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蔷薇科果树中的药用物质及其药理作用



全 文 :  收稿日期:1998-01-08
  邱桃芳 ,女 , 1967年出生.研究方向:植物化学.
蔷薇科果树中的药用物质及其药理作用
邱桃芳1 林顺权2 吕柳新3
(1闽西大学 ,龙岩 364000;2 福建农业大学亚热带果树研究所;3 福建农业大学园艺系 ,福州
350002)
摘要 本文综述了枇杷 、山楂 、樱桃等蔷薇科果树叶片 、果实 、种子的药用物质及其在医疗保健中所起的作用
以及部分药用物质的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讨论与上述内容有关的问题.
关键词 蔷薇科;果树;叶;果;种子;药用物质
中图分类号 S66
Pharmaceuticals and their pharmacodynamice in Rosaceae fruits
Qiu Taofang 1 Lin Shunquan2 Lǜ Liuxin3
(1Western Fujian University , Longyan 364000;2 Institute o f Subtropical F ruits;3Depar tment of Horticulture , FAU ,
Fuzhou 350002)
Abstract The literatures on the developments of pharmaceuticals in leaf , fruit and seed of Rosaceae fruits such as
loquat , hawthorn and cher ry are review ed.The medical value and pharmacodynamics of some pharmaceuticals are
also described and discussed.
Key words Rosaceae;fruit trees;leaf;fruit;seed;pharmaceutical
蔷薇科是植物界的大科之一 ,仅我国就有 51属 1100 种 ,其中果树 100种以上.这些果树
主产于温带 ,但也有一些产于亚热带 ,如枇杷和刺梨.蔷薇科果树代谢上有一个区别于大多数
植物的特点 ,即以山梨醇为最主要的糖类物质.蔷薇科果树蕴含着丰富的药物资源.我们的祖
先早已利用枇杷 、山楂等蔷薇科果树的叶 、果等预防 、治疗某些疾病.《神农本草经》 、《名医别
录》和《本草纲目》等许多古籍都记述了蔷薇科果树器官的临床应用(李家福等 1989).随着社
会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 ,人类对蔷薇科果树的医疗保健作用的认识日趋深入 ,不断发现新的药
性 ,研制新的药物 ,为人类的保健事业作出了贡献(熊文愈等 1993 , Lin et al 1998).
蔷薇科果树的药用器官 ,研究最多的是叶片 、果实和种子 ,对其根 、茎 、花的药用成分研究
得不多.本文综述常见的蔷薇科果树叶片 、果实 、种子中药用物质的研究进展 ,并对相关问题作
初步的讨论.
1 蔷薇科果树叶片的药用物质 、作用和药理
1.1 枇杷叶
从枇杷叶片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熊果酸 、山楂酸 、methl maslinate和 euscaphic acid 等 4
种有机酸.在对小白鼠试验中显示抗炎症活性(Shimizu et al 1986).至少部分的抗炎症活性与
提取物的山楂酸有关.
意大利的注册医师把枇杷叶用于治疗皮肤病和糖尿病.叶片中的酒精提取物有明显的低
血糖效应 ,但对四氧嘧啶处理的兔子却无效(Noreen et al 1988).与甲苯磺丁脲相比较的结果
表明 ,提取物的低血糖的医学效果可能是通过从胰腺细胞释放胰岛素而实现的.还从提取物中
分离到一个新的多羟基化的三萜 ,这个化合物被确定为 3β , 6α,19α-t rihydroxyurs-12-en-28-oic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27(3):301306 , 1998
Journal of Fujian Ag ricultural Univ ersity
DOI :10.13323/j.cnki.j.fafu(nat.sci.).1998.03.009
acid(Liang et al 1990).
取自意大利的枇杷叶片三氯甲烷提取物除了包含 3种常见的熊果酸的衍生物还包含 4种
成分复杂的酯类.这些化合物的抗病毒特性的研究结果揭示了只有 3-o-t rans-caf feoylto rment ic
acid能有效降低犀牛病毒的传染性 ,但它对人类免疫病毒类型 I(HIV-I)和辛德华斯病毒不那
么有效(Tommasi 1992).
枇杷叶的油脂质有轻度祛痰作用 ,枇杷叶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白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
球菌 、肺炎双球菌及福氏痢疾杆菌均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 1976).
日本的研究结果表明 ,枇杷叶中所含的苦杏仁甙治疗癌症效果显著 ,患者的疼痛可迅速消
失(熊文愈等 1993 ).
1.2 山楂叶
山楂叶代茶 ,可治老年性心脏病.山楂叶中有重要的药用成分黄酮(刘国栋 1989).这类化
合物具有抗菌 、抗病毒 、抗过敏 、抑制癌细胞等多种药理活性(王建华等 1994).从山楂叶中提
取总黄酮制成益心酮片 ,用于治疗心血管系统的疾病如高血压 、心绞痛 、心律失常 、高胆固醇血
症等 ,均获得良好疗效.山楂叶浸膏有利尿作用 ,可能与其强心作用有关(匡锦萍等 1992).山
楂叶中还含防治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牡荆素 、芦丁和金丝桃甙等有效成分(张广伦 1995).
山楂叶提取物对氧自由基有抑制作用 ,可能与其主要成分黄酮类化合物有关 ,从分子水平
进一步阐明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机理尚待深入研究(黄沛力等 1996).
1.3 其它果树叶片
1.3.1 桃叶 含少量苦杏仁甙 ,水解后可产生氰氢酸.桃叶曾用作泻剂 、驱虫剂及治疗百日咳.
50%叶煎剂用平板挖沟法 ,对福氏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有试验证明 ,桃叶可代替氯仿或其他
麻醉药毒杀桉蚊.因桃叶中含配糖体 ,经酶作用可放出氰氢酸.用 1∶100以上稀释度的桃叶煎
液在体外直接镜检或试管内培养 ,有杀灭钩端螺旋体的作用(熊文愈等 1993).
1.3.2 樱桃叶 含黄酮甙 ,有较明显的祛痰作用.此粗黄酮甙有对抗组织胺所致的豚鼠支气管
平滑肌痉挛的作用 ,这与临床观察中的平喘效果一致(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 1978).
1.3.3 刺梨叶 可泡茶 ,能解热降暑(杨松涛等 1995).
1.3.4 金樱子叶 用于治疗痈疮疖肿 、烧烫伤 、外伤出血(熊文愈等 1993).
2 果实的药用物质 、作用及其药理
2.1 苹果
苹果果实内含果胶 、苹果酸等有机酸 、维生素 、 Fe 等元素.果胶是一种较好的血浆代用
品 ,并可降低胆固醇和血糖(蒲绍和 1996),还能提供人体消除或解毒所需的半乳糖醛酸(汪开
治 1996).苹果酸可抑制癌细胞的扩散.果胶 、膳食纤维有吸收细菌和毒素的作用 ,可用于止
泻.纤维 、有机酸可刺激肠道使大便松软而通便 ,故既可止泻又能通便(赵章忠 1991).果实中
富含 Fe和 P 可防治贫血;富含的 K 元素 ,可防止心脏病发作 ,同时 K的供应有利于 Na的排
出 ,降低组织中 Na的水平 ,对高血压症 、延缓衰老等有一定作用.苹果含 VA 和微量元素 Se ,对
保护视力有益.苹果含 K 、Na高 ,有止泻 、防止脱水等作用(吴少华 1997).苹果中的 VB1 、P 、K
可参与谷氨酸合成 ,有益于神经细胞 ,能消除疲劳 ,增强记忆 ,解除精神抑郁(汪开治 1996).
2.2 山楂
山楂制剂有明显的抗菌作用 ,山楂果对福氏与宋氏痢疾杆菌 、变形杆菌 、大肠杆菌都有一
定的抑制作用(刘国栋 1989).果肉中富含 VC ,每百克鲜果多达 90 mg ,大量的 VC 和酸类物质
可促进胃液分泌增加胃酶 ,用于帮助消化 ,增多食量.山楂的胡萝卜素在果品家族中名列第二 ,
每百克近 1 g.含 Ca量居群果之首(周爱民等 1983),对小儿睡眠不安 、饮食不振 、夜间多汗 、肌
·302·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1998 年第 27 卷
肉松驰等缺Ca症有一定疗效.
山楂所含的三萜类和黄酮成分是治疗脑 、心血管疾病的良药.三萜类和黄酮类能加强和调
节心肌 ,增大心室 、心房运动振幅和冠心血流量 ,防止心律紊乱 ,故具降低血清胆固醇 、降压 、利
尿和镇静作用 ,山楂中的木解皮黄甙 、金丝桃甙等成分具有扩张血管 、促进气管纤维毛运动和
排痰平喘之功(周爱民等 1983).
山楂有杀菌和收敛作用 ,可用治痢疾 、肠炎的腹泻.有明显的抑制各型痢疾杆菌 、绿脓杆菌
作用(赵章忠 1991).山楂果皮中的 VE有很好的抗衰老及防癌作用(张广伦 1995).
山楂果实中果胶含量高达 6.4%,位居所有水果之首.果胶具有携带某些有害物质排出体
外的功效.据国外新近报道 ,果胶有“疏散”放射性物质的作用 ,果胶与放射性 S r、Co 等元素形
成络合物 ,几乎可以把人体内一半的放射性物质排出体外 ,大大减少了放射性物质在人体内的
“污染” ,从而降低癌症的发生(王京立 1995).
2.3 梅
梅果中富含以柠檬酸为主的有机酸 ,具较强的杀菌作用.据报道 ,除了对枯草菌 、大肠杆
菌 、黄色葡萄球菌等主要细菌外 ,还对赤痢菌和伤寒菌等有较强的抗菌力.柠檬酸还有防止尿
路结石和促进胃 、小肠 、大肠蠕动的作用.此外 ,柠檬酸具有从肠上吸收Ca的作用(马荣第摘译
1991).
乌梅是采用未成熟的青梅 ,加工熏制而成的.对大肠杆菌 、痢疾杆菌 、伤寒杆菌 、绿脓杆菌 、
霍乱弧菌 、结核杆菌等有抑制作用(叶桔泉 1997).乌梅中主要成分柠檬酸 、苹果酸等酸性物质
的抑菌作用远强于中性盐.不过乌梅中的总酸度只能是抑菌作用的一因素 ,还可能有与其它化
学成分协调的作用(沈红梅等 1994).体外抗肿瘤及体内免疫调节试验结果表明 ,以乌梅为主
的复方对慢粒 、宫颈癌等肿瘤有一定疗效 ,熊果酸是作用成分之一 ,但并非主要成分 ,其主要成
分还待进一步探讨(沈红梅等 1995a).果肉中分离提纯得到 7个化合物:β-谷甾醇(Ⅰ)、棕榈
酸(Ⅱ)、柠檬酸三甲酯(Ⅲ)、熊果酸(Ⅳ)、 3-羟基-3-羧基戊二酸二甲酯(Ⅴ)、β-胡萝卜甙(Ⅵ)
和3-羟基-3-甲酯基戊二酸(Ⅶ ).其中 Ⅱ Ⅶ 为首次在乌梅中提取到 ,试验证明主要三萜成分为
熊果酸而非齐墩果酸(沈红梅等 1995b).离体肠试验发现乌梅能抑制肠蠕动 ,降低小肠平滑肌
张力 ,并可显著对抗毛果芸香碱和 BaCl2 所致的肠肌痉挛性收缩 ,同时可降低阿托品和肾上腺
素所致的肠平滑肌松驰的张力(侯建平等 1995).
2.4 刺梨
刺梨果被誉为“营养珍果 ,维生素 C 之王” ,平均每百克鲜果含 2 500 mg VC(杨松涛等
1995).VC 能增强细胞间质的防护能力 ,可阻断癌细胞转移 ,主要是抑制亚硝酸盐同食物中的
仲胺 、叔胺相结合 ,防止其生成有强致癌作用的亚硝基化合物(徐红华 1996).每百克刺梨中
VP的含量达 2 909 mg ,也为水果之冠.VP能增强人体细胞间粘和力 ,提高毛细血管对疾病的
抵抗力 ,防止小血管出血而起到保护血管的作用.对高血压 、冠心病有辅助治疗作用(张冬梅
1996).其 VE含量高于一般果 、蔬 , VE在生物体内作抗氧化剂 ,具有延年益寿的功能(何照范
等 1988).据研究表明 , VE在乳腺癌的防止中有显著作用.此外 ,VE能增强 Se的抗癌作用 ,当
VE 摄入不足时 ,Se的抗癌作用大大减弱(徐红华 1996).
每百克刺梨鲜果中含 11 mg纯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并属于 Cu-Zn SOD.1987年 4月
份在贵州召开了刺梨 SOD鉴定会 ,与会全国专家们充分肯定了刺梨具保健 、防癌 、抗衰老等特
性(杨松涛等 1995).临床用于防治冠心病 、高血压 、动脉硬化和坏血病等 ,均有理想疗效.用于
治疗红斑疮 、皮肤炎 、类风湿关节炎等 ,疗效也十分显著(李家福等 1989).
刺梨汁具有明显的拮抗慢性氟中毒作用.其机理是通过促进尿氟排泄和拮抗慢性氟中毒
的脂质过氧化作用(刘起展等 1996).
·303·第 3 期  邱桃芳等:蔷薇科果树中的药用物质及其药理作用
2.5 金樱子
金樱子果中以 Fe 、Zn 、Mn等具有保健疗效作用的元素含量较高 ,特别是 Zn 、Se ,含量分
别为 20.140×10-6和 0.072×10-6 ,它们对人体具有特定的保健和防癌功效.VC 含量仅次于
刺梨 ,为每百克鲜果中含 1 009 mg(闵运江等 1996).
果实口服既能促进胃液分泌帮助消化 ,又能使肠粘膜收缩 ,分泌减少 ,且能止泻.金樱子煎
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绿脓杆菌 、痢疾杆菌及钩端螺旋体均有抑制作用.从其乙醇提
取物中分离鉴定出金樱子皂甙 A ,为首次从金樱子中分离到(李向日等 1997).其水煎剂 、酒精
煎剂对破伤风杆菌有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用 1∶3200稀释的水溶液对流
感病毒仍有抑制作用(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 1976).
从金樱子中分离到 2 种三萜类化合物(Ⅰ 、 Ⅱ), 经化学方法和光谱分析确定 Ⅰ为
2α, 19α,23-三羟基熊果酸 , Ⅱ系为 28-O-β-D吡喃葡萄糖甙(叶萃等 1993).
采用切断大鼠腹下神经制备尿频模型 ,金樱子水提取物能使该模型大鼠排尿次数减少 ,排
尿间隔时间长 ,每次排尿增多(陆茵等 1995).
2.6 野蔷薇果
野蔷薇果又名刺玫果 ,其果实含人体所需的多种矿物质 、氨基酸 、丰富的维生素及其它营
养成分 ,还含有黄酮 ,是香豆素 、甾醇 、三萜类 、皂甙 、齐墩果酸 、白桦酸脂等各种生物活性成分.
具有降低血压 、扩张血管 、降血脂 、消炎 、强肾 、治疗坏血病 ,增强人体免疫功能.一些国家如前
苏联 、保加利亚 、美国 、丹麦等早已用野蔷薇果为原料进行天然 VC 的医药制剂和营养食品的
工业化生产.野蔷薇果汁对乌拉坦(氨基甲酸乙酯)诱发试验动物肺腺瘤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 ,
能增强免疫能力 ,影响自由基形成可能是其抗癌作用机制的一个方面(封春玲等 1993).
2.7 其它果实
2.7.1 梨 梨果肉里含有配糖体和鞣酸成分 ,因此 ,有润肺止咳的功效.
2.7.2 枇杷 枇杷果实含丰富胡萝卜素 ,可增强人的视力 ,维护表皮健康 ,促进胎儿发育.所含
的苹果酸 、柠檬酸可增进食欲 ,帮助消化(赵章忠 1991).
2.7.3 火棘 火棘果中含较高的 Fe、 Zn 、Mn 、Cu等元素 ,能增强人体造血功能 ,提高多种酶
活性和防止细胞衰老.果实中 SOD活力高达 266.2μg·g -1(雷基祥等 1996).
2.7.4 樱桃 樱桃果中含 Fe 量最多 ,它与桃 、李 、杏均有促进血红蛋白再生作用.对缺Fe性贫
血的病人起到治疗作用(赵章忠 1991).
2.7.5 草莓 草莓中的有机酸对增进消化 、软化血管 、改善心肌功能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何玉
英 1986).VC含量高 ,食用后可以阻碍亚硝胺的生成 ,对皮肤保持结实 、平滑有极大功效 ,草莓
还含有保持头发和皮肤健康所需的VA 及VK(苏瑶 1996).草莓果中含有一种叫“草莓胺”的物
质对治疗白血病 、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病有特殊疗效(葛会波 1994).
2.7.6 杏 杏果具有润肺定喘 、止咳生津等功能.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杏果含有 VB17 ,具有较强
的防癌作用(吴少华 1997).
3 种子的药用物质 、作用及其药理
3.1 蔷薇野果
包括山樱桃 、山杏 、山桃 、稠李 、笃斯等野果种子.野果中具有抗癌效果的物质是 VB19 ,它
主要存在于蔷薇野果的种仁之中.其中山杏仁所含 VB19高达 30%,经常适量食用 ,对防治癌症
发生和对癌症病人的辅助治疗都有积极作用(蔡培印等 1996).
外国学者对 Rose rubiginosa的种子油含量及其物理化学 、药理学特性进行了比较系统的
研究 ,并用种子油制成医药制剂应用于临床试验.结果表明 ,这种蔷薇的种子油对烧伤癍痕 、外
·304·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1998 年第 27 卷
伤疤痕及早期老年皱纹等都有确切疗效.进一步研究表明 , R .rubiginosa 的种子油含有反式
视黄酸和 3-戊烯丙基甲酮等 2种具有医疗效果的有效成分(曹亚玲等 1997).
3.2 桃 、李 、杏
3.2.1 桃 桃仁中含苦杏仁甙 ,能分离出氰氢酸.氰氢酸对呼吸中枢有镇静作用 ,因此有镇咳
的功效.桃仁还含大量脂肪油 ,有润肠之效(福建省医药研究所编 1979).桃仁醇提取物有显著
的抑制凝血作用(熊文愈等 1993).研究发现 ,桃仁的水溶物部分对试验动物有抗炎 、镇痛作
用 ,临床观察推测其有促进初产妇子宫收缩及子宫止血作用.醇提取物具抗血凝作用和较弱的
溶血作用 ,对豚鼠子宫和肠管有收缩作用.脂溶性部分有镇痛作用 ,其中三油酸甘油脂具抗血
凝活性(吕文海等 1993).
腹腔注射桃仁提取物 10 mg·kg-1能明显防止酒精导致小鼠肝脏谷胱甘肽的耗竭及脂质
过氧化物丙二醛的生成 ,对 Fe2+-半胱氨酸导致大鼠肝细胞的脂质过氧化损伤也有明显的防
护作用(季光等 1995).
在人体皮肤真皮组织培养中 ,桃仁提取液对纤维母细胞经继代的 L14的抑制作用 ,作用与
用药时间成正比 ,药效明显稳定(宋月莲等 1995).
3.2.2 李 李的种仁含李甙 、苦杏仁甙 ,能润肠通便 、利尿消肿(吴少华 1997).
3.2.3 杏 杏仁中含苦杏仁甙 ,具有抗肿瘤和减轻肿瘤病人疼痛及控制癌性胸水的作用(朱友
平等 1988).苦杏仁甙经酶水解后产生氰氢酸 ,对呼吸中枢有镇静作用 ,故可止咳喘(赵章忠
1991).
3.3 山楂和樱桃
山楂种核中可得到一类黄绿色馏油 ,有强烈的辛辣味 ,可作为黑豆馏油的理想代用品.用
于湿诊 、神经性皮炎 、婴儿胎毒 、疥子 、干癣等皮肤病治疗.对绿脓杆菌 、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
球菌均有较强抗菌作用(杜斌 1989).山楂核中的熊果酸 、黄酮类对治疗冠心病 ,动脉硬化等有
特殊功效(张广伦 1995).樱桃的果核有透疹解毒 、发汗解表 、消痰核疽瘤的功效.临床上常用
作发汗透疹专剂(何悦飞等 1990).
参考文献
曹亚玲 ,何永华 , 李朝銮.1997.24 种野生蔷薇种子油含量及其脂肪酸组成.营养学报 , 19(1):7175
蔡培印 ,李玉萍.1996.抗癌抑癌食物新知.食品与生活 ,(6):20
杜斌.1989.山楂核综合利用试验研究.中国野生植物 , (4):7
福建省医药研究所编.1979.福建药物志(第一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174
葛会波.1994.草莓高效益栽培.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 , 1
何玉英.1986.对草莓发展的调研.中国果品研究 ,(3):23
何悦飞 ,费幼画.1990.水果的药用与忌口.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24
何照范 ,熊绿芸 , 国兴民 ,等.1988.刺梨果实的营养成分.营养学报 , 10(3):262
侯建平 ,杨军英 , 韩志宏.1995.乌梅对小鼠 、家兔平滑肌运动的影响.中国中医药科技 , 2(6):2425
封春玲 ,张月明 , 朱明 ,等.1993.野蔷薇果汁对乌拉坦诱发小鼠肺腺瘤的影响.营养学报 , 15(1):87
黄沛力 ,曾昭晖.1996.银杏叶 、山楂叶对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中国中药杂志 , 21(4):245
季光 ,胡梅 , 孙维强.1995.桃仁抗肝脂质过氧化损伤作用的研究.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 7(3):3435
匡锦萍 ,胡文江 , 昊贵兴.1992.山楂叶的利尿实验.中国中药杂志 , 17(1):52
雷基祥 ,蔡金腾.1996.火棘 、金樱子果实特性和营养成分的研究.中国果品研究 , (1):20
李家福 ,高崇学 , 肖柏森.1989.野果开发与综合利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3941
李向日 ,魏璐雪.1997.金樱子的化学成分研究.中国中药杂志 , 25(5):298
刘国栋.1989.山楂.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34
刘起展 ,方耀明 , 崔瑞平.1996.刺梨汁拮抗慢性氟中毒的实验观察.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 15(4):193196
陆茵 ,孙志广 , 许慧琪 ,等.1995.金樱子水提物对泌尿系统的影响.中草药 , 26(10):529531
·305·第 3 期  邱桃芳等:蔷薇科果树中的药用物质及其药理作用
吕文海 ,于少华.1993.桃仁炮制的初步实验研究.中国中药杂志 , 18(4):214
马荣第摘译.1991.梅的营养价值.中国果品研究 ,(2):30
闵运江 ,陈乃富 , 刘文中.1996.保健野果金樱子.植物杂志 ,(2):9
蒲沼和.1996.果胶可降低胆固醇和血糖.食品科技 , (6):32
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1976.中国中草药汇编(上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492 , 543544
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1978.中国中草药汇编(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682
沈红梅 ,乔传卓 , 苏中武 ,等.1994.采收 、加工 、植物基原对乌梅抑菌作用的影响.中药材 , 17(8):2427
沈红梅 ,易杨华 , 乔传卓 ,等.1995b.乌梅的化学成分研究.中草药 ,(2):105106
宋月莲 , 郑应昭 ,李素慧.1995.中药桃仁对体外纤维母细胞增生的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中西医结合眼科杂
志 , 13(1):13
苏瑶.1996.十类食物有助于美容.食品科技 ,(3):35
王建华 ,韩雅珊 , 戴蕴青.1994.果蔬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中国果品研究 , (4):23
王京立.1995.山楂的妙用.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1):20
汪开治.1996.常吃苹果不求医.植物杂志 ,(5):15
吴少华.1997.果品与食疗(连载).福建果树 ,(1):5860
徐红华.1996.膳食营养与癌症关系的探讨.食品科学 , (6):5758
熊文愈 ,汪计珠 , 石同岱 ,等.1993.中国木本药用植物.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242284
杨松涛 ,张亚兰.1995.天然营养保健果品———刺梨.植物杂志 ,(5):9
叶萃 ,茅青 , 郭永红.1993.中药金樱子三萜类成分的分离鉴定.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 15(4):6264
叶桔泉.1997.食物中药与便方.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178
张冬梅.1996.抗癌野果———刺梨.食品科技 ,(5):36
张广伦.1995.野山楂固体饮料的研究.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 (2):28
赵章忠.1991.食品的营养与食疗.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3658
周爱民 ,夏德忠.1983.果品药用三则.中国果品研究 ,(1):31
朱友平 ,苏中武 , 李承祜.1988.十一种李属植物种子的苦杏甙含量测定.中药通报 , (6):36
Liang Z Z , Aquino R , Feo V , et al.1990.Polyhydroxylated triterpenes from loquat.Planta Medica , 56:330-
332
Lin S Q , Sharpe H D.1998.Loquat:Botany and horticulture.Horticulture Reviews , 23:273-276
Noreen W , Wadood A , Hidayat H K , et al.1988.Effect of loquat on blood glucose levels of normal and
allox an-diabetic rabbits.Planta Medica , 54:196-199
Shimizu M , Fukumura H , Tsuji H , et al.1986.Anti-inflammatory constituents of topically applied crude drugs.
I.Constituents and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of loquat.Chem &Pharm Bul , 34:2614-2617
Tommasi N D E.1992.Constituents of loqua t-a study of their antiviral properties.J Nat Prod , 55:1067-1073
·306·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1998 年第 27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