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Driving force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agro-tourism in China

驱动因素视角的我国农业旅游发展模式与策略研究*



全 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年 6月 第 20卷 第 6期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Jun. 2012, 20(6): 681−687


* 国家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08FY110300)资助
** 通讯作者: 闵庆文(1963—), 男, 博士, 研究员, 主要从事农业生态学和农业遗产保护方面的研究。E-mail: minqw@igsnrr.ac.cn
王灵恩(1987—), 男, 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E-mail: wangle.10b@igsnrr.ac.cn
收稿日期: 2012-02-25 接受日期: 2012-03-28
DOI: 10.3724/SP.J.1011.2012.00681
驱动因素视角的我国农业旅游发展模式与策略研究*
王灵恩1,2 何 露1,2 成升魁1 闵庆文1**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049)
摘 要 近年来, 农业旅游在我国各地悄然兴起, 逐渐成为农业经营的新形态和旅游发展的生力军。农业旅游
的发展对丰富农业产业形态、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拓展旅游产业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评述了国内外农业旅游发展与研究现状, 从市场需求、城市化和农村经济结构转型等角度分析了我国农
业旅游发展背景, 总结了我国农业旅游发展的驱动力类型: 区位交通驱动、城市带动、旅游地拉动、自身垄断
资源驱动等, 基于驱动类型提出了我国农业旅游的对应开发策略: 区位交通驱动型—— 产品开发特色化策略、
城市带动型—— 主题深入化发展策略、旅游地拉动型—— 联动化发展策略、资源驱动型—— 品牌化发展策略、
综合驱动型—— 优先发展, 以期对我国农业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农业旅游 驱动因素 旅游发展模式 农业文化遗产地
中图分类号: F32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3990(2012)06-0681-07
Driving force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agro-tourism in China
WANG Ling-En1,2, HE Lu1,2, CHENG Sheng-Kui1, MIN Qing-Wen1
(1. Institute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2. 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Abstract Agro-tourism is a form of tourism related to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ural landscape which integrates
the agro-demonstrations, pastoral sceneries, folk experiences, leisure travels and holiday entertainments through proper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recent years, agro-tourism has sprung up all across China and has gradually become not only a new form
of agro-business but also a new force of development in tourism. The development of agro-tourism was critical for enriching
agro-industry, increasing farmer income, promoting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rural industrial infrastructure and expanding the
scope of tourism. There are currently 359 national agro-tourism demonstration sites approved by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tourism administration. This implies that China now has 1.5 million happy farm houses within its borders. In 2010, agro-tourism
achieved an operation income of 120 billion Yuan, received 400 million tourists and led the employment of 15 million farmers. This
paper reviewed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agro-touris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for a more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about this sector. Foreign scholars have done so lot on the theory and empiricism of agro-tourism,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of women,
diversification of operations, role of multi-functional agriculture and agro-heritage in tourism,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agro-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o-tourism, etc. Domestic scholars have focused mainly o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of agro-tourism, state of development and countermeasures of agro-tourism, impacts of agro-tourism and festive tourism.
This paper also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gro-tour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ket demand, urbanization and rural
economic restructuring. It discussed the driving forces of tourism demand, tourism development, accelerated urbanization, “re-
turn-to-nature” drive, rural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griculture, and tourism breakthrough achievement. Based on analysis of devel-
opments in China’s agro-tourism, four driving forces were identified. The nation-wide tourism was driven by regional transportation,
city development, scenic spot and resource monopoly. It was clear that the more driving factors there were, the more beneficial was
the development of agro-tourism. The paper emphasized that under the concept of market economy, the development of agro-tourism
always required a variety of external conditions for the jointly promotion of agro-tourism. Also with changing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nditions, the driven factors for agro-tourism development changed. In conclusion therefor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were presented
682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 第 20卷


as the driving force of China’s agro-tourism industry. Traffic-driven strateg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roduct and urban development
influenced strategic in-depth theme development of hot spot tourism sites. Link-driven development and unique-resource driven
strategies were the brands of development for integrated mode of agro-tourism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agro-tourism also
needed the involvement and coordination of various stakeholders, including government, community and tourism operators. The
analyses in this article were in the hope of accelerating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gro-tourism.
Key words Agro-tourism, Driving force, Tourism developmental mode, Agro-heritage site
(Received Feb. 25, 2012; accepted Mar. 28, 2012)
农业旅游是指以农业资源、农村景观(农业文化
景观、农业生态景观、农村聚落景观、农事活动)为
旅游资源 , 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策划和开发 ,
把农艺展示、田园风光观赏、民俗体验、旅游休闲、
度假娱乐融为一体的旅游方式 [1], 其最早兴起于
1970年的美国、英国、日本、荷兰等发达国家和地
区,随后在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迅速发展[2]。自 2001
年初国家旅游局正式倡导开展工农业旅游以来, 我
国各地相继涌现出大批的农业旅游景区, 并取得了
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呈现出日益强劲的发
展势头[3]。目前经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审批的全国
农业旅游示范点共有 359处(见表 1), 全国共有农家
乐 150万家, 规模农业园区 1.8万家, 2010年共接待
游客 4亿人次, 实现营业收入 1 200亿元, 带动 1 500
万农民就业。农业旅游的兴起对增加农民收入、转
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拓展农业产业领域和促进新农
村建设具有积极作用。本文在分析我国农业旅游发
展背景的基础上, 揭示了我国农业旅游发展的驱动
因素, 并根据农业旅游地不同的驱动类型提出了相
对应的发展策略, 以期对我国农业旅游的健康、可
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1 我国农业旅游发展背景
1.1 居民旅游需求日益旺盛, 旅游业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平稳发展, 居民收入
迅速提高, 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 19 109
元, 居民消费结构日渐合理, 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吃、
穿、住等基本需求, 通过旅游活动放松身心、开阔视
野来满足自身精神和发展的需求成为多数人的优选。
同时,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国民闲暇时
间不断增加, 目前我国工薪阶层节假日总数已达到
115 d, 大大增加了居民出游机会。居民可支配收入和
闲暇时间的增加使得居民旅游需求日益旺盛, 促进
了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2010年, 我国旅游业三大
市场(旅游交通、旅游酒店、旅行社)实现全面恢复并
较快增长 , 全国旅游业总收入 1.57 万亿元 , 增长
21.7%。“十一五”期间, 全国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
15%, 我国已成为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亚洲
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4]。农业旅游作为我国旅游业
的新领域和生力军, 近年来迅速崛起。
1.2 城市化加速, “回归自然”成为潮流
城市化是指人类生产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
化的历史过程, 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
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2010 年, 我国城市化水平
达到 46%, 在过去的 30年里, 中国实现了年均 3.2%
的城市化速度[5]。快速城市化使越来越多的农业人
口改变以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而涌
入城市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但是, 伴随着城市化
进程的加速, 城市化问题逐渐凸显, 交通拥堵、环境
污染、食品污染、生活节奏紧张等因素严重制约了

表 1 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各省份分布
Table 1 Provincial distribution of national agricultural tourism demonstration sites
省份
Province
示范点
Demonstration
sites
比重
Proportion
(%)
省份
Province
示范点
Demonstration
sites
比重
Proportion
(%)
省份
Province
示范点
Demonstration
sites
比重
Proportion
(%)
山东 Shandong 55 15.32 广西 Guangxi 11 3.06 天津 Tianjin 4 1.11
江苏 Jiangsu 43 11.98 内蒙 Neimeng 10 2.79 吉林 Jilin 3 0.84
辽宁 Liaoning 34 9.47 新疆 Xinjiang 10 2.79 陕西 Shaanxi 3 0.84
贵州 Guizhou 18 5.01 黑龙江 Heilongjiang 9 2.51 湖南 Hunan 3 0.84
四川 Sichuan 17 4.74 重庆 Chongqing 9 2.51 海南 Hainan 2 0.56
安徽 Anhui 17 4.74 北京 Beijing 7 1.95 福建 Fujian 2 0.56
河北 Hebei 15 4.18 甘肃 Gansu 7 1.95 宁夏 Ningxia 2 0.56
浙江 Zhejiang 14 3.90 湖北 Hubei 6 1.67 青海 Qinghai 2 0.56
广东 Guangdong 14 3.90 云南 Yunnan 6 1.67 西藏 Xizang 1 0.28
山西 Shanxi 13 3.62 上海 Shanghai 5 1.39
河南 Henan 12 3.34 江西 Jiangxi 5 1.39

第 6期 王灵恩等: 驱动因素视角的我国农业旅游发展模式与策略研究 683


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怀念以前的
生活方式, 渴望回到山清水秀、人际和谐的农村去
放松身心、缅怀过往, 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成为潮
流。在此背景下, 以农家乐、农业采摘园、私人牧
场等为代表的农业旅游为人们所追捧。
1.3 农村经济结构转型, 农业旅游成为重要突破口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关键在于三农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则在
于转变农村经济结构, 改变传统简单落后农业生产方
式, 寻求多样化的发展途径, 培育适应市场需求、见效
快、综合效益高的经济增长点。农业旅游作为农业和
旅游业的交叉领域, 对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拓展
农业发展空间和旅游产业领域、统筹城乡发展和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成为现阶段我国促进
农村经济结构转型、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突破口。近
年来, 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业旅游的发展: 国家
旅游局在历届中国旅游年口号中多次提出“返璞归真、
怡然自得”(1999 年)、“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
风尚”(2006年)、“魅力乡村”(2007年)等促进农业旅游
发展的口号; 国家旅游局和农业部又相继推出“全国
农业旅游示范点”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项
目, 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农业旅游的发展。
2 农业旅游及其发展模式研究现状
国内外学者对农业旅游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
究。国外学者对农业旅游社区女性参与[6]、多样化
经营[7]、农业多功能与农业文化遗产旅游[8−9]、气候
变化对农业旅游的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做了
大量理论与实证研究[10−11]; 国内学者对农业旅游研
究的领域主要涉及农业旅游概念[12]、开发现状与对
策[13−18]、农业旅游影响[19−20]、节庆旅游[21]等方面, 多
以实证分析为主。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不同尺
度、不同区域的农业旅游发展模式进行了大量研究
(表 2)。研究者多从地域空间、旅游产品项目、开发
运营和资源特色等方面对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进行分
类和总结。通过对农业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和总结,
能够积累我国农业旅游的发展经验和教训, 举一反
三, 更好地指导我国农业旅游的全面快速发展。从
现有文献资料来看, 尚少有研究者基于驱动因素视
角对我国农业旅游发展模式开展系统的研究。
3 我国农业旅游发展模式
驱动因素是指推动农业旅游发展的内部或外部
有利条件, 从驱动因素角度分析我国农业旅游的发
展模式, 能够抓住各农业旅游地发展的根本和特点,
因地制宜地制定农业旅游发展对策。综合考虑以往学
者基于产品项目、地域空间以及开发运营等多个方面
发展模式研究, 依据我国农业旅游发展的实际和特
点, 试图从驱动因素视角探索我国农业旅游发展模
式问题, 将我国农业旅游发展模式分为 5类(表 3)。

表 2 国内学者对农业旅游模式研究列表
Table 2 List of domestic scholars’ research on Chinese agricultural tourism patterns
研究视角
Perspective
农业旅游模式
Development model of agricultural tourism
研究者
Researcher
研究区域
Study area
村镇型、市区型、城市郊区型、景区型、商贸集散地型 尹弘等[22] 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乡村型、城市型 王兆礼等[23] 井冈山、珠海
地域空间
Geographical space

山顶水保林带、山腰果树复合带、山底特色水域带 严贤春等[16] 嘉陵江流域坡耕地
传统观光型、都市科技型、休闲度假型 贾双凤等[24] 国外
农业主题公园、农业科普教育基地、大型农业生产基地、农家游 余美珠等[25]
旅游产品项目
Tourism products



自然生态游模式、乡村休闲游模式、农业观光游模式、农家度假游模式、
民俗文化游模式、农业经贸游模式 沈和江等
[26] 杭州市
“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承租返包”模式、“自主自建经营”模式、“资源
循环利用”模式、“支部+协会+农户”模式 余培发
[27] 南充市
种养殖业复合模式、以沼气为纽带的各种模式、“前店后园”的生态旅游模
式、产业间多级生态链联接模式 魏莉等
[28] 生态农业旅游园
开发与运营
Development and operation






公司+农户开发模式、公司制模式、股份制模式、政府+公司模式、政府+
村委会+企业+农户模式 谌文等
[29] 湖南
田园农业旅游、民俗风情旅游、农家乐、新农村风貌观光旅游、休闲度假
旅游、科普教育、农业产业旅游 秦艳培
[30] 河南 资源特色
Characteristic of resources
田园型、乡村型、科技型、农贸型 丁水英等[31] 上海
综合视角 Comprehensive 政府扶持型、非政府组织型、产业协同型、生活生态型、居民参与型 张蓓等[32] 法国、日本、澳大利亚等

684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 第 20卷


表 3 基于发展驱动因素的我国农业旅游发展模式
Table 3 China’s agricult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models based on driving factors
发展模式
Model
驱动因素
Driving factor
空间分布
Space distribution
发展特点
Characteristics
典型区域
Typical region
区位交通驱动模式
Driven by traffic 区位交通
沿交通干线或交
通枢纽处
游客停留时间较短、游客类型多样, 极少有“回头客” 高速公路沿线和交汇处
的农家乐
城市带动型模式
Driven by city
城市 围绕城市周边 分布
发展程度与该城市总体规模和发展水平成正比; 游客对
餐饮卫生、住宿等要求较高, 对旅游购物品(农产品、土特
产等)购买力强; 游客活动规律性较强, 以周末自驾游为
主; 北方淡旺季明显, 夏半年为旺季, 南方相对平稳
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郊区
农家乐、农业产业园、高
科技农业观光园、农业庄
园等
旅游地拉动模式
Driven by tourist attraction
著名旅游地
多分布于地处偏
远的著名自然型
旅游地周边
游客多是依托景区的客源分流, 淡旺季随着其依托景区
的淡旺季变化而改变; 较少进行市场推广与营销, 以本地
宣传介绍和标示指引为主, 并且产品以普通观光、简单餐
饮住宿接待为主
张家界、九寨沟、纳木错
湖等周围农业旅游活动
或景区
垄断资源驱动模式
Driven by unique resources
自身垄断资源
具有传统地方特
色耕作方式和农
业景观的偏远乡
村地区
依托垄断性资源, 农业旅游产品不易被复制, 在市场上具
有较强竞争力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
产地
综合驱动模式
Driven by comprehensive
factors

上述两种或两
种以上驱动 上述交集
因其具体驱动类型而异 城市郊区范围内著名景
区周围发展的农业旅游
景点

3.1 区位交通驱动模式
现实世界中 , 物质流动(人流、物流、信息流)
多是通过各种交通线路完成的。旅游流也即如此, 游
客通过徒步、自行车、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方
式依靠公路、铁路、航线等路径实现在客源地与旅游
目的地之间、各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空间转移。因此,
主要交通线路的沿线, 特别是多条交通线路交汇的
枢纽处便成了旅游流的必经或短暂停留之地, 带动
了乡村旅游的崛起与发展。首先发展起来的是一批满
足过境游客短暂停留和简单食宿需求的农家乐、农家
旅馆、土特产销售店等农业旅游初级形式。改革开放
以来, 我国公路和铁路里程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到
2010年底, 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 9.10万 km, 居世界
第二; 公路通车总里程达 398.4 万 km, 从改革开放
之初的世界第 7 位跃居第 2 位; 高速公路从无到有
达 7.4 万 km, 居世界第 2 位; 内河通航里程居世界
第一; 西部地区公路总里程、高速公路、内河航道
里程、沿海港口深水泊位实现倍增[33]。交通运输的
发展、交通线路的增加给原本“养在深闺人未识”的
广大农村地区带来了大量的人流, 农业旅游迅速发
展起来, 成为我国农业旅游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
这类农业旅游发展模式的特点是游客停留时间较
短、游客类型多样, 极少有“回头客”。
3.2 城市带动型模式
随着我国城市工薪阶层五天工作日的普及, 周
末短途一日或两日游成为城市居民青睐的休闲方
式。受时间限制, 一日游与两日游的最佳出游距离
多分布于城市周边的郊区, 这里处于城乡过渡带或
完全是乡村风光, 美食可口、环境优美、生活节奏
舒缓, 满足了城市居民暂时摆脱城市拥堵、紧张、
乏味生活环境的需求。在城市带动下, 城市周边涌
现出大批农业旅游景区和接待设施, 各地根据地方
农业特色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业旅游产品, 从
初级的农家乐、农业采摘园等形式发展到现在的高
科技农业产业园、农业示范点、度假农庄、农业庄
园等农业旅游的提升阶段。这类农业旅游发展模式
多环城市分布, 具体空间分布因每个城市的自然地
貌、发展战略、文化特征不同而异, 如上海周边农
业旅游受地形限制总体向西部延伸, 而北京北部农
业旅游景区则明显多于南部; 发展程度与水平往往
与该城市的总体规模和发展水平成正比; 游客对餐
饮卫生、住宿等要求较高, 对旅游购物品(农产品、
土特产等)购买力强, 回头客较多; 游客活动规律性
较强, 以周末自驾游为主。在季节性上, 北方淡旺季
明显, 夏半年为旺季, 南方相对平稳。
3.3 旅游地拉动模式
一些农业旅游资源因分布于著名旅游地(景点、
风景名胜区等, 与农业无关)周围而逐渐被开发利用
发展起来, 我们称这类农业旅游发展模式为旅游地
拉动型。这些农业旅游资源本身单独构不成吸引力
或不足以吸引游客前来旅游, 但由于其周边著名景
区的发展吸引了众多游客, 使其作为附带资源联动
开发而发展起来。这类农业旅游发展模式以分布于
偏远地区的自然型旅游地周边为主, 如黄山、武陵
源、九寨沟、纳木错湖著名景区周边。其特点是游
客多是依托景区的客源分流, 因而其淡旺季随着其
第 6期 王灵恩等: 驱动因素视角的我国农业旅游发展模式与策略研究 685


依托景区的淡旺季变化而改变; 农业旅游的发展与
依托景区形成合力, 有利于壮大区域整体旅游吸引
力; 同时此类农业旅游形式往往较少进行市场推广
与营销, 以本地宣传介绍和标示指引为主, 并且产
品以普通观光、简单餐饮住宿接待为主。
3.4 垄断资源驱动模式
某些农业旅游资源虽然地处偏远, 远离大城市
和著名景区, 但因其自身具有垄断性的优势资源而
得到开发利用。垄断性资源相对于其他农业旅游资
源而言具有绝对优势和不可替代性。该驱动模式的
农业旅游多分布于具有传统地方特色耕作方式和农
业景观的偏远乡村地区, 同时农业旅游产品不易被
复制, 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近年来, 我国“全
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农业旅游的快速发展便是
典型的案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项
目是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UNDP)和全球环境基金(GEF)在新世纪之初共同发
起的全球性遗产保护计划 , 计划在全球设立
100~150 项世界重要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目前全球
农业遗产名录中已有 15个保护试点, 我国共有贵州
从江县“侗乡稻鱼鸭系统”、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
统”、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和江西万年“稻
作文化系统”4 处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的
入选使遗产地成为世界级的垄断性农业旅游资源 ,
极大地促进了遗产地农业旅游的发展, 并成为地方
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柱产业。以浙江省青田县为例 ,
自 2005 年被评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之
后, 青田县旅游业发展迅速, 2008 年全县共接待国
内游客 118 万人次, 比 2007 年增长 24.5%, 国内旅
游收入达 76 000万元, 比 2007年增长 28.6%; 接待
入境游客 6.1万人次, 比 2007年增长 20.9%, 旅游收
入达 16 955.7万美元, 比 2007年增长 27.9%[34]。
3.5 综合驱动模式
综合驱动模式是指由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驱动
因素共同驱动农业旅游发展的模式。如某农业旅游
景区依托著名旅游地而发展, 同时该区域又位于交
通枢纽处或临近交通干线, 其发展模式受旅游地和
区位交通双重拉动, 即为综合驱动模式。显然, 综合
驱动模式驱动下的乡村旅游景区比单一驱动模式发
展条件更加优越。
农业旅游发展各模式的标准空间分布如图 1 所
示。需要强调的是: 第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旅
游的发展需要多种内外部条件的共同推进, 本文的
模式划分依据是在农业旅游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的驱动因素 ; 第二 , 随着内外部条件的不断变化 ,
农业旅游发展的主导因素可能变化甚至改变, 如农
业旅游地交通线路的增加或废弃等。
4 基于驱动因素的农业旅游发展策略
4.1 区位交通驱动型: 产品开发特色化
目前该发展模式下的农业旅游产品同质化问题
严重, 只能满足过境游客基本的食宿需求, 购物品



图 1 基于驱动因素的我国农业旅游发展模式空间示意图
Fig. 1 Space diagram of driver-based China’s agricult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models

686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 第 20卷


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 对游客难以形成吸引力。因
此, 要摆脱千篇一律的困境脱颖而出, 旅游产品开
发必须走特色化之路。产品开发特色化是指农业旅
游地根据当地自然、文化、民俗、物产等特色因地
制宜地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
产品, 在旅游市场上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产
品开发特色化主要通过旅游区外在风貌, 具体产品
形式、内容等来体现, 如农业旅游景区景点建筑设
计、宣传口号、旅游活动内容、旅游购物品特色、
服务方式等。只有走产品开发特色化之路才能避免
区域内农业旅游产品同质化竞争, 实现错位协调发
展, 形成区域综合吸引力。
4.2 城市带动型: 主题深入化发展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客源市场的不断
成熟, 城市居民不再满足于“吃农家饭、住农家屋”
等简单休闲经历, 而是渴望更深层次的旅游体验。
因此, 虽然城市带动型农业旅游是目前我国农业旅
游发展中最为成熟的模式 , 但要取得突破式发展 ,
必须进一步深化产品主题 , 强化产品项目的参与
型、趣味性、文化性; 同时, 拓展产品类型。现代农
业旅游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乡村旅游和以自然风光
为主的绿色之旅, 而是将传统和现代的农业生产、
农业生活和文化、农村生态环境有机地结合为一体
的旅游活动[22]。城市带动型农业旅游发展模式应积
极拓展产品类型, 开发高科技农业园、生态农业园、
太空农业园、都市花卉等具有市场潜力的新型农业
旅游产品。
4.3 旅游地拉动型: 联动化发展
该发展模式下的农业旅游不应成为旅游地发展
的附庸或负担, 应与旅游地明确分工、积极发展, 努
力成为旅游地重要的组成部分, 与其依托景区实现
联动化发展, 取得共赢。联动化发展一方面要求农
业旅游景区景点积极拓展, 从旅游规划、市场营销
等方面融入旅游目的地体系, 开发出与依托景区相
辅相成的旅游产品; 同时要求依托景区兼顾农业旅
游景区的发展, 把农业旅游作为其丰富旅游产品类
型、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有力推手。
4.4 资源驱动型: 品牌化发展
简单讲, 旅游品牌化是指将旅游产品同竞争对
手的旅游产品进行区分, 形成自己的品牌。良好的
旅游品牌意味着该旅游地产品具有较高的市场知名
度、形象认同度和游客忠诚度(或称复游率、回头率),
因此能给旅游地带来较高的利润。垄断资源驱动农
业旅游发展模式最终的发展状态是以垄断性农业旅
游资源为核心吸引物的农业旅游目的地。垄断性农
业旅游资源作为核心吸引物, 还需要合理、科学的
市场转化成为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 品牌化是
农业旅游资源开发和产品转化的核心。围绕核心旅
游资源, 根据自身特色与市场需求, 从旅游地景观、
旅游形象、旅游购物品、市场营销等方面构建完善
的品牌体系, 是该类农业旅游转型升级、持续发展
的必经之路。
4.5 综合驱动型: 优先发展
综合驱动型农业旅游发展模式往往具备更佳的
旅游发展条件, 在区域旅游开发中应考虑多种驱动
因素,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统筹规划、优先发展,
率先实现突破, 带动区域农业旅游和社会经济的快
速发展。
在上述各模式农业旅游发展策略实施过程中 ,
需要政府与市场互动, 政府旅游管理者、企业经营
者、非企业组织、旅游地社区农民共同参与, 利益
共享, 和谐发展。尊重企业、个人等市场主体在市
场规律下自主经营的同时, 政府做好统筹协调, 整
体引导, 制定区域农业旅游规划, 保障区域农业旅
游开发重点明确、时序分明, 促进农业旅游和区域
经济的健康发展。
5 结论
本文基于驱动因素的视角对我国农业旅游发展
的基本模式进行了全面总结, 深入剖析了各发展模
式的特点和规律, 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以期对我国农业旅游的开发和健康发展提供指导。
本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 首先研究对各种发展模式
的产品、空间分布、客源市场等特点进行了分析, 但
各种具体模式纵向发展规律和状态及其驱动因素
的变化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其次, 由于空间尺度
和资料限制, 本文没有针对某一具体区域进行农业
旅游发展模式的实证研究, 希望在今后研究中进行
深化。
参考文献
[1] 陈义彬 . 经济欠发达山区农业旅游发展研究—— 以广东梅
州市为例[J]. 地理科学, 2008, 28(3): 439−444
[2] 田逢军, 汪忠列, 曹国新, 等. 城乡交错带农业旅游发展战
略—— 以上海为例[J]. 经济地理, 2006, 26(6): 1054−1057
[3] 顾小光 , 汪德根 . 农业旅游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基于
全国 359 个农业旅游示范点的研究[J]. 资源开发与市场 ,
2007, 23(7): 653−655
[4] 邵琪伟. 2010 年全国旅游业总收入 1.57 万亿元增长 21.7%
[EB/OL]. (2011-01-18) [2011-11-25]. http://www.chinanews.
com/cj/2011/01-18/2795535.Shtml
第 6期 王灵恩等: 驱动因素视角的我国农业旅游发展模式与策略研究 687


[5] 蔡昉 . 中国城市化年均速度全球最快[EB/OL]. (2010-08-30)
[2011-11-25]. http://news.hexun.com/2010-08-30/124749188.html
[6] Kiper T, Özdemir G, Basaran B. Applicability of agricultural
tourism and the role of women. A Case Study of Sarkoy- Mu-
refte[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logy,
2011, 12(3): 1146−1159
[7] Veeck G, Che D, Veeck A. America’s changing Farmscape: A
study of agricultural tourism in Michigan[J]. The Professional
Geographer, 2006, 58(3): 235−248
[8] Yang Z S, Cai J M, Sliuzas R. Agro-tourism enterprises as a
form of multi-functional urban agriculture for peri-urban de-
velopment in China[J]. Habitat International, 2010, 34(4):
374−385
[9] Sun Y H, Myriam J V, Min Q W, et al. Tourism potential of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J]. Tourism Geographies, 2011,
13(1): 112−128
[10] Fleischer A, Tchetchik A. Does rural tourism benefit from ag-
riculture?[J]. Tourism Management, 2005, 26(4): 493−501
[11] McGehee N G. An agritourism systems mode: A Weberian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07, 15(2):
111−124
[12] 孟秋莉 , 刘住 . 国内外农业旅游研究之比较[J]. 山东省农
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22(3): 63−64
[13] 刘德谦. 关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几点辨析
[J]. 旅游学刊, 2006, 21(3): 12−19
[14] 张青年 , 杨云. 农业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 湖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1999, 21(4): 405−408
[15] 邹宏霞 , 李振民 , 于吉京 . 论仿生学在休闲农业旅游设施
设计中的应用[J]. 人文地理, 2009, 24(3): 71−74
[16] 严贤春 , 胥晓 , 苏智先 . 丘陵区生态农业旅游景观模式及
效果分析[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6, 14(3): 228−231
[17] 杨涛 . 论农业旅游的开发模式与对策 [J]. 商业研究 ,
2006(24): 156−158
[18] 白琳. 发展秭归农业旅游的对策与思考[J]. 人文地理, 1999,
14(增): 23−25
[19] 谢雨萍 , 邓祝仁 . 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对乡村生态伦理的影
响研究[J]. 旅游学刊, 2006, 21(9): 79−85
[20] 谢雨萍, 魏美才, 周永博, 等. 广西恭城月柿生态农业旅游
能值分析[J]. 生态学报, 2007, 27(3): 1056−1063
[21] 潘虹 , 张岩丽 , 刘英 . 农业旅游节庆开发研究—— “泗水桃
花节”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26): 12820−12822
[22] 尹弘, 张兵, 张金玲. 中国现代农业旅游发展模式浅析—— 基
于全国 203 个农业旅游示范点的总结研究[J]. 云南地理环
境研究, 2007, 19(1): 122−126
[23] 王兆礼 , 曾乐春 . 中国农业旅游发展研究[J]. 云南地理环
境研究, 2004, 16(3): 65−69
[24] 贾双凤, 王薛平, 刘志伟, 等. 国外农业旅游发展对海南热
带农业旅游的启示[J]. 绿色科技, 2011(4): 23−29
[25] 余美珠 , 袁书琪 . 观光农业旅游开发模式及开发对策初探
[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6): 62−67
[26] 沈和江 , 沈绍岭 , 张秋娈 . 都市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结构
布局与开发模式研究—— 以杭州市为例[J]. 商业经济与管
理, 2007(11): 75−80
[27] 余培发. 推进生态农业旅游开发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 以
南充市嘉陵区凤垭山生态农业旅游开发建设模式为例[J].
农村实用技术, 2011(1): 20−21
[28] 魏莉 , 汤颖松 . 生态农业旅游园区的发展模式研究[J]. 农
业考古, 2007(6): 173−175
[29] 谌文 , 彭新沙 . 湖南农业旅游名牌发展战略和开发模式及
对策[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1, 32(1): 64−68
[30] 秦艳培 . 河南省观光农业旅游开发模式探析[J]. 洛阳师范
学院学报, 2008, 27(5): 165−168
[31] 丁水英 , 谷艳艳 . 上海农业旅游开发模式初探[J]. 商业经
济, 2011(18): 114−115
[32] 张蓓 , 万俊毅 , 文晓巍 . 国外农业旅游的模式比较与经验
借鉴[J]. 农业经济问题, 2011(5): 100−105
[33] 李盛霖 . 加快发展现代交通 助推社会管理创新[J]. 求是 ,
2011(19): 29−31
[34] 孙业红 , 要文华 . 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发展潜力研究[M].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