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鳞毛蕨科药用蕨类植物研究进展



全 文 :鳞毛蕨科药用蕨类植物研究进展
李辉敏1 阮金兰2
(1九江学院医学院药学系 江西九江 332000;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学院)
  【关键词】 鳞毛蕨科植物;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6-3838 (2004)03-0078 (03)
  蕨类是一群在种质和代谢产物方面都具有多样性的孢
子植物。全世界蕨类植物约有 12 000 种 , 我国产 2 600 余
种 , 民间以蕨类植物入药的种类十分广泛 , 药用蕨类多有
清热解毒 、 舒筋活血 、 抗菌消炎 、 消肿散瘀等功效[ 1] 。其
中鳞毛蕨科 (Dryopteridaceae)蕨类植物我国产有 14 个属约
700 种 , 其中供药用的有 5 个属 59 种[ 2] 。常见的主要有复
叶耳蕨属 、 贯众属 、 鳞毛蕨属 、 耳蕨属。药用鳞毛蕨科植
物因其分布广泛 、 资源丰富 , 历年来为民间所习用 , 为了
充分利用其广泛资源 , 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正逐渐被关
注。
1 药用鳞毛蕨科植物资源分布[ 3 ~ 5]
鳞毛蕨科复叶耳蕨属 (Arachniodes)约 40 种 , 分布于世界
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 中国有 20余种 , 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
各省区 , 北达秦岭 , 生于海拔 50~ 200m 的林下或溪边。其
中斜方复叶耳蕨 [ A.rhomboidea (Wall)Ching] 及长叶复叶
耳蕨 [ A.simplicior (Makino)Ohni] 、 刺头复叶耳蕨 (Arach-
niodes exilis)等的根茎入药。鳞毛蕨科贯众属 (Cyrtominm)
约50 种 , 分布于秦岭以南 , 主要产于长江流域以及西部 、
西南部各省区 , 生于海拔 500~ 3 500m 的高山林下 、 溪边
石灰性土壤中。 已知全缘贯众 [ C.falcatum (L.f.)Presl] 、
贯众 (C.fortunei J.smith)、 镰羽贯众 [ C.balansae (Christ.)
C.Chr.] 供药用。 鳞毛蕨科鳞毛蕨属 (Dryopteris)约 400
种 , 主要产于北温带 , 尤以亚洲东部的种类最多。中国有
300 余种 , 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生于海拔 300~ 3 500m 的
低地或高山林下。已知阔鳞鳞毛蕨 [ D.championii (Benth.)
C.Chr.ex Ching] 、 黑色鳞毛蕨 (D.fuscipes C.Chr.)、 黄山鳞
毛蕨 (D.hwangshangensis Ching)、 狭顶鳞毛蕨 [ D.lacera
(Thunb.)O.Ktze] 、 变异鳞毛蕨 [ D.varia (L.)O.Ktze] 及
东北鳞毛蕨 (D.crassirhizoma Nakai)等供药用。鳞毛蕨科耳
蕨属 (Poly stichum)约 400 种 , 广泛分布世界各地。尤以温
带及亚热带山地的分布最为丰富。中国有 200 余种 , 几乎
分布全国 , 以西部及西南部高山为多。生于海拔 200 ~ 3
500m 的低地及高山下或阴湿石岩上。 已知峨眉耳蕨
(P.omeiense C.Chr)、 革叶耳蕨 (P.neolobatum Nakai)、 对马
耳蕨 [ P.tsus - simense (Hook.) J.smith] 、 三叶 耳 蕨
[ P.tripteron (Kze.)Presl] 、 棕鳞大耳蕨 [ P.polyblepharum
(Roem.)Presl] 及黑鳞耳蕨 [ P.makinoi(Tagawa)Tagwa] 等
供药用。
2 鳞毛蕨科植物化学成分
鳞毛蕨科植物的化学成分较复杂 , 其中具有生物活性的成
分主要有酚类化合物。多元酚类 , 特别是间苯三酚衍生物
在鳞毛蕨属 (Dryopteris)植物中多有存在[ 6 ~ 8] 。 已知从该
属植物中得到 53种间苯三酚类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结构中
环的 数 目 , 可 分 为 单 环 化 合 物 , 如 阔 叶 鳞 毛 蕨
(D.dilatata)、 中 华鳞 毛蕨 (D.chiensis)、 棕 边鳞 毛 蕨
(D.sacrosancta)中的绵马酚 (C12H16O4);二环化合物 , 如
从多种鳞毛蕨属植物中得到的黄绵马酸 (C23H28O8)、 绵马
素 (C21H24O8)、 对绵马素 (C23H28O8)等;三环化合物 , 如
从欧洲鳞毛蕨 、 阔叶鳞毛蕨等植物中得到的绵马酸 、 三环
绵马素等;四环化合物 , 如从粗茎鳞毛蕨 、 中华鳞毛蕨 、
狭顶鳞毛蕨中得到的东北贯众素 (C43H43O16)等;五环化
合物 , 如从 D.aitoniana 中得到的五环白绵马素 (C58H58
O20);六环化合物 , 从 D.aitoniana 中得到的六环白绵马素
(C69H80O24)与六环黄绵马酸(C69H80O24)。目前所知 , 只是
在少数几个种不含或含痕量[ 9] 。总的看 , 丁酰基间苯三酚
类化合物是鳞毛蕨属的特征性成分。除鳞毛蕨属外 , 在耳
蕨属 (Poly stichum)、 复叶耳蕨属 (Arachniodes)中也有发
现。黄酮类 , 尤其黄酮醇 、 双氢黄酮在鳞毛蕨科植物中也
广泛存在。 Voirin (1970)曾对鳞毛蕨科 24 种植物黄酮类
化合物作过研究 , 发现有 21 种植物中有花白苷元 leuco-
cyanidin , 14种植物中含有白飞燕草苷元 lencodelphinidin , 21
种含有山奈酚 kaemnferol , 14 种含有 皮素 quercetia, 1 种含
有樨草素 , 1 种含有芹菜素 , 2 种含 3-0 -甲素 皮素 , 1
2004
N0.32004年第 3期               九江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jiujia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
[ 收稿日期] 2004-05-16
种含相梅树皮素 (mynicetin)[ 10] 。此外 , 鳞毛蕨科植物还含
有三帖 、 甾体皂甙 、 氨基酸等化学成分 , 如贯众根含有黄
酮 、 糖类 、 氨基酸 、 挥发油 、 鞣质等[ 11] , 复叶耳蕨中含有
黄酮 、 三帖 、 甾体皂苷等成分[ 12] 。
3 鳞毛蕨科植物的药理作用和临床作用
3.1 驱虫和抗日本血吸虫作用 间苯三酚类化合物具有强
力的驱虫作用[ 6] 。鳞毛蕨属植物根状茎的粉末和粗体物自
古以来作为驱虫药物被延用。近代研究表明绵马素 (as-
pidin)、 绵马酚 (aspidinol)、 黄绵马酸 (flaraspidic acid)、 东
北贯众素 (dryocrasson)、 白绵马素 (alkaspidin)、 去甲绵马
素 (degaspidin)及 phloropyrone 均有驱虫作用 , 东北贯众素
还有抗日本血吸虫的作用[ 13] 。
3.2 抗菌和抗病毒作用 鳞毛蕨科植物有显著的抗菌活性 ,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 大肠杆菌 、 伤寒杆菌 、 乳酸杆菌 、 真
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其中以香叶
鳞 毛 蕨 D.fragras、 粗 茎 鳞 毛 蕨 D.crassirhizoma 和
D.buschiane、 D.crenata抗菌活性最强[ 14 ~ 16] 。绵马素 、 白绵
马素 、 绵马酚和黄绵马酸在 0.98 ~ 15.6μg/ mL浓度时对金
黄色葡萄球菌即有明现抗菌作用[ 17] 。绵马酚对葡萄球菌感
染的小鼠和大鼠均有治疗作用[ 14] 。绵马酚和绵马素对乳酸
杆菌的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 25 ~ 100;最小抑菌浓度分别
为 4~ 16μg/mL[ 18] 。庄惠如[ 19]等对福建产 25 种蕨类植物不
同部位的 36个样品的抑菌活性研究显示阔鳞鳞毛蕨 、 异鳞
鳞毛蕨 、 异盖鳞毛蕨 、 刺头复时耳蕨及狗脊蕨表现出较强
的抑菌能力 , 除狗脊蕨外 , 抑菌活性强的种类比较集中在
鳞毛蕨科 , 在 36个样品中 , 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的抑
菌作用存在差异 , 对枯草杆菌呈阳性结果的占 75.0%, 抑
菌直径在 8 ~ 24mm 范围 , 对大肠杆菌呈阳性结果的占
58.3%, 抑菌能力在 7 ~ 20mm。另据报道 , 欧绵马水煎剂
有抗单纯疱疹病毒作用[ 20] , 其提取物对疱疹性口炎病毒有
抑制作用[ 21] ;粗茎鳞毛蕨的水和醇提物对乙型肝炎病毒表
面抗原 (HbsAg)有明显抑制作用[ 22] , 水煎剂用试管稀释
法 1∶800~ 1∶1600 对各型流感病毒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
性。复叶耳蕨属刺头复叶耳蕨可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及痢
疾等[ 23] 。贯众的有效成分对流感病毒 、 副流感病毒 、 腺病
毒 、 鼻病毒 、 脊髓灰质炎病毒 、 单纯疱疹病毒 、 乙型脑炎
病毒等均有抑制作用[ 3] 。
3.3 宫缩 、 抗早孕及堕胎作用 复叶耳蕨可终止小白鼠的
早 、 中 、 晚妊娠 , 其作用具备作用于脱膜和绒毛及发动宫
缩两方面 , 导致妊娠组织坏死 , 并且能由宫腔排除[ 23] 。贯
众水煎剂能增强离体 、 再体子宫收缩作用。粗茎鳞毛蕨注
射液 (50mg/mL)对豚鼠和家兔离体子宫分别给予 0.1 ~
0.7mL和 0.8~ 1.3mL剂量时 , 均有显著兴奋作用。临床应
用500mg/ mL剂量肌注或子宫局部注射治疗产后出血 、 人
工流产 、 剖宫产及葡萄胎手术后出血 48 例 , 均获良好效
果。从粗茎鳞毛蕨中提取的总间苯三酚类在 8 ~ 9μg/mL 浓
度时对豚鼠离体子宫具有强烈收缩作用;对小鼠 、 大鼠和
家兔分别每只给予 2mg、 15mg、 50mg剂量皮下注射 , 具有
明显的抗早孕作用;当给予怀孕 16d 的小鼠 500mg/ kg 剂量
灌胃 , 在24~ 41h 内有 100%的堕胎作用[ 24] 。
3.4 抗肿瘤作用 从粗茎鳞毛蕨中提取的总间苯三酚类化
合物 , 对多种移植性动物肿瘤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静脉滴
注56mg/ kg对 ARS 腹水型疗效非常显著 , 荷瘤小鼠生命延
长率达 167.8%以上 , 有部分小鼠不长腹水 , 长期存活。
当静脉滴注 60~ 80mg/kg 剂量时 , 对 U14 宫颈癌 、 Lewis 肺
癌 、MA737 乳癌 、 P383 白血病的抑制率分别在 46.2% ~
65.5%。当对 S180 肉瘤和艾氏实体瘤无效。从东北鳞毛蕨
中提出的间苯三酚类化合物对小鼠 V14 宫颈癌 , MA737 乳
癌 , 1322 脑癌 , L180 肉癌 , P388 白血病 , Lewis 肺癌等均
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粗提物经临床试用对人卵巢癌有一
定疗效[ 25] 。东北贯众素静脉滴注 60~ 70mg/ kg 剂量 , 对小
鼠 Lewis 肺癌和 P383 白血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抗肿瘤
机制与一般化疗药不同 , 在杀伤细胞的同时不损伤宿主的
骨髓造血细胞 , 体外实验表明 , 药物作用于癌细胞后 , 导
致DNA单链断裂 , 阻碍了 DNA 的合成 , 并能损伤肿瘤细
胞的线粒体 , 干扰瘤细胞的呼吸作用[ 26] 。
3.5 其它作用 斜方复叶耳蕨 、 长叶复叶耳蕨根茎可用于
治疗关节炎 、 腰腿疼。复叶耳蕨可加强巴比妥类药物的中
枢抑制作用[ 27] 。由 D.pacifica、 D.uniformis、 D.kinkiensis 中
分离到的间苯三酚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活性 , D.pacifica提取
物其抗炎作用比消炎痛强 3 倍以上;边缘绵马素(margas-
pidin)给大鼠灌胃 50mg/ kg 也有显著抗炎作用[ 28] 。 绵马素
BB 、 AB , 绵马酸及黄绵马酸的镁盐制剂对人和马均有抗凝
血作用[ 29] 。绵马酚还有降低血压作用 , 可作为降压剂[ 30] 。
[ 参 考 文 献 ]
[ 1] 丁恒山.中国药用孢子植物 [ 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82.9
[ 2] 郭荣麟 , 岳俊三 , 周爱玲.中国蕨类药用植物概要 [ J] .中药材 , 1989 , 12 (5):13-17
[ 3] 杨纯瑜 , 李春德.中国蕨类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 J]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 1993 , 17 (1):50-56
[ 4] 杨纯瑜 , 李春德.中国蕨类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 J]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 1993;17 (2):98-103
[ 5] 邓莉兰 , 樊国盛 , 李春华等.南滚河自然保护区的蕨类植物资源及其特点 [ J] .资源开发与市场 , 1996 , 12
·79·2004 年第 3期            九江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1):10-12
[ 6] 周荣汉.药用植物化学分类学 [ 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85.221
[ 7] Widen CJ , Fraser-Jenkins CR, Reichstein T , et al.A survey of phenolic compounds in Dryopteris and related fern genera.
Annales Botanici Fennici , 2001 , 38 (2):99-138
[ 8] 向燕 , 王皓 , 温远影.鹿角蕨化学成分的研究 [ 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 2002 , 10 (1):69-73
[ 9] 吴寿金 , 张晓闻.鳞毛蕨属植物中间苯三酚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 [ J] .中草药 , 1993 , 24 (1):43-48
[ 10] 周荣汉.药用植物化学分类学 [ 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85:223
[ 11] 杨纯瑜 , 李春德.中国蕨类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 J]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 1993 , 17 (1):53
[ 12] 吴家忠 , 刘建云 , 李红.复叶耳蕨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 [ J] .九江医学 , 2002 , 17 (3):41
[ 13] 中国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东北贯众抗血吸虫有效成分的分离鉴定 [ J] .药学通报 , 1981 , 16 (2):15
[ 14] Jichkanova SA , et al.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several wood ferns of Primorskoe Territory.Rastit Resur , 1982 , 18 (1):93
[ 15] Sengupta P , et al.Triterpene hydrocarbon from Dryopteris-crenata (forsk).Indian J Chem , 1983 , 22B:882
[ 16] Banerjee RD , et al.Antibiotic activity of pteridophytes.Economic Botany , 1980 , 34 (3):284
[ 17] Izosimova SB , et al.Chemotherapeutic effectiveness of aspidinol and other drugs from Dryopteris species in experimental purulent
inflammatory infection.Fitotsidy:Rol Biogeotsenozakh , Znach.Med., Mater Soveshch.1979.221
[ 18] Shcherbanovskii LR , et al.Phloroglucides of ferns of the Dryopteris.Adana genus , inhibitors of lactic acid bacteria.Rastit
Resur , 1978 , 14 (4):584
[ 19] 庄惠如 , 吴文珊 , 卢海声.福建福州 25 种蕨类植物抑菌活性筛选研究 [ J] .亚热带植物通讯 , 2002 , 29
(1):5-8
[ 20] Andonov P , et al.Examination of the antiviral activity of aqueous extracts from some drugs.Farmatsiya (Sofia), 1967 , 17
(4):28
[ 21] Koizumi Tadashi , et al.Manufacture of ultrafine particles of high-purity ceramics.Jpn Kokai Tokkyo Koho JP 61 11 , 140
[ 86 11 , 140] (CI.BOIJ19/00), 1986.
[ 22] 郑民实.100种中草药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抑制作用的观察 [ J] .中草药 , 1987 , 18 (10):27
[ 23] 姚果原 , 谭爱理.复叶耳蕨抗生育实验研究 [ J] .中药通报 , 1985 , 10 (9):41
[ 24] 陈绮.贯众抗生育有效成分的药理研究 [ J] .天津医药 , 1980 , (8):188
[ 25] 李德华.贯众有效部分的抗肿瘤作用 [ J] .中草药 , 1986 , 17 (6):14
[ 26] 薛惟建.东北贯众素的抗肿瘤作用及对的损伤效应 [ J]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 1988 , 2 (2):150
[ 27] 谭爱理.复叶耳蕨药理作用的实验观察 [ J] .九江医专学报 , 1988 , 3 (1):14
[ 28] Otsuka Hiroshi , et al.Antiinflammatory agents.Antiinflammatory action of the genus Dryopteris.Takeda Kenkyusho Ho ,
1971 , 30 (2):225
[ 29] Mikulinskii MA , et al.The effect of nonmagnetic impurities on the phase transition in ferromagnets.Teor Fiz , 1967 , 53
(3):1071
[ 30] Richard H.Coward and Loyd E.Harris.A phytochemical inverstigation of Dryopteris hexagonoptera.J Am Pharm Assoc ,
1956 , 45:325
(责任编辑 梁光霞)
·80· 李辉敏 , 等:鳞毛蕨科药用蕨类植物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