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兰坪铅锌尾矿区豆科植物根瘤菌耐受性研究



全 文 :兰坪铅锌尾矿区豆科植物根瘤菌耐受性研究
缪福俊 ,熊智* ,孙浩 ,陈玲 ,李彪 
(西南山地森林资源保育与利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南林业大学 ,云南昆明 650224)
摘要 对 16株分离自兰坪铅锌尾矿区豆科植物根瘤菌进行了耐盐、耐酸碱、耐高温或低温、耐铅锌等抗逆性研究。结果表明 ,该区的豆
科植物根瘤菌耐盐性普遍较差;多数菌株具有很强的耐酸性 ,耐碱能力较弱 ,仅 1株长波叶山蚂蝗共生根瘤菌的耐酸碱能力较强;耐低
温的菌株较多 ,只有 1株与美丽胡枝子共生根瘤菌较能耐受高温;大多数菌株对铅、锌单盐和双盐具有良好的耐性能力 ,但是对铅锌双
盐的毒害的耐受明显减弱。
关键词 兰坪铅锌尾矿;根瘤菌;胁迫耐受性
中图分类号 X1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0)21-11365-03
StudyontheStressToleranceofRhizobiaIsolatedfromNodulesofLeguminousPlantsinPb-ZnMiningTailingofLanping
MIAOFu-junetal (KeyLaboratoryforForestResourcesConservationandUseintheSouthwestMountainsofChina, MinistryofEducation,
SouthwestForestry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650224)
Abstract Thesalt-tolerance, acidandalkali-tolerance, highandlowtemperature-toleranceandlead-zinctoleranceof16rhizobiastrains
werestudied.TheresultsshowedthatthecapabilitytotolerateNaClwasgeneralyweak.Formostofstrains, thecapabilitytotolerateacidwas
strong, butwasweaktoalkali, onestrainisolatedfromnodulesofDesmodiumsequaxtoleratedbothacidandalkali.Mostofstrainswerelow-
temperatureadaptiveandnothigh-temperaturetolerantexceptonestrainisolatedfromnodulesofLespedzaformosa.Thecapabilitywassignifi-
cantlystrongformostofstrainstotoleratesingleleadorzincsalt, butdoubleleadandzincsaltlimitedthemostofstrains.
Keywords  Lanpinglead-zincminingtailings;Rhizobia;Stresstolerance
  兰坪 ,矿藏资源富集 ,被誉为 “云南有色金属王国的明
珠 ”。大型金顶铅锌矿储量居亚州第 1,世界第 2[ 1] 。其铅锌
尾矿区规模大 ,亟待生态恢复。然而铅锌尾矿区属于土壤恶
化 、重金属严重污染的环境 ,尾矿区土壤的治理和植物修复
一直是关注的热点和重点 [ 2-3] 。尾矿区植被恢复的最重要
限制因子之一是重金属毒性和养分不足 ,而氮素的极端不足
又是养分不足的核心问题 [ 4-6] 。兰坪铅锌尾矿区植被稀疏 ,
大部分是耐重金属 、耐贫瘠的豆科灌丛草和木本植物。野豇
豆 [ Vignavexilata(L.)Rich] 、长波叶山蚂蝗(Desmodiumse-
quaxWal.)、三叶草(TrifoliumrepensL.)等是尾矿区的常见
植物 ,具有耐贫瘠 、耐重金属的特点 ,是改良土壤的优良植
物 [ 7]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建立共生关系 ,在尾矿区极端的生
态环境条件下 ,这种共生关系对豆科植物的生长发育 、生物
群落的发育有重要意义 ,同时在改善土壤肥力 、植被恢复中
发挥着重要作用 [ 4-6] 。
但目前国内外对兰坪铅锌尾矿区豆科植物根瘤菌的研
究鲜见报道。因此笔者对该尾矿区豆科植物根瘤菌的耐酸
碱 、耐重金属等抗逆性进行分析 ,希望找到抗逆性强的优良
根瘤菌 ,在尾矿区生态恢复时 ,拌种于豆科植物的种子 ,与豆
科植物形成共生固氮体系 ,增加尾矿区土壤中的氮肥 ,改良
土壤 ,为后期进入其他的植物奠定基础 ,逐渐恢复尾矿区的
植被 ,这将对兰坪铅锌尾矿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的科
学意义 。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于 2009年 6月自兰坪铅锌尾矿区采集自
然生长的豆科植物的根瘤后 ,采用 YMA培养基平板法分离
纯化 ,用镜检和回接结瘤检验菌株的纯度 ,得到 16株根瘤菌
(表 1)并用 ARDRA分析 ,结果表明这 16株菌株存在较大的
差异 ,经活化后待用。
1.2 土壤铅 、锌的测定 采集矿区的土壤样品 ,送云南省农
业科学院植保土肥所测试分析中心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WFX-110)测定 2种重金属元素(Pb、Zn)含量。土壤锌的测
定参照 GB/T17138-1997,土壤铅的测定参照 GB/T17141-
1997。
表 1 兰坪铅锌尾矿区自然生长的豆科植物根瘤菌
Table1  TheRhizobiumleguminosarumnaturalgrowthinLanpinglead-zincminingtailings
菌株 Strains 寄主植物Hostplants 菌株Strains 寄主植物 Hostplants
L1、L2、L3 三叶草TrifoliumrepensL L10、L11、L12、L13 长波叶山蚂蝗DesmodiumsequaxWal
L4、L5、L6、L7 白刺花SophoravicifoliaHance L14、L15 野豇豆 Vignavexilata(L.)Rich
L8、L9 美丽胡枝子 Lespedzaformosa(Vog.)Koehne L16 三点金 Desmodiumtriflorum(L.)DC
1.3 抗逆性试验
1.3.1 耐盐性测定 。将供试菌株接种在含有不同浓度 NaCl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60067);国家林业局西南地区生
物多样性保育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2006kj)。
作者简介 缪福俊(1986-), 男, 甘肃兰州人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植物学。 *通讯作者 , 博士 , 教授 , E-mail:zhix65.swfc@
gmail.com。
收稿日期  2010-04-14
的 YMA培养基上 , NaCl的最终浓度依次为 1%、2%、3%、
4%、5%,以含 0.01% NaCl的接种平板作为阳性对照 ,采用
点接种方法 , 2次重复 , 28 ℃培养观察 2 ~ 10 d,生长记为
“ +”,不生长记为 “ -”[ 8] 。
1.3.2 耐酸碱性测定。将供试菌株接种于不同 pH值的
YMA培养基上 ,用 HCl和 NaOH调节 pH值 ,使 pH值依次为
3.0、4.0、5.0、6.0、8.0、9.0、10.0、11.0、12.0,以 pH值 7.0的
安徽农业科学 , JournalofAnhuiAgri.Sci.2010, 38(21):11365-11367, 11426 责任编辑 李菲菲 责任校对 卢瑶
DOI :10.13989/j.cnki .0517-6611.2010.21.029
平板作为阳性对照 ,接种 ,培养 ,观察记录同上 。
1.3.3 生长温度范围测定。将供试菌株接种于 YMA培养基
上 ,分别在 4、10℃下培养 5~ 20 d;在 37、60 ℃下热激处理 30
min后 ,转到 28 ℃下培养 2~ 10 d。以 28℃的平板为阳性对
照 ,接种 ,培养 ,观察记录同上。
1.3.4 耐重金属性测定 。以兰坪铅锌尾矿区的土壤重金属
含量测定结果为依据 ,将 YMA培养基灭菌冷却到 50 ℃,按
剂量添加 0.1 mol/L的 ZnSO4· 7H2 O和 Pb(C2 H3 O2)· 3H2O
溶液制成含不同浓度梯度的铅盐 、锌盐及铅锌双盐重金属选
择性 YMA培养基。
单因素试验:将供试菌株接种在含有不同单盐浓度的重
金属 YMA培养基上 ,铅盐浓度依次是 5.0、6.0、7.0、8.0、9.0、
10.0mmol/L;锌盐浓度同铅盐的浓度 ,以无重金属的 YMA平
板作为阳性对照 ,接种 ,培养 2 ~10d,观察记录同上。
双因素试验:将供试菌株接种在含有铅 、锌重金属的
YMA培养基上 ,不同铅 、锌重金属浓度如表 2,以无重金属的
YMA平板作为阳性对照 ,接种 ,培养 2 ~10d,观察记录同上。
表 2 不同 Pb、Zn浓度
Table2 DiferentPb, Znconcentrations mmol/L
浓度梯度
Concentrationgrade Pb Zn
1 3.0 4.0
2 4.0 5.0
3 5.0 6.0
4 6.0 7.0
5 7.0 8.0
2 结果与分析
2.1 尾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特点 测定分析尾矿区土壤的
重金属元素含量 ,结果表明(表 3):兰坪铅锌尾矿区土壤中重
金属的含量 Zn>Pb,分别是云南土壤(A层)背景值的 93.28
和 100.99倍 [ 9] 。说明尾矿区重金属元素含量较高 ,污染
严重。
表 3 兰坪铅锌尾矿区土壤的重金属含量
Table3  TheheavymetalcontentsoftheLanpinglead-zinctailings
重金属类型Heavymetaltype
尾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mg/kgTheheavymetalcontentsofTailings
全国土壤(A层)背景平均值∥mg/kgNationalsoil(Alayer)backgroundaverage
云南土壤(A层)背景平均值∥mg/kgYunnansoil(Alayer)backgroundaverage
尾矿区与云南土壤(A层)背景平均值的倍数MultiplesofTailingsandYunnansoil(Alayer)backgroundaverage
Pb 4 100.45 26.00 40.60 100.99
Zn 8 367.26 74.20 89.70 93.28
2.2 耐盐性 由表 4可见 ,供试菌株耐盐性普遍较差 ,有
68.75%的菌株不能耐受浓度 2%的 NaCl,但有 25.00%的菌
株能忍耐浓度 3%的 NaCl,其中能与野豇豆共生的菌 L14耐
盐性最强 ,能够忍耐浓度 4%的 NaCl。说明菌株对 NaCl比较
敏感。这表明 ,供试根瘤菌的耐盐能力差异较大 ,多样性明
显 ,随着盐离子浓度的升高 ,根瘤菌生活力逐渐下降 ,生长
缓慢 [ 8] 。
表 4 不同 pH值、NaCl浓度与温度对根瘤菌生长的影响
Table4 EffectsofdiferentpHvalue, NaClconcentrationandtemperatureongrowthofrhizobia
菌株Strains
pH值 pHvalue
3.0 4.0 5.0 6.0 8.0 9.0 10.0 11.0 12.0
NaCl浓度∥%NaClconcentration
1 2 3 4 5
温度∥℃Temperature
4 10 37 60
L1 - - + + + + + - - + - - - - + + - -
L2 + + + + + + + - - + + - - - + + + -
L3 + + + + + - - - - + + + - - + + - -
L4 + + + + + + + - - - - - - - - - + -
L5 + + + + + + + - - + + + - - - + + -
L6 - - + + + - - - - + - - - - + + + -
L7 + + + + + + + - - + - - - - - + + -
L8 - + + + + + - - - + - - - - + + - -
L9 - - + + + + + - - - - - - - - + + +
L10 - + + + + + + + + + - - - - + + + -
L11 - + + + + + + - - - - - - - - - + -
L12 - - + + + + + - - - - - - - + + + -
L13 + + + + + + - - - + + + - - + + + -
L14 + + + + + + - - - + + + + - + + + -
L15 - + + + + + - - - + - - - - - + + -
L16 - + + + + + + - - + - - - - + + + -
2.3 耐酸碱性 由表 4可见 ,供试菌株耐酸范围很广 ,具有
非常高的耐酸能力。根瘤菌多数不耐碱 , pH值 12.0时仅有
1株菌能耐受 , pH值 11.0时仅有 18.50%的菌株能生长 ,大
多数菌株在微酸至中性条件下生长较好。只有 1株能与长
波叶山蚂蝗共生的菌 L10可以耐酸碱 , pH值:3.0 ~ 12.0。
据报道 ,根瘤菌生长的最适 pH值为 6.0 ~ 7.0,有些根瘤
菌在 pH值 4.5 ~9.5范围内能生长 ,过酸过碱的环境条件对
根瘤菌的生长和结瘤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10-12] 。而该试验
11366           安徽农业科学                         2010年
中 , 100%的供试根瘤菌可在 pH值 5.0 ~ 8.0的范围内生长;
75.00%的菌株在 pH值为 4.0 ~8.0的环境中有活力 ,而且每
一种豆科植物上都有 1株耐酸性菌株与之共生 ,这表明该尾
矿区豆科植物根瘤菌资源中存在着丰富的耐酸的菌株 ,可能
是由于兰坪尾矿区的土壤为酸性 ,这些根瘤菌长期生活在这
种酸性环境中 ,其耐酸的能力较强。
2.4 温度变化对根瘤菌生长的影响 由表 4可见 ,根瘤菌
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窄 ,对温度的耐受性表现出较强的耐低
温性。 62.50%的菌株在 4 ℃下表现出活力 , 87.50%的菌株
在 10℃下能生长 , 60℃热激处理 30min后 ,在 28℃下培养 ,
仅有 1株菌 L9仍有活力 ,表现出较强的抗热性。一般认为 ,
根瘤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 25 ~30℃,只有少数苜蓿根瘤菌菌
株可以在 42.5℃下生长 ,极少数根瘤菌可以在 4 ℃条件下生
长 ,根瘤菌在 60 ℃条件下处理 5 min即全部被杀死 [ 13-15] 。
表明该尾矿区蕴育有丰富的耐低温的根瘤菌资源 ,而且每一
种豆科植物上都有 1株耐低温的菌株与之共生 ,可能是尾矿
区海拨较高 ,温度较低 ,菌株的耐低温能力很强 。
2.5 耐重金属
2.5.1 单因素试验。从表 5可以看出 , 81.25%的菌能在浓
度 5.0mmol/L的铅盐胁迫下生长 , 87.50%的菌株能在浓度
5.0 mmol/L的锌盐胁迫下生长 ,说明大多数菌株对铅 、锌重
金属具有良好的耐性能力 ,为了适应重金属胁迫的环境 ,微
生物体内形成了相应的耐性和抗性机制 [ 16] ,且每种豆科植物
上都共生 1株耐性菌株。其中 L13、L14能在浓度 8.0
mmol/L的铅盐胁迫下生长 , L5、L14菌株在浓度 9.0 mmol/L
的锌盐胁迫下生长 ,表现出较强的耐铅 、锌能力。总体上看
来 ,菌株耐锌的能力高于耐铅的能力 ,可能是与尾矿区环境
中的重金属含量有关 ,土壤中的锌的含量要高于铅的含量)。
表 5 不同铅、锌浓度对根瘤菌生长的影响
Table5 EffectsofdifferentPb, Znconcentrationsongrowthofrhizobia
菌株Strains
对照Comp-arison
单铅浓度∥mmol/LSinglePbconcentration
5.0 6.0 7.0 8.0 9.0 10.0
单锌浓度∥mmol/LSinglePbconcentration
5.0 6.0 7.0 8.0 9.0 10.0
铅、锌双因素浓度∥mmol/LDoublePb, Znconcentration
1.0 2.0 3.0 4.0 5.0
L1 + + - - - - - + + + + - - + + - - -
L2 + + + + - - - + + + - - - + + + - -
L3 + - - - - - - + + - - - - - - - - -
L4 + - - - - - - - - - - - - - - - - -
L5 + + + + - - - + + + + + - + + + - -
L6 + - - - - - - - - - - - - - - - - -
L7 + + + + - - - + + + - - - + + - - -
L8 + + - - - - - + + - - - - + - - - -
L9 + + + - - - - + - - - - - + - - - -
L10 + + + - - - - + + - - - - + - - - -
L11 + + + - - - - + + + + - - + + - - -
L12 + + - - - - - + + - - - - + - - - -
L13 + + + + + - - + + + + - - + + + - -
L14 + + + + + - - + + + + + - + + + + -
L15 + + - - - - - + + + - - - + - - - -
L16 + + + - - - - + - - - - - + - - - -
2.5.2 双因素试验。表 5中 , 81.25%菌能在浓度 3.0
mmol/L铅 、4.0 mmol/L锌双盐胁迫下生长 , 25.00%的菌株能
在浓度 5.0mmol/L铅 、6.0mmol/L锌双盐胁迫下生长 ,表明
菌株对铅 、锌双盐具有一定的抗性能力 。其中菌株 L14为铅
锌高耐性菌株 ,与野豇豆共生。但在铅 、锌共同胁迫下 ,菌株
的耐性能力弱于铅 、锌单独胁迫下的抗性 ,说明根瘤菌在铅
锌双因素胁迫下的生长情况与单因素不同 ,在铅锌共同胁迫
下 ,在较低浓度时出现抑制根瘤菌生长的情况 ,说明对菌株
的毒害作用大 。
3 结论
尾矿区的 16株根瘤菌的 4项抗逆性测定结果表明 ,该地
区的根瘤菌具有较强的耐酸性 ,但耐碱能力较弱;供试根瘤
菌耐盐性普遍较差;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窄 ,耐低温的菌株
较多;大多数菌株对铅 、锌重金属具有良好的耐性能力 ,铅锌
双盐的毒害作用大于其单盐的毒害 。
几乎每种豆科植物上都有 1株耐性较强的根瘤菌与之
共生 ,可能是保证寄主植物正常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
试验筛选到 1株与美丽胡枝子共生的耐高温菌 L9,耐受
温度 60℃;1株与长波叶山蚂蝗共生的耐酸碱能力强的菌
L10,耐受 pH值为 3.0 ~ 12.0;3株对盐 、酸性 、低温和重金属
耐性均强的优良菌株:与白刺花共生的菌 L5、与长波叶山蚂
蝗共生的菌 L13、与野豇豆共生的菌 L14,能耐受浓度 4%
NaCl,耐受 pH值为 3.0 ~ 9.0,耐受温度为 4℃,耐铅能力 7.0
mmol/L,耐锌能力 9.0 mmol/L,耐铅锌能力 5.0、6.0mmol/L。
其中高耐锌菌 L5,耐受浓度 9.0 mmol/L的锌盐胁迫;高耐铅
菌 L13、L14耐受浓度 8.0 mmol/L的铅盐胁迫;高耐铅锌菌
L14,耐铅锌浓度分别是 6.0、7.0 mmol/L。
  若能将这些抗性好的根瘤菌 ,在尾矿区生态恢复时 ,拌
种于豆科植物的种子 ,增强豆科植物的抗逆性 ,与豆科植物
形成共生固氮体系 ,这种体系能固定空气中的氮 ,增加尾矿
区土壤中的氮肥 ,使土壤肥沃 ,为后期其他植物的入侵或引
入创造条件 ,从而逐渐恢复尾矿区的植被。因此 ,这种重金
属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途径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值得进
(下转第 11426页)
1136738卷 21期                缪福俊等 兰坪铅锌尾矿区豆科植物根瘤菌耐受性研究
在柠檬酸和草酸溶液中 ,随着有机酸浓度的增加 ,煤球灰对
磷的释放率增大 ,释放率都比较高 ,与草酸相比 ,在相同浓度
条件下 ,柠檬酸对饱和磷的释放作用的影响较大 。由此可
见 ,低分子量有机酸的存在能够促进煤球灰的释放。
有机酸的存在使水溶液中电离出 H+和有机阴离子 , H+
导致部分磷酸盐发生溶解 ,有机阴离子则增加煤球灰表面的
负电荷。柠檬酸中含有较多的负电荷基团 ,更能促进煤球灰
对磷的释放。
3 结论与讨论
(1)在吸附反应的初始阶段(0 ~ 2 h),煤球灰对磷的吸
附速率较大 ,随着吸附反应的不断进行 ,吸附速率降低 ,吸附
量上升幅度较小 ,这表明煤球灰对磷的吸附具有 “快速吸附 ,
缓慢平衡 ”的特点。煤球灰对磷吸附的动力学特征很好地遵
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2)吸附热力学研究表明 ,煤球灰吸附磷过程中 ,煤球灰
对磷的吸附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系统的■G0 <0, ■H0
>0,煤球灰对磷的吸附作用是一个自发的 、吸热过程。
(3)煤球灰对磷的等温吸附可用 Langmuir和 Temkin等
温模型拟合 ,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由 Langmuir等温方
程计算出的最大吸附量 Qm为 1 250mg/kg。
(4)在酸性条件下 ,随着溶液 pH值的上升 ,吸附量降
低;在碱性条件下 ,煤球灰对磷的吸附量趋于平衡 。
(5)低分子有机酸对煤球灰磷吸附有抑制作用 ,对饱和
煤球灰磷释放有促进作用 。
参考文献
[ 1] 干方群,周健民,王火焰,等.不同粘土矿物对磷污染水体的吸附净化
性能比较 [ J].生态环境 , 2008, 17(3):914-917.
[ 2] ALEKSANDRADRIZO, CHRISTIANEFORGET, ROBERTP, etal.Phos-
phorusremovalbyelectricarcfurnacesteelslagandserpentinite[J] .Wa-
terResearch, 2006, 40(8):1547-1554.
[ 3] HUANGWN, WANGSB, ZHUZH, etal.Phosphateremovalfrom
wastewaterusingredmud[ J].HazardousMaterials, 2008, 158(1):35-
42.
[ 4] WEIXC, VIADERORCJR, BHOJAPPAS.Phosphorusremovalbyacid
minedrainagesludgefromsecondaryefluentsofmunicipalwastewater
treatmentplants[J].WaterResearch, 2008, 42(13):3275-3284.
[ 5] PARKWH, POLPRASERTC.Rolesofoystershelsinanintegratedcon-
structedwetlandsystemdesignedforPremoval[J] .EcologicalEngineering,
2008, 34(1):50-56.
[ 6] NAC RAYEDDOU,AICHABENSMAILI.Equilibriumandkineticmodel-
lingofironadsorptionbyeggshelsinabatchsystem:efectoftemperature
[J].Desalination, 2007, 206(1/3):127-134.[ 7] ENSAROGUZ.Sorptionofphosphatefromsolid/liquidinterfacebyflyash
[J].ColoidsandSurfacesA:PhysicochemicalandEngineeringAspects,
2005, 262(1/3):113-117.
[ 8] 黄辉,赵浩 ,饶群.等.人工湿地基质除磷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J] .环境
科学与技术 , 2006, 29(11):112-114.
[ 9] DRIZOA, FROSTCA, GRACEJ, etal.Physico-chemicalscreeningof
phosphate-removingsubstratesforuseinconstructedwetlandsystems[J] .
WaterResearch, 1999, 33(17):3595-3602.
[ 10] DELBUBBAM, ARIASCA, BRIXH.Phosphorusadsorptionmaximum
ofsandsforuseasmediainsubsurfaceflowconstructedreedbedsasmeasuredbytheLangmuirisotherm[ J].WaterResearch, 2003, 37(14):
3390-3400.
[ 11] KOUMANOVAB, DRAMEB, POPANGELOVAM.Phosphateremoval
fromaqueoussolutionsusingredmudwastedinbauxiteBayersprocess
[J].Resources,ConservationandRecycling, 1997, 19(1):11-20.
[ 12] 胡艳 ,胡曰利 ,吴晓芙 ,等.基质组合方式对生活污水中磷的去除效果
研究 [ J].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8, 31(7):112-115.
[ 13] 宋金凤,崔晓阳,王政权.柠檬酸柠檬酸盐对暗棕壤磷的释放效应及
机制 [ J].水土保持通报 , 2008, 22(2):182-186.[ 14] 段立珍,汪建飞,赵建荣,等.苹果酸对温室土壤磷释放与吸附的影响
[ J].土壤通报 , 2007, 38(1):81-83.
[ 15] 郝建朝 ,刘学增 ,卢显芝 ,等.pH和沸石处理池塘底泥磷吸附与解吸行
为的研究 [ J].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8, 31(8):18-21.
[ 16] HAMEEDBH,AHMADAA, AZIZN.Isotherms, kineticsandthermody-
namicsofaciddyeadsorptiononactivatedpalmash[ J].ChemEngJ,
2007, 133(1/3):195-203.
(上接第 11367页)
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 1]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简介 [ EB/OL].htp://www.agri.com.cn/intro/
533325.htm.
[ 2] 卓莉 ,沈王庆.铅锌尾矿对环境污染的初步研究 [ J].中国科技信息 ,
2007(12):16-18.[ 3] 蔡嗣经,杨鹏.金属矿山尾矿问题及其综合利用与治理 [ J] .中国工程
科学 , 2000, 2(4):89-92.
[ 4] 王海鸥,徐海洋,钟广蓉,等.根际微生物对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
作用的研究进展[ 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30):14832-14834.
[ 5] 熊智 ,李洁,张成刚.桤木属宿主与弗兰克氏菌的共生关系研究 [ J].福
建林业科技, 2008, 35(1):11-12.
[ 6] SORENSENDL,FRESQUEZPR.Nitrificationpotentialinreclaimedcoal
minespoilsandsoilsinthesemiaridSouthwestUSA[J] .JournalofEnvi-
ronmentalQuality, 1991, 20(1):279-285.
[ 7] 谷峻.中国不同地区的山蚂蝗、甘草根瘤菌多相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 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 2005.
[ 8] 徐开未,张小平,陈远学,等.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山蚂蝗属根瘤菌抗逆
性研究 [ J] .安徽农业科学 , 2009, 37(2):501-503.
[ 9]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 [ 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
版社, 1990:87-378.
[ 10] 关桂兰,王卫卫,杨玉锁.新疆干旱地区固氮生物资源[ 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1.
[ 11] 康金花,关桂兰,沈艳芳.苜蓿根瘤菌耐盐碱性试验 [ J].干旱区研究,
1996, 13(3):74-77.
[ 12] 杨江科 ,周琴,周俊初.pH对土壤中土著快、慢生大豆根瘤菌结瘤的影
响[ J].应用生态学报, 2001, 12(4):639-640.
[ 13] 李兴芳,樊妙姬,蒋艳明,等.相思根瘤菌的抗逆性初步研究 [ J].广西
科学 , 2003, 10(4):312-314, 324.
[ 14] 何恒斌,贾昆峰,贾桂霞,等.沙冬青根瘤菌的抗逆性 [ J].植物生态学
报, 2006, 30(1):140-146.
[ 15] 黄宝灵,吕成群,韦原莲,等.相思树种根瘤菌的若干抗逆特性 [ 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28(1):29-32.
[ 16] 王亚雄,郭瑾珑,刘瑞霞.微生物吸附剂对重金属的吸附特性[ J].环
境科学, 2001, 22(6):72-75.
[ 17] 朱毓华,韦革宏,陈卫民,等.陕西太白尾矿区根瘤菌多样性及抗性菌
株筛选[ J].西北植物学报, 2006, 26(7):1443-1448.
11426           安徽农业科学                         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