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兰坪铅锌尾矿区豆科根瘤菌遗传多样性
ARDRA分析*
李 彪 熊 智
**
刘绍雄 缪福俊 孙 浩
(西南林业大学,西南山地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昆明 650224)
摘 要 通过 16S rDNA扩增产物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ARDRA),对兰坪铅锌尾矿
区豆科植物根瘤菌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采用限制性内切酶 HaeⅢ、HindⅢ、HinfⅠ和
TaqⅠ对 16S rDNA 扩增产物进行了酶切分型,根据 ARDRA 酶切图谱的不同,进行树状聚
类。结果表明:49 株根瘤菌在 40%的相似水平上按氮含量不同及铅锌含量的采集地不同
分别聚为 OTU1、OTU2 和 OTU3 3 个群,说明根瘤菌的遗传多样性及分布与土壤中的氮含量
和铅锌含量有关。代表菌株的 16S rDNA 测序结果分析表明,它们在系统发育树上属于
Rhizobium sp.、Sinorhizobium sp.和 Bradyrhizobium sp. 3 个系统发育分支,进一步说明兰坪
铅锌尾矿区豆科植物根瘤菌多样性较丰富。
关键词 ARDRA;根瘤菌;遗传多样性;铅锌尾矿
中图分类号 Q9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4890(2012)1-0112-07
ARDRA analysis of genetic diversity of rhizobia isolated from the nodules of leguminous
plants in Lanping lead-zinc mine tailings of Yunnan Province,Southwest China. LI Biao,
XIONG Zhi**,LIU Shao-xiong,MIAO Fu-jun,SUN Hao (Key Laboratory for Forest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Use in the Southwest Mountains of China,Ministry of Education,Southwest For-
estry University,Kunming 650224,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2012,31(1) :112-118.
Abstract:By the methods of 16S rDNA cloning,amplified ribosomal DNA restriction analysis
(ARDRA) ,and sequence homology comparison,this paper studied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rhizo-
bia isolated from the nodules of leguminous plants in Lanping lead-zinc mining tailings of Yun-
nan. Sequenc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among the 49 positive clones in the 16S rDNA library,3
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 (OTUs)were identified,based on the similarity of 40% ARDRA
banding profiles at the sampling sites where the nitrogen,Pb2+,Zn2+ contents were different,
suggesting that the genetic 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 of rhizobia could be related to the soil nitro-
gen,Pb2+,and Zn2+ contents. Diverse phyla of the representative strains in the 16S rDNA library
were belonged to the three phylogenetic branches of Rhizobium sp.,Sinorhizobium sp.,and Bra-
dyrhizobium sp.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re was a higher genetic diversity of rhizobia isolated
from the nodules of leguminous plants in the Lanping lead-zinc mine tailings of Yunna.
Key words:ARDRA;rhizobium;genetic diversity;lead-zinc mine tailings.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60067)和西南林业大学大型仪器设
备共享平台资助。
**通讯作者 E-mail:zhix65. swfc@ gmail. com
收稿日期:2011-06-11 接受日期:2011-10-12
兰坪铅锌矿山经过数十年大规模的开采,矿区
山体中空,树木稀少,环境恶化,水土流失(新华网
云南频道,2006)。尾矿废弃地植被恢复的最重要
限制因子之一是重金属毒性和养分不足,而氮素的
极端不足又是养分不足的核心问题(Sorensen & Fr-
esquez,1991)。目前,研究能共生固氮的豆科植物
作为重金属尾矿区的先锋植物是热点。
研究表明,根据最高的忍耐浓度,根瘤菌对重金
属的敏感顺序为 Azorhizobium >Rhizobium >Mesorhi-
zobium > Sinorhizobium > Bradyrhizobium (Matsuda et
al.,2002) ,这给如何通过接种根瘤菌来提高共生
体系的抗逆性提供了很大帮助。另外,有专家还开
展了一些有关重金属对不同豆科植物如苜蓿、三叶
生态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2012,31(1) :112-118
DOI:10.13292/j.1000-4890.2012.0011
草等与根瘤菌共生固氮影响的研究(Biro et al.,
1998)。缪福俊等(2010a,2011)从兰坪铅锌尾矿区
筛选到 2 株高耐性菌株 LB3 和 LZ5,与种子拌种可
促进种子在铅锌胁迫下种子的萌发及生长能力,增
强种子抗逆性。同时从该尾矿区分到 1 株耐酸碱和
1 株耐受高温的根瘤菌,大多数菌株对铅、锌单盐和
双盐具有良好的耐性能力(缪福俊等,2010b)。研
究表明,在自然界中存在一些对尾矿废弃地环境条
件具耐(抗)性的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体系,通过豆
科植物和根瘤菌遗传多样性或生态多样性来适应尾
矿废弃地的极端环境(陈文峰等,2004)。目前,根
瘤菌用于尾矿区植被恢复的研究几乎限于实验室阶
段,今后应该开展对根瘤菌与植物共生后对尾矿区
重金属的富集以及对尾矿区土壤改良方面的研究。
扩增 rDNA限制性酶切片段分析法(amplified ri-
bosomal DNA restriction analysis,ARDRA)是将 PCR
技术和 RFLP技术相结合衍生的分子技术,目前该方
法已广泛应用于多种生态系统中微生物多样性的研
究(吴少慧,2001;Kemp & Aller,2004;Coton et al.,
2005;陈敏和方序,2006;李潞滨等,2008;宁华等,
2008;Paolo et al.,2009)。为了减少测序的数量,往
往可采用 ARDRA对文库进行酶切分型,然后根据分
型结果对代表菌株进行测序(Sun et al.,2008)。
本研究应用 ARDRA技术对兰坪铅锌尾矿区豆
科植物根瘤菌进行多样性分析,获得有关该区豆科
植物根瘤菌遗传多样性的初步信息,为兰坪铅锌尾
矿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关系改良土壤和植被与生
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尾矿土壤的采集及分析
采用棋盘式采样法采集土壤样品(缪福俊等,
2011) ,分别选取 3 处采样:1)中心 2 个采样点;2)
边缘 4 个采样点;3)边缘到中心的中间区域 4 个采
样点(图 1) ,采集土壤表层 5 ~ 10 cm 的土样,带回
实验室进行分析。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土壤氮含
量,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铅、锌含量。
1. 2 根瘤菌的分离
研究的菌株分离自兰坪铅锌尾矿区自然发生的
9 种优势豆科植物根瘤。表面消毒后用无菌玻棒压
破根瘤,稀释根瘤悬液在 YMA 平板上涂布分离,28
℃下培养;根瘤菌菌落表面光滑、突起、有多糖产生,
纯化后革兰氏染色镜检阴性、无芽孢、短杆状,YMA
图 1 土壤采集点示意图
Fig. 1 Location of soil sampling spots
斜面接种保藏,根瘤菌用刚果红染色初步判断为根
瘤菌(Vincent,1970)。
1. 3 DNA提取
DNA的提取用细菌 DNA 提取试剂盒(上海天
根)。
1. 4 16S rDNA扩增
1)引物选择。正向引物:5’-AGA GTT TGA TCC
TGG CTC AGA ACG AAC GCT-3’;反向引物:5’-TAC
GGC TAC CTT GTT ACG ACT TCA CCC C-3’(Weis-
burg et al.,1991) (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
成)。2)反应体系:正向引物10 μmol·L-1、反向引物
10 μmol·L-1、10×Bμffer 5 μL、MgCl2 75 μmol·L
-1、
dNTP 3. 125 μmol·L-1、DNA 模板 2. 5 ng、Taq DNA
Polymerase 2. 5 mol·L-1、加灭菌水至 50 μL(Taq
DNA Polymerase 在预变性之后 4 ℃冰浴上加入)。
3)反应程序。预变性:94 ℃ 5 min,变性:94 ℃ 1
min,退火:56 ℃ 1 min,延伸:72 ℃ 3 min,30 cycles,
终延伸:72℃ 5min。4)PCR 产物检测:PCR 产物 10
μL用 EB染色的浓度为 0. 8%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
测,用凝胶成像仪照相。
1. 5 16S rDNA限制性酶切
本实验用了 4 种限制性内切酶(按高频和低频
分为两组)分别对 16S rDNA 扩增产物进行酶切,首
先用低频限制性内切酶组合(HaeⅢ + HindⅢ)对上
述的 16S rDNA扩增产物进行酶切,其反应体系为:
HaeⅢ 15 U;HindⅢ 15 U;10×M Buffer 2 μL;DNA 10
μL (≤1 μg) ;灭菌水补充到 20 μL。37 ℃下过夜酶
切后,用 EB染色的浓度为 0. 8%的琼脂糖凝胶分离
酶切片段。同时采用高频限制性内切酶组合(Hinf
Ⅰ+TaqⅠ)对上述的 16S rDNA扩增产物进行酶切,
其反应体系为:Hinf Ⅰ 15 U;Taq Ⅰ 15 U;10×TaqⅠ
Basal Buffer 2 μL;0. 1% BSA 2 μL;DNA 10 μL (≤1
μg) ;灭菌水补充到 20 μL。37 ℃下反应 2 ~ 3 h 后
311李 彪等:兰坪铅锌尾矿区豆科根瘤菌遗传多样性 ARDRA分析
再于 65 ℃下反应 2 h,用 EB染色的浓度为 0. 8%的
琼脂糖凝胶分离酶切片段。
1. 6 数据分析
用 Total Lab TL100 凝胶图像分析软件对琼脂
糖凝胶电泳图谱进行分析,将电泳图谱上出现的
DNA按“出现”记为 1,“不出现”记为 0,进行统计
(<100 bp的片断比较模糊,难以估算它们的片断大
小,所以在本试验中未被考虑)。根据统计结果,采
用 POPGENE Version 1. 31 软件(Yeh et al.,1997)
对全部家系以及单个家系分别计算了多态位点百分
率(percentage of polymorphic bands,PPB)、各个水
平的 Shannon 指数(I) (Lewontin,1972) ,此外还计
算了基因多样性(H)以及居群内各家系间的 Nei 遗
传距离(Nei,1978) ,并 MVSP软件构建树状聚类图。
根据聚类树选举代表菌株测序后用 MEGA 4 软件进
行系统发育树构建,以确定代表菌株的系统发育
地位。
2 结果与分析
2. 1 根瘤菌采集地植被及土壤分析结果
从表 1 可以看出,3 个采样地的土壤中总氮、铅
离子、锌离子的含量有所差异,其总氮含量的大小顺
序是哨上尾矿坝北坡>哨上尾矿坝南坡>尾矿后南
厂,铅锌离子含量的大小顺序是尾矿后南厂>哨上
尾矿坝南坡>哨上尾矿坝北坡。哨上尾矿坝北坡的
植物种类和数量最多,其次是哨上尾矿坝南坡,最少
的是尾矿后南;同样地,从哨上尾矿坝北坡分离得到
的菌株数量最多,其次是哨上尾矿坝南坡,最少的是
尾矿后南厂。
2. 2 核糖体 DNA酶切(ARDRA)结果
将 49 株根瘤菌纯培养物分别制备 PCR 简易模
板,扩增近全长的 16S rDNA,并用限制性内切酶
HindⅢ及 HaeⅢ对 PCR 产物进行 ARDRA(amplified
rDNA restriction analysis)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通
用引物对根瘤菌的 DNA 进行 16S rDNA 扩增后,均
有 1500 bp左右的扩增条带(图 2)。
从 49 株根瘤菌的 16S rDNA PCR 产物经低频
限制性内切酶组合(HindⅢ+HaeⅢ)进行酶切后的
琼脂糖凝胶电泳图谱(图 3A)可看出,供试的 49 株
根瘤菌中,除 SWFU 71、SWFU 39、SWFU 78、SWFU
55、SWFU 08、SWFU 52、SWFU 51、SWFU 36 这 8 株
外,其余菌株均在600 bp处有共有带,此时所获酶
表 1 兰坪铅锌尾矿区自然生长的豆科植物根瘤菌
Table 1 Leguminous rhizobia grown in natural environments in lead-zinc mining tailings of Lanping
菌株 寄主植物 采集地 土壤氮含量
(g·kg-1)
土壤铅含量
(g·kg-1)
土壤锌含量
(g·kg-1)
SWFU08、SWFU18、SWFU61、
SWFU30、SWFU35、SWFU37、
SWFU64、SWFU66、SWFU70、
SWFU72、SWFU77、SWFU78、
SWFU79、SWFU56
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 L. ) 哨上尾矿坝北坡 1. 89±0. 13 3. 5±0. 1 3. 7±0. 4
SWFU01、SWFU19、SWFU38 三叶草 哨上尾矿坝南坡 0. 19±0. 02 4. 5±0. 2 9. 3±1. 0
SWFU02、SWFU11、SWFU12、
SWFU13、SWFU14、SWFU24、
SWFU39、SWFU41、SWFU55
白刺花 (Sophora vicifolia Hance) 哨上尾矿坝北坡 1. 89±0. 13 3. 5±0. 1 3. 7±0. 4
SWFU03、SWFU10、SWFU17、
SWFU52、SWFU53、SWFU71
美丽胡枝子 (Lespedza formosa
(Vog. )Koehne)
哨上尾矿坝北坡 1. 89±0. 13 3. 5±0. 1 3. 7±0. 4
SWFU40、SWFU73 美丽胡枝子 哨上尾矿坝南坡 0. 19±0. 02 4. 5±0. 2 9. 3±1. 0
SWFU04 蝴蝶花豆 (Clitoria ternatea L. ) 哨上尾矿坝北坡 1. 89±0. 13 3. 5±0. 1 3. 7±0. 4
SWFU05 丁葵草 (Zornia diphylla Pers. ) 哨上尾矿坝北坡 1. 89±0. 13 3. 5±0. 1 3. 7±0. 4
SWFU09 黄槐决明 (Cassia suffruticosa
Koen. ex Roth)
哨上尾矿坝北坡 1. 89±0. 13 3. 5±0. 1 3. 7±0. 4
SWFU16、SWFU36 长波叶山蚂蝗 (Desmodium se-
quax Wall)
哨上尾矿坝北坡 1. 89±0. 13 3. 5±0. 1 3. 7±0. 4
SWFU46、SWFU60、SWFU65、
SWFU07、SWFU44
野豇豆 (Vigna vexillata (Linn. )
Rich)
哨上尾矿坝北坡 1. 89±0. 13 3. 5±0. 1 3. 7±0. 4
SWFU51、SWFU28 三 点 金 (Desmodium triflorum
(L. )DC)
尾矿后南厂 0. 09±0. 01 5. 2±0. 4 11. 2±1. 5
SWFU48、SWFU57、SWFU06 三点金 哨上尾矿坝北坡 1. 89±0. 13 3. 5±0. 1 3. 7±0. 4
平均值±标准差。
411 生态学杂志 第 31 卷 第 1 期
切片段较少,重复性好,稀有酶切位点,无法涵盖所
有样本,不能充分反映兰坪铅锌尾矿区豆科植物根
瘤菌多样性。所以本实验又选了另外 2 种高频限制
性内切酶(HinfⅠ+TaqⅠ)对 16S rDNA PCR 进行酶
切,结果显示 HinfⅠ及 TaqⅠ对 16S rDNA PCR进行
酶切后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图谱(图 3B)与 HindⅢ及
HaeⅢ酶切后的完全不相同,没有明显的共有带,条
带丰富,多态性良好,基本涵盖了所有样本,充分反
映了兰坪铅锌尾矿区豆科植物根瘤菌多样性。
2. 3 豆科植物根瘤菌多样性
2. 3. 1 群居多样性 Nei和 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
数是进行居群遗传变异量度的指标,它们的计算结
果不受各居群样品数目的影响。通过 POPGENE 进
行多样性的计算和比较(表 2)表明,供试的 49 株根
瘤菌分别来自兰坪铅锌尾矿区三叶草等 9 种豆科植
物,按寄主将它们分为 9 个居群。9 个居群的多态
位点百分率(PPB)、基因多样性指数(H)及 Shannon
指数(I)如表 2。
表 2 表明,来自白刺花的群 1 的多态位点百分
率没有达到 90%,可能是因为该群的寄主和采样地
都相同,菌株或寄主植物之间有一定的基因交流,遗
传基因相似。寄主为长波叶山蚂蝗的群 4、寄主植
物为野豇豆的群 5 和寄主植物为三点金的群 6,它
们的多态位点百分率均没有达到 90%,可能的原因
与群 1 的相似。而寄主植物为三叶草的群 2 和寄主
植物为美丽胡枝子的群 3,它们的多态位点百分率
均在 90%以上,说明这 2 个群内的菌株 DNA 酶切
后条带多样性丰富,菌株间的遗传差异较大,其可能
图 2 部分扩增出的 16S rDNA片段
Fig. 2 Part of the 16S rDNA fragments amplified
的原因是采样地不同,寄主植物或菌株之间基因交
流较少,由于采样地的环境不同,菌株之间存在遗传
差异。居群 7、居群 8 和居群 9 由于每群只有 1 个样
本,所以没有多态位点百分率(PPB)、基因多样性指
数(H)及 Shannon指数(I)。
2. 3. 2 聚类结果 为了更明确地分析兰坪铅锌尾
矿区豆科植物根瘤菌的多样性,对 ARDAR 结果构
建了树状聚类图(图 4)。由图 4 可见,分别来自尾
矿后南厂、哨上尾矿坝南坡和哨上尾矿坝北坡 3 个
不同采样地的 49 株根瘤菌在 40%的相似水平上分
为 3 个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
OTU) ,且 OTU1、OTU2 及 OTU3 的采样地土壤平均
总氮含量分别为 0. 097、0. 192、1. 895 g·kg-1,说明
根瘤菌的遗传类型与土壤环境中的氮含量有关。同
样地,OTU1、OTU2 及 OTU3 的采样地土壤中铅锌平
均含量分别为 0. 52%和 1. 12%、0. 45%和 0. 93%、
图 3 部分根瘤菌的 16S rDNA PCR产物经 HindⅢ、HaeⅢ及 HinfⅠ、TaqⅠ酶切后的电泳图谱
Fig. 3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of amplified 16S rDNAs digested with HindⅢ,HaeⅢ and HinfⅠ,TaqⅠ from several rhi-
zobia
511李 彪等:兰坪铅锌尾矿区豆科根瘤菌遗传多样性 ARDRA分析
表 2 供试菌株群居遗传多样性
Table 2 Clusters’genetic diversity of strains used
群 样品数 寄主植物 多态位点百分率
(%)
Nei'遗传指数
(H)
Shannon指数
(I)
1 9 Sophora vicifolia Hance 82. 4 0. 23 0. 37
2 17 Trifolium repens L. 95. 8 0. 24 0. 39
3 8 Lespedza formosa (Vog. )Koehne 91. 2 0. 22 0. 35
4 2 Desmodium sequax Wall 67. 7 0. 21 0. 33
5 6 Vigna vexillata (Linn. )Rich 73. 8 0. 22 0. 34
6 4 Desmodium triflorum (L. )DC 78. 2 0. 22 0. 34
7 1 Clitoria ternatea L. - - -
8 1 Zornia diphylla Pers. - - -
9 1 Cassia suffruticosa Koen. ex Roth - - -
图 4 ARDRA结果的树状聚类图
Fig. 4 Results of ARDRA in dendrogram
0. 35%和 0. 37%,OTU1、OTU2 及 OTU3 的采样地土
壤中铅锌平均含量大小顺序为 OTU1>OTU2>OTU3,
OTU1、OTU2 和 OTU3 3 个操作分类单元中包括的
菌株数量分别为 2 株、5 株和 42 株,说明采样地中
的铅锌含量越高,菌株的丰富度越低,高浓度的铅锌
对根瘤菌的共生关系的建立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2. 3. 3 代表菌株测序结果 从 GenBank 中获取
Rhizobium、Sinorhizobium和 Bradyrhizobium 已知种的
部分菌株序列,与代表菌株的序列进行比较,以确定
兰坪铅锌尾矿区豆科根瘤菌的系统发育地位。应用
BioEdit、Clustalx和 MEGA 4. 1 等软件构建了供试菌
株与参比菌株的系统发育关系树状图(图 5)。从系
统发育树状图上看,选举的代表菌株属于不同的归
属,说明兰坪铅锌尾矿区豆科植物根瘤菌多样性很
丰富。来自不同采样地相同寄主(三叶草)的代表
菌株 SWFU64、SWFU01 和 SWFU70 均属于 Rhizobi-
um sp. 系统发育分支,说明在不同铅锌含量的生境
中 Rhizobium sp. 可以与寄主形成共生关系,由于这
3 株菌属于不同种,说明同一寄主中根瘤菌存在种
的多样性。来自不同采样地相同寄主(美丽胡枝
子)的代表菌株 SWFU71 和 SWFU40 均属于 Brady-
rhizobium sp. 系统发育分支,得出相同的结论。来
611 生态学杂志 第 31 卷 第 1 期
图 5 以 16S rDNA全序列为基础的系统发育树状图
Fig. 5 Phylogenetic tree of representative strains and related reference strains based on the full-length of 16S rDNA sequence
菌株编号后面为其寄主植物拉丁名,参比种属后面的为其 GenBank登录号。
自哨上尾矿坝北坡的不同寄主的几株代表菌株,如
SWFU04、SWFU36、SWFU12 和 SWFU05 均属于 Si-
norhizobium sp. 系统发育分支,同样说明在铅锌胁
迫下,不同寄主都可以与 Sinorhizobium sp. 建立共
生关系,寄主对根瘤菌的多样性影响明显下降。
3 讨 论
低频限制性内切酶组合(HindⅢ+HaeⅢ)对根
瘤菌的 16S rDNA 扩增产物酶切后,无法涵盖所有
样本,不能充分反映兰坪铅锌尾矿区豆科植物根瘤
菌多样性;而高频限制性内切酶(HinfⅠ+TaqⅠ)能
充分反映该地区的根瘤菌多样性。兰坪铅锌尾矿区
豆科植物根瘤菌的少数菌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由
于生境铅锌含量的差异,它们之间存在丰富的遗传
多样性。陈文新(2004)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根瘤
菌系统发育中发现,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共生关系
因生态环境的差异而具有种的多样性。在铅锌胁迫
的退化生境中有同样的规律,即根瘤菌种的多样性
与生境中的重金属含量密切相关,铅锌重金属因子
是压低根瘤菌种多样性的重要胁迫因子。
在铅锌尾矿的退化生境中,由于铅锌含量差异
造成生境差异,寄主对根瘤菌种的多样性影响明显
减弱,同一种植物在不同铅锌含量环境中可与不同
的根瘤菌结瘤固氮。如三叶草可与 3 种 Rhizobium
属根瘤菌接瘤,美丽胡枝子可与的代表菌株
SWFU71 和 SWFU40 均属于 2 种 Bradyrhizobium 属
根瘤菌接瘤,Sinorhizobium 属的根瘤菌可以与不同
寄主的根瘤菌建立共生关系。兰坪铅锌尾矿区豆科
植物种类与土壤中氮含量呈正相关,土壤氮含量增
加似乎与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共生固氮密切相关,
在共生固氮关系中,根瘤菌和寄主植物都存在抗
(耐)铅锌的类型。豆科植物种类多,铅锌含量下
降,豆科植物-根瘤菌体系吸附、转化铅锌离子需要
进一步的研究。
朱毓华等(2006)从陕西太白金矿尾矿区分到
的根瘤菌在 85%的相似水平上按寄主聚成 5 个类
群,与本研究的按采样地聚为 3 个群有所不同。余
建福等(2007)从陕西太白金矿尾矿废弃地分离得
到的 55 株根瘤菌分为根瘤菌属、中华根瘤菌属、中
慢生根瘤菌属、土壤杆菌属 4 个群和 1 个未知群,且
由于生境的差异表现出了丰富的多样性,这与本研
究有相似的结果。无论是金矿尾矿,还是铅锌尾矿,
根瘤菌都能建立共生接瘤关系,豆科植物-根瘤菌共
生固氮体系是尾矿区植被恢复重要的资源,可能在
增加土壤氮素供应、降低重金属离子含量上起到关
键的作用。
711李 彪等:兰坪铅锌尾矿区豆科根瘤菌遗传多样性 ARDRA分析
在铅锌尾矿区种植豆科植物、进行根瘤菌选种
时,必须针对生态环境及宿主植物品种二者,选择出
最佳匹配的根瘤菌,本研究说明寄主植物不同品种
与不同根瘤菌共生,其增加土壤氮素供应,减低重金
属毒害的效应差异很大,所以利用豆科植物-根瘤菌
共生固氮体系恢复尾矿区植被,寄主植物与根瘤菌
的匹配十分重要。本研究所用的根瘤菌需要进行回
接,根据在豆科植物在铅锌胁迫下的结瘤情况来判
断其固氮效率。本实验所用菌株的铅锌耐性及其与
植物协同耐铅锌能力的相关数据另文发表。
应用 ARDRA方法对兰坪铅锌尾矿区豆科植物
进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根瘤菌 16S rDNA
的遗传多样性,所提供的物种遗传背景信息对初步
分析种质资源遗传差异、兰坪铅锌矿豆科-根瘤菌共
生关系改良土壤和植被与生态恢复具有帮助。
致谢 西南林业大学何承忠教授在数据分析提供了大力帮
助,王娟教授在英文翻译部分提出宝贵意见,龚秀会实验师
对本实验提供了大力帮助,在此致以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陈 敏,方 序. 2006. 黄瓜青枯病内生拮抗菌株的分离及
ARDRA分析. 微生物学报,46(6) :984-987.
陈文峰,刘 杰,陈文新. 2004. 木本豆科植物根瘤菌资源
及多样性研究进展. 科学技术与工程,11(4) :954 -
958.
陈文新. 2004. 中国豆科植物根瘤菌资源多样性与系统发
育.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9(2) :6-7.
李潞滨,刘振静,杨 凯,等. 2008. 青藏铁路沿线唐古拉
山口土壤微生物的 ARDRA 分析. 生态学报,28(11) :
5482-5487.
缪福俊,孙 浩,陈 玲,等. 2011. 兰坪铅锌尾矿土壤与
自然发生的 5 种植物的研究. 环境工程学报,5(1) :
189-194.
缪福俊,熊 智,李素婷. 2010a. 会泽铅锌尾矿区豆科植物
根瘤菌耐铅锌性及其生理生化特征研究. 农业环境科
学学报,29(10) :1943-1947.
缪福俊,熊 智,孙 浩,等. 2010b. 兰坪铅锌尾矿区豆科
植物根瘤菌耐受性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38(21) :
11365-11367,11426.
宁 华,张荣先,陈 浩,等. 2008. 滇池中芽孢杆菌的
ARDRA分类及溶藻特性. 湖泊科学,20(5) :675-680.
吴少慧,张惠文,熊 智,等. 2001. ARDRA对植物根瘤内
共生放线菌 Frankia多样性的研究. 应用生态学报,12
(6) :883-886.
新华网云南频道. 2006. 兰坪县凤凰山铅锌矿资源整合见成
效[EB /OL]. [2011-3-25]. http:/ /www. yn. xinhuanet.
com /newscenter /2006-12 /12 /content_8762810. htm.
余建福,韦革宏,丁小平,等. 2007. 陕西太白尾矿废弃地
豆科植物根瘤菌 16S rDNA PCR-RFLP 及全序列分析.
西北植物学报,27(3) :502-508.
朱毓华,韦革宏,陈卫民,等. 2006. 陕西太白尾矿区根瘤
菌多样性及抗性菌株筛选. 西北植物学报,26(7) :
1443- 1448.
Biro B,Koves PK,Voros I. 1998. Toxicity of some field ap-
plied heavy metal salts to the rhizobial and fungal mi-
crosymbionts of alfalfa and redclover. Agrokemia es Tala-
jtan,47:265-276.
Coton M,Laplace JM,Coton E. 2005. Zymomonas mobilis sub-
species identification by amplified ribosomal DNA restric-
tion analysis. Letters in Applied Microbiology,40:152 -
157.
Kemp PF,Aller JY. 2004. Bacterial diversity in aquatic and
other environments:What 16S rDNA libraries can tell us.
FEMS Microbiology Ecology,47:167-177.
Lewontin RC. 1972. The apportionment of human diversity. Ev-
olutionary Biology,6:381-398.
Matsuda A,Moreira FM,Siqueira JO,et al. 2002. Tolerance
of rhizobia genera from different origins to zinc-copper and
cadmium. Pesquida Agropecuaria Brasileira,37:343 -
355.
Nei M. 1978. Estimation of average heterozygosity and genetic
distance from a small number of individuals. Genetics,89:
583-590.
Paolo C,Elena V,Diego P,et al. 2009. Soil humic compounds
and microbial communities in six spruce forests as function
of parent material,slope aspect and stand age. Plant and
Soil,315:47-65.
Sorensen DL,Fresquez PR. 1991. Nitrification potential in re-
claimed coal mine spoils and soils in the semiarid Southwest
US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20:279-285.
Sun L,Qiu FB,Zhang XX,et al. 2008. Endophytic bacterial
diversity in rice (Oryza sativa L.)roots estimated by 16S
rDNA sequence analysis. Microbial Ecology,55:415-42.
Vincent JM. 1970. A Manual of the Practical Study of Root-
nodule Bacteria. Oxford,England:Blackwell Scientific
Publication.
Weisburg WG,Barns SM,Pelletier DA,et al. 1991. 16S ribo-
somal DNA amplification for phylogenetic study. Journal of
Bacteriology,173:697-703.
Yeh F,Yang RC,Boyle BT. 1997. A User-friendly Shareware
for Population Genetic Analysis. Edmonton:Molecular and
Biotechnology Center,University of Alberta.
作者简介 李 彪,男,1987 年生,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植
物学。E-mail:biaobiao201@ 163. com
责任编辑 魏中青
811 生态学杂志 第 31 卷 第 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