》, 推动着海南“生态省”战
略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为今后生态承载力的进一步
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2)人口在推动区域城乡

图 1 1996~2007年海南省城乡系统生态承载力状况
Fig. 1 Changes of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of urban-rural
system in Hainan Province during 1996~2007
202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 第 18卷


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成为生态系统的消耗主体, 是
推动区域生态承载力快速演变的另一重要因素。过
去十多年间, 海南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从 15‰逐步降
到 8.91‰, 但人口总规模仍在持续增大, 从 702.42
万人增长到 849.26 万人, 从而人均园地、人均林地
面积、人均水资源量均不断下降。(3)社会经济发展
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 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逐步
深入人心, 生态环境建设力度明显加大, 均为区域
生态承载力的提升提供了重要保障。主要表现为污染
治理投资逐年提高, 以及包括污染净化处理技术、废
弃物回收技术、低耗能材料等各种现代科学技术普遍
得到推广应用, 从而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和工业固
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均大幅度提高, 为提高资源利
用效率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3 海南省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基于城乡系统的生态承载力评价分析为海南省
可持续发展战略决策提供了基本参考。据此, 提出
海南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定位: 在经济持续、
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 力争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
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切实破解
资源、环境与社会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形成可
持续发展机制, 实现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
展。具体采取措施: 一是强化经济特区理念, 积极利
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与两个市场。今后应进一步转
变理念, 充分发挥特区优势, 将海南省的发展置于
全国、东盟乃至全世界的区域发展格局中, 充分借
助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与两个市场, 实现区域社会经
济发展要素的互补和联动, 有效提升资源环境的综
合支撑能力, 促使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二是深
化推进“生态省”建设的步伐。今后海南省应继续
立足于我国“后花园”的功能定位, 强化生态环境
保护和建设, 逐步提升自身生态承载力, 力争实现
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产业、热带农业生产的和谐共
融, 处理好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三是倡导循环经济理念 , 贯彻落实节能减排政策 ,
大力开展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 倡导生态农业、生
态旅游、生态工业模式。立足于各地区农村资源环
境承载状况, 继续推广生态文明村建设的多样化模
式, 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确保农村生态环境
质量不断提高, 尤其沿海渔村、中部贫困山区农村。
同时, 考虑到在大力建设西部工业走廊的现实背景
下, 各种重工业项目相继上马, “三废”污染势必日
趋严重, 今后应继续严格落实节能减排政策, 创新
各种高科技手段, 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
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
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确保整个生态系统的
良性运转, 以及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4 结论与讨论
从城乡系统承载力机理及其特征分析入手, 开
展海南省城乡系统生态承载力实证研究, 既丰富了
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体系, 又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
决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了重要参考。生态系统是城
乡发展的本底系统, 城乡系统是生态系统的承载对
象。城乡系统生态承载力是对生态系统支撑城乡社
会经济发展能力的客观表征, 主要取决于资源禀赋
与利用状况、生态环境状况以及生态系统弹性状况
3个方面。
海南省生态承载力经历了一个从高到低、再逐
步提升的演变过程, 这既是国家以及区域各种宏观
政策(尤其“生态省”建设战略)综合引导的体现, 又
是人口因素以及社会经济水平、科技手段等因素综
合驱动作用的结果。充分结合海南省处于社会经济
快速转型发展阶段的时代特征, 围绕实现资源环境
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目标, 强化经济特区理
念, 深化“生态省”建设, 严格节能减排, 倡导生态
农业、生态旅游和生态工业发展模式, 是未来海南
省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
承载力研究涉及学科多、内容广。本研究所指
的生态承载力区别于纯粹生态学的表征意义(即所
能承载的人口数量、经济发展规模等), 仅反映了某
一时期内特定发展水平下的生态承载状况, 而有关
城乡系统生态承载力的作用机理、生态承载力的阈
值以及等级划分标准等问题均有待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 高吉喜. 可持续发展理论探讨: 生态承载力理论、方法与应
用[M].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1: 5
[2] 许联芳, 杨勋林, 王克林, 等. 生态承载力研究进展[J]. 生
态环境, 2006, 15(5): 1111−1116
[3] Cuadra M, Björklund J. Assessment of economic and eco-
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of agricultural crops in Nicaragua[J].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07, 7: 133−149
[4] 刘彦随.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乡村转型发展与新农村建设[J].
地理学报, 2007, 62(6): 563−570
[5] 张小林. 乡村空间系统及其演变研究(以苏南为例)[M]. 南
京: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11
[6] 毛汉英 , 余丹林 . 环渤海地区区域承载力研究[J]. 地理学
报, 2001, 56(3): 363−371
[7] 杨志峰 , 隋欣 . 基于生态系统健康的生态承载力评价 [J].
环境科学学报, 2005, 25(5): 586−594
[8] 徐琳瑜 , 杨志峰 , 李巍 . 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理论与评价
方法[J]. 生态学报, 2005, 25(4): 771−777
[9] 陈端吕 , 董明辉 , 彭保发 . 生态承载力研究综述[J]. 湖南
文理学院学报, 2005, 30(5): 70−73
[10] 裴鑫德. 多元统计分析及其应用[M]. 北京: 北京农业大学
出版社,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