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贵州省兰科植物地理新分布



全 文 :贵州省兰科植物地理新分布
姜运力1 ,宋仕贤2 ,王莲辉1 ,陈景艳1 ,罗在柒1 ,杨成华1 
(1.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贵州贵阳 550005;2.卧龙自然保护区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 ,四川汶川 623006)
摘要 [目的] 研究兰科植物在贵州省的最新地理分布。[方法] 通过调查贵州省的兰科植物种质资源并查阅相关资料 ,发现有一种未
曾记入文献的兰科植物分布在贵州省。[结果] 该独花兰的主要形态特征如下:假鳞茎为椭圆形 、淡黄色;叶 1枚 ,宽卵状椭圆形 , 背面紫
红色;叶柄长 4.2~ 4.8 cm;花 1朵 ,紫色 ,葶长 10.5 cm , 鞘 2枚 ,膜质;花梗和子房长8.6 cm;花瓣呈倒卵状披针形;侧裂片直立 ,卵状三角
形。它主要生长于海拔 400~ 1 100(~ 1 800 m)树林下腐殖质丰富的土壤上和山谷中荫蔽的地方 ,主要分布在江苏西南部 、安徽、浙江西
部、湖北、湖南、四川南部及陕西南部。[ 结论] 新发现的这一兰科植物为独花兰 ,是我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
关键词 贵州;兰科;植物;新分布
中图分类号 S 68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9)09-04000-01
New Geological Distribution of Orchidaceae Plants in Guizhou Province
JIANGYun-li et al (Guizhou Academy of Forest Sciences , Guiyang , Guizhou 550005)
Abstract [Objective] The purposewas to study the newest geological distribution of orchidaceae plants in Guizhou Province.[ Method] Through investi-
gating the germ resources of orchidaceae plants inGuizhou Province and referring to relative data, one orchidaceae species , which had not been written into
literatures , was found to distribute in Guizhou Province.[ Result] The major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of Changnienis amoena were as follows:its pseu-
dobulb was oval shape and light yellow;it had one wide-egg oval-shape leaf with purplish red on the back;the length of its leafstalk was 4.2-4.8 cm;
it had one purple flower with pedicle length of 10.5 cm;it had 2 membrane sheath;the length of its pedicle and ovary was 8.6 cm;its petalswere invert-
ed-egg lanceolate;its side lobe was vertical and egg-triangle.It mainly grew on the soil rich in humus underwoods and in the shady place in valley at ele-
vation of 400-1 100(-1 800 m).It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southwest of Jiangsu , Anhui , the west of Zhejiang, Hubei , Hunan , the southern of
Sichuan and Shaanxi.[ Conclusion] The newly found orchidaceae plant was C.amoena , it was Chinese peculiar monotypic genera plant.
Key words Guizhou;Orchidaceae;Plant;New distribution
基金项目 贵州省科技基金项目[ 黔科合 J 字(2006)2037号] ;贵州省
农业攻关项目(黔科合 NY 字 20073029号);贵州省科技基
础条件平台项目(20064005号);贵州省林业厅项目(黔林计
复 2003145 号);贵州省农业攻关项目(黔科合 NY 字 ,
20063062号)。
作者简介 姜运力(1977-),男 ,贵州湄潭人 ,工程师 ,从事贵州兰科
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培育工作。
收稿日期 2008-12-22
  通过对贵州省兰科植物种质资源调查引种的实物标本
及贵州大学 、贵州省林业学校等有关单位植物标本室有关标
本的鉴定 ,笔者发现有 1种兰科植物在相关文献中未记载贵
州有分布 ,属贵州省的兰科植物新分布 ,特报道如下。
1 独花兰为稀有濒危植物保护情况
独花兰在《中国高等植物中国植物志》中描述为:Chang-
nienis amoena s.s.Chien in Contr.Biol.Lab.Sci.Soc.China , Bot.
esr.10:90.f.12.1935.
独花兰属兰科(Orchidaceae)、独花兰属(Changnienia),是
我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 。《中国植物红皮书———稀有濒危植
物(第一册)》将其列为稀有种[ 1] 。对兰科植物系统发育研究
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目前 ,兰科植物大部分种类受破坏程度
严重 ,普遍处于濒危状态 ,因此 ,国内全部兰科植物已被作为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2] 。已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
物名录(第一批)》重点收列了具有重要经济 、科研价值的物
种 ,《名录》(第二批)主要收列濒危程度高的物种 ,独花兰和
其他兰科植物已收列其内 ,将上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 2] 。
2 调查时间与地点 
于 2006年 3月 30日 , 2007年 11月 3日和 2008年 5月 24
日分别在贵州省台江县 、红阳(海拔 1 100 m)进行了独花兰生
境调查及其形态特征和自然结实等情况调查。独花兰植株
现存于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贵州兰科植物保育中心。
3 结果与分析
3.1 形态牲征 独花兰为地生 ,冬季枯萎 ,假鳞茎椭圆形 ,
长 1.6 cm ,宽 1.0 cm ,淡黄色 ,有 2节;叶 1枚 ,宽卵状椭圆形 ,
长 7.5~ 9.0 cm ,宽 5.5~ 6.2cm ,先端渐尖 ,基部近截形 ,北面
紫红色;叶柄长 4.2~ 4.8 cm;花 1朵 ,花葶长 10.5 cm ,紫色 ,
鞘 2枚 ,膜质 ,下部抱茎;花苞片较小 ,凋落;花梗和子房长8.6
cm ,花较大 ,带紫色晕 ,唇瓣紫红色斑点;萼片长圆形披针形 ,
长 2.9cm ,先端钝 ,脉 5~ 7条;花瓣倒卵状披针形 , 长 2.8cm ,
宽 1.2 cm ,先端钝 ,脉 7条;唇瓣略短于花瓣 , 3裂 ,基部具距;
侧裂片直立 ,卵状三角形 ,较大 ,宽 1.2 cm;中裂片直 ,不卷 ,
宽倒卵状近方形;唇盘侧片之间具褶片状附属物;距角状 ,稍
弯 ,长 2.6cm ,末端钝;蕊柱长 2.0cm ,两侧具翅 。花期 4月中
旬(图 1)。
图 1 独花兰特征形态
Fig.1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morphology of Changnienia amoena Chien
3.2 生境 土壤为黄壤 ,山坡谷部 ,呈零星分布 ,生于针阔
混交疏林下。该混交林主要乔木树种有:杉木[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Hook.] [ 3] 、金叶子[ Craibiodendron stellatum
(Pierre)W.W.Smith] [ 4] 、鹅掌楸[ Liriodendron chinense (Hem-
sl.)Sargent] [ 5] 、楠木[ Phoebe zhennan S.Lee et F.N.Wei] [ 6]等 ,
(下转第 4002页)
安徽农业科学 , Journal of Anhui Agri.Sci.2009, 37(9):4000, 4002                   责任编辑 章练红 责任校对 况玲玲
可能是该居群虽然出现染色体缺失却仍能适应生存环境的
原因。由于染色体缺失现象的鉴定一般表现在其减数分裂
的过程中出现缺失环或通过其他的方法进行更精确的判断 ,
而薤白主要进行无性生殖 ,故在此仅能通过长度的差异做出
染色体可能存在缺失的推测 ,具体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作
出结论。
在该试验材料中发现了莱州居群薤白部分细胞中存在
B染色体的现象 。但就有关薤白的文献中尚未见有关 B染
色体的报道 ,且目前有关B染色体在其他物种中出现的原因
及作用等亦均属推测[ 11] ,故莱州居群薤白 B染色体出现的
原因尚待进一步探究。
图 1 莱州居群薤白染色体形态、核型
Fig.1 The morphology of somatic chromosomes and karyotype of A.macrostemon fromLaizhou population
图2 莱州居群薤白染色体模式
Fig.2 The idiogram of A.macrostemon from Laizhou population
  该试验结果表明 ,莱州居群的薤白为三倍体植物 ,这揭
示了我国也有三倍体薤白的分布 ,而已有报道中“仅分布于
日本的二倍体和三倍体居群已趋于绝灭”的结论[ 1]及查阅相
关文献 ,表明国内存在三倍体薤白尚属首次报道。
参考文献
[ 1] 朱世梅 ,许介眉.葱属薤白的核型分化[ J] .植物分类学报 ,1999, 37(3):
269-278.
[ 2] 尚宗燕 ,许介眉.八种国产葱属植物染色体研究[ J] .植物分类学报 ,
1997, 35(5):434-444.
[ 3] 何兴金 ,许介眉.中国葱属单生组4种植物的核型研究[ J] .植物分类学
报 ,2001, 39(5):423-432.
[ 4] 傅承新 ,洪德元.百合科细胞分类学研究———Ⅱ浙江产8属 8种的染色
体数目和核型报道[ J] .植物分类学报 ,1989, 27(6):439-450.[ 5] 杨蕾,许介眉 ,张小亮 ,等.六种葱属植物核型研究[ J] .植物分类学报 ,
1998, 36(1):36-43.
[ 6] 李汝娟 ,尚宗燕,崔铁成,等.国产葱属合被组植物的核型及亲缘关系
研究[ J] .植物分类学报, 1996,3(3):288-295.
[ 7] 刘永安 ,冯海生,陈治国 ,等.植物染色体核型分析常用方法概述[ J] .
贵州农业科学 ,2006, 34(1):98-102.
[ 8] 邵建章 ,张定成,聂刘旺 ,等.绵枣儿两个居群的核型分析[ J] .安徽师
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 18(4):41-44.
[ 9] 李懋学 ,陈瑞阳.关于植物核型分析的标准化问题[ J] .武汉植物学研
究 ,1985, 3(4):297-302.[ 10] STEBBIN G L.Chromosmal evlution in higher plants[M] .London:Edwarad
Arnold ,1971:87-104.
[ 11] 姜立春,彭正松.B染色体的研究进展[ 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
学版 ,2005(3):51-54.
(上接第 4000页)
郁闭度 0.6;灌木层主要有栎属(Fagaceae)[ 7] ,覆盖度 0.4;
草本植物主要有苔草属(Carex)[ 8] 、百合属(Lilium)[ 9] 、虾脊
兰(Calanthe discolor Lindl.)[ 10] 、金兰 [ Cephalanthera falcata
(Thunb.ex A .Murray)Bl.] [ 11] 等 ,覆盖度为 0.3;枯枝落叶层
厚 3 ~ 6 cm ,腐殖质层厚 15~ 20 cm;未发现自然结实现象。
3.3 分布情况 独花兰生长在海拔 400 ~ 1 100(~ 1 800)m
疏林下腐殖质丰富的土壤上或沿山谷荫蔽的地方 ,分布于
江苏西南部 、安徽 、浙江西部 、江西北部 、湖北 、湖南 、四川南
部 、陕西南部[ 10-13] 。
参考文献
[ 1] 傅立国.中国植物红皮书———稀有濒危植物:第一册[M] .北京:科学
出版社, 1992:490-491.
[ 2]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中国植物志:第七卷[M] .北京:科学出
版社 ,1978:285-286.
[ 3] 于永福.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工作的里程碑———《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
物名录(第一批)》出台[ J] .植物杂志 ,1999(5):3.
[ 4] 方瑞征.中国植物志:第五十七卷第三分册[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91:39.
[ 5] 刘玉壶 ,罗献瑞,吴容芬.中国植物志:第三十卷第一分册[M] .北京:科
学出版社 ,1996:196.
[ 6] 李锡文.中国植物志:第三十一卷[M]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82:113-
115.
[ 7] 钱崇澍 ,陈焕镛.中国植物志:第二十二卷[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98:219-262.
[ 8] 戴伦凯 ,梁松筠.中国植物志:第十二卷[M] .北京:科学出版社 , 2000:
58.
[ 9] 汪发缵 ,唐进.中国植物志:第十四卷[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0:116.
[ 10] 傅立国,陈潭清,郎楷永 ,等.中国高等植物:第十三卷[M] .青岛:青岛
出版社, 2002:396 ,565-567, 609-610.
[ 11] 陈心启,吉占和,罗毅波.中国野生兰科植物彩色图鉴[M] .北京:中国
林业出版社, 1999:72.
[ 12] 陈心启,吉占和.中国兰花全书[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0:194.
[ 13] 陈心启.中国植物志:第十八卷[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9:171.
4002              安徽农业科学                        2009年