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Effect of different machine-plucking on autumn tea yield and quality—A case study of the famous Bailumaojian hilly plantation tea

丘陵茶园不同机采方式对秋季茶鲜叶产量和名优绿茶品质的影响



全 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年 9月 第 17卷 第 5期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Sept. 2009, 17(5): 919−922


*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8BADA7B07)、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SCX2-YW-N-48)和长沙市科技计划
重点项目(k070514-11)资助
肖润林(1963~), 男, 研究员, 主要从事农林复合系统生态管理研究。E-mail: xiaorl@isa.ac.cn
收稿日期: 2008-11-21 接受日期: 2009-03-19
DOI: 10. 3724/SP.J.1011.2009.00919
丘陵茶园不同机采方式对秋季茶鲜叶产量和
名优绿茶品质的影响*
肖润林 1 王久荣 1 谭正初 2 单武雄 1 何秋虹 1
(1.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长沙 410125; 2.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 长沙 410125)
摘 要 经过连续 4 年的田间试验, 比较了 2 次机采、重度机采、轻度机采和不机采对照等 4 个处理对白露
毛尖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2次机采和重度机采处理显著增加秋季茶芽密度和 1芽 1叶初展鲜叶产
量, 显著降低单个芽头的平均重量、长度及符合加工白露毛尖茶芽大小标准的茶芽合格率; 符合加工白露毛尖
茶芽大小标准的 1芽 1叶初展鲜叶产量轻度机采处理最高; 内含成分分析表明, 4个处理秋季 1芽 1叶初展鲜
叶均适宜加工白露毛尖茶, 以不机采对照处理感官品质最好。试验表明适度机采可提高秋季白露毛尖茶鲜叶
产量, 不机采或轻度机采可获得更多优质的白露毛尖茶鲜叶原料。
关键词 丘陵茶园 生态管理 白露毛尖茶 机械采摘 感官品质
中图分类号: S5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3990(2009)05-0919-04
Effect of different machine-plucking on autumn tea yield and quality
—A case study of the famous Bailumaojian hilly plantation tea
XIAO Run-Lin1, WANG Jiu-Rong1, TAN Zheng-Chu2, SHAN Wu-Xiong1, HE Qiu-Hong1
(1. Institute of Subtropical Agricultur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angsha 410125, China; 2. Institute of Tea
Research, Hu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Changsha 410125, China)
Abstract Through a series of 4-year field experiment in hilly tea plantations, the effect of double machine-plucking, heavy ma-
chine-plucking, light machine-plucking and no machine-plucking on yield and quality of Bailumaojian tea was exam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double and heavy machine-plucking increase bud density and one-leaf and one-bud (fold) yield in autumn. They also re-
markably decrease bud weight, length and fitting ratio for processing of Bailumaojian tea. Among the 4 treatments, light machine-
plucking has the largest one-leaf and one-bud (fold) yield fitting for processing famous Bailumaojian tea. Chem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leaves of four treatments are all fit for processing famous Bailumaojian tea, while those of no machine-plucking treatment have
the best organoleptic quality. The study shows that proper machine-plucking increases yield of Bailumaojian tea in autumn, whereas
no or light machine-plucking yields the best quality fresh tea leaf.
Key words Hilly tea plantation, Ecology management, Bailumaojian tea, Machine-plucking, Organoleptic quality
(Received Nov. 21, 2008; accepted March 19, 2009)
茶叶采摘是茶园管理中用工量大、季节性强的
一项作业,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劳动力成本过
高和劳力不足已成为茶叶生产的限制因素, 有一定
规模的茶叶企业都一定程度地采用机械采茶。机械
采摘时期和采摘程度对茶叶产量、品质以及茶树生
育都有很大影响[1,2], 在生产实践中发现机采不当和
机采过度导致茶树鸡爪枝、丛生枝过多, 茶芽变小,
鲜叶达不到加工名优茶的标准, 影响了丘陵茶园茶
叶生产的效益[3,4], 但目前研究机械采摘方式对茶芽
大小、名优绿茶产量品质影响的文献尚少。本试验
通过设置 3 种不同机采方式和不机采对照处理并进
行连续 4 年的田间比较, 研究机采方式对秋季鲜叶
920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 第 17卷


产量、质量和内含品质的影响, 旨在为茶叶生产企
业根据加工茶叶的档次和种类合理制定茶园采摘技
术规程提供参考。
1 材料及方法
1.1 试验材料及处理
试验在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试验
场进行, 供试材料为湖南省茶叶研究所提供的茶树
(Camellia sinensis)株系 79-2, 于 2002年 3月定植在
微区试验场, 2002~2004 年每年 11 月上旬修剪主枝
(短剪 10 cm左右), 不剪侧枝。各小区施肥等管理均
尽量保持一致。试验于 2005年 8月开始进行, 试验
共设 4个处理: ①2次机采处理, 除手工采茶外(手工
采茶在春季和秋季进行, 即 3 月上旬~4 月下旬和 8
月下旬~9月中旬每隔 3~5 d将新发的茶芽全部采摘,
其余 3处理同此), 每年分别在 8月中旬和 10月中旬
进行机械采茶, 修剪时当季生长的新枝留 1~2 片叶;
②重度机采处理, 除手工采茶外, 每年在 10 月中旬
进行 1 次机械采茶, 采摘强度以剪去夏季生长新枝
的 2/3 为度; ③轻度机采处理, 除手工采茶外, 每年
在 10月中旬进行 1次机械采茶, 采摘强度以剪去秋
季生长新枝的 1/2为度; ④不机采(CK), 除手工采茶
外, 不进行机采作业, 任茶树自然生长。试验小区面
积 6.6 m2(2.2 m×3.0 m), 每小区栽茶树 32株, 重复 4
次, 共 16个小区, 各小区每年施菜籽饼肥 5.5 kg, 除
机采作业不同外, 其余的手工采茶、灌溉、杂草和
害虫控制等管理均保持一致。
1.2 调查和采样方法
于 2005~2008年 9月 5~20日, 每隔 5 d调查 1
次秋季茶芽密度和产量。调查时将小区内 1 芽 1 叶
初展茶芽全部采摘, 分别统计数量、鲜重、平均芽
长和平均单芽重。将各处理 4 次重复的全部 1 芽 1
叶样品混合, 在实验室 25 ℃条件下(由空调控制温
度 25±1 ℃)摊青 4 h, 由 1位制茶技师加工成白露毛
尖茶。9 月 20 日采摘的鲜叶加工成茶样后, 将其和
前 3 次加工的相同处理白露毛尖茶样混合均匀, 用
锡箔纸密封包装按试验处理编号, 存放在干燥皿中
待测定和评审(内含成分和感官品质)。
1.3 秋季名优茶内含成分测定和茶叶感官评审方法
茶叶氨基酸测定采用 GB8312 茶氨基酸含量测
定法, 茶多酚测定采用 GB8313 茶多酚含量测定法,
水提浸物采用 GB305-87全量测定法[5,6]。
感官品质评审由 2 名茶叶加工技师、2 名茶
学硕士研究生和 2 名项目组研究人员共 6 人根据
茶叶外形色泽、香气、汤色、滋味和叶底等 5 方面
进行感官评价, 各审评因子的加权系数分别为外形
色泽 0.30、香气 0.25、汤色 0.10、滋味 0.25、叶底
0.10。
1.4 数据处理方法
数据经 Excel-2003 整理后采用 SPSS12.0 (Sta-
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软件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机采方式对秋季 1芽 1叶初展茶芽密度的
影响
芽头密度是决定茶叶产量高低的关键, 不同机
采方式处理 4 年的秋季茶芽头密度调查(表 1)表明,
试验处理的第 1 年(2005 年)各小区间秋季茶芽头密
度差异不显著, 2006~2008年秋季茶芽头密度均表现
为 2 次机采处理>重度机采处理>轻度机采处理>不
机采(CK)处理, 其中 3 个机采处理秋季茶芽头密度
各年份均显著高于不机采(CK)处理; 2007年和 2008
年, 2次机采处理秋季茶芽头密度显著高于 1次机采
处理, 重度机采和轻度机采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

表 1 不同机采方式对秋季 1芽 1叶茶芽生长的影响
Tab. 1 Effects of different machine-plucking methods on growth of one-leaf and one-bud sprout of tea in autumn
项目 Item 试验处理 Treatment 2005 2006 2007 2008 平均值 Average
2次机采 Double machine-plucking 695.7±32.0a 843.2±54.6a 1 433.7±63.6a 1 971.1±93.5a 1 235.9±585.2a
重度机采 Heavy machine-plucking 696.3±37.7a 837.7±52.3a 1 215.7±70.6b 1 627.3±80.4b 1 094.3±415.7ab
轻度机采 Light machine-plucking 695.7±34.3a 824.3±42.1a 1 187.8±54.3b 1 429.2±69.8b 1 034.3±334.7b
芽头密度
Density of
sprout
(ind·m−2)
不机采 No machine-plucking (CK) 695.7±33.9a 701.1±38.4b 955.3±47.6c 1 009.3±89.7c 840.4±160.0c
2次机采 Double machine-plucking 66.4±1.3a 64.6±1.5c 58.1±1.7c 55.4±1.5d 61.1±5.2c
重度机采 Heavy machine-plucking 66.5±0.7a 65.1±1.1bc 61.3±1.4b 60.4±1.3c 63.3±2.9bc
轻度机采 Light machine-plucking 66.9±0.9a 66.0±0.7ab 65.6±1.3a 65.5±1.5b 66.0±0.7ab
单芽重
Weight of
sprout (mg)

不机采 No machine-plucking (CK) 66.8±0.9a 67.1±1.3a 67.9±1.5a 68.3±1.4a 67.5±0.7a
2次机采 Double machine-plucking 2.71±0.04a 2.63±0.07b 2.58±0.09b 2.41±0.10c 2.58±0.13c
重度机采 Heavy machine-plucking 2.70±0.04a 2.67±0.06ab 2.62±0.07b 2.52±0.08bc 2.63±0.08bc
轻度机采 Light machine-plucking 2.72±0.04a 2.69±0.06a 2.63±0.06b 2.62±0.06b 2.67±0.05ab
芽长度
Length of
sprout (cm)

不机采 No machine-plucking (CK) 2.70±0.05a 2.73±0.04a 2.71±0.04a 2.68±0.04a 2.71±0.01a
同列不同字母表示处理间差异显著, P<0.05, 下同。Different letters in the same column mean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0.05 level. The same below.
第 5期 肖润林等: 丘陵茶园不同机采方式对秋季茶鲜叶产量和名优绿茶品质的影响 921


本试验表明机械采茶有利于提高丘陵茶园茶树秋季
芽头密度。
2.2 不同机采方式对秋季茶芽大小的影响
芽头长度和单芽重既决定茶叶产量高低, 又关
系到名优茶(白露毛尖)质量档次。不同机采方式处理
4 年的秋季茶芽长度和单芽重调查(表 1)表明, 试验
处理的第 1 年(2005 年)各小区间秋季茶芽重量和长
度差异不显著, 2006~2008年秋季单茶重均表现为不
机采(CK)处理>轻度机采处理>重度机采处理>2 次
机采处理, 其中 2 次机采和重度机采处理秋季茶芽
单芽重均显著低于不机采(CK)处理, 2008 年重度机
采处理显著低于轻度机采处理; 芽头长度也表现为
不机采(CK)处理>轻度机采处理>重度机采处理>2
次机采处理 , 其中 2 次机采处理显著低于不机采
(CK)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机械采茶有降低秋季 1 芽
1 叶鲜叶单芽重量和长度的趋势, 且随试验年度的
延续差异越来越明显。
加工秋季名优绿茶白露毛尖需选芽头饱满的 1
芽 1 叶初展鲜叶, 根据《湖南湘丰茶业有限公司春
季名优绿茶加工标准》中加工白露毛尖茶“单芽重
>60 mg, 芽长度 2.5~3.0 cm”的标准, 2006~2008年
秋季茶芽中达到加工白露毛尖茶标准的合格率均表
现为不机采(CK)处理>轻度机采处理>重度机采处理
>2 次机采处理, 其中 2 次机采处理显著低于轻度机
采和不机采处理, 重度机采处理显著低于不机采处
理(表 2)。机采由于显著增加了单位面积内的茶芽数
量, 使茶芽平均长度和重量下降, 降低了适宜加工
名优绿茶的茶芽合格率。
2.3 不同机采方式对秋季白露毛尖茶茶芽产量的
影响
从不同机采方式处理 4 年的秋季 1 芽 1 叶鲜叶
产量和白露毛尖茶鲜叶产量调查结果(表 2)可以看
出, 试验第 1年(2005年)各处理间秋季 1芽 1叶茶芽
鲜叶产量和适宜做秋季白露毛尖的鲜叶均无显著差
异, 2006~2008年秋季茶 1芽 1叶鲜叶产量, 除 2007
年重度机采略低于轻度机采处理外, 均表现为 2 次
机采处理>重度机采处理>轻度机采处理>不机采
(CK)处理, 其中 3 个机采处理各年份均显著高于不
机采(CK)处理, 这主要因为机采处理显著增加秋季
茶芽密度。2 次机采和重度机采处理显著增加了茶
芽密度, 单个茶芽的长度和重量降低, 使适宜加工
秋季高档名优绿茶(白露毛尖)的茶芽合格率显著降
低, 2007和 2008年度适宜加工秋季白露毛尖的茶芽
鲜叶产量 2 次机采处理反而显著低于轻度机采处
理 , 4 年鲜叶平均产量以轻度机采处理茶园最高
(63.8 g·m−2), 分别比不机采处理和 2次机采处理高
13.7%和 10.8%, 但 4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2.4 不同机采方式对秋季白露毛尖茶内含成分和
感官品质的影响
不同机采方式处理秋季鲜叶茶多酚、氨基酸和
水浸出物含量测定结果(表 3)表明, 试验第 1年(2005
年)各小区间秋季鲜叶茶多酚、氨基酸和水浸出物含
量均无显著差异, 2006~2008年 3个机采处理秋季鲜
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均显著低于不机采对照处理
(CK), 3个机采各处理之间游离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
著; 茶多酚和水浸出物含量 4 个处理之间差异不显
著。夏秋季茶鲜叶一般氨基酸含量低、茶多酚含量
高, 导致加工的茶叶味苦涩、香气低沉。加工秋季
名优茶的鲜叶要求含游离氨基酸越高越好, 《湖南
湘丰茶业有限公司白露毛尖茶加工标准》规定鲜叶
游离氨基酸含量>30.0 mg·g−1, 4个处理秋 季 1芽
1 叶初展鲜叶均符合加工白露毛尖茶的标准, 但不
机采对照处理生产的鲜叶加工出的白露毛尖茶香气
和鲜爽成分更佳, 反映在感官评审得分最高。

表 2 不同机采方式秋季茶芽鲜叶产量
Tab. 2 Production of fresh leaf of one-leaf and one-bud tea and Bailumaojian tea in autumn under different machine-plucking methods
项目 Item 试验处理 Treatment 2005 2006 2007 2008 平均值 Average
2次机采 Double machine-plucking 46.2±4.1a 56.5±6.3a 88.4±9.7a 113.1±13.4a 76.1±30.6a
重度机采 Heavy machine-plucking 46.3±3.8a 56.0±6.1a 77.0±9.1ab 101.5±11.8ab 70.2±24.5ab
轻度机采 Light machine-plucking 46.5±3.6a 54.7±4.9ab 77.9±8.2b 93.6±10.3ab 68.2±21.5b
1芽 1叶鲜叶产量
Yield of one-leaf
and one-bud
(g·m−2)
不机采 No machine-plucking (CK) 46.5±3.7a 48.6±4.3b 64.9±5.5c 68.9±6.7c 57.2±11.3c
2次机采 Double machine-plucking 98.7±1.3a 90.7±1.6b 71.3±3.4c 60.9±3.7c 80.4±17.4c
重度机采 Heavy machine-plucking 97.5±1.0a 91.4±2.1ab 80.7±2.9b 71.7±3.2b 85.3±11.4b
轻度机采 Light machine-plucking 98.1±1.5a 95.2±1.9ab 95.2±2.1ab 90.7±2.9a 94.8±5.9b
白露茶芽合格率
Rate of Bailumao-
jian bud (%)

不机采 No machine-plucking (CK) 98.3±1.3a 98.3±2.3a 98.4±2.6a 97.3±2.1a 98.1±0.5a
2次机采 Double machine-plucking 45.6±3.9a 51.2±6.0a 64.8±8.4b 68.9±11.1c 57.6±11.0a
重度机采 Heavy machine-plucking 45.1±3.7a 54.0±5.8a 62.9±8.1a 79.9±9.3b 60.5±14.8a
轻度机采 Light machine-plucking 45.7±3.4a 52.7±4.7b 71.8±7.2a 84.9±8.1a 63.8±17.9a
白露毛尖茶鲜叶
产量 Yield of
Bailumaojian tea
(g·m−2)
不机采 No machine-plucking (CK) 45.7±3.5a 47.8±4.2c 63.8±5.3c 67.1±6.4d 56.1±10.9a
922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 第 17卷


表 3 不同机采方式 1芽 1叶秋茶鲜叶内含成分和感官品质比较
Tab. 3 Ingredients and sensory quality of fresh leaf of one-leaf and one-bud in autumn under different machine-plucking methods
项目 Item 试验处理 Treatment 2005 2006 2007 2008 平均值 Average
2次机采 Double machine-plucking 36.25 33.56 32.64 32.73 33.80
重度机采 Heavy machine-plucking 36.21 33.21 33.27 33.15 33.96
轻度机采 Light machine-plucking 36.26 33.21 33.27 33.15 33.97
氨基酸
Amino acid
(mg·g−1)

不机采 No machine-plucking (CK) 36.67 37.19 36.82 36.65 36.83
2次机采 Double machine-plucking 272.6 274.2 262.7 254.5 266.0
重度机采 Heavy machine-plucking 273.7 275.3 261.5 250.3 265.2
轻度机采 Light machine-plucking 273.3 276.8 263.2 253.9 266.8
茶多酚
Tea polyphenol
(mg·g−1)

不机采 No machine-plucking (CK) 272.7 278.4 260.0 252.6 265.9
2次机采 Double machine-plucking 353.2 351.7 349.2 340.3 348.6
重度机采 Heavy machine-plucking 353.8 353.4 351.5 346.2 351.2
轻度机采 Light machine-plucking 352.6 353.1 353.6 350.5 352.5
水浸出物
Water extracts
(mg·g−1)

不机采 No machine-plucking (CK) 353.7 356.9 357.3 351.2 354.8
2次机采 Double machine-plucking 99.3 97.6 95.0 94.5 96.6
重度机采 Heavy machine-plucking 99.1 98.5 97.5 97.5 98.2
轻度机采 Light machine-plucking 99.4 99.2 98.0 97.5 98.5
感官综合评分
Sense evalua-
tion

不机采 No machine-plucking (CK) 99.3 99.1 99.0 98.5 99.0

3 结论与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 ,
人们对作为日常生活必需品的茶叶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名优绿茶的生产一般局限于 3月上旬~4月中旬,
生产季节短, 难以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白露
毛尖茶是湖南湘丰茶业有限公司自主开发以手工加
工的秋季高档名优绿茶产品, 该产品外形特点是茶
芽微曲完整、色泽翠绿、白毫满披、匀齐洁净, 内
质香气高鲜、滋味鲜浓, 汤色碧绿明亮, 叶底活绿软
匀。产品的生产对鲜叶外形要求较严格, 采摘标准
为鲜嫩饱满 1 芽 1 叶初展, 单芽重>60 mg, 芽长度
2.5~3.0 cm。
氨基酸是形成名优茶良好品质的重要成分, 它
能增加茶汤鲜爽味, 其含量对茶叶香气的平均含量
有极显著影响。鲜叶中氨基酸含量和酚氨比是影响
白露毛尖茶滋味的主要因子 , 只有 ﹥氨基酸含量
30.0 mg、茶多酚和氨基酸的比值在 6~8之间的 1芽
1 叶初展的鲜叶才适宜加工白露毛尖茶。茶鲜叶氨
基酸含量受茶树遗传性状及光照、海拔高度和施肥
等环境条件的影响[7,8], 也有研究修剪程度和修剪时
期影响春季茶鲜叶中氨基酸含量的报道[9−11]。本试
验表明机采处理降低了秋季茶鲜叶中氨基酸含量 ,
其影响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加工不同类型的茶叶对鲜叶标准有不同要求 ,
名优绿茶制作要求鲜叶细嫩饱满、整齐一致和色泽
均匀, 一般采摘芽头或者 1芽 1叶初展的嫩芽, 由于
机械采摘对嫩芽选择性差, 生产实践主要依靠人工
采摘。本试验表明机械采摘处理增加单位面积茶芽
数量, 使秋季茶芽变小变细, 适宜加工秋季名优茶
的优质茶芽比率降低。作为生产白露毛尖茶等高档
次名优茶的茶叶生产基地, 应尽量进行轻度机采或
者不机采, 保证秋季茶芽的粗壮饱满, 提高适宜加
工高档次名优茶的优质茶芽合格率, 增加单位面积
茶园高档次名优绿茶产量。
手工采摘生产效率低, 劳动生产成本高, 不利
于茶叶标准化、规模化和自动化生产。本试验表明
机械采摘处理可增加茶芽数量和茶鲜叶产量, 对于
生产普通茶叶(1 芽 2 叶绿茶、1 芽 3 叶绿茶、碎绿
茶、红碎茶等)的茶园, 应用机械采摘既能增加鲜叶
产量, 又能有效解决茶鲜叶采摘中劳动力成本过高
和劳力不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秀铿 , 黄仲先 , 朱树林 . 机采茶树采摘适期的研究 [J].
茶叶通讯, 1986 (4): 14−18
[2] 石朝友, 覃启平. 古丈茶区采工不足对茶叶产量的影响[J].
茶叶通讯, 2007, 34(3): 24−26
[3] 肖润林, 王久荣, 汤宇, 等. 长江流域丘陵茶园生态问题研
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5, 24(3): 585−589
[4] 董成森, 肖润林, 王久荣, 等. 湖南丘陵茶区绿茶生产优劣
势及主要生态调控技术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7,
15(3): 198−202
[5] 黄启为 , 黎星辉 . 湖南特种绿茶的主要化学成分[J]. 经济
林研究, 2001, 19(3): 9−11
[6] 黎星辉 , 罗军武 , 唐和平 . 古丈毛尖茶主要生化成分的研
究[J]. 茶叶通讯, 2000, 27(4): 7−9
[7] 汪春园 , 荣光明 . 茶叶品质与海拔高度及其生态因子的关
系[J]. 生态学杂志, 1996, 15(1): 57−60
[8] 彭晚霞, 宋同清, 肖润林, 等. 亚热带丘陵区稻草覆盖对茶
园土壤环境、茶叶品质改良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
业学报, 2007, 15(4): 60−63
[9] 肖润林, 宋同清, 王久荣, 等. 不同遮荫水平对茶园生态和
茶叶品质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7, 15(6): 7−13
[10] 王发国 , 叶华谷 , 陈玉琼 . 茶树修剪时期和程度对早市名
优茶品质的影响[J]. 经济林研究, 2003, 21(2): 16−18
[11] Hu Q. H., Xu J., Pang G. X. Effect of selenium on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green tea leaves harvested in early spring[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03, 51(11):
3379−3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